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实验的探究式教学

摘要:本文针对“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认真探究其原因,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背景

新一轮课改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在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发展其综合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我校基础化学实验讲义中关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根据碘酸钾与亚硫酸氢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变蓝色的实验原理,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反应温度,记录在不同温度下,溶液变为蓝色所需的时间,根据时间的变化趋势来说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KIO3 + 5NaHSO3 →K2SO4 + Na2SO4 + 3NaHSO4 + I2 ↓+ H2O 长期以来,笔者对这部分内容都是采用验证式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的,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最后都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在一次实验教学中,笔者意外发现有一组学生未按要求进行操作(本实验要求在室温、比室温高10℃、比室温高15℃的条件下进行),而是将碘酸钾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加热至比室温高50℃,然后再混合,使其反应。结果,过了很长时间溶液也没变成预期的蓝色,学生感到很困惑:根据范特霍夫规则,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即温度越高,溶液变成蓝色所需的时间越短,怎么会不变蓝色呢?。此时,教师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表面上的疑虑消除了,但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知识,缺少主动性,缺失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显然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符。所以,笔者抓住时机,针对这一意外

情况下发生的异常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旨在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在学生课前进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上次实验中意外发现的异常实验现象:温度过高,溶液不变蓝色,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准备

试剂:0.02mol.L-1NaHSO3( 每升溶液含可溶性淀粉2.5 克)、0.02mol.L-1KIO3( 每升溶液中含6mol.L-1 硫酸4ml)。

仪器:数显恒温水浴锅、磁力搅拌器、秒表、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2、实验过程

步骤及实验记录:

(1)取10ml NaHSO3 溶液加入试管中;

(2)取30ml KIO3 溶液和10ml 水加入烧杯中;

3)将试管和烧杯同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水浴锅中事先加好水),温度设置在10℃;(4)当温度显示10℃时,将NaHSO3溶液迅速倒入KI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溶液,记下溶液变成蓝色所需的时间。按同样方法,在15℃、20℃、25℃等条件下实验,记下溶液变成蓝色所需的时间,列于下表:

表1不同温度下碘酸钾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变蓝时间

注:表中“溶液变蓝所需时间”为多次实验的平均值。

由上表可知:当反应温度T≤30℃时,溶液变成蓝色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完全符合范特霍夫规则);当反应温度T>30℃时,溶液变成蓝色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反而逐渐增长;当反应温度T ≥55℃时,溶液不再变蓝色。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产生了疑问:当反应温度T>30℃时,溶液变成蓝色所需的时间为什么随温度升高反而逐渐增长?升温至55℃时,溶液为什么不变蓝色呢?

(二)分析与猜想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笔者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仔细分析碘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一些反应,离子反应式如下:

1、IO3 -+3HSO3 -→3SO42 -+3H+ +I -(慢)

2、IO3 -+5I -+6H+3→I2↓+3H2O(慢)

3、I2 +HSO3 -+H2O →2I -+SO42—+3H +(快)

以上反应速率是(3)>(2)>(1),反应速率由(1)(2)决定,I-被IO3-氧化生成单质的I2,而同时单质的I2又被还原成I-,只有当HSO3-被全部反应,溶液中才会有单质的I2存在,遇到淀粉溶液才变蓝色。上述实验中加入的碘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3:1,碘酸钾过量,亚硫酸氢钠被完全反应,溶液中应该有I2存在,溶液应该出现蓝色。为

什么会出现上述异常现象呢?学生最先想到的原因是:I2在逐渐减少,而I2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2易升华,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生成的I2 从溶液中慢慢逸出。笔者首先充分肯定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然后进一步步的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并再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以拓宽学生思路,学生最终明白了I2遇到淀粉溶液之所以变成蓝色的原因:淀粉为白色无定形粉末,由10%~30%的直链淀粉和70%~90%的支链淀粉组成,其中的直链淀粉具有遇I2变蓝色的特性。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螺旋状结构中有一定的空腔,I2 分子很小,能钻入空隙中,于是I2分子借助范德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形成蓝色的管道形包合物。根据之前所学知识,学生清楚知道范德华力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它比化学键弱得多。学生由此猜想:I2 与淀粉结合生成的蓝色管道形成包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差。

(三)验证猜想

1、为验证I2是否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从溶液中慢慢溢出,笔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经讨论设计了以下装置,见图1:

三角漏斗内侧放置一张被淀粉溶液湿润过的圆形滤纸,滤纸大小基本与漏斗体积相吻合。当碘酸钾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分别加热至55℃时,将亚硫酸氢钠溶液立即倒入碘酸钾溶液中,开动磁力搅拌器的同时,将漏斗迅速倒扣在烧杯上方。过几分钟后观察漏斗内侧的滤纸,如果有I2逸出,滤纸应该会变蓝。

实验现象:滤纸不变蓝。

2、为验证碘与淀粉结合生成的蓝色包合物的热稳定性,经过讨论,学生设计了如下装

置,见图2:

取3~5ml 碘与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加入试管中,再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并在试管旁放一温度计,使温度计球形部分与试管溶液的中部保持在同一高度。实验现象:蓝色溶液加热至35℃时,颜色开始变浅;加热至40℃~45℃时,溶液呈浅蓝色;加热至53℃时,蓝色完全消失。取出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蓝色很快恢复。

(四)结论

学生通过分析、猜想、实验后证明:当反应温度T>30℃时,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长;当反应温度T≥55℃时,溶液不再变蓝色的原因是I2与淀粉形成的蓝色管道形包合物热稳定性较差。

三、探究成效

本次探究性实验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了课堂之外;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发现,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及时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引导他们迎难而上,让学生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教师进一步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再只当“收音机”而是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份子,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分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另外,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其潜能也被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出来,有些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学生总体觉得这样的实验有趣味、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能真正培养他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承印:《化学教学设计与技能实践》,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2] 肖常磊、钱扬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7 年。

[3] 崔萍、明镜:《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 曾德琨:《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5] 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公开课)复习过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二中学陈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绪言中介绍的碰撞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进一步理解又为后续化学平衡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节课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来解释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在利用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板块1——创设情境,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入】以下图片展示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反应,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快慢程度。 【ppt演示】烟花燃放、爆炸、铁生锈、溶洞的形成图片 【分析】爆炸和烟花燃放的反应速率非常快,都是瞬间完成的;铁生锈的反应速率相对慢一些,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溶洞的形成反应速率最慢,需 要上万年或者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是有差别的,即其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完整word版)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练习 一、选择题(16*3=48)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 的量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 )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2.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 2( ) A .全部 B .①② C .② D .②③ 3.已知:4 NH 3 + 5 O 2 = 4 NO + 6 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 )、v (H 2O )(mol/(L?s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3NH V 5 4= v (O 2) B .65 v (O 2)= v (H 2O ) C . 32v (NH 3)= v (H 2O ) D .5 4 v (O 2)= v (NO ) 4.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 2C(g),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0C ,将10ml 0.1mol/l Na 2S 2O 3溶液和10m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混合,2分钟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0C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0C 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明显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 A .15秒 B .20秒 C .40秒 D .48秒 6.在一定条件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一定量的O 2 ,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进行到4min 时,测得n(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 时,容 器中n(SO 2)为( )。 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 .小于1.2mol 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 2+O 2 == 2NO ,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 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 ) A .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 B .体积不变充入N 2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He 气使压强增大 D .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8.将等物质的量的X 2和Y 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mX 2(g)+nY 2(g) === pZ(g),在某一时刻,测得容器中C (X 2)=0.9mol·L -1 ,C (Y 2)=0.1mol·L -1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在高一第二学期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第二课时)。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与进程的入门性知识。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在学科内的延伸,定性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知识要点。因而,从学生认知和知识构建的角度来说,这个课题的内容不容易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认知冲突。所以本课时的设计尝试着想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近距离地做一次科学探究方法上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初步知道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定性观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3)亲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增强实验现象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 (2)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养成尊重事实、按化学规律办事的求实态度,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2、实验方案设计(如何体现控制变量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2.2.2《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案

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目标要求] 1.知道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和理论解释。2.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和理论解释。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影响 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2)原因 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和较高能量的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使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2.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影响: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2)原因: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路径,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加快。 (3)根据图象填空。 如图所示,使用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 其中途径Ⅰ表示没使用催化剂。途径Ⅱ表示使用了催化剂。使用了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图中E1、E2都是该反应的活化能,但E2

2.已知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H2SO4反应可析出单质硫沉淀: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某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请你判断哪一 编号加3%Na2S2O3/mL 加1∶5的H2SO4/ 滴 温度/℃ 1 5 25 25 2 5 15 35 3 5 25 45 解析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由编号1和3可以看出,两种反应物的浓度相同,但编号3的温度高于1,故编号3先出现浑浊。再将编号3和2比较,3的浓度、温度均比2高,故最先出现浑浊的应为第3组。 知识点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答案 B 4.亚氯酸盐(如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时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分解时,刚加入硫酸,反应缓慢,随后突然反应释放出大量ClO2,这是因为()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D.逸出的ClO2使反应生成物的浓度降低 答案 C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NaClO2在酸性溶液中生成亚氯酸,生成的亚氯酸在刚加入硫酸时反应缓慢,随后突然反应加快,这说明分解生成的产物中的某种物质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 练基础落实 1.能够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B.减小压强C.增大压强 D.增大浓度 答案 A 解析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压强和增大浓度均不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2.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 组号反应Na2S2O3H2SO4H2 O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 ,单位:。 注意: (1)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上可能是的(填“相等”或“不等”),但各反应速率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2)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等于之比;(3)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常用“三段式”方法。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如Na、Mg、Al与水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可从分子碰撞理论解释(充分接触和有效碰撞): (1)浓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看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其用量无关。 (2)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3)压强: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①压强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②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4)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其它条件相同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5)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部分加快反应速率。 (6)其他外因:光波、电磁波、放射线、超声波和溶剂等。 6.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 + 2HCl →2NaCl + S↓+SO2↑+H2O, Na2S2O3,还原剂是Na2S2O3,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是S。 例1.(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与大小的比较) 1.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A.v(A2)=0.6 mol/(L·s) B.v(B2)=2.7 mol/(L·min) C.v(AB3)=12 mol/(L·min) D.v(A2)=6 mol/(L·min) 例2.(“三段式”法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等) 2.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 Q(g),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3 mol·(L·min)-1 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试题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 素试题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提高)【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海南高考)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2SO4B.CH3COONaC.CuSO4D.Na2CO3 2.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内的盐酸里,反应速率用产生氢气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带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盐酸的体积、⑤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是() A.①④B.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 3.(2015福建高考)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4.100mL6mol·L-1的硫酸跟过量锌粒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慢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水C.碳酸氢钠溶液D.氨水 5.将盐酸滴到Na2CO3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A.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一倍B.盐酸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至原来的1 2 C.增大Na2CO3粉末的量D.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6.设C+CO22CO(此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1; N2+3H22NH3(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都增大B.都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7.在N2+3H22NH3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A.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没有催化剂该反应不能发生C.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抑制逆反应的发生 8.在气体反应中,改变条件: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A.①⑤B.①③C.②⑤D.③⑤ 9.在A==B+C的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4倍。现将反应体系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为() A.8B.12C.24D.6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专题练习题 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 学反应的速率 2.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下列哪个因素() A. 催化剂 B. 温度 C. 压强 D. 物质的性质 3.通过下列有关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出的相关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 是() 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将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锌粉反应快 B. 将质量相同、形状大小一样的铝条分别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产生氢气 快 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 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D. 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可减慢反应速率 4.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 S↓+H2O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 A.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 B. 2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 C.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5 mL,加水10mL D. 20℃时0.2mol/L 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 mL,加水10 mL 5.铁粉与足量1mol/L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 ①2mol/L的硝酸溶液②少量CuSO4(s)③少量铜粉④少量 CH3COONa(s)⑤对溶液加热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气体⑦加入过量铁粉⑧将铁粉改为铁片.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为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前一段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必修二中初步学习了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对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根据: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均可归结为活化分子的浓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用碰撞理论解释解释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本的第一段内容 2、我们能通过计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呢?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我们人类能否控制这个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延续,在第一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和测定问题,本节教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反应及方程式,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是本节课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外因。 2.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简单实验方法测定并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体会由定性到定量,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实验的过程强化控制变量这一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 【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思想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展示,微课设计,学生分组探究相结合的多功能式教学,体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高二化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高二化学学案第3课时 于瑞芹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阅读课本P34-P35可知: 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使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因而使化学反应速率 。 [结论]: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一般说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到原来的。 [思考]; 若某一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80℃时的反应速率是30℃时的倍。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观察[实验2-3]可以看出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未时,立即,而在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粉未的试管中只有 。可见,使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 了。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够 ,这样就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 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从而成千万倍地增大。 注意: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不作特别说明即指正催化剂。 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四个主要因素之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等。如煤粉的燃烧比煤块快得多,溴化银见光很快就分解等。 跟踪练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外界压强 D.反应物的性质 2.反应4NH 3+5O 2 ===4NO+6H 2 O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 NH 3 0.12mol,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 NO:0.001 mol/L B. H2O:0.002 mol/L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实验的探究式教学 摘要:本文针对“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认真探究其原因,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背景 新一轮课改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在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发展其综合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我校基础化学实验讲义中关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根据碘酸钾与亚硫酸氢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变蓝色的实验原理,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反应温度,记录在不同温度下,溶液变为蓝色所需的时间,根据时间的变化趋势来说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KIO3 + 5NaHSO3 →K2SO4 + Na2SO4 + 3NaHSO4 + I2 ↓+ H2O 长期以来,笔者对这部分内容都是采用验证式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的,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最后都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在一次实验教学中,笔者意外发现有一组学生未按要求进行操作(本实验要求在室温、比室温高10℃、比室温高15℃的条件下进行),而是将碘酸钾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加热至比室温高50℃,然后再混合,使其反应。结果,过了很长时间溶液也没变成预期的蓝色,学生感到很困惑:根据范特霍夫规则,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即温度越高,溶液变成蓝色所需的时间越短,怎么会不变蓝色呢?。此时,教师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表面上的疑虑消除了,但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知识,缺少主动性,缺失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显然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符。所以,笔者抓住时机,针对这一意外 情况下发生的异常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旨在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在学生课前进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上次实验中意外发现的异常实验现象:温度过高,溶液不变蓝色,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准备 试剂:0.02mol.L-1NaHSO3( 每升溶液含可溶性淀粉2.5 克)、0.02mol.L-1KIO3( 每升溶液中含6mol.L-1 硫酸4ml)。

选修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月平[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 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 (2)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分析能力, 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知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目前催化剂研究的缺陷,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激情。 [教学重点、难点]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有些反应速率很快,如爆炸反应,而有些反应速率很慢,如石油的形成。可见,不同物质化学反应速率相差很大,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爆炸反应石油的形成

[板书] 一、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 课本20页实验2-2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板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实验解释】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注意】 a.反应物是纯液体或固体,其浓度是常数,因此改变它们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b. 一般来说,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υ= ,单位: 注意: (1)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上可能是的(填“相等”或“不等”),但各反应速率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2)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等于之比;(3)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速率(填“平均”或“瞬时”); (4)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常用“三段式”方法。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 5.从分子碰撞理论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有和。 注意: (1)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看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其用量无关。 (2)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倍。 (3)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 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 6.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也是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不改变,质量发生改变 C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改变 【考点】 2. (2分) (2016高二上·双峰期中) 生产中常要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 尽可能使用稀溶液 B .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C . 碾细固体反应物 D . 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考点】 3. (2分) (2019高二上·通榆月考) 已知用甲醇制乙烯、丙烯等烯烃时,在温度为400 ℃时,发生的主反应为2CH3OH C2H4+2H2O、3CH3OH C3H6+3H2O,副反应为2CH3OH CH3OCH3+H2O。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及丙烯对乙烯的比值(Cat.1和Cat.2代表两种等量的催化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使用Cat.2反应2小时后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下降 B . 使用Cat.1反应3小时后产生的烯烃主要是乙烯

C . 使用Cat.2反应3小时内产生的烯烃主要是丙烯 D . 使用Cat.1时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一直高于使用Cat.2时 【考点】 4. (2分) (2018高二上·太原期末) 传统的冰箱制冷剂“氟利昂”( CCl2F2)泄漏后台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O3﹣→O+O2;Cl+O3→ClO+O2;ClO+O→Cl+O2 ,总反应为2O3→3O2.则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原子的作用是() A . 氧化剂 B . 还原剂 C . 催化剂 D . 稳定剂 【考点】 5. (2分) (2020高二上·大连月考) 在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加入催化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考点】 6. (2分) (2018高三上·双鸭山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识点详细归纳+典例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目标】 1、了解活化能的含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的历程,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外界条件不同,反应速率也不同,其中重要的外界条件为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有效碰撞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重要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②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③几点注意: a .对于纯液体或固体物质,可认为其浓度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b .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固体颗粒越小,其表面积越大,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有效碰撞次数越多,所以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重要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来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气体的压强,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②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就是增大了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③几点注意: a .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对于气体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Ⅰ.恒温时:增加压强??? →引起体积缩小???→引起浓度增大???→引起 反应速率增大 Ⅱ.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 →引起 总压增大???→引起 浓度增大???→引起 反应速率增大 充入“惰性气体”后总压强增大,各反应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Ⅲ.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 →引起体积增大???→引起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引起 反应速率减小 b .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固体、液体或溶液的体积影响很小,因而对它们浓度改变的影响也很小,可以认为改 变压强对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重要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②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如图)→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③几点注意: a .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b .上述结论,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均适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 2与O 2 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 快 2.在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②⑤D.①②③④⑤ 3.对反应A+B 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②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 ③0.1mol·L-1的A、B溶液各10mL④0.5mol·L-1的A、B溶液各50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4.实验室用锌粒与2mol/L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A.用锌粉代替锌粒B.改用3mol/L硫酸 C.改用热的2mol/L硫酸D.向浓硫酸中加入等体积水 5.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固体NaCl 6.100mL浓度为2mol·L-1的硫酸与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 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6mol·L-1的硫酸B.加热 C.加入蒸馏水D.加入硫酸钠溶液 7.锌和足量的稀HCl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 4 固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二章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设计 2号

1、已有的知识: (1)必修2中,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 (2)在本册绪言中学习了碰撞理论相关知识。 2、已具备的能力: (1)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2)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可能遇到困难: (1)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困惑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尤其是压强对速率的影响; (2)对实验方案的选择和评价,缺乏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法探究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用分析归纳法得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科学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碰撞理论和活化能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我们大家来看一副图片,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吧,这是我们洛阳栾川的鸡冠洞,在鸡冠洞中有一个景观叫“千年一吻”,大家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溶洞形成是个多么缓慢的过程了吧。与之相反,有些过程进行的却非常快,如爆炸。为什么有的反应进行的快而有的反应进行的慢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对必修部分与此相关内容学习的延伸与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及移动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现象产生的原因,逐步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本节内容的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 【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本节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尤其是浓度、温度、催化剂及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难以理解,教学难度大。但学生通过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反应的知识,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探究实验建立感性理解,然后由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即用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具体的化学反应。 水平基础:通过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水平及动手实验的水平,所以,学习时,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度析、推理、综合,得出准确的结论;同时,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使抽象问题通俗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设计重点】 本节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设计在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实行分析、讨论,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在老师的指导、协助下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相关的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以实践性、实验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人配合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自学水平和创新水平。 【基本思路】 图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任务一思路设计 图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任务二思路设计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3.1 范特霍夫(Van ′t Hoff )经验规则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1884年,范特霍夫根据实验事实总结出一条近似规则:温度每升高 10K ,反应速率大约增至原来的2~4倍,即 T T k k 10 +=2~4 (1) 如果不需要精确的数据或手边数据不全,则可根据这个规则粗略地估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3.2 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类型 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速率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分为如下五种类型: 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第一种类型的反应。 6.3.3 阿仑尼乌斯(Arrhenius )公式 关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范特霍夫除了提出前面的经验规则外,还做了以下工作:他根 据他的著名公式-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 2 ln RT U dT K d c ?= ( 爆炸反应 ) ↑ k T → Ⅱ ↑ k T → Ⅲ ( 酶催化 ) ↑ k T → Ⅰ (常见类型) (碳氢化合物的氧化) ↑ k T → Ⅳ ↑ k T → Ⅴ (一氧化氮氧化

借助于气相对峙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关系1 1 -= k k K c ,导出 2 11ln ln RT U dT k d dT k d ?= -- (2) 如果把反应的内能变化看作是两项表征某种特殊性质的能量之差,即-+-=?E E U ,则式(2)可写为 2211ln ln RT E RT E dT k d dT k d -+--=- (3) 此式可拆开写成分别属于正、逆反应的两个式子: B RT E dT k d +=+21ln B RT E dT k d +=--21ln (4) 这就是范特霍夫推测出来的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但他没有解释公式中+E 、-E 和B 的物理意义。 1889年,阿仑尼乌斯在范特霍夫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实验测得 了许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的数据,以k ln 对 T 1 作图,结果都得直线,直线的斜率因反应的不同而不同,但都小于零,即 b T d k d =?? ? ??1ln <0 即 2ln T b dT k d -=>0 (5) 阿仑尼乌斯根据式(5)得知范特霍夫的推测式(4)中的,0=B R E b -=。因此阿仑尼乌斯在范特霍夫推测式的启发下,提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2 ln RT E dT k d = (6) 或 C RT E k +- =ln (7) 或 ?? ? ??-=RT E A k ex p (8) 式(6)、(7)和(8)都称阿仑尼乌斯公式。式中A C ln =。A 和E 对给定反应为常数。A 叫指数前因子,或频率因子,它与速率常数的量纲相同,且具有较大的数值,如一些双分子反应的A 约为 1210113s m o l dm --??。E 是一个具有能量量纲的物理量,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阿仑尼乌斯称之为活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