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批生产指令单(包装)

批生产指令单(包装)

批生产指令单(包装)
批生产指令单(包装)

批生产指令单第页/共页

批包装指令单第页/共页

批生产指令包装指令管理规程

生产指令(包装指令)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生产指令的流转程序,确保生产指令的发布准确无误。 2 范围 一个批次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3 职责 生产部部长、车间主任、生产部工艺员、操作员、质量管理部部长。 4 内容 生产指令的项目 4.1.1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 4.1.2 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 4.1.3 生产指令编号:按品种由四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月份,后两位表示流水号。如0903为9月份第3次投产。 生产指令的流转程序 4.2.1 生产指令全套文件按文件管理的要求,经批准生效后,复制一份作为基准文件存放于生产部。 4.2.2 生产部工艺员根据生产计划规定的品种和批次,用产品基准批生产指令文件(批包装指令文件)复制一份并填写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签字。 4.2.3 填写后的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送交生产部部长审核无误后签字。 4.2.4 生产部工艺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在空白批记录上标记批号后连同指令下发至各生产车间,填写“批记录发放登记表”,内容包括:日期、文件名称、文件编号、数量、收发双方签名。 4.2.5 各工序操作员在生产中及时填写批生产(包装)记录,经QA员复核签字,填写应符合《批记录管理规程》的要求。

4.2.6 生产结束后,车间主任对各工序批生产(包装)记录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生产部工艺员将所有指令、记录收集、清点、检查,确无差错后,交生产部部长审核签字。 4.2.7 上述经审核的批生产(包装)指令及批生产(包装)记录交QA室,由QA主任和质量保证部部长进行审核,按《成品审核、放行管理规程》决定产品是否放行。 4.2.8 批生产(包装)指令及批生产(包装)记录按批号汇总成册,建立批档案,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保存到期后按《档案管理规程》进行销毁,填写销毁记录。

包装指令管理规定

包装指令管理规定 一、目的 建立包装指令的管理规定,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的批包装指令。 三、职责 1、车间管理人员、车间操作人员。 四、内容 1、内包装工序: 1.1 车间质量主管根据生产计划、生产指令和本批生产情况,下达本批产品的批包装指令; 1.2 批包装指令由车间主任审核后,交车间统计员填写包装材料需料送料单,再下达至相关生产线。车间统计员持需料送料单到仓库领料; 1.3 批包装指令下达后,工序班长进行核对; 1.4 批包装指令确认无误后,工序班长根据批包装指令到质量监督员处领用批号用字模,进行核对; 1.5 工序班长安排组员按包装指令,调产品“三期”(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至)字模,经班长核对无误后,打印在当批产品的批生产记录指定位置上,即可开始包装; 1.6 批包装指令下发后,需装订在对应的批生产记录中; 1.7 批包装指令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包装规格、本批产品待包装数量、计划包装产量、产品“三期”、包装材料名称、批号、编号、生产厂家、理论消耗量等。 2、外包装工序: 2.1 车间质量主管根据生产计划、生产指令和本批生产情况,下达本批产品的批包装指令; 2.2 批包装指令由车间主任审核后,交车间核算员填写包装材料需料送料单,再下达至相关生产线。车间核算员持需料送料单到仓库按指令限额领料; 2.3 批包装指令下达后,外包装班长进行核对; 2.4 工序班长根据批包装指令到质量监督员处领用批号用字模,质量监督员按字模规格、本包装产品批号发放,并做相关记录; 2.5 工序班长安排组员按包装指令,调产品“三期”(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至)字模,经班长核对无误后,打印在当批产品的批生产记录指定位置上,即可开始打印;

MSC0005-01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管理规程

1. 制订/日期 生产技术部/管理员2. 审核/日期 QA/部长 3. 批准/日期 质量副总经理 分发部门:生产车间、生产技术部、质保部(QA)、物资部修订历史: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概述 01 2020.06.16 首次制订

1.0 目的 建立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的编制、分发、流转程序,确保生产过程的指令信息畅通无误。 2.0 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产品的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的制定和管理。 3.0 职责 3.1 本文件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质保部部长负责审核,质量副总经理批准;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指令的编制、分发;质保部负责审核; 3.3 生产车间、物资部负责实施。 4.0 参考文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美国联邦法规》21卷第210和211部分,ICH Q7。 5.0 定义 5.1 批:经过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 品。为完成某些生产操作步骤,可能有必要将一批产品分成若干亚批,最终合并成为一个均一的批。 在连续生产情况下,批必须与生产中具有预期均一特性的确定数量的产品相对应,批量可以是固定数量或固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量。 5.2 批号: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6.0 规程 6.1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计划下达“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生产车间根据指令组织生产,严格执 行。 6.2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的内容组成: 生产该批产品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理论产量、执行标准、包装材料的数量、开始生产的时间和计划完成的时间等。 6.3 指令的编制、审批和分发 6.3.1“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由生产技术部生产计划员根据月度生产计划按工序进行编制。 6.3.2“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编号由6位数字表示,从000001开始,以此类推。 6.3.3“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由经QA现场管理员审核后,计划员发放“批生产指令”和“批包 装指令”,一份存放生产技术部、一份下发到车间执行。 6.4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的应用和在车间内部的流转。 6.4.1“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提前一天送至生产车间,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6.4.2车间岗位操作工凭“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填写“物料领用单”,并交到仓库,仓库应及时 进行备料发货。 6.4.3 原料药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按整包装领取,但不得多于2天的量;标签按批领用,国

生产指令单

生产指令单 1.目的:建立批生产指令单填写、审批、发放程序,使计划物流部送料与车间接配料按规定程序进行。 2.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品种。 3.责任: 3.1物料计划员负责批生产指令单填写与发放。 3.2 质量部部长负责批生产指令单审核。 3.3生产综合部长负责指生产指令的审批。 3.4生产车间负责按批生产指令单接料配制。 4内容: 4.1生产综合部根据周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并填写(SG/R-PS-001-00)“批生产指令单”,原辅料的数量依据配料量和单品种工艺规程计算。

4.2填写好的批生产指令单由质量部部长审核,生产综合部长批准后下发,填写内容应有品名、批号、规格、生产量及配制用原辅料的品名、规格、用量等。 4.3批生产指令单的指令单要明确规定产品名称,理论用量,与定额用量,并规定出计划工时 4.4经批准的批生产指令单,一式四份,一份为首页,由生产综合部留存,第二份发计划物流部备料,第三份随批生产记录发至车间,第四份发质控员。 4.5计划物流部接到批生产指令单后备料。 4.6 生产综合部下达批生产指令后,车间领料员按指令单规定的物料填写物料领用单,经车间主任批准,方可领料,库房按领料单发料。 4.7 领料时领料员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检验无误后,由仓储主管、库管员、领料员在物料领用单上签字确认。 4.8领料员将物料送至车间脱外间,清洁外包装,执行“物料进入洁净区净化管理标准”(SG/SMP-CS-010-00)。

4.9配料人员凭批生产指令单接料,核对各项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无误后在领料单上签字,返给领料员;车间主任根据批生产指令单按该品种生产工艺规程组织生产。 4.10批生产指令单在生产该品种前二天随批生产记录下发。 4.11任何部门在批生产指令单执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正常执行时,上报生产综合部解决。

生产指令单管理规定

生产指令单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目的 通过对指令单的管理,使整个生产进度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机加车间的零部件加工过程指令单和装配车间的压缩机装配过程指令单的管理。 3术语 无 4职责、规定、流程 4.1职责 生产部计划员负责指令单的编制 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对不合格品评审意见进行跟踪生产部车间负责指令单的实施 规定 4.2.1下单: A、下单数量:根据月度生产计划中日计划数量和前期指令单的完成情况(目的是控 制月度实际生产进度和车间在制品数量)确定下单数量 B、下单产品型号、图号及名称: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和生产准备情况下单。当零部件 备料(用ERP中的生产需求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刀具、工装等生产准备符合要 求后,编制指令单。

C、下单周期:机加车间指令单每周一、三、五各下一次,装配车间指令单每天下一次。 D、下单时间:应提前一天以上下单给仓库、车间,便于仓库备料、车间进行生产准 备。市场急需时,下单时间可变更。 例:星期三、星期四机加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星期三装配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4.2.2配料: A、配料及补料数量:配料是根据新指令单和车间反馈的前期指令单实际完成情况(目 的是控制车间在制品数量)按指令单配套发料,并同时打印《领料单》(ERP自动下账)。补料是装配车间因零部件不合格,需补发物料到车间补料仓(应确保补料仓的物料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车间班组长应提前通知仓库,仓库补料、打印 《补料单》(ERP自动下账)。 B、配料产品标识:机加产品应每配料箱或筐内放置《产品跟踪卡》。装配车间应每配 料箱或筐内放置《产品标识卡》 C、物流要求:按不同班组对应的物流工位器具目视表要求配料。 D、配料地点:机加车间的零部件配料到相应班组的毛坯存放区。装配车间需清洗的零 件配料到清洗车间的待洗区;装配不需清洗的零件应配送到车间对应零件的配料缓冲区(见地面标识)。 E、配料时间:每天下午3:00后将车间第二天需求的物料发到车间(车间收料后,应及 时在相应的单据上签字确认)。部分物料可第二天早上9:00前配送到车间(前提是不能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4.2.3生产: A、生产进度:按指令单完工时间安排生产的先后顺序。

包装法规解释

欧盟(欧共体)包装法规(1) 1. 欧盟法规的形式 欧盟法规的形式为:规章(Regulations)、指令(Directives)、决定(Decisions)、建议和意见( Recommendations and advice),其中建议和意见没有约束力。 本章介绍的法规主要是指令。指令对所有成员国有约束力。指令仅要求成员国达到指令所要求的目标,而实施指令的方式和措施由成员国机构各自作出选择。指令是对成员国发布的。指令通常是由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THE COUNCILOF THE EUROPEAN UNION)根据欧共体条约赋予的职责颁布的。欧盟正在筹划制订宪法,目前欧共体条约相当于欧盟宪法。 2 欧盟指令的内容和特点 欧盟指令规定基本要求,是技术性法规。 基本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 基本要求规定了保护公众利益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求是强制性的,只有满足基本要求的产品方可投放市场和交付使用; 基本要求主要是指产品在生命、环境和国家安全、消费者利益和能源消耗方面的要求。仅就主要技术内容而言,欧盟指令相当于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所不同的是,欧盟指令涉及税收,规定制造商、供应商、进口商和操作者等的责任,提及消费者的义务等,而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通常不涉及这些内容。出口欧盟商品的包装,应首先了解欧盟针对包装的指令中的基本要求: WTO 成员国之间有关基本要求的技术文件是互相公开的,我国标准中可对应基本要求的术语为:必达要求(exclusive requirement); 基本要求是市场准入的第一道技术门槛,跨越这道门槛才有资格参与市场竞争。 2.1 94/62/EC 包装和包装废弃物 指令94/62/EC 是基于环境与生命安全,能源与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对全部的包装和包装材料、包装的管理、设计、生产、流通、使用和消费等所有环节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应达到的目标。技术内容涉及包装与环境、包装与生命安全、包装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特别应关注的是,基于这些要求和目标,派生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另外,具体的实施还有相关的指令、协调标准及合格评定制度。 指令94/62/EC 已于1997 年付诸全面实施。但就其中的包装材料的回收率,欧盟某些成员国持有异议,比如对饮料瓶的重复使用或一次性使用的环保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的评估等存在分歧。2004 年2 月11 日欧盟颁布了对94/62/EC 的修正案2004/12/EC,其中规定整体回收率60%,再循环率55%。另外规定具体的再循环率:玻璃60%、纸和纸板60 %、金属50%、塑料25%、木材15%。重金属浓度指标未改变。 指令94/62/EC 第十一款规定的有害重金属含量最大允许极限为100 mg/kg,其目的在于保护地下水源和土壤。实施范围涵盖全部的包装和包装材料。

生产指令的编制及下达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制定生产指令编制及下达管理制度,是生产指令的编制和下达规范化,标准化,防止药品生产过程差错发生 【范围】 适用于每个产品生产指令的编制及下达的管理 【职责】 生产指令编制和下达人员负责执行,车间质管员、QA质监员负责监督实施 【内容】 1、批生产指令:为一个批次产品的生产总指令 2、生产指令编制依据 2.1、产品法定标准及注册批准文件 2.2、产品工艺规程 2.3、产品的验证文件 2.4、有关的标准操作程序 3、生产指令内容: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生产的数量、制造地点、生产设备、生产地点、各工序编号、使用设备的编号、执行的标准操作程序的编号、参与的SOP

编号、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及物料平衡限度、中间产品的贮存要求、各工序的收率计算方法、各工序理论收率与实际收率允许的差值限度等 4、生产指令的编制和下达 4.1、生产指令编制人员根据各产品的工艺规程和生产计划,编制批生产指令和批工序生产指令,与生产前下达 4.2、批生产指令一式四份,一份交质量部,一份交供应部,一份归档 4.3、将批工序生产指令一式两份,在生产前下达给相应工序的负责人 4.4、负责人接到的批工序生产指令后,组织操作工严格按照批工序生产指令的要求进行生产 4.5、每一工序操作结束,工艺员、质量部QA质监员对工艺执行情况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在生产记录上签字,并组织清场,,填写生产原始记录,清场记录 4.6、工艺员检查下一工序清场情况及设备状态,符合要求,工艺员同志负责人将中间产品移交一下工序,办理交接手续,交接完毕后,工艺员将完成的生产原始记录,清场记录收集归档 4.7、批生产指令和《领料单》及各工序生产原始记录仪器组成皮绳产记录,前部生产完成后由工艺员将批记录归档,保管期限为三年

生产指令单管理规定

1 目的 通过对指令单的管理,使整个生产进度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机加车间的零部件加工过程指令单和装配车间的压缩机装配过程指令单的管理。 3术语 无 4职责、规定、流程 4.1职责 生产部计划员负责指令单的编制 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对不合格品评审意见进行跟踪 生产部车间负责指令单的实施 规定 4.2.1下单: A、下单数量:根据月度生产计划中日计划数量和前期指令单的完成情况(目的是控制月度实际生产 进度和车间在制品数量)确定下单数量 B、下单产品型号、图号及名称: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和生产准备情况下单。当零部件备料(用ERP 中的生产需求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刀具、工装等生产准备符合要求后,编制指令单。 C、下单周期:机加车间指令单每周一、三、五各下一次,装配车间指令单每天下一次。 D、下单时间:应提前一天以上下单给仓库、车间,便于仓库备料、车间进行生产准备。市场急需时, 下单时间可变更。 例:星期三、星期四机加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星期三装配车间的指令单应在星期一16:00至星期二9:00前下发

4.2.2配料: A、配料及补料数量:配料是根据新指令单和车间反馈的前期指令单实际完成情况(目的是控制车间 在制品数量)按指令单配套发料,并同时打印《领料单》(ERP自动下账)。补料是装配车间因零部件不合格,需补发物料到车间补料仓(应确保补料仓的物料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车间班组长应提前通知仓库,仓库补料、打印《补料单》(ERP自动下账)。 B、配料产品标识:机加产品应每配料箱或筐内放置《产品跟踪卡》。装配车间应每配料箱或筐内放置 《产品标识卡》 C、物流要求:按不同班组对应的物流工位器具目视表要求配料。 D、配料地点:机加车间的零部件配料到相应班组的毛坯存放区。装配车间需清洗的零件配料到清洗 车间的待洗区;装配不需清洗的零件应配送到车间对应零件的配料缓冲区(见地面标识)。 E、配料时间:每天下午3:00后将车间第二天需求的物料发到车间(车间收料后,应及时在相应的单 据上签字确认)。部分物料可第二天早上9:00前配送到车间(前提是不能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4.2.3生产: A、生产进度:按指令单完工时间安排生产的先后顺序。 B、生产数量:车间应严格按指令单的数量安排生产。机加车间应确保发出数量全部完工入库。装配 车间应确保按指令单数量完工。装配过程中,当有不合格品产生而影响完工数量时,应从补料库中取料确保完成指令单规定的数量。 C、不合格品管理:能返工、返修的产品均应当班安排返修。机加车间的不能当班返工、返修的不合 格品,装配车间返工、返修后的不合格零部件均应及时交予交检验员,检验员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当天退质量部不合格品库。 D、产品标识:完工的产品应按要求进行标识 4.2.4结单: 仓库按ERP要求对指令单进行结单。对本月不能结的单应在25日、30日分别予以上报。 流程 4.3.1 机加车间流程

批生产指令包装指令管理规程

批生产指令包装指令管 理规程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2 范围 一个批次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3 职责 生产部部长、车间主任、生产部工艺员、操作员、质量管理部部长。 4 内容 生产指令的项目 4.1.1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 4.1.2 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 4.1.3 生产指令编号:按品种由四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月份,后两位表示流水号。如0903为9月份第3次投产。 生产指令的流转程序 4.2.1 生产指令全套文件按文件管理的要求,经批准生效后,复制一份作为基准文件存放于生产部。 4.2.2 生产部工艺员根据生产计划规定的品种和批次,用产品基准批生产指令文件(批包装指令文件)复制一份并填写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签字。 4.2.3 填写后的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送交生产部部长审核无误后签字。4.2.4 生产部工艺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在空白批记录上标记批号后连同指令下发至各生产车间,填写“批记录发放登记表”,内容包括:日期、文件名称、文件编号、数量、收发双方签名。 4.2.5 各工序操作员在生产中及时填写批生产(包装)记录,经QA员复核签字,填写应符合《批记录管理规程》的要求。

4.2.6 生产结束后,车间主任对各工序批生产(包装)记录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生产部工艺员将所有指令、记录收集、清点、检查,确无差错后,交生产部部长审核签字。 4.2.7 上述经审核的批生产(包装)指令及批生产(包装)记录交QA室,由QA 主任和质量保证部部长进行审核,按《成品审核、放行管理规程》决定产品是否放行。 4.2.8 批生产(包装)指令及批生产(包装)记录按批号汇总成册,建立批档案,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保存到期后按《档案管理规程》进行销毁,填写销毁记录。

批生产记录培训试题及答案

批生产记录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批记录文件管理规程适用于批记录中全部文件的管理,批记录包括从记录 包起始物料开始的 ( )记录。涉及的部门包括()、()、()及各生产车间。 2、操作工负责按照本规范要求填写记录,()和()负 责监督检查,QA指定专人负责批记录文件的发放和填写发放记录,并进行批 评价经()批准后放行。批生产指令、批生产记录、批包装指令 由()负责复制。 3、如有书写错误或被污染损毁的,需凭( )到QA人员处重新 领取,并记录,QA并将该记录附本批生产记录后面被查。 4、产品批记录应应在()专人、专柜妥善保管,储存区域不经保 管人允许不得随意开启、进入,确保记录不被篡改或丢失。批记录保存到期后,经()部门批准签字后方可销毁。 5、生产部门负责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的发放,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 由质量管理部QA人员按照()确定的产品生产批次进行发放,发 放时要求填写记录分发—回收记录,注明批记录名称、份数、颁发日期、分 发人、接收人签字。 6、岗位操作记录由( )填写、( )复核并签字。 7、批记录的定义:用于记述每批药品生产和包装+质量检验+放行审核的所有( ),可追溯所有与成品质量有关的历史信息。 8、批记录是企业产品的机密文件,因此到期后应由()指定专 人销毁,并指定监销人进行监督,确保文件彻底销毁,防止泄露上。 9、生产记录的填写应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如无内容 填写时要用“—”表示,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10、记录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填写发生错误,在错误处下方划一横线,在 旁边更正并签名,注明(),错误部分应()。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编写规范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编写规范 1、目的: 用于规范本公司品种批生产、批包装指令的编写。 2、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范围: 适用于公司品种批生产、批包装指令的编制、审核、下发。 4、责任:生产管理部、质量保证部、质量受权人 5、内容: 批指令一般包括批生产指令和批包装指令。 5.1 批生产指令: 5.1.1定义:批生产指令是提供每个产品每一生产批次的详细操作指令,随产品每一生产批次的生产实施过程而流转,在产品生产结束后归入批生产记录存档,以便用以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 5.1.2 批生产指令的编制依据: 5.1.2.1产品法定标准及注册批准文件; 5.1.2.2产品的验证文件; 5.1.2.3工艺规程 5.1.2.4 有关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5.1.3 生产指令的基本项目包括: 5.1.3.1 产品名称、剂型、规格、生产的批量、批号及编订依据; 5.1.3.2 各生产工序制造地点及所用设备的描述;

5.1.3.3 详细的操作步骤指导及参考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的编号; 5.1.3.4 生产过程中的取样指南:取样时间、方法,取样量、取样人等。 5.1.3.5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监控点、监控项目、监控标准及执行SOP 编号; 5.1.3.6 中间产品、待包装品的贮存要求,盛装容器、贮存条件、贮存期限等; 5.1.3.7 各主要工序的物料衡算及收率的计算方法、允许偏差范围; 5.1.3.8 批生产周期和各工序的工时分配; 5.1.3.9 其他有关的注意事项。 5.2 批包装指令 5.2.1 定义:应该与批生产指令分开,分别下指令。同品种不同包装规格,必须分别下包装指令,当第一种包装规格包装后,必须进行清场,然后再下另一个包装规格的包装指令。 5.2.2批包装指令的编制依据: 5.2.2.1产品法定标准及注册批准文件; 5.2.2.2产品的验证文件; 5.2.2.3工艺规程 5.2.2.4 有关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5.2.3 批包装指令的内容: 装指令中应包括以下项目: 5.2.3.1 产品名称:法定名称。 5.2.3.2 产品剂型、规格、批号、包装规格。 5.2.3.3 包装材料的标样。

生产指令单

生产指令单 生产指令是计划部门下发给现场,用于指导现场生产安排的报表,不同的企业报表样式千差万别,不过基本要素都是一样的,都必须包含生产的产品、数量、作业担当、作业时间,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等。生产指令的下达是以“生产指令单”的形式实现的。生产指令单是生产安排的计划和核心,一般交给库管部门、采购部门和生产车间。是这三个部门(有的企业库管隶属于生产部门)行动的依据,也是考核和检查的依据。这方面情况,我们在执行一些咨询业务时经常见到,尤其是判断公司财务真实性方面,生产指令单往往是我们首先要搜集和分析的资料。 从抽象意义上说,生产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将人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运用整个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各种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来改造自然物质。这里的生产具有一般的技术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而存在的。 生产区分为:①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必需的物质资料生产;②使人类自身世代延续的人自身的生产,即种族的繁衍;③满足人们必需的文化生活的精神生产(见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1章中,将这三种生产分别称为“自

己生命的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动物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它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改变自然界;也没有精神生产。人类则必须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界,创造自己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只有人类才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种族的繁衍作为自然行为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人类的繁衍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批生产指令包装指令管理规程

批生产指令包装指令管理 规程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2 范围 一个批次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3 职责 生产部部长、车间主任、生产部工艺员、操作员、质量管理部部长。 4 内容 生产指令的项目 4.1.1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 4.1.2 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 4.1.3 生产指令编号:按品种由四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月份,后两位表示流水号。如0903为9月份第3次投产。 生产指令的流转程序 4.2.1 生产指令全套文件按文件管理的要求,经批准生效后,复制一份作为基准文件存放于生产部。 4.2.2 生产部工艺员根据生产计划规定的品种和批次,用产品基准批生产指令文件(批包装指令文件)复制一份并填写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签字。 4.2.3 填写后的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送交生产部部长审核无误后签字。4.2.4 生产部工艺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在空白批记录上标记批号后连同指令下发至各生产车间,填写“批记录发放登记表”,内容包括:日期、文件名称、文件编号、数量、收发双方签名。 4.2.5 各工序操作员在生产中及时填写批生产(包装)记录,经QA员复核签字,填写应符合《批记录管理规程》的要求。

4.2.6 生产结束后,车间主任对各工序批生产(包装)记录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生产部工艺员将所有指令、记录收集、清点、检查,确无差错后,交生产部部长审核签字。 4.2.7 上述经审核的批生产(包装)指令及批生产(包装)记录交QA室,由QA 主任和质量保证部部长进行审核,按《成品审核、放行管理规程》决定产品是否放行。 4.2.8 批生产(包装)指令及批生产(包装)记录按批号汇总成册,建立批档案,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保存到期后按《档案管理规程》进行销毁,填写销毁记录。

生产指令单

生产指令单 品名低帮楦型8283数量 下单日期 36373839404136373839404136373839404136373839404112 332112SBL-2黑红102030302010120SBL-3白红153045453015180SBL-5蓝黑 153045453015180SBL-13灰金 15304545301518055 55 SBL-2黑红SBL-3白红SBL-5蓝黑SBL-13灰金 数量单位 1外头0.443SF 印压黑色

红色蓝色金色105SF 2内头0.127SF 红色白色蓝色灰色220SF 3前护眼0.088SF 黑色红色蓝色金色23SF 4后护眼0.127SF 红色红色蓝色灰色171SF 6边侧饰0.121SF 黑色 红色黑色金色118SF 8上后方0.039SF 电绣NIKE 红色红色蓝色灰色75SF 9下后方0.124 SF 印刷红色红色蓝色灰色4Y 5边肚0.028Y(0.383SF) 印刷红色白色蓝色灰色2Y 7领口0.012Y(0.23SF) 画线黑色白色蓝色金色8Y 10舌面0.017Y 画线红色 白色蓝色灰色8Y 11舌里0.017Y 黑色红色蓝色灰色4Y 12后里0.051Y 黑色红色蓝色灰色2Y 13包跟皮0.017Y 红色红色蓝色灰色6Y 14头里0.025Y 黑色白色白色白色4Y 15边里 0.066Y 黑色白色白色白色7Y 16内头补强0.011m 2白色白色黑色

白色7Y 17后方补强0.028Y 白色白色黑色白色3Y 18外头补强0.026Y 白色白色黑色白色7Y 19后棉0.017m 2白色白色白色白色13Y 20前衬0.019Y 白色白色白色白色13Y 21后衬0.021Y 白色白色白色白色15Y 22面衬 0.036 m2黑色红色蓝色灰色11Y 23舌面布标1双白/红白/红白/兰白/金 50Y 24舌里标1 双6m 225鞋带11双白色白色白色白色2m 226鞋带21双黑色红色黑色金色26Y 27中底1 双10Y 28大底1 双白/红白/红白/兰白/金12m 229跟1 双27Y 30天皮2 双白/红白/红白/兰白/金7m 231防水台1

欧盟包装指令(9462EC)

欧盟包装指令(94/62/EC)简介 现在的塑料软包装企业使用的油墨和胶水,提供的SGS检测报告,不符合包装材料的检测标准,不是选用的玩具、就是电子电器的检测标准。 适合我们包装的检测标准是:94/62/EC 现将收集相关内容转发给一直关心支持本论坛的网友 欧盟包装指令(94/62/EC)简介 1. 欧盟法规的形式 欧盟法规的形式为:规章(Regulations)、指令(Directives)、决定(Decisions)、建议和意见(Recommendations and advice),其中建议和意见没有约束力。 本章介绍的法规主要是指令。指令对所有成员国有约束力。指令仅要求成员国达到指令所要求的目标,而实施指令的方式和措施由成员国机构各自作出选择。指令是对成员国发布的。指令通常是由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THE COUNCILOF THE EUROPEAN UNION)根据欧共体条约赋予的职责颁布的。欧盟正在筹划制订宪法,目前欧共体条约相当于欧盟宪法。 2 欧盟指令的内容和特点 欧盟指令规定基本要求,是技术性法规。 基本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 基本要求规定了保护公众利益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求是强制性的,只有满足基本要求的产品方可投放市场和交付使用; 基本要求主要是指产品在生命、环境和国家安全、消费者利益和能源消耗方面的要求。仅就主要技术内容而言,欧盟指令相当于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所不同的是,欧盟指令涉及税收,规定制造商、供应商、进口商和***作者等的责任,提及消费者的义务等,而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通常不涉及这些内容。出口欧盟商品的包装,应首先了解欧盟针对包装的指令中的基本要求: WTO 成员国之间有关基本要求的技术文件是互相公开的,我国标准中可对应基本要求的术语为:必达要求(exclusive requirement); 基本要求是市场准入的第一道技术门槛,跨越这道门槛才有资格参与市场竞争。 2.1 94/62/EC 包装和包装废弃物 指令94/62/EC 是基于环境与生命安全,能源与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对全部的包装和包装材料、包装的管理、设计、生产、流通、使用和消费等所有环节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应达到的目标。技术内容涉及包装与环境、包装与生命安全、包装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特别应关注的是,基于这些要求和目标,派生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另外,具体的实施还有相关的指令、协调标准及合格评定制度。 指令94/62/EC 已于1997 年付诸全面实施。但就其中的包装材料的回收率,欧盟某些

生产指令下达标准操作程序

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号:SOP 标题: 生产指令下达标准操作程序 起草:审核:批准:SOP 版本号: 00 Page No:1 of 1 日期:日期:日期:替代号:无 生效日期:修订日期: 1.目的:建立生产指令下达的标准操作程序,以规范操作,避免差错。 2.范围:生产指令(配料指令单、溶胶指令单、溶胶分料指令单、压丸工序产品丸重单、铝塑指令单、塑瓶指令单、批包装指令单等)。 3.责任者:调度员、工艺员、车间主任、QA检查员。 4.程序: 4.1车间工艺员根据市场部下发的月度生产指令单与车间主任及调度员协商确认某品种的制造数量,然后计算出该品种生产批数,确定产品批号和每批数量。 4.2工艺员根据产品每批制造数计算所需原辅料用量,分别填写配料指令单、溶胶指令单、溶胶分料指令单和领料单,由QA检查员复核无误后即可下发给各相应的工段。 4.3工艺员填写指令单时有效数字的保留原则 4.3.1由于分料间、配料间、溶胶间的电子秤只能称取两位有效数字且末位为零或者五,所以工艺员填写指令单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采取以下修约原则:当尾数≤0.025时舍去,记为0.00;当尾数≥0.075时进位,记为0.10;当0.025<尾数<0.075时记为0.05。 4.3.2由电子天平称取需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的原辅料,采取“四舍六入五成双”的修约原则,当尾数≤4时舍去,当尾数≥6时进位,当尾数是5,则分两种情况,5后有数字时,舍5入1; 5后无有效数字时,看前一位数字,奇进偶舍。 4.4工艺员根据产品每批中间体报告和产品工艺规程计算压丸应压丸重和范围,填写压丸工序产品丸重单,由QA检查员复核无误后即可下发给压丸工段。 4.5工艺员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情况填写铝塑(或塑瓶)包装指令、批包装指令,双人复核无误后下发。 5.文件修订历史 序号修订/升版原因版本号日期 1 00

RoHSWEEE指令及电池指令包装指令的关系

RoHS/WEEE指令与电池指令、包装指令的关系 中国赛宝(总部)实验室刘群兴黄海涛 1.前言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于2003年1月27日完成并批准了 2002/95/EC 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Directive 2002/95/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7 January 2003 on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和2002/96/EC 关于电子电气设备废弃物指令(简称WEEE指令,Directive 2002/96/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27 January 2003 on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并于2003年2月13日在官方刊物上公布生效。欧盟这两个指令的出台,主要是针对电子电气产品(简称EEE,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而这些产品又不可避免会使用到包装材料,有不少产品还会使用到电池。电池和包装材料则分别涉及到欧盟电池指令和包装指令。本文就电池指令、包装指令以及两指令与ROHS/WEEE 指令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介绍。 2.电池指令 2.1 电池分类 电池主要可分为如下两类:

第一类为轻便式电池(portable batteries),其重量一般在 1kg以下。包括: a)不可充电的普通电池或蓄电池,如碳锌干电池(carbon-zinc dry batteries)、碱锰电池(alkaline manganese batteries); b)不可充电的钮扣电池(button cells),如锌-空气钮扣电池、氧化银钮扣电池、氧化锰钮扣电池、锂钮扣电池等; c)可充电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第二类为工业用和机动车用电池,其重量一般在1kg以上。 工业用电池如铅酸电池,就占工业用电池总量的96%; 机动车用电池,主要是用于机动车的启动、照明及点火。 电子电气产品中的电池主要为第一类轻便式电池,这些电池或固定焊接安装在电子电气产品印制电路板上,或作为附件随产品销售到用户手中,由用户安装到产品电池盒或产品遥控器电池盒中。 2.2 电池的危害 电池的危害主要体现为废弃后对环境的危害,根据欧盟委员会第2000/532/EC号决议(Commission Decision 2000/532/EC),废弃铅酸电池、汞电池、镍镉电池列为有毒有害废弃物(Hazardous Waste)。 2.3 电池指令及其演化 1991年3月18日欧盟理事会第91/157/EEC号指令(Council Directive 91/157/EEC- Batteries and Accumulators

028-00包装SOP

文件编号:SC-SOP-028-00 第 1 页共 5 页 1目的:建立包装SOP方便饮片的存取、运输、销售,有利于饮片的经营和防止再污染及近期监督检查,使药品的包装标准化、规范化,确保产品质量,防止产品的混淆与差错 2范围:本标准使用于包装工序对药品进行分装、包装的全过程 3使用设备操作、维护保养SOP标准 3.1托盘天平:按照《托盘天平操作、维护保养SOP》对其操作。 3.2真空泵:按照《多功能真空包装机操作、维护保养SOP》对其操作。 3.3塑料袋封口机:按照《塑料袋封口机操作、维护保养SOP》对其操作。 4职责 4.1包装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药品进行分装,包装操作 4.2包装组长:组织、复核操作人员对药品进行分装包装以及对包装材料的领用,发放进行 严格管理。 4.3QA现场监控员:监督和检查药品的分装,包装操作是否符合本标准 5内容 5.1由QA现场监控员确认包装间已清场合格后,包装组长凭包装记录在中间站领取发附有 首个包装单元的药品的包装指令。 5.2包装组长根据包装指令开具领料单,领用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中途可以根 据包装实际情况进行二次领料,二次领料必须由QA现场监控员确认所领用总数量不能超出规定的计划领用数。 5.3开工检查与准备, 5.3.1包装工序在进行本药品的分装,包装操作间应有上批包装清场合格证的副本。 5.3.2所使用设备应有“完好”状态标记。

文件编号:SC-SOP-028-00 第 2 页共 5 页码区有下批的《包装指令》与《包装生产记录》,但此时的打码区不能有正在包装产品的包装材料。 5.3.4无与本次无关的物料,如纸箱,聚乙烯袋、标签等。 5.3.5QA现场监控员按以上条件检查工作现场,物料符合规定后在生产记录上签字认可允 许生产。 5.3.6由包装组长填写“生产状态卡”填写清楚工序名称、包装品名称、包装规格,操作 人员、日期等。 5.4物料的领取 5.4.1包装半成品的领取 5.4.1.1在中间站领取与本次《包装指令》规定的名称、数量一致的挂有“合格”标记的包 装半成品。 5.4.1.2领用人员与中间站管理人员核对包装的名称、数量、批号与包装记录规定的名称、 批号一致后将被包装的半成品转入包装区的公共物架上。 5.4.1.3存放时,应注意不能有伤及半成品的可能,保持摆放整齐。 5.4.1.4中间站管理人员与领用人员及时填写领发台帐。 5.4.2包装材料领取 5.4.2.1包装组长根据文件物料员填写的《批包装指令》在库房限额领取包装材料并填写《包 装材料领发台帐》,领取时应由领用人员与库房管理人员一起核对所领取的材料的名称、数量、(准确计数发放),包装组长将包装材料转入包装工序收料区,填写《包装生产记录》。 5.4.2.2领入包装间的包装材料的处理与放置: ——按照批生产记录上的打码和折纸要求进行打码和折纸并做相应记录。 ——需要打码的包装材料与说明书一起转入打码区的末打码的货架上。 ——不需要打码的包装材料如:打包带放于打包区。 ——说明书,标签专柜存放上锁管理。 ——存放的原则:打码的材料与末打码的材料分开存放,包装材料分类存放物料的标志明显。 5.5具体包装操作程序

包装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包装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整个操作过程依据《制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工艺记录》、《设备仪器标准操作规程》《清洁、清场标准操作规程》等相关规程进行。 1包装准备 1.1人员准备 1.1.1由生产负责人下达装包工作指令给包装组组长,组长按照工序要求安排包装人员。 1.1.2包装组长将人员安排做好记录,在包装车间标明开始时间、品名、规格,数量等。 1.2物料准备 1.2.1物料要有交接记录,记录包括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经手人等。 1.2.2包装人员根据物料数量估算出预出量,做好记录。 1.2.3包装人员根据预出量领取包材,做好记录。 1.3设备准备 1.3.1根据包装要求,取下清场标示和设备状态标记,换上“正在使用”,并挂于指定位置。 1.3.2 检查设备清洁度、运转情况。 1.3.3 检查本批次配制待用容器、工具是否清洁,容器外应无原有使用留下的任何标记,容器、工具的使用做好记录。 1.3.4 检查计量器具(磅称、天平)的计量范围应与称量量相符,计量器具上应有检验合格证,并在规定的效期内。 1.3.5 查看配制记录(及工艺规程要求),领取、核对本工序本批次或本班次配制药品品名、规格、批号、批量及所用物料种类、规格、数量,如有误,应及时通知配制室负责人。查找原因,及时更正。 2开始包装 2.1内包装 2.1.1根据相关内包装工序标准操作规程(胶囊填充工序、压片工序、口服液分装工序等)进行包装。 2.1.2包装完成后,做好实际数量记录,与预出量比对后,在误差范围内,准备进行外包装。 2.2外包装 2.2.1 批号打印(标签、小盒、中盒、装箱单、纸箱) 2.2.2 按制剂《配制规程》进行操作。 2.2.3 首先打出样品包材,要求与批包装指令相符,位置准确,墨迹适中,包装组组长检查合格后方可正式打印,打印过程中随时检查打印质量。

生产指令单表格

生产指令单表格 篇一:生产计划指令单(临时型)填表说明书(更新) 生产计划指令单(临时型)表单使用说明书 篇二:生产过程管理程序(含表格) 生产过程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了使生产有计划、有秩序地正常运行,有效地运用物料、人力、设备(机器、工具),并使之在时间上、数量上、空间上能适当地配合,达到提高生产质量、效率和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此程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部门的作业管理。 3.0 职责: 3.1 业务部:销售计划必须依据相关部门共同合同评审后,于生产前7-10天提供月销售计划,生产部根据销售计划,并针对产品品结构,制订工夹模具、人力、设备负荷和生产排期计划。 3.1.1业务文员:负责根据顾客订单计划向生产部下达工程指令单,重要的生产单必须召开合同评审,业务部、工程技 1 术、人事、采购、生产、品质部门联系会议,布置各相关部门工作任务,掌握生产质量情况,解决生产过程提出的问题,跟踪生产进度和交期。 3.2 生产部 : 3.2.1 计划管理:负责编制生产计划,跟踪生产进度。 3.2.2 产品制造:负责产品生产、加工及自主检验。

3.3 品质部: 3.3.1 负责制定产品检验所需的作业指导书。 3.3.2 对生产部所生产产品的交货(或转出)进行检验。 3.4 工程部:负责制定产品生产所使用的图纸、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技术资料。 4.0 定义: 无 5.0 工作程序: 5.1根据合同评审指令,由总经理在《合同评审记录表》的备注栏中加盖“生产计划指令”章和签字确认后,业务部保留存根联一份,生产部一份,财务部一份。各生产部门应按计划进行生产。 5.2工程部应在生产准备前完善图纸、产品工序流程表、工程总表、原材料清单之《材料、标准件、包材、规格、数量》明细表,校审无误后交文控中心,由文控中心下发至相关部门,并做好签收手续。 5.3采购部接生产指令,根据工程部提供的《材料清单》,查询原材料库存状况后,决定是否需要提交《请购单》 2 5.4生产部根据业务部工程指令单,接工程图纸、《产品工序流程表》、《工程总表》、《原材料清单》之《材料、标准件、包材、规格、数量》明细表。编写《生产主计划》排期、《生产周计划执行表》和《生产日计划》,下达《生产指令单》、生产调度及材料列表、工序计划表,并做好(转载于:https://www.doczj.com/doc/524123211.html, 小龙文档网:生产指令单表格)签收手续。 5.5车间主管班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图纸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计划的质量、数量按时完成,认真做好各工序生产,流转交接签收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