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复习资料

政治学复习资料

政治学复习资料
政治学复习资料

政治学复习资料

前言:政治学是科学吗?

一、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1.人们对政治学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2.中国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生活中的种种乱象,影响到人们对政治和政治学的认识、评价、态度和感情。

3.在建国后的很长时间内,政治学被视为伪科学。

4.政治学自身的发展不尽人意(1)学科自身的原因;(2)政治科学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客观的限制和风险。

二、为什么说政治学是科学?

1.科学的含义

2.科学的价值

3.社会科学发展的特点:曲折性、累积性、渐进性、真理的相对性

4.政治学的发展历程表明了政治学的科学性

三、政治学能告诉我们什么公理?

1.人类有共同的基本政治价值追求: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这是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在。

2.良好的政治制度是人类实现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

3.民主是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4.评价民主政治有一套客观的标准。

四、政治学不应当是什么?

1.政治学不应是政治上的说教;

2.政治学不应是取悦于统治集团或政府的艺术;

3.政治学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应成为在现代社会普通公民知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五、我们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政治学?

1.政治学是进行政治分析的工具,是一副看政治世界的眼镜;

2.政治科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

4.重视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

六、学习与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1.政治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人们必须对它有所认识,认识政治,需要政治学这一工具。

1

2.个体参与社会政治实践的需要,对于特殊的职业(公共部门)者更是如此。

3.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4.维护人类社会根本利益的需要。

5.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公共管理、法学等专业的基础学科。

七、学习方法

1、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正确认识学习和就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2、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超越高中时代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性、开放性的学习;

3、多看书、勤思考、常讨论。

课堂讨论

1.政治课是政治学课吗,为什么?

2.在政治研究中有没有普世价值?

3.人类社会有没有共同的政治价值追求?

4.评价民主有没有客观标准?

5. 实现人类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是什么?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良好的政治制度,或者是其他因素?

思考题:

1.你认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政治学的学习?

2.谈谈你对学习与研究政治学的意义的认识。

第一篇

第一章政治及其社会地位

复习思考题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活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二、试述政治的定义。

1、如何给政治下定义?

2

给政治下定义应当遵循四个方面的要求:

(1)遵循对概念下定义的科学方法:定义要具有周延性、确定性、本质性;

(2)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3)适应构建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要求;

(4)借鉴、吸收其他政治定义的合理思想。

2、定义:政治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三、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意义的认识。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或推动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政治相对与经济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简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在一个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当前我国突出的问题是政治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邓小平(1986,《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吴敬琏批判的“权贵资本主义”。

四、从政治与法律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认识。

两者同属于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共同服务于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

两者相互作用。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法律对政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五、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的角度谈谈如何提升一个时代的道德水平。

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统治者可以凭借公共权力强化和改造道德,对一个社会的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作用。政治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不同的治理状态(善治、“恶治”)对一个社会的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道德对政治有重要的反作用。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于维护政治秩序;道德的沦丧则会腐蚀政治统治的基础。特别是统治者成员的道德面貌对于政治秩序的意义更为重大。

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突出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内容、历史发展与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

一、简述西方近代以来的主要政治思潮。

1、古典自由主义

3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4.1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们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发展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及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整个国际和国内政治中起了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作用,它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方面的联系,使现代国际关系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从而推动了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的发展 科学技术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体系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在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世界基本矛盾的运行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发展,并由此决定着国际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其中,世界基本矛盾的作用最为突出。

(1)世界基本矛盾 ①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的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基本矛盾错综复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此外,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新的内容。 (2)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的矛盾 国际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态,就是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矛盾运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作为国际社会最主要构成要素的主权国家的高度组织性和效能,就构成为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基础。 3.国际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1)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其实在的物质内容。实质上是一种利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2)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家利益的根本是经济利益,不同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使得国际关系出现了全球化和交错性的特点,冲突、竞争与协调、合作同时并进。

电大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作业三

电大本科补修政治学原 理作业三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政治学原理作业三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统治者所认定的衡量合法性的普遍标准是( ABD ) A.服从超凡魅力 B.服从法律 C. 服从君主 D.遵从传统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2、( ABD)构成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A. 古典民主理念 B. 社会契约理论 C. 自然法理论 D. 自由主义理论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3、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 ABCD )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 A. 政治归附 B.政治忠诚 C.政治服从 D.政治认同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5、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ABD )。 A. 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6、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被认为是(AD)。 A.全能主义 B.多元主义 C. 有限国家 D.一元主义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7、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主要的有(ABCD)。 A.精英主义模式 B.多元主义模式 C.元精英模式

D.马克思主义模式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8、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 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公共权力 B.民主 C.专制 D.人性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9、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政治背景是取代(BCD)。 A.法西斯统治 B. 个人专制统治 C. 军人政体 D.一党制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0、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的组织的力量取决于(ABCD )。 A.组织原则 B.组织结构 C. 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 D.组织基础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1、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CD )。

政治理论综合试题(一)

政治理论综合试题(一) 政治理论综合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 1.“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这是() A.有神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2.人类在科学研究中把握到电能的规律和原理,把这个成果运用到生产领域,研制生产出各种工业和家用的电器,方便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这一事实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 C.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3.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自身的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4.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要求则表现为() 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一致 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 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5.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 A.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 C.无产阶级贫困的规律 D.经济增长的规律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是指() A.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 B.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经济 C.以生产资料私人占用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经济 D.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经济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国际政治学概论 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 本讲主要内容 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 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 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 [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 (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 (二)国家的分类 (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 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 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 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 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 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 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 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 国家的类型 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 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 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 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 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 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 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 其他标准 三、国家主权 1,主权概念的提出 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 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 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 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 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

对内主权对外主权 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 行最高的统治权。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 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主的对外行为,各国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力地位一律平等。 3、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 行防卫的权利。自卫权是国家的固有属性之一,也是国家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和保障国际法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四、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1,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主权始终受到国际互动网络的影响 2,国际互动的表现形式、性质 表现形式:合作、结盟、竞争、对抗、战争 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国家主观愿望的产物 3,在当代,全球性的国际互动对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 根源:全球化 表现:政治、经济、文化 影响:缩小、约束、削弱与限制 “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影响: 1、影响国内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以及随后造成的国内政治联盟。 2、引发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削弱政府的自主性及其政策的有效性。 4、挑战对主权国家安全。 5、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主权的挑战。 2.非国家行为体 一、非国家行为体概说 1,国家关系中存在非国家行为体 2,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 3,非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 (一)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间组织:针对特定利益的事件私人次国家及全球性行为体国际政府间组织;由国家派出代表组成的组织,讨论相互间利益和共同更新的问题政府间组织的定义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的政府经过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机构,其成员构成仅限于主权国家,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成员国的合作谋求实现单靠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 政府间组织的构成要素:合作的政治意愿·一定的结构或形式·一定的运作机制 国际非政府组织 (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国际非政府间组织是非官方的社会团体或个人以一定的民间协议或条约的形式设立的民间机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般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体育与卫生等各个领域。如:国际恐怖组织

2014年《政治学原理》补修模拟题(A)

《政治学原理》补修模拟试题(A)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3分) A.法家 B.杂家 C.兵家 D.儒家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2. 宪政的核心是()。(3分)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3.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3分)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4.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3分) A.现代化 B.民主化 C.法治化 D.法制化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5.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3分) A.城市 B.城邦 C.法律 D.国家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6.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3分)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参考正确答案:B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7.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3分) A.民粹主义 B.民本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参考正确答案:C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8. 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3分) A.哈耶克 B.熊彼特 C.诺齐克 D.布坎南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9.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3分)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10.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所应追求的目标。(3分) A.治理 B.民主 C.法制 D.法治 参考正确答案:A

2010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

10秋《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提要 第一部分教学要点回顾 第一章绪论 政治就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获取、组织和掌握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以决策为核心内容来谋求人民利益的一切形式和行为。 西方的政治学家从不同角度表述了“政治”的含义。而马克思主义将“政治”概念界定为: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这揭示了政治的本质。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确定了政治的属性。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这描绘了政治的基本内容。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这表明了政治的特征。 西方的政治研究可大致划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和现代时期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第二章国家的本质、历史类型与职能 国家指的就是某种具有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的特殊政治共同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表述。但是,国家在某些情况下会脱离阶级属性而存在,这表明国家还具有相对自主性。 国家的起源理论包括自然生成论、君权神授论、社会契约论、暴力征服论和社会分工论等。马克思主义是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社会阶级分化两个角度相结合来说明国家起源的。 国家的历史类型分为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两大类。其中,传统国家形态包括古代城邦国家、古代帝国、中世纪封建王国、专制国家等几种具体形态。现代国家的具体形态包括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第三世界的威权主义国家。 国家的基本职能从本质来看,包括政治统治的职能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从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现代西方国家职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迁。 第三章国家形式 国家形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二是国家结构形式。 政体,是指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国家权力机构,具体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即同一层级上不同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模式。本章主要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古代政体理论、波利比乌斯的近代混合政体理论及现代民主政体理论。重点对比了君主制和共和制、议会内阁制与统制的差异。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也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单一制和联邦制是两种最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在坚持单一制的前提下,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四章国家机构 现代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构。现代政府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责任政府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法治原则。 国家元首是主权国家形式上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立法机构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集体议事机构。主要职能是代表职能、立法职能和监督、制约职能。其构成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院制还是两院制、委员会制度、议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K74、()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D 布坎南 19\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C精英主义5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120、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系统阐述直接参与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民主权”学说被认为是直接的或参与制式的民主理论的典型代表。 B 卢梭 9.1956年,()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D 阿尔蒙德C2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D 社会伦理C96、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A 自由主义 C7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D 普通公民 C117、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这种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的体现就是现代()制度。A 政党 D121、()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 代议制 D111、()主要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D 宪政 D4、()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A 道德 D15、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B 法自然 D75、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D 托克维尔 D57、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多党制 D70、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的。D 重叠共识 D128、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A 暴力革命 D129、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B 军事战争 F126、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民主国家的一个非常自然、但又非常危险的本能“就是使人轻视和不太考虑个人的权利”;多数享有无限的权威,不仅容易使个人的意志受到征服而造成思想的专制,而且也容易造就“巴结大多数”的国民心理。 D 托克维尔 F127、法国思想家()认为,民主共和国的存亡,取决于公民的“品德”,一旦社会大多数人失去这种品德,或者被“民主的急躁”所支配,民众的行为就会失去规制,民主的缺陷将会变本加厉。 B 孟德斯鸠 F81、()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 法国 F51、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B 托克维尔 F46、分权制衡主要是()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C 资本主义 F3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 B 人民主权论 G5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 C 单位化 G31、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君权神授论 G26、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 G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D公共利益 G11、1880年美国()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D哥伦比亚大学G105、()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D家庭 G90、()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B公民监督 G92、()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A 《公民文化》G99、()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B 个人主义 H8、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B 神权 H102、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D 实用H107、()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D 亨廷顿 J130、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B 中产阶级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 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 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 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 (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2.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3.坚持政治与经济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4.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立场 5.学习和借鉴人类宝贵的政治方法论遗产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政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奠定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从经济上联结成为一体,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社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瓜分完毕,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全球国际关系体系。

政治学原理补修试题

西安电大直属二分校补修课程测试题 行政管理本科《政治学原理》测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 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 哈罗得·拉斯韦尔 3、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 西塞罗 4、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5、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D )。 A 自由 B 民主 C 法律 D 国家 6、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7、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A )。 A 君权神授论 B 人民主权论C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论 8、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ABCD )。 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AC )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 政府 B 行业协会 C 市场 D 政党 10、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ABD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 限任 B 监督 C 法治 D 选举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

政治学考试题库

一、对错判断题。下列有十个判断,请在正确的表述后写 , 错误的后面写×。(2分×10=20分) 1.在所有法律类别中,有不少学者认为国际法不能算作法律,因为国际法没有强制执行力。 2.中国的法院体系是四级三审终审制。[ ×] 3.极权和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体上说,前者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后者是管理学意义 上的。 4.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是自由与个人主义or 保守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传统与秩序。[ ] 5.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大量对市场体系与私有制的批判。[ ] 6.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都是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 7.本质上法国仍然是总统制,虽然人们经常冠之以“半总统制”,因为总统仍然握有实质 权力,并且是法国国家的象征。[ ] 8.德国体制非常独特,总统与总理权力相当又相互牵制,属于所谓“共治”现象。[ ×] 9.德国总统是由间接选举产生。[ ×] 10.两院制通常出现在联邦制国家、幅员辽阔的国家或历史上贵族权力较大的国家,两院之 间相互也起着制衡作用,立法因而也更审慎,兼顾各方。[ ] 11.美国总统选举中,人口较多的州选票也较多,因此人口众多的州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争夺 的重要目标。[ ] 12.英国是一个以女王为国家元首的、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 13.在现代民主体制中,政党的目标是以包括选举在内任何政治方式获取权力。[ ×] 14.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说法,三种统治类型中,传统型是最低层次的。[ ×] 15.法律的主要功能里包括解决冲突、主张权利、申张愿望。 16.马克思对理性官僚制作了非常典型的阐述。[ ×] 17.美国《钢铁法案》已经表明,即令是在发达国家,民意也是相当不可靠的,因此民主是 一个虚假命题。[ ×] 18.在分析战争根源时,德国战略学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不过是出于人们天性中固有的暴 力倾向,以及恐惧,沮丧,愤恨等等情绪结合起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爆发出来。[ ×] 19.与实质性的公共政策相比,象征性的公共政策需要更多的公共资源,如财政拨款等等。

政治学原理2019春期末综合练习与解答(一)(1)

政治学原理2019期末综合练习与解答(一)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A 法治B德治C礼治 D 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 法自然 C 无为而治 D 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5、美国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 戴维·伊斯顿C汉密尔顿 D 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C苏哥拉底 D 西塞罗 7、1880年美国()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 B 康奈尔大学C哈佛大学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C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 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 B 阶级状况 C 政治力量分布 D 政治秩序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 B 势C术 D 变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 制度研究途径 B 权力研究途径 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 阶级分析方法 B 经济分析方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 治臣之道 B 治民之术 C 合法性 D 治国之道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无政府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章节题库(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关系 答:国际关系是指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重要集团间的关系,尤指当今按领土组织起来的主要的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国际关系侧重于国家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国家间关系。界定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全面地观察世界,既看到国家行为体,亦看到非国家行为体。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把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类关系:①国家与国家的关系;②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③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2.国际政治经济学 答: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指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国际政治学研究,重点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理论渊源有三,即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的理论渊源,而且其本身就包含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学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 3.理想主义 答:理想主义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产生较早的一个学派。这一理论体系又被称为制度跨国主义,其关注点是国际规范和制度化的全球合作。这一范式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止侵略,实现国际和平。以集体安全原则

来解决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是这一范式所设想的主要模式。这种构想追求的不是权力的平衡,而是某种权力的共同体。在这个新体系中,所有国家将在共同的事业中合作,为所有国家提供安全与正义。理想主义者认为,国际组织即使不能提供世界政府,至少也能提供某种国际行为规范和约束。理想主义的渊源之一是古典法学家格劳秀斯的思想。现代理想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学说。它的特点是强调跨国联系。并且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建立。理想主义对人类持乐观的观点,认为通过建立新的标准和制度,人类社会就可以得到完善和改进。理想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时任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和赫德利·布尔。 4.现实主义 答: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学科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范式”,提供了有关战争状态的最强有力的解释。现实主义谋求阐释的是世界的现实情况,而不是世界的理想情况。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而不是“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政治就是在一个缺少资源的世界上,群体间为了权力、声望、影响和安全而不间断地进行的斗争。现实主义又是国际关系学科中较复杂的一个范式,因为它从来不是一个严整的单一理论体系,而是许许多多不同分支的一个集合。在现实主义的旗号下,先后出现过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以及防御现实主义等。现实主义学说对国际关系的看法,总结起来,有这样一些要点:①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②在这个以无政府为特征的体系中,主要的行为体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③权力是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④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 5.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 答:新现实主义学派作为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与古典现实主义有诸多相同的假定,但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题,共计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 、亚里士多德论述政治学的代表作是(政治学) 、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道德)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都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孙中山先生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权力研究途径)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在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年,中国基本上实施(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马基雅维利研究政治问题时所采取的(现实主义)态度标志着政治观念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理想主义)方案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 、(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 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 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 础。 、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 利益)。 、在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从而 确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和界限 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来自于 (自由主义)。 、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 史上曾经盛行(君权神授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 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 主权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 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 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 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 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得以 形成和保持的基础。 、(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 作用方式。 、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奖酬 方式)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 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 执掌(行政权力)的机关。 、(有机组织性)是政府的灵魂。 、(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 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 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和归属的问题。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 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 则。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 就从人性恶的角度分析了权力制约 的必要性。 、作为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汉密尔顿)指出,一个国家的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 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 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 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 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 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 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分权制衡主要是(资本主义)国 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 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 形式。 、美国政治学家(达尔)认为, 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 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政党形成于世纪初期,它的产生 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 物。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经 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 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英 国)。 、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 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 者同盟)。 、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 共和党等都属于(核心会议型) 政党。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单位化) 政党的典型。 、两党制以(美国)最为典型。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多党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 的民主党派属于(参政党)。 、(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 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 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 (马克斯·韦伯)。 、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政治合作)的理解。 、(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 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 体系的标准。 、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 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 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 (政治正义)观念。 、宪政制度于世纪在(英国) 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 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资产阶级国家将(三权分立)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社会主义将(议行合一)确定 为其宪政规则。 、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 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政 治革命)。 、威权主义的政府如果政治体系腐 败不堪,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政治 稳定的局面,并且无法吸收新生社 会力量时,则有可能发生(政治 革命)。 、(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 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 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 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 民众。 、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 是通过(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 现的。 、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 (程序)正义。 、(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 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 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 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 同治理。 、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自 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 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 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 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 是(托克维尔) 、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 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 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 志。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 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 程。 、全民公决是直接民主的一种手段, 它始于世纪的(瑞士)。 、在中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 是(信访)。 、(法国)在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 认秘密投票。 、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往往采 用单名选区制。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 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 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 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 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政治监督是一种(以权力制约 权利的监督)思路和机制。 、社会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 的监督)思路和机制。 、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只有在 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 实现。 、(卢梭)指出“人民的力量只有 集中起来才能行动,如果分散开来, 它就会消灭,正如洒在地面上的火 药的作用,只能是星星点点地燃烧 罢了。” 、(新闻舆论)被公认为是一种能 够有效地监督和防止权力腐化的“第 四种权力”。 、(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 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 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 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 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 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 之作。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 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 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 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 的主观要素。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 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 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 主义和(自由主义)看成是两种对 立的意识形态。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 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 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 逐步发展的产物。 、(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 原则。 、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国 家干预)为特点。 (米瑟斯)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中指出:“分析旧自由主义纲领与新 自由纲领之间的区别最简单、最直 观的方法是看它们如何理解平等问 题”。 、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 义信奉(实用)主义,反对任何 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反对权威 崇尚自由的意识形态。 、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是(家 庭)。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 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学校)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 途径。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 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 根本途径。 、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 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 (秩序)。 、早在古希腊的时候,(亚里士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