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

摘要:酒神精神是尼采在其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尼采美学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他赞颂的是在经历痛苦与磨难之后依然能自由释放的自然本性,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也正是对人性以及生命强力的肯定与褒扬。小说中体现的雄强之力,狂欢之态,沉醉之境的独特审美特征,更对“酒神精神”作了真切而丰富的诠释。此外,对《红高粱家族》中酒神精神的现实意义的分析,更进一步证明了这种酒神精神能为处于精神危机的现代人指引一条出路。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尼采;酒神精神

A Brief Analysis of Dionysian Spirit in the Red Sorghum Family

Abstract:Dionysian spiri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put forward by Nietzsche in his first works "The Birth of Tragedy," Dionysian spirit is one of the core ideas of Nietzsche's aesthetic thoughts. He speaks highly of those who are able to enjoy life after pain and suffering. The Red Sorghum Family wrote by Mo Yan also praises for humanity and vitality.,moreover the unique aesthetic features such as vigorousness、revelry、intoxication in this work make a vivid interpretation for Dionysian spirit. Therefore, analyzing the Dionysian spirit in the Red Sorghum Family proves that the Dionysian spirit is a great tonic for those who are faced with mental crisis.

Key words: the Red Sorghum Family;Nietzsche;Dionysian spirit

致谢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四年的时光,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显得那么短暂,但在我看来这短短的四年却是最纯真的岁月,是最美丽的青春,是最难忘的回忆……回首往昔,第一次踏进这美丽校园的场景都历历在目,四年的辛苦奋斗也印刻在记忆的最深处,多少荣誉与欢笑,快乐与悲伤也都尘埃落定。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艰辛却也收获颇丰,如今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有太多人值得感谢。

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徐劲松老师。除去论文指导老师的身份,您曾经也是我们的任课老师。您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们不仅汲取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改变了陈旧的学习方法,还领会到了基本的思考方式。在论文写作的指导中,您不厌其烦地点播和指导,常常让我感到丝丝温暖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次我想感谢我的辅导员王琥老师。四年来您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实习工作,为我们排忧解难,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凝聚着您对我们无私的关爱与理解。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愿你们永远健康快乐,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此论文付梓之际,谨向四年来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良师益友和亲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目录

引言 (1)

1 酒神及酒神精神的产生 (2)

1.1 酒神的来源 (2)

1.2 酒神精神的产生 (2)

2 雄强之力 (3)

2.1 生命强力的喷发 (3)

2.2 原始生命力的勃发 (3)

3 狂欢之态 (5)

3.1 暴力狂欢 (5)

3.2 肉体狂欢 (5)

4 沉醉之境 (7)

4.1“醉”的内涵 (7)

4.2痛苦与狂喜 (7)

5 从《红高粱家族》看尼采酒神精神的现实意义 (9)

5.1 热爱生命 (9)

5.2 精神释放 (9)

5.3 做生命的强者 (9)

结语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2012年10月11日,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热”迅速席卷中国,在学术界也掀起了千层巨浪。目前,许多研究者将视点投向了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特色、审美感觉以及与其风格类似的作家之间的比较,也有学者对《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有所分析研究,认为酒神精神即为生命寻求权力的自然意志,认为酒神精神关注的核心是人与社会、自然的冲突。也有专家学者谈及《红高粱家族》的双重性格,一分为二地指出了酒神精神既有光辉灿烂值得借鉴的一面,也有缺乏理性的一面。笔者认为《红高粱家族》中人与物的完美融合将酒神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莫言用“酒神精神”解除一切生命的藩篱,给生命以自由,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酒神精神的呼唤与赞颂。除此之外,针对部分现代人物质丰盈,精神匮乏的现状,酒神精神的独特现实意义也给我们以借鉴之范。

下面笔者将从已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并谈谈这种酒神精神带给现代人的现实意义与独特价值。

1 酒神及酒神精神的产生

1.1酒神的来源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神祗,关于他的诞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狄奥尼索斯是众神之主宙斯与珀耳塞福涅之子,宙斯的妻子赫拉派泰坦神将刚出生的酒神杀害并毁掉尸身,宙斯及时抢救出他的心,并让他的灵魂投生赛墨勒的体内,于是有了他第二次诞生。第二种更常见的说法认为狄奥尼索斯是宙斯和赛墨勒的结晶,美丽迷人的忒拜公主塞墨勒与宙斯相爱怀孕之后。天后赫拉出于嫉妒,怂恿塞墨勒要求宙斯以本来的面目与她相会,宙斯拗不过公主的请求,但最终在见到宙斯真面目的那一刻因为无法承受伴随主神出现的雷火而被烧死。宙斯从母腹中取出胎儿,缝进自己的大腿,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因他在宙斯大腿里时宙斯走路像瘸子,因此得狄奥尼索斯(意为“宙斯的瘸腿”)。他教会人们种植葡萄和酿造甜美的葡萄酒,因此被信奉为葡萄酒之神,并且他所到之处,便是乐声、歌声、狂饮之处。他象征着丰收、享乐和放纵,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原始生命力的象征。他的神庙遍布希腊各地,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酒神祭祀仪式,人们聚在一起,狂歌狂舞,纵情享乐,在忘我的野性的放纵之中寻找幸福和快乐。

1.2酒神精神的产生

德国哲学家尼采基于对酒神和酒神节庆的独特理解,在其第一部作品《悲剧的诞生》中明确提出了“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两个美学概念,用以概括古希腊悲剧的精神内核和美学气质。尼采认为“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主观情感的放纵,酒神精神是人类自古有之的大创造,大破坏的精神。”[1]古希腊人在酒神祭祀中,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纵情享乐,寻求情欲与性欲的刺激,此时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界限,一切禁忌和束缚都冰消瓦解,人性走向原始自由的状态,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从而感受那自然永恒的生命力,获得一种难以以语言来形容的快感。它的本质在于“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基础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2]因此在尼采看来,酒神精神追求的是解除个性化束缚,复归原始自然,与世界个体融合的体验。如尼采所言:“肯定生命,哪怕是在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3]。即个体享受通过自身的消解而感受到的与宇宙生命合为一体的美妙与快乐。

2雄强之力

2.1生命强力的喷发

《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讲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轰轰烈烈、英勇悲壮、蔑视世俗礼法而遵循生命法则的故事,刻画了爷爷、奶奶惊世骇俗的爱情和先辈们奋起反抗残暴的日本侵略者的传奇事迹,着重突出了他们在面临国仇家恨和个人情爱时所表现出的生命状态和酒神精神。在西方,经过神话学家的考察发现了“无花果之神”、“常春藤之神”等酒神的多种别名,由此确认了狄奥尼索斯最初是以植物尤其是以树来表现他的荣耀,所以狄奥尼索斯最原始的隐喻是“生命树”。小说中那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恰是作者心中的“生命树”,它是生命之火,是欲望的燃烧,是原始生命的象征,它洋溢着生命的力度,成为生命雄强之力的象征,也成为象征酒神精神的鲜明意象,小说中有三次集中具体的体现来突显红高粱作为显示酒神精神的意象。第一次体现在“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的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中,小说将爷爷和奶奶那惊世骇俗的爱情放在高粱地里,实际上是将他们的生命与红高粱的生命融为一体,彰显出人与自然融合时爆发出的雄强的生命力。这充满生机的高粱地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他们在高粱地里尽情挥洒释放自己生命中的情欲,置礼法于一边,以自己的生命强力追寻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并为此扫除一切横加在生命张扬的道路上的重重阻碍。第二次体现在罗汉大爷愤怒之下砍断骡腿。质朴坚忍的罗汉大爷在遭到日本人残暴的侮辱毒打之后,“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他脑子里燃着,一直没有灭熄”[4],根植于罗汉大爷身上的酒神精神终于爆发,他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地叫骂着,至死方休,把对敌人的愤恨都发泄在两头骡子身上。红高粱意象的第三次集中体现在以余占鳌为首等人的抗日壮举上。尽管没有国民党冷麻子队伍的外援支持,“我爷爷”依旧带领几十个弟兄去伏击日军,不畏失败和牺牲,这正是隐藏于高密东北乡人身上的酒神精神的苏醒,经过激烈的殊死搏斗,个体生命消解、毁灭,人与高粱、大自然浑然一体,这正是雄强的生命之力的体现。

2.2原始生命力的勃发

由民间祭酒神传说和酒神秘仪尼采引出了酒神冲动,在他看来,酒神秘仪是在对生殖崇拜和原始时代的巫术的追求中达到高峰的,秘仪的基础隐藏于希腊人的自然天性中,所以秘仪中的希腊人无所顾忌,放纵情欲,正是因为这样的酒神秘仪,才更能体现出生命的生机。小说中,在烈日炎炎的沙尘中,裸露着臂膀的轿夫们“颠”弄着轿子里的新娘子,渗出的点点汗珠成为力量的写照,空气中弥

漫着雄性荷尔蒙和男人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用肩膀抬起的其实就是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在人的所有自然需求中,除去占据第一位的饮食需求,最迫切的就是性的需求。由此观之,与其说“颠轿”的习俗是一群粗野的轿夫对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子的戏谑,不如说是这群壮汉对性的直白大胆的渴求,这是一种合乎天性的自我发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放纵自己的性欲,即使是自娱自乐,即使是通过与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女子粗鲁地开玩笑这种方式。此时此刻,他们忘记了日常生活的辛酸与不易,忘记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伦理道德,完全融入到这手舞足蹈的集体式狂欢中,他们的精神从一切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的牢笼中抽离出来,轻松愉悦地享受生活,这本身就意味着对生命的充分肯定,这种对性的集体式欢愉彰显的便是原始生命感受力。

3狂欢之态

3.1暴力狂欢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一个天性敏感,极易冲动的神,他是性力之神、生命力之神,象征着迷狂、冲动与发泄。在酒神祭祀活动中,人们不仅是纵酒狂欢,在酒神亢奋情绪的带动下,把野兽撕成碎片,生吞活剥牛、鹿等残忍活动也相伴而生,这是一场掺杂着野蛮、血腥、暴力的欢宴,而酒神状态下的这种迷狂,造成了对日常规则和界限的破坏,使人进入一种恍惚状态,使个人经历烟消云散。在《红高粱家族》中,非伦理化的暴力激情与狂欢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同仇敌忾奋起反抗的满腔热血;酒神曲激荡的生命豪情;罗汉大爷被活剥示众……。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莫过于日本官兵命孙武活剥罗汉大爷的暴力场景。“罗汉大爷脸皮被剥掉后,不成形状的嘴里还呜呜噜噜地响着,一串一串鲜红的小血珠从他酱色的头皮上往下流。……罗汉大爷被剥成一个肉核后,肚子里的肠子蠢蠢欲动,一群群葱绿的苍蝇漫天飞舞。”[5]这就是罗汉大爷被剥皮示众的场景,虽然已知个人的死亡近在咫尺,但他表现出的是直面并蔑视死亡而不是异常的畏惧。这恐怖、血腥的剥皮场景瞬间转变为神圣崇高的牺牲场面,因为他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永恒,这亦是酒神精神所肯定的理想的生命境界。罗汉大爷临死前那宁死不屈的呼喊,激发了其生命的活力,在暴力的气息中折射出他顽强的生命力,他在生命的尽头,感受到了酒神如痴如狂的生命狂欢。

3.2肉体狂欢

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人性中的两种本能:使人“趋向幻觉”的本能和使人“趋向放纵”的本能,而基于人类自然属性的性本能则最能直接体现酒神精神的自由追求。《红高粱家族》中,热烈悲壮的肉体狂欢成为酒神精神在爱情方面最直观的表现。“奶奶心头撞鹿,潜藏十六年的情欲,迸然炸裂……奶奶和爷爷在生机勃勃的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两颗蔑视人间俗世陈规的不羁心灵,比他们彼此愉悦的身体贴得更紧”[6]。他们的结合是原始爱欲的融合,这种欲望纯粹、坦荡、真实、自由,没有掺杂任何世俗的功利成分。在他们野合的高粱地里,薄气袅袅,四面八方都是高粱生长的声音,他们体内的酒神精神在肆意生长,为了满足强烈的原始欲望,为了张扬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我爷爷”和“我奶奶”在高粱地里奏响了一首酒神式的性爱狂欢曲。

如马克思所言,“男人对妇女的关系是人对人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7]

由此观之,“我爷爷”和“我奶奶”的爱情像是一个热血汉子与一位风流女子在释放原始的本能欲望,他们之间更多的只有血性的肉体欲望的膨胀。在这里,自然的本能力量要远胜过社会外界所有的力量,肉体的狂欢远超过精神的升华,,生命的原始冲动成了冲破世俗道德价值藩篱的本质力量,更是对酒神式的性爱狂欢最有感召力的呼唤。

4 沉醉之境

4.1“醉”的内涵

酒神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就犹如酒神祭祀的热烈场面和“醉”的状态。在尼采看来,拥有酒神精神的人,用“醉”来缓解生命中的痛苦,因为他们热爱生命且珍惜生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畏惧死亡,相反,他们甚至选择走向死亡,因为这样的死亡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超越,肉体消亡的同时,精神生命得以永恒的存在。当达到“醉”境的状态,个体已然与宇宙本体浑然相融。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身不由己,不得不戴上面具扮演预定的角色,被繁琐的社会准则所禁锢,而当人们处于酒神“醉”境中时,主体会不由自主地发生一些逾越,超越日常各种行为规范,超越各种社会准则,摧毁主体伪装的力量,使主体卸下面具,彻底解放自己。

4.2痛苦与狂喜

尼采认为个体的解体或痛苦或毁灭是新生和创造的必要条件,因为毁灭是生成的结果,是生存的必要环节,同时毁灭也是一种大喜悦,因为毁灭的宗旨在于恢复、重组以及拓展生命的张力,在他看来,酒神状态是痛苦和狂喜交织在一起的癫狂状态。“我奶奶”在为队伍送饭的途中被敌人打死,奶奶平静地躺在高粱地里,沉浸在高粱地的温暖怀抱中,感觉自己身轻如燕,高粱缝隙里,镶着一块块蓝天,她似乎看到了从天国射下来的一束斑斓的光,人与天地、高粱交织融合在一起。红高粱曾经是生活、战场、爱情的婚床,高粱地赐予了她三十年的充裕生活,她来自于高粱地,生长于高粱地,最后高粱地也成了她最终的栖息地。所有的忧虑、紧张、痛苦也在此时此刻在高粱地里化为灰烬。“鸽子也用高粱米粒那么大的、通红的小眼珠来看奶奶。奶奶真诚地对着鸽子微笑,鸽子用宽大的笑容回报着奶奶弥留之际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8]鸽子围绕在奶奶身边,与其说是在祭奠死亡,不如说是在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她跟着鸽子在飞翔,充溢的只有奶奶感受到的快乐、温暖、舒适与宁静。奶奶死亡的场面中,没有阴霾遗憾,流露出的只有幸福和满足。在宁静、祥和的死亡画面中,我们俨然能够感受到了死亡带来的不是阴森可怖而是温馨和谐,个体生命在消亡的同时得到的是永恒生成的狂喜。

这些有着铮铮铁骨的高密东北乡的男男女女,他们粗鄙、愚顽、平凡却不简单,他们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却也理所应当地接受生命中的忧伤与痛苦,从来不消极地对待生活,他们的人生,不是封闭而没有出路的人生,而是痛苦之后依旧能尽情释放的人生,是一种敞开且自由的人生。正如李醒尘在《西方美学史教

程》中总结的“酒神精神就是要人们以原始本能的放纵化入忘我之境,在歌舞酣醉的迷狂中忘记人生的苦难,求得人生的解脱”[9]。他们凭借着与生俱来的酒神气质,以视死如归、潇洒自在的态度面对任何灾难和苦难。在痛苦之中依然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在痛苦之后依然活得自由洒脱,即使个人生命终结,走向毁灭,仍然有从天性中升起的狂喜围绕。

5 从《红高粱家族》看尼采酒神精神的现实意义

5.1 热爱生命

酒神祭祀仪式的举行向人们传达的正是一种热爱生命的思想,表现的是参与者对生命最强烈地热爱。正是在这样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和热爱中,才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在尼采看来,“酒神艺术使我们相信生存的永恒乐趣,我们不应在现象之中,而应该在现象背后,寻找这种乐趣”[10],热爱生命就要肯定人的本能存在和生命的自然愿望,恢复并展现人的自然本性,现代生活中的部分人为了生存,辛苦地扮演着非真实的自我的角色,丧失了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和个性,沦落为生存、生活的奴隶。尼采一直在追求一种完满的生活状态,他认为具有这样的状态人才能有昂扬的斗志去追求强力意志,才能够战胜生活中的苦难。

5.2 精神释放

尼采的狂欢思想可以理解为一种暂时放纵的快乐,狂欢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情绪上的放纵。参与者可以从狂欢活动中感受到一种短暂的、瞬间的放纵的快乐, 同时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堆积起来的压力也会瞬间被释放。平淡无奇而又压力重重的日常生活总让人们置身于一种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中,而狂欢恰好是现实生活中改变人们生存艰难,引领人们走出阴郁沉闷的有效方法。酒神在自己独特的祭祀仪式展示中达到了醉的状态,从而沉浸在一种属于自己的狂欢中,带给了酒神的诗意人生、审美人生。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愈发空虚。可以说,尼采的酒神冲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因为酒神冲动用自己的狂欢思想向现代人展示了无所不在的压力虽是生活常态但却是可以被克服的。

5.3做生命的强者

在尼采看来,人生就如同朝生暮死的浮游般,易逝且多灾多难,但他深信,要让人类生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就必须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来克服和战胜生命中的痛苦与磨难,如尼采之言便是“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来战胜生命的痛苦,而当你抗争之时,你就是在痛苦中依然会感受到、百倍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欢乐。这种抗争痛苦而生的欢乐,相当于生命本体的欢乐”[11]。高密东北乡人的快乐,就是酒神精神启发下的生命本体的快乐,而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经受着人役和物役的双重压迫,丧失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也丧失了自由自主的权力,或沦为权威的附属品,或成了机器的奴隶。在经济发展中,人们虽然扩展了自己生活的领域,但似乎也在牺牲个体的存在,似乎只懂得在墨守成规中等待死亡,只能在哀叹与绝望中走完余生,他们失去了以往的勃勃生机,更不用说什么超越与创新。

从这个角度来说,提倡酒神精神就很有必要了。借鉴酒神精神,就必须懂得经受人生中无法摆脱的苦难和不幸,享有酒神智慧的人会在痛苦的、煎熬的人生中寻求新生。尼采曾这样谈论痛苦,“我明白了,他们意欲痛苦,想承受痛苦,是为了从他们的痛苦中获得行为的理由,获得进行一次探索的理由,困境是必要的!”

[12]酒神式的人不畏痛苦,而是在战胜痛苦的过程中享受其生成的乐趣。

高密东北乡的人就是拥有酒神智慧的人,他们既渴望生命永恒,又追求永垂不朽,正是没有被现代工业文明侵袭的他们,与文明社会中生命力萎缩、苟延残喘的现代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进一步证明了酒神精神能为现代化文明中痛苦挣扎而又无法解脱的人们指引一条出路,以收获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丰收。

简而言之,酒神精神是指整个情绪达到某一种亢奋的特殊精神状态,它肯定的是一种在生命的张力中追求原欲人性,赞扬的是一种历经磨难与痛苦之后依然能自由释放的人生。而《红高粱家族》中所彰显的生命的雄强、狂欢和沉醉与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是相契合的。东北高密乡那片火红的高粱地哺育的是“纯种红高粱”般的生命,他们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平民百姓,他们没有任何崇高的政治信仰,亦没有任何的远大抱负,他们只听从内心的想法,不被外界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他们既沉醉于对情义的自发感悟,又能尽情享受肉体的欢愉,他们活得潇洒,死得痛快,根植于在他们血液中的是一种酒神式的强力,一种酒神的自然精神,洋溢在他们身上的那股蓬勃狂放的生命冲动和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令我们震撼,也给我们启发,让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空虚寂寥、虚度光阴、苟延残喘的部分现代人无地自容,同时更加证明酒神精神对处于精神危机的现代人而言是一剂良药。

[1]闫兰娜,李书萍,论莫言小说中的酒神精神[J].作家评论.2009.5

[2]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 周国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1

[3]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周国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45

[4]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13

[5]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28-29

[6]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55

[7][德]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0

[8]莫言.红高粱家族[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57

[9]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4

[10]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51

[1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6

[12]尼采.快乐的科学[M].黄明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298

参考文献

龚道臻,兰玲.酒神精神视阈中的莫言小说.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4期。

陈倩倩.酒神精神视阈中的《红高粱》.学理论,2012年第18期。

刘昌奇.酒神精神与文化反思——电影《红高粱》的再解读.榆林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裴萱.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作家,2009年第12期

闫兰娜,李书萍.论莫言小说中的酒神精神.山花,2009年第10期

汪正圆.试析莫言小说中的酒神精神——以《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为例.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杜永微.莫言作品与尼采的生命哲学.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王萍. 论中国电影里的酒神精神.当代文坛,2014年第3期。

赵淑阳.尼采的酒神精神及其现实意义.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文娟.尼采酒神精神及其在中国当下的意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11月。

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1日。

许静,梁勇.解读莫言与劳伦斯小说中的“酒神精神”.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36期。

罗俊丽.尼采的酒神精神研究.兰州学刊,2009年第11期。

王晋生.论尼采的酒神精神.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尼采悲剧哲学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尼采悲剧哲学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从美学角度看,《悲剧的诞生》既是关于古希腊悲剧起源、毁灭与再生的艺术史专著,又是关于艺术本质的艺术哲学专著。不过,尼采之所以关注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出于历史的兴趣,而是出于他本人理解艺术的现实需要。他在书中所提出的“日神精神”、“酒神精神”、“苏格拉底精神”三个基本概念,不只是用于分析某种历史现象,而是用来理解艺术本身的。尼采从人生的需要角度理解艺术,强调艺术是人得以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乃至唯一的手段。他强调只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的存在才具有了一种永恒的、充分的理由。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在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反抗悲观主义的悲剧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主张用艺术的方法,将人生的苦难、病态、荒诞转化为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强化剂。尼采的这种悲剧人生观对其后的现代主义作家的文艺创作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卡夫卡、加缪、乔伊斯、萨特、艾略特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一再看到这种悲剧人生观的影子。其次,从哲学角度看,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关注的两个主要问题,在他后来的思想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一方面, 尼采对生命意志的酒神哲学的热情肯定演化为他后来的权力意志理论和超人学说。酒神精神一直是尼采哲学的主角,他的权力意志、超人、查拉图斯特拉都只是酒神精神的化身。另一方面,尼采对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后来扩展和深化为对欧洲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批判(两千年以来,欧洲的传统形而上学一直以柏拉图的世界二分模式为范型),以及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对一切价值的重估。因此,可以把《悲剧的诞生》看做是尼采的主要哲学思想的诞生地, 从而,期望从中能够发现帮助我们正确解读他的后期哲学的密码。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其悲剧的起点就在于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其核心就在于日神与酒神的结合。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神和酒神之间的区别。在希腊神话中,日神和酒神都是主神宙斯的儿子。阿波罗是太阳神、射神、音乐神、医神等,据说也是普罗米修斯所说的惊天秘密中将取代宙斯的人。所以,他所代表的是“官方”的、“正统”的、崇高静穆的、理性克制的,像太阳一样稳定、威严、温暖的艺术形象。并且由于阿波罗在雕塑、绘画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尼采将日神作为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的代表。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抵,又为水果、蔬菜之神。他从宙斯的大腿中生出来的,因此他的出生中就带有狂诞的因子。在古希腊色雷斯人的仪式中,他身着狐狸皮,据说象征着新生。而专属酒神的狄奥尼索斯狂欢仪式是最秘密的宗教仪式。酒神的祭祀仪式时,人们聚集在

李白言酒诗中的酒神精神

李白言酒诗中的酒神精神 摘要:诗酒谪仙人李白的言酒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极为惹人注目的一笔,历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本文拟就李白言酒诗创作时体现的酒神精神和因此产生的特有的醉态思维方式来分析他达到诗成泣鬼神艺术境界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李白言酒诗酒神精神醉态思维方式 一 对李白言酒诗的评价文坛上争论已久,褒贬不一,见仁见智。 如宋王安石就对李白的这类诗歌颇有微词:白诗近俗,人易悦故也。白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 当然,这些并不影响苏轼,陆游对李白的推崇。放翁于《老学庵笔记》中对荆公之说提出疑问:世言荆公四家诗后李白,以其十首九说酒及妇人,恐非荆公之言。白诗乐府外。及妇人者亦少,言酒固多,比之陶渊明辈亦未为过。此乃读白诗未熟者,妄立此论耳! 这场争论疏是孰非,我不敢妄言“读白诗已熟耳”而妄下偏颇之言。其中涉及的对李白为人及诗风的评价和对李,杜,韩,欧四家诗的不同风格美学之比较有不少精辟的意见,但他们对李白言酒诗的贬斥,对李白诗歌创作个性和美学价值的疑虑却让我感觉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恰如清人刘熙载所言:“太白诗言侠、言仙、言酒、言女,特借用乐府形体耳,读者或认作真身,岂非皮相。”我想,这话倒是对妄论李白者的最好回击。 二 笔者拟就李白言酒诗的独特性浅谈个人管中之见:李白的言酒诗不仅我们不应回避而且每个喜欢李白诗歌的人都要认真赏析。因为我们的诗仙留下来的千余首诗中有一百七十多首涉及饮酒,这谁也回避不了。我们应注意的是正是这些饮酒诗奠定了李白在诗歌史上的最崇高的地位。 试想,如果没有酒,没有《将进酒》《月下独酌》《襄阳歌》等篇章,人类诗歌文化要逊色多少! 酒精对于李白正如兴奋剂对于某些超常发挥的竞技运动员。因为酒精的刺激,李白获得了奇妙的心理体验,在一种无法言喻的状态中收视内心,反

名著推荐——《红高粱家族》

名著推荐——《红高粱家族》 就在不久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大陆第一人——莫言先生,现在风靡全国。其作品从最初的每部十几元涨到现在的每部三十几元,真类似“洛阳纸贵”之状,足见诺奖引发的魅力。笔者有幸用18元买到了莫先生的《红高粱家族》。书皮绿色,黄色书札上书“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莫言”字样。 这部书是莫言十一篇长篇中的一篇,语言精美,风趣耐读,当然更多的还是充满了严肃的对历史的理性解读。小说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的英勇悲壮的舞剧。“我”的家族里的先辈们,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发生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拙的传奇爱情。书中洋溢着莫言独有的丰富饱满的想象力,令人叹服的感觉描写,并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着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堪称当代文学中划时代的精品。 他虽然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给人的感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强烈对比,塑造的是几乎完美的正义的爱国英雄。而《红高粱家族》中塑造的那些抗战英雄却是正义与邪恶的化身,他们是一群独特的,特属于红高粱的英雄,有着鲜活的生命与人性。 本书获得2001年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军旅文学创作奖”;其中的《红高粱》作为单篇小说,获得1987年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在《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排行榜上位列第十八名;进入英美学界重要期刊《今日世界文学》评选的七十五年来全世界四十部杰作排行榜,系位列此榜单的唯一一部中文小说。 所以,在我们唏嘘这位大文豪无尽的才华之时,也该饱读这样一部豪著,流恋于文学和故事的广茅天际中!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 摘要:《红高粱家族》是一部以抗日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戴秀莲、余占鳌、刘罗汉等的爱情、友情以及亲情,以及主人公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们迸发的野性抗争精神奔放张扬的生命力以及血液里流淌的性命与民族之根,给人以持久的精神震撼与灵魂触动。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抗争兽性民族魂生命自由 一、死亡与抗争:血泪铸就人生魂 高密乡世世代代的贫穷战乱与生死仇恨,祖祖辈辈的屈辱压制与希冀梦想,在死亡与抗争两个繁重的主题下交织翻腾。但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说的:存在的一切务必准备着异常痛苦的衰亡,我们被迫正视生活的恐怖--但是终竟用不着吓瘫,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自身,觉得到他的不可遏制的生活欲望和生活快乐,在死亡所构筑的惨淡阴影里,涌动着永不枯竭的性命抗争的力气。生活的苦难、战争的残酷与挣扎的奋起互相交融,血与肉的冲突中彰显着性命巨大的勃发的张力。爱恨纠结、朴野热烈的高粱之乡,枪声炮响、呐喊咆哮,震颤了红高粱头顶的寥廓天空,铁胆柔情、人生悲欢,沸腾成性命的沧桑。也正是在这个血泪与高粱红辉交相浸染的地方,一个个狂野蓬勃的性命,怀着高昂不羁的魂魄,如高粱般嗞嗞向上,傲视苍天。他们对封建统辖秩序、传统礼教、外来压迫等都布满了亵渎的态度,亵渎的目的是颠覆、解构和重构。历史历来都是在叛逆、抵抗和发明中困苦前行,但是,当抵抗意识从安闲到自为,并且夹带着生之艰辛与悲痛时,当性命的意志在毁灭和死亡的悬崖上挣扎时,这种抵抗便被赋予了逾越平凡的悲剧的力气。高粱地上的一切存在的性命都务必随时准备迎接那异常苦痛的毁灭,但人们并没有被这种可怕的命运所折服,相反,一种不可遏制的性命冲动使人们敢于正视那即将来临的苦难与不幸,并以性命为赌注做出拼死的一搏。他们的性命力气正是在无所畏惧的抵抗中完成彻底的释放、辉煌的展现。 二、兽性:文明进程中的一碗血性汤 莫言所显示的人的兽性本质正是在社会性外衣的遮蔽下的人的动物性,即人是穿上衣服的野兽。他不满于正统文明和伦理准绳的细弱僵化,不满于现代文明中人类生活空间的苍白和扭曲,因而他将性命的原始兽性融入到《红高粱家族》之中,对人类的生活状况和性命本质作了深远的剖析,热情讴歌了伟岸蓬勃的人性原生力。在他的笔下,真假、善恶、美丑的界线是模糊的,高粱东北乡成了最漂亮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肮脏、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在这块神奇而布满原生态的地方,一个个纯种红高粱般的自然、鲜活的性命,显露着不可驯服的性命意志,人性与兽性混杂难分,人是野人,高粱是野高粱,连狗也恢复了狼一般的野性。我们无法用既定的原则和伦理去评价他们,只能站在文明的彼岸,在扑面而来的高粱风中体验源于性命深处的那种躁动与喧嚣。身处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科技与文明分量的加重,莫言感到人反而被自身所创造的一些东西困扰和囚禁,他们道貌岸然,精神世界却萎缩、扭曲、苍白,甚至不得不戴上面具自我异化、自我阉割、自我压抑,不是他们没有激情和梦想而是不敢释放和追逐,悲哉!作者呼唤原始生命力的回归,他从充满荒蛮的自然生命形态中发掘生命强力之美,展现原生生命与现代文明的对峙和碰撞,继而探寻原始的生命情愫与现代人生命形态之间的关联,为正处于文明夹缝承受精神困厄的人们打开一扇自由呼吸的窗户,将雄强、自由奔放的精神基因注入今

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酒神还是日神? 董豪 在尼采哲学中,有两种重要的精神——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意味着更多的激情与冒险,而日神精神代表一种理性与审美。尼采认为,自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传统的酒神精神被背弃了,而这导致了人类心灵的衰败。在尼采认为,世界是虚无的和无意义的,而人只有在一种戏剧式的激情释放中才能寻获人生的意义。在社会普遍走向理性与逻辑时,便也意味着走向了衰亡。 从某种意义上讲,尼采的这个论断是正确的。抛却了前苏格拉底时代的激情奔放,苏格拉底伊始的理性精神逐渐统治了西方思想界,而这到了中世纪达到顶峰,作为信仰对象本身的上帝与宗教也可以作为哲学证明的对象,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精神在社会层面的极端反映。进入近代,思想家为了打破这种沉寂的社会思想氛围,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确实在弘扬酒神精神时贡献颇多。 进入现代,这种酒神精神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现代文化强调一种非理性的情感诉诸,在文学艺术上更是表现出了时代的特性。音乐、绘画等种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传统审美意识的颠覆,哲学门类下的美学便也面临自身学科定位的问题。这种酒神精神走向了一种直觉情感表达,理性精神面临备受鄙弃的尴尬境地。 在中国,似乎从来不缺酒神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政治运动无不是鼓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情绪反应,这种激情在文革中更是达到了顶峰。个人和社会可以仅凭一时激愤,置生命与伦理人情于不顾,在全社会掀起一次次轰轰烈烈的大运动。 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中国社会,普遍的酒神精神已然也走向了一种极端。如同中世纪的日神精神一样,这便也需要再次发扬一种日神精神的理性传统,使人的精神重归秩序与井然。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启蒙运动还远远没有完成。由于政治原因,中国社会在上世纪80 年代进行的启蒙运动被迫中止了。进入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重新发掘启蒙思想中的日神精神,一定可以将西方传统的理性之光在崛起的东方中国绽放光芒。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尼采之<悲剧的诞生>反复提到狄奥尼伯斯之狂喜和阿波罗的幻梦,那么,究竟什么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呢? 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时,又巧遇这两个名词,朱光潜先生很轻松地做了一个浅显的解释,虽远不及尼采的长篇大论来的具体深刻,但却基本解决了一个尚未登阶者最初级的要求,或者说是疑问. 这种互相映照着的读法颇令人欢喜. 在<悲剧的诞生>第六节,讲到阿齐罗裘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尼采用来专指’抒情诗人)也就是民俗歌曲,民俗诗的文学内容时,认为这种诗或者说艺术完全是阿波罗式的,不管古希腊人是如何,倒是由此可以探讨我们中国的诗词歌赋。引起此灵机的是阿齐罗裘斯这样一段话‘阿齐罗裘斯是一个引导者,在民俗诗中努力将语言模拟成音乐之情态。因此,阿齐罗裘斯将诗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荷马式的世界有着极深刻的差异。文字,意象与观念,在音乐能量的磨砺下,现在将要寻找一种与它平行相适应的表现手法。’ 也就是说,诗词本为歌者赋,而后,随着变化,诗与音乐统一被打破,诗不在是音乐的奴婢,而具有独立之精神 读完整部《词谱》,正是这独立精神之映现。 所谓的“”和“”实际上关照的是古典希腊的悲剧精神,其范畴自然是西方艺术——理想的艺术,而对东方艺术,关于幻想与诗意,尼采并没有深入理解和探讨。 东方的艺术,中国“诗化的人生”,当然也有别样深刻的悲剧美,赵翼说的‘赋到沧桑句便工’。 东方的悲剧是诗意的悲剧,而东方的诗意悲剧‘沧桑’,到最后,真是让人觉得“大哀默默,小哀喋喋”,换言之来说,真正理解艺术的人,面对美时,只能采取高贵的沉默,而充斥我们耳膜的却是“矮人看戏”的喋喋不休。 射手座和A型两方面的特质一混合起来,是叫人难以理解的。射手座性格上的特征是,爱好过自由奔放的生活,为满足强烈的好奇心,即使违背道德与伦常也不在意;此外,对理想的追求相当固执,得不到绝不罢休。而A型性格上的特征正与其相反。A型的人 重视传统道德及社会规范,过着中规中矩的生活。虽有独特的思想和高尚的理想,也不会打着追求的旗帜,明显地表示出来。 射手座是属于复体星座,具有双重性格。是理性又是感性,是神性又是魔性,有时大胆有时慎重,有时奔放有时拘谨……这种两面 的倾向相当明显。加上A型的特有性格,就构成A型-射手座复杂的气质,但若换个角度来看,此型人不是相当具均衡感吗? 奔放、新潮的气质,是别人不敢恭维的,但其明朗、亲切的态度,则又颇讨人喜欢。了解他的人,对其率直的无心之言,不仅能体 谅他,反而觉得这正是其人可爱之处。但不了解他的人,常会为了他的口无遮栏,而生了一场闷气,并发誓以后绝不再跟这种人来 往。所以此型的人知音难觅啊! 此型的人对知识及理想的追求欲望很高,为了达到目的,即使费尽千辛万苦,也认为值得。此外,对被扭曲的事实和邪恶的事端,

尼采《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悲剧 中文师范0901 3091002023 23号翟秋林 论文摘要: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将日神与酒神两种倾向并列为希腊悲剧艺术的基础,从两方面对悲剧的诞生进行了溯源,其中,又以强调个体自由、忘我超越的酒神精神作为整个悲剧艺术的内在核心。本文试图从尼采该书的主要观点出发,结合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基本形式,在人物的命运、品质和行动中揭示酒神的存在,从而诠释酒神本质在悲剧人物身上的折射效果及美学意义。 关键词:日神、酒神、悲剧 正文: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哲学著作,这本书涉及的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美学。在这一领域,学术界一向重视黑格尔、帕克以及后来的本雅明、阿多诺等人的研究成果,尼采的这一著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悲剧的诞生》一书却一直为艺术家和诗人们推崇。写《悲剧的诞生》的时候,尼采还只是一个意气风发、初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然而仔细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他不仅阐述了西方艺术的源头,而且也为他自己的悲剧命运写好了注脚。也许这本书的问世本身就意味着尼采悲剧命运的开始。 在这本书里尼采开门见山的解释了希腊悲剧产生的原因。尼采指出,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我觉得要理解这部著作,核心就是明白尼采对这两种思维的阐述和偏向。日神、酒神,是尼采借用古希腊人的神话所寓指的观念。日神作为伦理之神,其要求的那种提倡适度和个体界限,并将自高自大和过度视作“怀有敌意的恶魔”的日神式思维。日神在尼采眼里,成为不折不扣的批驳对象。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是酒神倾向的典型表现,一种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让任何个人意志和个人欲望保持沉默的艺术。这种艺术能使人在毁灭中遗失个体的概念,在集体的狂酔渲染中高呼“我们相信永恒的生命”。这种悲剧的魅力源于对生命的忠诚,对原始欲望和恐惧最真切的体悟和承认,悲剧里弥漫的酒神思维让人敢于直视痛苦,并在痛苦中获得快慰。酒神思维是奔放的,狂野的,是一种英雄式的悲壮,如同为人类取火不惜受秃鹰撕啄之苦的普罗米修斯,又如同解开斯芬克斯谜语却难逃弑父娶母命运的俄浦狄斯,他们的个体毁灭的悲剧成就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壮美。在我看来,尼采早期十分推崇的这种酒神式思维,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整个哲学观,他反基督束缚反理性主义甚至反知识体系,提倡的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而酒神思维里体现的那种人类深层潜藏并将涌动爆发的激情、欲望、狂放、恐惧、抗争,无一不在他意识中幻化为生命的本质。尼采说“过度显示为真理,矛盾——生于痛苦的极乐,从自然的心底里诉说自我”。带着酒神思维的尼采,在悲剧中发掘出属于他的极乐世界,同时也是他的艺术观。 尼采这一个悲剧人物,究竟如何完成他整个酒神式过程? 他从一种酒神式的状态出发,由于某种逾越限度的行动而受难。最终,他又必须以自我毁弃的姿态,抵达更深一层的酒神本质。正如普罗米修斯选择永恒的受苦却牢牢掌握着击败宙斯的秘密,俄狄浦斯选择自我惩罚而拯救了罪孽中的城邦——在他们自我毁弃的行为中诞生了一种福祉,这一福祉的力量,正与古老的酒神颂的狂欢遥遥相对。 悲剧人物究竟为何永恒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希腊悲剧艺术的美学意义又

《红高粱家族》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1.父亲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敌人的汽车队,余占鳌是父亲的什么人? A.伯伯 B.叔叔 C.干爹 D.父亲 2.父亲的青石墓碑在哪里? A.高粱地里 B.公路边 C.墨水河边 D.芦苇边 3.红高粱家族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哪个年代?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4.“我”家的老伙计是谁? A.王文义 B.刘罗汉 C.豆官 D.哑巴 5.父亲前年有一次迷途高粱地,但最后还是走出来了,是什么给他指引了方向? A.炊烟 B.河声 C.太阳 D.草地 6.父亲从什么东西的颜色上,猜到了太阳已经被高粱遮挡着的地平线烧成一片可怜的艳红。 A.栅栏 B.天空 C.河水 D.高粱 7.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前的女中魁首戴凤莲是谁? A.陶罐头老太太 B.“我”的奶奶 C.“我”的曾祖母 D.“我”的外婆 8.日本兵从“我”家烧酒作坊里带走了什么?

B.高粱 C.两匹大黑马 D.两头大黑骡子 9.罗汉大爷被押上工地之后干的什么活? A.修路 B.搬运石头 C.牵着骡马 D.挖土 10.罗汉大爷是怎么从日本人的栅栏里逃了出来的? A.白天帮助过他的中年人打死了看守的日本人 B.在日本哨兵换班的时候从狗洞里爬了出去 C.打死了背对他的一个日本哨兵,拎起鬼子的步枪,轻悄悄地走了 D.在日本哨兵换班的时候跨过栅栏逃走了 11.《红高粱家族》的作者是谁?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莫言 12.《红高粱家族》这本书的主要叙述方法是? A.插叙 B.直续 C.倒叙 13.罗汉大爷逃离了工地,爬进了高粱地,为什么没有立刻逃回村子却重新返回? A.他不想连累东家 B.他要带回骡子 C.为了救其他民夫 D.他要带回马 14.左轮枪是谁的? A.冷支队长 C.余司令 B.王文义 D.父亲 15.余占鳌余司令最初是做什么的? A.民夫 B.富家子弟 C.军官

《只争朝夕》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只争朝夕》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本文运用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理论对索尔·贝娄的《只争朝夕》进行研究。日神的爱和善及酒神的打破束缚,释放欲望可以深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质。 小说对资本社会表面的繁荣和拜金的本质的描写,与日神美丽的幻象和酒神的沉迷放纵相契合。本文旨在揭示贝娄对人性的关注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思索。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提出的二分法概念。日神精神象征着秩序、理性、克制、智慧;酒神精神象征着本能的冲动、放纵、如痴如醉的沉迷。 在日神的照耀下,这个世界显得单纯、透明而美丽;而酒神的本质是激情,在激情迸发中,人们沉浸于毁灭的快感。本篇论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作家索尔·贝及其作品《只争朝夕》,总结作品文献综述,并介绍本篇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哲学理论介绍。 本章介绍尼采及其著作《悲剧的诞生》,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内容和两者的关系。第三、四章是论文主要论述章节。 本章运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和探索。第三章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分析威尔赫姆,艾德勒医生和塔莫金医生的人物特质。 威尔赫姆在异化社会中保持着善良和博爱的美好人性,体现了日神精神。艾德勒医生欲望强烈,挣脱内心责任的束缚,是个利己主义者,体现了酒神精神。 塔莫金医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作为威尔赫姆的精神导师和心理医生,体 现了日神精神;他放纵金钱欲望不受道德束缚,体现了酒神精神。第四章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角度分析物质丰裕的资本主义社会隐藏的物欲横流和社会异化,揭

示出繁荣面纱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弊病。 第五章结论。本文认为人需要克服纵欲和诱惑才能获得美好的人性。 透过资本主义繁荣表面,本文看到社会的拜金和异化。贝娄对人性和社会的剖析仍有现实意义。

酒神精神

酒神精神 有关研究表明,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激情之极致的?迷狂说?,大约可追溯到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礼,典祭者在祭祀之前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载歌载舞,唱着即兴的歌谣,在狂欢的氛围中,这些即兴之作常常显得无比奇妙。古人由此推想这些美妙的诗句只有在迷狂的状态中才能脱口而出。这种想法,大约就是?迷狂说?的萌芽。可见,看似匪夷所思的?迷狂说?不断有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作为思想基础,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 伟大的?诗人哲学家?柏拉图受?酒神祭?的启示提出了著名的?迷狂说?,两千多年以后,另一位?诗人哲学家?尼采则认为?酒神祭?是?一种满溢的生命感和力感,在其中连痛苦也起着兴奋剂的作用。?他认为?酒神祭?肯定了生命,即便是在生命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酒神或酒神祭祀者也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们称这为酒神精神。?这就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给?酒神精神?所下的定义。?酒神?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中的一个,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重要概念是?日神?。这两个概念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学思维提供了一个与传统理论全然不同的视角。 所谓的?日神?和?酒神?,在尼采的著作中其实是宇宙、自然、人类的两种基本的生命本能和原始力量的象征。?日神?象征着美的外观的无数幻觉力量。?酒神?则表现为惊骇狂烈的情绪放纵力量。尼采分别用?梦境?和?醉境?这两种人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来描述日神和酒神这两种力量。如果说日神展示为?梦?的幻境与美的形象,那么,酒神则主要是在醉意朦胧中狂放不羁地挥洒激情,主体逍遥于一种完全放逐了自我的?忘我?境界中。 日神最鲜明的特点除了沉湎?幻想?,就是倚重?外观?。在尼采看来,我们最内在的本质,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深层基础,带着深刻的喜悦和愉快的必要性,就在于每个人无不?亲身经历着梦。?而梦则呈现为幻想和梦象,并通过?外观?显现出来。 尼采称?做梦的希腊人?为荷马,称荷马为?做梦的希腊人?。他引用希腊诗人亨斯〃萨克斯(Hans Sachs)的诗说: 我的朋友,那正是诗人的使命; 留心并且解释他的梦。 相信我,人的最真实的幻想 是在梦中向他显相: 一切诗学和诗艺 全在于替梦释义。 当人们在现实中感到惶惑和?惊骇?,在惊骇之外,加上从个性原则崩溃时体验到意志的永恒时,便会从心灵深处,从?性灵?里,升起一种狂喜的陶醉;尼采认为,在这种景况下人们便可以洞见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本性,把它比拟为醉境也许最为贴切。或是在醇酒的影响下原始人和原始民族高唱颂歌时,或是在春光渐近万物欣然向荣的季候,酒神的激情便苏醒了;当激情高涨时,主观的一切都化入?混然忘我之境?。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而言,?混然忘我之境?不也正是我们在灵感与共鸣现象中常见的情形吗? 比起日神在情感调节质上的节制与适度的宁静,酒神精神则是?高涨的激情?和?炽热生活?的?沸腾?。尼采说,一个人若把贝多芬的?欢乐颂?绘成图画,试用想象力去凝想那些惊惶失措伏地膜拜的芸芸众生。他便能体会到酒神的魔力了。此时,奴隶也是自由人;此时,专横的礼教,和?无耻的习俗?,在人与人之间树立的顽强敌对的藩篱,蓦然被推倒;……正如现在走兽也能作人语,正如现在大地流出乳液与蜜浆,同样从他心灵深处发出了超自然

尼采

浅谈尼采的酒神精神 提起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在人们脑海中必定会闪现出“超人”、“权力意志”等词语以及那句石破天惊的“上帝死了!”。其实尼采是凭借其著作《悲剧的诞生》而迈进哲学殿堂的,其中的核心概念,“酒神精神”日后成为尼采哲学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它自始至终没有退场,只是不断地变换着面具,最终尼采还把酒神精神阐发为一种形而上学,并称他的哲学为酒神哲学。酒神精神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尼采在论希腊悲剧时说,希腊悲剧的唯一主角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都只是酒神的化身。同样,尼采哲学的唯一主角是酒神精神,权力意志、超人、查拉图斯特拉都只是酒神精神的化身。 尼采从叔本华那里继承了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个体化原理”是现象的形式的观点。但是,叔本华把悲剧看作由否定“个体化原理”进而对整个生命意志的否定,尼采却把悲剧看作通过否定“个体化原理”而对整个生命意志的肯定。悲剧不是生命的镇静剂,相反是生命的兴奋剂和强壮剂。悲剧之所以给人以“个体毁灭时的快感”,是因为它“表现了那似乎隐藏在个体化原理背后的万能的意志,那在现象彼岸的历万劫而长存的永生”。悲剧是“个人的解体及其同原始存在的合为一体”,它给人一种“形而上学的安慰”:“不管现象如何变化,属于事物之基础的生命始终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存在的一切必须准备着悲惨的没落,我们不得不进窥个人生存中的恐怖”,但是,在悲剧的陶醉中,“我们在这短促的一瞬间真的成了万物之源本身,感到它的热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感”。尼采用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来命名这种个人解体而同作为世界本体的生命意志合为一体的神秘的陶醉境界,称之为酒神境界。因为在他看来,原始的酒神祭,那种无节制的滥饮,狂歌乱舞,表现了个体自我毁灭和与宇宙本体融合的冲动,正显示了悲剧艺术的起源。宇宙生命生生不息,个体生命稍纵即逝,那么,要肯定生命,就必须有超越个人的眼界,立足于宇宙的生命,肯定生命的全体,包括肯定其中必定包含的个人的痛苦和毁灭,这就是酒神精神的精髓。 尼采认为,痛苦是生命必不缺少的部分。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了整条毯子,整个生命。没有痛苦,人只有卑微的幸福。伟大的幸福正在战胜巨大痛苦所产生的生命的崇高感。痛苦磨炼了意志,激发了生机,解放了心灵。人生的痛苦除了痛苦自身,无解救途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余夫人戴凤莲的评价甚高,她是个传奇性的女子。莫言这样写道:“ 我奶奶的一生“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心比天高,命如纸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原始一以贯之。”确实她是个有着花一样容貌、火一样性格的女子。她因为憎恨父母将其嫁于麻血病人而将其父拒之门外;她为了拯救自己与占鳌,集中生智,拜县长为干爹,逃过一劫;她因为爱,毅然地与名义上的杀夫仇人而实为救命恩人的余占鳌结合;她为了维护爱情,赶走了恋儿;她为了报复刺激余占鳌和黑眼厮混;她为了支持抗日,让唯一的儿子前去战场,她自己也玉颜埋没高粱地。在那样一个封建保守、女性意识受到压制的年代,她确实算得上是个了不起的奇女子。 余占鳌、戴凤莲是《红高粱家族》中高粱英雄的两个典型。他们不十分明白抗日的实质,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苦难的反抗与不满。他们坚强地守护自己的自由,傲然地活出生命的强度。他们是一群流着高粱血统、浑身散发着鲜活人性的红高粱地英雄。 小说以“蒜薹事件”为经,以高羊、高马、金菊、方四叔、方四婶的生活经历为纬,深刻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故事。并剖析了农村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贫乏、生存的窘迫,以及导致“方四叔车轮下惨死”、“金菊上吊自杀”种种悲剧发生的原因。 天堂县蒜薹全部滞销,数千蒜农忧心如焚,县府官员不闻不问,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 小说的景物描写真实生动,优美绚烂,散发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在一种逼真的然而却是荒诞迷离的景物描写中,一个个悲剧性的人物鲜活跃动起来,使读者在为小说人物命运扼腕的同时,又不禁为其优美动人的景物描写所感染。 《十三步》是莫言在1988年运用荒诞艺术手法描写知识分子和现实生活的一部力作。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累死后,由于得给王副市长让路整容,被塞进冰柜,居然又荒诞离奇地复活了。但以为他已死的妻子屠小英却拒绝他再进家门。殡仪馆特级美容师李玉蝉把死而复活的方富贵改容成自己的丈夫张赤球,让他代替自己的合法丈夫登讲台给学生上课,而让真正的张赤球去做生意赚钱。真正的张赤球则像一个孤魂野鬼,变得无家可归——现实生活中原有的秩序已不复存在。此次出版的是全新修订版。 《十三步》是莫言在1988年运用荒诞艺术手法描写知识分子和现实生活的一部力作。作品构思精巧,语言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人的生活,爱情、家庭等作了描述,表达了作者所具有的独到的创作风格,非常值得一读。 《红树林》是根据真实案例构思创作的一部既生动抒情又极具现实震撼力的动人故事。其中更凝聚着莫言对珍珠,以及围绕珍珠而展开的生活和传奇长达数年的深刻思考。莫言是独特的,就像当年他从汪洋恣肆的红高粱地里找到了中国人敢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的酒神精神 摘要:酒神精神是尼采在其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尼采美学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他赞颂的是在经历痛苦与磨难之后依然能自由释放的自然本性,而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也正是对人性以及生命强力的肯定与褒扬。小说中体现的雄强之力,狂欢之态,沉醉之境的独特审美特征,更对“酒神精神”作了真切而丰富的诠释。此外,对《红高粱家族》中酒神精神的现实意义的分析,更进一步证明了这种酒神精神能为处于精神危机的现代人指引一条出路。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尼采;酒神精神

A Brief Analysis of Dionysian Spirit in the Red Sorghum Family Abstract:Dionysian spiri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put forward by Nietzsche in his first works "The Birth of Tragedy," Dionysian spirit is one of the core ideas of Nietzsche's aesthetic thoughts. He speaks highly of those who are able to enjoy life after pain and suffering. The Red Sorghum Family wrote by Mo Yan also praises for humanity and vitality.,moreover the unique aesthetic features such as vigorousness、revelry、intoxication in this work make a vivid interpretation for Dionysian spirit. Therefore, analyzing the Dionysian spirit in the Red Sorghum Family proves that the Dionysian spirit is a great tonic for those who are faced with mental crisis. Key words: the Red Sorghum Family;Nietzsche;Dionysian spirit

好书推荐《红高粱家族》

好书推荐:莫言《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等先辈,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绌的传奇爱情。小说洋溢着丰富饱满的想象,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着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其作者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潍坊学院名誉院长。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一、内容概括: 我奶奶做大姑娘时,貌美如花,冰雪聪明,却被视财如命的外曾祖父许配给拥有酒作坊的大财主单家有麻风病的儿子。作为我奶奶抬花轿的土匪余占鳌在我奶奶婚后第三天回门的路上,把她拦路抢劫到高粱地为所欲为后放行。3天后,我奶奶回到了夫家,却遇到民国县长曹梦九带领一班人马在审案,问是否是她勾结匪类杀死了公公和丈夫,把她惊得花容消散,红颜顿失,悲从中来,心里暗暗叫苦,急火攻心,

一口鲜血从下嘴唇中部溢出。曹梦九英明判断,立即当场宣布她无罪开释,夫家一应财产今后归她主持。我奶奶高呼青天大老爷,并当场认曹梦九为亲爹。她回府后第一件事就是授命原酒作坊掌作罗汉大爷,全权掌管单府财务和酒作坊,单府内外全面大清理大消毒,刷洗布排一新。 余占鳌以打工为名混进酒作坊,整天喝酒昏睡或满嘴胡言,竟然在酒篓中撒尿,并当着我奶奶的面干得一手能出力的好活。后来,罗汉大爷惊奇地发现,那篓被尿的酒,竟然醇香无比。原来是误打误撞,符合了使用尿碱处理的原理,做了个独家科学发现。 我奶奶的肚子大了起来,并同余占鳌姘居在一起。老财迷外曾祖父每次上门索要亲家公曾口许的一头黑骡子时都被 轰走,恼怒之下,将我奶奶告到县衙大堂之上,说她勾结匪类,谋杀公公和亲夫,谋夺单家财产。狡诈的曹梦九,当面打了外曾祖父一顿鞋底子,说他财迷成性,竟然污蔑亲生女儿。背后却塞给他10两银子,并派捕快在我奶奶的炕上抓走我的干爹余占鳌,实际上余占鳌就是我爹的生身父亲。我的父亲被曹梦九打了300鞋底子,怀恨在心,购买了枪支,绑了曹梦九的幼子。那捕快头子又率领马队绑了我奶奶和我父亲,无奈之下两相换回,互不相欠。土匪绑了我奶奶,他的枪法奇准奇快,号称“三点梅花枪”。我爷爷为了报仇,购买5000发子弹,天天在河湾打鱼,终于练就了“七点梅花枪”,

西方文学中的酒神精神

西方文学中的酒神精神 酒神精神是尼采提出的一个哲学与美学概念,它最早出自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尼采自己相当赞许酒神精神,并自称“酒神哲学家”。酒神精神由古希腊的酒神崇拜活动演变而来,酒神或者说酒神祭祀活动在古希腊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安娜·卡列尼娜、爱玛、海斯特·白兰是西方文学作品当中较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最具典型特点的是她们都是婚后出轨的女性,百余年来,围绕着她们所进行的研究不胜枚举。安娜的爱情癫狂、爱玛的情欲放纵、白兰的爱情坚守,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女性有着相似的命运和选择,她们悲剧的背后隐藏的是酒神精神内涵,酒神精神中所包含的高扬的生命意志、狂醉状态中的反抗、苦难后的清醒等特质是她们悲剧的根本原因。 本文主要以尼采酒神精神学说为依据,探索她们出轨的真正原因及其悲剧性,将其放入所处的时代和宗教信仰环境中进行分析,探索酒神精神的文化内涵。第一章是从尼采酒神精神学说入手,追溯酒神精神的起源,探寻尼采酒神精神的理论内涵。 然后选取具有酒神气质的西方作家及其典型作品进行分析,论证酒神精神与西方文学史的重要联系。第二章选取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宗教背景的三位出轨女性形象——安娜、爱玛和白兰,重点分析重生后的厌世——安娜与酒神精神、放纵后的毁灭——爱玛与酒神精神、人性下的枷锁——白兰与酒神精神等三个问题,探讨三位出轨女性形象个人悲剧的原因,以及酒神精神在她们身上的表现。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酒神精神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具体体现。将三位女

性放置于她们所处的时代、宗教和文化背景中进行分析,探寻酒神精神在东正教、新教禁欲主义和清教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的文化内涵。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在《局外人》中的体现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在《局外人》中的体现 摘要 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著作,塑造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 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主人公以冷漠来反抗生活,无视传统道德规范,坚持以自己 真实的生存态度来面对人生。加缪也是颇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深受尼 采的影响,而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又是尼采哲学的基础。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来 解读《局外人》,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在人物 与情节中的体现。最后得出结论:适度的日神精神让人具有社会性且富有想象力,使生活丰富多彩。酒神精神可以把生活中的苦难看成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从 而可以积极乐观的生活。只有同时具备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并且完美结合,才 能生活幸福。 关键词:《局外人》;日神精神;酒神精神 一.《局外人》及作者介绍 作家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幼年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凭借自己的 坚强的毅力和聪明才智,在法国乃至世界学术界赢得了很大的学术声誉,并于 1957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局外人》出版于1942年,是加缪的成名著作,作者以“零度写作”的手法 直观的塑造了默尔索这一荒诞的人物形象。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的是主人公默 尔索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从母亲去世开始到他杀人为止,没有抒情的意味,只是单纯的 叙述默尔索的生活。因为他过于真实的表现自我,摆脱道德规范的束缚,所以成了大众眼中 的局外人。第二部分是写默尔索因杀人被捕,司法机构对他进行审讯审判,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些琐事把他虚构成一个冷漠无情蓄意杀人的杀人犯。社会意识 代替了默尔索自己的意识,所以作为当事人的他又一次变成了局外人。 加缪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的影响,尼采肯定生命的存在提倡奋进与超越,他对基督教无 情的批判和对生活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对加缪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不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去写历史、写社会、写生活,而是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他写出了一个人努力 摆脱规范与习俗约束时的一种激情,而这种激情正是人类内心深处本能的、无法泯灭的酒神 精神,加缪把它赋予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尼采正是以这样的酒神精神来对抗代表着近代文明 中过度的道德规范、束缚人性的、偏颇了的日神精神。 二.《局外人》中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体现 在小说第一部分作者采用零度写作的手法,借助于日神的力量,直观的展现主人公默尔 索真实生活。例如:“那是个明亮、一尘不染的房间,墙壁刷成白色,有个很大的天窗……我 出去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马朗戈和大海之间的山岭上空一片红霞……”[加缪著, 丁剑译.鼠疫[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第216页, 第223页.]这些描写都是主人公亲眼所见 或亲身经历,是对生活的直观再现。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关于日神的表述:“日神,作为一切造型力量之神” 为我们构造出一个美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通过对形象的直接 领会而获得享受,一切模型都向我们说话,没有什么不重要的、多余的东西。”[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第6页.]加缪这种零度写作 的手法,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的陈述,非常直观的把要描写的形象展现在读 者面前,使读者直接领会而获得享受。这一部分描写看似没有什么重点重要的东西,但实际 上很直接形象的构筑了主人公默尔索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也是默尔索入狱以后所留恋的生活。 在《局外人》第一部分开头就写道:“妈妈今天死了。也许是昨天;我肯定不了。”主人 公默尔索去养老院见到母亲的遗体也没有失声痛哭,而是表现的很平静。他并不认为母亲去 世是一件十分悲痛的事,他能够理解妈妈平时在养老院很孤单的感觉,觉得母亲的离世在某 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慰藉。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宣扬艺术形而上学,通过艺术的途径使人 摆脱痛苦,赋予人生以价值。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日神用美来神化生命,使人们对生命 产生一种信仰。另一方面是从酒神现象和悲剧艺术中提升出来的一种哲学,尼采称之为“酒神

国学与中国酒神精神

国学与中国酒神精神 一般来讲,“国学”概念始自晚清,之前习称“汉学”,它的兴起源于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化冲击后自我身份认同意识的觉醒,代表了对中国自身文化拯救与保护的强烈呼号。“国学”乃一国之学,而不是过去的万国之学、大中国或中心之学。 将中国酒与西方酒进行了本质的区分。中国酒是万国之中的“一国之酒”,与西方酒文化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代表的是中国酒文化自我身份的独特认同;另一方面,国酒的“国”字代表了国人潜在的独立文化认同意识,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民众精神和酒文化精神。 一酒文化与国学的深刻互动 (一),中西酒文化之异同。 从酒文化源头上讲,西方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展现的是与日神完全相反的精神。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日神精神代表着光明、伟大、清醒的理性精神;酒神代表的则是阴暗、忧郁、狂暴、解放、自由的悲剧精神。如果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化约式比较,那么儒家的入世、进取、慎独代表了东方的日神精神,而道家守雌、退让、逍遥、纵情则为东方酒神精神之特征。 从酒与民众精神连接上讲,中国的酒文化归宗于“天人合一”。“天”在中国古代意指“上天”、“神明”,更是生态自然的化身。所以中国的山水画,人多是众山之中的几个“小不点儿”,所谓“人如豆”;而西方油画的表现手法则完全相反,人在前成为主体,山在后,只是点缀。这是东西方文化旨趣的根本不同点。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文化以两河流域的土地文化和农耕文明为根,认为人在自然中可嬉、可游、可玩、可赏、可饮、可卧;西方大体上属游牧民族,征服意识极强,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敌人,人类必须征服自然。然而,“天人合一”在饮酒之后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酒是消除“天”和“人”冷静地对立着的重要元素。 从饮酒风格上看,中国人饮酒在一个“豪”字,西方饮酒在一个“品”字。中国的文化以酒为触媒。换言之,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和谐因子,是融洽氛围的催化剂,重视的是“仁者爱人”的二人关系。在这种文化体系中,但酒本身是否昂贵并不特别重要,正如“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不在乎赠品贵重与否,关键是“礼轻情意重”。两个老朋友见面,主人拿出一瓶“茅台”,说明两人关系的“厚重”;但拿出“二锅头”也没有关系,“只要感情有,什么都是酒”。而且,中国人喝酒讲究一个“豪”字,一饮而尽,尽情而豪爽。这种“豪爽”不在于饮酒本身,而在于情感沟通与表达的酣畅程度。 而西方文化以骑士文化为主,对物质的尊重表现得很“绅士”,对酒更多是一种珍视,慢慢品味,细细斟酌,这种珍视源于物质基础最初的相对匮乏。 中国是经济繁荣较早的国度。1820年以前,中国的GDP一直是世界第一,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口较少,得益于大陆文明和农耕文明优势,酒的生产比较发达;而西方的骑士,只有攻陷一座城市才能拿到一窖好酒,然后大家均分出来慢慢品尝,这种饮酒风格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 反映到文学作品上,中国的豪饮是一种人性的释放、友情的宣泄譬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水浒》里“三碗不过岗”等,俯拾皆是;而在希腊经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述则不多见,尽管《荷马史诗》中也有饮酒和酒后醉态的描述,但是并不普遍。 另外,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还跟人际交往有关。中国的人际交往以男权为中心,主要是男人之间的“游戏”;而西方的人际交往则男女兼重,绅士或骑士为女士引路、开门、女士优先等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的行为很受推崇。这一点反映在酒文化上,相对“阴柔”的东方文化却更强调雄强,高头大马的西方骑士文化,却更强调温柔。 (二),国学视阀下的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一是历史悠久,二是辐射面极广,自古大至政治、军事、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