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穴位按摩催乳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催乳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催乳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催乳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催乳方法

或许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近些年来,逐渐的流行起来一种叫做催乳师的按摩手段,有效地对于很多产后无奶的女性起到催乳的作用,还能够充实自己的乳房快速的充满乳汁,那么这项技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在这项技术当中又可以体会到催乳师的不容易,那么中医穴位按摩催乳的方法,如何自己来进行呢。

根本伎俩

第一节:匆匆进乳腺管通行

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走前进行纵向往返推拿(见图1)。

第二节:使乳晕、乳窦变柔软

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在乳晕部周围进行360度扭转推拿,手可以赓续地变换偏向。因为乳晕部的乳窦较硬,故需推拿光阴较长(见图2)。

第三节:增强泌乳反射

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从乳晕部向乳头偏向挤压,挤压时产妇可以想象婴儿吸奶的办法,将推拿的三指想象成婴儿吸奶的小嘴巴(见图3)。

特殊伎俩

第一节:缓解乳汁淤积

办法:一手呈“C”字形支托住乳房,并轻轻振动乳房,逐渐加大振动幅度;另一手三指从乳晕部向乳头偏向推拿(见图4)。

第二节:消退乳晕及周围组织硬结

办法:一手置于乳晕外测,拇指和示指垂直按压,另一手依据乳腺管走行,用挤奶的办法进行推拿,至使乳晕垂垂变软(见图5)。

第三节:改善乳头短、平、凹陷者

办法:进行乳头部的按、捏,同时对乳晕及乳管部进行推拿

(见图6)。

真人示范挤母乳步调

手挤母乳

推拿乳房外围推拿前将双手洗净,双手围住乳房,大拇指朝上,四指朝下,然后轻轻挤压乳房,往返反复十次。

推拿乳晕处

手指轻轻移向乳晕处,反复上述推拿步调。

推拿乳房可刺激乳汁排泄。

挤出母乳

将一只手的手指移向乳晕,往肋骨处轻压,然后有节拍地向内轻挤。假如没有乳汁流出,则接续该步调。

确保将盛放乳汁的容器放在恰当的高度。两侧乳房瓜代挤母乳。

挤完乳汁

每侧乳房约莫挤奶5分钟,然后换到另一侧乳房,反复上述步调。

以上这一套中医穴位按摩催乳的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不过是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催乳,还可以用来按摩,通过按摩自己的乳房各处的穴位,达到催乳的功效与目的。

-各种头痛的按摩穴位

1.整个头部疼痛 选穴:合谷穴 如果你的整个头部都一跳一跳地疼痛,那么按摩合谷穴能帮助你。而且由于头痛与肩部血流不畅有关,所以配合肩井穴的按摩,效果会更好。 位置:合谷穴在手背上,手指张开的时候,拇指和食指之间褶皱靠近拇指一侧,拇指轴关节手指一方。 要点: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再加点力气按压。 2.后脑勺疼痛或偏头痛 选穴:风池穴 风池穴能促进头部血流通畅,从而缓解后脑勺的疼痛,对偏头痛也有效。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左右两侧,沿颈窝下缘向外大约两个拇指的地方。 要点:用拇指向斜上方按压,并慢慢抬头,寻找最佳的刺激角度,然后一边按压一边前后活动头部。也可以将毛巾绕在脖子的后方,用手握住毛巾两端,头向后仰,也有类似的效果。 3.肩部僵硬 选穴:肩井穴 久坐的时候不注意肩部运动,会导致肌肉劳损,按压肩井穴能解决这个问题。 位置:颈部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与肩头连线的正中。 要点: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觉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如果在办公室备一个小吹风机,休息时间温暖肩部,效果会更好。 4.腰痛 选穴:委中穴

一天忙下来经常是腰酸腿疼,觉得腰都弯不下去了。这时按摩委中穴对消除腰椎周围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位置:位于膝盖窝的正中,用手能摸到脉搏的跳动。 要点:坐在椅子上,将膝盖弯曲,用拇指指肚按压穴位,按压的同时可以上下活动脚部。 5.腿部浮肿 选穴:飞扬穴 长时间站、坐或步行,都会引起腿脚的疲劳和肿胀,刺激飞扬穴能够缓解症状。 位置:顺着跟腱外侧的骨头向上摸,在小腿肌肉的边缘就是这个穴位。 要点:稍稍将膝盖向内倾斜会比较容易找到这个穴位,按压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力气,觉得舒服就可以了,也可以用笔杆来刺激这个穴位。另外上火、鼻塞、流鼻涕时刺激这个位置也会觉得舒服一些。 6.痛经 选穴:血海穴 每月一次的生理痛真是非常难受,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这种小腹疼痛。 位置: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要点: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7.注意力不集中 选穴:悬颅穴 长时间伏案工作总会有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按摩悬颅穴能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位置:从额角发际向后 5毫米,再向下两个手指宽的地方就是悬颅穴了。要点:两手的拇指指肚用力按压左右两边的穴位,按压 5秒左右放开,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感觉清醒。

人体穴位知识

人体穴位网 2.按晴明穴食指尖点按睛明穴,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3.揉按四白略仰头,眼光下移到鼻翼的中点。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4.揉按太阳穴按压太阳穴(眼尾与眉梢之间凹陷处)。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5.按压攒竹穴攒竹穴在眉毛内侧顶端。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6.按压风池穴风池穴在耳后枕骨下。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7.凝神浴面将两手掌心搓热,吸气,两手由承浆穴(嘴角)沿鼻梁直上至百会穴(前额),经后脑按风池穴,过后颈,沿两腮返承浆穴,呼气。做36次。 1..... 精明--鱼腰--上明--瞳子髎--承泣--巨髎

2.....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球后--四百 只要你每天坚持这两组穴位按摩,可以控制近视度数增加,还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要是你配合这中医穴位定位丸按摩的话,那么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食疗你的假性近视部分。提高你的视力。。。 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 缓解眼睛疲劳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图)。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天我们都在用眼睛观望外面的景色,生活中更离不开眼睛。然而,用眼过度,眼睛会出现疲劳感。怎样缓解眼睛疲劳呢?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拇指上的穴位,即明眼穴、风眼穴等,缓解眼睛疲劳。 缓解眼睛疲劳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大穴位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穴位功效:明眼、风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与眼睛有关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图解与指导

一、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二.膻中 位置: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 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取定穴位时,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三、天柱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天柱穴 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中药首选穴之一。 指压法列举: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操作:首先趴着,将肌肉放松。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找到天柱穴,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如此反复10 1

次,可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 四、足三里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 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 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 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操作:(1)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 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 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 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 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 作数次即可。(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 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 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 可。 五、天柱骨穴 是指项后中间入发际一寸处直至第七颈椎,以食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六、脾俞穴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催乳师基础培训_产后催乳乳房按摩手法

产后催乳乳房按摩手法 摘要:母乳喂养是婴儿成长发育首选的天然食品,母乳对于婴儿,是其他任何食物不能比拟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促进新妈妈奶水多呢?妈妈在产后就要掌握正确的乳房按摩手法,有利于促进产后乳汁的分泌。 基本手法 第一节:促进乳腺管通畅 方法:用拇指、示指、中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走行进行纵向来回按摩(见图1)。 第二节:使乳晕、乳窦变柔软 方法:用拇指、示指、中指在乳晕部四周进行360度旋转按摩,手可以不断地变换方向。由于乳晕部的乳窦较硬,故需按摩时间较长(见图2)。 第三节:加强泌乳反射

方法:用拇指、示指、中指从乳晕部向乳头方向挤压,挤压时产妇可以想象婴儿吸奶的方法,将按摩的三指想象成婴儿吸奶的小嘴巴(见图3)。 特殊手法 第一节:缓解乳汁淤积 方法:一手呈“C”字形支托住乳房,并微微振动乳房,逐渐加大振动幅度;另一手三指从乳晕部向乳头方向按摩(见图4)。 第二节:消退乳晕及周围组织硬结 方法:一手置于乳晕外测,拇指和示指垂直按压,另一手根据乳腺管走行,用挤奶的方法进行按摩,至使乳晕渐渐变软(见图5)。 第三节:改善乳头短、平、凹陷者

方法:进行乳头部的按、捏,同时对乳晕及乳管部进行按摩(见图6)。 真人示范挤母乳步骤 手挤母乳 按摩乳房外围按摩前将双手洗净,双手围住乳房,大拇指朝上,四指朝下,然后轻轻挤压乳房,来回重复十次。 按摩乳晕处 手指轻轻移向乳晕处,重复上述按摩步骤。 按摩乳房可刺激乳汁分泌。

挤出母乳 将一只手的手指移向乳晕,往肋骨处轻压,然后有节奏地向内轻挤。如果没有乳汁流出,则继续该步骤。 确保将盛放乳汁的容器放在适当的高度。两侧乳房交替挤母乳。 挤完乳汁 每侧乳房大约挤奶5分钟,然后换到另一侧乳房,重复上述步骤。 资料来源:SINA网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令狐采学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最常用的3个长寿穴位

最常用的3个长寿穴位(组图) 最常用的3个长寿穴位及按摩方法(组图)。随着的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渐 渐减弱和衰退,更容易被疾病侵害。因此,我们应及早采取措施,延缓衰老。中医认为,穴位按摩,可强体益寿。下面介绍3个最常用的长寿穴位及其按摩方法,以起到防病健身的养生目的。 内关穴 取穴: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按摩方法: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防病养生效果。 按摩作用: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合谷穴 取穴:合谷穴的取穴是这样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按摩方法: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养生作用。 按摩作用: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足三里 取穴:足三里穴的取穴是这样的: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按摩作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凡脾胃失调等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按摩足三里都会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长和健康的维持与脾胃的消化营养功能密切相关,而胃经又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必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方法:如果按摩右侧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胫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频率和前面谈的两个穴位一样,但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较为丰富,有时按摩可能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时也可以运用一些辅助器械和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容易达到得气的效果。

图片讲解版本-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图片讲解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动画图解)----五脏相对五行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5.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男女人体穴位大全图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正规催乳师培训催乳手法按摩流程

正规催乳师培训催乳手法按摩流程 一.先让客人宽衣后趴好按摩床上 二.大毛巾,一条夹在客人裤头往脚下放,另一条盖好背部,开始按摩。 1. 头部 穴位有:风池、颈椎。手法有:揉按、大拇指揉,颈椎揉完就提拉,拉到风池穴时抖两抖 2.背部 ①先抹油做放松动作(注:不能空掌)顺序由上到下再到上再到两手臂(3~5次) ②握拳由上至下推脊椎。推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然后揉两下 ③用拇指按穴位(肺腧、心腧、膈腧、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 ④分左右做肩、肩胛骨。疏肝理气要做60下 ⑤完成背部按摩,放松结束动作 3. 4头部按摩。先做放松动作,抹额再按穴位。神庭、百会、风池、颈椎。手法揉按,颈椎用两指提拉,拉到风池穴抖两抖。人形放松,再做肩颈放松动作 5.抹油做放松动作(注意避开乳头,不能空掌)由上抹落去再分开从两边抹回起点,回到起点时拇指揉一下胸大肌 6.檀中穴是重点,要多按或揉 7.按完檀中就分开两边做。穴位有:锁骨、云门、中府、极泉(重点穴)做上补动作,按穴位曲池、合谷、少泽。双侧乳房穴位也是重点,穴位有:渊腋、胸大肌、膺窗、天池、旗门、乳根、乳中、神封。手法有:五指揉、三指柔按、拇指按。

8.放松胁肋部 9.好45~50度温热毛巾敷双侧乳房5~10分钟 10.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 随着国家二胎相关政策的出台,促使了我国新的生育高峰的来临,这也让催乳师成了热门职业。那么很多人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催乳师培训需要多少钱? 催乳师培训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价格不等,因为催乳师是一个近几年才新兴的新职业,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业标准。对于现在市场纷纷涌现的催乳师培训机构来说,因为并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约束,在学员进去进行培训之后有很多的后续和隐形消费。其次,盈利是这些培训机构的主要目的,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并不会为学员配备好的师资,以至于学员只能学到一些理论知识,对其自身职业发展并没有很多帮助。再次,对于这些不正规的培训机构来说,不能为学员颁发国家承认的催乳师合格证书,这也造成了催乳师市场混乱,很多催乳师无证上岗的现象。 所以学员在选择催乳师培训机构的时候,价格并不能成为选择的标准。学员要想自己的催乳师职业有个好的前景,就必须经过好的师资培训,让自己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选择催乳师培训机构的时候,更加应该重视机构的培训师资及水平。 华阳职业培训学校认为催乳师这个行业算是这两年新兴起来的职业,很多人对于这个职业不仅陌生,而且部分保守的朋友可能还觉得害羞。其实催乳师已经很快的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随着如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较多产妇产后没有母乳,无法及时给宝宝提供母乳,这让我们的妇女朋友们可犯了难。那么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催乳师吧。 催乳师(母乳喂养指导师),是指科学运用生理、心理、中医、营养相关知识,通过按摩、食疗、心理沟通等技术和方法,为准备或者已经母乳喂养的妈妈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和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说到这里,不得不给大家介绍一家专业的催乳师培训机构哦,那就是“开封市华阳职业培训学校”。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保健--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1、胃弱: “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 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每天按摩的三大穴位

每天按摩的三大穴位為了健康…. 忙碌的現代人一定要知道的三大明星穴位 您一定要利用上下班通勤、工作空檔、 早上晨起或睡前按摩, 讓按摩穴位成為你的健康好習慣之一!

在這裡,請中醫師為大家嚴選出最常用的3大速效穴位,一按即可有效消解現代人身體常出現的多種症狀, 可說是忙碌現代人一定要知道的明星穴點, 沒病時常按也有保健強身的效果! 而且穴位位置簡單好記,可利用上下班通勤、工作空檔、早上晨起或睡前按多多按摩,讓按摩穴位成為你的健康好習慣之一!

有效症狀: 感冒、失眠、頸項僵痛、中風、頭痛、頭暈、醒腦明目、 腰背酸痛、眼睛疲勞、宿醉、落枕、經痛。 重要性:是治療感冒風邪的特效穴道,是治頸項強痛時的常用穴。穴位尋找:位於頭部後方,往耳後尋找,碰到骨頭突出處, 再往靠近髮際的凹陷處下方。 按法:以雙手大拇指分別抵住二邊穴道,用力按壓4~5次。

有效症狀: 頭暈、頭痛、眼睛疲勞、鼻塞、神經痛。 重要性:在頭頂上,是手足三陽、督脈及足厥陰眾多經脈交會處,故稱為百會,是重要穴位之一,可治百病。 穴位尋找:在頭頂正中央,位於左右兩耳的連接線 與眉間的中心線交會處,按壓會有鈍痛感。 按法:以中指按壓百會穴,每次3~5秒,反覆按壓4~5次。

有效症狀: 頭痛、口腔炎、喉嚨腫痛、發燒、眼睛疲勞、神經痛、腸胃不適、腦神經症狀、高低血壓、過敏性鼻炎、胃痛、牙痛、生理痛、感冒。重要性:治牙痛、腸胃病、面部五官疾病的常用穴,應用範圍很廣。穴位尋找:位於大拇指與食指虎口處,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左右手一。 按法:以大拇指往手腕的方向用力按壓4~5次,並作圈狀按摩。

中医穴位图(精)

中医穴位图 中医穴位图 图解下载经外奇穴按摩疗法刺激疗法指压疗法 人体穴位图解 人体穴位图 经外奇穴图解

◆头部穴位图解(正面)◆头部穴位图解(背面)◆颈部穴位图解(头侧)◆胸部腹部穴位图解◆人体背部穴位图解一◆人体背部穴位图解二◆人体上肢穴位图解◆人体下肢穴位图解◆人体足部穴位图解◆脚底部反射区图◆数脊椎骨窍门图解◆更多…… ◆面部穴位图(正面)◆头部穴位图(背面)◆头部颈部穴位图◆胸部腹部穴位图◆人体背部穴位图◆上肢穴位图(内侧)◆上肢穴位图(外侧)◆下肢穴位图(内侧)◆下肢穴位图(外侧)◆耳部全息穴位图◆人体骨骼名称图◆更多…… ◆头部穴位图解◆胸部穴位图解◆背部穴位图解◆腹部穴位图解◆上肢穴位图解◆手部穴位图解◆足部穴位图解◆头顶穴位图解◆腿部穴位图解◆足底穴位图解◆口内穴位图解 ◆更多……

中医按摩治病 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的效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穴位就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经络”,穴道的正确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穴道疗法的目的了。穴道疗法对疾病极高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地被现代医学所证实。按照不同刺激穴道方法,进入下面相应专栏。

指压疗法◇常识篇◇急救篇◇美容篇◇精神篇◇治疗篇穴道刺激疗法·基本常识及治疗其它按摩疗法·有效的家庭疗法 人体穴位分类 腧穴的分类方法(一)经脉分类法经脉分类法,即根据十四经脉循行路线而排列腧穴的方法。该方法强调腧穴与经脉之间的联系。每条经脉都有若干腧穴归属其下,如手太阴肺经左右各有11穴,手阳明大肠经左右

按摩催乳的方法

按摩催乳的方法 1.气血虚弱型缺乳气血虚弱型缺乳多因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出血过多,或平时身体虚弱:导致产后乳汁缺少或数日不下。常表现为乳房柔软不胀,面色苍黄、皮肤干燥,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腰酸腿软等症。 按摩方法与步骤如下: ?按揉膻中:产妇仰卧式或坐位。催乳师两手搓热,在产妇乳房上涂上植物油,三指按揉、摩膻中1分钟。 ?用同样的方法:按揉乳中、乳根、天池、天溪、渊腋、屋翳、鹰窗、神封2?5分钟 ?捏拿乳头: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拇指在下,食指、中指在上,轻轻捏拿乳头2分钟。 ?梳乳: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除拇指外,其他四指用指腹在乳房上从远处向乳晕、乳头方向轻轻梳乳房5分钟。 ?点按:云门、中府、曲池、合谷5 次, ?点按少泽、前谷5-10 次 ?点按中脘、气海、关元、天枢1 分钟,八挂按摩腹部10 分钟并揉神阙?按揉梁丘、足三里、足临泣各20-30 次 ?滚俞穴:产妇俯卧,对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胃俞施滚法5 分钟?自下而上捏脊3-5 遍,双手拿捏肩井 3 次,以畅通全身经络。 2.肝郁气滞型缺乳 多由产后激素的改变及家庭因素常引起,表现为情绪不高,精神不振,长吁短叹,失眠多梦。 常发生在产后4?28天。 按摩方法与气血虚,增加步骤如下: ?点按:少泽、前谷5?10次 ?搓摩:胁肋1分钟 ?点按:期门3次,三阴交、太冲、行间穴点按:腧穴、重点肝俞 搓摩胁肋 ?捏拿肩井3次,产妇俯卧位,自上而下拍打后背10?20次 ?点按太冲穴3次 3.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是因乳汁分泌过多而没有及时排空。表现为乳房有肿块,表面光滑,皮色不变,按 之胀痛,皮肤不热或微热与肿块相应的乳孔无奶汁排出。常发生在产后3?7天。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及时处理可缓解。 按摩方法与步骤如下:

催乳按摩手法(二)(有注意事项)

催乳按摩手法(二) 催乳按摩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产后妈妈改善母乳分泌不足的情况。但是对于产后妈妈来说,还要注意的是,产后妈妈在进行乳房按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以免引起乳房疾病影响正常哺乳。 产后催乳按摩手法: 按摩催奶的原则是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多采用点、按、揉、拿等基本手法,但在实际应用时须多种手法相互配合。 进行催乳时,为了防止在按摩时损伤皮肤,通常会先用香油或润肤露对手和乳房进行润滑,然后用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促进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管。如果乳房上有硬块,就应该从好的部位推向硬块部位,直到整个乳房变得柔软。最后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乳晕四周挤压一番,以更有效地达到催乳效果。 妈妈也可以用干净毛巾蘸些温开水,由乳头中心向乳晕方向成环形擦拭,两侧各15分钟,同时辅佐以下按摩方法: 1、环形按摩:双手置于乳房的上、下方,以环形方向按摩整个乳房; 2、螺旋形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头方向按摩; 3、指压式按摩:双手张开置于乳房两侧,由乳房向乳头挤压。 催乳按摩手法是帮助改善母乳分泌不足的方法之一,而且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多喝一些汤汤水水也是改善母乳分泌不足的有效方法哦。当然还要坚持母乳喂养,了解一些母乳喂养技巧,就能改善母乳分泌不足的情况的。 女性处于哺乳期,乳房很容易发炎。按摩必须注意手法,如果手法不准确或者手劲太大,都可能会导致腺管堵塞加重,严重的可能会引发炎症。除此之外,哺乳妈妈平时也要注意乳房卫生。边哺乳边工作的妈妈不要因为工作,耽误了正常的挤

奶时间。一般来讲,两到三个小时应该挤一次,否则易产生炎症。?? 按摩前先给产妇热敷一下乳房,尤其是硬块的地方,多热敷一会,这样可以减少做按摩时患者的痛苦。做的时候可以排一些奶出来,然后热敷有硬块的地方,两个乳房可以轮流做,一直在有硬块的地方揉,产妇承受疼痛是有限的,可以热敷着一侧乳房同时做另一侧,既减少了产妇的痛苦,也可以节省时间,但是最后达到的效果是两个乳房内的硬块都按摩开,积奶全部排空。? 总结:当两个乳房内有硬块,而且较硬时,可以多热敷,两个乳房轮流做,边做边热敷,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婴儿多吸吮乳头? ?? 产后1周至2个月内,泌乳主要依靠婴儿的吸吮刺激来促使垂体促乳素分泌上升,垂体泌乳素抑制因子分泌减少。因此,产后尽管身心疲惫,乳房也不一定感到发胀,但最好坚持在产后30分钟即给宝贝开奶,让宝贝及早地吸吮乳房,刺激乳房尽快分泌奶水。最好与宝贝同室同床,这样可以便利产妇经常让宝贝吸吮乳房。多次不定时地吸吮,可以刺激产妇的大脑分泌释放催乳素。另外,只要宝贝一啼哭就抱起来喂奶,以促进产妇体内的催乳素分泌增多,增加乳汁的分泌量。 ? 产后要注意愉快心情? ?? 精神因素对产后泌乳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产后要注意保持好心情,暂且忘掉烦恼,把家务先扔在脑后,充分地休养身体。不要总是对宝贝是否吃饱、是否发育正常等问题过多地担心。精神上的振奋和愉悦会促使体内的催乳素水平增高,从而使奶水尽快增多。 ? 对乳房进行按摩? ?? 产后,最初由于静脉充盈使乳房发生膨胀,此时仅有少量的初乳分泌。初生儿经常吸不出多少奶水,往往不愿意再吸吮。而产妇的乳房却很胀痛,碰触时疼痛难

五种常见病的穴位按摩治疗方法

五种常见病的穴位按摩治疗方法 一、肩周炎 又称“肩凝症”,古称“漏肩风”、“五十肩”。是多发病。 病因:多因漏肩贪凉,风寒湿邪乘虚侵入,淤滞关节所致。 症状:肩关节酸痛,活动则痛剧。活动受限,抬举不能等…… 主治穴位:肩髃、和谷、后溪、肩贞、肩井、天宗、曲池 手法:摩肩、点穴、运肩、松肩 步骤:1、术者用双手掌在患肩分推,对揉,以达温热为好 2、术者双手手指在患肩施以揉拨法 3、双手手指拿肩(以三角肌为重) 4、动法:患者前屈,内旋位。肘屈曲令手尽力伸向健侧肩至最大限度,术者站于患者背后。术者双手握患者手腕,顺其势将患臂向内牵拉,可听到“咔嚓”的筋撕裂声,手法结束。 5、最后术者一手扶肩,另一首握前臂做肩关节的前后旋转动作数十次。 注意事项:1、患者有粘连及动作障碍者,多用拨法。 2、因受风者,多用搓法 3、由于筋脉受损,淤血内阻,经络不通者,用弹筋拨络法。 4、肩部或其他部位疼痛较重者,多用按压法和取远端点穴法。 5、有炎症者,用揉法。 6、气血不足者,加点足三里穴和气海穴。 7、肝肾津液亏损者,加点肝、肾俞穴。 二、胃脘痛,简称胃痛 病因:长期饮食不规则,饥饱失常,喜事辛辣,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情志不畅,气机逆乱,肝邪犯胃,劳累受寒,劳累过度等。 症状:上腹部疼痛为主,在背部从膈腧到胃脘部之间俞穴出现疼痛,痛及两肋,暖气吞酸,口苦,肝气犯胃,胃脘隐痛,神疲乏力,脾胃虚寒等。 主治穴位:脾俞、胃俞、肾俞、大椎、肩井、肝俞、胆俞、手三里、内关、外关、和谷、中脘、章门、气海、神阙、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庭、阴陵泉、阳陵泉。 治疗步骤:1、按揉脾俞、胃俞、手三里、三阴交各三分钟,摩中脘穴五分钟,揉擦掌门穴两分钟,拿内、外关3—4次,拿揉和谷三分钟,拿按足三里三分钟,每日按一次。适用于慢性胃痛。 2、胃脘胀痛,食后尤甚,痛无定处,暖气泛酸,情绪变化加剧着,加拿肩井、阳陵泉、阴陵泉,揉肝俞、胆俞,揉章门,点按太冲。 3、胃脘隐隐作痛,揉按痛减。温喜热饮食,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者。加擦大椎,揉气海、天枢、神阙,揉按肾俞。 4、胃脘烧灼,痛无定处,午后或空腹痛显,进食痛缓。加拿阴陵泉、阳陵泉,点按内庭,掐揉人中。 5、如背部有压痛区,以推压痛区为主。推脊疗法。手法以按揉为主。用大鱼际或者掌跟或前臂附着于穴位,用腕关节转动回旋来带动掌跟、大鱼际,用肘关节旋转带动前臂,手法由轻到重。

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推荐下载

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 按摩什么穴位壮阳?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 导读:男人经常按摩什么穴位壮阳补肾?中医专家表示,男人从30岁左右开始,身体机能开始渐渐进入衰 退状态,阳气亏损,各种男性疾病侵袭。中医认为,男人常按摩6大养生穴位可强壮阳气,使正气充足,防治各种男性疾病。中医认为:关元穴、腰眼穴、命门穴、三阴交穴、涌泉穴、太溪穴是男人最重要的6大壮阳穴位,正确按摩这6大养生壮阳穴位,不但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阳补肾,提高男性性能力。 下面就是中医大师总结的按摩6 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经常按摩可以壮阳补肾强壮阳气: 男性壮阳穴位1、按摩关元穴、气海穴可以壮阳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以为元气禀于先天,躲在肾中,又依靠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元气是与生俱来的,从父母那里持续而来,又依靠后天的充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削减,人就会呈现朽迈的态势。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刺激关元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躲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 刺激关元穴,可以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打个比方,元气就像是父母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它的多少是一定的,我们天天都取出一笔使用,时间一长这笔遗产就被使用殆尽了。怎么让这笔遗产的数目不至于削减太快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努力挣钱,存一些钱供自己使用。刺激关元穴的作用就相当于给自己存钱,自己存的钱多了,对父母遗产的使用才能削减。 关元穴治疗病症: 主要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男科病症,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各种妇科炎症等;下焦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 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19、腹胀: 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 20、荨麻疹: 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21、痔疮: 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 22、关节酸痛: 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23、肩关节炎: 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 24、腰痛: 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 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25、肥胖: 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 26、蓄脓症: 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 27、慢性鼻-炎: 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28、胃痛: 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溃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