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

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

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
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

潮州古巷探幽

在人们的印象中,潮州可供游览的地方多,湘子桥、开元寺、韩文公祠、泰佛殿等景点都让海内外的游客流连忘返。最近,到潮州古城里休闲逛街的游客又发现,在那些小巷里“兜圈”也是其乐无穷,就像义兴甲三古巷,简直就像在翻阅古城历史的教科书。

“义兴甲三巷历史街区”由义井巷、兴宁巷和甲第巷三条传统街巷两侧的传统民居群落组成。面积为五点七五公顷。“义兴甲三巷历史街区”所在古城的南部,人称“南富”区,由于历史上的富商显族多数在此修建家宅,因而该区也集中存留了大量规模较大、建筑考究、形式典型的明清传统民居,其中不少古民居因布局完整、保存良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被潮州市确定为保护民居。

徜徉于历史街区内,可以看到许多民居门楣上门都刻有“大夫第”、“儒林第”、“饶府”、“半隐”等古朴的字样,尽管有的已十分模糊,但却更显出昔日的显赫与荣耀。“义兴甲三巷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具有典型的潮汕地区建筑风格,在建筑艺术方面有很大的特色。在街区内的民居参观,我们不由得为眼前的一切发出一次次的赞叹。

走进民居,主人们会向我们介绍,他们家的型制是“四点金”、“三座落”,或是“下山虎”、“反照”,或是“抛狮”、“竹竿厝”。为何型制如此迥异呢?原来,不同的型制往往代表着当初主人不同的地位和经济实力。

就在这些“四点金”、“下山虎”内,我们看到许多房屋的山墙上错落有致地砌有彩色嵌瓷,屋檐和柱头上有精制的木雕和石雕,室内的地坪采用传统的红方砖,就连地坪的铺装也有一定的隐喻。老人们告诉我们,那些厅里地坪铺成斜的“人”字型隐喻有人气和人丁兴旺;卧室地坪铺成错链呈“丁”字型隐喻生男孩;过道的地坪铺成“田”字型隐喻家有田地……

传统民居内至今存留着许多古井和古木,几乎每座民居中都有一口古井,有些还在使用,有些显然荒废已久,成为民居中一处引人遐思的摆设。

时光悠悠,数个世纪过去了,住在三巷老屋里的人已日渐减少,年轻人大都搬到新城区,只有老人们守着祖业,三三两两地聚在深深的庭院里冲一泡工夫茶,回忆着祖辈曾经的辉煌,感慨着社会的变迁,对于家门口这条老巷的修复,他们除了一丝欣喜,似乎并没有更多的感想,毕竟,原汁原味的古巷只存在他们的记忆当中。

数百年过去了,三巷从梦中醒来。二000年,义兴甲三巷的修复改造工程列入“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抢修、保护基金"范畴,获得二百万元的专项修复、保护资金。二00一年六月,第一期工程——甲第巷修复工程正式开工。

记者在甲第巷看到,原本错综复杂的各种水、电线路、排水管道正被埋到小巷地下,路面铺设了光滑的石板,墙体进行统一的粉刷,制作统一的窗框,古巷的原貌渐渐呈现出来,工艺师们正在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在进行着,每一处修复都力求尽善尽美地恢复小巷的原貌。

在深深的庭院间,在静悄悄的三巷居民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抹浓浓的怀

旧色彩都渲染在古城淡雅而幽深的文化画卷上。——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

潮州民居概述

衣、食、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起码需求,即便是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也是不能缺少的。住,也即民居,是建筑之起源,它是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构建的,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活动空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活动《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居即在这种历史背境中产生,而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它既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文化行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建筑作为人门活动的空间,其重要特征就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故探讨建筑文化的着眼点不能仅局限于建筑的结构和形制,而是必须与人的心理、伦理、宗教以及审美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即透过建筑语言以探求其中的观念形态。

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于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都会尽量地利用当地的天然建材,创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它包含着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反映了某一区域的地方文化特征,民居是最能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建筑之一,它把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精神、物质追求用技术和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潮州民居由于潮人的民系特点属福佬民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早在清初就引起外界的注意。康熙·林杭学《潮州府志》(下称《林志》)和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下称《周志》)曾对潮州民居作如下描述:

营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比屋诗书经诵之声相闻,彬彬乎文物甲于岭表。(《林志》)

望族营造屋庐,必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廓中,强半皆高闰闳,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瀈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是飓风摧扑,烈火焚会,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远甚。(《周志》)

林杭学、周硕勋简明地介绍了清初潮州城乡之民居建筑大势、环境、工艺、材料、质量和体现出来的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由于有这些观念和意识,才使潮州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具有自已区域特色的传统形式。

1.潮州民居的发展轨迹

潮州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州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己渺不可考,澄海汉代龟山遗址,是一处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其中f1建筑基址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为夯土隔墙和柱础,似乎是条状排屋;f2建筑基址平面为圆形,垒石墙;f3建筑基址

已破坏,但依然可辨出是一处三合院式建筑,后部为一堂二室,隔着过道,前部两侧是廊房,中间是庭院,整座建筑夯土作墙,出土柱础石较多,内部似多出使用柱子承托梁架;f4建筑基址长方形,用隔墙分成东西2间,建筑的外墙和隔墙都是夯土墙,同时还出土有地砖、瓦当、瓦顶、筒瓦等。上述出土建筑基址表明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传播,其中的三合院式建筑可以说是后期潮州民居发展的雏形;同时从出土的瓦当、瓦顶可以证明宋代苏东坡《与吴子野书》言瓦屋始于宋广平之说不成立。

晋代的建筑遗构,今也难见实物,揭阳新亨镇九肚山发现的晋代全木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室内长宽各为7.5米,高3.5米,竖木为墙,屋顶盖木板覆以粘土。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潮州民居建筑形式和用料工艺已不亚于岭北地区。

唐宋代是潮州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炼,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丈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可见该时频潮州民居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为时人所关注。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州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府,它位于中山路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许珏府第。因许珏尚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故潮人称之为“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型制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马拖车的雏形。

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州;东南各省的游宦;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州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形式趋同、恪守礼制,重视教育。讲究实用,突出兼容、轻巧通透、工艺精致等自已的诸多风格(另文)。这个时期的实例在潮州遍处皆有,从这个时期的实例可以看出潮州民居建筑己形成自已的风格,成为中华建筑文化一颗璀灿明珠。清代后期,因潮州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之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潮州民居建筑文化的证例。——潮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5c3002137.html,

2.潮州民居的类型

州民居

的类型

很多,

最基本

的形式

为“下

山虎”

和“四

点金”,

其它的

民居形式如:“百凤朝阳”、“驷马拖车”、“三壁连”等规制多以“四点金”、“下山虎”为基本单元组合衍生。在一些山区、乡镇尚有不少堡寨形式和带有客家特色的民居。

下山虎又名“双跑狮”,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的三合院落,正屋三开间居中,中央为“大客厅”,每边各一“大房”;正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各为一开间的“厢房”,俗称“伸手”,与“大房”连接;前为高墙,墙上开门。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整个平面格局与东南一带“三间两搭厢”的民居形式近似。下山虎还有一种形式,它的大门侧开,占去一侧“伸手”的位置,剩下一侧“伸手”,称为“单跑狮”;也有由于用地的限制,厢房以单泻水屋顶的廊屋形式。

“四点

金”是

四面都

是房间

围合而

成的天

井小

院。正

屋(大

厅大

房)和

门楼间

均为三

开间居

中,中

间隔着

天井,

天井两

侧各有厢房,连接正屋和门楼间,形成围合;大门多于门楼间中央开间;天井四周屋檐下有回廊。有的四点金横向发展扩大规模,大厅和门厅两侧各有两房或三房,形成正屋与门楼间五开间或七开间,俗称为“五间过”、“七间过”;也有于一侧或两侧各加一“火巷”和“排屋”,分别称之为“单背剑”或“双背剑”。

由两座“四点金”纵向合并与扩充,即形成“百凤朝阳”,俗称“三座落”“三厅串”,较大规模的称“八厅相向”。它的整个平面格局系用中轴线布局,主体建筑共三进三座(“八厅相向”为四进四座)三开间平行布置,相邻中间均隔着天井,天井左右均有厢房连接主座形成围合;主体建筑两侧各有一列或两列排屋,即“从厝”,以巷隔开,称“火巷”,“从厝”排屋一般是“一厅四房五间过”或由两组一厅二房连成;主体建筑后面又有一列排屋,与两侧“从厝”排屋相连,与后厅以巷隔开,此为“后包”;整座的正门中开于门楼间,前面有一大埕,大埕两侧均开大门,称“龙虎门”。此宅院的平面形式和客家之“三堂二横”围龙屋十分相似。

“驷马拖车”是一种大型的复合单元,主体以一座三进的大厅堂为中心置于中轴线,此即前面《林志》引文中所谓之“家庙”,其结构形式与“百凤朝阳”近似,唯门楼间两侧之房较

为狭小,称“库房”;中座与后座皆为三开间,但均没有内墙分隔,有的中座明间前凸出“拜亭”,其祭祀之功能更加昭然。主体两侧分别各有两座“四点金”,外侧再加建“火巷”“排屋”围合,使之成为一座庞大的独立单元。庙、屋前均有宽广大埕,大埕前均开一半月池。“驷马拖车”还可以于主座后面成片扩建“下山虎”和“四点金”,形成更加庞大的聚落,里面门巷相通,既分又合,可谓为传统的“安全生活小区”。

“竹竿厝”以布局狭长犹如竹竿而得名,厨房、客厅、住房、天井排列成狭长的空间,组合位置无规则,类乎广府民居中之“竹筒屋”。

堡寨(楼)是一种集居式民居,从平面上可分为“方寨”“圆寨”,从外围方式可分为围楼和围墙。在潮州圆形的楼寨较多,但一般规模不大,通常占地2~3亩,由24~28套二层房间环拱围合而成,较大的如道韵楼共由56套三进堂屋和16套角屋组成的大型聚落,是集防御、生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传统安全生活区。

洋楼是潮州民居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归国华侨受侨居国建筑形式的影响而建造的,但也保存了潮州典型民居的一部分,可谓是中西结合,是一种扬弃。如它抛弃了以天井、敞厅为中心的合院式,以前后厅为中心,四周以四个房间向正厅开门,一般为二~三层建筑。这类民居建筑可以说明潮州文化的多元性和善兼容特征。

3.潮州民居的风格特色

潮州民居在早期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渗透,后期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建筑的俊逸、清纯,逐渐地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

1、保留古制形式趋同

潮州开发迟于中原,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

术主要是靠师徒相承的私授形式。因此,

在古代信息传播迟慢的条件下,对中原的

先进技术有着传播过程之时差。一些珍存

之民居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

代的古制,一些几经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

则而较好地保留古制,如“斗栱之斗底皆

刻皿板”,是见之中唐之前,远者可溯至战

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山国铜方案上的斗栱

模型,斗底即刻有皿板),这种做法在中原

地区宋代遗构已为鲜见,而在潮州民居中自宋至清如许驸马府、猷巷黄府尚存此唐代之前古风。

自然环境与民系文化的同一性,使潮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具有许多共通点,反映于民居上就有风格的趋同性。同全国大部分民居建筑一样,潮州民居均恪守对称的布局,它们都有

明确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规模大时则纵向延伸或横向发展,规模更大时则多厅堂组合,或并列数条轴线,形成多院落组成的大型民居,因为带有祭祖、敬神的功能,因而厅堂的中心地位在空间组合中处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合院式民居的优点是有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内向院落小环境,它能满足家庭生活的安宁、私密、伦理等方面的需求,因而成为全国大部分地区共同的住宅形式,潮州民居的大部分类型为这种形式。

2、轻巧通透工艺精致

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

所谓轻巧,一是单体体量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宏敞高大;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无论是屋顶的曲线、檐角的举翘、门面的布局、颜色的涂饰只要作一比较,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以色彩为例,北方喜上下均重彩,金碧辉煌,团花簇锦,显得雍容华贵;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颜色清纯,与水乡之环境协调。而潮州民居的色调较之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在潮州民居中,通常是灰麻石或灰面勒脚,贝灰墙面,灰瓦屋面,唯有屋脊和山墙、大门口才饰以较为鲜艳悦目的灰塑、嵌瓷、彩画、木雕、石雕,在屋檐与屋面交界处常施以黑色边线,画上彩色(有的黑色)卷草、悬鱼、夔纹,使轮廓醒目,在强烈的日光下,丰富了立面的变化,表现出传统建筑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使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潮州民居注重整体环境设计达到室内降温效应,形成一个适宜人居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为使空气流通,采用前低后高,巷里对直以兜风入室,此所谓之“露白”,加强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在民居向大型化组合发展的情况下,横纵之间以火巷、屏风、槅扇等相隔,既通风、又防火、便交通、达到形式上的分隔。就是照壁、砌砖窗花、厅堂、门口采用的门罩、拦干门、闪门、博古等空间分隔构件,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以利空气对流,达到分而不隔,更使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有用武之地。木结构多采用彻上露明造,让所有之建筑构件通风透气,木材尽量外露以防白蚁、防腐朽,庭院内多为敞厅,门窗多朝天井,一般人的天井都设有花圃、水池、花木、莲缸、四季常青、静谧幽雅、更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点。

潮州民居重视装饰,《周志》已经提到所谓“鸟革翚飞”“雕梁画栋”都在赞美潮州民居装饰的华美,特别是明清以后潮州民居建筑进入了成熟时期,建筑装饰手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其一是实用与艺术和谐结合;在关系到建筑结构、特别是屋面上最显眼部位,如屋脊、墙头、不同墙面的转角处、细部收口等部位,通过装饰手法使之不至于单调,而且更加坚固。潮州乃多雨地区,对于屋面结合部的屋脊防漏要求很高,屋脊做得较大,在最为突出的屋脊饰以灰塑、嵌瓷、彩画,不怕日曝雨洒,历久如新,在大面积的外墙面墙上嵌以石雕、墙头饰以彩画,避免了单调的直角、丰富了立面,大中型祠堂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结构,多

数采用彻上露明造以求建筑空间敝大,同时在梁架、照壁、额坊、柱头斗横、雀替等部位精雕细琢,使这些举目而可见、抬头可见的部位给人以美的感受,为了防潮、防洪和防白蚁,潮州民居一般采用石构柱础,而且比北方明显更高,因而将柱础雕刻成复杂的几何形状、造型饰样几乎逾百种,在家内一般追求良好的采光、通风、采用精致的通雕屏风,隔扇,同时,潮州民居十分注重门面装饰,集中对石柱、屋脊、外墙门框、匾额楹联、檐头、抱鼓石、石狮乃至门前之亭子、旗杆等均予以精美之装饰,使建筑物之门前徒增华贵之感。对于内部重要部位用器物如梁架,雀替以至神龛,更集中了装饰之精华,使之光彩夺目。一般梁柱在潮州称之为“五脏内”,可见其在建筑物内部之重要位置。

其二在装饰题材广泛,潮州民居的装饰题材几乎可说囊括传统的民间题材,如历史故事、神话、渔耕樵读、戏剧题材、吉祥图案、虫鱼鸟兽、亭台山水、以至名人名家诗书画,同时善于表现地方特色,如潮州人景、岭南佳果等地方题材,晚期尚出现了一些西方花纹图案。

其三、装饰工艺丰富多彩,博采众长以为我用,最突出的是石雕、木雕、灰塑、嵌瓷、琉璃、彩画等工艺。

其四、精益求精的营造思想,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和装饰内容使潮州艺人大显身手、注入了竞争机制,使明末以后之潮州民居装饰日显细腻繁复。

3、恪守礼制,重视教育。

嘉庆《澄海县志》曰:“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因为宗祠是联系族人、举行宗族活动之纽带,也是衡量宗族实力之窗口。它在强化封建礼制上的作用与影响不言而喻。在民居中,礼制秩序对其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百凤朝阳式宅院、门厅会客、后厅设龛祭祖、中厅可行各种大礼;中厅西侧大房,乃家长之居室,前院为客房,后院为内眷,火巷排屋则为族人、佣人之住所,这种格局,切实地体现了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伦理秩序,即便是最基本的“下山虎”、“四点金”,上厅正屋,一定要高于下厅,大房的纵深长度也一定要超过下房,上下的尊卑等级绝不能越雷池半步。

在装饰题材中,二十四孝、忠义戏曲故事、以及英雄神话故事、渔、耕、樵、读等传统题材使用频率最高,学为民居之彩画、木雕、石雕用于大门、闪门、隔断等构件之上,这无不体现其建造者敦敦之教诲。

又“家有千金,必构书斋”(《周志》),简单8个字刻画出潮州文风之盛,从此更可看出潮人对教育重视之程度。

4、讲究实用,突出兼容。

潮州地处亚热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河海交汇,雨水多、台风多,洪患多,建筑物须立足于实用、牢固上。又因潮州森林资源不丰,故建筑材料以石材、泥沙、贝灰为主,《周志》称“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也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扑、列火焚馀,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贝灰沙的广泛应用,是潮州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潮州民居屋顶多采用硬山式,因为它所有的屋顶形式中有更好的搞风防火性能,而且出

椽不长,不易受淋,为了防风,屋顶偏于平缓,又适当降低高度。檐口加封檐板以阻挡气流进入;屋瓦铺双层,以利隔热,瓦面交接处抺灰做成瓦垅,以增加屋面重量以及前述的轻巧造型、通透石雕、木雕构件等等无不体现潮州民居讲究实用的特色。

至于突出兼容,明中叶以前,潮州民居建筑多受八闽文化和中原文化辐射,此后由于潮商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则受到江南文化较大影响,近代则较早吸纳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断发展,显得绚丽多彩又风格独具,近代以来,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强劲的势头进入本土,许多民宅纷纷使用“红毛灰”、玻璃、瓷砖、如蒪园之建玻璃厅(民谚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澄海陈慈黉故居的拱门、檐梁内容中甚至用了英文字母,门窗饰件兼用嵌瓷与石膏构件、地板用马赛克。顺德居的书斋装饰,以及遍处皆是的古城区沿街骑楼等……。但是这些居宅、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外观大都以潮州建筑传统风格为基调,反映了潮州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善于融合吸收的能力。

4.潮州民居的建筑思想

天而建,追求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是潮州民居的最高宗旨。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崇尚自然,它源于三代时期的“天人合一”、“天人同德”古典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严整有序、整体有机的因应结构,万物流变无不互相关联而和谐,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认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布设的建筑格局,对人们的生活起居以至于子孙后代的事业和成就均有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从国都的确立、市镇的设置、宫殿庙宇的建筑布局、民居的立舍以及陵寝、墓地的选择都与风水学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风水观念浸润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土壤。这种思想始终也体现在潮州民居之中。

风水之学源于中原一带,宋代以后,传入并活跃于岒南,潮州尤盛,潮州气候湿热,地形复杂,人易得病,古越巫文化盛行,加上历代潮州的商业经济活跃,机遇多,风险大,种种主客观因素使风水之学在潮州大行其道,潮州建筑尤重于斯,早在明代之翁万达、林大钦等潮州名贤无不精于此道,虽然在迷信色彩的笼罩下,但风水学也有其适应自然的一面、与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也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型的聚落如村、镇、城的规划均应视其具体位置和周围地势、风向、朝向、水口,讲究复杂、运用八卦、五行种种古典哲学进行筹划。如在朝向一说,潮州地处东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阳光和煦、有霜无雪、树木长青,民居的建设若要冬暖夏凉,就必须顺应风势,由于潮州东南面海、西北环山,山势从西、北向东、南递低,且南海常年吹西南风与东南风。由此,潮州民居在风水学说指导下,其中轴线除“子午线”(座北朝南)外,还有申寅线(东北偏东)、乾巽线(东南)、艮坤线(西南)、酉卯线(正东)等等,这些朝向无不符合“向阳门第春常在”的要求,严谨地按照建筑位置的季风变化规律而建造。

在装饰上,五行风水之说也有具体体现,潮州民居的山墙脊头分作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又衍生出古木、大北水、大土、火星等几种形式,这些均是规划、施工时根据自然环境各方面条件,按五行相生、相克之规律选定山墙脊头图案。如有“凶煞”则在屋脊、门梁、木格门等处加“八卦”“镜子”以挡之。潮州民居山墙、檐边的装饰、经常是以黑色为底的水草、草龙图纹。俗称之“扫乌烟、画草尾”,黑于五行中属水,为玄武居北方、水草、草龙纹饰及尙黑的装饰手法,与水网纵横的滨临江海(古代潮州)的生活环境有关,有的彩画常以“博古”为题材,博古是从商周的夔龙纹抽象化而来的,这也是五行之中南方尙水的一

种建筑语言,并赋予深远的文化渊源。(五星脊饰另文讲述)

综上所述,潮州民居无论在建筑型制、风格特色还是营造思想等方面都体现出潮州民居恪守礼制、讲究实用、精雕细琢的营造意识,难怪自古以来就有民谚云:“潮州大厝皇宫起(建)”的美誉,同时透发出潮人无论在任何行业均能求精求巧的文化背境。

巧夺天工的传统民居

潮州传统民居建筑,我们都感叹其群体之美,但细细品味每座单体建筑时,又会发现主人对自己住宅的匠意。它反映着主人的经济地位、文化素养和欣赏趣味。又能通过对建筑的装饰、陈设、风格、字画和诗词的意境等表露出主人的性情和志趣。

潮州传统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溶入建筑中,使民居有着更多的外延,而同时又将人文成果不无时机地“引入”建筑中。如画意对民居中的特殊形制———园林的影响。诗画楹联、金石、书法更是直接的运用。清风、光影、物象、色彩这些大自然的因素,通过建筑因借,能让人更好地欣赏,天光云影、山川姿色、石形树态、水声虫唱都已人为地上升到审美的范畴,其建筑之妙也是不言而喻的。潮州居住建筑不仅“因物而应,因时为业”、“因其势而利导之”,同时反映出务实为本的哲学思想。反映出潮州人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准、修养、情趣的不同,将居住建筑的室内外极尽其视、听、嗅等因素来满足欣赏要求。

潮州大地气候温润,自然条件较适合人类的生活,建筑采用木结构,建筑空间的基本单位是由两片构架围合而成的“间”。由若干“间”进而组织成庭院。而这一庭院在一般的住宅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既是室内生活向室外的延伸、又是室外生活引向室内的过渡。居中天井比比皆是,更有趣的是清末和民国初年较常见在建筑总平面的后座建一“洋楼”,这样的情况或曰猎奇,或曰崇洋,或曰借鉴,总之,这是中西建筑文化的相遇,这时才有了“传统建筑”的真正含义。由此可看出,以所谓“小农意识”、“排外”等对潮州的批评是颇不适当的。

潮州建筑同北方传统建筑一样矗木结构,而其之所以动人,给人清新典雅之特征,实质上是由于它尽善尽美地表达了木结构的表现力。潮州民居建筑的组织横纵相映,表现出极大的自由度。在室内也是横纵交错,空间错落而有序,并对其内部纵向空间的安排便更具特色,表现出特有的民系特点的美学思想。宋代的郑侠《吴子野岁寒堂记》一段描述颇能说明这一问题:

“岁寒堂,子野先生所居也.堂之前古柏数株。两序皆以本朝诸公与子野友者奇文新诗,与夫古之有其言于世切有补者,勒坚珉寞诸壁。群书阁其上,先生休其中。故以‘岁寒’为名。堂南为小沼。沼之南为二石山。山之南为‘远游庵’。庵之南为‘知非轩’。堂东为‘日益斋’。凡此皆出于岁寒。若夫远游之意,则子瞻之铭备矣。”

吴子野岁寒堂之址,在潮州城内。黄挺教授已在《潮汕金石文徵》详细考述。这描写与传统潮州民居的意境是相吻合的,体现了潮州人的传统建筑精神。同传统国画一样,传统居住建筑注重时间(时节的变化)、空间,而对色彩,潮州民居又与国画、诗词有着很好的契合,

是平淡以至“奇绝”。

国画、诗词理论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心灵境界的高尚,是“意”与”趣”的觉悟。对传统的居住环境(指物境环境)的创造,潮人无不赋予自身的理想,追求意境深远。上面描写“吴子野岁寒堂记”的空间与景物实为有限,但意趣无穷。

艺术是表现,但又必须设法不表现,艺术是人工,但又必须泯除人巧的痕迹,艺术有目的,但又必须隐去它的功利内容,艺术的极境是融化一系列矛盾的结果。潮人对自己建筑的态度如同韩昌黎讲的“文字觑天巧”一样,“以为造化虽备众美,而不能全善全美,作者必加一番简择取舍之功”。

流涟古城看民居

星期天,潮州日报潮州文化编辑杨树彬先生造访,言为版面之需,就潮州民居特式问题提问并整理为文案,刊之于报,以发古之幽思,捉旅游之发展,扬潮州之文化。

记者:最近,为让观光旅游者更形象地认识古城风光,市政府对古城区中几条巷道进行修复。你平时喜欢建筑文化,并已从事研究,请从个人的角度谈一谈如何修复最迷人。

平常心:修复工程是对早期建筑经过后代修理中改变原样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建筑时代的工作。我们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主要是“古为今用”,其中最重要一点是它可以做为研究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科技的依据,具有史证价值。所以,我们这次修复土作还是要遵守“整旧如旧、延龄益寿”的基本原则。就义井巷、兴宁巷、甲第巷几条巷的民居建筑来说,论们的年代是明末至民期间,其中大量是清代建筑,跑今应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修复中切忌创新。建筑物的序列、结构、瓦饰等基本是有章可循,要遵重原状;彩画方面由于风雨交侵,年久失修,有的几乎无迹可寻,给修复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还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彩画题材的选取要多方查询,并参照潮州同一历史背境、屋主同一社会地位的民居做法认真推敲,方可确定。因为先民的彩画不单是为了装饰,其中有它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彩画的施工者应有多人以多种笔法共存于同一街坊,不然、笔法相同有千篇一律之嫌,给人以假的感觉。在整体色彩、光泽上还要求它有明显的老龄感觉,切莫采用“整旧如新”或“焕然一新”的修复思路,因为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将使这些建筑物失去那种特有的“古色”,全新的外貌与它的高龄是很不协调的,极易引起游者的误解。

记者:民间俗语有所谓潮州大厝皇宫起,你以为依据是什么?能否说明潮州民居的特色在哪里?

平常心:古时潮州的民居多为草屋或一般的泥砖屋,明朝嘉靖年间潮人陈北科进京,看好了京城的四合院,在拜见皇帝时,忽闻雷雨而大惊失色,即装欲钻入桌下之状。帝惊问其故,陈答道潮州民居是草和泥所造,天下雨须躲于桌下避雨,方免淋湿衣衫。于是皇帝恩准陈绘图回潮,按北京城的四合院形式建民居,从此潮州才有类似四合院模式的民居式样。

传说毕竞是传说,潮州的传统民居并不是嘉靖年间才得到发展的,它是历唐至清历代潮州先民在生产活动和区域交往中受到中原建筑文化的渗透,同时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建筑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建筑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和工艺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的俊逸、清纯,逐渐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

记者:哪这句俗语又有何据?

平常心:“潮州大厝皇宫起”这句俗语笔者倒觉得从潮州民居的特色可以得到答案,它是形容潮州的民居无论在建筑序列格局特别是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可以与皇宫相媲美。潮州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州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的整合,使民居建筑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韵味,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豪华气派,故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说。

记者:什么是“四点金”、“下山虎”?它们和北京的“四合院”是否一样?

平常心:“四点金”和“下山虎”是潮州最常见的民居形式,从平面布局看,“四点金”是四面以房屋围合而成的天井小院。正屋(大厅大房)和门楼间均为三开间居中轴,中间隔着天井,天井两侧各有厢房连接正屋和门楼间,形成围合;大门多开于门楼间中央开间;天井四周屋檐下有回廊,交通整座小院。有的四点金横向发展扩大规模,大厅、门厅两侧各有两房或三房,形成正屋和门楼间五开间或七开间,俗称为“五间过”或“七间过”;也有于一侧或两侧各加一“火巷”和“排屋”,分别称为“单背剑”和“双背剑”。其平面与北京的“四合院”十分近似;“下山虎”又名“双跑狮”,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壁组成。正屋为三开间居中,中央开间是“大客厅”,两侧各一“大房”;正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各为一开间的“厢房”(俗称“伸手”)与“大房”连接;前为高墙,墙上开门。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类乎东南一带三间两搭厢的民居形式。下山虎还有一种形式,它的大门侧升,占去一侧“伸手”位置,称为“单跑狮”;也有因用地的限制,厢房为单泻水屋顶的廊房形式。记者:潮州民居中“驷马拖车”是什么样子?什么人才能建筑“驷马拖车”住宅?

平常心:“驷马拖车”是一种大型复合单元,主体以一座三进大厅堂为中心置于中轴线,此是潮人祭祀先人的家庙,其结构形式与“百凤朝阳”近似,唯门楼间两侧的房较为狭小,称“库房”,中座与后座均为三开间,但均没有内墙分隔,有的中座明问前凸出“拜亭”,其祭祀之功能更加昭然。主体两侧分别各有两座“四点金”纵向排列,以“火巷”与主座隔开,最外侧再加建“火巷”“排屋”围合,使之成为一座庞大的独立单元。庙、屋前均有宽广的大埕,称“禾坪”,“禾坪”前均开一半月池。“驷马拖车”还可于后面成片扩建“下山虎”、“四点金”,形成更为庞大的聚落,里面门巷相通,既分又合,可谓为传统的“安全生活小区”。“驷马拖车”这种民居模式的耗资巨大,非一般人家所能营建的,在潮州,它都是大户望族的宅第。

记者:大宅院常构建有“书斋”、“花园”,其作用为何?请给简要说明。

平常心:我记得清代乾隆年间周硕勋《潮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述:“望族营造屋庐,必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廓中,强半皆高闰闳,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翬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书斋”、“花园”在潮州民居确是常见,其作用主要是教育和环境二方面。自韩昌黎刺潮之后,潮汕之民风丕变,好学成风,宋朝乡贤王大宝尚书曾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总结。及至明清,潮州的经济增长促使了文教的发展,更有薛侃等一大批先贤致力于教育,儒家文化渗透到下层社会,追远报本、荣宗耀祖的理念普遍为潮汕人接受。民居设书斋足见潮州人尚学的精神主流。至于花园,却是先民追求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生活质量的体现。在花园种上芳草嘉木、叠石理水,这些使民居处在一个幽美的近乎自然的环境之中,以获得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记者:潮州民居的门楼两侧常绘有山水或戏曲人物故事,在国内的古建筑中你曾否找到它的渊源?

平常心:古老的潮州民居特别注意外墙的白灰细粉,在白粉墙壁上绘上彩画,还配以门匾、石雕、木雕等装饰,使建筑物五彩缤纷、金光悦目、神韵无比、给人以舒美感。

我国古建彩画有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及艳丽的地方色彩,在《论语》中孔子曾有

“山节藻【木兑】”之说。在汉代就有“以椒涂壁、被以文绣”的记载。潮州民居彩绘壁画主要有门楣画、门肚画、窗楣画、屋角墙头花及轮廓墨线等式样,其用笔与色彩技法是先用白描勾勒,再以靛青红紫诸色彩为图案,敷色上常用“退浑”的手法,这与梁朝著名画家张僧繇的“凹凸花”画法一脉相承,从题材方面多采取一些写实画题,如各种花卉虫鱼字画器物以至人物山水等,与苏式彩画、徽派彩画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历代先民迁徙移民、商贸往来促使地域文化交融的结果。与地方经济发展、交通发达有着紧密的联系。总地来说,潮州彩画的渊源还是中国彩画技术的支系,具有浓厚的江南如苏式的风格,但又具有浓厚的地域个性。——潮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5c3002137.html,

古城小巷

吴志敏

小巷,北方叫做胡同,都是城市或乡村的一种较窄的街道。我是在古城的小巷里长大的,古城里到处都是小巷,我的家在小巷里,我的学校也在小巷里。中学以前,我每天都穿街过巷,往返于小巷之中,在小巷中玩,在小巷中学习。那时的巷头巷尾,巷陌深深,没有车马的喧嚣和滚滚的红尘,似乎与世隔绝,现在回忆起那些小巷,如一首首宁静、优美的诗。

记得孩提的时候,小巷里的居民大都十分安份,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味地生活着。夏夜的瓜棚篱下,坐着纳凉的小巷邻居,见识较广的老人用枫溪的盖瓯冲泡着计划供应的安溪茶叶,讲着一些陈年故事,我们绕于炉旁,七脚八手地帮着加炭扇风,静静地听着大人们的故事,认真地注视那盖瓯在“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那闻名中外的潮州工夫茶文化开始在我这一代生根、发芽。在各家各户的狭窄小厅里,妇女们用纤纤之十指,一针一线地编绣着一幅一幅的绣品。一针一线地传承着载誉四海的潮州工艺美术之潮绣。寒冷的冬天,记得当时的冬天特别冷,或因为衣服单薄的缘故,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要生起小炉子御寒,那柴炭燃烧味和厨房煤碳燃烧味混合在一起,十分呛人。太阳落山后,各家各户都紧闭着大门,各自营造自己的梦,小巷非常肃静,偶尔有步行声传进来,那是个别因公而闲不住的人或者不甘寂寞而去看电影的人的脚步声。当他们走过后,小巷又回到静寂。小巷是寂寞的。

寂寞的小巷,有时也有热闹的时候,当时是国家多事之秋,有时大人们在小巷中走,或急匆匆的、或慢条斯理的、或三五成群高声地吆喊、或没声没息地闲逛。当时我还不懂什么是国家大事,懵懵地一味与伙伴玩、打玻璃珠子、斗香烟壳、赌榄核、捉迷藏、放风筝,可谓无忧无虑。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大人们的事,每每有家国之忧、古今之思和人生使命萦绕在他们的心头。

当时的小巷不仅宁静、深窄,而且曲折迂回,它是有序而零落的民居建筑博物馆,小巷里的建筑上;溯宋代的许驸马府,下迄民国的小洋楼,应有尽有。高墙大院比比皆是,在深深庭院的院门口,能找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唐诗意境,在一些归侨的宅门口,更能闻出那太平洋彼岸吹来的风的气息。雨季的时候,雨伴着檐花嘀嗒嘀嗒的,晚上有时还会有雨打芭蕉、雨打荷叶的声音,有节奏的、有韵律的,充满诗意。

在花岗岩石铺成的小巷路面两侧,尽管有的宅院年久失修,带着历史的沧桑,但那石雕、木

雕还清晰可见,贝灰墙面的彩绘图案依稀可辨。小时候并不注意,而今每回到这些熟悉的小巷,每每情不自禁地要伸出手触摸这些石门斗、石雕、木雕。在我身上,有一种“小巷情结”至今还挥之不去。

八十年代初,小巷开始热闹起来,居民也不甘寂寞,从《陈三五娘》到《刘三姐》、从《北国之春》到《我的中国心》,每天放音机高声在唱,人们每天大都来去匆匆,但不像以前一味地吆喊,而是忙于上班赚钱,回家帮搞家务。小巷里有的庭院也不安份地拔高,变成一幢一幢的水泥楼房,小巷的花岗岩石路面不见了,替换了平坦的水泥地面,有的小巷热闹得不得不变成了通衢大道。古城昔年如潮州弦诗的小巷变成了潮州大锣鼓和西洋摇滚乐的结合物,十分热闹。人们经常用“变样”来形容社会的进步,建设的发展,这时的古城小巷确实变了。我这时候已经光荣地成为一名职工,因古城小巷里的家的容量不足而迁出古城区,住进了自己给自己搭建的笼子。但我经常回来,回到这些似曾相识而又不敢冒然相认的小巷,因为在这里快找不到我的童年,快找不到我的昨天,我有点失落。

九十年代,古城小巷又慢慢地静下来,一批批迁出古城小巷的居民已;成为新生活区的居民,有的旧宅已门可罗雀,当一声旅游旺市的口号,一条保护古城的政策出台时,古城的子孙们回望着昔年生活的古城小巷,有些感慨,古城小巷终归宁静,而那千疮百孔的面貌,令人伤心。幸于新世纪的第一春,义井巷、兴宁巷、甲第巷开始修复旧貌,那些充满着故事的大宅院又快找回自己原来的面孔,那些记载着昔年来往足印的花岗石路面石虽已失落,但又有一片片坚硬的石板负担起这责任,记载着往返的足印。我虽不是这三条巷的居民,但在复原后来这里,我相信能找到我昔年的感觉,能找回古城小巷的历史,以解我那“小巷情结”。——潮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5c3002137.html,

潮汕民居百年变迁

作为汉民族诸多民系当中的一支,潮汕民系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的关注。在漫长的岁月当中,潮汕人以其刻苦奋斗、勤劳与智慧名扬世界。伴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潮汕商帮的崛起,以工夫茶、潮剧、潮汕民居等为代表的潮汕文化逐渐被世人所关注。而潮汕民居作为潮汕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精美的艺术装饰。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主要以下山虎,四点金为主,四点金向横发展为五间过,七间过!向纵发展有三座落,三厅串!如向纵横同时发展则形成了四厅相向,八厅相向,三壁连,四马拖车等,还有少量大型潮汕民居和土楼方寨。

古时潮州的民居多为涂(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的茅屋。后来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而版筑这一形式本身就来自于中原汉文化。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潮人陈北科进京,看好了京城的四合院,在拜见皇帝时,忽闻雷雨而大惊失色,即装欲钻入桌下之状。帝惊问其故,陈答道潮州民居是草和泥所造,天下雨须躲于桌下避雨,方免淋湿衣衫。于是皇帝恩准陈绘图回潮,按北京城的四合院形式建民居,从此潮州才有类似四合院模式的民居式样。传说毕竞是传说,潮州的传统民居并不是嘉靖年间才得到发展的,它是从唐至清历代潮州先民在生产活动和区域交往中受到中原建筑文化的渗透,同时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建筑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建筑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和工艺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的俊逸、清纯,逐渐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

在漫漫潮汕历史长河中,潮汕民居受到经济条件、政治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乃至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而在历史上潮汕民居的变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由于潮汕汉人大多是从中原经福建南迁而来的。潮汕明清时期的建筑,多受苏杭

园林的影响,常以庭院式建筑为主,如澄海樟林的西塘等。这与明清时期海运业的发达而潮汕对外贸易渠道主要是苏杭一带有关。其次,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海运的开禁,华侨华人的增多,以及汕头的开埠,一些开风气之先的富商巨贾,也逐渐把西洋的建筑技法和材料带到潮汕地区,形成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最典型的莫如澄海的陈慈黉故居了。最后是民国时期,即上世纪30年代,汕头埠的商业中心是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四永一升平。小公园是汕头开埠后的商业发祥地,聚集了多数那个时代的潮汕特色建筑,

在整个潮汕民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潮汕民居形成汲取了各方面的营养,既有中国古代优秀的艺术结晶,也有西方现代建筑的精华。这一点也正体现了潮汕文化开放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潮汕民居发展至今所形成的固定模式对潮汕民居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大片建筑规模和风格都一样的“四点金”让追求个性的现代人感到厌倦。

而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建设的水泥砖洋房,也由于缺乏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凸显了许多的不足。所以,聪明的潮汕人将潮汕民居的传统装饰风格与现代的洋房有机会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现代化楼房。这也更好地促进了新时期的潮汕民居的发展。虽然这种中外结合的方式从诞生至今都具有极大的争议,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潮汕人民对传统民居眷恋所表达的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客家民居作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已经被新一代的客家人彻底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民居如果不加强保护力度,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潮汕艺术精品寻找到更好的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代的磁砖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潮汕民居的艺术风格,使得原来守旧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焕发了新的风采。当然,这种以生活功能为主潮汕民居的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说明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

而事实上。在现代潮汕民居中也不乏艺术精品。潮阳区铜盂镇洋美村“明安里”,是新近兴建的潮式民居群落,它既遵循潮汕民居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样式进行建造,保留原汁原味的“潮味”,又赋予新世纪的时代文化风情,再现新千年潮汕民居文化的辉煌。明安里中的嵌瓷、泥塑、彩绘、金漆木雕、石雕等装饰工艺,都是聘请潮汕民间传统工艺高手进行制作。其中的牌匾和壁联,都是当代数十位当代“重量级”的书画名家的墨宝互相辉映,这在潮汕民居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在潮汕民居内围墙建造碑林,也是十分罕见的。此一创举,在潮汕民居中也可谓是空前的,大大地提高了潮汕民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档次。明安里的建设在潮汕民居的发展中是极具代表意义的,它从文化上和艺术上体现了潮汕民居的特色,也代表了21世纪潮汕民居的发展依旧灿烂辉煌。

作为潮汕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潮汕民居的传承体现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特征。在这一个传承中,我们看到了中原汉文化的身影,同时我们也看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精华。而潮汕民居在吸收这些精华的时候,无疑会对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产生影响。潮汕民居的兼容并蓄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广博,也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纳百川。我们有理由相信,潮汕民居以及整个潮汕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条路继续延伸。而这条路所代表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道路吗?

潮州建筑的演变

潮汕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汕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已渺不可考。 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语可以道出潮州建筑的特色——“潮州厝,皇宫起”。并不是过誉之词,而是恰如其分的表述。它用来形容潮汕民居的独特风格和建筑特色,意即谓潮汕民居是仿制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而建造的,可与皇宫相媲美。 唐宋两代是潮汕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 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练,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土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年)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汕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马拖车的雏形。 现在的许驸马府,是一座四合院式庭院。住宅正座三进,左右有火巷排屋,后包是楼房,称“御书楼”。主体建筑采用五柱穿斗式梁架,夯土墙。屋顶为硬山顶,倾角小于20度,出檐平缓。这与明清时期潮汕民居屋顶的形式有较大的区别,是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如果从营造方式方面去考虑,这种小倾角屋

顶,大概是原来采用蝴蝶瓦砌盖方式。在铺盖瓦顶时,不使用胶结材料,第一层底瓦直接铺架在两桷之间,凹面朝上,第二层瓦将凹面朝下,覆盖住两行底瓦间的接缝。这种屋顶,就叫做蝴蝶瓦屋顶。 明清时期的潮汕民居屋顶的营造采用灰沙土做胶结物,瓦片粘连结实,倾角也就可以陡些。风格的差别也许能说明许驸马府的建造,确实在明代以前。许驸马府建筑装饰简朴。门簪为木制圆形,门槛较高。柱子多为圆木柱,门墙柱础均置于石基上。第二进厅前的拱斗有简单的卷云雕刻装饰。与明清时期潮汕大型民居的装饰风格,区别也很明显。该府建筑形式古朴大方,浑厚坚实,保留宋代住宅建筑的传统特点。 明清时期潮汕民居建筑走向成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汕地区,活跃于全国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汕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形式趋同、恪守礼制,讲究实用,突出兼容、轻巧通透、工艺精致等自己的诸多风格。这清代后期,因潮汕地区、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的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 近代潮州骑楼建筑是中西合璧、美观实用的典范。是根据当地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参照古人以架木为巢,后发展为吊脚楼等檐廊式建筑借鉴开埠后传入的西洋券廊柱式建筑,并与当地的建筑特点相融合,加上大批华侨从南洋带来的大批建筑形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

传统手工艺传承人采访实录

9月26下午,我们走访了家住山东省菏泽市牡丹桥李村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面塑传人李双虎老师。李双虎,山东省面塑艺术学会面塑工艺师,菏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菏泽市牡丹区面塑协会理事。1966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马岭镇桥李村的面塑世家,外祖父李俊兴是建国前后国内外著名的面塑老艺人,李俊兴擅捏“文官风雅”,李俊福则擅塑“武将雄姿”,被誉为“文武二李”。他们曾多次随团出国访问献艺,受到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舅父李芳清乃中国面塑艺术家协会主席、面塑大师,多次荣获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奖,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其“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李双虎自幼跟随舅父学习面塑,深得大师真传,从艺20多年来,认真刻苦,不断创新,技艺不断提高,其风格独树一枝。 李老师为人很热情,我们去他家的时候亲自出门迎接,到家里坐下后热情的招待我们。李老师家里比较简陋,传统的农家小院,院子里还种着一些冬瓜,爬在院子的上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宽敞的房子,排列有序家具。走进家门,矮矮的房子,屋里甚至有点阴暗,几个座椅,一张方形桌子,算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吧,同时又是他的工作台,上面还放着他制作作品的材料和未完成的作品,花花绿绿的,他笑着对我们说“有点乱,这是为文博会准备的”墙上挂着李老师去参加一些活动是的一些照片和参加博览会的一些参展证。 李老师把他的作品拿出来给我们看,其中“有岳母刺字”、“八仙过海”、“关公”还有巾帼女英雄“穆桂英”。各个人物都栩栩如生,颜色鲜明,十分逼真,创造的环境山水、树木齐全每个作品甚至可以

看到每个人物的每个头发、脸上的皱纹,足见李老师技艺的精湛。李老师在给我介绍他的作品的时候神采飞扬,总是时不时的露出那种自豪的微笑,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作品还是很骄傲的,并且把它们都当做自己的宝贝。

潮汕建筑特色

潮汕民居形式的名称,都与大自然有关系的名称如“四点金”(“金”是风水中自然界的五行之一)、“下山虎”、“爬狮”等,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结合点”在潮汕建筑中俯拾皆是。 在民居建筑的形式上反映了建筑土木技术结构与中轴线为基准的对称审美要求,故门与窗的重复连续性显示出节奏感格外明显。其建筑方式多为板筑、白瓦素墙、秀洁清净。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用于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上。此外,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极其注重装饰,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火、土五种不同类型,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上主要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精美绝伦的石雕,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色古香如皇宫建筑。 潮汕平原地理地势复杂,江河密布,村镇多临水,未近江河者多开渠引水至村前,挖一半圆形水塘蓄水,弧形朝向主体建筑,以纳气聚财,也有“过池风”凉爽的实惠,更有游泳、洗澡、洗衣物、养鱼的实用价值。 我们将重点讨论潮汕民居建筑的风水特点 1.潮汕的风水与二次葬习俗 由于潮汕平原的地势地域因素和民风民情的缘故,潮汕自古酷信风水,至今存有大量的风水建筑。仅澄海莲花山,就有“倒插金钗”、“猛虎跳墙”、“黄蜂采花”、“飞凤衔书”、“通天蜡烛”等许许多多风水的典范,其中的“金交椅”又称孩儿坐轿,是北宋新州知州,位列潮州前八贤的张夔墓;“蟠龙吐珠”又称摆盘猪头,是江夏黄氏的祖墓。这些风水宝地几乎每一处都蕴藏着莫测的玄机和神奇的传说。 最能说明潮人惑于风水的现象是所谓二次葬习俗。《潮州府志》载:“陋俗相沿,葬后十年或廿年,则易其棺而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为了得到一处吉穴,或停柩数十年不葬,或葬后

关于潮剧的生存发展现状与在其源生地的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更新中)

关于潮剧生存发展现状及其源生地的传承保护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项目研究 (一)研究问题 研究潮剧的生存发展现状及其在源生地的传承与保护,探寻其发展出路。(二)研究背景 当今,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形式多样化,城市化发展稳定而高速。在这发展快速的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传统戏曲所受打击尤为突出。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戏曲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368种减少到21世纪初的267种,且种数仍在减少。中国戏剧种类在半个世纪里缩减了近百种,可见其面临着及其严峻的生存危机。潮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戏种之一,属于三大剧种之一,拥有400多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潮剧一直以来在潮汕、南部、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潮人聚居地区都比较活跃,有着一定的生命力及影响力,但生存状况依然不太乐观。因此,调查潮剧的生存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情况,探究其发展道路,对推动潮剧这一传统文化的发展、弘扬与传承潮汕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深远意义。 (三)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文献查阅及剧场参观等形式,调查潮剧在的发展、传承、保护状况及在其他地区认知情况,探究其发展现状出现的原因因素并针对其现状探寻潮剧的发展道路,同时,让潮汕地区的人们更加重视潮剧这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让更多的非潮汕地区的人了解潮剧这一优秀文化。 二、调查样本及调查方法 (一)确定样本量原则 1、确定样本有效性

我们调查小组为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我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实地考察了、,以网络电子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网友的意见。最初确定的计划总体样本量为250份。 2、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实际共完成300个样本,并且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坚持“发言权来源于真实科学的调研”为原则。以线下问卷和实地走访座谈相结合为主要调研方法,并结合文献分析法和咨询专家展开调研活动,使本次调研真实科学,全面客观。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浏览大众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知网等里有关潮剧发展与继承状况的文献,及中国新闻网、戏剧网等深入学习潮剧的生存现状及在其生源地的传承与保护,对所搜集到解读“潮剧的生存发展现状及在其源生地的传承与保护”的文章进行整理总结,是本调研报告立足最新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 2、问卷调查法 为了获取大量的调研数据,使调研的结果量化且真实,也为了方便调查结果的准确。本次调研分为线上问卷和线下走访。问卷调查法只要分为三个过程:前期准备,中期调查,后期分析。 前期准备:在确定好调研主题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通过学习与讨论,对潮汕传统戏曲“潮剧”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研究,将着眼点放在现代社会人群对于潮剧的认知情况上,所编排出了13道问卷调查题目。 中期调查:在潮汕市区各处走访调查,随机对过往路人进行问卷调查(为了方便统计及调查,走访以扫码在网上问卷进行回答来完成)其中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包括潮汕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调查结束后将问卷回收整理,为后期分析数据做准备。 后期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复查审核,确保每份录入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线上问卷共收集307份,有效份数300份,数据有效率为97.7%;本次线上问卷调查共收获300份有效问卷。录入数据后,我们将会利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横向和纵向、多维度的分析,用所得数据初步总结本次调研结果。 3、访谈法 在走访潮剧院,潮剧演出地时,我们都会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再不断深度挖掘,除了预设的问题外,我们还根据采访者所回答的问题中衍生出更多的问题,以获取更详细全面,更真实的资料,不断深化我们对潮剧的认知,对潮剧的生存发展现状及在其源生地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访谈过程中,我们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谈话记录。同时为增加调研的活力,提高调研客观性,我们还通过拍摄访谈现场的图片来反映部分调研结果。 因为我们的问卷的填写者为青少年居多,为了调查的全面性及可靠性,我们采访重点偏向于中老年人群,分别对潮剧爱好者、唱剧人及普通市民进行了采访

手工艺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c3002137.html, 手工艺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来国强 来源:《牡丹》2018年第27期 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方式之一,在当代生活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国著名作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中写道:“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由此可见,手工劳动是伴随着人类发展一路走来的,而手工艺是手工劳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对手工艺传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认为手工艺应以传统文化为精髓,以现代化营销为手段,通过政府扶持、教育跟进、科技结合与品牌化打造,必能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扬。 人类学中的相关理论认为,社会的艺术形式不但包含其自身与文化,而且与艺术的组成部分共同作用,促进社会统一。针对手工艺艺术,在判断它的社会功能是否衰退时,不能仅仅以其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为依据;相反,当代社会,手工艺仍旧有着不可替换的深刻意义。现阶段,手工艺正在经历着历史上的首次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具体是指从轻工业转向具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重特征的过程。因此,人们在重视手工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困难与机遇。 一、手工艺传承的机遇 随着手工艺社会属性的变化,手工艺人的社会角色今天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由最初的底层产业工人慢慢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者。今天,具备一定声望的手工艺人可以依靠自身的技艺获得各种荣誉,另外,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部分手工艺人在大众视野中的曝光率也很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很多国家都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已经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上升到文化战略层次。在当下社会文化与舆论导向的牵引下,中国手工艺迎来了千年难遇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市场与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为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传统手工业对本土的原材料和市场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也造成了其未来发展的局限性。但是这一局面今天已经被打破,中国手工艺人只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如何能够在广阔的世界市场生存下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手工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可以为解决这个矛盾做出一定贡献。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职能机器人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取代人类劳动,这样就会导致失业等社会问题。手工艺具有灵活性高、自发性强、零散加工和分散经营等特点,它有助于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从社会高度来看待手工艺发展,其未来必然会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一)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潮汕风水概述

潮汕风水概述 1.潮汕地形龙脉分布 中国地脉走势大致可分为三大干龙。古代风水家认为,昆仑山是山脉的发源地,风水师录葛溪说:“须弥山是天地的脊骨。中间连接天的中心成为庞大无比的内核,四肢才分成四大世界,而只有东龙进入中国,南龙从昆仑山绵延而出,龙子龙孙也都是可以识别的。风水先生朱士远说:“普天所有的山脉,都是从昆仑山发源的。中国广大的土地,都在东南方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所以,所有的河流都流向东南,就说中国吧,龙以水作为界限,长江,黄河,黑龙江是三大界水。龙的走势都陕西、四川向东方延伸,所以水都向东流,当然也有向北流和向西流的,但人没法到达那儿,眼睛也没法看到。只因为水都向东流,所以交织得很复杂。我国,两京十三省,就譬如一个小小的穴场,河南是其中的乳山东、北直(即河北)是其中的左砂,吴越和闽广是其中的右砂,东海是其中的明堂,吕宋,琉球,琼州,日本是其中的印堂,长江,黄河是穴旁的虾须水,登州,莱州延绵入海,左砂是曜气,过脉和束气,还在陕西的外围,这些只有智慧人才能通晓其中的道理,才能识别它”。诸如上述,他们便把中国龙脉分为三大脉络。 一、北干脉络:黄河和鸭绿江中间夹着的是北条干龙。延续到辽海河北的龙,是从昆仑山起止的。一直到达白登县以西。其中一枝是壶口东岳泰山。另一枝向南伸展为析城又扭头向西成为雷首,其次一枝成为太行山,再次一枝便是恒山,再次一枝成为燕然山,直至平滦碣石才停歇下来。《山经》说:“昆仑山延伸于阗便是颜山山脚,每条山脉都是战争之地,山脉延绵不断,一直伸入沙漠瀚海北面。那里的风俗都很精野强悍,人们非常粗犷刁顽,儿子生下来十岁便学习骑马射箭,个个学得性格硬,身体强健,它的水源是山西的汾河,发源于管州绛州,一直东流到海。 二、中干脉络:黄河和长江,中间夹的是中条干龙,一直绵延到东方大海,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是中干龙新在的地方。它从西倾开始,经过甘肃西部伸守凤翔:“各条山脉延绵不断,一直达到大散关,可以看到大好的河山横布中间,大缠大护直到函谷关,河水从黄河中流淌如同秀美的玉环,”长安的一枝山脉发源于熊耳,这便是中岳篙山。从汴梁直到兖州是太岳山《经》上说:“黄河处在北方,而长江在南,这两条江水夹住中间地域,生气一直不断。在龙脉行青齐之时忽然耸起山峰,兖州和东岳两山横立其间。龙脉分支的山峦非常灵秀。鲁地上涌现了不少圣贤。”还有一枝龙脉到达登州和莱州地界。一枝到达沧州直隶一带。它产生的水源是济水,发源于垣曲县,流到温县境内时汇入了黄河,由从黄河南部流出,泛滥成柴河。又从东北方向直抵青州境内流入大海。汉水则到汉阳境内汇入长江。淮水至淮安汇入大海。 三、南干脉络:长江和东海夹住中间的南条干龙,尾部消尽在东海南部。它的龙脉从岷山开始,逐步曲折向西进行,又向南转到云南的地域,再越过夜郎,穿过桂岭,到达零陵,这边是九嶷山,又进入桂连,通过大庚岭,从南雄出发,过兖州,过邵武,抵达广信穿行过徽州,向东延续成为天园山,其中一枝支脉成为钱塘江,另一枝脉分别进入海口,杨公说:“海门气势旺盛,连通福建和广东,南龙和支龙相交接在一起,这本是海门的南方脉络,主发财至富和文武百官的山脉交错横杂在中间。”其中一枝龙脉起始于建康,一路直达江淮,一枝从灵州发端扭头奔向鄱阳湖边,它的水源则是:湘水发源于永州零陵县,到达洞庭湖,延伸进入长江。 潮汕北部与西部山峦则属于南支脉武夷山脉的残丘。南方丘陵地带以及潮汕北部的山区,形成了潮汕阻挡冬天北方寒气的第一道防线,莲花山脉与两边延伸的大南山与南阳山脉形成了阻挡寒气的第二道防线,各村寨选址一般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这样,又形成第三道防线。潮汕的地形其实更象一个人,面朝大海,山脉象双手拱卫着平原。夏天,来自海洋

浅谈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浅谈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摘要:传统手工艺在人类代代相传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手工文化,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带来了传统手工艺的日趋式微,但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 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手工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心手相连的艺术,体现了人类在生活中对自然发现与利用的聪明才智。每一种手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乃至消亡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在工业、电子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众多民间手工技艺的生存状态亟待保护与传承。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首先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在此过程中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次是对传统手工技艺中包含的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历经了无数劳动者的磨炼之后的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民族之根,才能无愧于祖先和子孙。 1、传统手工艺与传承人 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掌握在手工制造者手中,他们是手工文化的创作者,然而辉煌的手工艺术历史并不曾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农耕社会的手工技艺五花八门,手艺人层出不穷,这是当时社会对手工艺品和手艺人的需求。从事手艺的人员因为技艺的娴熟和辛劳也能获得乡野四邻的重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些对农民而言是值得羡慕的事情。千般技能在辛劳勤奋与智慧中代代相传,但靠手艺谋生活始终是手艺人从艺的最基本的想法。所以在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中,要关注手工艺人的生活状况,当手中技艺能够为艺人和家人带来生活的保障时,才可能有人从事手工技艺劳动。 传统手工技艺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关联,在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技艺艰难固守自己的阵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传统手工文化情感的逐渐淡漠,手工制作的物品和它的制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能充分体现手工艺者的价值。传统手工技艺与传统手工艺品与飞速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然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被遗弃的宝贵资源又被再次关注,这是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手工艺给现代人类更多的启示,对于陶冶民众的思想情操、丰富民众的艺术文化修养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日趋式微的众多民间艺术及其制作工艺,需要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2、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 2.1 传承人保护 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依靠口传心授师徒相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最关键因素,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能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需要传承人的积极参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由谁来“传”?又由谁来“承”?传人逐渐在老去,而现代日新月异的工业文明和日益膨胀的物质生活将“承”推向了一个尴尬、艰难的困境之中。假如说手工制作让手工制作者生活富裕,并且有着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那“承”艺将是一件相对容易实现的事情。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真正的手工艺人依然没有生活富裕,也没有获

(建筑工程管理)浅谈潮汕民居建筑

(建筑工程管理)浅谈潮汕 民居建筑

浅谈潮汕民居建筑 北京有四合院,陕西有窑洞,云南有吊脚楼,…………,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各地的建筑有着自己的特色。那么,潮汕地区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呢?当下,请让我们壹起走进原汁原味的潮汕民居建筑! 壹、潮汕建筑的发展史 我国的建筑自古以来渊源深厚。从原始社会开始使用壹般的树枝、柴草架撑而成的茅屋到汉朝初步形成的木结构屋形。人们在建筑实践中不断提高建筑技术,后来又出现了砖木结构建筑。唐朝时,这种砖木相融合的建筑可谓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明末清初至民国时期的我国的建筑已趋向传统化、格局化。潮汕建筑是其中的壹颗璀璨的明珠。 古时兵荒马乱,无乡不寨,这对潮汕建筑特色的形成起了巨大的影响。古时寨是壹个整体,它的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院式”被采用得最广泛。大同小异的寨子壹般呈现以下特点:①以某个范围的区域规划而成的村落,通常以祠堂为中心,其它房屋围着它而展开。②为安全着想而只设壹个寨门。古时官兵的掳掠,强盗的洗劫等情况较为严重,这个唯壹的入径可防外敌轻易入内。③受风水学的影响。壹般房子都是靠山环水,坐北朝南。古时“水”象征“财”,“环水”而“守财”,浓厚地反映出《易经》中天人合壹之说。以现代的角度则能够诠释为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观。④外简内繁又是其特征之壹。这点深深印上潮汕人思想情怀的烙痕,表露着潮汕人的谦逊、内涵。既追求现世生活又不失纯朴的本性! 二、民居建筑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前进。在众多古建筑中,潮汕民居壹枝独秀。让我们在滚动的历史里,细数着点滴往事,展望着未来的发展。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四点金”。大 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如下图)等。 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其中停驻在潮汕的“丁氏光禄公祠”即“丁府”(丁日昌纪念馆)便是壹个经典。它的整个格局可视为俩座四点金的合且和扩充。“丁府”共有近百间房屋,采用中轴式布局,主体建筑共三进:通正门是门厅,俩侧各有壹间下房。门厅下为天井,天井左右各有厢房或花厅,这第壹进。天井 直进是中厅,俩侧各有壹间大房,这里为第二进。从中厅壹侧门可通向第三进,其结构似第二进,只是面积稍小些。三进四周皆由排屋包围起来,有“百凤朝阳”之美称。排屋皆以巷隔开,左右俩侧对称,有“火巷”之名;和后厅相隔,连接俩边火巷的称为后包。正门前有壹大埕,大埕俩边的大门称为“龙虎门”。整座建筑鸟瞰便为繁体字“兴”,空中载体向下见为雅致壮观的水城建筑群。建筑师们让建筑以自己特有的艺术美感来展现建筑的独特魅力。表达他们对“天人感应”的理解建筑和人、建筑和自然(天、地)以及()建筑之间应该和谐统壹,使神灵的哲理观具体化。外貌寻常,内里构造奇特的丁府在潮汕建筑文化史上是潮汕建筑文化库藏中的瑰宝。 潮汕民居的建筑形式,在砌墙和屋顶构造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小型屋居用灰涂角垒砌,普遍住宅则多采用灰沙版筑夯成,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有的仍添加稻草筋等材料,物尽其用。夯成后再抹上灰泥磨光,既实惠又坚固耐用。它的坚固在《潮汕府志》中有作详细说明。屋顶的栋梁结构是建筑中的精华之壹。屋顶木梁结构壹旦受力,首先传到椽角,次传到檀(桁),再传到柱,受力体系清晰,可使压力及时得到分散,减轻墙壁受到的压力。屋顶设计不仅在建筑上充分利用了力学知识原理,而且综合运用了热学知识,瓦片叠置桷上(至少有双层),瓦片之间有少量灰沙,既能很好地粘连,又有利于空气对流和室内采光。使建筑物不仅具有精巧细致,朴实无华之美,又有良好的隔热功能。瓦片

我眼中的非遗――传统手工艺5.1

“我眼中的非遗”——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手工艺技能,是指人民群众为了满足物质精神需要和审美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进行人工造物所用技能的总称,包括器具制作、民居建筑、陶瓷、织染、金属工艺、造纸、印刷、酿造等传统手工技艺。 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繁多种类,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实用类手工艺、欣赏类手工艺、宗教祭祀类手工艺。按产品分类,可分为陶瓷手工艺、金属加工手工艺、纺织印染手工艺、挑花刺绣服饰缝制手工艺、金银首饰加工手工艺、皮革和毛皮加工手工艺、竹藤棕草编织手工艺、木器制作、雕刻及建筑装饰手工艺、制浆造纸手工艺、民族民间乐器制作手工艺、儿童玩具手工艺、烟花爆竹手工艺、工艺画制作手工艺及书画装裱手工艺等。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丰藏宝库。 传统手工艺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护着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主要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以实用为主,注重功能,同时力求美观,把功能和审美要求完善地结合起来。如陶器、木器、竹藤编织,都是群众的生活用品,同时又都作了艺术加工,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二是大多数手工艺品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铜锡资源、竹木藤草资源、棉麻毛资源、大理石资源进行艺术加工,使天然资源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三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家庭副业为主,其技艺的传承以家庭世代相传为主,这就使各种手工艺及其产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因人因艺而异的独特风格。 四是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就是说,在一个民族的手工艺品中,不仅透析着这个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还可以从中断定,在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正确名称称为潮州文化,是海内外潮人的根,在广东潮汕地区(以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潮州人,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我们把潮州人所创造的文化名为"潮州文化"。潮州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潮汕善堂堪称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潮州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贵的一个菜系之一;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而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俗称《荔镜记》可谓是用潮州话编写岭南第一文学巨著。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犷豪迈的潮阳英歌舞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潮州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 一字点题潮州文化,那就是一个“精”字。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州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州民系文化。潮汕地区从宋代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 【概说】 一、潮汕文化的定义

潮汕文化是潮人民系的文化。中国有许多民系,其中如潮人民系、客家民系、广肇民系、闽南民系等。潮人民系颇为著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操潮汕方言。因此,潮汕文化是操潮汕方言的潮人民系的文化,是包括海内约1000万潮人和海外约1000万潮人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群体文化。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潮汕文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研究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潮汕文化源远流长 潮汕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今潮汕地方很早就有土著居住,包括越族中的僚、俚、畲等土著,这些土著都有文化,潮汕文化在形成过程之中,就吸收这些土著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潮剧《苏六娘》中婉转悦耳的《斗畲歌》,就源于畲族民歌。潮汕地区现有的居民,其祖宗大多数是由中原地方先后移入的,为数众多的中原移民,也带来了中原文化。潮汕文化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中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成份,如儒家文化和中原的语言、文学、戏剧、音乐中的不少内容。随着潮汕民众由于各种原因,自唐宋至明清特别是汕头开埠以后,不断向海外各地移居,同时由于潮汕与海外各地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外交往的增加,海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等)也不断传入潮汕,潮汕文化也吸取了海外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汕头市的骑楼建筑文化,就是吸收西方建筑艺术而建造的。由此看来,潮汕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色,是吸取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海外

关于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的提案

关于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的提案 理由: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是综合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同时,手工艺产品蕴含丰厚的文化价值、循环经济价值、环保价值、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地方特色。目前,韩城正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我市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推进韩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发展韩城旅游业的重要举措,需要进一步重视。 办法和措施: 1.做好农村民间传统工艺的挖掘与保护工作 农村是民间传统工艺的富矿,政府应就农村民间传统工艺传承和发展工作进行专题的调查研究,建议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农村民间传统工艺的发掘与保护力度,将更多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传统工艺纳入政府扶持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培养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 一方面,鼓励韩城市的工艺大师面向社会广泛挑选优秀苗子,并做好民间传统工艺的宣传推介工作,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得到名师的传道授业。另一方面,韩城的职业技术学校, 应结合我市民间传统工艺的特色, 开办与之相适应的技艺人才培养专业;社会各专业学术团体, 特殊专业技艺名人, 积极开展特殊专业技艺人才的培训, 传授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技能。 3.加大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扶持力度 应加大政府采购与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并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一是建立政府购买民间传统工艺品和规范购买项目招标的制度,为民间传统工艺产

品开拓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并有利于韩城传统民间工艺的品牌塑造。二是设立扶持韩城民间传统工艺的专项资金。三是建设“民间传统工艺企业孵化基地”,打造政府扶持、发展、服务民间传统工艺行业的平台。 4.让传统手工艺走进社区和课堂 建议在基层社区广泛开办韩城市传统手工艺教学班,积极组建民间工艺兴趣团队,使民间传统工艺为更多人所了解、所学习、所喜爱、所接受。另外,可通过聘请课外辅导员、开设第二兴趣课堂等举措,使更多的民间工艺大师走进校园传授工艺、展示风采,使中小学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近韩城民间传统工艺,学习和传承民间传统工艺。 5.增强民间传统工艺的创意 积极推动创意和民间传统工艺深度融合,使民间传统工艺显示更多的创意、展示更多的特色。可以通过举行民间传统工艺从业人员的技艺培训、举办民间传统工艺创意大赛、开展各类民间传统工艺交流、组织民间传统工艺者赴外地采风考察等举措,以达到创新发展, 开发具有时代特色产品的目的。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是潮人民系的文化。中国有许多民系,其中如潮人民系、客家民系、广肇民系、闽南民系等。潮人民系颇为著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操潮汕方言。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研究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州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州民系文化。潮汕地区从宋代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 中国地大物博,地方建筑灿若星河,各具特色,潮汕民居便是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汕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窑潮汕民居民屋的粗犷,瑶寨吊脚楼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苏州园林的自然一样,潮汕民居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潮汕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 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现在的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 潮汕民居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潮汕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汕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的整合。民居建筑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韵味,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豪华气派,无论在建筑序列格局还是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可以与皇宫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说。潮汕民居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形成了大规模的村寨等建筑群体,再加上地方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所以建筑规模经常非常宏伟壮丽。 弘扬潮汕优秀文化,对振奋海内外潮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诚信经营、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共同为促进祖国家乡和海外潮人住居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文化合作和交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漫步潮汕的小城老街,品尝潮汕正宗沙茶酱料“沙茶牛肉火锅”、新兴养生菜品“开元清心上素宴”,这是多么休闲而富有情趣

故宫 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

艺龙旅游社区>> V落雪的博客>> 故宫游记>> 故宫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 文章分类 故宫游记(2) 井冈山游记(0) 缙云山游记(1) 滕王阁游记(1) 马岭河峡谷游记(1) 蓬莱阁游记(1) 沙坡头游记(1) 富春江新安江游记(1) 九华山游记(1) 周庄游记(1) 黄山游记(1) 白洋淀游记(1) 慕田峪长城游记(1) 泸沽湖游记(1) 西塘游记(1) 漓江游记(2) 五台山游记(2) 默认分类(3) 相关文章 想做飞机师就要到香港海洋公园一试飞机瘾 柏林苍穹下(3) 柏林苍穹下(3) 柏林苍穹下(3) 阳朔桂林梦 柏林苍穹下(3) 柏林苍穹下(3) 法兰西之旅----埃菲尔铁塔的二重天 博文内容 故宫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 (2011-01-24 20:24) 标签:故宫游记 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这是潮汕村寨的大格局更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传统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下山虎”(又称“爬狮”),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单位。顾名思义,“下山虎”(“爬狮”)的形状真有点如下山之虎双似爬行之狮,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总之,有如浑身是颈,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时时蓄势待发的狮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内门框)、肚大的富于变化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

潮汕文化传承

○潮州歌册与潮汕文化传承初探 天爱晶儿(我的毕业论文)发表于2007-6-313:41:00 潮州歌册是以潮州方言写作的长篇叙事唱本,是流行于潮州方言区即今汕头、潮州等市所辖各县以及福建省南部漳州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可归属于弹词的一种。它是潮汕平原地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俗称“笑(唱)柯(歌)”。作为一种在广大妇女群众中流传歌唱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属于女子文化、俚俗文化而难以载入历册,但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歌册的传播与流传对文化传播起重大作用,被誉为是潮汕民间文学之花。 一、潮州歌册的历史渊源 潮州歌册内容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古代小说、词话、弹词、本地时事、民间传说等。主题思想以宣扬爱国主义、歌颂清官、反对封建礼教束缚为主流,但也宣扬因果报应。歌册既可以阅读,也可以朗诵、歌唱。叙事性歌册多以七字句为主,四句为一首。句式和字韵比较严谨,早期作品多数是全篇一韵,较长篇幅的才转韵。后来则较为自由,句式也开始丰富,有四字句、五字句和六字句,较为灵活。潮州歌册唱腔丰富多样,有轻快的轻六调唱腔;有委婉哀怨的活五调唱腔;有恳切激动的反线调唱腔;还有三、三、四句式唱法、插白唱法等。这种易学好唱的特点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的欢迎。 歌册起源于何时,典籍和野史都没有记载。有学者根据各种资料推断,从现存的200多种册本看,潮州歌册“产生年代最晚也不会超过明代,但产生的作品还只有极少数,绝大多数作于清代,直到民国初年还有人在写作”[1]。关于歌册的渊源,有学者认为是由弹词、木鱼书、宝卷、畲歌、俗曲等唱本形式流入潮汕地区后发展的说唱曲艺[2],作品多是移植各种外地说唱文学,或改编自各通俗演义小说、杂剧话本、民间故事,或利用本地题材加工创作而成。歌册以其通俗生动的形式,在特定的社会中流传了几百年。 关于“歌册”的定名,历史学家以及文学家对此都做出各自的看法。这可能因为早期较短的歌文凭记忆朗唱,没有稿本,而较长一些的歌文只抄写在纸张上,凌散而未成册,当有了整齐而规格统一的印本之后,就称之为歌册了。也有学者直接称是“唱歌本子”,为避免与潮州歌谣和潮州唱曲混淆,“称为潮州歌册,一听了然[3]”。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的产生应该不晚于明代中叶潮剧的形成时间。因为地方戏曲的形成,一般都需要有地方的说唱曲艺为基础。”[4]这样,“歌册”的发展虽然没有正式记入史册,但是其传播却是得到人民群众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鼓励与帮助。其间,潮剧这一属于高雅艺术的戏曲,对歌册的完善与传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如何,歌册能够作为文化艺术之一并形成自己无可替代的特色,是当它在潮汕民间妇女间传唱开始的,此时它才正式确定了它的“社会地位”和“历史责任”,其文学样式也基本确定。一般认为晚清有了歌文册本至解放约100年间,是潮州歌册广泛流传的兴盛年代。歌册曾长期牢固占据潮汕农村文艺阵地,作为一种民俗活动独特形式。之所以能扎根并吸引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一是因为歌册用方言口语表达,妇孺老少皆能听懂;二是富有故事性,地方色彩浓厚,又不需任何乐器伴奏,调子平直易于掌握朗唱,演唱歌册可说是一种文化娱乐习俗,而非表演,因此十分适合潮汕地区文化不高、以做手工度日的妇女作为自娱活动,形成当时潮汕地区很有特色的社区文化现象。 有比较固定的内容,有基本稳定的歌唱方式,加之有一定的传播方式,歌册便逐渐成为了潮汕地区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二、潮州歌册艺术特点与潮汕文化的契合 面向民间且主要在民间流传的文学样式,为求得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总是在题材来源、主题构成、故事模式、人物和情感类型等方面尽可能适应或迁就于大众的欣赏口味和接受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