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2020年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整理2020年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整理2020年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整理2020年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有色金

JUNE 2021属工业

发展规

201620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与世界强国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绿色发展、资源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指导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涵盖范围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以及钨、钼、锂、黄金、锆、铟、锗、镓、钴等主要稀贵金属。

一、产业现状

(一)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行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为实现由大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产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156万吨,表观消费量约5560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0%。其中铜、铝、铅、锌等主要金属产量分别为796万吨、3141万吨、440万吨、61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9%、14.1%、1.1%、3.4%,各占全球总产量的35%、55%、43%、44%。

专栏1: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及消费量

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7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9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1.6%、1.8%。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产量及消费增速较“十一五”期间明显回落。

2.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直径深孔采矿、复杂矿床安全高效开采、海底大型黄金矿床高效开采与安全保障、粗铜连续吹炼、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连续熔池熔炼、600kA 超大容量铝电解槽、单线百万吨级氧化铝生产装备、难处理资源可控加压浸出、废杂铜高效利用等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性能电子铜带及箔材、航空铝锂合金、高强高韧铝合金预拉伸板、大断面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等精深加工技术取得突破,为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供了重要支撑。

3.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先进铜、铝、铅、锌冶炼产能分别占全国的99%、100%、80%、87%。“十二五”期间,铝材和铜材产量年均分别增长16.9%和10.2%,高于或接近同期有色金属产量增长率。2015年,有色金属深加工收入占全行业收入比例与2010年基本相同,但利润占比由2010年的32%上升到60%;西部地区电解铝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67%,全国具有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产能占比70%,分别比2010年提高16个和40个百分点,“铝-电-网”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建成投产了一批境外资源基地及加工基地。

4.绿色发展有新进展。“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2%,累计淘汰铜、铝、铅、锌冶炼产能分别为288万吨、205万吨、381万吨、86万吨,主要品种落后产能基本全部淘汰。2015年,铝锭综合交流电耗13562千瓦时/吨,比2010年下降402千瓦时/吨,氧化铝、铜冶炼、电锌综合能耗分别为426、256、885千克标煤/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27.8%、3

5.7%和11.4%;再生铜、铝、铅产量分别为295、565和160万吨,5年年均分别增长5.3%、9%和4.3%。“十二五”期间,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

5.两化融合逐步深化。计算机模拟仿真、智能控制、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逐步应用于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管理及服务等领域,国内大型露天矿和地下矿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铜、铝等冶炼生产智能控制系统,铜、铝加工数字控制成型技术,基于“互联网+”的电

子商务平台等逐步推广,行业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不足,产品普遍存在质量稳定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大飞机用铝合金预拉伸厚板和铝合金蒙皮板、乘用车铝面板等尚不能产业化生产,电子级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部分大直径超高纯金属靶材、宽禁带半导体单晶抛光片、部分高端铜铝板带箔材等仍依赖进口。

2.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电解铝等部分冶炼及低端加工产能过剩与部分品种及高端深加工产品短缺并存。目前,国内电解铝等行业缺乏竞争力,产能退出机制不畅。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实力弱。高端深加工生产线达产达标率普遍不高,中低端加工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无序。

3.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的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和赤泥累积堆存量越来越大,部分企业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锑等部分小品种及小再生冶炼企业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低,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重点流域和区域砷、镉等重金属污染治理、矿山尾矿治理以及生态修复任务繁重。部分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随着城市发展已处于城市核心区,安全、环境压力隐患加大,与城市长远发展矛盾十分突出。

4.资源保障基础薄弱。矿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国内矿山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优势稀有金属资源保护面临新挑战。2015年,国内铜、铝、镍等重要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45%和86%,受资源出口国政策变化、法律约束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影响,进口资源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境外资源开发风险评估重视不够,近几年投产后的境外矿山负债率高,债务负担沉重,经济效益差。

二、发展环境

(一)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有色金属行业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将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挥技术及装备优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新空间。同时,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低迷,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有色金属需求萎缩、产能过剩成为全球性问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影响铜、铝、镍等大宗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色金属具有较强的衍生金融商品属性,各国货币政策分化将引发有色金属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弱化供需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使得价格波动更为复杂,企业投资和生产决策难度加大。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形势将日益严峻,产业运行总体压力将明显上升。

从国内看,“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依然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需求个性化、高端化转变,不断对有色金属增品种、提品质和发展服务型制造提出更高

要求。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节点,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将使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迎来重大转折,产业发展速度将由“十二五”期间的高速转为中高速,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生态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任务艰巨,迫切要求行业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向优化存量、控制增量、主动减量;由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积极发展高端材料和实施智能制造,提升中长期增长动力;进一步推动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的高水平双向开放,提升参与全球产业布局、创新合作、制定标准及贸易规则的实力,支撑产业长远发展。

(二)主要品种需求及产量预测

“十三五”期间,随着交通运输轻量化、农村电网改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体消费增速将由“十二五”期间的高速转为中低速,除锂、钴等新能源小品种金属和镁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外,铜、铝等主要品种消费增速将明显放缓,铅将基本维持现有消费水平,锌可能在“十三五”末达到消费峰值。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专家经验法等,预测了2020年主要有色金属和黄金的消费量(见专栏2),碳酸锂、钴的“十三五”年均消费增速分别为13.5%、12.5%。由于大多数有色金属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表观消费量会随着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变化。

专栏2:2020年主要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需求及产量预测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市场需求为主线,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高端材料、绿色发展、两化融合、资源保障、国际合作等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到2020年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迈入世界强国行列。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着力突破精深加工、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提供支撑。

坚持质量为先。加强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体系建设,开展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攻克一批提升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共性难题,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两化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有色金属工业深度融合,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能制造,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拓宽产业发展新空间。

坚持开放合作。促进吸引外资与引进技术、管理并举,鼓励企业与境外优势企业在研发创新、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领域开展高端合作,加快境外生产基地及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优进优出、内外联动的开放型产业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到“十三五”末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1.技术创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基本形成,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以上。高端精深加工、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基础共性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实现突破。

2.转型升级。航空铝材、电子材料、动力电池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等精深加工产品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基本满足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需求。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低效产能逐步退出,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明显进展。

3.资源保障。资源勘探开发取得进展,铜、铝、镍等短缺资源保障明显提高。废旧有色金属回收体系进一步健全,再生金属供应比例提高。主要有色金属资源全球配置体系不断完善。

4.绿色发展。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防控,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进一步降低。矿山尾砂、熔炼渣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以上。

5.两化融合。推进两化融合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线监测、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模拟仿真等应用基本普及,选冶、加工环节关键工艺数控化率超过80%,实现综合集成企业比例从当前的12%提升到20%,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从当前的13%提升到18%,实现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从当前的16%提升到22%,建成若干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专栏3:“十三五”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主要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创新驱动

1.加强技术创新

强化战略导向,围绕大飞机、乘用车用铝镁钛等轻合金,集成电路用抛光片及高纯靶材等材料,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材料,油气开采用钛材,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用深潜、抗冲击、耐腐蚀材料等关键高端材料性能及质量提升、短流程绿色强化冶金等紧迫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设计单位的桥梁和推广作用、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基础先导作用,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等建设,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格局,建设有色金属行业高水平科技智库。

专栏4:技术创新重点

2.强化标准支撑

依照《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围

绕有色金属新材料、信息化与智能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和扩大应用等领域,对现有标准进行梳理和升级,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的企业标准。加强材料制造标准与下游航空、汽车、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行业标准设计规范以及应用数据手册衔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大国际先进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化体系。

3.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支持有条件企业构建“铝-电-网”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互联网+”,鼓励铜、铝、镍、镁、钴、钛、钨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建立高效协同的研发设计平台,通过电子商务、大数据、云平台等,响应下游用户个性化定制、加工配送、产品租赁、维修服务等需求,建立从先期介入(EVI)到全面用户技术支持与服务的双赢体系,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创新商业模式和提高增值服务能力。建设有色金属上下游合作机制,解决制约产品应用、设计规范、标准和技术等问题,形成产需衔接、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4.创新质量品牌建设

立足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中高端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引导企业加快创新,稳步提升产品质量,支持企业采用在线监测、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等,有效增加供给品种,推进实物质量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强化企业品牌意识,以基础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主体,培育一批冠军企业及优质优价、营销服务完善的有色金属精品,融入国内外中高端产品供应链。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优化产业布局

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考虑境内外资源、能源、环境、运输等生产要素,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低效产能退出,引导现有布局不合理产能向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及环境承载力的地区有序转移,利用境外资源的氧化铝等粗加工项目在沿海地区布局。对不符合所在城市发展需求、改造难度大、竞争力弱的冶炼企业,要实施转型转产或退出;具备搬迁条件的企业,支持其退城入园,并在搬迁中实施环保改造。依托有资源优势的黄金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减少中小企业数量;结合黄金资源分布散、难选冶的特点,依托现有冶炼企业的技术、规模优势,推动形成“分散开采、集中冶炼”的产业布局,提高黄金开发利用水平。

鼓励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冶炼企业发展粗加工,提升冶炼产品附加值。华东、华南、东北等地区的重点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企业要由注重规模扩张向充分发挥装备效能、提升产品质量转变,向零部件制造、半成品、制成品及生产服务业延伸。支持赣州“中国稀金谷”、宁波新材料、西安和昆明稀有金属、株洲硬质合金、宝鸡-西安稀有金属等高端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城市矿山开发利用,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建设绿色化、规模化、高值化再生金属利用示范基地。

2.严控冶炼产能扩张

考虑到我国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在我国有色金属需求增速下降和能源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从严控制铜、电解铝、铅、锌、镁等新建冶炼项目,鼓励对落后铅锌冶炼进

行技术改造。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等有关规定,电解铝建设和改造项目,要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适度控制黄金冶炼产能扩张。

3.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引导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及智能化技术,加快技术进步,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到2020年,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工艺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行业实现绿色清洁生产,使有色金属工业由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变。

专栏5:产业升级技改工程

4.促进低效产能退出

进一步发挥市场倒逼机制,辅以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做好政策引导,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加强有色金属企业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执法力度,经整改仍达不到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依法依规退出。鼓励企业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主动压减过剩低效产能;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转型转产等手段,加快低效产能退出。

5.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有色金属企业开展行业内上下游及跨行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业务整合、流程再造,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6.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激发国有企业活力。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开源节流、苦练内功、管控风险。推广先进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就能耗、物耗、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开展对标,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三)大力发展高端材料

以满足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为重点,通过协同创新和智能制造,着力发展高性能轻合金材料、有色金属电子材料、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稀有金属深加工材料等,提升材料质量的均一性,降低成本,提高中高端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

1.高性能轻合金材料

围绕大飞机、乘用车、高铁、船舶、海洋工程等重大装备高端制造领域,加快实施大规格铝锂合金铸锭熔炼铸造、高精薄板带高速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系统、大卷重高精度宽幅镁合金带材制造、钛合金型材挤压加工与在线精整矫直、大规格钛合金材、3D打印粉等生产线改造提升,到2020年,航空、乘用车及货运列车用高性能轻合金材料,海洋工程及航空用钛、铝合金材等实现稳定供给,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专栏6:轻合金材料发展重点

2.有色金属电子材料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集成电路、功能元器件等领域需求,利用先进可靠技术,加快发展大尺寸硅单晶抛光片、超大规格高纯金属靶材、高功率微波/激光器件用衬底及封装材料、

红外探测及成像材料、真空电子材料等,实现新一代微电子光电子功能材料、智能传感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取得突破,提升高端有色金属电子材料供给水平。

专栏7:有色金属电子材料发展重点

3.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

围绕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重点发展大容量长寿命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高性能铜箔和铝箔,以及低成本高质量的电池级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

专栏8: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发展重点

4.稀有金属材料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需求,重点发展精密硬质合金及深加工制品、大尺寸钨钼板箔材、核级锆铪铍材,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

专栏9:稀有金属精深加工发展重点

5.其他金属功能材料

结合海洋工程、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耐蚀铜合金,大口径高耐蚀铜合金管材,低膨胀、高抗疲劳铜合金,镍基高温耐蚀合金,羰基镍,羰基镍铁粉,镁基储氢材料,金纳米催化剂及粉体材料等产品,满足国内需求。

(四)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1.积极发展绿色制造

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循环的理念,增强绿色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鼓励利用现有先进的矿铜、矿铅冶炼工艺设施处理废杂铜、废蓄电池铅膏,支持铅冶炼与蓄电池联合生产。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进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加强清洁生产审核,组织编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动节能减排以及低碳技术和产品普及应用,支持高载能产业利用局域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尾矿资源、井下热能的综合利用和熔炼渣、废气、废液和余热资源化利用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依托“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创新回收模式,完善国内回收和交易体系,突破再生资源智能化识别分选、冶金分离、杂质控制和有毒元素无害化处理等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提高有价元素回收和保级升级再利用水平。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及固废处理工艺技术,为高铝粉煤灰资源经济性、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储备。

3.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严禁在环境敏感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新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排放的项目。推进重金属污染区域联防联控,以国家重点防控区及铅锌、铜、镍、二次有色金属资源冶炼等企业为核心,以铅、砷、镉、汞和铬等Ⅰ类重金属污染物综合防治为重点,严格执行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确保重金属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鼓励在有色金属工矿区和冶炼区周边土壤污染严重地区开展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在有色金属企业聚集区集中建设重金属固废处理处置中心。锑冶炼企业应配套建设砷碱渣无害化处理生产线,支持企业处理社会遗留砷碱渣等危险废物。推进资源枯竭地区的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改造转型,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生态严重破坏、重金属污染风险隐患较大地区的综合整治。

专栏10:绿色发展工程

(五)提高资源供给能力

围绕国家找矿突破行动,推进甘肃、新疆、云南、青海、内蒙古等省(区)铜、镍、锂等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远景调查与找矿预测。积极开展矿山密集区和老矿山的深部边部勘察,实现新老矿山有序接替。鼓励铜、铝、镍等紧缺矿产以及金银等

贵金属矿加快勘探开发;完善钨等优势矿产限产保值机制,合理调控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有序开展境内外资源勘探、开发和合作,构建多元化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推进国内区域矿山整合,实现规模开发、集约利用,优化骨干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国内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十三五”期间,国内新增资源储量铜矿800万吨、铝土矿6亿吨、铅矿2000万吨、锌矿3000万吨、钨矿(WO3计)100万吨、锡矿70万吨、锑矿80万吨、镍矿80万吨和黄金6000吨。鼓励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开发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境外铜、铝、镍、稀贵金属等矿产资源生产基地建设。

专栏11:资源开发重点工程

(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1.突破智能制造技术

围绕感知、通信、控制、设计、决策、执行等关键环节,开展生产装备、调度控制等核心系统与物联网、模式识别、预测维护、机器学习、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创新,加快三维采矿设计软件、生产调度与控制、智能优化系统等技术研发应用,推动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提升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专栏12:智能化关键技术

2.加强智能平台建设

开展公共云服务平台和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集成企业研发系统、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系统,逐步推进工业软件、数据管理、工程服务、技术标准等资源开放共享和云应用服务。基于加强设备智能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等需求,建设基因矿物加工、建模仿真、虚拟现实应急救援演练、全流程设备智能管理、产品质量智能管控等平台。

3.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围绕流程性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模式,开展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若干家数字化矿山、智能工厂以及智能云服务平台,探索与实践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丰富成熟后在行业内全面推广,改造现有生产线,推动生产方式向智能、柔性、精细化转变,建立“互联网+”协同制造的产业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

专栏13: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

4.制定标准及开展贯标试点

围绕有色金属行业实施两化融合过程中的标准缺失、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关键瓶颈问题,加强在研发设计、数据分析、质量控制、集成应用、协同创新等薄弱环节的标准体系建设,优先制定数据接口、通讯协议、语义标识等基础共性标准,并重点开展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标准,与基础共性标准共同构成有色金属行业两化融合标准体系结构。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制定有色金属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细分领域标准、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指标和评估办法,推进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

(七)积极拓展应用领域

建立交通运输用铝材和镁材、建筑工程用铝材、油气开采和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钛材等上下游合作机制,提高材料性能和应用服务水平,扩大产品用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积极支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扩大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高纯稀有稀贵金属材料、高纯多晶硅及电子气体等应用领域。

专栏14:扩大应用重点领域

(八)深化国际合作

1.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要求,充分发挥我国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以及铜、铝深加工技术、装备和人才优势,综合考虑资源能源、政治、法律、市场等因素,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在资源丰富的中部和南部非洲、中亚、东南亚、西亚、中东、南美等地区建设冶炼项目,在有色金属消费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建设深加工项目。支持利用发达国家地区再生金属回收体系建设再生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力。建立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库,引导支持企业结合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进装备、技术、设计、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等全产业链输出,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2.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大型科技合作计划,开展海外合作投资,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和职业教育学院,建设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和市场,实现技术升级和建立全球生产服务体系。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内设立有色金属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提高对外开放和合作水平。建立和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境外投资风险的预警监测和防控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宏观指导

适时发布《有色金属先进技术、产品和装备指导目录》。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开展企业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对标工作。建立和完善铝材、钛材、有色金属电子材料等重点产品上下游合作机制,搭建产需衔接平台,拓展消费领域和空间。推进《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出台,依法开展钨

等稀有金属管理,加强重点稀有金属总量控制指标执行督查和违规行为惩戒。

(二)完善行业管理

完善有色金属行业规范条件,强化技术、环保、能耗、安全等约束,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行业规范动态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对于违反规范条件要求的已公告企业,撤销其公告资格,各省区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产能过剩行业在建、拟建项目的日常监管和自查。加强节能监察力度,贯彻落实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和能效标准。

(三)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促进军民融合和资源双向转化,强化军民协同创新,建立技术创新联盟,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后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和市场开拓。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鼓励企业建设职业学院,培养有色金属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在材料加工等一般竞争性领域以及国企搬迁改造中发展混合所有制,提高国企活力。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改革创新行业管理,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普惠性、功能性产业政策研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实施公平用电政策

支持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能耗、环保达标的有色金属企业开展直供电交易。支持电力用户与电网企业协商降低企业过网费、备用容量费。鼓励电冶联营,在严控电解铝产能总量的前提下,探索在百色、霍林郭勒及包头、新疆五彩湾、兰州连海地区、青铜峡与宁东、黔中及黔西南、运城和吕梁、豫西北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局域电网试点,构建“铝-电-网”一体化产业链,降低用电成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同时鼓励消纳可再生能源。落实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促进行业能效提升。

1.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加强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促进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持续达标、有市场前景和经营效益的骨干企业的融资支持。充分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并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快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落实好矿山税收优惠政策和兼并重组税收政策。研究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发展。探索建立有色金属商业储备制度,健全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并举的储备机制。完善职工安置政策,依据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置债务和不良资产,加快低效企业退出。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各有关地区和中央企业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应与本规划做好衔接,组织编制实施方案,落实相关任务措施。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和督促企业落实规划重点任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整理丨尼克

铝产业链全景解析

铝产业链全景解析

有色金属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资源端。众多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建筑、汽车、家电、电力设备等)是其下游,这使有色金属行业的运行与整个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呈现出极强的周期性。 由于所拥有的特殊物理、化学属性,有色金属被开采并加工为各种原材料,使用在各类生产活动中最终形成终端消费品。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其中铝的应用范围广、消费属性强,消费增速跟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应用范围拓展,都强于其他基本金属。

铝产业链是将铝土矿用拜耳法或烧结法转化为氧化铝,然后再以氧化铝为原料,用高温熔盐电解工艺生产原铝的过程。电解铝添加合金元素后,通过挤压、延压等形式加工成铝型材、板带箔,广泛应用于房地产、汽车、包装、电力等领域。 铝产业链具有生产原料单一、生产工艺单一两大特征:铝土矿几乎是生产氧化铝的唯一原料(全球仅俄铝Achinsk氧化铝厂用霞石矿),氧化铝是生产电解铝的唯一原材料;全球90%以上氧化铝采用拜耳法即碱法生产,原铝全部用熔盐电解工艺生产。 数据

来源:开源证券 ▌铝产业链上游 铝产业链上游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生产铝加工的原材料。 铝土矿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球铝土矿资源储量550-750亿吨,基础储量300亿吨,按一年开采3.7亿吨计算,至少可以开采80年,是一种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限制很小。 铝土矿分布较为集中,排在前5位的几内亚、澳大利亚、越南、巴西、牙买加储量占全球的72%。 中国铝土矿基础储量仅占全球3%,但铝土矿年产量却占到全球20%。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广西、贵州地区,以及中部的河南、山西地区。 氧化铝:中国是全球最大氧化铝生产国 凭借着国内的铝土矿资源和海外矿石进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中国氧化铝产量的全球占比从2005年13%增至2019年54%,氧化铝产量从2005年约850万吨增至2019年约7130万吨。 氧化铝各个成本项占比,铝土矿占40%,烧碱占17%,能源占19%,三者合计占76%。铝土矿占比最大,也是各个厂之间差异最大的成本项,铝土矿采购成本的高低决定了氧化铝厂成本的高低。 在全球氧化铝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山西、河南氧化铝产能成为全球氧化铝边际成本产能,基本上占据了成本曲线末端的20%,这就要求山西、河南的氧化铝不能满产,一旦满产,则

健康食品产业链分析报告

健康食品产业链分析报告2020年4月

Page 3 目录 驱动因素:健康需求倒逼食品行业重塑升级 (6) 消费人群:老龄化继续催化需求,年轻一代崛起发力 (6) 消费意识:健康意识持续提升,疫情之下加速觉醒 (8) 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助力健康食品发展 (9) 制胜关键:“新产品+新包装+新营销”布局健康赛道 (11) 新产品:差异化打法切入市场,功能化和个性化需求凸显 (11) 新包装:“颜值+实用”双管齐下树立品牌形象 (13) 新营销:跨界营销热度火爆,直播电商正当风口 (16) 细分赛道:健康需求正当时,细分领域迎接机遇 (18) 乳制品:场景拓展催生需求,疫情之下逆势增长 (18) 保健品:消费群体年轻化,细分化需求凸显 (21) 休闲食品:从“过嘴瘾”到“养生流”,健康营养需求凸显 (24) 企业分析 (27) 伊利股份:产品升级+渠道深耕,致力打造健康集团 (27) 妙可蓝多:奶酪转型卓有成效,深耕渠道强化优势 (30) 汤臣倍健:大单品策略持续发力,电商渠道助推发展 (33) 三只松鼠:产品布局多元化,积极发力健康品类 (35) 分析建议 (36)

图表目录 图1: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持续提升 (6) 图2: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占比达28% (6) 图3:日本老龄人口(65 岁以上)占比(左)及增长率 (6) 图4:日本老龄人口保健品人均摄入量(g)高于平均 (6) 图5:我国65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左)及增速 (7) 图6: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占比2050 年将达到30% (7) 图7:不同年龄段自评健康得分 (7) 图8:不同年龄段健康困扰问题 (7) 图9:2019 年上半年线上养生类食品核心客群矩阵 (8) 图10:“身体健康”成为最重要的事 (8) 图11:2019 年百度指数搜索增速 (8) 图12:消费者健康类别关注度排名 (9) 图13:饮食健康升级路径 (9) 图14:健康饮食金字塔 (9) 图15:添加健康成分的食品品类增速 (9) 图16:“提高免疫力”搜索指数在疫情期间暴涨 (9) 图17:“提高免疫力”与“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强关联 (9) 图18:科技主导食品行业向营养健康发展 (10) 图19:2017Q3-2019Q2 食品饮料行业融资总额 (11) 图20:2017Q3-2019Q2 食品饮料行业融资项目数 (11) 图21:新锐品牌天猫销售额及复合增速 (12) 图22: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关注度 (12) 图23:王饱饱麦片热度火爆 (12) 图24:元气森林健康饮品系列 (13) 图25: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明显 (13) 图26:不同人群的食品营养需求 (13) 图27:消费者看重新品要素 (14) 图28:消费者对食品包装信息的关注情况 (14) 图29:品牌商在包装上突出健康及营养信息 (14) 图30:消费者注重食品包装的便捷性 (15) 图31: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有情感共鸣的商品 (15) 图32:品牌商在包装上突出健康及营养信息 (15) 图33:消费者倾向购买环保包装产品 (16) 图34:品牌商采用天然环保包装 (16) 图35:社交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6) 图36:大白兔X 气味图书馆推出快乐童年香氛系列 (17) 图37:奈雪的茶X 旺旺推出新品和周边产品 (17) 图38: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 (17) 图39:中国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快速提升 (17) 图40:2019H1 直播电商用户观看直播带货频次 (18) 图41:2019H1 用户观看直播带货引起消费欲望 (18) 图42: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 (19) 图43:乳制品使用场景扩展 (19) 图44:蒙牛“恬醒”葛根风味酸奶 (19) 图45:消费者对乳制品口味的要求 (20) 图46:疫情期间,乳制品是唯一一个消费量提升的非必需品 (21) 图47:低温牛奶渗透率持续提升 (21) 图48:减脂/低糖乳制品增长领先 (21) 图49:中国保健品市场分人群/功能分析(2016) (22) 图50:中国保健品电商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23) 图51:“零食态”保健品代表产品 (23) 图52: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功能需求愈加细分化 (23) 图53:中国保健品销售渠道分布情况 (23) 图54:2013-2018 年保健品细分渠道CAGR (23) 图55: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快速攀升 (24)

铝型材行业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

2014年中国铝型材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编号:133AA05

行业市场研究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一份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以上内容的数据和研究分析部分,在报告中的比例各占50%。 作为通用型调研报告,行业市场研究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铝型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铝型材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铝型材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铝型材行业现状和整体的发展情况,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铝型材行业现状及铝型材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铝型材市场变化和铝型材行业发展趋势。

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铝型材行业发展迅速,国内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不断加大生产规模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全行业的产量和消费量的迅猛增长,我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铝型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装备和技术水平也将越来越先进,铝型材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的事实已是不容置疑。但是,如何把握好这个黄金时机也成了众多铝型材供应商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背景下,传统互联网所形成的格局并不能给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带来大的开发拓展,特别是真真假假鱼目混杂的加盟和购物网站,让众多中小企业无所适从,即使建站或者已经开展传统电子商务的渠道,却又被高额的费用所累赘,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所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其低成本、受众更具有针对性,适应了中小企业的销售需要。 市场容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属门窗、建筑幕墙、铁路运输设备、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铝型材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铝型材作为建筑领域和机械工业领域重要的应用材料,其全行业的产量和消费量迅猛增长,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铝材产量约为4000万吨,同比增长25.36%,其中,铝型材产量为1730万吨,同比增长20.14%。 在未来的20-30年内,中国将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铝型材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目前,国内124个工业部门中,有113个部门涉及铝制品,占总数的9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和其他九部委联合发表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指出铝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的比例,使工业型材与建筑型材的比例达到7:3。与此同时,随着交通行业轻量化和电子、电力工业及机械工业的发展,铝型材行业在中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中、高强度铝合金板带箔,管材和棒材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未来几年,受益城市化进程加快、旧有建筑改造更新,建筑铝型材消费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内二三线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将逐渐成为铝型材消费的主要市场,工业铝型材消费量占铝型材总消费量的比重将逐年增长,至2015年,比重将由目前的30%增加到45%-50%,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市场格局 从铝型材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铝冶炼挤铝材加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未来我国铝型材加工行业的竞争状况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于铝型材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因此成本竞争在未来仍然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二是厂商的规模化扩张趋势和产业纵向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少数快速成长的优质企业将越来越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主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09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分析? [简介]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概述: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中投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要求很高,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尽量长。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将朝着“镍氢——锂电——燃料电池”产业化路径发展。短期能够兑现业绩的只有镍氢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成熟,以及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新标准也让镍氢电池生产商看到了中短期的希望。不过,3-5年内在锂电池技术成熟后,镍氢电池市场将被锂电池逐渐蚕食。 再者,近年来燃料电池(FC)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氢能的梦想在21世纪开始变成现实。而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FCV)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FCV将正式进人市场,以加氢站、输氢管道建设为标志的“氢经济”初露端倪。 研究发现,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去年批准了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 我国铝工业现状分析铝工业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社会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之一,最近两年总资产贡献率均在10%以上,不但高于全国工业9%的平均水平,而且大大高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7%~8%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铝工业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 进入2003年以来,在我国不断增长的铝消费需求的诱惑下,我国铝工业出现了火爆的投资热潮。中国铝业市场的战略格局正在重新分化,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战略格局已经被打破,民营资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大举进入铝工业领域,抢市场.争原料.拼投资.上规模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对此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出现的铝工业空前的投资热是市场拉动和利益驱动的结果,它不仅是国内市场因素在推动,而且还是全球市场力量在推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原有的氧化铝厂.铝冶炼厂.甚至铝加工企业均在大张旗鼓地开始一场新的战略投资.重组和规模扩张,而且一些新建的氧化铝厂.铝冶炼厂等也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开工建设,从而孕育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铝业投资和竞争恶战。对此我们有必要就目前我国铝工业所面临的战略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一.民营资本异军突起,巨额投资撼动国内铝业2002年初,在经过长期酝酿和市场考察后,国内著名的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毅然宣布,集团已选定铝电复合体产业为集团的第二主业。该

集团突然决定大规模进入我国铝生产工业,这一举动不仅在我国铝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在国内外市场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一个中国国有企业群龙争霸的重工业领域中,一个与铝工业毫不相关的民营企业也想在这个投资大.市场大.产业大的行业中一争高低,并且要作为第二主业进行资本扩张的决策让人惊叹。应当说,这是一个令我国铝行业震惊的举动。 从2002年上半年至今,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该集团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大步迈入了我国铝工业领域,并走出了坚实的三大步。 首先,该集团于2002年4月15日宣布进入铝行业后,斥资6亿元与山东茌平信发铝电集团共同组建山东信发希望铝业有限公司,该企业将具有14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并辅以深加工及配套的供热机组等项目。这个项目已于2002年9月8日开工,目前,第二期电解铝项目即将投产运行。此举被看成其投资铝工业的一个序幕。 同时在其投资山东信发铝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一个惊人之举在中国的西部内蒙包头发生。2002年10月,该集团在包头迅速成立了稀土铝业公司,这是其在包头投资建设的大型铝业一体化项目,注册资本人民币3亿元。据了解,该集团铝电项目计划从2002年至xx年分四期建设运营。一期工程已投资10亿元,有望在2003年年底竣工并投产,初期将形成25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为解电解铝生产用电问题,该企业还建设自备火力发电厂。

中药产业链分析报告

中药产业链分析报告2020 年4月

原料药行业全景图 上游原材料 下游应用 基础化工行业 医药 保健品 饲料 基础化 石油 工材料 合成 原料药行业 发酵、提取 农林牧渔业 动植物 中间体 原料药 食品 化妆品 大宗原料药 解 特色原料药 专利原料药 皮 质 激 素 类 代 表 品 类 造 影 剂 类 维 生 素 类 抗 生 素 类 热 镇 痛 类 沙 坦 类 普 利 类 他 汀 类 肝 素 类 无特定品类,根据 需求定制 3

Contents 01 02 03 04 05行业概况 大宗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 专利原料药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原料药行业处在医药产业链的中上游位置 原料药产业链示意图 ? 原料药行业 原料药英文名称是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即 药物活性成分,是构成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物质,原料药无法 直接被患者使用,必须经过添加辅料等环节进一步加工制成制 剂,病人才能服用。而中间体是原料药工艺步骤中产生的、必 须经过进一步分子变化或精制才能成为原料药的一种物料。广 义的原料药行业包括API 和中间体。 下游应用 上游原材料 医药制剂 基础化工行业 保健品 饲料 石 油 基础化 工材料 ? 上游原材料 合成 原料药行 业 原料药上游原材料有两大来源,一是基础化工行业,另一个是 种植业。前者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工艺生产原料药,后者通过生 物发酵制成相关中间体,再进行结构修饰。发酵工艺应用较多 的是抗生素类、维生素类等原料药,较化学合成工艺有污染小、 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此外,部分原料药可由动植物中提取, 如青蒿素。 发酵、提取 中间体 原料药 农林牧渔业 动植物 食品 ? 下游应用领域 原料药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医药制剂,目前我国仍以化学药为 主,可达万亿规模。其次,原料药在饲料、保健品、食品等领 域也有较多应用。 化妆品 5 资料来源: XXX 市场部

2018最新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铝上下游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铝产业链介绍 (1) 2、铝产业链上游基本情况 (1) 3、铝土矿加工 (3) (1)氧化铝 (3) (2)电解铝 (4) (3)氧化铝与电解铝价格关系 (5) 4、铝产业链下游 (5) 5、产业链标的公司股价对比 (6)

1、铝产业链介绍 铝产业链指的是将铝土矿制成电解铝然后加工成各种铝材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上中下三个环节:上游,从铝土矿中提炼出氧化铝,标的企业有中国铝业、南山铝业;中游,将氧化铝电解得到电解铝,主要标的企业为焦作万方、中国铝业、中孚实业、南山铝业;下游,对电解铝进行加工处理获得各种铝材,比如银邦股份、焦作万方、东阳光科、明泰铝业、中孚实业、南山铝业、闽发铝业等公司。具体工艺如下表所示: 2、铝产业链上游基本情况 在产业链上游铝框资源储备方面,我国铝土矿资源非常匮乏,进口依赖强。2017年底中国铝土矿保有储量为10亿吨,仅占全球储量的3.33%,按照现有速率进行开采,国内铝土矿资源保障年限不足15年。根据查询的历年进口铝土矿数据,经计算,中国铝土矿供需缺口巨大,对外依存度平均在40%以上。

资料来源:矿业汇 资料来源:矿业汇 此外,国内的矿石以一水硬铝石型为主,品位低,只能采用高能耗的烧结法工艺生产氧化铝,在开采和氧化铝两个环节都存在环保问题。而高品质进口矿多为三水铝石型高品位低硅铝土矿,可以采用工艺简单、能耗更低的拜耳法生产,规避了国内矿石的不足。因此中国铝业、南山铝业等产业链中游公司近年来新增氧化铝产能多以进口原料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新增产能项目直接布局在港口,降低进口铝土矿等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中国铝业作为铝产业链上游公司,自身铝土矿资源丰富。公司拥有全国约17%的铝土矿资源。截至2017年末,公司控制的铝土矿资源量约为7.96亿吨,其中国内储量7.36亿吨,国外储量0.6 亿吨,目前公司铝土矿自给率在50%左右。 南山铝业在上游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开采以及初步加工。2014年印尼铝土矿禁

2020年铝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0年铝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1、基本知识篇:铝产业链和钢铁有诸多异同 (5) 1.1、铝的生产工艺:流程长、技术成熟 (6) 1.2、电解铝的生产特性:高投资、高耗能、高重启费用 (7) 1.3、与钢的相似:需求结构、轧材集中度和冶炼连续性 (8) 2、供应篇:矿贫乏、再生铝加速、材集中度低 (9) 2.1、铝土矿:国产矿贫乏、国外矿大扩产 (9) 2.2、氧化铝:集中度很高,但仍在跑马圈地扩产 (11) 2.3、电解铝:产能将至天花板,布局正往西南迁 (13) 2.4、再生铝:贡献全铝产量的16%,且正加速增长 (15) 2.5、铝材:集中度在铝各环节中最低 (17) 3、需求篇:轻量化、新能源车是增长的重要动力 (18) 3.1、内需总量:高速扩张已近尾声 (18) 3.2、内需结构:包装和交运设备是亮点 (20) 3.3、净出口:占全铝产量的比重稳定在10%左右 (22) 3.4、国际比较:中国的消费总量增长空间不超过30% (24) 4、价利篇:行业微利已是新常态 (25) 4.1、价格:铝价与国债收益率方向类似 (25) 4.2、成本:新疆和山东在中国领先,中国整体高于国外 (26) 4.3、利润:铝冶炼、铝材、钢冶炼的利润率有一致性 (28) 5、股债篇:共同聚焦两大财务指标 (30) 5.1、股债重要的两大财务指标:ROIC、FCF (30) 5.2、重要财务指标之一:资本投入回报率(ROIC) (31) 5.3、重要财务指标之二:自由现金流(FCF) (32) 5.4、股票侧重关注公司的产品结构和弹性 (33) 5.5、债券更加关注公司的潜在瑕疵点 (34) 5.6、相关标的物的估值参照 (35) 6、投资建议:首次给予行业“增持”评级 (35) 7、风险提示: (35)

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5月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3) 1、新能源汽车定义 (3) (1)纯电动汽车 (3) (2)混合电动汽车 (4) (3)燃料电池汽车 (5) 2、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政策驱动 (6) 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选择 (8)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11) 1、新能源产业链主要业务及上市公司 (11) (1)传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11) (2)TESLA引领的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 (13)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及相关企业 (14) 2、锂电池产业及分析 (17)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为锂电池 (17) (2)在新能源汽车推动下,锂电有望保持25%以上的增长 (18) (3)锂电产业链已日趋成熟:电解液、负极材料具有国际优势 (19) 3、超级电容器情况分析 (22) (1)超级电容器及特征 (22) (2)超级规模应用初现,市场潜力较大 (23) (3)超级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尚任重而道远 (24) (4)国内超级电容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相对落后 (25) (5)超级电容器产业链情况 (26) 三、新能源汽车投资机会分析 (27) 1、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的市场表现及分析 (27) 2、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方向选择 (29)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1、新能源汽车定义 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获使用常规燃料,采用新型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含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产品。而根据我国政府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范围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而非插电式的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被划为节能汽车,无法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因此不包含在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内。 (1)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仅由电力驱动的车型。电动汽车主要由底盘、车身、蓄电池组、电机、控制系统和辅助设施蓄电池六部分组成。蓄电池提供电能驱动汽车;在制动与减速时,电机作为发电机回收能量。由于电动机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因此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不需要离合器和变速器,纯电动汽车车速由控制器通过调速系统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整车厂需要完成电机及电池布局,优化底盘结构,利用整车控制系统对车辆进行控制。

我国铝型材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铝型材行业发展概况 1、铝型材基本情况 (1)铝和铝合金的特点 铝是一种较软的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是地壳中第三大丰度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硅),也是丰度最大的金属,在地球的固体表面中占约8%的质量。铝金属在化学上很活跃,因此除非在极其特殊的氧化还原环境下,一般很难找到游离态的金属铝。目前全球已发现的含铝矿物超过270 种,其中最主要的含铝矿石是铝土矿。 铝及铝合金由于具有质量轻、易加工、耐腐蚀、导热导电及可回收性强等优良性能,在太阳能光伏、建筑、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器、机械、日常耐用消费品及包装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铝合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强韧化、结构减重、耐腐蚀、使用寿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具有高合金化、高综合性能的铝合金材料的需求逐步增大。 (2)我国铝及铝合金的产量情况 我国是铝生产和消费大国,氧化铝和原铝产量居全球首位,根据国际统计局的数据,2018 年我国氧化铝和原铝产量分别为7,253.1 万吨和3,580.0 万吨,同比增长5.09%和10.94%。2011 年至2018 年我国氧化铝和原铝产量情况如下: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新能源、节能建筑、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力、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等领域中已得到大量的应用。 (3)铝及铝制品行业的加工产业链 铝及铝制品行业的加工产业链,是指从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然后制成电解铝,再加工成各种铝材,最后在下游产品中进行应用的整个产业链条。铝加工产业链可分解为上游采矿及冶炼、中游铝型材生产及精加工、下游各行业应用三个环节, 具体情况如下:

(4)铝型材分类 按照加工方式分类:铝型材主要分为铸造加工和变形加工两种铝型材。铸造加工是通过压铸的方式将原铝加工成各种精密铝合金压铸件和精密钣金;而变形加工又分为挤压和压延两种方式,通过挤压工艺制成的产品叫做挤压型材,主要包括建筑型材和工业型材;通过压延工艺制成的产品叫做板带箔材,主要包括各种铝板带、箔材。 按表面处理工艺分类:铝型材可分为阳极氧化铝材、电泳涂装铝材、粉末喷涂铝材、木纹转印铝材、氟碳喷涂铝材、抛光铝材等。 按合金成分分类:铝型材在制作过程中根据添加的其他元素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性能,主要可分为1-8 个系列的合金牌号铝型材,其中6 系(合金中主要含镁、硅两类元素)的最为常见。

触摸屏行业及产业链分析报告

平板电脑用触摸屏市场规模预测...........................................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和触摸屏渗透率....................................... 3.触控板的产业链条.......................................................... 3.1.触控板的产业链条......................................................... TPK介绍............................................................... 联手苹果开创触摸屏历史............................................... TPK对电容式触摸屏的产业链有很强的掌控力 ............................. TPK的outsourcing策略............................................... 其他主要模组公司介绍...................................................

3.8.触屏Sensor制造行业 ..................................................... 全球Sensor销售额预测.................................................. Sensor产业分析........................................................ Glass和Film之争....................................................... 4.3.苹果中小尺寸触摸屏sensor供需分析........................................ 5.In Cell Touch.............................................................. 5.1.概念..................................................................... 5.2.In Cell Touch的现状...................................................... 5.3.In-cell现阶段的机会 ......................................................

中国铝行业基本现状(免财富可打印版)

三、中国铝工业的基本状况 (一) 中国铝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解铝工业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厂1952年4月开工建设到70年代末期,可以认为是中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初期。1952年当抚顺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其设计产能仅为年产1.5万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大力发展铜铝工业的指示》,铝被定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金属材料。从此,国家开始对铝工业的发展给予巨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使中国铝电解工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轨道。这一时期,贵州铝厂、兰州铝厂、包头铝厂、青铜峡铝厂、连城铝厂 、郑州铝厂电解分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八大铝厂的生产格局。电解技术基本是以旁插和上插自焙阳极铝电解梢工艺和设备为主,产量达到了36万吨。50一60年代中国电解自焙槽主要缺点是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劳动生产力低,特别是电解槽密闭性能差,电解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沥青挥发物,对生产操作和环境污染影响极大。70年代中后期,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了135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系列。在1979年贵州铝厂扩建过程中,引进了日本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160 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从此,中国电解铝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从80年代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常规发展时期。1982年在国家“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导下,一些建于60一70年代的铝厂开始纷纷进行改扩建,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如贵州铝厂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了186 KA大容量、高效能预焙槽;包头铝厂兴建了135 KA 预焙槽系列;青海铝厂在吸收消化贵州铝厂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20万吨电解铝厂等。这一系列项目的相继建成,预示着中国铝工业开始向规模化大生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具有电力优势和铝土矿优势的地区也纷纷投资兴建了一批小型60KA白焙槽电解铝厂。这段时期,全国电解铝的产员由70年代末的36万吨发展到1992年的109万吨,使中国电解铝生产首次突破厂100万吨大关。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跨入新世纪,是中国电解铝工业步入世界铝工业生产大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发展速度跃居世界前列。仅用10年时间,中国电解铝产量就从1992年的109万吨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342.46万吨,形成了中国铝业公司、青铜峡铝业公司、兰州铝业公司、山东铝业公司、包头铝业公司、山西关铝公司、焦作万方铝业公司等为代表的大型铝生产企业。全球排名从1991年的第六位跃居为2001年第一,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并首次由净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二是技术趋于先进。近几年中国新建和改扩建的电解铝工程都采用200 KA以上的大型预焙槽,230KA、280 KA、300 KA预焙槽型、干法净化、氧化铝自动下料和浓相输送、电解槽智能化控制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2001年160 KA 以上电解槽产量超过150万吨,占全部产量的45%左右,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三是生产

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铝行业(电解铝和氧化铝)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游,上游是铝土矿,下游是建材市场(主要涉及汽车和房地产)。所以铝行业在成本上受到铝土矿的制约,例如,中铝公司就是由于忽视了抢占上游铝土矿的有利时机,一味地兼并电解铝和氧化铝企业,导致规模膨胀,却由于没有占有铝土矿,受制于人。铝行业在销售上受到建材市场的制约,据2008年数据,我国铝消费结构为:建筑业33.7%,交通运输业17.96%,电力业12.32%,包装业8.48%,机械制造业8.31,日用消费品8.01%,电子通讯业3.92%,其他7.3%。 (一)成本分析 1、铝土矿的采矿成本较高。我国铝土矿2008年探明储量为32.23亿吨,全世界的储量为270亿吨。但我国铝土矿石多数为一水硬铝石型低铝硅比的中品位矿石。矿石铝/硅比(Al/Si)以4~6为主,高铝/硅比(Al/Si>8)矿石数量少,且在矿床中分布不连续;铝土矿矿石以Al2O3平均品位40%~60%为主,必须使用特殊的选矿工艺才能获得符合生产氧化铝的高品位矿石,导致了国内氧化铝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国外产品的水平。 世界上除我国和欧洲小部分地区外,大多数国家或跨国

矿业公司依托资源优势,以大规模机械化方式露天开采三水型软铝石组成的高铝硅比铝土矿石,直接使用拜尔法将矿石加工成氧化铝,然后再进行电解生产金属铝。我国大多数地区铝土矿矿床中优质矿石分布的连续性差和矿石质量不佳,目前只有广西平果采用大规模机械化露天方式开采铝土矿石,其他省区的大中型露采矿区多是在原有产能基础上采取收购民采矿石的方式生产,贵州的矿山为地下坑采。 基于以上因素,我国铝行业的成本存在巨大劣势。 2、氧化铝的成本较高。2008年全国铝土矿生产矿区的采矿生产能力为2171万吨/年,氧化铝总生产能力3431万吨/年。我国铝土矿的生产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国虽然超过澳大利亚称为第一氧化铝生产大国,但是在2008年仍然20%的产量缺口需要进口。 由于我国铝土矿资源的质量,决定了我国氧化铝生产必须采用工艺流程长和能耗高的石灰烧结法或混联法,能耗高纯拜耳法3~4倍。我国的氧化铝生产成本比国外高出35%~48%,每吨比国外高30美元以上;平均经营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根据加权平均法,以2008年为例,国内氧化铝的单位制造成本为1453元/吨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成本费用,国内氧化铝的生产成本大致在1600元/吨左右。而西方国家氧化铝的生产90%以上采用拜耳法,其生产成本

中药产业链分析报告

中药产业链分析 中药产业链包括哪几个方面 中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游中药材加工和中成药制造,下游主要供给于需和出口。国部分的上游产业包括中药种植业、医药制造业等,上游企业主要有为中药行业提供原材料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的企业等,例如中药材培育基地,中药材加工研发基地等。中游产业包括中药加工与中成药制造,是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的丸剂、冲剂、糖浆膏药等;用现代制剂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及专做治病的药酒。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

国家对中药行业全产业链的管理,有一系列的认证规,目前国家对于中药行业的认证规包括中药材种植、生产环节中适用的GAP认证,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过程中适用的GMP、GCP、GLP 认证,以及药材及药品流通环节适用的 GSP 认证。 一:中药药材的行业分析 中药材种植作为中医药行业上游,是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食品、保健品等中药大健康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中药材种植行业的情况,是整个中医药产业链的基础,关系到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伴随着过去中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下游各产业对中药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国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数量均得到大幅提升,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市场规模取得了快速增长。截至2016 年1月,有194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获得GAP 认证,大多数GAP 基地只用于药厂自身生产,GAP 基地生产面积不到中药材总生产面积的 10%。预计未来GAP制度将加速实施,国家可能出台如GAP药材的单独定价、使用GAP原料中成药在招标时质量分组差异等扶持政策,作为中药材标准化的重要制度,基地数量有望加速增长,促进中药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二:中成药行业分析 中成药制造是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它是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目前国中成药大型企业有50多家,其中以堂、三九集团、白药、太极集团、药业

2017年我国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铝产业链 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铝产业链介绍 (4) 1、铝土矿提取氧化铝 (5) 2、电解铝生产工艺 (6) 二、铝土矿 (7) 1、储量:中国储量一般且质量较差 (7) 2、产量:澳大利亚第一,中国次之,几内亚潜力巨大 (8) 3、进出口:对外依存度较高,未来可能大幅上升 (10) 三、氧化铝 (12) 1、产能:中国增长迅速,产能占据全球一半 (12) 2、国内产能分布:资源导向明显,山东独辟蹊径 (13) 3、产量:中国独占鳌头,仍处扩张过程 (14) 4、进出口:产量基本自足,对外依存度较低 (16) 5、价格:与电解铝价格变动一致 (16) 四、电解铝 (17) 1、供给量:中国高居榜首 (17) 2、产能分布:区域集中度较高,具有明显的成本导向性 (18) 3、主要电解铝大省成本比较 (21) 4、大型铝企经营情况比较 (23) 五、下游铝加工材 (26) 六、长期发展有空间,短期产能有压力 (28)

铝产业链指将铝土矿制成电解铝然后加工成各种铝制品的产业 链条,主要包括氧化铝提炼,电解铝制作以及铝制品加工三个环节。 铝土矿的全球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在靠近赤道的国家。我国的储量仅占全球的3%,且品质较差,但分布高度集中,广西、河南、山西和贵州四省合计占比已达90%以上。虽然储量并不丰富,但我国铝土矿产量却较高,满足超过一半国内氧化铝的需求,即以3%的储量却生产了满足全球25%氧化铝生产所需的产量。即便如此,我们铝土矿仍有接近一半需要进口。不过考虑到全球铝土矿储量丰富,开采容易,国内企业也在海外有一定的铝土矿布局,我们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看到铝土矿受制于人的局面。 我国氧化铝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电解铝的原料需求,但每年仍会从澳大利亚等国少量进口。氧化铝也是国内铝产业链集中度最高的环节,产能布局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一是集中在广西、河南、山西、贵州等铝土矿大省,二是山东这类沿海进口铝土矿便利的大省,五省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6.38%。 我国的电解铝产量在全球的占比超过50%,且进出口规模都很小。产能地域分布方面亦高度集中,山东、新疆、内蒙、河南、甘肃和青海等6省合计占全国产量的接近80%。不过,从过去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西北等内陆省份受益于煤炭资源丰富带来的低电价,产能规模迅速扩张,而河南占比则大幅下降,绝对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铝材的终端下游主要包括建筑、交运、电力电子、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等行业,占比分别为39%、17%、16%、14%、7%。我国铝

铝行业分析--2020.5.26

铝行业分析 目录 一:铝产业链介绍 (2) 二:上游--铝土矿 (5) 1、铝土矿介绍 (5) 2、铝土矿储量 (6) 3、铝土矿产量 (9) 三:中游(上)--氧化铝 (14) 1、氧化铝介绍 (14) 2、氧化铝产量 (15) 四:中游(下)--电解铝 (21) 1、电解铝介绍 (21) 1、电解铝产量 (24) 五:下游---需求端 (35) 1、铝消费量 (35) 2、铝材 (53) 3、废铝 (57)

一:铝产业链介绍 铝(Al)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排在第三位。铝的密度小,故称作轻金属。具有轻便性,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可塑性、耐腐蚀性等特征,是世界总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金属。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铝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铝矿石开采、氧化铝制取、电解铝冶炼、铝加工生产等几个环节。 (1)上游采选:从铝土矿中提炼出氧化铝,方法有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等,其中拜耳法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 (2)中游冶炼:将氧化铝电解,得到电解铝(原铝),电解铝的基本原理为固体氧化铝溶解于电解质熔体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铝。电解铝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对环境影响较大; (3)下游加工:对电解铝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制成各种铝材。 生产1 吨氧化铝大约需要2 吨铝土矿、0.3-1.6 吨石灰石、1.5 吨煤炭、25 公斤碱,其中,煤炭、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成本。 生产 1 吨电解铝需要消耗2吨氧化铝、12,000-14,000度电、500-550公斤炭素、22-25公斤氟化盐,生产成本中氧化铝约占30%-40%,电力成本约占40-45%,其他成本约占8%-10%。

印度铝行业现状

Aluminium: Segment-wise consumption in India

印度铝工业的地区分布

印度的铝行业今后为出口导向型 The India aluminum industry has a bright future as it can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players in the global aluminum market as in India the consumption is fairly low, the industry may use the surplus production to cater the international need for aluminum which is used all over the world for several applications such as aircraft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utensils,etc. Indian Aluminium Market Growth: Aluminiu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India India has the credit of being the fifth largest producer of aluminium in the world. The country has a capacity to produce more than 2.7 million tones ofaluminium per year, accounting making up about 5% of the total aluminium production on the globe. India boasts of a massive quantity of Bauxite reserve of about 3 billion tones(印度宣称铝矿石储量为20亿吨) India is endowed with large deposits of high quality bauxite ore, resources for power generation (coal) and formidable pool of manpower – both skilled and unskilled. Indian aluminium industry is forging ahead with rapid expansion in both Primary metal and downstream sectors.(初级产品及下游领域的产量都将快速扩张) the overall consumption of aluminium in India is projected to be about 5 million tonnes by 2015, and 10 million tonnes by 2020. Major sectors contributing to Indian aluminium consumption growth, namely, electrical (power),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are expected to grow in double digits during the next decade with this India is likely to achive a per capita aluminium consumption of about 10kg per annu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