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河北统计公报

2011河北统计公报

2011河北统计公报
2011河北统计公报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795人,比上年增长4.1%;在学研究生34085人,增长8.4%;毕业生11464人,增长45.6%。普通高等学校112所,招生35.9万人,增长6.0%;在校学生114.9万人,增长4.0%;毕业生31.1万人,增长4.7%。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21.5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38.4万人,小学在校生541.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83.5万人。

表7 2011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

全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77%,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万人,增长7.5%。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重点实验室84家。全年组织滚动实施的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4项,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51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19项。全年共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131项,其中国际领先的60项,国际先进的516项,国内领先的2145项,国内先进的410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7595件,授权量1107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1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40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7亿元,增长38.4%。

年末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8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5.2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省级标准206项。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5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4个,有地震台站28个,地震遥测台网2个。测绘部门审核地图41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3个,文化馆178个,公共图书馆166个,博物馆68个。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31座,调频转播台153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139座,电视转播台251座。有线电视用户717.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56.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3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26%。出版各类报纸20.5亿份,各类期刊5222.8万册,图书1683.7万册。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839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9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6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85个,卫生监督、疾病防治机构380个。卫生技术人员29.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1万人,注册护士9.3万人。卫生机构床位26.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4.6万张。乡镇卫生院1960个,床位5.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5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6.4%,在岗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3万人。

全年我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金牌8枚,银牌10枚,铜牌5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240.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91万人。出生人口94.27万人,出生率为13.02‰;死亡人口47.21万人,死亡率为6.52‰;自然增长率为6.5‰,比上年下降0.31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92.2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19.7元,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609.3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11.2元,增长22.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8%,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5%,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32.2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4.1平方米,分别增长5.5%和5.8%。

图10 2006—2011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

年末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59.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0.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达773.9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达285.3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56.86万人,增加38.86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74.7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82.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498.7万人,增加5.2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640.64万人,增加46.2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155.98万人,增加15.9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593.1万人,增加31.5万人。164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43%。

全年全省296.6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17.0万人,其中,农村208.5万人,增加17.3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86.4千公顷,完成全年任务的102.1%。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75.9千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81.7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

的63.4%。全民义务植树1.2亿株。截止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

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109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375公顷。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982人,比上年下降4.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23人,下降20.1%;工矿商贸企业每10万职工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27人,下降12.7%;煤矿百万吨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0人,下降38.9%。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97起,造成2602人死亡、466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0.34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91人,比上年减少0.14人。

注释:

1、本公报2011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5、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6、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 旅客运输。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1222万吨,比上年减少189万吨、下降13.4%。其中,国家铁路1214万吨,下降13.2%;非控股合资铁路8.30万吨,下降30.7%;地方铁路0.2万吨,下降13.6%。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295.18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40.31亿吨公里、下降12.0%。其中,国家铁路294.96亿吨公里,下降12.0%;非控股合资铁路0.21亿吨公里,下降30.5%;地方铁路0.01亿吨公里,下降47.4%。 重点运输。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22.62亿吨,比上年下降0.4%。冶炼物资运量完成8.58亿吨,下降1.4%。粮食运量完成1.04亿吨,增长5.0%。石油运量完成1.38亿吨,增长1.7%。化肥及农药运量完成0.93亿吨,增长7.3%。集装箱运量完成0.93亿吨,下降0.9%。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4亿吨,增长8.7%。其中: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四大口岸站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3亿吨,增长9.1%。

石河子市2011年统计公报

八师、石河子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八师石河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八师石河子调查队 2012年2月6日 2011年,师市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师市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石河子垦区实现生产总值24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师市实现生产总值235.30亿元,增长15.7%。第一产业增加值64.01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97.26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74.03亿元,增长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2%,比上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3%,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5%,下降了0.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2025元,增长16.6%。 初步核算,师市14个农牧团场实现生产总值100.58亿元,占师市经济总量的42.7%。在团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3亿元,占师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为94.9%,第二产业增加值20.93亿元,占师市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1.5%,第三产业增加值18.92亿元,占师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5.5%,团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0.4:20.8:18.8。 居民消费价格(CPI)一季度比上年上涨4.7%,二季度上涨

5.5%,三季度上涨5.8%,全年平均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 涨4.7%。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全口径财政收入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地方财政收入26.82亿元,增长45.6%。一般预算收入19.28亿元,增

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1-07-20 浏览次数:430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把“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工作主线,积极做好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8万人,有547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全国共帮助8.5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3.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图1 近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单位:万人 图2 近五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图3 近五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登记失业率

单位:万人,% 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335万人。 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23.17万人,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内地工作的台港澳人员共8.98万人。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监管机构设置、统一行政许可、做好招聘活动监管、统一换发许可证等工作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职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近12万户次,查处违法案件1.3万件,其中取缔非

法职业中介活动4100多起。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功能,提升了服务水平。 二、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全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8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07亿元,增长率为16.8%。基金支出合计14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6亿元,增长率为20.5%。 图4 近五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单位:万人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主题,以做好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参与宏观调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污染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89.7亿吨,比上年增加3.1%。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4.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8%,比上年减少3.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55.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2%,比上年增加7.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77.5万吨,比上年减少3.3%。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9.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4%,比上年减少3.9%;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37.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6%,比上年减少2.9%。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2.6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2.3%,比上年减少7.7%;生活氨氮排放量95.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7.7%,比上年减少2.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4.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14.4万吨,比上年减少4.6%。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5.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4.3%,比上年减少6.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48.5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5.7%,比上年增加5.6%。烟尘排放量847.7万吨,比上年减少6.0%。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4.4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1.3%,比上年减少6.0%;生活烟尘排放量243.3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8.7%,比上年增加5.4%。工业粉尘排放量52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5%。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1.7%和89.0%,分别比上年提高2.4和2.5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截止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41个,总面积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7万公顷。 2009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4525.2亿元,比上年增加0.8%,占当年GDP 的1.35%。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0亿元,比上年增加39.5%;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442.5亿元,比上年减少18.4%;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上年减少26.8%。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

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城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城市统计,45个城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城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城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城市超过了暂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8年3月3日 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 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完成集装

2011年抚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抚顺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成就斐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大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73.5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369.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60.5:3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490元.增长14.4%o 二、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产品喜获大丰收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0.5亿元,增长6.5%。其中农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5.1%;林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0.3%;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5.6%;渔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15.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44.2%。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67.2万吨,比上年增加14.9万吨,创造历史最好水平。蔬菜产量43.1万吨,增长16.2%;食用菌达到8.4万吨,增长5.9倍;水果10.8万吨,增长52.3%;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5.4%。 全年猪出栏71.4万头,牛出栏13.3万头,分别增长5.8%、5.6%;羊出栏32.6万只,下降O.4%。肉类总产量16.7万吨,增长12.2%。蛋10.9万吨,增长12.9%。奶5.9万吨,增长57.7%。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0万亩,义务植树680万株,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以下。 三、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有所下滑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12.2亿元,增长41.1%。实现增加值587亿元,增长15.1%。其中:中央及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下降20%;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98.9亿元,增长45.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增加值177.6亿元,下降

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 2011年3月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0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27.76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2005.2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2540.57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8:46.5:50.7。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9.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2,比上年上涨4.2%。构成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七升一降”。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6,比上年上升5.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升6.8%;生活资料价格上升0.6%。轻工业类价格下降0.9%;重工业类价格上升10.1%。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244.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农业产值139.44亿元,增长13.5%;林业产值3.12亿元,增长2.3%;牧业产值39.44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50.62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13亿元,增长6.5%。 全年粮食总产量110.6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小麦产量21.09万吨,增长2.8%;水稻产量79.14万吨,下降0.5%。油料总产量11.77万吨,下降12.3%,其中油菜籽10.92万吨,下降12.8%。蔬菜总产量266.32万吨,增长0.4%。 全年水产品产量20.42万吨,增长0.8%。肉类总产量12.30万吨,下降2.8%。禽蛋总产量7.48万吨,下降3.6%。牛奶总产量8.61万吨,下降0.5%。 年末全市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368个。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个数183个。累计有机食品基地113个。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190.11万亩。 三、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下同)实现工业总产值85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年度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64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651.80亿元,增长28.8%。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增长28.7%,四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3.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实现利税922.97亿元,增长30.5%;实现利润467.97亿元,增长43.2%。 全年新产品产值完成10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98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1.7%。在全市505家有出口交货值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过亿元的有120家。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中国环境现状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1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1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2年3月26日 -------------------------------------------------------------------------------- 2001年,全国铁路干部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铁道部党组的统一部署,顽强拼搏,奋勇开拓,锐意进取,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创造了历史新纪录,铁路建设持续发展,各项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取得了“十五”开局首战告捷的优异成绩。 一、铁路运输 货物运输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行业完成货物发送量192580万吨,比上年增长8.2%;完成货物周转量1457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其中,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78592万吨,比上年增长7.9%,增幅、增量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1425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9%。合资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4446万吨,比上年增长7.0%;完成货物周转量270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6%。地方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9542万吨,比上年增长14.0%;完成货物周转量5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0%。 重点物资运输任务圆满完成。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重点物资运输的指示,把搞好重点物资运输作为支持国有企业扭亏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全力保证,出色地完成了重点物资运输任务,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全年完成煤炭运量76625万吨,比上年增长11.8%;石油运量9852万吨,比上年增长4.9%;冶炼物资运量41365万吨,比上年增长10.5%;磷矿石运量1424万吨,比上年增长17.9%;化肥农药运量5601万吨,比上年增长7.9%。粮食、棉花等国家重点物资运输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旅客运输保持了持续增长。全年全行业完成旅客发送量1051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完成旅客周转量476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0168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291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完成旅客周转量463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0%;旅客平均行程为456公里,比上年延长23公里。合资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9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完成旅客周转量12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地方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完成旅客周转量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3%。 行包运输继续较快发展。完成行包发送量609万吨,比上年增长9.1%。其中普通行包发送量217万吨,与上年持平;行包专列发送量392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完成行包周转量1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3%。其中普通行包周转量2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行包专列周转量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4%。

2007年洛阳市统计公报

洛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科教强市”战略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95.5亿元,比上年净增261.9亿元,增长16.0%,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094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3%、15.7%和15.5%,均接近全年平均增长速度,波动辐度较小。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4.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69.8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1.7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72.4%和24.4%。 市场物价涨幅明显。2007年全市价格总水平在肉油蛋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呈上升态势,全年价格总水平上涨5.6%,比

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在所测算的八个类别中,呈“六升二降”态势,食品类上涨幅度最大,达15.3%,其次是居住类上涨4.2%,烟酒及其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衣着、交通通讯工具价格下降。 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2006年平均价格为100) 项目指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105.6 #服务项目103.5 食品115.3 #粮食 103.2 肉禽及其制品137.0 蛋类 124.9 水产品109.7 鲜菜108.1 鲜果 108.3 烟酒及用品100.3 衣着99.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0.2 交通和通讯99.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0

2010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www.doczj.com/doc/524903154.html, 时间:2011-03-21 08:52:51 进入论坛字体设置: 大中小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历史机遇,坚持以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和建设人民满意城市为目标,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西安进入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阶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24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6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409.53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90亿元,增长12.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3%。

201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表1:单位:%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全市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人员73.26万人。 全年财政总收入5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1.86亿元,增长33.3%,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9.8%、

我国环境状况年度公报

更多资料请访问.(.....)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

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进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

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都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都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都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都市统计,45个都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都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都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都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都市超过了暂定限值。污染严重的都市有包头、焦作、鞍山、大同、唐山、哈尔滨、太原和石家庄。据88个都市统计,二氧化硫浓度年际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8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9年6月1日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战胜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 一、铁路运输实现新的发展

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大力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构建区域集疏运系统,优化调整运输组织方案,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年货运量仍然在上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增长。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0354万吨,比上年增加146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5243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83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5106.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91.54亿吨公里、增长3.7%.其中,国家铁路23648.91亿吨公里,增长3.5%;

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4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92亿吨公里,增长13.7%.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29035万吨,比上年增加145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3932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75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4817.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63.58亿吨公里,增长3.6%.其中,国家铁路23360.32亿吨公里,增长3.4%;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2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88亿吨公里,增长13.7%.

2011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阳市统计局 2012年3月16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四个重在”,突出“四个着力”,实施“四个带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强市与富民的有机统一,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2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9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99.31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613.55亿元,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185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7∶53.8∶27.5,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3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8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10亿元,增长26.1%。其中:税收收入67.52亿元,增长24.7%,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7.83亿元,增长24.6%。其中,教育支出增长43.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1.5%;农林水支出增长18.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2.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9.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9.9%。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3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44.3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66.4千公顷,增长0.5%;棉花种植面积74.91千公顷,下降11.8%;油料种植面积315.85千公顷,增长0.8%;蔬菜种植面积250.89千公顷,增长1.7%。 全年粮食产量593.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棉花产量7.10万吨,下降7.6%。油料产量114.70万吨,下降0.3%。肉类总产量68.93万吨,增长0.7%;禽蛋产量32.70万吨,增长2.9%;奶类产量31.62万吨,增长4.4%。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2月28日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公报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统计局?) 综述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环境质量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上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比上年增加9.4%。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2亿吨,比上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4亿吨,比上年增加14.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亿吨,比上年增加20.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比上年减少2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全国共统计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881座,比上年增加68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9%,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 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1%和89.8%,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88个,总面积1494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8万公顷。 2010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665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0%,占当年GDP的1.6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97.0亿元,比上年减少10.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29.4%。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 主要表现 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