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三年级语文直述句转述句互改练习

2019三年级语文直述句转述句互改练习

直述句转述句互改练习姓名:

一、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1、改变人称;

2、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3、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直述句改转述句顺口溜:

说话的“我”改“他”,作者的“你”改“我”,其它的“你”改“第三”

转述句转换成直述句

1、转述句改为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2、转述句改为直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你”。

例如:

转述句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直述句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直述句转换成转述句

1、标点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2、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4. 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三、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6、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7、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8、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9.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12、小明说:“下雨了,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13、父亲对我说:“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

14.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15.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16.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17.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18.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19.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0.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1.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22.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23.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4. 科里亚说:“今天我不光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25. 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26、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他做得对,应该按制度办事。(改为直述句)

27、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问牛伯伯,这条河,它能趟过去吗?(改为直述句)

28、有人问王戎,他为什么不上树摘李子吃啊?(改为直述句)

29、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出差,这几天我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改为直述句)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练习题说课讲解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练 习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方案一 含义: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标点符号的改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人称的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在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因此,此句应改为: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方案二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类型: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小学语文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方法及练习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含义: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1、人称的改写。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第二人称有:你、你们。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2.标点符号的改写:一般引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但有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必要的。注:说的话中有反问句,我们要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还要注意指示代词(这、那)和趋向动词(去、来)的变化。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在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因此,此句应改为: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三、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类型: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 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备课资料(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备课资料(北师大版五年级第十册) 2011-10-12 一.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理解点 a.什么是直述句: 是作者用【直接引用】的方法写出<说话人>说的话。即把<说话人>说的话原句原意地写出来。作者只是写了<说话人>说的话。直述句:小圆说:“我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写的人是作者,说话的人是小圆。说的内容是【“我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b.什么是直述句改转述句:

改写人充当写直述句的作者,用【转述】的方法把原<说话人>说的话转述给别人听。也就是改写人转述了原<说话人>说的话后写了这句转述的话,即当改好这句话后,相当于整句话(包括提示语和原<说话人>说的话)是改写人(转述人,作者)说的。转述句:小圆说,他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写的人是改写人(现在是作者),说话的人是改写人。说的内容是:【小圆说,他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对话场景仿佛是:改写人对旁边的人说:【小圆说,他和小方一块去小尖那里。】 二.直述句改转述句的关键点 转述句是作者(或改写人)在转述别人的说的话,所以在转述句中可以出现指作者“我”的第一人称代词,其它人物的人称代词一律都必须是第三人称代词或直接称呼。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方法(教师版)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转述句: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第二人称有:你、你们。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把“:”改为“,”再把“”去掉 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你),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因此,此句应改为:老师对小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教案

《直述句改转述句》教学设计 于都县车溪乡丰产小学段德华 设计理念: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 适用对象: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 2.掌握几种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基本方法。 3.能独立、正确地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教学重难点: 掌握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基本方法。 微课制作工具: PPT、优芽互动电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1、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微课堂。本课讲解的内容是,如何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那,什么是直述句?什么是转述句呢?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短片。 2、情境小短片,动画演示: 教室里,莉莉将作业本放在了讲台上,希望语文课代表转告给老师。 莉莉说:“我的作业本放在讲台上。”从而引出直述句。 随后,老师来到教室询问莉莉的作业本在哪里,语文课代表将莉莉的话转达给了老师:莉莉说,她的作业本放在讲台上了。这个句子就是转 述句。 3、课件出示: 莉莉说:“我的作业本放在讲台上。(师:这是莉莉直接说的话,就是直述句。) 莉莉说,她的作业本放在讲台上了。(师:这是语文课代表将莉莉的话转述给老师,这就是转述句) 二、探究体验,掌握方法 1、学习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 妈妈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金鱼。” 妈妈说,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金鱼。 师:哪个是直述句,哪个是转述句呢?相信聪明的你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2、自主寻找修改方法。

过渡:那么直述句如何变成转述句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下两个句子,看看能否寻找到答案。 妈妈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金鱼。”(直述句) 妈妈说,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金鱼。(转述句) 出示例2.直述句中有第一人称的改法。 课件出示: 晓光自豪地说:“班级黑板报是我们画的。” 晓光自豪地说,班级黑板报是他们画的。 师:怎么改呢?首先是标点符号的变化,再去掉双引号,然后是将“我们”改为“他们”。 3、学习引语中有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改法 过渡: 根据前面的两个例子,直述句当中的人称“我”应该改为“他”,那么直述句当中的“你”应该怎么改呢? 课件出示: 爸爸对李明说:“我买了一本书给你。”(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师:我们该怎么改呢?(学生思考) 课件出示: 爸爸对李明说,他买了一本书给李明。 师:李明是谁呢?是听爸爸讲话的人,简称听话的人,也就是说直述句当中的“你”要改成听话的人。 4、归纳小结 过渡:根据前面所学,我们来总结下直述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课件出示: 1、改标点:把直述句中的:改为,去掉“” 2.改人称:把直述句中的我、我们(咱们)改为他(她)、他们,把你、你们改为听话的人。 我、我们(咱们)——他(她)、他们 你、你们——听话的人 5、课件出示:牛刀小试 师:你们学会了?我们来试一试。

直述句转述句互改经典练习题

直述句改转述句 标点符号的改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人称的变化 1.直述是直接直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把你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你),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还应注意,冒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直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把提示语中的受话者改为第二人称(你)。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4.在把直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直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因此,此句应改为: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练习: 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4.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5.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6. 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7. 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8. 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9. 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10. 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11. 爸爸说:“如果明天是晴天,我们全家去旅游。” 12. 小明对小亮说:“老师让我去办公室。” 13. 外公对桂毛说:“我教你背乘法表” 14. 外公说:“我怎么知道这本书是谁的。” 改为他人转述句 1.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五年级改写句子方法与技巧

改写句子的方法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 一般来说,做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改时,有几句口诀: 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去掉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 (2)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如: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改成: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3)把“?”改成“。” 2、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加上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 (2)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如: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3)把“。”改成“?” 二、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缩写句子就是去掉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的技巧和方法: 1、“的”前的修饰都删去 2、“地”前的限制要删去 3、“得”后的补充说明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4、方位词语删去 如:“在……上”“在……里”“在……中”等。 5、时间词语删去 如:“有一天”、“……的时候”、“……的一天”等。 6、数量词语照样删 7、“着、了、过”不能删 8、抓住主干来缩简 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 三、常见的几种关联词。 四、 1、并列关系:既……又……;不但……而且

……; 2、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 为……;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不管……总……;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6、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 四、修改病句: 1、常见病句类型: (1)用词不当。如:狮子是一种猛烈的动物。 (2)搭配不当。如: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继续前 进。 (3)成分残缺。如: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已, 专门利人。 (4)重复啰嗦。如:他经常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 风。 (5)自相矛盾。如:他笑嘻嘻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 神情。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互相转换(概念与练习)

叠溪镇小学五年级周末练习姓名: 直述句和转述句 一.什么是直述句?----直述句就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语言。 如:小红的妈妈对她说:“你把作业做完了,我才让你出去玩。” 二.什么是转述句?-----转述句就是转述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 如:小红的妈妈对她说她把作业做完了,她妈妈才让她出去玩。 三.直述句转为转述句----------去掉:“”,改变人称代词。 如:海伦的母亲流着泪说:“孩子,我真不忍心看你受苦,可是你应该接受现实。” (改为转述句)海伦的母亲流着泪对海伦说她真不忍心看海伦受苦,可是海伦应该接受现实。 四.转述句专为直述句----------加上:“”,改变人称代词。 如:他摇摇头对妈妈说他不是头疼,而是肚子疼。 (改为直述句)他摇摇头对妈妈说:“我不是头疼,而是肚子疼。” 练习: 一.把下列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3.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4.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5.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6.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二.把下列转述句改为直述句。 1.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3.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他的想法更美些。 5.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会怕廉将军吗? 6.他的泪水夺眶而出,对他娘说不要熬夜了,他不要伞了。 2012年11月30日练习预计于2012年12月4日下午第一节课评讲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往往出现把当事人的人物对话内容(直接引用)改为第三者转述(间接引用)形式的练习。 教参中的要求是:把直接引用中的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改成第三人称“他”;把引号去掉,把冒号改为逗号;其他词语根据需要做适当改变。 在这项练习中,难点是人称的变换,同学们往往是改不全面或生搬硬套,不看句子的实际情况,造成语句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清楚等错误。那么,人称变换有无规律可循呢有什么规律呢 1、人称的改写。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第二人称有:你、你们。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2.标点符号的改写:一般引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但有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必要的。 注:说的话中有反问句,我们要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还要注意指示代词(这、那)和趋向动词(去、来)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直述句改转述句有哪些类型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其中,根据说的话中人称代词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在转述时,把句中的“我”改成“他”。 2、×××对×××说:“我……,你……。”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可去掉。 3、×××对×××说:“我……,你……,他……。”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4、×××对×××说:“你的……,我……。”由于句中“你的”是表示归属的代词,因而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称代词或具体的名字。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直述句改转述句在教学上要注意的问题: 1、不能讲得太深奥,句子不能太复杂。 2、要在语境中学习。比如用表演法。 3、掌握一定的方法,不死记硬背。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方法及试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方法及试题

————————————————————————————————作者:————————————————————————————————日期: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含义: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1、人称的改写。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第二人称有:你、你们。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2.标点符号的改写:一般引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但有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必要的。 注:说的话中有反问句,我们要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还要注意指示代词(这、那)和趋向动词(去、来)的变化。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在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因此,此句应改为: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三、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类型: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完整版)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练习题(附答案)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12、小明说:“下雨了,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13、父亲对我说:“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7.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8.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9.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10.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11. 科里亚说:“今天我不光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12. 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13.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14. 鲁讯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15. 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16.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17. 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18. 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他轻轻地说,他买不起,他的钱不够. 19. 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20. 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2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22.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24.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25.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练习题(附答案)40133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改(练习 答案)

期末专项复习——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改 定义 直接叙述是把某人的话直接描述出来。若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叫作间接叙述。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 (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 2.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去掉。 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注:若句中有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的,要将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你们)。) 2.把句中“说”字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并加上双引号。 转述的形式 转述的形式有(假定第一者、第二者、第三者): 形式一:第一者(我)说的话,在他人的转述中,要把表示第一者的“我”改为“他”。如:我说:“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则可转述为:他说,从今天起他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形式二: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一者转述,则转述中第一者“我”不变。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我”来转述给他人,则为:爸爸对我说,他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形式三: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三者转述,则转述中“我”则要改为“他”。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第三者来转述,则为:爸爸对他说,他爸爸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说明:在转述过程中,具体怎样把第一人称恰当地转为第三人称,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清人称所指,灵活进行转述。) 练习题 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李忠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引述句和转述句的特征。 2.能按规则识别引述句和转述句。 3.能按规则把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谁能来复述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学生复述陈述句) 2、教师总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步骤一:有不去不,没不加不;步骤二:加上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吗”“呢”;步骤三:句号改为问号;步骤四:整理句子,使句子通顺完整。 二、告知学生本课学习目标 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项本领——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课题补充完整) 板书: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三、观看微视频,学习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四、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1、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含义以及相关例句。 2、直述句改转述句首先改标点,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3、改变人称 (1)、×××说:“我……。” 例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学生尝试练习:我能改 小组合作讨论下面的改法: ①妈妈说:“你作业做得快,待会我带你去超市购物。”

改:妈妈说,我作业做得快,待会她带我去超市购物。 ②老师说:“你们字写得真漂亮,令我赏心悦目。” 改:老师说,我们字写得真漂亮,令她赏心悦目。 ③红红说:“你文章写得那么好,我要向你学习。” 改:红红说,我文章写得那么好,她要向我学习。 学生试做并总结人称的改法,教师巡视。 总结人称改法:我、我们→她、他、它(们) 你、你们→我、我们 (2)、×××对×××说:“我……,你……。” 例1:爸爸对我说:“我买了礼物给你。” 爸爸对我说,他买了礼物给我。 例2 :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 孙膑对田忌说,他不是挖苦田忌。 总结:你→相应的人名 (3)、×××对×××说:“你的……我……。” 尝试练习: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4)、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 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6)、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7)、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直述句改转述句基本改法

直述句改转述句基本改法 直述句改转述句,是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 直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而代词的变化就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直述句改转述句有哪些类型?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陈述句改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要点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要点 首先,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含义 直述句就是把说话者的原句原意写出来,也叫做直接引用。比如:李明说:“其实我不生气。”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也叫间接引用。比如:楚王说,其实他不生气。 直述语是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者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者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时候,听话者相对于说话者而言,是第二人称。说话者所说出的每一个字、词、句,都是说话内容,应当用引号引起来,表示直接引用说话者的说话内容。比如:张华对田丽丽说:“我的书不见了。” 转述语是通过他人转述说话者的话。因为是他人转述的话,不是说话者本人当时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如:张华对田丽丽说,他的书不见了。 其次,通过趣味练习帮助理解 平时我们的转换练习中,可以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扮演说话者、听话者、转述者进行现场表演,这样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也可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扮演转述者进行练习。如改写句子:张华对田丽丽说:“我的书不见了。” 自问(扮旁人问):张华对田丽丽说什么呀? 自答(扮转述者):张华对田丽丽说,他的书不见了。 又如:张华对我说:“我的书不见了,你帮我找找。” 自问(扮听话者):张华对我说什么呀? 自答(扮听话者):张华对我说,他的书不见了,叫我帮他找找。 当然,直述句改转述句的相互转换,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在答题时,我们往往会错误百出,要么标点不对,要么人称出错,要么就是句子表述不合理。因此,我们还得掌握二者的特点及转换方法。 然后,掌握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改写要点:二改一不改 (一)改变标点符号。 改变标点符号就是将直述句中的引号去掉,冒号变成逗号。 (二)改变人称

直述句与转述句之间如何转换

直述句与转述句之间如何转换? 答:直述句改转述句,是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直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二是人称 代词也要变化。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直述句改转述句归纳一下可以从以下几点概括:1.标点符号的变化(去掉冒号引号,改成逗号); 2.人称的变化;3.指示代词(这、那)和趋向代词(来、去)的变化; 4.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删减或改动词语; 5.句中的问号、感叹号等根据语感而定; 6.人物出现歧义时要加上称呼。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直述句改转述句有哪些类型? 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两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其他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其他人听 例: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由旁听者转给其他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其他人听。

例: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在改转述句时,提示语的出现大致有三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需要说明的是:直述句改转述句后面的标点不一定要变,根据语感而定,改句子的时候,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删减词语,特别是出现人称指代不明时,要写上名字称呼。

转述句的改变方法

转述句的改变方法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 1. 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小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改:小明说,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2. 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 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有两种: 一种是听话人本人转述,一种是第三者转述。比如这句:爸爸对我说:“明明,把你的作业拿给我看看。”

如果是本人转述就应该是:爸爸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拿给他看看。或者是:爸爸让我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如果是第三人转述就应该是:爸爸对明明说,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或者是:爸爸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我觉得改为转述句和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是有区别的。若是要求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那应以第三人称旁观者的身份来转述。如: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就应改为:老师对他说,老师教他毛笔字的写法。或者是:老师说教他毛笔字的写法。改为转述句就可以改为: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毛笔字的写法。 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笔者认为,应当教给学生“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对象不清。比如: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这里。我去把它叫醒。”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直述句改转述句练习.

改写句子——直述句改转述句 1.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2. 妈妈高兴地对我说:“我明天去北京出差,顺便带你去游玩一番。” 3.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4. 小高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 5. 他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6. 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7.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8. 白石老人说:“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我回去以后,再给您重画。” 9.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10. 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11. 钱学森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 12. 贝多芬对皮鞋匠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13. 闰土对鲁迅说:“我教你捕鸟。” 14.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15. 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我们这里安家。” 16. 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17.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我要用树护住这片土。” 18. 母亲对客人说:"你们快尝尝荔枝吧!" 19. 老师对小民说:“你把作业抱到办公室去。” 20. 老师说:“王耀你到办公室把你们的作业本搬来” 21. 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22. 父亲对我和弟弟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23. 老师对明明爸爸说:“明明学习进步比较快,我很高兴。” 24. A对我说:“请帮我拿本书。” 25. 叙利奥对爸爸说:“爸爸,我来替你写吧。我能写得和你一样好呢!” 26.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27. 王老师对小伟说:“小伟,你放学后和李华留下来。” 28.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9.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0.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31.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32.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33.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34.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35.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36.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37.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38.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39.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40.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41.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 有出世呢!” 42. 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43. 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44.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