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2004-09-21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朱红文查看评论进入光明网BBS手机看新闻有8人参与

如果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历程和发展趋势,那么可以说,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从比较注重器物和技术的阶段跃迁到更注重制度和精神文化,注重社会的整体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个相对来说更为复杂的历史时期,社会与知识和学术的互动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的治理及其制度供给,有赖于以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和地区研究等学科为代表的社会科学这样一种公共知识体系和学术机制。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还将打破科学与人文的二分知识格局,成长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社会科学的实践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的实践性是指社会科学对社会世界的理解、阐释和构成性关系。这是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合理地评价社会科学的社会意义的重要前提。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制度和整体结构有着内在的契合和构成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科学具有明显和强烈的实践性。

自然科学理论及其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实践的格局和状况,尤其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物质条件和工具体系方面。但是变化着的和处在进步过程中的社会实践、社会行动并不直接构成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应用和技术化的过程,通过改变社会的物质基础而间接地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制度。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实践,广泛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以及人的行动本身,就是理论研究的对象,在这种直接的相互构成性的作用中,社会科学理论往往直接转化为社会政策和人们行动的规则,直接改变它自身的对象,改变社会生活过程。

由于社会科学往往不断地、及时地渗入到社会的生活中,改变和造成着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之对象的社会生活本身,影响着人们行动的价值判断和目标选择,以至我们很难划定社会理论与社会经验或社会生活的边界,也不容易确定社会生活、社会经验与社会理论或社会科学之间的因果之链。自然科学的影响和社会表达往往是直观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社会科学对人的社会行动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规则体系和价值态度,表现为抽象的语言文本和意义关系,只能在近似和比喻的意义上称之为“成果”。这是造成人们往往低估社会科学的成就和影响的根本原因。明了社会科学的强烈的实践性,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无视和贬低社会科学的作用和意义。社会科学的现代性

当然,社会科学并不只是一种语言和意义的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建制。社会科学与社会世界的关系,不只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关系,也是一种社会改造的关系,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过程。这种实践性的关系和社会过程,只有在现代社会才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一个显著的知识学上的社会事实。

严格地说,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术建制,社会科学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其基本的理论性学科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这些学科的独立和系统化,是以近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逐渐发育和成熟为前提的。具体说来,与这些学科相对应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对象分别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宪政国家或民主政治,它们分别构成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也客观地决定和塑造着这种新的学科和知识体制的品质,规定着它们的研究路径和学术规则。

社会科学之所以与现代社会或现代性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由现代社会本身根本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与传统社会相比,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社会具有合理化、分权,以及结构分化、独立自主的组织和个人等等复杂的特征,这使得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知识和专

家系统的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必要。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合理化和复杂性必然要求社会治理摆脱个人专断,实现社会制度供给和社会治理的公共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专业的社会科学学科和相关的组织、团体经验而客观地研究社会。现代社会的制度性结构和特点是现代社会科学学术建制的客观和历史基础。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表现在研究过程上的经验性取向,逻辑和语言上的因果分析性,以及研究结果及其理论目标的客观规律性,等等。

社会科学这种区别于传统人文学术的知识体制之所以被创制,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解决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立足于社会实际,以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经验而客观地研究社会的现状,探讨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分析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可能路径,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科学的基本使命。

由于社会世界不具有自然世界的实体性和可操作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分析经济形式那样,社会科学研究只能借助于抽象力,借助于“变量语言”和“理想类型”方法,来探求社会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思维方法和语言上的抽象构造是社会科学成果具有普遍理论意义的根据。社会科学理论模式中的变量与属性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实际上也是一种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的科学分析或说明。人的社会行动中的主观性和日常语言的解释学特征,并不构成社会科学达到“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不可克服的障碍。

当然,应该指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并不是对自然科学规律和模型的简单搬用,也不是机械地用某一自然要素和生物的机能来说明社会历史和人的能动行动。社会科学的公共性

在认识到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的内在关联后,我们应该强调,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和行动都不是被动的,而是深刻而全面地建构和蕴含在现代性之中。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其客观和科学的品质,因为其普遍性和公共性,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参与现代社会制度的设计、变革和完善。

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其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科学是现代社会民主和科学决策的信息、知识和智能基础。民主和决策的合理性,是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实际的社会和政治实践中,这两大价值目标也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民主的决策,若没有充分可靠的信息和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和前提,是盲目的。在当今时代,社会的决策和管理已经提高到了全球的尺度和层次,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都要求社会科学对复杂的社会过程进行客观的研究、科学的逻辑分析和准确的理论预见。从宏观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来说,社会科学同样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因此,应该从国家战略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和知识建制,都参与或正在塑造着现代的社会生活。现代的家庭、职业、城市、公司、银行、学校以及政治选举和国家治理,都离不开现代社会科学所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发达的社会科学,是现代社会整体良好的生活秩序和整体文明的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文化资本。

第三,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社会建制,社会科学不只是一种学科,一种知识,而且也是一种信念和精神,一种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化的基本信念和价值体系。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编排,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数和非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全单元编排九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例2小数的计数单位 例3小数的计数方法、数位顺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例4、例5小数的性质 例6应用小数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例7比较小数的大小 例8把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 例9取小数的近似数 单元整理与练习 小数的意义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小数是认数范围的一次了不起的扩展,不仅增加了数的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数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小数以后,计量、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质量,如果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可以用小数表示。认识小数首先是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建立小数的概念,才能陆续掌握小数的其他知识。本单元里不安排小数点移动位置和名数改写等内容,是为了集中精力教学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抽象的数概念。学生虽然有一些生活中的零散经验和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但仍然需要大量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并通过抽象与概括逐渐构建完善的小数概念。还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思考,逐步理解小数的本质属性。 小数的基本性质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理解小数性质需要以小数意义为基础。明白了小数的计数方法,掌握了小数的组成,理解小数性质就不难了。 (一)以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为重点,教学小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三道例题,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例1联系具体数量回忆

(完整)五年级下册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_讲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 1 的含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 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 一)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1 份或几份是十分 之几, 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 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和 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十 ) 二)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 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 数。 2.单位“ 1”与自然数 1 的区别 自然数的单位是 1 ,任何自然数都是由 1 组成的。 在自然数中, 1 表示一个物体;单位“ 1 ”表示一个整体 过关精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时 间 分 配 及 备 注

昂立国际教育 49 9 过关精炼 7 读做 ( ),它的分数单位是 ( ),有 ( )个这样的单位。 12 17 1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 )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 172 3 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就变为 0. 题海拾贝 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被除数÷除数 分数可以用整数除法的商表示:用除数 (不能是 0) 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即: 被除数 a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 a ÷b= a (b ≠0) 除数 b 33 如:3÷5= 3 因此 3 的意义是:把 3 平均分成 5 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55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个数 ,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率)。 过关精炼: 3 A . 73 的意义是:把 ( )平均分成 ( )份,表示这样 ( )份的数。 13 13 的意义是:把 ( )平均分成 ( )份,表示这样 ( )份的数。 15 B .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5= 12 ÷13= 23 ÷56= 1÷37= 被除数 除数 C .把下面的分数用除法表示。 37 =( )÷( ) = ( )÷( ) 16 =( )÷( =( )÷(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归纳总结 一、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一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它的几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它的几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它的几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各位。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二、小数的读法 ①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注意: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②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再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例:二点七五写作:八点零零一写作: 三、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0.70= 109.05000= 1米= 分米= 厘米=毫米 2、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整数改写成小数 增加小数位数的前提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只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 例:①把下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5= 0.5= 0.7000= ②化简下面各数 5.060= 0.4200= 10.250= 四、小数的大小比较 1、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篇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①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②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口诀:小数意义好理解,它与分数很亲密。分母是10、100、1000……小数位数一、二、三……小数单位来计数,、、……要记牢。 提醒: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字就称为几位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小数和分数的转化方法: (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解读:小数由、和组成。 ⑴、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⑵、小数部分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整数○小数 ⑶、没有最大的一位小数,最小的一位小数是。 举例: (1)的计数单位是(),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记住: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中有6个(一/1),3个(十分之一/,7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 (3)中的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 (4)表示(2个一和5个十分之一)或者(25个十分之一)。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小学数学分数讲义1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能化成小数,比大小 教学难点:对分数的抽象思维不理解,不知道其表示的含义。 复习旧课 1、如果把14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2、把9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块? 3、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那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我们管它叫分数。 一、讲授新课 1.把它对折一下,从中间剪开。 提问:这个月饼怎么样了?这两份的大小怎样? 提问:为什么说是平均分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我们就说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1 2 2.一个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 提问:这个圆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3. 把一个圆片分成了3份,每份是它的1 3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强调: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4.用三等分的长方形纸动手折出三分之一。 提问: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小结: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并填空:(1)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

每份是它的()之一。写作: 6.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直尺上的刻度1,2,3……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写出每份是这条线段的。 三、知识要点: 1.分数表示整体与部份之间的关系。 2.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但多个物体放在一起,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3.像1/2,1/4,2/4,…都是分数。1/2表示一半,看成这个整体被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 4.当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2份,表示为2/4,也就是1/2。如下图: 5.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6.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7. 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如下: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如:比较 1/2 和 1/5 的大小,分子都是1,看分母,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所以 1/5 < 1/2 8.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辅导 海港区和美实验学校张旭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和美实验学校张旭江,和大家一起研读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教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小数的认识是通过分数引入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单元的知识,又为今后五年级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按) 本单元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编排,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按)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数和非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求小

本单元共有17个例题,小数的意义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小数以后,计量、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质量,如果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可以用小数表示。认识小数首先是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建立小数的概念,才能陆续掌握小数的其他知识。 小数的意义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抽象的数概念。学生虽然有一些生活中的零散经验和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但仍然需要大量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并通过抽象与概括逐渐构建完善的小数概念。还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思考,逐步理解小数的本质属性。 小数与单位换算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按)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第1小节例题)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小节例题)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第4小节例题)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第5小节例题) 5、使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学习能力、方法培养) 四、教学建议:(按)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按) 例1以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为重点,教学小数的意义。用多种形式表示长度,初步教学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例题以长度单位的改写为载体,教学小数的意义,分四段进行。 第一段围绕“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3分米呢”这些问题,通过写一写、说一说,回忆已经学过的一位小数的知识。三年级下册教科书里,(按)初步教学了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如3/10米还可以写成米,1元2角还可以写成元,学生初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 (一)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十) (二)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 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1组成的。 在自然数中,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 过关精炼 1. 用分数表示各图形的阴影部分. 2.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3.7 4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4.6 5 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 )份。 知识讲解 (三)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如 3 2的分数单位是31,32里面有2个31;85的分数单位是81,85里面有5个81) 如:的分数单位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的分数单位是____。 过关精炼 12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 17 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时 间 分 配 及 备 注 ( ) ( ) ( ) (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解决问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例3、“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一第6~9题。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2.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兑换整十整百数人民币。 2.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10元、100元人民币、1美元钞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xx同学准备去美国旅游。旅游总要买点东西,需要用当地的钱。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美国的钱,也就是用人民币换美元,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图上有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师指名回答。 学生自由交流。 概括:1.我知道了一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元美元,也就是1元人民币和0.1563元美元一样多。我们的钱在美国买东西不方便,需要换成美元。 2.我们需要兑换1万元人民币。 3.问题是:1万元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大家分小组交流一下吧。(要注意的是让平时少发言的学生先说。)【新课讲授】 1.师生交流兑换的方法。 提问:谁说说怎么兑换呢? 学生交流发言。 可能是:(1)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元×10000。 (2)也就是把0.1563扩大到10000倍。 (3)这个用乘法我知道,但是怎么算呢? (4)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5)老师补充,得数就是1563美元。 提问:同学们说得对,说明在小组交流时你们“动口动脑动笔”这“三动”做得很好。那如果实际只兑换出156.3美元的话,那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是只兑换1000元人民币。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就是156.3,说明扩大到1000倍,是兑换了1000元人民币的结果。 提问:还有办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美元1563元,如果这是对的话,1元人民币可以换1563的万分之一,就是把1563缩小到万分之一。用算式是1563÷10000,我们把1563的小数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课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理解小数的意义。 3.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直尺、方格纸、课件等。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预设:我还知道有小数,比如,。表示1/10,表示4/1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1/10;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 预设:都有小数点,小数点后面都有一位小数。 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新课学习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把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 预设:表示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千克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千克中的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表示什么。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 预设: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1/10;平均分成100份,表示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 谈话:我们知道了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就是5/100,也就是5个1/100。) 板书: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5/10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学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汇编

例题1、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3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填一填。 1分米=() () 米=()米 3分米= () () 米=()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想一想,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 1米=100厘米,1厘米是1米的1 100。1厘米=1 100 米。 1 100 米写成小数是0.01米。0.01读作零点零一。 那么请问4厘米、12厘米各是1米的几分之几?各是几分之几米? 4厘米是1米的4 100,4厘米=4 100 米。 12厘米是1米的12 100,12厘米=12 100 米。 4 100 米写成小数是0.04米。0.04读作零点零四。 12 100 米写成小数是0.12米。0.12读作零点一二。 例题2:把7厘米和9厘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 () ()米 () () 米 () () 米 0.01米 ( )米 ( )米

1毫米等于几分之几米?40毫米、105毫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我们可以这样想:1米=1000毫米,1毫米= 1 1000 米 40毫米是1米的 40 1000 ,40毫米= 40 1000 米 105毫米是1米的105 1000 ,105毫米= 105 1000 米 1 1000 米写成小数是0.001米。0.001读作零点零零一。 40 1000 米写成小数是0.040米。0.040读作零点零四零。 105 1000 米写成小数是0.105米。0.105读作零点一零五。3毫米、86毫米、160毫米各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 3毫米= () () 米,写成小数是()米。 86毫米= () () 米,写成小数是()米。 160毫米= () () 米,写成小数是()米。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试一试】 1分是() () 元,写成小数是()元。 5分是() () 元,写成小数是()元。 7角3分是() () 元,写成小数是()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1)食堂买回一批煤,计划20天烧完,平均每天要烧这批煤的几分之几6天后,这批煤还剩下几分之几 2)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合格的有100个,不合格的有5个,合格的零件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三、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题 3 : 一、填空 1、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结果是4. 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 3、把下面直线上的点用分数表示出来.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 2.小于的真分数只有6个,大于的假分数只有2个.(???) 3.是真分数,那么a<3.(????) 4.是假分数,那么b>5.(?? ??) 5.是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那么a是8的约数.(????) 三、在(????)里填上“>”、“<”或“=” 1. 2. 四、把下列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五、把下列各数化成假分数 六、应用题 1、小明买了2千克梨,共22个;小莉买了3千克梨,共24个,两个人买的梨平均每个重各是多少千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知识点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7、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8、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9、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10、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

就写几个0。 1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12、小数的大小比较: (1)先比较整数部分;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13、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4、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练习题汇编

学习-----好资料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姓名 1、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 )部分,最低位是( ),( )最高位;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 部分,最高位是( ) )最低位。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3、小数的计数单位,和( )一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2个1、7个0. 1和3个0 .01用小数表示是( ) 4、50里面有( )个0 .01; 6. 6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28、 7.口 6 > 7. 46 □里可填的数是( )。 6、 写出小于0.18而大于0.16的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各一个。 ( )( )( )。 7、 妈妈在超市里调查的几种水果的价格如下:苹果 4. 6元/千克、 香蕉5. 8元/千克、 梨4. 79元/千克、 桃子5. 78元/千克。请你将这几种水 果每千克的价格按由贵到便宜排列: ( )。 8、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1) 2.1 3.2 4.3 5.4 ( ) (2) 0. 1 0. 101 0. 101001 0. 1010010001 ( ) (3) 4. 67 4. 676 4. 6767 4. 67676 ( )。 9、 将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 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位;将一个数缩小到原数 1 的 ,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位。 100 10、 4. 2- 100 X 1000= ( ) 0. 3 X 100- 10 =( )。 11、 在O 里填上x 或十,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0720 ( ) =7 . 2 3 . 60 ( ) =0 . 0036 12、 把4. 00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把8400后面的两个0去掉,就 相当于缩小到原数的( );在76的后面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比原数扩大( )倍。 13、 把12. 58的小数点去掉,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 )移动了()位,这个数是( );把12. 58 的小数点移动到它的最高位右边,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 )移动()位,这个数是( )。 14、 把5. 102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0倍,结果与原数相比( )。 5. 4吨=( )吨( )千克 3 . 04吨=( )吨( )千克 7 . 05元=( )元( )分 10 . 2元=( )元( )角 3. 8米=()米( )分米。 15、 将59. 997精确到个位约是(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16、 将7. 8046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省略千分位 后面的尾数约是( )。 22、小红在读一个小数时,没有看到小数点,结果读成了七万零四,原来的小数只读出一个零,原来的小 数是( )。 17、 把975800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把2547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18、 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 把485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19、 赤道周长是40075700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 )。 20、 把26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 21、小明家去年总收入为 5. 87万元,也可以说成去年全年总收入是( )。 )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解读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解读 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陈友鹏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理解小数的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课标解读 本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是以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以上的要求,体现课标理念,可以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在课标的“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的“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具体要求充分说明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1.充分结合现实情境开展教学。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出示不同商品的价签,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2.50元和2.5元有什么关系?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很自然地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对小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发学生深入的数学思考。 2.让学生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这对于学生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益。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用米尺测量一下教师讲台的高度和课桌的高度。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像这样,通过多种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感悟数,丰富自己的数感经验。 (二)要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小数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分数,是按照十进制位值原则写成的不带分母形式的十进分数。小数和整数的计数方法都是十进制计数法,因为计数方法的内在一致性,不同计数单位与其个数的累加就构成了全部的整数和小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小数意义、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有效沟通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小数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 (三)要鼓励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和数学应用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因此,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再比如,在学习小数数位顺序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数位顺序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探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练习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姓名 1、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 )部分,最低位是( ),( )最高位;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 ) 部分,最高位是( ),( )最低位。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3、小数的计数单位,和( )一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2个1、7个0.1和3个0.01用小数表示是( ) 4、50里面有( )个0.01;6.6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28、 7.□6>7.46 □里可填的数是( )。 6、写出小于0.18而大于0.16的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各一个。( )( )( )。 7、妈妈在超市里调查的几种水果的价格如下:苹果4.6元 ∕千克 、 香蕉5.8元∕千克、 梨4.79元∕千克 、 桃子5.78元∕千克 。请你将这几种水果每千克的价格按由贵到便宜排列:( )。 8、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1) 2.1 3.2 4.3 5.4 ( ) (2) 0.1 0.101 0.101001 0.1010010001 ( )。 (3) 4.67 4.676 4.6767 4.67676 ( )。 9、将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将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 100 1 ,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 ( )移动( )位。 10、4.2÷100×1000=( ) 0.3×100÷10 =( )。 11、在○里填上×或÷,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0.072○( )=7.2 3.6○( )=0.0036 12、把4.00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把8400后面的两个0去掉,就相当于缩小到原数的( );在76的后面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比原数扩大( )倍。 13、把12.58的小数点去掉,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这个数是( );把12.58的小数点移动到它的最高位右边,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这个数是( )。 14、把5.102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0倍,结果与原数相比( )。 5.4吨=( )吨( )千克 3.04吨=( )吨( )千克 7.05元=( )元( )分 10.2元=( )元( )角 3.8米=( )米( )分米。 15、将59.997精确到个位约是(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16、将7.8046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省略千分位 后面的尾数约是( )。 17、把975800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把2547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18、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把485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19、赤道周长是40075700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 20、把26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把3486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1、小明家去年总收入为5.87万元,也可以说成去年全年总收入是( )元。 22、小红在读一个小数时,没有看到小数点,结果读成了七万零四,原来的小数只读出一个零,原来的小 数是( )。 23、用0、2、3、8这几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大于8的三位小数,要求每个数字在每个数中只能出现一次, 符合条件的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 (b≠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

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②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五、通分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②互质关系: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③一般关系: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5、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②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材第45页内容及第46页练习十一的第6~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这些小数去掉小数点,原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0.7 0.604 0.56 二.情景导入 师:听新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由本班小记者冯雨珍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4年10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470元,1欧元对人民币7.8018元…… 师:同学们,你能理解上面新闻的内容吗?今天我们就研究有关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换算的数学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导入,拉近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自主探究 师:读下面的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已知信息?能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例3)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生1:所求的问题是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生2:已知的信息是1元人民币换0.1563美元。 师:你能读出所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组织汇报。 生1:1万元人民币就是10000个1元,相当于1元×10000。 生2:1元人民币兑换0.1563美元,所以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0000个0.1563美元,即0.1563×10000。 师:你会计算0.1563×10000吗?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0.1563×10000就是把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师:你的计算理由是什么? 师:你会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吗? 生:0.1563×10000=1563(美元)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 四.探究结果汇报 师:你能验算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吗? 生:我们可以反过来,进行验算。 师:反过来就是求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生: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即1563除以10000,列式计算为1563÷10000=0.1563(美元)。 五.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是把这个数扩大还是缩小。 生2:要注意小数的移动方向,向右移数字变大,向左移数字变小。 生3:要注意移动位数,移动一位,乘或除以10,移动两位,乘或除以100……依此类推。 生4:注意位数不够时,要在这个数的最高位前面添“0”补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解,把握移动的方向与扩大或缩小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1:0.1563×10000=1563(美元) 例2: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1563÷10000=0.1563(美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