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体内寄生虫 一,球虫病 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病:常见于 15~50 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 不振、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小肠球虫病:常见于 3~20 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 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 剖检病变 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 厚,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 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 2~3 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切开肠管,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内容物 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 预防 引种前,空鸡舍冲洗干净后用 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 用火焰喷灯进行烧灼,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 用具、人员、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 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常规量添加不要低于 7 天。目前临 床预防球虫病效果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 炎功效的如常山、柴胡、苦参、清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7 天为一疗程。 治疗 西药饮水,1 克磺胺氯丙嗪钠原粉对 10 千克水集中饮用,连用 5~7 天。适 当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A、维生素 K 及维生素 B,效果显著。 二,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临床症状: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 雏鸡 3~6 周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 20%~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 剖检病变

剖检病鸡可见肌肉苍白、出血,肝脾明显肿大,质脆易碎,血液稀薄、色淡; 在胸肌、腿肌、心肌、肝脏等器官上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结节突出表面,严重时可 见腹腔内有血凝块,外观鸡冠苍白,产蛋鸡见卵巢变形,卵泡破裂,有卵黄性腹 膜炎病变。 预防 定期消毒和喷洒一些杀灭昆虫的药物,消灭中间宿主,在白冠病流行季节对 鸡舍内外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用 0.01%的敌百虫或溴氰菊脂等,禽舍门窗也可考 虑用细网眼纱窗封闭,以防库蠓飞入鸡舍。 治疗: 治疗: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 50~100 毫克/千克饲料,并按说明用量配合维生素 K3 混合饮水,连用 3~5 天,间隔 3 天后,药量减半后再连用 5~10 天即可。 体外寄生虫 一,鸡虱病 临床症状 羽虱咬食羽毛使羽毛受损、脱落,病禽出现瘙痒、不安等,有时还可见皮肤 上形成痂皮、出血、寝食难安、甚至引起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止,产蛋下降 啄羽、啄肛等。 预防 经常清扫洗刷地面用具等, 及时清理粪便,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内清 洁卫生,干燥和通风。 治疗 用 0.5%的敌百虫、2%~3%的杀虫菊酯或 5%硫黄粉等均匀撒在病鸡全身羽毛 上。隔 10 天左右重复一次。同时对圈舍、环境和所有用具喷洒灭虱药。 二,禽刺皮螨 临床症状 鸡群不稳定,焦躁、采食量下降,日渐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下降。可使产 蛋率下降 10%~50%。使蛋壳颜色变淡,肛门和腹部皮肤上形成小红疹。 预防

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 在饲养过程中, 随时观察笼舍, 鸡群的情况, 要经常检查鸡只体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禽刺螨病的发生。 治疗 用氯氰菊酯,在夜间对鸡群及鸡刺螨栖息处喷洒,间隔 1 周再喷洒 1 次,连 续 3 次。鸡身上的刺皮螨可用禽螨灵直接喷雾杀虫。严重的也可用棉签蘸禽螨灵 溶液,擦拭鸡的尾部和刺皮螨密集的部位。
诱发鸡球虫病的几种因素
鸡球虫病发生的诱因 (一)管理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光照、温度、湿度、垫料、密度、环 境、饲养方式等。 1.温、湿度。当冬季鸡舍温度低于 20℃,或非常干燥时,因卵孢子化不良, 鸡球虫病的发生也随之减少;在高温和高湿的春季和夏季,鸡球虫病的发病率较 高,特别是在南方湿度大的梅雨季节前后为多发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垫料较 潮湿,我们经常发现球虫病反复发作。 2.卫生、防疫。实践证明一些大型鸡场由于加强了卫生消毒、合理防疫等 工作,因球虫病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少或为零,而在小型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由于鸡 场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对球虫病不够重视,容易暴发球虫病。 3.实验表明,间断光照比连续光照感染球虫的危险性要高些,原因是前者 会造成鸡积极翻动垫料而致感染机会增加,同时改善了卵囊孢子化条件。 4.垫料的管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垫料的管理不可忽视,其总 的要求是:松、干、薄。 5.高密度饲养是一种不良致病因素,当密度过大,鸡舍内空气较差,球虫 病的发病率较高。高密度鸡群会造成卵囊密度增加,而致感染机会提高。 6.饲养方式不同可引起对球虫病感染的显著差别,对网上饲养的鸡群而言, 感染球虫病的机会是极低的。 这主要是网上饲养的鸡不容易接近地面感染源的原 因。

(二)饲料因素 饲料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如单宁酸、植酸、棉酚和抗胰蛋 白酶等,易与肠壁黏膜而结合,导致肠壁的损伤,饲料中电解质平衡失调,使排 泄的粪便湿度增加, 都使球虫病的发生率提高;饲料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K 缺乏, 使消化道黏膜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容易遭受球虫病的侵袭;限制饲养时,鸡由 于饥饿,啄食垫料,感染的机会增加,也会提高发病率。优质全价饲料能提高机 体对球虫病的抵抗能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饲料组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 有重要意义,饲喂粗砂粒、颗粒饲料及粗纤维饲料也会降低球虫发病率;另外饲 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也会导致肠壁吸收障碍而致垫料湿度增加。 (三)应激因素 应激在生产中, 鸡的球虫病常在应激反应出现的几天后发生。 这些应激反应包括营养失调、习性的改变、运输和气候变化等。剧烈的应激反应 除有利于球虫病的发病外,还可促进球虫病的恶化。鸡群如受到 MD 感染,其机 体对球虫免疫会受到干扰而引发球虫病;感染了 IBD 病毒的鸡会使球虫病的症状 加剧,可致盲肠出血提前,死亡率提高,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会使球虫病死亡率提 高 40%。 (四)宿主差异 鸡的品种、年龄、性别不同,对球虫病抵抗力有显著差别。 一般而言, 幼雏对球虫的易感性较大;公雏对球虫的易感性高于母雏;白鸡的抵抗 力比褐色鸡的抵抗力差;品系越纯对球虫的易感染性越强。 (五)耐药性 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球虫很容易对 一些药物产生耐药性。任何一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引起球虫耐药 性甚至形成耐药虫株,并对该药同类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 性,因而,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抗 球虫药的使用寿命。 (六)球虫虫株的种类、数量以及寄生部位 虫株不同,其致病力也不同,感 染数量未达到一定程度,其个体不表现出球虫症状,对中等毒力的虫株而言,感 染数量过多时,所产生新的卵囊数却相应减少,称为“相挤效应”,不同虫株有 其特定寄生部位,如果寄生部位发生改变其致病力会下降乃至消失。 (七)与其他病原关系 组织损伤和肠道功能的变化可造成各种有害细菌的入 侵和繁殖,在鸡体内大肠杆菌和球虫之间有相互作用。鸡群如受到马立克氏病病 毒的感染后,对球虫病的免疫力受到干扰容易引发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可加 剧球虫病,而球虫病会大大加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危害作用;球虫病和呼肠孤病 毒同时存在时,鸡发生跗关节疾病的比例比单独发生呼肠孤病毒时大大提高;球 虫病和黄曲霉毒素同时存在时,死亡率可高达 60%.研究表明球虫与其他肠道细 菌具有协同作用,肠道细菌会起到增强球虫致病力的作用;球虫感染后可使机体 对 ND,MD,IBD 的易感性增强。

家禽传染病

家禽传染病 鸡传染性贫血自然发病多见于_____周龄鸡,主要的传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 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造成免疫抑制,加重和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7. 禽曲霉菌病的主、次要病原体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主要侵害4~12日龄的雏鸡,其病变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 鸡白血病是鸡的血细胞性的一群疫病的总称,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髓细胞瘤、纤维瘤和纤维肉瘤、肾母细胞瘤等。控制和消灭鸡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9. 雏鸭肝炎,典型临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剖检则典型病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法氏囊病的主要症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病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鹅的里氏杆菌感染被称为鹅流感。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________________和抽搐。慢性病例为________________,病变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共济失调;斜颈; 8. 禽曲霉菌病的主要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主要侵害4~12日龄的雏鸡,其病变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在肺和气囊发生炎症或小结节 9.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复制为典型的细胞结合病毒的复制方式,感染从细胞到细胞的传递通过形成细胞间桥完成。MDV感染后,在体内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3种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生产性感染;潜伏性感染;转化性感染10.鸭瘟的临诊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特征病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禽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食道粘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 过去曾称为真性鸡瘟的疾病是__________。 A. 新城疫 B. 呈隐性感染的禽流感 C. 亚洲鸡瘟 D. 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禽流感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病变是__________。 A.气管粘膜增厚和混浊,表面有结节样病灶,内含干酪样物 B.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 C.喉和气管粘膜出血和坏死,并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 D.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呈卡他性炎症,并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衣原体病具有广泛的宿主,畜禽中较为易感的是()。 A. 马属动物 B. 羊、牛、猪 C. 火鸡 D. 鹦鹉和鸽 3. 在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A类疾病(List A)中的禽类疾病是()。 A. 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 B. 新城疫和真性鸡瘟 C. 新城疫和欧洲鸡瘟 D. 新城疫和禽流感 8. 以下禽病中可经卵垂直传播的有()。

第五节家禽主要传染病

第五章家禽主要传染病 主要内容: 主要讲述了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脑脊髓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禽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病毒性关节炎、鸡传染性贫血、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鸡白血病、禽大肠杆菌病、禽沙门氏菌病、禽巴氏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葡萄球菌病、支原体感染、禽曲霉菌病、鸭瘟、小鹅瘟等病的简介、病的发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和公共卫生等内容。重点掌握常见、多发传染病的病的发生、诊断方法及具体防制对策。 自学内容: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细小病毒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症和多病因呼吸道貌岸然病。 基本要求: l、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病性特点; 2、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3、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症状和病变; 4、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简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5、掌握各个家禽的传染病的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6、掌握症状病变类似的家禽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重点、难点: 重点按每个家禽传染病分述,难点为类似症状和病变的家禽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学时: 12学时。 第一节禽流感(2学时) 重点: 1、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及病变; 2、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措施。 一、简介 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它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征为特点。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一些国家先后爆发高致病力禽流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在我国的有些省市的一定范围内爆发,给我国养禽业带来极大的威胁,加强该病的防制已刻不容缓。 二、病的发生 1.病原禽流感病毒(AIV)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的成员。禽流感病毒呈球形、杆状或长丝状及多形性,病毒粒子直径为80~120nm,为有囊膜的RNA病毒。病毒表面有一层棒状和蘑菇状的纤突;前者对红细胞有凝集性,称血凝素(HA),后者有将吸附在细胞表面上的病毒粒子解脱下来的作用,称神经氨酸酶(NA)。HA和NA诱发的抗体,对病毒的感染有保护作用,可抑制病毒对红细胞的吸附以及抑制病毒自细胞的解脱。

家禽传染病防治的综合性措施

家禽传染病防治的综合性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科学饮食观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家禽及共产岛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的同时,对于日趋发展壮大的家禽饲养行业,传染病的流行发生往往会造成家含的大批发病和死亡,从而给畜牧业生产追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也就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家禽饲养中,传染病有其自身的特点: 1、普遍存在性 传染病是一种具有侵袭力,且具有感染性的疾病,在饲养家禽的场地出现传染病的可能性很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某些传染病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家禽的集中化饲养为传染病爆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危害性 传染病对家禽造成的危害可概括为三方面:导致家禽的大批发病和死亡。阻碍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饲养回报率。 3、多型性 家禽传染病多种多样,且每一种传染病都有自身的特性,在同一类家禽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4、易感性 不同品种、龄期、性别的家禽具有不同的感受性。在传染病的防治上,必须考虑到传染病分布广泛、感染普遍、不同传染病表现不同症状等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增强防病观念 在预防传染的措施上,首先应从人员的管理着手做起,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等工作,逐步提高他们对传染病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并自觉遵守防疫制度,禽场设专人负责防疫工作。 二、卫生管理和环境消毒 1、净化环境,搞好全场卫生清洁工作 传染病源一般抵抗力较强,受污染的场地难以彻底将其消灭。因此,坚持做好日常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全场彻底大消毒,

减少或消灭环境中的病毒和其他有安因素,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2、把好门口消毒关 场门口设置消毒池,专人执行消毒工作,每 3-5天更换一次消毒水。消毒药可选用强力消毒灵、烧碱、抗毒威、毒茵净、百毒杀等,工作人员进舍前应换上已消毒的服装鞋帽,外来人员及车辆等必须严格消毒后进场。 3、加强卫生锦理 严格搞好饲料及饮水的卫生管理,每天坚持做好房舍的清洁工作,并清洗笼具、饲槽、水具等。 4、坚持灭鼠、灭虫,减少疾病传播 每月进行1-2次全扬性投药,并长期坚持,尽量减少中间媒介体,减少传播机会。 三、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1、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温度与家禽的体温调节有关,直接影响家畜的活动,饮水、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身体键康,因此,温度必须根据家禽生理需要而严格的掌握。湿度在一般情况下,不便温度那样要求严格,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或与其它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可能对家禽造成很大的危害,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灵活掌握。 2、通风换气家禽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需要换气量大,且家禽排泄物也日渐增多,会造成房舍内潮湿和有害气体浓度增大,因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良好。 3、控制光照 光照可促进家禽采食、饮水、增加运动,促进肌肉、骨骼发育,同时也可增强家禽的抗病能力,另外,阳光中紫外线可杀菌消毒,并可使房舍干燥,有助于预防疾病。 4、合理的密度 密度与家禽生长发育健康密切相关,为了维护舍内清洁卫生和空气质量良好,必须根据家禽的生长发育程度,调整家禽的饲养密度。 5、合理配料

常见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常见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道绦虫、肝片吸虫、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及脑包虫等。 一、绦虫病 最常见的为莫尼茨绦虫。虫体长1—5米,白色,细长。主要寄生在小肠,严重者虫体堵塞肠管。感染绦虫病的山羊很快 消瘦,皮毛粗乱无光,食欲减退而饮欲增加,并出现腹泻、贫血和水肿,少数还会出现神经症状。 治疗:可用别丁(硫酸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加水溶解灌服,效果很好。也可用1%硫酸铜溶液按每千克体重2毫升灌服。驱绦灵每千克体重50—75毫克口服。预防常用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5毫克灌服,效果良好。 二、肝片吸虫病 又称肝蛭虫,虫体扁平,很像树叶,比南瓜子略大,般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感染率20%—30%。患肝片吸虫病的山羊消瘦、贫血、颌下水肿,到后期出现泻,最后导致肝中毒而衰竭死亡。 治疗:可用硝氯酚驱虫,每千克体重口服4—5毫。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各一次;也可用5%肝蛭净悬,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口服;或选用驱虫效果良好别丁,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常用的还有广谱抗虫丙硫咪唑、肠虫清等。 三、消化道线虫病

常见的有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等,感染率可达100%。症状表现为:机体消瘦,食欲下降,贫血,有时腹泻,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 捻转胃虫主要寄生在真胃。虫体长10—30厘米,主要危害真胃粘膜和腺体并分泌毒素。病羊精神不振,瘦弱贫血,生长发育停止,腹泻,常和前胃疾病并发死亡。 肠结节虫主要寄生在大肠。虫体长10—20厘米,在肠壁上形成米粒到蚕豆粒大小不等的无数结节。结节大量增生后,使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病羊的明显症状为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腹泻时粪稀带血,严重时可引起后肢瘫痪。 钩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以羊血为其营养,造成肠粘膜溃疡。发病羊极度贫血,消瘦,颌下水肿,长期腹泻,可引起羊只大量死亡。 鞭虫主要寄生于大肠和盲肠内。虫体长35—70毫米,羊体感染后,一般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引起腹泻,因吸收毒素而引起贫血和食欲下降等中毒症状。 治疗:可用左旋眯唑每千克体重8毫克内服;或用丙硫咪唑或甲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5毫克配成混悬液内服。另外,也可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广谱抗虫药,进行皮下注射或口服;或者选用四氯乙烯按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口服,效果良好。 四、肺丝虫病

常见的家禽传染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家禽传染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家禽传染疾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痘,禽流感等等。 一、加强卫生防疫,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实行专业化饲养,自繁自养或批量购进,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坚决禁止多批混养,以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强卫生管理,增强防疫意识。实行专人饲养,饲养人员进舍要更衣换鞋,非饲养人员不得进入禽舍,谢绝一切参观活动;经常观察禽群的精神状况、呼吸、饮食、粪便、羽毛等状况,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病禽的表现是:精神萎靡、冠色发白或发紫、翅尾下垂、羽毛松弛无光泽、常卧少立、蜷缩于角落;严格消毒制度,饲养用具、禽舍、运动场要定期用苛性钠等进行消毒。及时清除鸡舍粪便,清除的粪便要远离鸡舍堆积发酵。鸡舍要灭除鼠害,禁止猫、狗及野禽进入,以免传播疫病。定期按免疫程序进行防疫,搞好预防接种。一般雏鸡7~12天及25~30天进行鸡新城疫Ⅰ系或Ⅱ系滴鼻或饮水;2个月以后用鸡新城疫Ⅰ系注射或刺种,注射禽霍乱菌苗和刺种禽痘疫苗及法氏囊疫苗、马立克疫苗。及时清除死禽,隔离病、弱禽,淘汰残禽。 二、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饲养,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疫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防疫制度不严造成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饲养人员要增强责任心和防疫意识。经常注意观察禽群生长发育和饮食状况,加强饲养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饲养原则,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防止疫病扩散蔓延。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体的免疫能力。①禽舍要保持干燥,空气清新,光照合适,冬暖夏凉。②饲养密度要合理。③饲喂合理的全价饲料,保证饲料优质不霉变,以满足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舍内备有充足、清洁的饮水,确保水槽不断水。使家禽吃饱喝足,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禽群的感病率。

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在我国,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是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钩虫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在我国除少数气候干燥、寒冷地区外,其他各省均有钩虫感染或流行,以海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地较严重。 人们常因从事田间种菜、耕作等劳动活动时,脚或手部皮肤直接接触含有钩虫幼虫的泥土或农作物后感染。也可因生食含有钩虫幼虫的不洁蔬菜、瓜果而受到感染。 钩虫的幼虫侵入皮肤后进入人体,并在人体体内移行,最后到达小肠发育成为成虫。成虫产卵后随粪便排出,在土壤环境中发育成为感染期幼虫。因此,钩虫病是重要的土源性线虫病之一。 钩虫病的一般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及消化道功能紊乱,严重的可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儿童生长和发育障碍。孕妇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婴幼儿感染钩虫病常出现急性便血性腹泻、大便呈柏油样、食欲减退,病死率较高。 钩虫在侵入人体并在体内移行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症状。如钩虫幼虫侵入皮肤后,病人可感到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或奇痒等感觉。继之出现红色点状丘疹或小泡疹,造成钩蚴性皮炎,多见于手指、足趾间。幼虫移行至肺泡后,病人可出现咽痒、咳嗽、痰中带有血丝,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剧烈干咳、肺大咯血及类哮喘样发作症状。成虫寄生于小肠,在小肠壁上不断更换部位吸血,伤口不断流血造成贫血。病人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及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由于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不良,影响铁的吸收,使贫血不断加重,甚至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少数钩虫病人有喜食生米、泥土、木炭等“异嗜症”现象。 从粪便中查到钩虫卵或孵出钩蚴即可确诊为感染钩虫。部分人群虽然已感染上钩虫,并在粪便中发现钩虫卵,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钩虫感染。 钩虫病的治疗,可采取驱除肠道成虫和杀灭在组织中移行的早期幼虫的病原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等。近年我国合成的新药三苯双脒,则对驱除美洲钩虫的效果更好。另外,可口服硫酸亚铁片或葡萄糖酸铁等补充铁剂,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心功能。严重贫血者可输血。 减少和控制钩虫病必须坚持采取驱虫治疗、加强粪便管理、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等措施。另外,广泛宣传普及钩虫病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生水,生食瓜果蔬菜要反复清洗,尤其要改变赤足下地劳动的不良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包虫病 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有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二种,分别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球蚴)寄生人体组织器官所致。囊型包虫病呈世界性分布,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多见。我国包虫病高发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高山草

家禽常见寄生虫

家禽常见寄生虫 第一节吸虫病 一、前殖吸虫病 前殖属的吸虫Prosthogonimus家禽及其他鸟类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直肠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各种蜻蜓的成虫和稚虫 注:常见有卵圆前殖吸虫P.ovatus 楔形前殖吸虫P.cuneatus透明前殖吸虫P.pellucidus 鲁氏前殖吸虫P.rudophi 家鸭前殖吸虫P.anatinus 二、棘口吸虫病 棘口科的吸虫Echinostomatidae多种动物肠道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螺、蛙及淡水鱼 注:常见的有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 接睾棘口吸虫E.paraulum曲领棘缘吸虫Echinoparyghium recurvatum 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m conoideum光洁锥棘吸虫Patasiger nitidus 三、背孔吸虫病 背孔吸虫属的吸虫Notocotylus 家禽盲肠、直肠小土窝螺等螺类 四、嗜眼吸虫病 嗜眼属的吸虫Philophthalomus禽类眼结膜囊瘤拟黑螺和黑螺注:常见的有禽嗜眼吸虫P.gralli小鸡嗜眼吸虫P.noctarus梨形嗜眼吸虫P.pyriformis 等 五、后睾吸虫病 后睾科的多种吸虫Opisthorchiidae鸭、鹅和其他野禽肝、胆囊第一宿主纹沼螺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及爬虎鱼 注: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 anatis鸭次睾吸虫Metorchis anatinus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台湾次睾吸虫M.taiwanensis 第二节绦虫病 一、瑞利绦虫病 四角瑞利绦虫Raillietina tetragona蚂蚁 棘钩瑞利绦虫R.echinobothrida 蚂蚁 有轮瑞利绦虫R.cesticillus 多种鞘翅目昆虫 它们寄生在多种禽类小肠 二、剑带绦虫病 矛形剑带绦虫Drepanidotaenia lanceolata水禽及野生雁形目鸟类小肠剑水蚤、镖水蚤三、戴文绦虫病 节片带文绦虫Davainea proglottina 家禽及野生鸡形目鸟类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软体动物如陆地螺 第三节线虫病 一、禽蛔虫病 鸡蛔虫Ascaridia gall i 多种家禽及野生禽类小肠无中间宿主 二、异刺线虫病 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rum多种禽类盲肠无 三、裂口线虫病 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 anseris鹅、鸭和野鸭肌胃角质膜下无 四、毛细线虫病 毛细属的多种线虫Capillaria 禽类食道、嗉囊、盲肠等处膨尾毛细线虫中间

第九章 马的主要寄生虫病

第九章马的主要寄生虫病 一、马绦虫病 马绦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的有三种,即:叶状裸头绦虫、大裸头绦虫和侏儒副裸头绦虫。这三种 绦虫都寄生在马属动物的肠道内。主要危害幼驹,当寄生数量多时可引起死亡。 叶状裸头绦虫:寄生于马、骡和驴的盲肠、回肠后部和结肠内。虫体全长2~5㎝,偶可长达8 ㎝。头节小,上有4个杯状吸盘,每一吸盘后方各有一个特征性的耳垂状附属物。无顶突和小钩。 大裸头绦虫:寄生于马、骡和驴的小肠后半部,偶然见于胃、盲肠和结肠内。成虫全长大80 cm, 最宽节片大2.5 cm。头节宽大,吸盘在顶部,颈节短。 侏儒副裸头绦虫:寄生于马、骡等家畜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虫体全长3cm,宽5 mm。 头节小,颈节短。 诊断、防治:参照牛、羊莫尼茨绦虫病。 二、马副蛔虫病 马副蛔虫是寄生于马属动物体内最粗大的一种线虫。虫体近似圆柱形,两端较细,外形与猪蛔 虫相似。雄虫长150~280mm,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长180~370mm,尾部直,阴门开口于虫 体前1/4部分的腹面。 诊断、防治:参照猪蛔虫病。 三、马尖尾线虫病(马蛲虫病) 又称蛲虫,是由尖尾科、尖尾属的马尖尾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大肠内而引起的疾病。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本病的特征症状为臀部发痒,故又称“痒尾症”。 形态 雄虫体形小,白色,体长9~12mm;有一根交合刺,大头针状。雌虫长可达150mm,尾部细 长而尖,可达体部的三倍以上,未成熟时为白色,成熟后为灰褐色,阴门开口于体前部1/4附近。 发育史 ●雌虫将体前部伸出肛门外产卵,虫卵在肛门周围发育→ 感染性虫卵→经口入动物体内→小肠幼虫逸出→入大肠→成虫 诊断 1. 参考症状尾根部发痒,脱毛,皮炎。 2. 虫卵检查刮取肛周污物涂片检查虫卵。 3. 虫体检查严重感染时,可在粪便中发现虫体。 治疗 1. 敌百虫 2. 噻苯唑 3. 石碳酸软膏:涂擦肛周皮炎部。 预防注意卫生、饲养管理、检疫等 四、马圆线虫病 马属动物圆线虫病是由圆线目、圆线科、和盅口科的许多种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大肠(以盲肠、 结肠为主)内所引起的一类线虫病。根据虫体大小分为大型圆线虫和小型圆线虫两大类。本病 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马匹圆线虫感染率平均为87.2﹪,感染强度最高可达10万条以上,是马属动物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 大型圆线虫属于圆线科、圆线属,虫体较大,粗硬,长为14~47mm,形如火柴杆状,呈红褐色 或深灰色。主要有三种: (1)马圆形线虫特征是口囊基部背侧有1个大型、尖端分叉的背齿,腹侧有2个亚腹齿。 (2)无齿圆形线虫特征是口囊内无齿,又称为无齿阿尔夫线虫。 (3)普通圆形线虫特征是口囊底部有2个耳状的亚背侧齿。 诊断、防治:参照牛、羊捻转血矛线虫病。 五、丝状虫病 (一)牛、马腹腔丝虫病 ●丝状线虫指丝状科、丝状属的一些线虫,多寄生在腹腔 内,故又称腹腔丝虫。牛丝状线虫病,马脑脊髓丝虫病,浑睛虫病,三种病的病原体是同一种虫体的不同发育阶段。 形态 ●乳白色,线状。长数cm至10余cm,尾端部卷曲呈螺旋 形。口孔周围有角质环围绕,在背、腹面,有时也在侧面,有向上的隆起形成唇状,肩章状或乳突状的外观。 雄虫交合刺1对,不等长,不同形;在泄殖腔前后有乳突数对。雌虫阴门在食道部,产微丝蚴。 常见的牛、马丝状线虫有三种: 1. 马丝状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腹腔、胸腔、盆腔, 雄虫长40~80mm ,雌虫长70~150mm。 2. 鹿丝状线虫:寄生于牛、羚羊、鹿的腹腔,雄虫长 40~60mm,雌虫长60~120mm。 3. 指形丝状线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牦牛腹腔,雄虫 长40~50mm,雌虫长60~80mm。 发育史 ●雌虫产幼虫→微丝蚴→经血循→外周血液,当蚊子吸 血时→将幼虫吸入体内→感染性幼虫,当含有感幼的蚊子再吸健康牛、马血时,又将感幼注入健康牛、马体内,在腹腔内发育为成虫。 ●当含有指形丝状线虫感幼的蚊子吸非固有宿主马、羊血 时,将感幼注入马、羊体内,经淋巴、血循→脑、脊髓→童虫。 ●经淋巴、血循→眼前房→童虫。 致病作用和症状 成虫寄生于腹腔,致病作用不明显,故临床一般无可见的症状。 诊断 取动物外周血液检查,发现微丝蚴即可确诊。 1. 压滴标本检查暗视野可见活动的虫体。 2. 厚涂片检查厚涂片干燥后置水中泡,再镜检微丝 蚴。 防治 防蚊子叮咬,灭蚊。因症状不明显,一般不进行治疗。(二)马、羊脑脊髓丝虫病 ●本病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和羊,马属动物患病后,逐渐 丧失使役能力,重病者多因长期卧地不起,发生褥疮,继发败血症致死。羊患病后,症状和马属动物相似。

畜禽常见寄生虫

牛、猪、鸡、鱼常见寄生虫的介绍 姓名:杨昌龙 (动物医学院08级兽医三班,学号200840307326) 前言:根据动物寄生虫学书上,第三篇兽医寄生虫病内容的学习和实习中常听闻病种归纳出以下常见寄生虫病。将网上的资料与课本上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各病的病因、症状与诊断、防治。三个内容的介绍,了解该种寄生虫病。以下资料大部分为百度百科上的内容,经过我的理解删减得到。望老师批评指正。 一、牛的常见寄生虫 (一)牛球虫病 1、病因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文献上记载的牛球虫有十余种,寄生于牛的各种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而且最常见。 球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为直接发育型。当牛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后,孢子在肠道内逸出进入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产生裂殖子;裂殖子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由配子生殖法形成大、小配子体,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卵囊排出体外;排至体外的卵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形成孢子化的卵囊,只有抱子化的卵囊才具有感染性。 2、症状与诊断 当牛球虫寄生在大肠内繁殖时,肠黏膜上皮大量破坏脱落、黏膜出血并形成溃疡;这时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腹痛,血便中常带有粘膜碎片。约1周后,当肠黏膜破坏而造成细菌继发感染时,则体温可升高到40--41℃,前胃迟缓,肠蠕动增强、下痢,多因体液过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长期下痢、贫血,最终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临床上犊牛出现血痢和粪便恶臭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患犊粪便,查出球虫卵囊即可确诊。在临床上应注意牛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前者常发生于1个月以上犊牛,后者多发生于生后数日内的犊牛且脾脏肿大。 3、防治 牛球虫病预防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球虫卵囊污染犊牛的饲料;②舍饲牛的粪便和垫草需集中消毒或生物热堆肥发酵,在发病时可用1%克辽林对牛舍、饲楕消毒,每周一次;③被粪便污染的母牛乳房在哺乳前要清洗干净;④添加药物预防,如氨丙啉,按O.004%一0.008%的浓度添加于饲料或饮水中;或摩能霉素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3克,既能预防球虫又能提高饲料报酬。

牛的常见九种寄生虫病防治

牛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一、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 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母牛怀孕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症状】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怀孕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 (1)0.2 %~ 0.3 %碘溶液(碘2 ~ 3 克、碘化钾4 ~ 6 克、蒸馏水 1 000 毫升),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0 . 1 %利凡诺或0 . 1 %黄色素冲洗。隔日 1 次。 (2)灭滴灵每千克体重60 毫克,每日 1 次口服,连服3 次。或按每千克体重10 毫克配成5 %的溶液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 次。 【预防】①对引进牛要进行毛滴虫病检查。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有效的防制措施,但要严格消毒授精器械。③定期进行毛滴虫检查。 【检查方法】 (1)用生理盐水冲洗牛阴道或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沉淀物用显微镜检查。 (2)将阴道或包皮内分泌物、流产胎儿液或胎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活动的虫体。 (3)毛滴虫体为梨形、圆形或纺锤形等多种形状,有 4 根鞭毛,其中 3 根在虫体前部,另1 根与体侧波动膜相连,叫后鞭毛,身体中央有一纵轴,纵轴末端伸出体外 二、新陈代谢疾病幼畜白肌病 新陈代谢是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机能。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下,和在内分泌腺的调节下进行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家禽常见几种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
体内寄生虫 一,球虫病 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病:常见于 15~50 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 不振、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小肠球虫病:常见于 3~20 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 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量黏液样棕褐色血便。 剖检病变 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 厚,有许多出血斑并发生糜烂,其他脏器均有不同失血特征。 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病变肠管异常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 2~3 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切开肠管,可见黏膜面有许多出血点,内容物 中常有黏液和血凝块。 预防 引种前,空鸡舍冲洗干净后用 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处理,如有条件可 用火焰喷灯进行烧灼,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 用具、人员、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离,及时清除鸡粪, 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常规量添加不要低于 7 天。目前临 床预防球虫病效果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具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 炎功效的如常山、柴胡、苦参、清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7 天为一疗程。 治疗 西药饮水,1 克磺胺氯丙嗪钠原粉对 10 千克水集中饮用,连用 5~7 天。适 当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A、维生素 K 及维生素 B,效果显著。 二,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临床症状:贫血,鸡冠和肉髯苍白,排草绿色粪便,咳血、呼吸困难而死亡, 雏鸡 3~6 周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 20%~80%,成年鸡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 剖检病变

第七章家禽的传染病

第七单元禽的传染病 第一节新城疫 新城疫(英文简称ND)也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以及浆膜和黏膜显著出血。OIE将本病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 【流行病学】鸡、野鸡、火鸡、珍珠鸡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鸡最易感。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对鹅有致病力的新城疫病毒(NDV);鹌鹑和鸽也有自然感染而暴发新城疫,并可造成大批死亡。人大量接触NDV可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发病较多。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症状及病理变化】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5d。(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无特征临诊症状而迅速死亡。(2)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垂头缩颈,昏睡。产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软壳蛋增多,甚至产蛋停止。典型症状:病鸡呼吸困难,表现为伸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叫声。嗉囊积液,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部分病鸡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等。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在昏迷中死亡。(3)亚急性或慢性初期临诊症状与急性相似,后出现神经症状,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反复发作,经l0~20d 死亡。有的鸡状似健康,但若受到惊扰或抢食时,突然后仰倒地,全身抽搐伏地旋转,数分钟后又恢复正常。鹅感染NDV后食欲减退并有下痢,排出带血色或绿色粪便。有些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0%和10%。 鸽感染鸽I型副黏病毒(PPMV—1)时,其临诊症状主要是腹泻和神经症状;幼龄鹌鹑表现神经症状,病死率较高,成年鹌鹑多为隐性感染。火鸡和珍珠鸡感染DNV后,一般与鸡相似,但成年火鸡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鸵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略低于鸡。本病的主要病变:腺胃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此为特征性病理变化。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明显,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有出血点。肠外观可见紫红色枣核样肿大的肠淋巴滤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直肠粘膜出血明显。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针尖大的出血点。非典型新城疫

羊体表寄生虫病防治

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7期 摘要: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羊肉已成为餐桌上备受喜爱的美食之一,人们对羊肉的需求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饲养羊的时候要注意羊的健康情况,而在羊群中有一种常见的疾病务必要引起重视,即羊体表寄生虫病,这种病虽不会致死,但会影响羊的生长,影响肉的质量。本文就常见的几种羊体表寄生虫病的防治做下概述。 关键词:羊患病;体表寄生虫;寄生虫病防治 0 引言 常见的羊体表寄生虫病有羊螨虫病、羊蜱虫病、羊虱病以及羊蝇虫病,而这种寄生虫的体积很小,肉眼难以发现,它们不仅会吸收羊的营养,使其日渐消瘦,而且还会影响羊的生长性能,会导致羊生长缓慢,肉的质感下降,毛皮的质量下降。养殖户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加以防治,会使得羊的病情加重,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羊体表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主要是在动物的体表以吸食动物的血液、脱落的碎屑以及体表的体液为主,并长期活跃于体表中,对动物的皮毛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而羊的皮毛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会影响其效益;另外,寄生虫会对动物的皮肤造成一定的创伤,当皮肤表面出现创口后,外界的一些疾病可以趁虚而入,并进入到血液中,引发菌血症,最终导致全身受到感染,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危害羊的生命;而寄生虫的生长发育也是需要营养的,它们会从动物的血液或者皮肤角质层进行获取,但最终都来自于饲料的转化,这会使羊的生长受到影响,造成羊的出栏周期变长,料肉比升高,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寄生虫在羊的体表进行活动,会导致羊的不适,引发局部的瘙痒,会出现啃咬皮肤或摩擦地面的行为,影响羊的采食[1]。 2 常见的羊体标寄生虫病的防治 2.1 羊螨虫病的防治 羊螨虫病也叫羊疥螨病,是因为螨虫寄生在皮肤上而引发的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会引起皮肤瘙痒,被毛脱落,患病部位皮肤增厚。如果健康的羊接触了患病的羊,那患病羊身上的螨虫会直接爬到健康的羊身上,造成健康的羊患病。特别是在冬季,因为天气寒冷,羊一般都圈养在羊舍饲养,饲养的密度大,羊与羊之间的接触也多,这种病就会传播的很快。此外,羊螨虫病也可以通过被螨虫感染过的器具进行间接传染。 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受饲养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定期对羊舍的环境定期消毒,及时做好粪便处理,保持通风干燥。另外也可以采用药浴的方式进行预防,可以在羊舍搭建一个药浴池,水面低于羊脖子为宜,池中放入杀虫药物,将羊从一头赶入,再从另一头赶出。药浴的药物可以选择辛硫磷、氯氟氰以及双甲脒等,一般药浴的周期为2~3个月进行一次即可。 当发现羊患病后,可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阿维菌素类的治疗效果是不错的。或者还可以采取外治,先将发病的羊进行隔离,采用温热的食盐水或者是5%的肥皂水,对患病部位进行清洗,然后再涂抹疥癣灵。 2.2 羊蜱虫病的防治 蜱虫是寄生在羊被毛深部,以吸血为食的一种昆虫。它会不断的进行吸血,并且体积会随着吸血量不断的在增大,大小如成年人的手指盖般,肉眼可见。羊蜱虫主要有硬蜱和软蜱两种,传染方式为接触式感染,绵羊或山羊都会发生。羊患该病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患病天数是正相关的,感染越多羊皮炎就会越严重,由于羊不断的被吸食血液,会出现贫血,最终影响发育。 由于蜱虫和螨虫的生活情况是相似的,并且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也相差无几,因此羊蜱虫病的防治可参考羊螨虫病的防治。 2.3 羊虱病的防治 羊虱主要寄生在头部、颈部、腹下以及四肢上部的内测。被羊虱叮咬,患羊会出现发痒难安,不断啃咬或者是揩擦的情况,严重者可造成被毛脱落,皮肤损伤、出血,食欲下降,影响采食量,体型会日渐消瘦,最终影响发育。需要定期做好对羊舍的环境清理、消毒。 当发现羊患病后,首先,对患病的羊进行隔离。然后采取外治的方式,对患羊的患病部位擦拭药水。药水可以选用120 g的苍术、250 g的植物油、60 g的雄黄与250 g的百部进行混合,要注意百部要先加入2 000 ml的水,煮沸1 h,然后将雄黄和苍术研磨成粉末,最后再加入植物油,进行混合调匀,擦拭在患羊的患病部位即可。另外,也可以用250 g的烟丝与500 g的白酒混合在一起,浸泡大概4 h左右,然后挑出烟丝,将药酒涂抹在患病处。 2.4 羊蝇虫病的防治 羊蝇虫病一般是指羊狂蝇蛆病,狂蝇的幼虫虫体通常寄生在羊的鼻道内,所以民间也称这种病为“羊鼻病”。幼虫寄生在羊的鼻道内,会对鼻黏膜产生损伤和刺激,能够引发肿胀和发炎,羊的鼻腔会流出浓性鼻液或者浆液,鼻液在鼻孔的周围会干涸结痂,导致鼻塞堵塞,然后影响呼吸。患病羊一般会表现为打喷嚏、甩鼻子、摇头等症状。在狂蝇寄生的过程中,也会有少数虫体进入鼻窦,然后在鼻窦内长大,以至于不能够再返回鼻腔,导致鼻窦发炎,甚至影响到脑膜,出现神经症状,最终致死。而成虫侵袭羊群,会造成羊群频频摇头,造成拥挤,影响羊群正常的生活和采食。 在每年5~10月份这个期间,要对羊舍喷洒敌敌畏来进行杀虫,对羊舍内的粪便要及时清理,然后将其进行堆肥发酵杀死虫卵。在10~11月份这个期间,要对羊群进行敌敌畏喷雾,与此同时驱赶羊群,使羊在运动的过程中吸入药物,从而杀死幼虫。 当发现羊患病后,可以采用伊维菌素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0.2 mg/kg。或者给患病羊口服氯氰柳胺,剂量为5 mg/kg,或者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剂量为2.5 mg/kg。 3 结语 羊体表寄生虫是羊群中常见的疾病,且传染性强,这种病本身虽不会致死,但是却会影响羊的采食,会导致羊日渐消瘦,不利于羊的发育。严重者会感染其他疾病,而致死。因此,在对羊进行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寄生虫的防治工作,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发现羊群中羊有异样,要及时采取隔离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茂江.羊体表寄生虫病的防治[J].畜禽业,2018,29(8): 125-126. 羊体表寄生虫病防治 唐利容 (重庆市巴南区石滩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市 401312) ·240·

兽医寄生虫学--第二章 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五节 鸡蠕虫感染

兽医寄生虫学 第二章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五节鸡蠕虫感染 一、概述 定义: 鸡蠕虫感染是指由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等蠕虫,寄生于鸡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的总称。 流行特点: 根据寄生的蠕虫的种类不同,其流行特点有所不同。如:鸡剑带绦虫的感染季节多在早春以后;鸡蛔虫病的感染季节一般在春、夏与秋季。 二、形态 图常见的鸡蠕虫

.比翼线虫.异刺线虫. 赖利绦虫 .戴文绦虫 .鸡蛔虫 .前殖吸虫 随着鸡的饲养水平的提高,鸡蠕虫感染相对下降了很多。但仍有一些鸡场存在不同程度的蠕虫感染。 鸡蠕虫是指寄生于鸡体内的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等多种寄生虫。见图“常见的鸡蠕虫”。对于在地面上散养的鸡,鸡蠕虫感染很常见;对于规模化养殖的鸡,特别是网上笼内饲养的鸡,随着鸡的饲养水平的提高,鸡蠕虫感染相对下降了很多,但仍有一些鸡场存在不同程度的蠕虫(如蛋鸡的绦虫感染)感染。 鸡蠕虫主要种属如下: 吸虫:寄生于鸡的吸虫均属于复殖亚纲,主要虫种有后睾科的鸭后睾吸虫、鸭对体吸虫和东方次睾吸虫,棘口科的棘口吸虫和似雉低颈吸虫,前殖科的前殖吸虫。 绦虫:戴文科的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膜壳科的矛形剑带绦虫、片形皱褶绦虫和膜壳绦虫。 线虫:蛔目、禽蛔科的各种禽蛔虫,尖尾目、异刺科的异刺线虫,毛尾目、毛细科的毛细线虫,旋尾目、锐形科的锐形线虫,四棱科的四棱线虫和筒线科的嗉囊筒线虫。 鸡常发的戴文科绦虫特点。 绦虫:戴文科的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膜壳科的矛形剑带绦虫、片形皱褶绦虫和膜壳绦虫。具体见图“鸡小肠中的有轮赖利绦虫”和图“棘沟赖利绦虫引起的肠道结核样病变”。 图鸡小肠中的有轮赖利绦虫图棘沟赖利绦虫引起的肠道结核样 病变

马的常见病

1.马口疮。口疮病又称口炎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但以马、骡最为多见,多发于夏、秋两季。临床表现多以口舌肿胀或溃破成疮。后期口流带血黏液,恶臭难闻。粪便干燥或秘结,尿短赤。治疗:用3%盐水冲洗口腔,涂以冰硼散,1日数次,连用3日即愈。 2.马骡鼻窦蓄脓(又称脑颡吊鼻)。本病是指鼻窦蓄积脓液并不断从鼻孔流出为主的慢性病,多发于马骡。病初期多从一侧鼻孔流出清涕,由于鼻孔不通畅,有时喷鼻,逐渐流黏稠鼻液,日久则流脓性臭味鼻液。患畜低头时可流出较多鼻液,病程延久不愈,则额鼻骨肿胀变形,叩诊呈浊音,且有疼痛表现。治疗可用辛荑60克,知母(酒炒)、黄柏(酒炒)各40克,郁金20克,木香、明矾各15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候温胃管灌服。亦可用芥末油150毫升一次灌服,一日一次,连用7日即愈。同时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按每10公斤体重0.01克给药,1日两次,连用6日即愈。 3.马驴骡肠臌气。本病又称气胀,是指马驴骡多食易发酵的草料引起肚腹急性胀大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有急性腹痛,起卧不安,气促喘粗,腹围增大,尤以右肷部臌胀明显,肠音减弱,排粪减少或停止,脉象沉涩。重者口色红,口津少,脉象沉细。方用:芒硝300克,大黄15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加芝麻油300毫升,胃管灌服;或芝麻油300毫升,食醋200毫升,加入温开水,一次灌服。 4.幼驹喉骨胀(又称腺疫)。本病多发于幼驹,又称槽结。以伸头直颈,槽口肿胀,水草难咽为主证。有传染性。临床表现多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槽口肿胀,伸头直颈,咳嗽连声,吃草缓慢,水草难咽,口色鲜红,继之槽口胀满,由硬变软,最后溃脓。方用:黄柏(酒炒)、知母、金银花、大黄、蒲公英各30克,连翘、桔梗、木通各20克,木香、防风、荆芥各12克,水煎候温,胃管灌服,1日1剂,连用3剂,咽喉肿重者加大金银花用量为40克,栀子30克,化脓不溃者加皂刺60克。同时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按每10公斤体重0.01克给药,配合清热解毒注射液,按每10公斤5毫升给药,两药混合肌注,1日1次,连用6日即愈。 5.马骡驴反胃吐草。又称骨软症,是指齿槽骨质松软,咀嚼草料无力,而复吐出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常伴有鼻浮面肿及骨软腿瘫等症。临床以初期采食缓慢、咀嚼无力、边吃边吐,继则精神倦怠、毛焦膁吊,鼻浮面肿,粪便粗糙,日久则四肢疼痛,腰脊变形,唇垂不收,卧瘫难起;口色黄腻,脉象沉迟无力。方用:当归、石决明各20克,食盐、滑石各30克,牡蛎、骨粉各9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候温引用黄酒200毫升同调灌服,1日1剂,连用3日即愈。 蛔虫病:是由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2岁以下的幼驹,尤以10月龄内的幼驹最易感染。大量 蛔虫在肠内寄生时,患畜出现进行性消瘦,黏膜苍白,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有时发生疝痛、肠梗阻或肠裂。幼驹生长发育停滞,并出现神经症状,如强直性痉挛,后肢麻痹,狂躁不安等。肺部有大量幼虫时,还会引起咳嗽。 搞好厩舍卫生,将粪便堆积发酵,避免粪便污染饲草和饮水,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秋季是驱虫的黄金季节,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50毫克的比例,把精制敌百虫用温水配成5%的溶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1 牛球虫病 1.1 预防经常清扫圈舍,将粪便堆积发酵;清除圈舍内的积水,保持通风、干燥,并用2%火碱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场地和用具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 1.2 治疗隔离发病牛只。成年牛用氯苯胍,lOmgx40片/头,磺胺二甲基嘧啶,lOmg /kg体重,1次/d,连用4d,犊牛减量。全群牛采用氯苯胍拌料口服,成年牛lOmgx20片/头,1次/d,连用7d犊牛按25mg/kg体重投服氨丙啉和按lOmg/kg体重投服呋喃唑酮,2~3次/d。 2 牛焦虫病 2.1 预防 2.1.1 灭蜱发现患焦虫病牛,应立即隔离单圈饲养。可用1%敌百虫水溶液喷洒或刷洗牛体,也可用0.1%辛硫磷水乳剂喷淋牛体,并用新鲜石灰乳涂刷牛舍、栏杆、饲槽等;健康牛群,每周进行2次灭蜱,用2%敌百虫溶液喷洒牛体、地面、墙壁,并用石灰乳刷拭和堵塞墙壁缝隙。 2.1.2 用贝尼尔做预防,按2mg/kg体重肌肉注射,停15d注射1次。 2.2 治疗 2.2.1 用注射用水将贝尼尔稀释为7%溶液,臀肌深注,7mg/kg体重,连用3d.以后隔1d 1次,一般15~25d即可痊愈。 2.2.2 在应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结合使用下列药物:25%葡萄糖500mL,12.5%维生素C,lOmLx5支,20%安钠咖20mLxl支,混合后1次静脉滴注,每1d1次。2.2.3 对中后期的病牛,在治疗上可适当应用抗生素、维生素B1:及中药十全大补汤等。 3 牛消化道线虫病 3.1 预防平时注意饮水清洁,粪便应堆积发酵;避免在露水草地或低洼湿地放牧,以减少感染机会。 3.2 治疗用1%伊维菌素注射液按0.2~0.3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驱除黄牛消化道线虫,给药后4h左右可见虫体排出,排虫高峰在12~36h之间,药效可以持续5d以上。,4 牛血吸虫病 4.1 预防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寒冷地区可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分别进行1次全群驱虫,温暖地区一年可进行3次驱虫。粪便应堆积发酵。 4.2 治疗可用6%吡喹酮注射液,按lOmg/kg体重在病牛颈部或臀部作深部肌肉注射。300kg体重以下牛按实际重量用药,超过300kg用药限量为35mL。 5 牛东毕血吸虫病 5.1 预防预防性驱虫需先用毛蚴孵化法确诊病牛。确诊牛在每年11月份膘性好时进行驱虫,以利牛只安全越冬。 5.2 治疗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牛,应在每年11月份和翌年2-3月份进行驱虫。驱虫时一次性用药量不可过大,以免死亡虫体不能排出体外而随血液流入肝脏,增加肝脏的负担,或因死亡的虫体在血管中栓塞,而造成虫死畜亡。可选用10%硝硫氰醚(7804)水悬剂,黄牛按15~20mg/kg体重,第三胃射。也可使用吡喹酮(8440)驱除东毕血吸虫。 6 牛皮蝇幼虫病 6.1 预防经常检查牛只。在成虫飞翔季节,用1%-2%敌百虫溶液搽洗牛体,每15d进行1次。在夏季皮蝇多的季节,可进行高山放牧或夜牧。在牛皮蝇幼虫病感染严重地区,可于6~8月份和10~12月份用倍硫磷注射液臀部肌肉注射,成年牛2mL,2~3岁牛1.5mL,当年犊牛lmL。 6.2 治疗可用10%蝇毒磷4~6mg/kg体重,臀肌注射,此药能防治各期幼虫。用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