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和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和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和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定律,用符号表示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基础上进行学习。应用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有关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在教学设计中仍然把理念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判断“等式” 和“方程”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这个班级班额比较大,学生不够活泼,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数学基础还好。方程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因为在前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这部分内容时,有了基础,我想在学习简易方程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辨析“等式” “不等式”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指针指向中。根据这这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

二、探索交流,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衡,感受1只空杯=100克。(2)往空杯里倒入果汁,另一边加100克法码,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天平慢慢倾斜,水是未知数)

引出100+X>200,往右加100克法码,问:哪边重些?(学生初步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的表象)问:怎样用式子表示? 100+X k 300 (3)教学100+X=250问:如果是天平平衡怎么办?(让学生讨论交流平衡的方案)把100克法码换成50克的砝码,这时会怎样?(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天平出现平衡),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用字母 X表示怎样用式子表示?得出:100+X=250

2、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示题:100+X<250 100+X=250 4X+50 >100 40+40=80 X -

2=4 5X-12=27请学生观察合作交流分类:(一)引出(1)两边不相等,叫做不等式。(2)两边相等叫做等式。(二)(1)不含未知数的等式40+40=80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00+X=250X- 2=4揭示:(2)这样的

含有未知数等式叫做方程(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对方程意义的了解)问:方程的具备条件是什么?(感知必须是等式,而一定含

有未知数)你能写出一些方程吗?(同桌交流检查)(三)练习:)判断那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6+2X=14 103+X 250 - 2=125

6+X>2 51 - A=3 X+Y =180 (让学生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师:我们能够判断什么是方程了,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程等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类,自主发现获得对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理解,同时初步渗透教学中的集合思想。)小结问: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练习巩固

1、判断:(1)等式都是方程()(2) 6X=0也是方程()(3)方程也是等式()(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课本: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都很专心听课,学习了方程在我们今后在解决数学

问题上有很大的帮助,很多数学难题上,用方程来解决就轻而易举的解决,

只要大家学好了,长大了同样可以成为数学家的哦,好、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什么是方程?

教学反思

1、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中本人科学合理

地使用课件天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以动手操作为主要学习形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观察天平的平衡来教学方程,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探索,使学生之间学习气氛丰富多彩。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4、知识的呈现具体形象,学生知浅显易懂借助简单明了的集合来表示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使深奥的问题变得简单。

5、不足之处:教师不够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的效果,表现在给学困生发言和回答的机会太少,这些学生不会主动地去探索交流,教师没能及时充分发挥学困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性,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进行激励引导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来了。

6、假如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重点关注和指导学困生通过鼓励他们

和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尽量给他们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尝试成功的乐趣,激励他们进步,以此提高学习成绩。

《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14山水画的意境 素材积累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三个大类;有工笔、写意、等技法形式。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本文的写作脉络,理清文本思路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词和山水画作品的欣赏,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初步理解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作时,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意境。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2.生难字词 (1)字音 惆怅.(chàng)真挚.(zhì)渲.染(xuàn) 胸.有成竹(xiōng) 朝朝暮.暮(mù) 浮光掠影.(yǐng) (2)词义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词意境,使自己能进入语境,仔细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解释“什么是意境”; 第二部分(5~10):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作品之中。此外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与其相互依附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The meaning of equation teaching plan

方程的意义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水笔、每人每小组一张白纸、编有号的算式纸、磁铁。 教学过程: 相信大家都玩过跷跷板,那你知道玩跷跷板时也有数学问题吗?谁能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一)创设情境,玩一玩 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大家看到过天平吗?

天平用来干什么的呢?你能说说怎样称质量的。(左物右码),老师也在电脑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模拟天平。我们也来玩一个类似跷跷板的游戏。 1、演示1:出示天平图,天平在不放物体时,怎样的?可以用我们数学上的什么符号来表示(=),说明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2、演示2: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现在天平的左边放了(2个50克的鸡蛋),右边放了(100克的法码),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怎样?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吗?学生说,贴出相应的算式 50+50=100 50×2=100 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你能自己写出几个等式吗? 3、演示3: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不平衡,学生说板书50>20 20<50,那么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呢(不等式)。 4、演示4:现在在左边中再放一个不知道多少克的物体,想想这时天平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状况?这个要求的物体质量,我们叫它未知数,一般用字母χ来表示。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贴出算式 20+χ<50 20+χ>50 20+χ=50有三种可能我们列出了三道式子,其中这两题是(不等式)这一题是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我设计教学方程的概念是从等式引入的,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让学生说出能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出来,让学生知道方程源于生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图形的变化,逐步引出等式,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列举像方程这样的式子,并予以区别,强化方程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三位小朋友写方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意义。在这儿,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断就可,不必在概念上过分纠缠,更不必拓展太多,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你知道吗?”的阅读资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些史料。让学生只需感知,不作记忆的要求。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方程这块内容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虽然在这学期开始的作业本中有几次方程的题出现,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

的基础开始,从他们知道的东西,如跷跷板到天平,然后再过渡到方程。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节课只要学生能理解和判断,不能过分纠缠概念上问题和其他课外的知识,如果要学生了解太多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因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基础不太好、理解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对新的内容不容易接受,特别是概念课,所以让学生课前预习会对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在课堂上多让学生看形象的事物,从而理解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重点难点: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课前准备:课件、天平、带有磁铁的卡纸、彩色记号笔。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已知我们学校有408位同学,再加上所有老师,

四季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教案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3、反馈 ①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②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指名说、带读 ②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 练一练,连一连: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 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 *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 ①读读"七、八、九、无"4个字 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学生明白: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晓》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晓》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春晓》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解诗句→讲诗意→悟诗情)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粗略感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1.板书课题。 2.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查字法查出下列生字。 晓、眠、觉、闻、啼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注意指导学生读准5个生字的音)。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可能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景色? 4.组织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讨论,注意追问学生: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5.解题:春晓—晓,天明,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作者是唐代着名诗人孟浩然。 三、读讲诗句,结合理解生字词。 1.读前二句诗,理解词、句的意思。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有条件的.可以出示挂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预习时所查字意来分析,后同。)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春:春天;眠:睡的同义词;春眠:在春天的夜晚里睡觉。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处处:到处;闻:听到;啼:鸟叫。闻啼鸟:听到鸟的啼叫声。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方程与等式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方程的意义。(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具学具 天平、不同质量的砝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上课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称量工具。(出示天平)同学们认识吗?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秤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其实,在天平中蕴含着很多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天平的世界来学习天平里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天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过程 1.学习方程的意义。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方程的意义。(板书: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物体吗?(认识,这是天平)天平是用来干什么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边不放物体的时候,指针指向中点,这时天平是平衡的。如果我们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天平才能平衡?(当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才能平衡) (2)观察。 在天平的左盘放两个50g的砝码,右盘放一个100g的砝码,观察这时的天平怎么样?(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怎么样?(质量相等)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50+50=100或者50×2=100)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因为等号两边的数相等)你能给这个式子起个名字吗?(等式)你能再举出一个等式的例子吗? 把天平左盘中50g的砝码拿走一个,提问:这时天平出现了什么现象?(天平失去平衡)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的现象吗?(50<100)这是一个等式吗?(不是) 提问:如果我们在左盘上放一个重x克的砝码,猜猜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猜测:天平可能平衡;也可能左边重,右边轻;还可能左边轻,右边重。 教师分别演示学生猜测到的三种情况。 你会用不同的式子表示这三种情况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50=100x+50>100x+50<100 教师在左盘中放一个重x克的砝码,把右盘中的100g砝码换成标有200g的砝码,天平右边向下倾斜,让学生列出式子。 教师板书:x+50<200 教师把左盘中的另一个50g的砝码也换成标有“x克”的砝码后天平平衡,提问:你能列出式子吗?(2x=200) 观察这几个式子,与前面的式子比较,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数)这些未知数除了用x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可以) (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分类。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得出了一些数学式子。如果把这些式子分类,想一想:它们可以按怎样的标准来分呢?小组讨论,尝试分类。 50×2=10050<100x+50=100x+50<100 x+50>100 x+50<200 2x=200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照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教具准备:天平、砝码、2包50g米袋、一包20g米袋、一包Xg 的米袋、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演示天平,问:它是什么呢?(天平),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称东西的) 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天平来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一边放两个50g的米袋,一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问: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平衡了) 师:平衡了说明了什么呢?(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师:天平的指针在什么地方才能说明天平是平衡的?(指针必须指在刻度线的中央) 师强调: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了。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师:你能不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呢? 生:50+50=100(师板书:50+50=100)

师:很好,那你能不能给这样的式子起个名字呢?你想到什么了?(生:等式)师同时板书。 (2)、现在老师把一个50g的米袋换成20g的米袋,天平会怎样?哪边重?你能用式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50+20<100(师板书) (3)、现在老师把20g的米袋换成不知道Xg的米袋,你想会怎样? (可能两边相等;可能左边重;可能右边重) 师:哦,三种可能都有,你能把他们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生:20+X=100, 20+X>100, 20+X<100(师同时板书)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观察这三个式子和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吗?(都含有未知数) (4)课件出示天平的几个图片,问:你能用这种数学式子来表示这几种现象吗?(指名汇报,师课件出示) 2、探索交流,发现新知 1、学生自主尝试解决。 师:好,同学们,前面我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得到这些式子,现在能不能按一个标准把他们分类呢? 师:下面请同桌两人一组,经过讨论把他们进行分类,好不好? [小组讨论] 2、分小组回报。(每组选派一名同学汇报分类的理由) 3、师生共同整合。 师:刚才同学们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现在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再进行分类,应如何分呢? (小组讨论后回报结果,生说,师课件出示)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未知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师: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学生说哪个季节,就出示表示哪个季节的字卡(春、夏、秋、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四个生字。 师:每项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景色特点,都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景色吧!出示课题──四季。学生齐读。 二、体会诗境,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拼音,还可以问问同桌的同学。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儿歌所描写的四季风景和要学习的生字有了初步的感知,锻炼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以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师:出示课文的情景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画了些什么,相机出示生字。 1、去掉拼音读生字。 2、打乱生字认读。(识字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生字,教师应设计有层次、有第进感多种方法增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又没有枯燥感。) 师: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的?(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好方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学生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比赛读等(课程标准指出:反复朗读,自然成诵。通过各式各样的朗读将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的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朗读,并体会。 三、合作交流,获得真知 师:请每个小朋友在组里读读诗。看看有哪些弄不懂? 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读读、学习。 师:好!大家已经读完了,哪个组来说说有那些问题读不懂的? 生1:诗中告诉我们什么? 生2:怎么知道诗中说的是哪个季节? 生3:为什么谷穗弯弯? 生4:…… 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想解决哪个问题就解决哪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组协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师:现在哪组来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师:读了几遍课文后,你们知道课文在说些什么吗?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学习课文,等一会儿要说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知道了有什么? 学生合作学习

课文我们身边的垃圾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文我们身边的垃圾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我们身边的垃圾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就身边的垃圾问题进行交际,二是把想法画一画。可以把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完成。《我们身边的垃圾》以“交流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跟同学们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课前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这一提示提出了交流的内容以及交流的对象。以“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怎样处理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有条理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小组合作,把你们的想法画一画”引导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是多相互动的言语活动。 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媒介进行人际交流的活动,教学中既要重视“交际”,又不能忽视“口语”基础。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有的学生不能运用较为通顺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同学不会倾听与欣赏,还有的同学不太愿意主动与同学交流……所以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基础的.培养。一是要引导学生会表达,二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与欣赏。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得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的交际环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创设各种情境,可以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

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起来。例如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垃圾是哪里来的资料,课中让学生说说该如何处理垃圾,让学生设计未来的垃圾处理场等多种方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但会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还会使他们有表达的愿望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难点:如何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异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情分析:《方程的意义》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了四年用简易数学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提升。他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旧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信任与肯定;对于多样化的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学生间的交流、探讨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显示曹冲称象的画面引导同学们自己思考怎么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全班集体订正。继而引出相等,平衡的概念。 (2)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生:20+30=50 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 二、探究新课

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 体。 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生:用字母表 示。 生1:20+x=100 生2:100-x=20 生3:100-20=x 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 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 出示6架天平, 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把这8个算式标序,得出练习: ①20+30=50 ⑤ 80<2χ ②20+χ=100 ⑥ 3χ=180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④50+2χ> 180 ⑧100+2χ=3×50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等式不等式 ① 20+30=50 ④ 50+2χ> 180 ② 20+χ=100 ⑤ 80<2χ ③ 50×2=100 ⑦ 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 100+2χ=3×50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含未知数的式子 ② 20+χ=100 ① 20+30=50 ④ 50+2χ> 180 ③ 50×2=100 ⑤ 80<2χ⑦ 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 100+2χ=3×50

四季教案及反思

四季教案及反思 四季教案及反思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 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 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 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 学生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 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 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教学本课时要求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学会"""乙"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四个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一年四季的特征,除了知道课文中所写的每个季节 的事物,还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 性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产生对

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季。教师收集四季美景图,投影展示,伴随优美音乐。)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带来了美丽的四季图画,现在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家一边看一边想,春夏秋冬四个 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欣赏后提问: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自学: 1、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四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儿歌的韵律美。) 2、同学们想读课文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3、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 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4、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5、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观潮》教学设 计与反思 《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解读文本,感知“天下奇观”。 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明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潮来之时,作者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精彩词句,提高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 2、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描写“潮来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 二、以学定教,探究“天下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2、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重点讲述课文最扣人心弦的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教学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季”的美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3、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4、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收集与四季有关的好词佳句或音乐。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四季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四季的美,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张扬个性。 教学流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一位日本作家之手。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她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清”字。她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官职,便取而为名,她是当时日本的皇后身边的女官。 【设计理念】 音乐与朗诵结合起来,感染力很强,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而且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阅读欲望,能马上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问。 2、学习“黎、晕、漆”等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美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将文中的“四季之美”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眼中四季的最美是在什么时候? 二、读中感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四季之美》吧!(屏幕展示原文,教师配乐诵读)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继续欣赏。在读课文时找到最喜欢的句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朗读,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好不好?(屏幕展示,学生朗读) 生:我最喜欢文中呈现出的夏季的静态美,画面中又呈现出萤火虫泛着微微的光,静态的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师: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松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松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松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了解作者思路,学习其合理的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 3、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3、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如果能用“我喜欢_____的_____” 例如,“我喜欢忠诚的小狗”这种句式来说,就更好了。生:我喜欢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生:我喜欢忠诚机灵的狗。 生:我喜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生:我喜欢身强体壮的北极熊。 师:刚才同学喜欢的动物,老师也都非常喜欢,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名字叫松鼠,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小松鼠

图片) 其实把它介绍给我们的是一位法国人——布丰。哪位同学了解布丰其人的,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布丰,法国着名的博物学家、作家,还是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 师:很好,他知道的真多,来给他鼓鼓掌!那么下面就让我们追随布丰的介绍一起去了解松鼠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布丰笔下的松鼠有怎样的特点。生读课文。 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师:不错,你说的太好了!松鼠是漂亮的。(师板书“漂亮”) 师:松鼠还有哪些特点?我来请同学完成老师的板书。 生上黑板补充两点:驯良、乖巧。 师:松鼠的这些特征你们是从哪儿找到的? 生:课文第一段。 师:那么第一段的这三个词语能不能颠倒位置?为什么? 生:不能。下文具体介绍的时候也是按照漂亮、驯良、乖巧的顺序写的,如果这儿颠倒顺序,就和下文不对应了。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值得大家学习啊!他看到了这段与下文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 生齐:由总到分。 师:不错。(板书“由总到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了? 生:漂亮是指松鼠的外表,而驯良、乖巧则是在讲松树的性格。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7课时方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天平的原理,理解不等式和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难点: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学习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托盘两端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自主探究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三、例题精讲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

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四、练习设计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们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63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2、反馈练习,教材P63做一做第1题。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3、完成P66练习十四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4、独立完成P66练习十四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所以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P66练习十四第1题。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讲解学习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公开课)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P62、P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 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 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感受方程思想的核心之一,即建模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 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的乐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即用数学符号表示相等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列简单的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 师:谁能来说一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 (当两边的距离相等, 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 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探究研讨,以书为本 1、读书本例题四幅连环画,领悟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玩了跷跷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相类似的物体吗?

师:是的,利用跷跷板的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 你知道天平是用来称量什么物体的吗? 其实天平也可以称很重的物体。 请看大屏(课件出示各种天平) 出示天平图片,引入30+20=50 师:像30+20=50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能试着说出几个等式吗? (强调“互相等于”, 动作演示左边等于右边, 右边等于左边) 师:下面我们来称量这个水杯的重量(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托盘天平,然后再出示一个水杯)。我应该把水杯放在哪?

7-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方面,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 清少纳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1.límíng()前的天空yùfā()黑起来。 2.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景色都那么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二、选词填空。 固然必然 1.这件事()是他不对,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错处吗? 2.他们()会经过这里,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五、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用横线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描写。 A动态B静态C心理 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你喜欢哪个季节?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黎明愈发 2.心旷神怡 二、1.固然 2.必然 三、1. 天空飘着彩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优质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 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3、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4、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 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四、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 板书: 课后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