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理工[2008]13号关于崔晓钰等同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通知

上理工[2008]13号关于崔晓钰等同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通知

上理工[2008]13号关于崔晓钰等同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通知
上理工[2008]13号关于崔晓钰等同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通知

上海理工大学文件

上理工[2008]13号

关于崔晓钰等同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通知

校内各有关部门:

根据《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沪人[2002]100号)及《关于贯彻<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的实施细则(试行)》(沪教委人[2002]46号)文件精神,经本人申报,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科研考核,学术、技术能力评议。经学院(部)聘任工作小组推荐提名,学校聘任评议委员会评议,申报人员工作述职、答辩,学校聘任委员会提出拟聘任人选等聘任工作程序,聘任下列同志担任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期从2007年12月31日始,有关待遇从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一、教授(6人):

动力工程学院(2人):崔晓钰余敏

机械工程学院(1人):丁晓红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1人):徐斐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1人):王勇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人):白苏娣

二、研究员(1人):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1人):翁文兵

三、副教授(24人):

动力工程学院(2人):单彦广赵兵涛

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人):陈晓荣张大伟

管理学院(6人):陈明艺李芳田发吴继忠余传明张峥

机械工程学院(1人):陈彩凤

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3人):曹春萍佟国香张会林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人):董洁霜干宏程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2人):陈兆学胥义

外语学院(1人):倪蓉

理学院(1人):胡恒春

社会科学部(2人):胡绪明王淑梅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人):张爱阳朱霞梅

四、副研究员(1人)

高教所(1人):罗尧成

五、副研究馆员(1人):

图书馆(1人):王细荣

上海理工大学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人事工作高级技术职务聘任通知

发文单位:学校办公室发文日期:2008年2月28日校对:刘道平打印:陈美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及示波器使用 班级学号姓名 同组人员 实验任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详细学习万用表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 3.NMCL—05E组件 4.MEL—03A组件 5.双踪示波器(自备) 6.万用表(自备) 7. 电脑、投影仪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将NMCL—05E面板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SMCL-02的U、V输出端,触发电路选择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如图1所示。 图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图 四.注意事项 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以同时测量两个信号,但这两个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

壳相连接,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某一电路的不同两点上,否则将使这两点通过示波器发生电气短路。为此,在实验中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以绝缘,只使用其中一根地线。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电路上找到这两个被测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上,两个探头各接至信号处,即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致发生意外。 五.实验内容 1.实验预习 (1)画出晶闸管的电气符号图并标明各个端子的名称。 (2)简述晶闸管导通的条件。 (3)示波器在使用两个探针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晶闸管特性测试 请用万用表测试晶闸管各管脚之间的阻值,填写至下表。 + A K G - A K G 3.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调试及各点波形的观察 按照实验接线图正确接线,但由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连至晶闸管VT1的脉冲U GK不接(将NMCL—05E面板中G、K接线端悬空),而将触发电路“2”端与脉冲输出“K”端相连,以便观察脉冲的移相范围。 合上主电源,即按下主控制屏绿色“闭合”开关按钮。这时候NMCL—05E内部的同步变压器原边接有220V,副边输出分别为60V(单结晶触发电路)、30V(正弦波触发电路)、7V(锯齿波触发电路),通过直键开关选择。 合上NMCL—05E面板的右下角船形开关,用示波器观察触发电路单相半波整流输出(“1”),梯形电压(“3”),梯形电压(“4”),电容充放电电压(“5”)及单结晶体管输出电压(“6”)和脉冲输出(“G”、“K”)等波形,并绘制在下图相应位置。

大工《软件工程》大作业参考题目及要求【内容仅供参考】787

网络教育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大作业 题目:企业货物管理系统 第一大题: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软件工程过程中,或许有诸多不解,我们要从整体概念上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学好软件工程,学习时要注意多看多练要注意结合实际,更要多思考,面对错误不要一范就问,要尝试自己去解决。但是还要注意什么都学,肯定是什么都学不透的,要集中精力打攻坚战,学习软件工程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究竟是什么,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有针对性的在相应的学习方向上进行提高,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规划。还要注意与其他科目的相辅相成,就像我们在学习面向对象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大一学习的面向对象及其方法学这一在写软件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有整体的结构和思路,这样才能照着一定的思想一定思路去写下去,有人说其实写软件并不难,只要给你一个思路你就可以不断地往下写。我觉得确是如此,其实我们平时写软件我觉得并不是很难的事,平时即使遇到处理不了的技术问题,哪里编译出现错误等等其实都可以在网上提问。技术问题一般我们都可以在网上得到答案,但软件的思想不是我们看了一下就能真正理解的。 第二大题:完成下面一项课程设计。

2020秋《软件工程》课程大作业 注意:从以下4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题目二:企业货物管理系统 总则:不限制编程语言,可以选用VB/C#等,不限数据库,可选用SQL/MYSQL/ACCESS等设计一个企业货物管理系统。(具 体工具平台及语言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习惯选用,不必完 全按照上述技术要求) 要求:(1)撰写一份word文档,里面包括(需求分析规格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报告书)章节。 (2)需求分析规格书,包含功能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分析介绍该系统具体包含何种功能。 (3)详细设计说明书包含数据表,核心程序,模块相关截 图。数据表为数据库所建立的数据表,至少包含管理人员 信息表、货物信息表、调价记录表等。核心程序需列出系 统的核心程序。 (4)测试报告书要求简单介绍测试的方法与测试的示例, 举出一组示例即可。 (5)整个word文件名为 [作业提交: 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作业

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仿真 一、设计的技术指标: 直流母线电压输入:650V; 输出三相交流相电压:220V; 调制方式:SPWM; 频率调制比:N=5; 幅值调制比为:0.8; 二、工作原理 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应用V1-V6作为逆变开关,也可用其它全控型器件构成逆变器,若用晶闸管时,还应有强迫换流电路。 从电路结构上看,如果把三相负载看成三相整流变压器的三个绕组,那么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犹如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与三相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反并联,其中可控电路用来实现直流到交流的逆变,不可控电路为感性负载电流提供续流回路,完成无功能量的续流和反馈,因此VD1~VD6称为续流二极管或反馈二极管。 在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中,各管的导通次序同整流电路一样,也是T1、T2、T3……T6、T1……各管的触发信号依次互差60?。根据各管的导通时间可以分为180?导通型和120?导通型两种工作方式,在180?导通型的逆变电路中,任意瞬间都有三只管子导通,各管导通时间为180?,同一桥臂中上下两只管子轮流导通,称为互补管。在120?导通型逆变电路中,各管导通120?,任意瞬间只有不同相的两只管子导通,同一桥臂中的两只管子不是瞬时互补导通,而是有60?的间隙时间,当某相中没有逆变管导通时,其感性电流经该相中的二极管流通。

上图中的uao`、ubo`与uco`是逆变器输出端a、b、c分别与直流电源中点o`之间的电压,o`点与负载的零点o并不一定是等电位的,uao`等并不代表负载上的相电压。令负载零点o与直流电源中点o`之间的电压为uoo`,则负载各相的相电压分别为 (3-1) 将式(3-1)中各式相加并整理后得 一般负载三相对称,则uao+ubo+uco=0,故有 (3-2) 由此可求得a相负载电压为 (3-3) 在图3.3中绘出了相应的负载a相电压波形,ubo和uco波形与此相似。 三、仿真电路图

数控机床个人简历

数控机床个人简历 导读:本文是关于数控机床个人简历,希望能帮助到您! 个人简历是怎么写的,小编为你推荐一篇关于数控机床个人简历,欢迎参考借鉴!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8年7月13日 身高:176cm 民族:汉 体重:64kg 婚姻状况:未婚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户口所在地:陆丰市 目前所在地:广州市 证件类型:身份证 证件号码: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工作地点: 不限

意向岗位一: 生产/工厂/工业类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意向岗位二: 生产/工厂/工业类设计/制图 意向岗位三: 机械(电)仪表类机械制造与设计 职位名称和技能 数控操作,技术员,分析员,。熟练使用AutoCAD、PROE、photoshop、mastercam、办公自动化等软件。 期望待遇: 2000-3000 教育背景: 学历: 大专 毕业学校: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就读时间: 2005年09月 毕业时间: 2008年06月 系别: 机电系 专业:

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 其它学习经历: 现在正在自考武汉理工大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 语言一: 中文良好 语言二: 英语良好 计算机技能: 中级 职称: 能力与专长: 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接受能力良好,善于操作,工作经历: 曾工作单位: 上海麦逊机电有限公司 从事行业: 加工/制造(工业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单位性质: 私营企业 公司规模: 50人从业时间段: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 职务一:

机械制造与设计 职务二: 具体职能: 操作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普通车床,以及钻床。 工作描述: 其他工作经历: 在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实习,有半年加工中心操作经验。熟练使用AutoCAD、PROE软件,有一年以上的学习经验。 个人自荐: 在大学,学习成绩优秀,曾拿过学院特别奖学金。一度是三个班的学生(大专班,自考本科班,被提拨为数控技能班的学生。),明年就能拿武汉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自考本科毕业证。 本人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工作能吃苦耐劳,如果能在贵公司发展,我想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机会。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 地址:************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最新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概述 一、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内容与基本实验方法 电力电子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诞生和发展的一门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系统、能源系统及家电、科研领域。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既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因此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为: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研究,重点是开关特性的研究;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的研究,包括: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AC/DC 变换)、SPWM逆变电路(DC/AC变换)、直流斩波电路(DC/DC变换)、单相交流调压电路(AC/AC变换)四大类基本变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借助于现代化的测试仪器与仪表,使学生在实验的同时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波形测试方法是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中基本的、常用的实验方法,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特性依据波形测试而确定器件的工作状态及相应的参数;电力电子变换电路依据波形测试来分析电路中各种物理量的关系,确定电路的工作状态,判断各个器件的正常与否。因此,掌握不同器件、不同电路的波形测试方法,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工程实践的方法。

本讲义参考理论课的内容顺序编排而成,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循序渐进,旨在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实现方法的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应用能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提出批评与改进意见。 二、实验挂箱介绍与使用方法 (一)MCL—07挂箱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及驱动电路 MCL—07挂箱由GTR驱动电路、MOSFET驱动电路、IGBT驱动电路、PWM 发生器、主电路等部分组成。 1、GTR驱动电路:内含光电耦合器、比较器、贝克箝位电路、GTR功率器件、串并联缓冲电路、保护电路等。可对光耦特性(延迟时间、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贝克电路对GTR导通关断特性的影响,不同的串、并联电路对GTR开关特性的影响以及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2、MOSFET驱动电路:内含高速光耦、比较器、推挽电路、MOSFET功率器件等。可以对高速光耦、推挽驱动电路、MOSFET的开启电压、导通电阻R ON、跨导g m、反相输出特性、转移特性、开关特性进行研究。 3、IGBT电路驱动:采用富士IGBT专用驱动芯片EXB841,线路典型,外扩保护电路。可对EXB841的驱动电路各点波形以及IGBT的开关特性进行研究。 本挂箱的特点: (1)线路典型,有助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力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自关断器件的特性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精)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92班马玥 (浙江杭州310027 E-mail: yeair@https://www.doczj.com/doc/522114305.html,学号:3991001053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论述了走向信息时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器件的创新、应用,将对我国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力,从而推动国民经济高速、高效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ique Ma Yu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E-mail: yeair@https://www.doczj.com/doc/522114305.html,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ique, as well as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ticipated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iqu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1、概述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未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臵,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的诞生。

2011数控毕业设计任务书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教学部工学二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学号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型客机FJ11xx零件制造工艺设计及数控加工毕业设计(论文)时间2011 年月日至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要求: 主要技术依据: 1.零件三维模型及零件二维工程图片。 2.生产类型:单件、小批生产。 (一)主要内容 1.下厂实习:了解零件功能,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 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 2.绘制零件工程图。 ①应用CAD/CAM软件创建三维零件模型的工程图。 ②应用二维CAD绘图软件编辑创建的工程图并打印。 ③要求图面整洁,视图齐全,布局合理,线条、文字及尺寸标注等均应符 合有关标准规定。 3.编制零件的制造大纲。要求: ①工艺方案合理。 ②对数控加工工序进行详细设计,完成数控加工工序卡。 ③工序图的绘制应简洁、准确。 4.应用CAD/CAM软件对零件进行数控编程。要求生成的数控刀路及NC程序正 确。 5.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VNUC、斯沃)上,选择一种数控机床如FANUC 0iM 三轴立式加工中心,对生成的部份NC代码,进行仿真加工。

6.编写设计说明书。要求叙述要层次分明、文理通顺、表达准确,图文并茂, 格式符合规定,字数不少于1.2万字。 7.翻译相关外文资料。要求内容准确、句意通顺,译文字数约3千字。(二)基本要求 1.查阅、收集资料,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能够较熟练使用CAD/CAM软件与二维CAD软件。 3.数控加工仿真符合生产实际。 (三)参考文献 [1] 杨伟群等主编. 数控工艺培训教程(数控铣部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杨建明主编.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田萍主编.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及设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 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四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0 [6] 王建石主编, 机床夹具和辅具速查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曾志新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8] 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6 [9] 谢龙汉编著:CATIA V5 数控加工应用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 仿真过程: 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进入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所示。点击File/New/Model新建一个仿真平台。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找到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分别在他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接拉到Model平台中。 图 实验一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打开仿真环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根据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提取出来的器件模型如图所示: 图 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进行复制跟粘贴,可以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继续按住鼠标和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可以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他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第三步,把元件的位置调整好,准备进行连接线,具体做法是移动鼠标到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会出现一个“十字”形的光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一直到你所要连接另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放开左键,这样线就连好了,如果想要连接分支线,可以要在需要分支的地方按住Ctrl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拉出一根分支线了。 在连接示波器时会发现示波器只有一个接线端子,这时可以参照下面示波器的参数调整的方法进行增加端子。在调整元件位置的时候,有时你会遇到有些元件需要改变方向才更方便于连接线,这时可以选中要改变方向的模块,使用Format菜单下的Flip block 和Rotate

毕业设计指导书-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指导书 (适用:网络学院机械设计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机自专业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学生在学习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器控制》、《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所进行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基本目的是: 1. 熟悉和掌握根据毕业设计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设计资料的方法和途 径; 2.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以及机电控制等各种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去分析 和解决一般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问题,掌握一般机械工程师所必需掌握 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毕业实习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 (一)毕业实习 1.毕业实习目的和要求 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实践环节,结合毕业设计课题作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国内外与设计课题有关的技术现状,收集毕业设计有关信息和资料, 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2.实习地点 就近安排到各函授站的厂矿企业或机械研究所实习.如经济条件允许,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到外地实习. 3.实习内容和要求 1).学生到生产现场作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并收集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技术信息和资料.学生必须认真做好生产现场实习笔记;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与设计课题有关的设备的结构布局、外形尺寸、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形状与尺寸,以及设备的主要动力参数和运动参数,如:各电机的型号、功率及转速、主运动速度、进给速度等。这些资料,对毕业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学生到图书馆收集有关毕业设计的图书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并做好读书笔记; 3). 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自觉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厂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指导教师应联系安排厂方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认真整理生产现场收集的设计资料和读书笔记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参考答案A卷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参考答案(A)卷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试题(A 卷) 专业班级:物流工程学院机设0501 ~05班(5个班) 一、填空题:(22分,每空1分) 1. 全生命周期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加工装配 2.生产纲领 (1%%)N Qn a b =++ 3.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4.尺寸精度 位置精度 形状精度 5.主轴纯径向跳动 主轴轴向窜动 主轴回转纯角度摆动 6.主机--数控机床 物流系统:毛坯、工件、刀具的存储、输送、交换系统 控制运行的计算机系统 7.交流弧焊电源(弧焊变压器) 直流弧焊发动机 直流弧焊镇流器 二、为保证车床切削细长轴的加工质量,在工艺上应采取哪些措施?(共8分) 答:1.改进工件的装夹:(1分) (1)在卡盘中的夹紧方式:①在卡盘一端的工件上先车出一般缩颈部分(D/2),然后夹紧工件,增加工件的柔性。②在卡盘与工件之间垫入细钢丝,可避免被卡盘 卡得太紧,防止产生弯曲变形。(2分) (2)安装中心架或跟刀架,提高工件的整体支承刚性,减少切削振动和加工误差。(1分) 2.选择合理的切削方法:(1分) (1)控制进刀量和进刀速度。(0.5分) (2)采用由车头(卡盘)向尾座走刀的反向切削法。工件受拉,不会将工件顶弯。(0.5分) 3.合理选择刀具和刀具角度:(1分) (1)粗车选择硬质合金刀刃,刀具角度选用较大的主偏角和较大的前角及较小的后角,减小径向力和切削力。并磨出卷削槽,以利切屑的排出。(0.5分) (2)精车选用宽刃高速钢刀片,并安装在弹性可调刀排(架)内。(0.5分) 三、试述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共8分) 答:1.数控机床的特点主要有:加工精度高;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可以方便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加工生产率高;易于建立计算机通讯网络;使用维护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等。(3分) 2.应用范围:适合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加工具有以下特征的零件: (1) 用普通机床难以加工的形状复杂的曲线和曲面零件;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景德镇陶瓷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 专业:自动化 实验室:A1栋408 二零一五年六月制 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 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工作情况作全面分析。 4.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 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特性的测定。 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G”“K”端接至晶闸管VT1的门阴极,即可构成如图4-1所示的实验线路。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MCL—33(A)组件或MCL—53组件(适合MCL—Ⅱ、Ⅲ、Ⅴ)4.MCL—05组件或MCL—05A组件 5.MEL—03三相可调电阻器或自配滑线变阻器 6.二踪示波器 7.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1.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以同时测量两个信号,但这两个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接,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某一电路的不同两点上,否则将使这两点通过示波器发生电气短路。为此,在实验中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以绝缘,只使用其中一根地线。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电路上找到这两个被测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上,两个探头各接至信号处,即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致发生意外。 2.为保护整流元件不受损坏,需注意实验步骤: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读书笔记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器件的陆续诞生,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现代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际工程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均用半导体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通常把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理论基础是半导体物理)和变流技术(理论基础是电路理论)两个分支。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而变流技术则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自 20 世纪50 年代末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在随后的40 余年里,电力电子技术在器件、变流电路、控制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国际上,电力电子技术是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领域。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晶闸管自诞生以来,电力电子器件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概念更新、性能换代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 以电力二极管和晶闸管(SCR)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以其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首先在大功率整流电路中迅速取代老式的汞弧整流器,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并奠定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二极管对改善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路损耗和提高电源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硅整流管已形成普通整流管、快恢复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三种主要类型。晶闸管诞生后,其结构的改进和工艺的改革,为新器件的不断出现提供了条件。由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构成的各种电力电子系统在工业应用中主要解决了传统的电能变换装置中所存在的能耗大和装置笨重等问题,因而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同时也使工业噪声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 自20世纪70 年代中期起,电力晶体管(GTR)、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场控晶体管(功率MOSFE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MOS 控制晶闸管(MC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通断两态双可控器件相继问世,电力电子器件日趋成熟。一般将这类具有自关断能力的器件称为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全控型器件的开关速度普遍高于晶闸管,可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路。 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为了使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少,常常把若干个电力电子器件及必要的辅助元件做成模块的形式,这给应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后来,又把驱动、控制、保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也就是说,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已进入高频化、标准模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时代。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是今后电力电子技术创新

大连理工大学电源技术大作业-升压斩波电路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电源技术大作业 升压斩波电路分析 (1)介绍基本斩波电路的分类。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压开关稳压电源已广泛用于计算机、通信、工业加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所有的电力设备都需要良好稳定的供电,而外部提供的能源大多为交流,电源设备担负着把交流电源转换为电子设备所需的各种类别直流任务。但有时所供的直流电压不符合设备需要,仍需变换,称为DC/DC 变换。直流斩波电路作为直流电变成另一种固定电压的DC-DC变换器,在直流传动系统.、充电蓄电电路、开关电源、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及各种用电设备中得到普通的应用。随之出现了诸如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复合斩波电路等多种方式的变换电路。直流斩波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开关电源及直流电动机驱动中,使其控制获得加速平稳、快速响应、节约电能的效果。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在牵引电传动电能传输与变换、有源滤波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以IGBT为功率器件的直流斩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系统损耗的问。2:栅极电阻。3:驱动电路实现过流过压保护的问题。 直流斩波电路实际上采用的就是PWM技术,这种电路把直流电压斩成一系列脉冲,改变脉冲的占空比来获得所需要的输出电压。PWM控制方式是目前才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式,它具有良好的调整特性。随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已发展各种集成式控制芯片,这种芯片只需外接少量元器件就可以工作,这不但简化设计,还大幅度的减少元器件数量、连线和焊点 (2)介绍升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对应计算方法。

假设L 和C 值很大。V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电流恒定I1,电容C 向负载R 供电,输出电压Uo 恒定。 V 处于断态时,电源E 和电感L 同时向电容C 充电,并向负载提供能量。 图1.1 升压斩波电路主电路图 首先假设电感L 值很大,电容C 值也很大。当V-G 为高电平时,Q1导通,12V 电源向L 充电,充电基本恒定为1I ,同时电容C 上的电压向负载R 供电,因C 值很大,基本保持输出电压o u 为恒值,记为o U 。设V 处于通态的时间为on t ,此阶段电感L 上积储的能量为1on EI t 。当V 处于段态时E 和L 共同向电容C 充电,并向负载R 提供能量。设V 处于段态的时间为 off t ,则在此期间电感L 释放的能量为01()off U E I t -。当电路工作于稳态时,一个周期T 中电感L 积储的能量于释放的能量相等,即 101()on off EI t U E I t =- (1-1) 化简得 on off 0off off t t T U E E t t +== (1-2) 上式中的off /1T t ≥,输出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式(1-1)中o f f /T t 为升压比,调节其大小即可改变输出电压o U 的大小。 2)数量关系 设V 通态的时间为t on ,此阶段L 上积蓄的能量为:E m I 1T on

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

第三章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本章节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的实验内容,其中包括单相、三相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直流斩波电路原理,单相、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单相并联逆变电路,晶闸管(SC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功率三极管(GTR)、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等新器件的特性及驱动与保护电路实验。 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已在1-3节中作过介绍。 四、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五、预习要求 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单结晶体管的内容,弄清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思考题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振荡频率与电路中C1的数值有什么关系?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能否达到180°? 七、实验方法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观测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经半波整流后“1”点的波形,经稳压管削波得到“2”点的波形,调节移相电位器RP1,观察“4”点锯齿波的周期变化及“5”点的触发脉冲波形;最后观测输出的“G、K”触发电压波形,其能否在30°~170°范围内移相?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记录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郑州轻工业学院 电气工程实验中心 2006年3月

目录 BZT—Ⅲ B型变流、交直流调速实验装置简介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 实验一单相半控桥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5) 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8)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研究 (13) 实验四 IGBT直流斩波电路的研究 (17) 实验五 DC/AC单相半桥SPWM逆变电路性能研究 (21)

BZT—Ⅲ B型变流、交直流调速实验装置简介及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概述 BZT—Ⅲ B型变流、交直流调速实验装置是华中师范大学机电厂研制生产的教学实验设备,该装置功能齐全,结构可靠,采用模块化设计,移动组合方便,面板布局直观。测试点用专门的接线端子引至面板,便于接线调试,测量及显示仪表全部采用三位半数显表。该装置供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实验和交直流调速实验,也可供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有关科研使用。 二、总体结构 本装置外形尺寸为1550×800×780。实验桌上带有滑轮导轨的三个抽屉,分别装有实验所需的交直流电源、变压器、开关、熔断器及各种保护电路。各路交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子都引到控制面板接线柱及台阶插座上,控制开关及可调旋纽也全部安装在面板上,并画有各个独立环节的电路原理图。实验电路全部画在各个模块面板上,接线柱、电位器也安装在电路相应的位置上,测试孔位置清晰、直观,通过模块和电源等共同构成相应的实验系统。 三、主要技术指标 (1)输入电源:三相四线 380V 50Hz (2)装置容量:10KVA (3)实验电源: 提供(a)三项四线制 380V交流电源。 (b)直流可调电源0―250V、8A。 (c)直流可调电源0―230V、8A。 (d)单相220V工作电源。 (e)直流稳压电源5V,1A;±15V,1A;30V,500mA (4)绝缘电阻:>5MΩ (5)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30mΑ 四、面板操作功能及操作方法 (1)面板操作功能说明: 1、漏电保护开关。 2、总电源开。 3、总电源关。 4、单相调压手柄。 5、三相电源(主电路) 开。6、三相电源(主电路)关。7、三相电路指示灯。8、三相电路输出指示灯。9、交流0―300V数字显示表。10、直流0―300V数字显示表。11、工作220V电源插座。12、交流380V/220V输出接线柱。13、急停开关。14、交流0―220V输出接线柱。15、直流0―220V输出接线柱。16、交直流可调电压输出开关。17、保险座(保险丝为10A)。18、

15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参见挂件说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挂件说明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

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 度,并比较“3”点电压U 3和“6”点电压U 6 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 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 信号和“6”点U 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 (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 形如图2-1所示。 图2-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3)调节U ct (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 1 ~U 6 及输出“G、K” 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4)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uml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 2019-4-24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3) 1.1 功能需求 (3) 1.2 用例模型 (3) 1.2.1识别参与者与用例 (3) 1.2.2用例图 (3) 1.2.2用例规约 (4) 第2章建立静态模型 (6) 2.1确定对象类和关联 (6) 2.2添加属性和操作 (7) 2.3寻找继承关系 (7) 2.4类图 (7) 第3章建立动态模型 (9) 3.1序列图 (9) 3.2状态图 (11) 第4章物理模型 (11) 4.1 创建系统构件图 (11) 4.2 创建系统配置图 (11) 第5章分工小结 (12)

第1章需求分析 1.1 功能需求 (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查询成绩、计算绩点等服务。每个学生拥有唯一的账号,每一个账号包括学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 (2)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允许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录入、查询、修改或删除。每个教师拥有唯一的账号,每一个账号包括教工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3)教学管理员能够新建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能够查询、修改或删除这些信息,并且管理员能够对本系统设置权限。每个管理员拥有唯一的账号,每一个账号包括管理员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 1.2 用例模型 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识别出系统中的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 1.2.1识别参与者与用例 ●参与者可确定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员。 ●用例可确定为:登陆系统、找回密码、查询成绩、计算绩点、修改成绩、删 除成绩、录入成绩、新建(查询/修改/删除)学生信息、新建(查询/修改/删除)课程信息。 1.2.2用例图 学生用例图:

文献综述-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绪论 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数控机床业。一个国家数控机床业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该国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及战略地位。在文章中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度、高精度化、高柔性化、复合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造型宜人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1 网络化 数控系统的网络化,主要指数控系统与外部的其它控制系统或上位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和网络控制。使数控机床具有双向、高速的联网通讯功能,以保证信息流在车间各个部门间畅通无阻对于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又可实现数控机床的远程监视、控制、培训、教学、管理,还可实现数控装备的数字服务。数控系统的网络化技术还可以提供大容量存储器,实现资源共享。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数控系统内存较小,没有网络功能(仅有速度较低的DNC接口),没有大容量存储设备(如硬盘)。而大型复杂模具加工程序量非常大,一般以1MB为计量单位。应用网络数控系统即可在高速局域网上满足CAD/CAM 系统与数控系统进行大容量信息的通信与交换的要求。 1.2 高柔性化 柔性是指机床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即当加工对象变化时只需要通过修改而无需更换或只做极少量快速调整即可满足加工要求的能力。数控机床对满足加工对象对变换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提高数控机床的柔性化正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提高数控机床的单机柔性化,另一方面向单元柔性化和系统柔性化发展。实践证明,采用柔性自动化设备或系统,是提高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和供货周期、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同学们:这是我们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参考书,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内容和要 求参考实验参考书完成预习报告和实验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参考书 实验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性能研究 实验目的 1、熟悉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特点,以及整流变压器、同步变压器的连接; 2、掌握KC785集成触发电路的应用; 3、掌握三相晶闸管集成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调试(包括各点电压波形的测试与分析)。 4、研究三相全控桥式整流供电电路(电阻负载时),在不同导通角下的电压与电流波形。 二、实验电路与工作原理 (一)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如图7-1所示。 图7-1三相晶闸管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单元7) 1、图中6个晶闸管的导通顺序如图7-2所示。它的特点是: ①它们导通的起始点(即自然换流点);对共阴极的VT1、VT3、VT5,为uΑ、uB、uC

三个正半波的交点;而对共阳极的VT4、VT6、VT2,则为三相电压负半波的交点。 ②在共阳极和共阴极的管子中,只有各有一个导通,才能构成通路,如6-1、1-2、2-3、3-4、4-5、5-6、6-1等,参见图7-2。这样触发脉冲和管子导通的顺序为 1→2→3→4→5→6,间隔为60°。 ③为了保证电路能启动和电流断续后能再触发导通,必须给对应的两个管子同时加上触发脉冲,例如在6-1时,先前已给VT1发了触发脉冲,但到1-2时,还得给VT1再补发一个 脉冲(在下面介绍的触发电路中,集成电路KC41C的作用,就是产生补脉冲的),所以对每个管子触发,都是相隔60°的双脉冲,见图7-2b(当然用脉宽大于60°的宽脉冲也可以,但功耗大)。 2、在图7-1中,TA为电流互感器(三相共3个),(HG1型,5Α╱2.5mΑ,负载电阻<100Ω),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可开路(开路会产生很高电压),所以二次侧均并有一个负载电阻。 (二)整流变压器与同步变压器的接线如图7-3所示。 1、采用整流变压器主要是为了使整流输出电压与电动机工作电压相适当。由于本系统中电 动机电压为110V,由三相全控桥电压公式有Ud=2.34U2中(Ud为直流输出电压,U2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