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练习题

计算机练习题

计算机练习题
计算机练习题

《一级习题指导》基础容部分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容和效用

C.信息是对人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与决策

D.信息是数据的符号化表示

[2]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主要是 B 。

①微电子技术②机械技术③通信技术④计算机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下面关于目前最常用的无线通信信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无线电波可用于广播、电视和手机,也可以用于传输计算机数据

B.利用微波可将信息集中向某个方向进行定向信息传输,以防止他人截取信号

C.红外线通信一般局限于一个小区域,并要求发送器直接指向接收器

D.激光能在长距离保持聚焦并能穿透物体,因而可以传输很远距离

[4]下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B.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

C.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数量

D.当前集成电路的基本线宽已经达到几十纳米的水平

[5]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用于PC的CPU集成电路芯片采用 D 。

A.SSI B.MSI C.LSI D.VLSI

[6]下列关于有线载波通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A.同轴电缆的信道容量比光纤通信高很多B.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及屏蔽特性

C.传统有线通信系统使用的是电载波通信D.有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信宿之间有物理的线路连接

[7]无线电波分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其中关于微波叙述正确的是 C 。

A.微波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广播和海上通信

B.微波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信

C.微波是具有极高频率的电磁波,波长很短,主要是直线传播,也可以从物体上得到反射

D.微波通信可用于,但不宜传输电视图像

[8]下面关于第3代个人移动通信(3G)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C______。

A.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第3代个人移动通信技术

B. 3G的数据传输能力比2G显著提高,其数据传输速率室可达几个Mb/s

C. 中国移动支持的GSM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D. 我国的3G移动通信有三种技术标准,它们互不兼容

[9]在无线广播系统中,一部收音机可以收听多个不同的电台节目,其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 A 多路复用。A.频分B.时分C.码分D.波分

[10]下列4个不同进制的无符号整数中,数值最小的是 B 。

A.100l0010(B) B.221(O) C.147(D) D.94(H)

二、填空题

[1]通信技术主要用来扩展人的神经系统功能。

[2]微电子技术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

[3]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分别为LSI VLSI 。

[4]除了一些化合物半导体之外,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常用的是硅。

[5]按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它们所使用的元器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

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6]用8个二进位表示无符号整数时,可表示的十进制整数的数值围是0 ~_255_______。

[7]在通信系统中,为了用信源信号去调整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使之既能携带信息又能远距离传输,应使用调制设备。

[8]已知标准线在不失真情况的下,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围为300Hz~3400Hz,则该线的带宽应是3100 Hz。

[9]卫星通信是当前远距离无线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信号,以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

[10]在数字通信中,把信道可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称为该信道的宽带。

三、是非题

V [1]信息技术是一类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

V[2]基本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通信与存储技术、计算技术、控制与显示技术等。

V[3]目前,Pentium 4系列微处理器的集成度微加工工艺级别已达到纳米级水准。

V[4]计算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的能力。

X[5]MODEM由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组成。调制是指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解调是指把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

V[6]全光网AON是指光信息流在通信网络中传输与交换时始终保持光信号的形式而无需进行光/电或电/光转换。V[7]CDMA是个人移动系统中采用的一种信道复用技术的简称。

V[8]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V[9]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通信至少由3个要素组成:信源、信宿和信道。例如,线就是一种信道。

V[10]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二进制信息时,经常使用的速率单位有“kbit/s”、“Mbit/s”等。其中,1Mbit/s=1000kbit/s。

一、选择题

[1]D [2]B [3]D [4]C [5]D [6]A [7]C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神经系统[2]集成电路[3]LSI和VLSI [4]硅[5]电子管[6]255 [7]调制[8]3100 [9]人造地球卫星[10]带宽

三、是非题

[1]正确[2]正确[3]正确[4]正确[5]错误[6]正确[7]正确[8]正确[9]正确[10]正确

第2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选择题

[1]目前运算速度达到万亿次/秒以上的计算机通常被称为______计算机。

D.个人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D.网卡上的处理器负责网络通信,视频卡上的处理器负责图像信号处理和编码与解码,这些处理器不能称为CPU [3]若一台计算机的字长为4个字节,则表明该计算机_________。

C.在CPU中定点运算器和寄存器为32位

[4]在PC中CPU读写RAM的最小数据单位是_________。

B.1字节

[5]20多年来微处理器的发展非常迅速。下面是关于微处理器发展的一些叙述,其中不准确的叙述是__B_______。A.微处理器的主频越来越高,处理速度越来越快

B.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越来越简单规整

C.微处理器的性能价格比越来越高

D.微处理器中包含的晶体管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

[6]CPU的运算速度是指它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目。下面____A_____是提高运算速度的有效措施。①增加CPU 中寄存器的数目;②提高CPU的主频;③增加高速缓存[Cache]的容量;④扩充磁盘存储器的容量。A.①、②和③B.①、③和④C.①和④D.②、③和④

[7]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____D_____。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存储各种数据和信息

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D.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部状态

[8]在PC中,各类存储器的速度由高到低的次序是____A_____。

A.Cache、主存、硬盘、软盘B.主存、Cache、硬盘、软盘

C.硬盘、Cache、主存、软盘D.Cache、硬盘、主存、软盘

[9]下面是有关DRAM和SRAM存储器芯片的叙述:①SRAM比DRAM存储电路简单;②SRAM比DRAM成本高;③SRAM比DRAM速度快;④SRAM需要刷新,DRAM不需要刷新。其中正确的是___B______。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10]CPU的工作就是执行指令。CPU执行每一条指令都要分成若干步:取指令、指令译码、取操作数、执行运算、保存结果等。CPU在取指令阶段的操作是____B_。

A.从硬盘读取一条指令并放入存储器

B.从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

C.从指令寄存器读取一条指令放入指令计数器

D.从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放入运算器

[11]下列选项中,_____B____不包含在BIOS中。

A.POST程序B.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的驱动程序

C.CMOS设置程序D.系统自举程序

[12]在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中,执行:①POST程序;②操作系统;③引导程序;④系统自举程序。其先后顺序为______D___。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13]关于PCI总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B_______。

A.PCI总线的时钟与CPU时钟无关。B.PCI总线的宽度为32位,不能扩充到64位。

C.PCI总线可同时支持多个外围设备。D.PCI总线能与其他I/O总线共存于PC系统中

[14]下列关于图像获取设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D______。

A.大多数图像获取设备的原理基本类似,都是通过光敏器件将光的强弱转换为电流的强弱,然后通过取样、量化等步骤,进而得到数字图像

B.有些扫描仪和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参数设置,得到彩色图像或黑白图像

C.目前数码相机使用的成像芯片主要有CMOS芯片和CCD芯片

D.数码相机是图像输入设备,而扫描仪则是图形输入设备,两者的成像原理是不相同的

[15]下列关于USB接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A____。

A.一般来说,1394接口的传输速度低于USB接口B.一个USB接口通过USB集线器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C.USB的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

D.USB接口连接的设备可以热插拔,即不需要关机就可以插拔设备

[16]下面有关I/O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B_____。

A.CPU执行I/O指令后,直接控制I/O设备进行操作,即CPU负责对I/O设备进行全程控制

B.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I/O操作与CPU的数据处理操作通常是并行进行的

C.各类I/O设备与计算机主机的连接方法基本相同

D.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I/O设备在工作

[17]鼠标器通常有两个按键,按键的动作会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给主机,按键操作的作用主要由___D______决定。A.CPU类型B.鼠标器硬件本身C.鼠标器的接口D.正在运行的软件

[18]下面有关扫描仪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D_____。

A.分辨率是扫描仪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B.扫描仪能将照片、图片等扫描输入计算机

C.扫描仪的工作过程主要基于光电转换原理 D.滚筒式扫描仪价格便宜,体积小

[19]下列关于打印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A_____。

A.针式打印机只能打印汉字和ASCII字符,不能打印图案

B.喷墨打印机是使墨水喷射到纸上形成图案或字符的

C.激光打印机是利用激光成像、静电吸附碳粉原理工作的

D.针式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是非击打式打印机

[20]某显示器的分辨率是1024×768,其数据含义是___D______。

A.横向字符数×纵向字符数B.纵向字符数×横向字符数

C.纵向点数×横向点数D.横向点数×纵向点数

二、填空题

[1]巨型计算机大多采用大规模__并行处理_______的体系结构,运算处理能力极强。

[2]计算机必须有I/O设备,I/O设备的中文意思是__并行处理_______。

[3]个人计算机分为___台式机______和便携机两类,前者在办公室或家庭中使用,后者体积小,便于携带,又有笔记本和手持式计算机两种。

[4]____]嵌入式_____计算机是嵌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它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和MP3等产品中。[5]按照性能、价格和用途,目前计算机分为___巨型机______、大型机、小型机和个人计算机。

[6]计算机系统中Cache存储器与主存相比容量较小,但___速度______较快。

[7]CPU中用于分析指令操作码以确定需要执行什么操作的部件是指令_____译码____部件。

[8]为了克服主存储器速度比CPU慢得多的缺点,Pentium4处理器中增加了Cache存储器,它的中文名称是___高速缓冲______存储器。

[9]每一种不同类型的CPU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组指令,一个CPU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称为__指令系统_______。[10]CPU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主要由___]运算器______、控制器和寄存器组3部分组成。[11]同一个公司在开发新处理器产品的时候,采用逐步扩充指令系统的做法,目的是使新产品与老处理器保持__向下兼容_______。

[12]Cache存储器的有无与大小是影响CPU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Cache容量越大,访问Cache命中率就越_____高____,CPU速度就越快。

[13]PC存储体系中直接与CPU相连、用来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以及待处理数据的是___RAM或存______。[14]PC中系统配置信息如硬盘的参数、当前时间、日期等,均保存在主板上使用电池供电的_CMOS ___存储器中。

[15]在主存储器地址被选定后,主存储器读出数据并送到CPU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主存储器的_存取____时间。[16]BIOS是__基本输入输出系统______的缩写,它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芯片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17]手写笔除了用于输入字符之外,还兼有_鼠标_和键盘的功能。

[18]色彩位数(色彩深度)反映了扫描仪对图像色彩的辨析能力。色彩位数为8位的彩色扫描仪,可以反映_256_种不同的颜色。

[19]计算机使用的显示器主要有两类:CRT显示器和_LCD或液晶显示器__。

[20]显示器上显示的所有像素的颜色,其二进制值都必须事先存储在显示存储器中,显示存储器大多被包含在显卡__中。

三、是非题

V [1]计算机硬件从逻辑上讲包括CPU、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它们通过系统总线互相连接。

X [2]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这两类存储器的本质区别是存储器在机箱部,而外存储器在机箱外部。

V [3]CPU不能直接读取存储在硬盘中的数据,也不能直接执行硬盘中的程序。

X [4]PC的主存储器包含大量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可以存放8Byte。

V [5]PC的主板又称为母板,上面可安装CPU、存储器、总线、I/O控制器等部件,它们是PC的核心。

X [6]总线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是带宽,它指的是总线中数据线的宽度,用二进位数目来表示(如16位、32位总线),是决定总线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因素。

X [7]PC中常用的外围设备都通过各自的扩充卡与主板相连,这些扩充卡只能插在主板上的PCI总线插槽中。

X [8]PC加电启动时,“引导程序”的功能是把操作系统的一部分程序从存写入磁盘。

V [9]高速缓存(Cache)可以看作主存的延伸,是主存中部分容的映射,与主存统一编址,接受CPU的访问,但其速度要比主存高得多。

X [10]大部分数码相机采用CCD成像芯片,CCD芯片中有大量的CCD像素,像素越多,得到的影像的分辨率(清晰度)就越高,生成的数字图像也越小。

V [11]分辨率是数码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数码相机中的CCD芯片像素的数量,像素越多相片可能的最高分辨率就越高。

V [12]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为键盘、鼠标器。笔记本电脑常用轨迹球、指点杆和触摸板等替代鼠标器。

V [13]打印精度是打印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它用dpi表示。300dpi表示每英寸可打印300个点。

X [14]使用平板扫描仪输入信息,放置被扫描的原稿时应正面朝上。

X [15]CD-R光盘是一种能够多次读出和反复修改已写入数据的光盘。

V [16]闪存盘也称为“优盘”,它采用的是Flash存储器技术。

V [17]硬盘中不同磁道上的所有扇区能存储的数据量是相同的。

V [18]移动硬盘容量比闪存盘大、兼容性好,即插即用速度比固定硬盘慢,与主机的接口和固定硬盘不同,为USB 接口。

V [19]手机、数码相机、MP3等产品中一般都含有嵌入式计算机。

V [20]显示屏的尺寸是显示器的主要参数之一,目前常用的显示器有15英寸、17英寸、19英寸等,CRT显示屏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之比一般为4 : 3。

第3章计算机软件

一、选择题

[1]使用Windows2000或Windows XP,如果要查看当前正在运行哪些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的系统工具是____B__。A.资源管理器B.任务管理器C.系统监视器D.网络监视器

[2]①Windows ME;②Windows XP;③Windows NT;④FrontPage;⑤Access 97;⑥UNIX;⑦Linux;⑧MS-DOS 对于以上列出的8个软件,__ D___均为操作系统软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⑦C.①③⑤⑥⑧D.①②③⑥⑦⑧

[3]计算机完成最基本操作任务的软件和协助用户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软件分别是__B____。

A.系统软件和系统软件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D.应用软件和应用软件

[4]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C___。

A.用软件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可直接在计算机上执行

B.“软件危机”的出现是因为计算机硬件发展严重滞后。

C.利用“软件工程”的理念与方法,可以编制高效高质的软件。

D.为用户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

[5]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有_____D____。

A.硬盘管理、打印机管理、存储器管理和作业管理

B.运算器管理、控制器管理、存储器管理和文件管理

C.程序管理、文件处理、编译管理和设备管理

D.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等

[6]以下关于操作系统处理器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C_____。

A.将CPU时间划分成许多小片,轮流为多个程序服务,这些小片称为“时间片”。

B.由于CPU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宝贵的硬件资源,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一般采用多任务处理。

C.正在CPU中运行的程序称为前台任务,处于等待状态的任务称为后台任务。

D.在单CPU环境下,多个程序在计算机中同时运行,意味着它们宏观上同时运行,微观上由CPU轮流执行。

[7]计算机的CPU每执行一个_____B____,就完成一步基本运算或判断。

A.语句 B.指令C.程序 D.软件

[8]目前流行的很多操作系统都具有网络功能,而且可作为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下列操作系统中,____B_____只能作为网络客户机的操作系统而不能作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A.UNIX B.Windows 98

C.Windows 2000 Server D.Windows NT Server

[9]以下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文件管理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B____。

A.子文件夹(目录)中可存放文件夹的说明信息,也可存放文件的说明信息,从而构成树状的文件夹(目录)结构。B.根文件夹(根目录)只能用来存放文件夹的说明信息,而不能存放文件的说明信息。

C.磁盘上的文件分配表(FAT)能够反映出该磁盘(或磁盘分区)的使用状况。

D.某一个磁盘上的文件分配表(FAT)被病毒破坏后,该磁盘将无常读出文件。

[10]下列4组文件名中,全为非法文件名的是____D_____组。

A.abc.txt、Aa:B.doc、花香<园地>.rtf B.AAA、My.Student-two.bmp、昨天_今天_明天.doc C.A>B.exe、del.、Con.exe D.t?wo:5y.txt、zy#xu*&s.ppt、3x\3y.for

二、填空题

[1]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编制的指令序列,称为___程序______。

[2]计算机软件指的是在计算机中运行的各种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及___2]文档______。

[3]软件的主体是程序,程序的核心是______算法___。

[4]在文件说明信息中,用来表示文件类型的部分通常称为___文件扩展名______。

[5]C++语言运行性能高,且与C语言兼容,已成为当前主流的__面向对象_______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6]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适用于__网络__环境的程序设计语言。

[7]_机器语言_程序不需要语言处理,可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并立即执行。

[8]为了寻求改进算法的途径,对算法占用的空间和执行所需时间的分析称为_算法分析___。

[9]若求解某个问题的程序要反复多次执行,则在设计求解算法时,应重点从__时间____代价上考虑。

[10]算法是对问题求解过程的一种描述,“算法中描述的每个操作都是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的,且能够在有限时间完成”,这句话所描述的性质被称为算法的__能行__性。

三、是非题

V [1]程序是用某种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指令、命令、语句的集合。

X [2]Windows操作系统中,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主要作用是删除磁盘中无用的文件,提高磁盘利用率。

X [3]计算机只有安装了操作系统之后,CPU才能执行数据的存取和处理操作。

X [4]Windows系统中,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删除操作有“逻辑删除”和“物理删除”两类。其中,逻辑删除就是将被删除的对象从它所在的存储器中清除掉的操作。

V [5]程序设计语言按其级别可以分为硬件描述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大类。

X [6]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属于低级语言,之所以被称为低级语言是因为用它们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识别执行。

V [7]算法是对解题中的对象、解题方法和步骤的详尽描述,而程序是实现算法的一种表示。

X [8]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数据的表示,因此算法与数据无关。

V [9]文档是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所涉及的资料,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X [10]Windows系统中的文件具有系统、隐藏、只读等属性,每个文件可以同时具有多个属性。

第4章计算机网络

一、选择题

[1]为了确保跨越网络的计算机能正确地交换数据,它们必须遵循一组共同的规则和约定,这些规则和约定称为_____D____。

A.网络操作系统 B.网络通信软件C.OSI参考模型 D.通信协议

[2]万维网(又称WWW)和电子是目前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服务。下列有关WWW与电子服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B____。

A.WWW由遍布在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和安装了Web浏览器的客户机组成,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

B.当网页(即Web页)描述语言采用HTML时,HTML文档包含头部、正文和尾部3个部分。

C.每个电子都对应唯一的地址,且该地址有固定的格式,例如任何电子地址均包含字符“”。

D.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前,必须先完成Outlook Express的配置工作。

[3]为了接入无线局域网,PC 机中必须安装有____B____设备。

A.无线鼠标

B.无线网卡

C.无线HUB

D. 无线网桥

[4]将一个部门中的多台计算机组建成局域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下列有关局域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C_____。

A.局域网必须采用TCP/IP进行通信

B.局域网一般采用专用的通信线路

C.局域网可以采用的工作模式主要有对等模式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D.构建以太(局域)网时,需使用集线器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一般不需要路由器

[5]下列关于无线局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A___。

A.由于不使用有线通信,无线局域网绝对安全

B.无线局域网的传播介质是高压电

C.无线局域网安装和使用的便捷性吸引了很多用户

D.无线局域网在空气中传输数据,速度不限

[6]下列关于Internet网主机、IP地址和域名的叙述,错误的是___A______。

A.一台主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与IP地址对应的域名也只能有一个

B.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一般采用国家代码作为第1级(最高)域名

C.域名必须以字母或数字开头和结尾,整个域名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

D.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其IP地址必须更换,但域名可以不变

[7]下列关于广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C______。

A.广域网通信中,检查包中传输的数据容是包分组交换机的任务

B.广域网是一种专用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很高

C.广域网能将任意多的、任意距离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

D.广域网像一些局域网(如总线式以太网)一样,采用广播方式通信

[8]Internet的域名结构是树状的,顶级域名不包括_____D____。

A.cn B.C.edu D.usa

[9]目前最广泛采用的局域网技术是___D___。

A.以太网B.令牌环C.ATM网D.FDDI

[10]某用户在WWW浏览器地址栏键入一个URL:https://www.doczj.com/doc/525507951.html,/index.htm,其中“/index.htm”代表____C_____。

A.协议类型 B.主机域名C.路径及文件名 D.用户名

[11]通过有线电视系统接入因特网时需使用电缆调制解调(Cable MODEM)技术,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_B______。

A.采用同轴电缆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B.收看电视时不能上网

C.能提供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等多种业务

D.楼层同一连接段中多个用户的信号都在同一电缆上传输

[12]组建无线局域网,需要硬件和软件,以下__A____不是必须的。

A.无线接入点(AP)

B.无线网卡

C.无线通讯协议

D.无线鼠标

[13]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实现了全球围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连,连接在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下面不能作为IP地址的是____D__ 。

A.201.109.39.68 B.120.34.0.18

C.21.18.33.48 D.127.0.257.1

[14]交换式以太网以以太网交换机为中心构成,交换式以太网是____C_____拓扑结构的网络。

A.环形 B.总线型C.星形 D.树形

[15]网络中的域名服务器存放着它所在网络中全部主机的___D_____。

A. 域名

B. IP 地址

C. 用户名和口令

D. 域名和IP 地址的对照表

[16].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传输数据时必须把数据拆分成若干包(分组),每个包(分组)由若干部分组成,____D____不是其组成部分。

A .需传输的数据 B.包(分组)的编号

C.送达的目的计算机地址D.传输介质类型

[17]赞助商给某网络发信息,说其同意签订合同。随后该赞助商反悔,不承认发过此信息。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应采用______D___技术。

A.访问控制 B.数据加密C.防火墙D.数字签名

[18]下面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中,正确的是____B_____。

A.只要加密技术的强度足够高,就能保证数据不被非法窃取

B.访问控制对信息资源的各种操作权限规定必须互不冲突

C.硬件加密的效果一定比软件加密好

D.根据人的生理特征进行身份鉴别的方式在单机环境下无效

[19]下列有关以太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C______。

A.采用点到点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B.信息帧中只包含接收节点的MAC地址

C.信息帧中同时包含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MAC地址

D.以太网只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

[20]______B___不是因特网的接入技术。

A.拨号上网 B.蓝牙C.ISDN D.ADSL

[21]从地域围来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两城市的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构成的是_____B____。

A.局域网B.广域网C.城域网D.政府网

[22]使用域名访问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时,由网络中的一台特定的服务器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该服务器的英文缩写为_____A____。

A.DNS B.TCP C.IP D.BBS

[23]在使用分组交换技术的数字通信网中,数据以______C__ 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

A.文件

B.字节

C.数据包(分组)

D.记录

[24]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

A.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和通信

B.增强单台计算机处理能力

C.浏览新闻

D.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

[25]计算机通过下面____C ____方式上网时,需要使用线。

A.手机B.局域网C.ADSL D.Cable Modem

[26]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_____B____。

A.总线型、星形、主从形 B.总线型、环形、星形

C.总线型、星形、对等形 D.总线型、主从形、对等形

[27]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海量的信息库,要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信息,通常需要使用搜索引擎。下面___C______不是搜索引擎。

A.Google B.天网C.Adobe D.搜狐

[28]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D____。

A.计算机组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单机的运行效率

B.网络中所有计算机运行的操作系统必须相同

C.构成网络的多台计算机其硬件配置必须相同

微机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数据传送 1、子程序Move中为什么比较SI、DI? 源数据块与目标范围有可能部分重叠,需要考虑从第一个字节开始复制(顺序复制),还是从最后一个字节开始复制(倒序复制)。 第一章源数据块与目标范围有可能部分重叠,需要考虑从第一个字节开始复制(顺序复制),还是从最后一个字节开始复制(倒序复制)。 2、编写一个程序,将DS段中的数据传送到实验仪B4区的61C256中。说明:B4区的

61C256在I/O 设备区,使用IOR 、IOW 读写。 实验二 数制转换实验 1. 实验内容1中将一个五位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六位)时,这个十进制数最小可为多少,最大可为多少?为什么? 最大65535(FFFF ),最小为0.存储器只能存16位,即FFFF 。 2. 将一个十六位二进制数转换为ASCII 码十进制数时,如何确定D i 的值? 01223344D 10D 10D 10D 10D N +?+?+?+?= D i :表示十进制数0~9 将十六位二进制数转换为五位ASCII 码表示的十进制数,就是求D1~D4,并将它们转换为ASCII 码。 该位除以10取商,加30H 。即加30H 为对应的 ASCII 码。 3. 在十六进制转换为ASCII 码时,存转换结果后,为什么要把DX 向右移四次? 取出存入四位十六进制数的下一位。腾出空间。 4. 自编ASCII 码转换十六进制、二进制转换BCD 码的程序,并调试运行。 ASCII 码转换十六进制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64 DUP(?) S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CX,0004H MOV DI,3500H MOV DX,[DI] A1: MOV AX,DX AND AX,00FFH CMP AL,40H JB A2 SUB AL,07H A2: SUB AL,30H MOV [DI+0DH],AL DEC DI PUSH CX MOV CL,08H SHR DX,CL POP CX LOOP A1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许骏)

第一篇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答:从产生信息的客体出发,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表述;从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信息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组编码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某一目的有用的知识。 特征:(1)可共享性;(2)可转移性(时间上转移“存储”,空间上转移“通信”);(3)相对性与时效性;(4)可变换性;(5)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代表信息的哪些过程? 答: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内容包括:(1)感测技术(信息的获取);(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4)控制技术(信息的应用)。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指令或数据; (3)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周而复始地取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4.画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硬件系统结构图见P8页。各部分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 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 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 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 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5.存储器为什么要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存储容量应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存储速度应尽量与CPU匹配,并支持输入/输出操作,价格要相对合理等。然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仅采用一种存储技术组成单一的存储器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存储器系统,即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缓解容量、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 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他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计算机网络分为用于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和负责网络中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包括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它们都是信息传输的源节点,有时也通称为端节点。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单个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多个没有自主处理功能的终端组成网络。第二阶段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组成独立的网络系统。第三阶段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特点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容易实现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开放式网络系统。第四阶段为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是网络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机制,网络覆盖范围广泛。 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那些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的ARPANET、TCP/IP、SNA的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存储器、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共享,数据库等软件资源共享和收发邮件收发消息等信息交换三方面的功能。 5.缩写名词解释。 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装拆设备NCC:网络控制中心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PDN:公用数据网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简述模拟数据及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表示方法。 模拟数据可以直接用对应的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来表示,也可以经相应的转换设备 转换后用离散的数字信号表示。 数字数据可用二进制编码后的离散数字信号表示,也可经转换设备转换后用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 表示。 2.简述Modem和CODEC作用 Modem可以把离散的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后经相应的模拟信号媒体传送出 去,把接收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解调还原成原来的离散数字数据。 CODEC把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后传送出去,把收到的数字信号解码还原成原来的模拟信号。 3.什么是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通过计算机等数据装置和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存储和处理。4.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号传输速率的单位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数据传输速率S的单位是位/秒,记作bps或b/s,信号传输速率B的单位是波特(Baud)。数据传输速率等于信号传输速率乘以每码元表示的二进制位数。

【微机实验报告(含思考题)河畔下的哈】实验4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号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任课老师: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四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建立 【实验目的】 1. 掌握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基本流程。 2. 熟悉Linux操作系统 3. 熟悉嵌入式开发平台 【实验内容】 在PC机虚拟机下的Linux系统中建立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1.学会网口的配置 2.Minicom端口的使用 【预备知识】 1.了解ARM9处理器结构 2.了解Linux系统结构 3. 了解ARM开发板使用常识 【实验设备和工具】 硬件:PC 机Pentium100 以上,ARM嵌入式开发平台 软件:PC机Linux操作系统+MINICOM +AMRLINUX开发环境 【实验原理】 1.交叉编译器 在一种计算机环境中运行的编译程序,能编译出在另外一种环境下运行的代码,我们就称这种编译器支持交叉编译,这个编译过程就叫交叉编译。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平台,实际上包含两个概念: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同一个体系结构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样,同一个操作系统也可以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举例来说,我们常说的x86 Linux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Linux for x86操作系统的统称;而x86 WinNT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Windows NT for x86操作系统的简称。 交叉编译这个概念的出现和流行是和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发展同步的。我们常用的计算机软件,都需要通过编译的方式,把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代码(比如C代码)编译(compile)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比如,我们在Windows平台上,可使用Visual C++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并编译成可执行程序。这种方式下,我们使用PC平台上的Windows工具开发针对Windows本身的可执行程序,这种编译过程称为native compilation,中文可理解为本机编译。然而,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时,运行程序的目标平台通常具有有限的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比如常见的 ARM 平台,其一般的静态存储空间大概是16到32MB,而CPU 的主频大概在100MHz到500MHz之间。这种情况下,在ARM平台上进行本机编译就不太可能了,这是因为一般的编译工具链(compilation tool chain)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并需要很强的CPU运算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交叉编译工具就应运而生了。通过交叉编译工具,我们就可以在CPU能力很强、存储空间足够的主机平台上(比如PC上)编译出针对其他平台的可执行程序。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概述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垂直的“ 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1-26 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

第五版《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 ●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路 ●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 ●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 2. 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 1 高性能计算机 2 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3 工作站 4 服务器 5 嵌入式计算机 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但当数据以某种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他数据比较时,便赋予了意义。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 1.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1)取指令2)分析指令3)执行指令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然后回到1)。 2.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若内存的大小为512MB,则它有多少个字节? 单位:B KB MB GB TB 512MB=512×1024×1024 B 3. 指令和程序有什么区别? 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 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 4. 简述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各自的特点。 (1)机器语言是由二进制代码0和1按一定规则组成的、能被机器直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2)汇编语言是使用一些反应指令功能的助记符代替机器语言的符号语言(3)高级语言是一种接近于自然语言和数学公式的程序设计语言。 5.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主机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 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 6.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1)CPU字长,CPU内部各寄存器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即在单位时间内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 (2)位宽,CPU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设备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 (3)x位CPU,通常用CPU的字长和位宽来称呼CPU

计算机网络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网线制作 1、简述自制网线的情况,并分析原因; 2、6类双绞线的制作相对于5类(超5类)线,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扩展); 下面是100M和1000M网线的常见制作方法、千兆网线的施工注意事项。 5类线(100M)的制作: 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 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 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 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b: 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两种网线的线序不同 3、为什么夹线钳剥掉外层护套要让裸漏的网线稍长一点,整好线序后又剪短; 方便整理、排列线序 4、步骤5中保护套为何也要伸入水晶头中; 增强网线的抗拉伸能力,加强网线与水晶头之间的连接 实验二路由器的配置 1、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方式分别在什么场合使用比较合适? 1.控制台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是对路由器进行初始化配置时采用,它是将PC机的串口直接通过专用的配置连线与路由器控制台端口"Console"相连,在PC计算机上运行终端仿真软件(如Windows 系统下的超有终端),与路由器进行通信,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在物理连接上也

可将PC的串口通过专用配置连线与路由器辅助端口AUX直接相连,进行路由器的配置。 2.远程登录(Telnet)方式 这是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TELNET程序进行配置的(如Windows\Unix\Linux等系统都自带有这样一个远程访问程序)。如果路由器已有一些基本配置,至少要有一个有效的普通端口,就可通过运行远程登录(Telnet)程序的计算机作为路由器的虚拟终端与路由器建立通信,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3.网管工作站方式 路由器除了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进行配置外,一般还提供一个网管工作站配置方式,它是通过SNMP网管工作站来进行的。这种方式是通过运行路由器厂家提供的网络管理软件来进行路由器的配置,如Cisco的CiscoWorks,也有一些是第三方的网管软件,如HP的OpenView等,这种方式一般是路由器都已经是在网络上的情况下,只不过想对路由器的配置进行修改时采用。 4.TFTP服务器方式 这是通过网络服务器中的TFTP服务器来进行配置的,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个TCP/I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可将配置文件从路由器传送到TFTP服务器上,也可将配置文件从TFTP服务器传送到路由器上。TFTP不需要用户名和口令,使用非常简单。 2、你认为本实验中的那几个命令使用频率最大? Configure、interface、exit、end 实验三交换机的配置 1.交换机的第一层功能是什么?

微机实验报告(含思考题)实验6

实验六 基于ARM的键盘及数码管驱动实验 1.掌握键盘及数码管驱动原理。 2.掌握ZLG7290芯片的使用方法。 3.掌握I2C总线的协议标准。 4.掌握Linux下键盘驱动的实现方法。 编写测试程序控制键盘和数码管。 1.了解ARM9处理器结构 2.了解i2c协议 硬件:ARM嵌入式开发平台,PC 机Pentium100 以上。 软件:PC机Linux操作系统+MINICOM +AMRLINUX开发环境 1、ZLG7290寄存器介绍 ZLG7290内部有16个8bits寄存器,访问这些寄存器需要通过I2C 总线接口来实现.访问内部寄存器要通过“I2C总线地址+子地址”的方式来实现。ZLG7290B 的I2C 总线器件地址是70H(写操作)和71H(读操作)。 ? 键值寄存器Key(地址:01H) 如果某个普通键(K1~K56)被按下,则微控制器可以从键值寄存器Key中读取相应的键值1~56。如果微控制器发现ZLG7290 的INT 引脚产生了中断请求,而从Key 中读到的键值是0,则表示按下的可能是功能键。键值寄存器Key 的值在被读走后自动变成0。? 显示缓冲区DpRam0~DpRam7(地址:10H~17H) DpRam0~DpRam7 这8 个寄存器的取值直接对应8个数码管的显示内容。每个寄存器的8 个位分别对应数码管的a,b,c,d,e,f,dp 段,MSB 对应a,LSB 对应dp。例如大写字母H 的字型数据为6EH(不带小数点)或6FH(带小数点)。 ? 命令缓冲区CmdBuf0 和CmdBuf1(地址:07H 和08H) 通过向命令缓冲区写入相关的控制命令可以实现段寻址、下载显示数据、控制闪烁等功能。 2、ZLG7290控制命令介绍 寄存器CmdBuf0(地址:07H)和CmdBuf1(地址:08H)共同组成命令缓冲区。通过向命令缓冲区写入相关的控制命令可以实现段寻址、下载显示数据、控制闪烁等功能。 ? 下载数据并译码(Download) 在指令格式中,高4 位的0110 是命令字段;A3A2A1A0 是数码管显示数据的位地址(其中A3 留作以后扩展之用,实际使用时取0 即可),位地址编号依次为0,1,2,3,4,5,6,7,代表8个数码管,dp 控制小数点是否点亮,0-点亮,1-熄灭;flash 表示是否要闪烁,0-正常显示,1-闪烁;d4d3d2d1d0 是要显示的数据,包括10 种数字和21 种字母。 ? 闪烁控制(Flash) 在命令格式中,高4 位的0111 是命令字段;xxxx 表示无关位,通常取值0000;第2 字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2009-12-14 18:28:04) 转载▼ 标签: 课程-计算机 教育 第五章传输层 5—01 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 答:运输层处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但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面向主机,承担路由功能,即主机寻址及有效的分组交换)。 各种应用进程之间通信需要“可靠或尽力而为”的两类服务质量,必须由运输层以复用和分用的形式加载到网络层。 5—02 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 答: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5—03 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 答:都是。这要在不同层次来看,在运输层是面向连接的,在网络层则是无连接的。 5—04 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运输连接有复用到IP数据报上。 5—05 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06 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 答:丢弃 5—07 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来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

微机实验报告(1)

《微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KeilC的使用与汇编语言上机操作 指导教师刘小英 专业班级中法1201 姓名肖洋学号 U3 联系电话 一、任务要求 1.掌握KeilC环境的使用 1)字节拆分、合并:调试程序,观察相关寄存器和单元的内容。 2)数据块填充:调试程序,观察相关寄存器和单元的内容。 2. 编写两个十六位数的加法程序。 有两个十六位无符号数,分别存放在从20H和30H开始的数据区中,低八位先存,高八 位在后,和存于R3(高八位)和R4(低八位),进位位存于R2。 二、设计思路 1.字节拆分、合并程序:利用汇编语言中的 XCHD 和 SWAP 两个语句来实现将八位二进制 数拆分为两个四位二进制数并分别存储于不同的存储空间的功能,BCD 码与 30H 相或(加 上 30H)得到 ASCII 码。将两个 ASCII 码和 0FH 相与(高四位清零)得到 BCD 码,利 用 SWAP 语句将高位数放至高四位,将高位数和低位数相或可实现字节的合并。 2.数据块填充程序:将 R0 用作计数器,DPTR 用作片外数据指针,A 作为原始数据来源, 依顺序在片外的存储单元内容填充数据。利用循环语句来减少程序长度,并控制填充单 元个数为片外 100H 个。(通过 R0 的进位控制) 3.两个十六位数加法程序:把第一个十六位无符号数的地八位和高八位分别存于 20H 和 21H 中,把第二个十六位无符号数的地八位和高八位分别存于 30H 和 31H 中,对 20H 和 30H 中的两个低八位进行 ADD 加法操作,结果存于 R4 中;然后对 21H 和 31H 中的两 个高八位进行 ADDC 带进位的加法操作,结果存于 R3 中.然后将累加器 A 清零,并和#00H

201312统考计算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文字处理

文字处理 单选题 1、在Word 2003中,要选定文档中所有的内容,应该按的组合键是____。 A:Ctrl+C B:Ctrl+V C:Ctrl+A D:Ctrl+S 答案:C 2、在Word中,工具栏上标有软磁盘图形按钮的作用是____文档。 A:打开 B:保存 C:新建 D:打印 答案:B 3、Word 2003处理的文档内容输出时与页面显示模式显示的____。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一部分相同 D:大部分相同 答案:B 4、在Word 2003中,如果要在文档中选定的位置添加一些Word专有的符号,可使用"____"→"符号…"命令。 A:编辑 B:文件 C:插入 D:格式 答案:C 5、在Word 2003表格中,如果将一个单元格拆分为两个,原有单元格的内容将______。 A:一分为二 B:不会拆分 C:部分拆分 D:有条件地拆分 答案:B 6、在Word 2003表格中,一个单元格______。 A:只能拆分为二个 B:只能拆分为三个 C:只能拆分为四个 D:可以拆分为多个 答案:D 7、手动换行需要按下的是______键。 A:Delete

C:Shift D:Ctrl 答案:B 8、在"文件"菜单项下"页面设置"对话框中的"______"选项卡中,可以设置页边距及纸张方向。A:文档网格 B:版式 C:纸张 D:页边距 答案:D 9、进入Word的编辑状态后,进行中文与英文标点符号之间切换的快捷键是______。 A:Shift+空格 B:Ctrl+空格 C:Ctrl+ D:Shift+ 答案:C 10、在Word菜单栏的某些菜单中,某个菜单项右端带有省略号"…",表示______。 A:该命令当前不能执行 B:该命令有快捷键 C:不带执行的命令 D:执行该命令会打开一个对话框 答案:D 11、在Word 2003的编辑状态下,用〈Enter〉键设置的是______。 A:段落标志 B:分页符 C:节的结束标志 D:行的结束标志 答案:A 12、在Word 2003编辑环境中,下列字号设置出的字最大的是______。 A:七号 B:四号 C:三号 D:二号 答案:D 13、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后,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删除 B:剪裁 C:缩放 D:各选项都可以 答案:D 14、在Word中,要新建文档,应选择的命令所属的菜单是______。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1习题 一、填空题 1.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2.如果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则称其为对等网。 3.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规则三个要素组成。 4.OSI参考模型规定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分组传送、流量控制和网络连接建立与管理。 5.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6.设置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通信。7.在OSI参考模型中,应用层上支持文件传输的协议是文件传送、存取和管理 FTAM ,支持网络管理的协议是报文处理系统MHS 。 二.选择题 1.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如果某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则局域网中任何一个结点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工作。 A)总线型结构 B)树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星型结构 3.网状拓扑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执行路径选择的层是 B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层是 C 。 A)物理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6.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C。 A)传输层 B)表示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7.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称为(C)使信息传输与信息功能相结合,使多个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信息的能力。 A)分散系统B)电话网C)计算机网络D)智能计算机 8.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在OSI(D)层上实现。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三、思考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网络的交换功能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2)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环型网、网状网等; (3)根据网络的通信性能可以分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网络; (4)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复习思考题.doc

(0087)《计算机网络》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已知某一主机的IP地址为201.103.136.184,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该主机是在类网络中,该主机所在子网最多允许有台主机。 2.OSI/RM的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有两大类,即的服务和的服务。 3.ISDN中,数字管道用技术将位流复用为多个独立的管道。 4.是Internet ±主机名称的管理系统,它主要用途是把主机名和电了邮件地址映射为IP地址。 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一种结构。 6.模拟数据数字化包括、和三个步骤。 7.HDLC的帧格式中,通过“控制字段”定义“信息帧”、和三种类型 的帧。 8.对于随机式路由选择算法来说,在节点上的算法很简单,但通信网的效率低,延迟时间 9.通常“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技术是在OSI的层来实现。 10.在IEEE802.4的逻辑环的维护中,其中一个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向网络发出一个 ,邀请相应的站提出加入环的请求。 11.在IP网络中,从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用协议。 12.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三种类型的防火墙,即数据包过滤、、。 13.自治系统是通过单一连入主干网络,内部管理由独立管理机构完成的一组网 关和网络的集合。 14.收发双方使用同一个私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这种属于密码体制。 15.己知某一主机的IP地址为211.103.136.184,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该主机是 在类网络中,该主机所在子网最多允许有台主机。 16.SNMP网络管理模型包括被管理节点、、、管理协议4个组成部分。 17.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分开,其中公开的密钥是_______ o 18.ATM是一种将与融为一体的新的信息转移方式。 19.IEEE802.5的FS字段的AC主要有00、和三种有效编码状态。 20.在OSI的传输层协议中,2类传输协议在1类传输协议的基础上,允许。 21.扩散式路由选择算法的高,而且网络延迟也最小。 22.物理层的电气特性主要考虑确定信号码型结构、电压电平和电压变化的规则以及信号的等0 23.HDLC的平衡式链路结构中,链路两端应是。 24.网络协议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 25.在IP网络中,数据包的广播可分为和两种。 26.物理层所关心的是如何把通信双方连接起来,为—层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创造环境。 27.FDDI采用双环结构,当环路出现故障时,节点能_______ ,进入一种绕接状态,使环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三大部分。 2.网络协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指语义,语法和同步。 3.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基本方式。 4.传输媒体可分为导向传输媒体和非导向传输媒体,导向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 5.信道复用技术主要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等。 6.若IP地址是172.68.35.96,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则该地址的子网号是8,主机号是864,该子网能连接1022台主机。 7.10BASE-T中10代表10Mb/s的数据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表示双绞线。 8.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有FTTx、HFC网、xDSL等。 9.数据链路层的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错检测。 12.在因特网中,应用层的协议很多,例如,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TMP协议,支持文件传送的FTP协议。 13.面向连接服务具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14.转发器,网桥和路由器分别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上使用的中间设备,以实现网络的互连。 17.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1001。 18.一个3200bit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bit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连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输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3840(bit)的数据。 19.假设500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速率为1Gb/s,且无中继器,信号在电缆中的速度为200000km/s。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是5000(bit)。 20.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依次交给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传送,分别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20字节的IP首部、18字节的帧首部和尾部。问:数据的传输效率是63.29%。 21.在传输基带数字信号时,主要有和等编码方法。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的码元传输速率是20M波特。 1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主要有保密性、安全协议的设计、访问控制。 10.扩频通信通常有两大类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扩频FHSS,CDMA的码片序列属于直接序列扩频DSSS。 15.对计算机网络的威胁可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大类,主动攻击可进一步划分为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等三种。 16.IP数据报首部长度的最大值为60字节,最小值为20字节,IP数据报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21.在传输基带数字信号时,主要有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编码方法。 22.数字签名必须保证能够实现报文鉴别、报文的完整性、不可否认三个功能。 23.目前因特网提供的音频/视频服务大体可分为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流式实况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

第1章 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1.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1.6试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1.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1.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1.9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传输速率为b(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假设x > p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 (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b(bit/s),排队时间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多大? 1.12从差错控制、时延和资源共享3个方面分析,分组交换为什么要将长的报文划分为多个短的分组进行传输? 1.1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1.14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m/s ?。试计算以下 28 10 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1)数据长度为7 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2)数据长度为3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1.15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16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1.17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1.18试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1.19试解释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1.20判断以下正误。 (1)提高链路速率意味着降低了信道的传播时延。() (2)在链路上产生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无关。() (3)跨越网络提供主机到主机的数据通信的问题属于运输层的功能。() (4)发送时延是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从发送方发出到该比特到达接收方之间的时间。()(5)由于动态分配通信带宽和其他通信资源,分组交换能更好更高效地共享资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