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范例

医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范例

医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范例
医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范例

医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范例

医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范例提要:合理用药检查组”成员认真做好检查工作,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对我院病历用药医嘱和处方进行认真检查,查出问题及时反馈

医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范例

为促进我院药物合理应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减低药品费用。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我院合理用药检查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切实采取措施,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二、组织管理

合理用药检查组:为确保合理用药检查工作取得实效,成立某医院“合理用药检查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及检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合理用药检查组成员负责我院合理用药检查。各临床科室根据检查要求,积极配合“合理用药检查组”成员的检查,并落实整改措施。

三、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中进行分析。使用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2.使用药物一定要有依据。临床诊断应与用药相符,若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相符的应在病程记录中予以说明用药理由。

3.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的范围。

4.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数据等进行个体化给药。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

四、合理用药检查方法

1.检查方法:每月由4名临床科室质控员与临床药师进行检查,随机抽查全院各临床科室病历xx份;随机抽查10名门诊医师处方各xx张;临床药师每月检查清洁手术病历,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骨肿物切除术、白内

障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心脏瓣膜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每月检查4-5种清洁手术全部病历。

2.检查重点:重点检查抗菌药物、心血管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中成药注射剂、生物制剂、血液制品、激素、营养药及辅助用药等临床应用是否合理。

五、合理用药判断标准

合理用药判断标准为合理、不合理。

用药完全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为合理,具体要求为:

1、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所用药物有相应适应症;

2、药物剂量、给药方法、时间及疗程适当;

3、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4、符合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分级使用管理原则、一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应管理办法。

用药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不合理:不合理用药处方包括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为用药适宜性不当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3)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4)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5)重复给药的;

(6)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药物代谢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情况);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为超常处方:

无正当理由的大处方的;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根据医保患者点药开具处方,而患者疾病又无治疗需求的;

六、重点检查以下不合理用药情况

1.超出药物使用适应症的范围或无指征用药。

2.使用药物缺乏临床诊断或临床检验、影像学等客观依据。

3.用药过程缺乏治疗评价和实验室或影像监测。

4.用药剂量不正确。

5.违反用药禁忌症。

6.用药途径不正确。

7.用药疗程长,与病情不符。

8.应用药物种类过多过杂。

9.不合理联合用药,同一或作用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

10.不合理使用非治疗用药(辅助用药)。

11.其它不合理用药情况。

七、检查结果总结上报

1.“合理用药检查组”成员认真做好检查工作,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对我院病历用药医嘱和处方进行认真检查,查出问题及时反馈,相关医师及时进行整改。

2.检查情况及时总结,报质控部,质控部报医务部。将合理用药检查情况纳入医师考核和科室考核,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不合理用药医师进行处理。

3.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严重后果和纠纷者按医院相关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4.医师若对于“不合理用药”判定结果和处理有异议者,可向合理用药检查组提出申诉,合理用药检查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诉内容进行复核。

5.通过以查促改,持续改进,促进药事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XX县人民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制度及措施

XX县人民医院 关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的管理办法 根据《黔南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责任追究办法》、《2015年新农合补偿方案》、《黔南州城镇职工及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等文件规定,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结合本院的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规定 1、严格按照各科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单病种等规定进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和合理治疗。 2、按照新农合和社保规定,严格执行住院标准,杜绝“小病大治”现象。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不允许大包围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医生认为没有必要而病人及家属要求检查的,告知检查费用自费并签字。 4、在诊疗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理的检查项目,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选择费用高的检查。非病情需要,病人及家属要求检查的进行签字确认并在病程中进行说明;病人及家属拒绝检查经解释无效的,经病人或家

属签字确认后相关情况病程中详细记录,已开单的及时退费。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将检查单或复印件收入病历),不再进行该检查,必要时需复查的病程中必须记录复查的原因,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完善相关审批手续方可使用。 7、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病情、药品说明书,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选择适宜的药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非病情需要的选用作用相同的两种及两种以上药品。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用药指针及改变治疗方案的原因必须在病程中作详细的记录。病人及家属拒绝治疗经解释无效的,经病人或家属签字确认后在病程中详细记录。 9、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医院标本送检及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相关规定,严禁抗菌药物滥用。

中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制度及措施

中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制度及措施XX县中医医院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用药和治疗。 2、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病人确需进行CT等大型仪器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 4、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不再进行该检查~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7、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12、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4、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线管理~严格二线、三线抗菌药物审批签字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和重复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督导小组工作方案

邵阳市中医医院 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督导小组工作方案 各科室: 为认真保证《邵阳市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暂行规定》(邵中医发〔2011〕51号)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分工及职责 组长:罗博: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曾立清:协助组长执行全面工作。 成员: 1、谢小兰:负责督查医德医风督查及监管检查督导小组工作的公平性; 2、蒋晓艳:负责提供被抽查的归档病历; 3、肖祥书、肖新辉、陈少丽及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临床用药情况为主的临床工作进行检查;肖新辉还负责准备一定时间段的门诊处方; 4、陈少丽:负责对院感情况进行检查; 5、陈萍:负责对医保、新农合等总费用控制情况的检查; 6、岳邵新:负责所有被抽查病历费用清单的收集、药品占比的计算; 7、质控办周核:负责对临床用药等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评价并提出改进、处罚建议; 8、徐安:负责经济管理措施的执行落实; 二、掌握“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基本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监管细则”和“重点监管的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 (一)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基本原则 1、按照《邵阳市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暂行规定》(邵中医发〔2011〕51号)的要求,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控制在“标准”以内。见表1。 2、医保患者自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该患者该次住院总药品费用的4%;新农合患者自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该患者该次住院总药品费用的5%。 3、中药饮片、院内专科制剂暂不纳入科室药品费用比例控制计算范围。 表1: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药费占比(西药+中成药/总住院费用)控制标准

(二)临床合理用药监管细则 1、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⑴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⑵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范围,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由科室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申报、业务院长审批、医务科同意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⑶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及患者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严格按照《邵阳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邵中医发[2011]43号)执行。

中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制度及措施

XX县中医医院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用药和治疗。 2、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病人确需进行CT等大型仪器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 4、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不再进行该检查,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7、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12、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

合理用药指导原则

合理用药原则及评价办法 为促进我院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要求,特制定我院住院病人合理应用药物的原则及评价办法,具体如下: 1、临床医师必须根据各类疾病的诊疗常规,在临床工作中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如根据患者的主诉、临床体征、实验室数据,尽可能明确诊断,慎重制定治疗方案。可不用药者,尽可能用活动、理疗、饮食等非药物治疗方式来替代。如必须用药的,应正确、合理选用药物,使用有较强的适应性的药物。 2、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制定用药方案,一定要因人而异,从病人的整体来考虑,年龄、性别、脏器功能。既往用药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正确选用药物、用药剂量、用药途径和疗程,适宜地预防用药。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应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3、如果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多种药物治疗的。各专科医生不仅要熟悉本科疾病的治疗用药,也应了解本科药物对其他疾病的影响以及各专科药物同时应用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避免多科重复用药。 4、抗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和我院的管理规定执行。 5,各类药品要按照药典或药品说明书上所注明的适应症范围、剂量来使用。 6,学术杂志等刊物上发表的临床用药经验或方法,如超出该药品适应症范围、药品剂量范围的亦属违规用药范围,如需试验或借鉴该方法的要与病人和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部审批同意后才能用。

7、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一线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二线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使用特殊抗菌药物(三线药物), 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处方应经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部分特殊抗菌药物,如泰能、倍 能以及万古霉素等,应经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紧急 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8、我院签定医疗合同的单位住院病人,必须按合同规定的范围进行合理用药。对违反合同规定造成合同单位拒付医疗费 现象,按规定从科室劳务费中扣出。 9,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做(1)费用在200元或以上的检查;(2)同一药品总费用≥300元/日;(3)每支(瓶、片)的药品价格≥100元的,要求患者或家属填写《大金额医疗检查、药品费用知情同意书》,并将检查(治疗)的必要性、目的、方案、费用、注意事项、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以及防范措施等向患者详细告知,还并在病历上做好记录备查。 10,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有违规者一经查实,扣违规医师相应的劳务费。造成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的费用从当事科室劳务费中全额扣除,并按执业医师法有关条例处罚。 11、感染监控办公室每月对各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具体措施是:每月每科室随机抽查10份病历进行评判鉴定,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每份病历扣主管医师20元、科主任10元,有两项者扣主管医师40元、科主任20元,依次累加。具体表现在:(1)无指征的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抗菌药物不当(选药原则,联合用药,禁忌症)。(3)抗菌药物使用疗程、使用方法不正确。(4)由于抗菌药物应用不当造成事故。(5)缺乏病原学检查或物理诊断依据。(6)门诊使用三线抗菌药。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因病施治,合理使用药品,减少患者的负担,减少药品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务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医院的有关文件,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做好相关的工作。保证药品使用过程中因病施治,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以及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止药害事件的发生。 二.管理措施 1.认真学习业务 全院职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药物的使用水平。由医务科、组织有关医疗及药物知识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2.监管组织落实 充实完善药物合理应用评价领导小组。 3.完善管理制度 (1)医院重点对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及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生物制品等药物进行监控,依据规定合理使用上述药物。 (2)完善合理用药的点评制度,作好合理用药的点评工作。

4.临床医生使用药品时,应合理用药,合理施治,严禁大剂量、超范围、超适应症、超疗程使用药品,使药物选择合理,给药途径合理,使用方法合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合理用药评价工作应重点检查上述内容。 5.提高全院业务人员的知识水平,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掌握药品知识,掌握上级有关合理用药的规定。认真开展三基训练,掌握知识技能,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6.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工作 (1)医院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专家组不定期的下临床检查病历,并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上级。 (2)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时,专家组成员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运行病历医嘱用药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医院 。(3)临床科室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有关药物知识的学习,并且开展用药自评,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的倾向。 (4)按照卫生部的指示每月开展药物使用情况点评。 (5)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不定期的专题检查调研临床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6)药剂科、门诊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医师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提交医院。

合理用药培训计划

Xxxxx卫生院合理用药培训计划为了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普及合理用药知识,进一步落实《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改善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提高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权利,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 培训要覆盖到临床所有医护人员和药学、检验等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普及培训,并定期进行药物及细菌耐药等知识更新和强化培训。 二、组织实施 (一)、学习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参加学习人员:卫生院全体职工 (二)、学习的方法 通过听专家讲座、医院培训小组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 (三)、学习内容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

方管理办法》等;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处方审核与管理等方面的常见、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路径,实施路径管理的步骤、转诊等重点环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等业务知识。 (四)、学习时间安排 单位培训 2014年9月10-30日 考核总结 2014年10月 (五)、学习的开展 1、由学习领导小组制定每次的学习内容,并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通知全体职工,参加学习人员做好准备。 2、根据各科专业不同,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学习活动。 3、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人员培训学习结束后在对本院职工进行业务指导学习。 4、邀请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人员或下乡人员对全院职工进行业务指导学习。 5、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 三、学习要求 1、每个职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端正学习态度,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2、要遵守学习纪律。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

皮肤科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制度及措施

滑县秦剑复美医院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用药和治疗。 2、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病人确需进行CT等大型仪器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 4、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不再进行该检查,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7、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12、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4、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线管理,严格二线、三线抗菌药物审批签字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和重复使用。 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和医保病人,医师要按照《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原则考试试题与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培训考试 姓名成绩____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 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 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 B -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2. 肾功能减退时可按原治疗剂量应用的抗菌药是() A. 阿奇霉素 B.阿莫西林 C.头抱氨苄 D.阿米卡星 3. 对产生超广谱B -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类抗菌药 A. 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4. 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的抗菌药是()A.氨基糖苷类 B.四环素类 C.喹诺酮类 D.糖肽类 5. 主经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发生的抗菌药不包 括() A. 氯霉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酯化物 D.头抱他啶 6.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7. 下列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抗菌药应用错误的是() A. 妊娠期禁用利巴韦林 B. 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对母体及胎儿均有毒性 C. 头抱菌素类对母体和胎儿无明显影响 D. B -内酰胺类抗菌药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8. 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B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C新生儿、婴幼儿、老年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指征时应根据血液浓度监测调整

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培训试卷及答案

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培训试卷及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培训试卷及答案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5分) 1、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标准是正确的调剂处方。() 2、合理检查的评价指标是检查费用占就诊病人费用的比例。() 3、WHO认为全球四分之一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 4、不合理用药见于用量过大、疗程过长、用药种类与复用过多。() 5、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应小于95%。() 6、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范畴。() 7、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是适应症不明确,用药禁忌症不明确。() 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9、不合理用药的评价标准是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10、“三素一汤’是指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 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诸多除外的是:()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C疗程合理D给药次数不合理 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不是:()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3、合理用药的要求不是() A,安全性、有效性B、适应性,价格高,C配药准确,药品有效,D质量合格,安全无害。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制订除外的是() A病原菌B感染部位C感染严重程度D患者的体温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是()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物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C3种或3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6、抗菌药物分类管理的是。() A随意使用B限制使用C经验使用D感觉使用 7、不属于合理检查的内涵是:() A从疾病诊断讲合理B从经济角度讲合理C从病人安全讲合理D从个人利益讲合理 8、不属于合理检查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服从性B必要性C安全性D经济性 9、合理检查的原则是:() A确定初步诊断B突出检查重点C明确诊断D以上都是 10、不合理检查的判断标准是:() A考虑病人费用B常规检查和肝肾、生化C选择治疗方案D明确诊断 一、判断 1.√ 2.√ 3.×5X6.-10√ 二、选择 1.C 2.B 3.B 4.D 5.A 6.B 7.D 8.A 9.D10.B

门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具体监控措施

门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具体监控措施 1、对患者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来抓, 业务副院长及医务科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亲自抓,常抓不懈。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医德教育,严格执行各种制度。特别是抓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规章教育及《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的学习。 3、制定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切实搞好抗菌药物分级使用。使医院干部职工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患者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思想,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作风训练,提高“三基”水平。尤其要提高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病情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合理用药水平。 4、在疾病得到初步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针对性和特异性较强的项目进行检查,做到有的放失,避免盲目检查。 5、医师对检查结果必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必要时要与所做检查的医师共同讨论后做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临床诊治。 6、严格按照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指导和引导患者就医,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的诊治方案。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效果 好、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本院或当地易购的 药品 7、充分发挥本院质控组织和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医嘱和处方等医疗文书进行检查,重点是检查项目是否合理、诊断是否及时准

确、用药是否合理、安全、经济,特别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执行情况。把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预防用药的合理性、联合用药的正确性、有无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过度用药、根据药敏用药作为重点。要对医师用药进行点评。 8、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医院对医师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的要进行干预、通报、处罚。对此类现象严重的科室从重处罚,对“用药不合理”现象严重的医师停止处方权。 临床合理用药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碑林区中医医院药事管理小组和医务科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 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三、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使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须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因医疗创新确需

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管理措施

泸县中医医院 关于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控制措施为了加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药制度》以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规定及其监控措施。 一、基本原则 1、遵循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经济的服务原则,严禁诱导病人过度医疗。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做到检查、治疗、用药与疾病相符。 3、接诊医师必须将所开药品及所做检查治疗情况,如实填写在门诊病历或住院医嘱上。 4、遵循医疗消费透明化原则。在诊疗过程中,涉及到的检查治疗与用药,主管医师必须向病人详细讲明,特别是自费诊疗项目,要征得病人同意,并履行相关的签字手续,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5、不按医疗原则办事,导致病人拒付医疗费用以及发生医疗纠纷、官司,由主管医师承担,科室领导负管理责任。 二、合理检查规定 1、严格掌握各种检查的指征,遵循先常规后特殊的检查原则,能用常规检查达到目的,尽量不用特殊检查。 2、住院病人检查三大常规,手术病人五大常规加心电图、胸透等,其他各项检查

均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应列为常规检查。 ?3、遵循医疗资源共享原则。医生要尽可能利用院外检查结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4、确实需要做特殊检查时,应严格审批程序。下级医生开出的检查单,须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或科主任签字认可。特检结果实行指标控制,并与目标考核挂钩。 三、合理治疗规定 1、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制度,治疗方案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 2、特殊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或科主任确认。 ?3、因病情需要安置人工器官或使用昂贵医用材料,须由科室主任提出申请,报医务科、分管院长审批。 四、合理用药规定 1、使用药品严格遵循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能用国产药的不使用进口药,对疗效相似的一律用低价的、国内生产的药品。不开与疾病无关的药,更不能用非治疗药充当治疗药。 2、一次处方量:一般疾病三至四日量,慢性病七日量(中药三至五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慢性病出院带药不得超过四周量。 3、药品构成比不得超过医院规定,每超过1%扣科室奖金总额5%,全自费药品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缺陷判定标准

“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缺陷审核标准项目缺陷判定标准 不合理检查过度检查:1、无选择无指征全方位检查(包含项目、内容、部位);2、对诊断意义不大的不必要检查;3、与主要疾病无关非常规要求的检查或检查项目与临床症状、体征、病情、诊断依据不相符;4、已经明确诊断,仍进行不必要、重复地检查;5、违反医学常规,作辅助检查未按照由低到高(包含项目、费用)顺序进行。 重复检查:6、同一检查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反复进行;7、同一检查项目不必要的重复进行。检查缺失:8诊断治疗必须的检查项目缺失,影响诊断造成住院日延长费用增加;9、必要的检查不及时而延误诊治造成住院日延长费用增加;10、“单病种”病人必要的检查项目缺失。 不合理用药临床用药不合规:1、所用药品适应症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或无关;2、不必要的联合用药或用药或品种过多,不必要的延长用药时间。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3、抗生素使用违反原则,不必要的使用、不当的联合使用、不按阶梯使用、术前预防用药档次过高、时间过长、下级医师超权限使用。 出院带药不合规:4、出院带药品种与病情需要不相符、带药量超过规定(普通处方7天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带药天数理由不充分。 药品管理不合规:5、未使用通用药品名称;6、自费药品、贵重药品使用无指征、无必要、用法用量不合理、未让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 不合理治疗服务过度:1、提供疾病不必需的治疗手段的;2、提供的治疗方案成本较高,有成本较低的方案可替代;3、使用不必要的高值耗材或有较低成本耗材可替代而不使用;4、使用高值耗材未告知患者或患者(家属)未签字的。 服务不足:5、应该提供的治疗或护理缺失;6、提供的护理等级低于病情需要或服务包规定。 服务不当:7、错误的提供服务,如能采取非手术治疗的选择了手术治疗或需要手术治疗的采用非手术治疗;8、无故延长术前住院日或出院时间;、9过度提供会诊或应该会诊而未及时会诊,造成医疗费用增加或诊治延误。 被检查科室:被检查医生姓名:时间:检查者签名: 不合 理检 查 记录 不合 理用 药 记录 不合 理治 疗 记录

门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具体监控措施

门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具体监控措施1、对患者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来抓,业务副院长及医务科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亲自抓,常抓不懈。 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医德教育,严格执行各种制度。特别是抓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规章教育及《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的学习。 3、制定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切实搞好抗菌药物分级使用。使医院干部职工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患者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思想,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作风训练,提高“三基”水平。尤其要提高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病情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合理用药水平。 4、在疾病得到初步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针对性和特异性较强的项目进行检查,做到有的放失,避免盲目检查。 5、医师对检查结果必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必要时要与所做检查的医师共同讨论后做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临床诊治。 6、严格按照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指导和引导患者就医,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的诊治方案。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效果好、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本院或当地易购的

药品。 7、充分发挥本院质控组织和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医嘱和处方等医疗文书进行检查,重点是检查项目是否合理、诊断是否及时准确、用药是否合理、安全、经济,特别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执行情况。把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预防用药的合理性、联合用药的正确性、有无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过度用药、根据药敏用药作为重点。要对医师用药进行点评。 8、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医院对医师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的要进行干预、通报、处罚。对此类现象严重的科室从重处罚,对“用药不合理”现象严重的医师停止处方权。 临床合理用药 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碑林区中医医院药事管理小组和医务科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参考模板

摘要 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成长

目录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 (1) 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 (1) 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 1.基本原则 (2) 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3) 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4) 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 (4) 六.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6) 七.结束语 (6) 八.参考文献 (8)

引言 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潘立酮(吗叮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3.小儿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低,游离药物浓度高,易导致药理作用增强甚至中毒。 4.婴幼儿、新生儿由于肝脏代谢酶及功能系统发育不完善,可使某些药品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不良反应。由于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儿童使用某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5.小儿肾功能发育不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儿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较高。 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 我国每年儿科门诊量约占医院的20%,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目前,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这主要由两大原因导致:一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用药误区。另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儿童药物比较缺乏。目前,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具体督导工作由医务科、药械科及临床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提出本院合理用药的要求;组织对全院临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违规事例、人员进行惩罚。 三、医务科、药械科及专家小组深入科室检查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决策。药剂科应定期公布全院抗菌药品和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情况。 四、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五、科室当月药品使用比例超过规定,处罚当事人及科主任(按抽查结果执行)。 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临床科室不合理使用同一个药物,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有权做出停药处理。 七、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八、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九、医师在使用毒性药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十、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以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实行审批制度。 (一)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医院每年根据药品和诊疗价格的调整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诊疗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药品收入比例,从而确保抗菌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等使用趋于合理。 (二)使用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三)除抢救病人和抢救药品外,医保处方每张处方金额不得超过40元,普通处方每张处方金额不得超过35元;如超过必须经过科主任审批,并在病程记录中有使用目的的记录,如无科主任审批,无使用目的记录或依据不充分的扣发当事人当月奖金100元,并扣科室管理分5分。 (四)医院实行药品超常预警与动态监测制度,每月对医院使用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和排名前五位的活血化瘀药物进行公示,同时还对其排名前两位的医生进行公示,并做好抗菌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的超常预警动态监测图,对监测到得不合理用药积极进行干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