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110变电站(含20kV)通用设计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宣贯

江苏省110变电站(含20kV)通用设计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宣贯

江苏省110变电站(含20kV)通用设计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宣贯
江苏省110变电站(含20kV)通用设计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宣贯

江苏电网输变电工程标准化设计110kV变电站(含20kV)施工图设计设备投标厂家宣贯

本次标准化的二次主要成果

1各个方案的二次施工图集(包括图纸、电缆清册、设备物资招标清单)

2使用总说明

3设备技术规范书附图索引目录

1、施工图图集的方案和卷册目录

1.1 江苏110kV变电站施工图标准化设计技术方案组合

注:B-1、B-2、B-5方案中,20kV可以采用移开式或充气式开关柜。

1.2 二次施工图设计卷册目录

注:B3、B4方案第二卷电气二次部分《110kV部分二次线》分册无,为《电缆清册及敷设》110-B-3(4)-D0203所代替。

2、使用总说明

2.1 电气二次部分技术原则

110kV变电站标准化按无人值班计算机监控设计,全站设置一套具有远传功能的变电站监控系统和一套视频监控系统。2.1.1 二次设备布置

本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方式为:操作员站等监控后台设备布置在控制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动设备、保护测控及公用柜(交流柜、直流柜、电能表柜、低频低电压减载柜)等二次设备布置于二次设备室内;20kV系统的测控保护装置及电能表布置于相应

的开关柜内;MIS网交换机安装在视频监控系统柜上。

二次设备室的屏位按变电站远景规模一次建成,并预留10%~15%的备用屏柜位置。

二次设备室内屏柜柜体结构、外型及颜色均应一致。柜体外形尺寸:2260x800x600mm,前玻璃门,后双开门,颜色Z32,静电喷涂。

监控系统及保护组柜原则:远动通信柜1面,公用测控柜1面,每台变压器组1面测控保护柜,110kV线路保护装置2个单元组1面柜, 110kV线路测控装置2个单元组1面柜(线变组接线除外)。20kV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就地安装在相应的开关柜上。

二次设备室应符合GB2887《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的规定,应尽可能避开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的干扰,还应考虑防尘、防潮、防噪声,并符合防火标准。

全所110kV及主变间隔端子箱均采用XJ-1型,电容器间隔端子箱采用XJ-4端子箱。

2.1.2 计算机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结构,主要由站控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备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

变电站站控层网络与间隔层网络采用直接连接方式,采用单

以太网。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信号采集按照江苏电网《变电站运行监视信号采集规范》(苏电生[2007]1600号)执行。

至调度的远动信息传输按照《江苏电网变电站、电厂自动化信息传输规范》(苏电调337号-1)执行。

变电站除了具有防止人员误操作、还应具有防止监控系统故障误控电气设备和防止监控系统通讯接口以及远程维护接口非法入侵的二次安全防护措施。

变电站不设独立的时钟同步系统,通过网络与监控中心实现NTP方式对时。

站内的所有远动信息均传送到市调和监控中心,传送方式为:主通道为:数据网、规约为IEC-870-5-104方式。

备通道为:点对点、规约为IEC-870-5-101方式。

2.1.3 防误操作

防误操作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防误操作技术规定》(苏电生〔2008〕631号)设计。

110kV及主变单元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逻辑闭锁+电气闭锁来实现防误功能,其中GIS组合电器应提供完整的电气闭锁回路。

20kV采用具有五防功能的开关柜;20kV电容器、接地变本体部分闭锁采用电磁锁。

“远方/就地”转换开关及解锁开关均采用钥匙开关。

2.1.4 测量计量

测量、计量表计均按电力行业标准DL/T5137《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和电力行业标准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配置。有关电气量监视、记录的功能由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

电能表一律采用带通信接口的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采用三相六线制接线。110kV及主变110kV侧电能表、电能量采集终端服务器安装在二次设备室电能表柜内,站用电电能表安装在交流站用电柜内,20kV电能表分散安装在20kV开关柜内。

电能表辅助电源采用UPS电源供电。

2.1.5 交流系统

站用电380V系统接线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第4.2.1 条“所用电低压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仍采用我省广泛采用的“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考虑到动力检修用电焊机以及照明灯具的接地要求,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24-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7.1 条“系统接地型式”,在动力照明箱内将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即将PEN线分成PE线和N线。

交流站用电系统由2面站用电柜构成,正常情况下,两回进

线具有自动投切功能,同时要求进线开关具有过流保护,过流动作跳开时能闭锁自投。馈线有100A/3P,63A/3P,32A/3P共46路,其中10路32A风机回路附带热继电器。柜上设置计量、测量表计。本次标准化仅设计有关外部接口内容,柜内接线和相关联锁由站用电柜厂家完成,制造厂应确保站用电柜内部回路的正确性。

2.1.6 直流系统

变电站中配置安全可靠的直流电源,采用一组蓄电池,一套充电装置接线,充电装置采用N+1备份配置,全站事故停电按2h 考虑。蓄电池选用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充电机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直流系统接线为单母线接线,分为32路馈线回路,直流电压220V;DC/DC模块(20A)按照2个配置,分为4路馈线回路,通信直流电压48V。直流柜选用智能型直流电源柜,采用微机测控技术对蓄电池、充电机、DC/DC模块等装置实现智能化实时管理,并可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控制机接口实现直流系统的四遥功能。两路交流进线应有自动切换功能,馈线回路采用C型双级直流自动空气开关。具体工程使用时各馈线回路应根据实际负荷大小选择脱扣器额定电流值。

对于B-4方案,蓄电池容量配置100Ah,组1面蓄电池柜,充电模块按照(2+1)x10A配置,微机监控装置、DC/DC通信电源模块、馈线空气开关、交流自动切换装置、降压与稳压装置等设

备组1面直流充电柜和1面直流馈线柜,共3面直流柜。

对于A-1、A-2、A-3、B-1、B-2、B-3、B-5方案,蓄电池容量配置150Ah,组2面蓄电池柜,充电模块按照(3+1)x10A配置,微机监控装置、DC/DC通信电源模块、馈线空气开关、交流自动切换装置、降压与稳压装置等设备组1面直流充电柜和1面直流馈线柜,共4面直流柜。

具体工程应根据相应的规模选择使用。

保护测控屏柜柜顶不设直流电源小母线,采用辐射供电方式。

2.1.7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

变电站配置一套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容量3kVA,单独组1面柜。UPS为变电站中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电能计量系统等重要二次设备提供不停电交流电源。UPS系统不自带蓄电池组,直流电源由站内220V直流系统提供。

UPS系统接线为单母线接线,分为16路馈线回路,交流电压220V,馈线回路采用C型双级交流自动空气开关。具体工程使用时各馈线回路应根据实际负荷大小选择脱扣器额定电流值。

2.1.8 公用部分

(1)公用部分二次线的设计内容:二次设备室平面布置;二次设备室小母线布置;电压重动并列柜、公用测控柜、远动通信柜(含网络设备)柜面布置及外部接线;电能表柜柜面布置;

母线设备测量、计量、控制、信号回路;监控闭锁逻辑图。

(2)保护测控屏柜的具体要求:要求保护、测控柜厂商除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次标准化设计的保护、测控柜柜体的标准化要求。

保护、测控柜内设备按每层装置的下沿水平线位置定位;对屏柜的结构和屏柜的正面、背面、底面以及端子排安装布置等的具体要求按本次标准化设计要求实施。

(3)二次设备室小母线布置:本次设计中二次设备室小母线仅考虑设置110kV电压小母线和交流电源小母线。

全所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公共接地端(N600),均引至电气二次设备室的公用测控柜柜顶YMN小母线,YMN母线应经4x6mm2电缆牢固接地,并做相应的标识,全所只设一个公共接地点。

(4)公用测控:交流站用变系统、直流系统、 UPS系统、低频低压保护柜、消弧线圈系统、视频监控系统、SF6报警装置、远动通信柜、母线设备间隔、电压并列柜、20kV分段隔离柜、电能表柜、消防系统等公共部分的遥信、遥测、遥控量接入公用测控装置。

公用部分的测控装置按远景配置,本期一次上齐。

(5)远动通信柜:柜内安装数据通信及处理单元,数据网接入路由器,智能接口设备,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二次室内设备的局域网交换机、通道防雷等设备。

(6)母线设备和110kV电压并列:根据一次主接线方案,

设置相应的母线设备回路配置相应的电压并列装置。

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方案设置110kV电压并列装置1套,扩大内桥方案设置110kV电压并列装置2套。电压并列装置组柜一面。

线变组接线(B-3、B-4)方案不设电压并列装置,防止二次倒送电的电压重动使用GIS内的闸刀辅助接点,其他方案中防止二次倒送电的电压重动使用电压并列装置的重动继电器。

(7)电能表柜:柜内安装110kV的计量设备和电能量采集装置1套。

(8)监控闭锁逻辑:计算机监控系统厂商应按本次标准化设计的监控闭锁逻辑实施。

2.1.9 主变及110kV部分

(1)主变及110kV部分二次线的设计内容:110kV部分及主变各侧的电流电压、控制、信号、保护、测量、计量等回路。

(2) 110kV系统保护配置

110kV系统保护应根据具体系统情况确定,本次标准化设计针对一次主接线按照规程的常规要求配置,特殊工程应根据特定系统条件具体设计。

本次标准化设计各种主接线的系统保护配置方案如下:

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线路配置距离保护,110kV分段配置充电保护并设置分段备自投。

扩大内桥接线:110kV进线不配置保护,由对端电源侧装设线路保护,110kV内桥配置充电保护,并设置扩大内桥备自投,不考虑线路备自投方式。其中A-2方案备自投装置应满足本期为内桥接线、远景为扩大内桥接线方式的要求,扩建时应将装置软件逻辑从内桥方式修改为扩大内桥方式。

双母线接线:110kV一般线路配置距离保护,电厂线路配置差动保护,110kV母联配置充电保护,110kV母线配置差动保护。

线变组接线:110kV进线不配置保护,由对端电源侧装设线路保护。

当110kV变电站有电厂接入时,应根据稳定计算结果配置相应的系统保护和稳控装置。

特殊工程需要设置线路备自投方式的,初步设计时应提交详细方案供审查确定。

(3)主变保护配置:主变压器保护采用微机型保护装置,包括主保护和完整的后备保护以及相应的非电量保护。

单母线分段接线:差动保护110kV侧使用主变间隔的独立CT,20kV侧两个分支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110kV侧后备保护使用主变间隔的独立CT;20kV侧两个分支后备保护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主变套管 CT备用。

扩大内桥接线:差动保护110kV侧使用进线开关和桥开关CT 分别接入装置,20kV侧两个分支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110kV侧后备保护使用主变套管CT;20kV侧两个分支后备保护分

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

双母线接线:差动保护110kV侧使用主变间隔的独立CT,20kV 侧两个分支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110kV侧后备保护使用主变套管 CT;20kV侧两个分支后备保护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

线变组接线:差动保护110kV侧使用进线CT,20kV侧两个分支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110kV侧后备保护使用使用进线CT;20kV侧两个分支后备保护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主变套管 CT备用。

20kV侧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时,主变保护配置增加零序电流保护,中性点电阻箱内应配置带两个二次绕组(保护次级)的CT,分别接入主变20kV侧的两个分支后备保护。

(4)计量测量

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进线的计量、测量分别使用进线的独立CT,主变110kV侧的计量、测量分别使用主变间隔的独立CT,20kV侧两个分支计量、测量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

扩大内桥接线:110kV进线的计量、测量分别使用进线的独立CT,主变110kV侧的计量、测量分别使用主变套管CT,要求主变套管 CT应能满足0.2S计量精度要求,否则应在主变间隔内增加独立的计量CT。20kV侧两个分支计量、测量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

双母线接线: 110kV进线的计量、测量分别使用进线的独立

CT,主变110kV侧计量、测量分别使用主变间隔的独立CT,20kV 侧两个分支计量、测量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线变组接线: 110kV进线的计量、测量分别使用进线的独立CT,20kV侧两个分支计量、测量分别使用开关柜内的独立CT。

(5)测控配置:

单母线分段接线、扩大内桥接线、双母线接线:110kV线路(母联、分段、内桥)测控装置按照电流量4路,电压量4路,遥信量64路,遥控及闭锁量各按10路配置;主变测控装置按照电流量12路,电压量12路,遥信量64路,遥控、闭锁量各按12路配置;有载调压档位17档,遥控量按升、降、停配置。

线变组接线:主变测控装置按照电流量12路,电压量12路,遥信量128路,遥控、闭锁量各按15路配置;有载调压档位17档,遥控量按升、降、停配置。

(6) 110kV端子箱的交流电源供电采用两路供电,开环运行方式,从交流柜引两回出线至110kV端子箱,交流电缆截面为3×16+1×10。

110kV GIS汇控柜的交、直流电源供电采用两路供电,开环运行方式,分别从交、直流柜各引两回出线至110kVGIS汇控柜,交流电缆截面为3×16+1×10,直流电缆截面为 4×6。

(7)对相关设备的接口要求:

断路器:要求断路器生产厂商除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次标准化设计的控制信号回路图和端子箱安装接线图的

要求。控制回路采用直流电源,防跳采用断路器本体防跳,电机回路采用交流供电。

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要求隔离开关生产厂商除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次标准化设计的隔离开关操作闭锁回路图和端子箱安装接线图的要求。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均采用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及电机回路均采用交流电源,分、合闸的自保持回路必须单独引出(详见相关设计图纸)。

接地装置:要求接地装置生产厂商除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次标准化设计的隔离开关操作闭锁回路图和端子箱安装接线图的要求。接地装置应提供电磁锁及相应的辅助接点。

GIS组合电器:要求GIS生产厂商除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次标准化设计的控制信号回路图、隔离开关操作回路、隔离开关闭锁逻辑图和汇控柜接线图的要求。断路器的控制回路采用直流电源,防跳采用断路器本体防跳,电机回路采用交流供电。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均采用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及电机回路均采用交流电源,分、合闸的自保持回路必须单独引出(详见相关设计图纸)。本次设计给出了GIS内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的闭锁接线要求(含解锁开关),GIS厂家应按闭锁接线要求详细设计。110kV GIS汇控柜的交、直流各两路供电电源进线均应分别加装隔离刀闸(详见相关设计图纸)。汇控柜柜面布置图仅仅给出了二次设备布置区域的原则性要求,各生产厂家应根据本次标准化设计原则和具体设备配置进行产品设计。

主变压器:主变本体温度测量按两回测温电阻(PT100)配置;本体保护按本体轻、重瓦斯,有载轻、重瓦斯,压力释放配置;本体信号按本体油位高、低,有载油位高、低,主变超温度配置;有载调压机构应提供档位辅助接点。

110kV线路、桥、分段、母联、主变保护柜:操作回路保留防跳功能但不使用,保护柜应在出厂前予以修改。

2.1.10 20kV部分

(1) 20kV部分二次线的设计内容:20kV线路、电容器、分段、接地变、母线PT、主变低压侧不同间隔的电流电压、控制、信号、保护、测量、计量、储能、加热等回路;消弧线圈控制和接地选线回路;低周低压减载回路;20kV开关柜二次接线和二次小室柜面布置。

(2) 20kV分段保护测控装置含备自投功能,安装于分段开关柜内,备自投采用分段备投方式;20kV电压并列装置安装于分段隔离柜内;20kV交换机安装于母线PT柜内;20kV母线电压监测仪安装于母线PT柜内。

(3)控制回路直流电源、开关柜加热储能交流电源均取自柜顶小母线,交流柜、直流柜本期各出4回馈出线至20kV开关柜柜顶小母线,远景为6回。

(4)断路器防跳回路原则上采用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不使用保护测控装置防跳回路。

(5)开关柜二次小室柜面布置标明了二次设备的布置区域范围要求,开关柜厂家应根据本次标准化设计要求和具体工程二次设备招标结果进行产品设计。

(6)开关柜上的“远方/就地”转换开关均带钥匙,钥匙只有在远方位置方可拔出。

(7)本次标准化设计各方案均设置消弧线圈,本期设消弧线圈控制柜1面,内含1控2控制器1台,预留远景1台1控1控制器的位置。零序电流接入消弧线圈控制柜,采用消弧线圈控制系统进行小电流接地选线判别。零序电流互感器参数二次侧电流为1A。

(8)特殊工程中20kV侧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时,线路、电容器及接地变保护增加配置零序电流保护。

(9)根据苏电调[2006]1980号文原则和省调意见,本次设计低频低压减载电压输入采用110kV侧电压,低压20kV侧每段母线均可通过硬压板选择对应的运行方式。

(10)鉴于充气柜中主变、分段、隔离柜内隔离刀闸及地刀手动操作时不能实现完善的五防联锁,本次标准化设计中建议采用如下解决方案:A、将地刀取消;B、运行规程中明确不得手动操作主变、分段、隔离柜内隔离刀闸及地刀,将手动操作插孔锁死;C、手动操作五防联锁简化(例如仅设置断路器位置条件)。

(11)20kV系统的消谐由一次实现。

2.1.11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针对每个方案的具体总布置设计,包括户外和户内的详细布点图和设备配置表。视频监控系统的生产厂商应在屏柜上预留MIS交换机的安装位置(1U标准机箱)。

2.1.12 电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本次110kV标准化设计控制电缆型号为KVVP2/22 4×2.5、10×2.5、19×2.5、4×4、10×4、4×6,共6种规格。

动力电缆采用阻燃电缆,型号为ZR-VV22 1×25、2×4、4×4、5×16、3×70+1×35、3×25+1×16,3×16+1×10、3×10+1×6,共8种。

本次标准化设计各方案的电缆(和埋管)长度均按照详细布置方案设计,实际工程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布置方案重新核算。

A-1,A-2,A-3, B-5方案中二次设备室内设置电缆沟,电缆沟宽x深=800x600。B-1,B-2,B-3,B-4 方案电缆在二次设备室内静电地板下敷设。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以及铠装的接地措施按GB 50217-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要求设计。

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做好防水、防止小动物进入沟内和室内等工作,并根据GB50229《防火规范》要求采取防火措施。

不同电平的回路,不合用同一根电缆;

强弱电控制、信号回路不合用同一根电缆;

交直流回路不合用同一根电缆;

所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地均按有关反事故措施规定执行。

具体工程设计中,计算机监控系统和设计人员应提供数据网络线清单。

2.2 使用说明中的二次物资选型清单

110kV标准化变电站二次设备清单

三、设备技术规范书附图索引目录

江苏电网110kV变电站标准化二次设备技术规范索引图纸目录.xls

最新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110k V变电站初步设 计

一、可研阶段 1、变电站站址选择 应结合系统论证工作,进行工程选站工作。应充分考虑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运输、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常规变电站投资2200~2400万,其中土建部分500万左右,线路投资70万/公里(轻冰),110万/公里(重冰)。) 变电站选择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无法避让的应优先选用占地少的变电站技术方案。 1.1 基本规定 1.1.1 工程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站址选择过程概述。 1.1.2 根据系统要求,原则上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如确实因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只能提供一个站址方案时,应提供充分的依据并作详细说明。 1.2 站址区域概况 1.2.1 站址所在位置的省、市、县、乡镇、村落名称。 1.2.2 站址地理状况描述:站址的自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自然高差、植被、农作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1.2.3 站址土地使用状况:说明目前土地使用权,土地用途(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地区人均耕地情况。 1.2.4 交通情况:说明站址附近公路、铁路、水路的现状和与站址位置关系,进所道路引接公路的名称、路况及等级。 1.2.5 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及可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1.2.6 矿产资源:站址区域矿产资源及开采情况,对站址安全稳定的影响。1.2.7 历史文物:文化遗址、地下文物、古墓等的描述。 1.2.8 邻近设施:站址附近军事设施、通信电台、飞机场、导航台与变电站的相互影响;以及变电站对环境敏感目标(风景旅游区和各类保护区、医院、学校等)影响的描述。 1.3 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应说明站址范围内己有设施和拆迁赔偿情况。 1.4 出线条件 按本工程最终规模出线回路数,规划出线走廊及排列秩序。根据本工程近区出线条件,研究确定本期一次全部建设或部分建设变电站出口线路的必要性和具体长度。 1.5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1.5.1 水位: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对洪水淹没或内涝进行分析论述。 1.5.2 气象资料:列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及风向、降水量、冰雪、冻结深度等气象条件。 1.5.3 防洪涝及排水情况:应说明站区防洪涝及排水情况。(避免出现颠覆性条件) 1.6 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1.6.1 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等。 1.6.2 说明水源、水质、水量情况。 1.7 站址工程地质(避免出现颠覆性条件)

(完整版)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谭向飞学号20XX309232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级20XX3092 指导教师陈春海评阅教师完成日期 20XX 年11月6日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课题任务书 课题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谭向飞陈春海 110kV 变电站一次电气初步设计专业指导人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号 20XX3096 课题概述:一、设计任务 1.选择110kV变电站接线形式; 2.计算110kV变电站的短路电流; 3.选择110kV变电站的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并校验。二、设计目的掌握变电站一次电气设计的计算,能选择电气设备。三、完成成果110kV变电站一次电气接线及设备选择。 I 原始资料及主要参数: 1、110kV渭北变所设计最终规

模为两台110/10kV主变,110kV两回进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线,10kV8回馈线,预计每回馈线电流为400A, 2、可行研究报告中变压器调压预测结果需用有载调压方式方可满足配电电压要求,有载调压开关选用德国MR公司M型开关,#2主变型号SZ9-40000/110, 5×110+-32%/,YNd11,Uk%=。 3、110kV配电装置隔离开关GW5-110ⅡDW/630;断路器3AP1-FG-145kV, 3150A﹑40kA;复合绝缘干式穿墙套管带CT 2×300/5;中心点隔离开关GW13-63/630,避雷器HY5W-108/268及中心点/186。 4、出八回线路、10kVⅡ段母线设备﹑变二侧开关分段以及电容补偿。10kV断路器选用ZN28E-12一体化弹簧储能操作,支架落地安装;主变10kV 侧及分段隔离开关用GN22-10G手动操作;10kV线路及电容器隔离开关用GN19-10Q手动操作;出线CT两相式,二组次级绕组,用作测量和保护;电容器回路三相式;变二侧CT 三组次级用作测量﹑纵差﹑过流及无流闭锁。参考资料及文献: 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3、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4、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丁毓山主编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8、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设计成果要求: 1、说明书:≥6000 字 2、图纸:A3 号 1 张号张号张 3、实习报

关于10kV箱式变电站分析及其设计注意问题思考 廖涛

关于10kV箱式变电站分析及其设计注意问题思考廖涛 发表时间:2019-04-18T14:44:23.4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王震廖涛 [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已经为我国的基础民生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而且电力行业的增长水平可以侧面反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江安县供电分公司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电力行业已经为我国的基础民生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而且电力行业的增长水平可以侧面反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变电站的设计越来越智能化和信息化,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10kV 箱式变电站分析及其设计注意问题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行业;10kV箱式变电站;设计注意的问题;可靠性 电力行业为保障我国的基础建设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随着人能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了,它通过智能检测、智能决策等手段能够把停电等事故的发生的概率降到最小,最大程度保障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变电站的设计水平仍然是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用电规模越来越大,导致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如何设计安全可靠的变电站,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也是供电站设计的重要考虑的内容。本文重点讨论了10kV箱式变电站分析及其设计注意问题思考,在设计时考虑了很多环节,从而最大程度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1.10kV箱式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的优势 10kV箱式变电站是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信息化升级。在通信线路上,10kV箱式变电站会使用通信速度更快的光纤代替了传统的电缆,解决了硬接线的弊端。同时使得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没有电连接,所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采集工作都是在现场完成,并且进行相应的AD转化,传输的结果已经是标准的数字信号了。信号的传输都是采用标准协议利用互联网进行传输,于此同时信息的开放控制也是通过网络通信完成。继电保护的联锁和控制的功能也通过网络通信(GOOSE message)完成,这样的优点就是避免了了传统的二次继电逻辑接线。数据的共享是通过网络交换完成的。同时智能化变电站的体积更小,信息化集成度更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更加稳定,因此10kV箱式变电站在传统变电站做了一次升级改造。 2.10kV箱式变电站的设计 2.1设计准则 目前的变电站设计一定要符合绿色发展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把环保性、经济性、可靠性的原则融合设计环节,同时设计的产品要符合我国“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最好能够使用清洁能源并且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了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另一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把先进可靠的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变电站的设计环节中,能够建立可靠而且强大的电网结构,最大程度地保障供电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供电效率。另外10kV箱式变电站还必须考虑友好地用户体验功能,能够和用户进行交流,共享用户信息,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电网调控的环节当中。 2.2高压部分的设计 2.2.1进口闸刀的选择。10kV箱式变电站通常选用额定电流630A的进口刀门。进口刀门前可设计进厂电源防雷设施及电流测试装置。 2.2.2计量设备的选择。电压互感器的标准电平为0.2,电压为10/0.1kV。电流互感器的选择需要参考互感器的标准电流。一般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为互感器标准电流的100%,标准等级为0.2S。CT设备、PT设备和二次管线通常位于计量室。设备通常布置在前排,负荷放在后面。 2.2.3总务室设计。开关通常设计为固定开关;用于保护和监控系统的测量。本设备采用双绕组(双线圈)装置,精度等级0.5,保护等级10P。保护方式由微机保护,故障时产生的电流可作为临时运行电源。另外,为了便于安装,需要调整开关连接出口位置的宽度,控制在40cm以下。 2.2.4出水口室设计。如果高压部分只有一种方式,那么主房间可以连接到变压器上,然后设置总负载控制开关,控制出线连接和断开;如果高压部分有多条出线,则在各支路设置相应的负载开关和继电保护系统,并注意线路的测量。安装设备和防雷装置,确保每条线路的安全[3]。 2.3变压器设计 高压部分与变压器相连。连接部分分为两部分:高压出口部分到开关部分用铜母线,开关到变压器部分用绝缘铜线。然而,随着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逐渐提高,从开关到变压器部分的绝缘铜线被更高质量的电缆所取代。为了保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应控制线路各绝缘支点的距离在1米之内。变压器是整个变电站的核心设备,因此变压器的设计也是整个变电站设计的关键。首先,在选择变压器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功耗。如果有许多重要负荷或负荷不允许电源中断,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至少需要进行较大的变化,则必须至少安装2台变压器以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可在正常运行时分担负载。当其中一个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变压器可以临时承担所有的工作任务,维持变电站的运行。 3.提高10kV箱式变电站可靠性设计的方法 3.1环形网络结构母线保护组网方案 解决10kV箱式变电站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最好办法可以从优化供电网络做起,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采用环形的母线保护组网的策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提供系统的容错率。另外一方面,可以采取采样值组网的模式,筛选出重要的电力参数,然后将数据送往相应的保护装置,接着进行分析得出故障结论,最终通过 GOOSE 通过相应的网络发出控制指令给各个智能终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很好提高电力系统网络的容错率,但是会使得总线保护装置的容量降低,进程层交换机所能承受的数据包流量增加。 3.2 10kV箱式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智能报警 在10kV箱式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电力系统能够实现继电保护,对于系统的线路存在的故障能够进行自动检测、自动诊断以及进行自动报警的操作。当供电线路部分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收集数据并且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一份诊断报告,然后完成相应的报警功能。这份报告应该包含事故信息、故障位置信息、系统异常信息等。另外一方面当系统出现意外跳闸时,系统开关应该处于开启状态时,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反馈电网装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电力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电力人员

110KV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 1变电站的概述 纵观20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电力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而变电站更是电力工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由于变电站的设计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时所侧重的方面不一样。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等级、汇集电流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我国电力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短路电流不断增大,对电气设备、系统内大量信息的实时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材料行业,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变电技术也有了新的飞跃。对变电站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知识应用水平。 结合我国现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提供充足.可靠.优质.廉价的电能,因此新建变电站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在此我为满某地区重点需要,提高电能的质量。我拟建一座110KV变电站。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内容 通过查阅书籍,了解了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技术规程等方面的知识,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清楚设计任务,如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的选择,防雷接地等,涉及以下内容: 1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及主系统设计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某110kv中心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记主系统设计课题。该变电站是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1亿千瓦时,用地总面积为8070.1374公顷。向家坝水电站110kV中心变电站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施工供电电源和电站建成以后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的一座变电站。设计容量为3 5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110kV进出线有5条,中压35kV侧有10 回出线,低压10kV侧有20 回出线. 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连接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 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 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主要是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的条件下,农村现有的变电技术远达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变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的深化。因此,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小城市以及农村的变电站的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变电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实践去体验、探索。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 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另外高压变电所的最终用户对变电站的自动控制、节能、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一、变电站的作用 1.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电力系统是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2.电力系统供电要求 (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波形质量这三个方面,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均以偏移是否超过给定的数来衡量,例如给定的允许电压偏移为额定电压的正负5%,给定的允许频率偏移为正负0.2—0.5%HZ 等,波形质量则以畸变率是否超过给定值来衡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电能生产的规模很大,消耗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一次能源总消耗占的比重约为1/3 ,而且在电能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绝对值也相当可观。因此,降低每生产一度电能损耗的能源和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又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变电站与系统互联的情况 1.待建变电站基本资料 (1)待建变电站位于城郊,站址四周地势平坦,站址附近有三级公路,交通方便。 (2)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是本变电站的电源电压,35KV,10KV是二次电压。 (3)该变电站通过双回110KV线路与100公里外的系统相连,系统容量为1250MVA,系统最小电抗(即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为0.2(以系统容量为基准),系统最大电抗(即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为0.3。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2) 3 标准技术参数 (4) 4 使用环境条件表 (7) 5 试验 (8)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1094.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1094.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1094.4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1094.5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1094.7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1094.10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1208电流互感器 GB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 GB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2900.15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 3804 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GB/T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585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 GB5273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T 645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725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7354局部放电测量 GB/T7595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10230.1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0230.2分接开关第2部分:应用导则 GB13499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GB/T 13729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 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 16926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GB1684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 GB16927.1高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16927.2高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467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T17468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 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10kV变电站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设计说明 所址选择: 首先考虑变电所所址的标高,历史上有无被洪水浸淹历史;进出线走廊应便于架空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尽量少占地并考虑发展余地;其次列出变电所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年均最高、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厚度、地震强度、年平均雷暴日、污秽等级,把这些作为设计的技术条件。 主变压器的选择: 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它的确定除依据传递容量基本原始资料外,还应依据电力系统5-10年的发展规划、输送功率大小、馈线回路数、电压等级以及接入系统的紧密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选择。 选择主变压器型式时,应考虑以下问题:相数、绕组数与结构、绕组接线组别(在电厂和变电站中一般都选用YN,d11常规接线)、调压方式、冷却方式。 由于本变电所具有三种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各侧的功率均达到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低压侧需装设无功补偿,所以主变压器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为保证供电质量、降低线路的损耗此变压器采用的是有载调压方式,在运行中可改变分接头开关的位置,而且调节范围大。由于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故冷却方式采用自然风冷却。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该变电所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系统处于最大运行方式时两台变压器同时投入使用,最小运行方式或检修时只投入一台变压器且能满足供电要求。 所以选择的变压器为2×SFSZL7-31500/110型变压器。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要求,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负荷性质、出线回路数等条件和具体情况确定。 通常变电站主接线的高压侧,应尽可能采用短路器数目教少的接线,以节省投资,随出线数目的不同,可采用桥形、单母线、双母线及角形接线等。如果变电站电压为超高压等级,又是重要的枢纽变电站,宜采用双母线带旁母接线或采用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变电站的低压侧常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或双母线接线,以便于扩建。6~10KV馈线应选轻型断路器,如SN10型少油断路器或ZN13型真空断路器;若不能满足开断电流及动稳定和热稳定要求时,应采用限流措施。在变电站中最简单的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是使变压器低压侧分列运行;若分列运行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装设分列电抗器,一般尽可能不装限流效果较小的母线电抗器。 故综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连续供电; 2 线路能否满足Ⅰ,Ⅱ类负荷对供电的要求; 3大型机组突然停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与产生的后果等因素。 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对本变电所原始材料进行分析,结合对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及经济性等基本要求,综合考虑。在满足技术、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力争使其技术先进,供电可靠,经济合理的主接线方案。此主接线还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适应各

10KV箱变技术规范

10kV箱变技术规范书

一、概述 本部分规定了10kV欧式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若未以书面形式对本要求提出异议,则需方可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和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的要求。 二、引用标准 GB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 1208 电流互感器 GB 1984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1985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 2536 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 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 3804 ~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GB/T 4109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585 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 GB 5273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T 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 725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 7354 局部放电测量 GB/T 7595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 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分接开关第2部分:应用导则 GB 13499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 16926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GB 1684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 GB 高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 高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467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T 1746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

110kv变电站设计

目录 摘要 (3) 概述 (4)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 (6) 1.1110kv电气主接线 (7) 1.235kv电气主接线 (8) 1.310kv电气主接线 (10) 1.4站用变接线 (12) 第二章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13) 2.1 负荷计算 (13) 2.2 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4) 2.3 站用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6) 第三章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17) 3.1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17) 3.2 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8) 第四章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9) 4.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1) 4.2 隔离开关的选择 (22) 4.3 母线的选择 (23) 4.4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4) 4.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 4.6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6)

4.7各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一览表 (29) 附录I 设计计算书 (30) 附录II 电气主接线图 (37) 10kv配电装置配电图 (39)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摘要 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

变电站初步设计

xx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作者 xx 学号 xx 专业 xx 指导教师 xx 院系 xx xx年x月x日

摘要: 本文就是进行一个110kV变电站的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接线 目录 概述 (4) 1 电气主接线 (8) 1.1 110kv电气主接线 (8) 1.2 35kv电气主接线 (10) 1.3 10kv电气主接线 (11) 1.4 站用变接线 (13) 2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15) 2.1 负荷计算 (15) 2.2 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6)

2.3 站用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7) 3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19) 3.1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19) 3.2 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9) 4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21) 4.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2) 4.2 隔离开关的选择 (23) 4.3 母线的选择 (24) 4.4 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4) 4.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 4.6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5) 4.7 各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一览表 (27) 5 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28) 6 电气布置与电缆设施............................................................(34)7 防雷设计 (36) 8 接地及其他 (38) 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附录I 设计计算书 (42) 附录II 电气主接线图 (49) 10kv配电装置配电图 (51) 概述 变电站主接线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1、运行的可靠;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4、经济上合理;5、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再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环境、负荷的性质、出线数目的多少、电网的结构等,确定110kV、35kV、10kV的接线方式,并对每一个电压等级选择两种接线方式进行综合比较,选出一种最合理的方式作为设计方案。最后确定:110kV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35kV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母接线,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负荷计算:要选择主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的容量,确定变压器各出线侧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首先必须要计算各侧的负荷,包括站用电负荷(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10kVφ负荷、35kV负荷和110kV侧负荷。考虑到该变电站为一重要中间变电站,与系统联系紧密,且在一次主接线中已考虑

10KV箱式变电站设计说明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箱式变电站简介.................................. - 1 - 1.1 供配电技术的发展............................................. - 1 - 1.2 箱式变电站的类型、结构与技术特点............................. - 1 - 1.2.1 箱式变电站的类型...................................... - 1 - 1.2.2 箱式变电站的结构...................................... - 1 - 1.2.3 箱式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对比分析...................... - 2 - 1.3箱式变电站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规................................. - 3 - 1.4本设计的主要任务............................................. - 3 - 第二章 10kV箱式变电站的总体结构设计........................ - 4 - 2.1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 4 - 2.1.1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 4 - 2.1.2 主接线的比较与选择.................................... - 4 - 2.1.3高压接线方式 .......................................... - 7 - 2.2 变压器....................................................... - 7 - 2.2.1 变压器容量、接线组别的确定............................ - 7 - 2.2.2 变压器的散热处理...................................... - 9 - 2.2.3 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保护变压器................ - 9 - 2.3 箱式变电站总体布置.......................................... - 10 - 第三章 10KV箱式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 - 11 - 3.1 10kV箱式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 11 - 3.2设备选型.................................................... - 11 - 3.2.1 高低压电器设备选择的要求............................. - 13 - 3.2.2 断路器的选型......................................... - 14 - 3.2.3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 14 - 3.2.4 互感器的选型......................................... - 15 - 3.2.5 隔离开关的选型....................................... - 17 -

110kV变电站设计

一、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 1、所址选择、负荷分级 2、选择变电所主变台数、容量和类型; 3、补偿装置的选择及其容量的选择; 4、设计电气主接线,选出数个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个较佳方案; 5、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6、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设计和校验母线系统; 7、变电所防雷保护设计; 8、进行继电保护规划设计; 9、绘制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变电所电气总平面布置图,110kV高压配电装置断面图(进线或出线)。 二、110kV变电站设计二次部分 一、系统继电保护 1、110kV线路保护 每回110kV线路的电源侧变电站一般宜配置一套线路保护装置,负荷侧变电站可以不配。保护应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和接地距离及四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 每回110kV环网线及电厂并网线、长度低于10km短线路、宜配置一套纵联保护。 三相一次重合闸随线路保护装置配置。

组屏:宜两回线路保护装置组一面屏(柜)。如110kV采用测控、保护共同组屏(柜)方式, 1个电气单元组一面屏(柜)。 2、110kV母线保护 双母线接线应配置一套母差保护;单母线分段接线可配置一套母差保护。 组屏:独立组一面屏。 3、110kV母联(分段)断路器保护 母联(分段)按断路器配置一套完整、独立的,具备自投自退功能的母联(分段)充电保护装置和一个三相操作箱。 要求充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型,应具有两段相过流和一段零序过流。 4、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配置原则 根据主接线方式要求,母联(分段、桥)断路器、线路断路器可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组屏: 110kV断路器保护、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均为独立装置,两套装置组一面屏。 5、故障录波器配置原则 对于重要的110kV变电站,其线路、母联(分段)及主变压器可配置一套故障录波器。 组屏:组一面屏。 6、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110kV变电站配置一套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保护及

推荐-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 精品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教培中心教学点 毕业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

内容提要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及其他图纸。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各个电压等级分别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母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 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电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效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母线等)、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及防雷保护的配置。 本设计以《电力工程专业指南》、《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高电压技术》、《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4728.13)》、《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城乡电网建设改造设备使用手册》等规范规程为依据,设计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政策,所选设备全部为国家推荐的新型产品,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目录前言 第一部分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说明书第1章原始资料 第2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2.1节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第2.2节主接线的设计步聚 第2.3节本变电站电气接线设计 第3章变压器选择 第3.1节主变压器选择 第3.2节站用变压器选择 第4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4.1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第4.2节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第4.3节短路电流计算的步聚 第4.4节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第5章高压电器设备选择 第5.1节电器选择的一般条件 第5.2节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第5.3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第5.4节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第5.5节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第5.6节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第6章配电装置设计 第7章防雷保护设计 第二部分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计算书第1章负荷计算 第1.1节主变压器负荷计算 第1.2节站用变压器负荷计算 第2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2.1节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第2.2节站用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电流计算第3章线路及变压器最大长期工作电流计算第3.1节线路最大长期工作电流计算 第3.2节主变进线最大长期工作电流计算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及效验 第4.1节高压断路器选择及效验 第4.2节隔离开关选择及效验 第4.3节电流互感器选择及效验 第4.4节电压互感器选择及效验 第4.5节熔断器选择及效验 第4.6节母线选择及效验 第5章防雷保护计算 第三部分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图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书

廊坊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城县1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10kV箱式变压器 技术规范书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设计院 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技术规范 (5) 第三章供货范围 (21) 第四章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24) 第五章交货进度 (26) 第六章监造、检验/试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27) 第七章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29) 第八章部件供货及外购 (32) 第九章大(部)件情况 (34) 第十章差异表 (35)

第一章. 总则 1.1本规范书适用于廊坊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城县1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 10kV箱式变压器设备,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性能、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有关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要求并且是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卖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须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IEC标准。卖方应提供所使用的标准,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3 卖方如对本技术规范书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在征得招标人同意后,可对有关条文进行修改。如招标人不同意修改,仍以招标人意见为准。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差异表”中。 1.4 卖方必须有权威机构颁发的ISO-9001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卖方(包括分包厂)应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设备,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的高质量的产品,设备应是技术先进并经过同类工程两年以上成功运行,实践证明是成熟可靠的产品及相应的商业运行经验。 1.5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对设备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性能、试验及所需技术资料等方面的内容;卖方提供的主设备、附件、备品备件、外部油漆等材质必须满足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要求。 1.6 1.7 在签定合同之后,买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力,卖方应承诺给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1.8 中标后卖方应在一周内完成前期的方案设计包括(一次系统图、箱变外形尺寸图、地基图),及时配合生产中图纸设计修改,后期的安装调试、系统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人确认,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1.9对属于整套设备运行和施工所必要的部件,即合同附件未列出或数目不足,卖方仍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二.A方案 2.4.1 发电机参数 (一)工程建设规模 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 A,本期1×31.5MV A; 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 c)出线回路数: 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 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 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 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 (二)设计范围 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 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 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10kV 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 2.4.1 发电机参数 1)所址自然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 设计风速:30m/s 覆冰厚度:5mm 海拔高度:<1000m 地震烈度:6度 污秽等级:II级 设计所址高程:>频率为2%洪水位 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 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