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教学的三类问题与应对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教学的三类问题与应对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教学的三类问题与应对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教学的三类问题与应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3303387.html,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教学的三类问题与应对

作者:姚建法陈建伟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年第10期

逻辑推理是把一个或几个具有逻辑结构的已知判斷素材作为推理对象,运用与思维形式有关的逻辑方法,遵守严格的推理规则,理智地作出恰当的判断或进行合乎逻辑的推定,从而得到一个未知结论。它主要包括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和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三者辩证统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逻辑推理素材。然而由于本体性知识的缺失,教师对数学逻辑推理的内涵把握不清,教学拿捏不准,出现学生立场“不学生”、规范表达“不规范”、过程实施“不过程”等推理假象或问题现象。教师须从理性层面展开监控,尝试剖析,形成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一、学生立场“不学生”现象——数学逻辑推理需要思维更清晰

逻辑推理能力是思维的能力,是推理主体敏锐地对推理对象展开逻辑思维分析,迅速把握问题核心,用逻辑的语言作出合理正确推断的技能与水平。一定程度上,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由推理对象、推理逻辑和推理结论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学生对推理对象首先要有清晰的认知与理解,因为“教学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显然对‘儿童已有经验’的不定读解存在影响儿童经验成长的可能”[1]。

【案例1】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

师(出示四个苹果实物):小朋友们,数一数,这里有几个苹果?

生:4个。(师板贴4个苹果图,并写“4”。)

师:(出示四个桔子实物):再数一数,这里有几个桔子?

生:4个。(师板贴4个桔子图,并写“4”。)

师:苹果有4个,桔子有4个,那么这两个4一样大吗?(师在两个4之间画一个“○”)

生:不一样大,苹果大。

……

作为数关系教学的“种子课”,教师用水果代替教材例题中的动物,更生活化地抽象出“两个4”,试图引导学生得出“两个‘4’一样大”,即“4=4”,并将水果奖励给学生,结果事与愿违。事实上,对于直接感知的推理对象,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停留在简单的演绎思维,其理解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