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摘要: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所以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云南植被的复杂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地植被类型及各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多样性所致。而且,由于全省的地势状况,各类植被的交错和过渡现象普遍,特别是对各类常见的植被分布影响巨大。

1.云南省的气候特点

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云南省得地形地貌

2.1云南省的地形特点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2.2云南省的地貌特点

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4000m;云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2200m;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平均海拔只在800~1000m,

个别地区下降至500m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3. 云南省的植被分布规律

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其内部山岳高耸,河谷深嵌,地貌结构十分复杂。因此,给予了不同的植物以不同的,适宜的生长环境。植物、植被、植物群落、土壤的类型以及它们的三度空间分布,都与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主要特色物种: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橡胶树、油棕、三七、马尾松、云南松等。

3.1云南的植被水平分布

由于云南的地貌差异,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的与众不同的植被分布规律。云南地貌形态的基本特点是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下降,最高处的卡格博峰,终年白雪皑皑;最低端的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仅764米,常年阳光明媚,青翠苍郁。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海拔高差竟达6663.6米。地势呈北高南低倾斜,从南到北逐级作梯层式下降。云南地貌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的切割高原特点。云南的气候因素与地势因素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云南的植被具有种类多、变化快、分布广的特点。云南的植被水平地带是由纬度和海拔相结合所形成的,称为“山原型水平地带”。纬度加上海拔的共同作用,从北至南形成的气候带从暖温带变化到热带,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植被带。但云南地势从北到南并非顺势而下,中间山地相间、连绵起伏。因此,往往会产生纬度高、海拔低的地区与纬度低、海拔高的地方具有同类植被的现象。云南的植被水平地带是“山原型水平地带”。山原型水平地带的每一个带内盆地的海拔高度不是整齐划一的,但处于一定的纬度和海拔范围之中,而且有属于群系组一级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和一定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表征。各带内部东西之间仍有变化,带与带之间在接触面的一定范围中植被互有交错或在少数地点还有植物种类混杂的现象。但作为群落的整体,不同水平带植被类型各具其本身的特征,类型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据此,云南植被的水平地带是热带雨林、季雨林地带;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相当于我国东部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相当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3.2云南植被的垂直分布

由于云南有山地,植被除了具有水平变化外,还有垂直变化。它有热带的橡胶树,亚热带的竹林,温带的松树、草甸,还有寒带的苔原。而形成这一景观的基本因素是云南热带季风的气候条件和多山的高原地貌。云南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包括经向地带性分布、水平地带性分布和非地带性植被分布。云南植被的垂直分布可大致分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和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3.2.1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由海拔最低开始植被垂直带的顺序是: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湿性常绿阔叶林—云南铁杉林及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云、冷杉林—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

3.2.2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分布地区的山地植被分布有两个系列,我们接触的是位于滇东南的潮湿的热带山地植被垂直系列—金平县的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由海拔最低开始,植被垂直带的顺序是:热带湿润雨林—热带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这一垂直系列的植被分布在高大的山体迎季风坡面及山前地区,地形雨极为丰富,气候潮湿,因而,垂直带

上主要植被类型都表现为明显的潮湿的特征。

潮湿的热带山地植被垂直系列存在于滇东南的湿润雨林分布地区。在水平地带性代表类型——偏湿性的季节雨林以上 ,以滇木花木为主的山地雨林占据了一个较宽的海拔范围。在云南,山地雨林是热带雨林在海拔高度和纬度达到极限的类型,它紧接着季节雨林的上缘,地形雨充沛,为山地雨林的发育创造了条件。由于它具有热带雨林向山地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特点,过去曾称之为“过渡性南亚热带雨林”或“准热带雨林”。这一类型上层以热带性树种为主,也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树种少量混生,群落的层次分化不够明显,乔木有一层,但群落高度只有25~30米,不及季节雨林为高 ,上层林冠比较连续,下层乔木却较为稀疏,林下棕桐类植物很少,藤本、附生、板状根和茎花等均较常见。

云南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构成依地理和环境而变化,其多度分布格局显示,热带成分占地区植物区系属的29.6%~94.1%,其最小值是在云南西北部,最大值出现在云南南部,温带成分合计占所统计的地区植物区系属的6%~70.4%,其多度分布恰与热带成分相反。在热带成分中,全热带分布属占13.64%~6% ,居热带成分之首, 其最大值出现在云南怒江和元江的干热河谷;热带亚洲分布属占3.33%~42.26%,最大值出现在云南南部。在温带成分中,北温带分布属占所统计的地区植物区系的2%~30.39%,居温带成分之首最大值出现在云南西北部山地, 其次是东亚分布属,占2%~14.57%,最大值出现在滇西北横断山区。

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多山的高原地貌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是云南景观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也是决定云南植被的不同类型及其分布的两个基本因素。云南各主要植被类型的特点及其组合状况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既有区别又相互对应,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再加以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连接情况更为复杂和多样。

我省的植被分布规律既不能说以纬向变化为主,也不能说以经向变化为主。由于我云南省复杂独有的地理地貌,多变的气候温差,造就了云南多变,多种,多样的植被分布,是一些重要物种的原产地,其中许多为珍稀濒临物种。故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材宝库”等美称。

参考文献:

1、姜汉侨.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J].云南植物研究.1980年

01期

2、姜汉侨.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续)[J].云南植物研究.

1980年02期

3、杨一光.论云南植被区划的原则和单位[J].云南植物研究.1980年04期

4、云南地区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指导书.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5、吴征锚,朱彦承主编.云南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77.

6、朱华.云南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意义[J].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纳热带植物园. 地球科学进展第23卷.第8期.2008年8月

植被分布地带性规律

(一)、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规律 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在地球表面,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 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1)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2)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臵、地形、洋流性质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我国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1)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2)西部由于地处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度变化如下: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我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但由于青藏高原、北部寒潮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使得主要植被分布的方向,从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三个基本植被地带。 从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部。 西北半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 在这里具体描述一下东南半部,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在东南半部森林区,自北而南,随着热量递增,植被的带状分布比较明显,它们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带、赤道雨林带。除上述植被的纬度变化外,由于受夏季东南季风的作用,从东南向西北,植被出现近乎经度方向的更替。而且北部的温带及暖温带地区较南部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 2.经度地带性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随着地球纬度的高低不同,地球表面从赤道向南、向北形成了各种热量带。植被也随着这种规律依次更替,故称为植被的纬度地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西山区(西苑街道)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 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麒麟区(南宁街道)沾益区(西平街道) 宣威市(宛水街道) 马龙县(通泉街道)陆良县(中枢街道)师宗县(丹凤街道)罗平县(罗雄街道)富源县(中安街道)会泽县(古城街道) 玉溪市(红塔区)辖2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红塔区(玉兴街道)江川区(大街街道) 澄江县(凤麓街道)通海县(秀山街道)华宁县(宁州街道)易门县(龙泉街道)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街道) 保山市(隆阳区)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隆阳区(兰城街道) 腾冲市(腾越镇) 施甸县(甸阳镇)龙陵县(龙山镇)昌宁县(田园镇) 昭通市(昭阳区)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昭阳区(凤凰街道) 鲁甸县(文屏镇)巧家县(白鹤滩镇)盐津县(盐井镇)大关县(翠华镇)永善县(溪落渡镇)绥江县(中城镇)镇雄县(乌峰街道)彝良县(角奎镇)威信县(扎西镇)水富县(云富街道) 丽江市(古城区)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 古城区(西安街道)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永胜县(永北镇) 华坪县(中心镇)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兴镇) 普洱市(思茅区)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 思茅区(思茅镇)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 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威远镇)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 临沧市(临翔区)辖1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云南植被多样性区域地理研究

云南植被多样性区域地理研究 ——从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云南特有植物繁多的原因 摘要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9′~29°15′和东经97°31′~106°12′之间。全省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云南素以“植物王国”著称于世。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有高等植物426科,2592属,17 000多种,其科、属、种数量分别占全国的88.4%、68.7%和48.8%。全省植被大体可分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亚高山针叶林区三种类型。地域面积广大、地貌特殊以及气候复杂多样等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云南特有植物繁多的现状。 关键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 一、云南自然地理概况 (一)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土地面积84%是山地。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94%多的面积是山地,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总体而言是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的地势特别高耸,江河切割深邃,呈高山峡谷地貌,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巨大山脉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巨大水系相间排列,呈南北走向,为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著名的世界遗产地—三江并流区,就在这里。从高山峡谷区向东南方向,山脉的高度逐渐降低,江河山系间距也逐渐呈帚状散开,直到呈低山丘陵宽谷地形。全省最高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m。最低点是滇东南红河哈尼族自治州河口县境内的南溪河口,海拔76.4m。 (二)云南复杂多样的气候 云南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一年四季的太阳光热能较多。云南气候大致与地形相对应。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著名的滇金丝猴就出没于此。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叫做孟湾季风。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旱季盛行干燥的大陆季风,雨季为湿润的海洋季风所控制,形成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但因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较大,海拔高差悬殊,由河谷到山顶因高度上升产生的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表明云南省“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7~23.7℃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19~22℃,最冷月平均气温6~8℃,年温差一般为10~15℃,日温差可达12~20℃。自北向南,全省各地区的活动积温为644.7~8687℃。各地霜期长短不一致,南部海拔1000m以下地带,全年无霜;北部的昭通市和迪庆州的高海拔地区无霜期210~220天。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平均1100mm;80%~90%的雨量集中在每年5~10月,但各地的降雨量差异明显。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

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

植物群落样地调查规范化整理lu入与标准

植物群落样地调查的规范化整理 录入与标准 1 总体目标 通过本标准的实施,提出植被、保护植物、特有植物和资源植物的调查、评估的技术规范。 提出植被、保护植物、特有植物和资源植物的数据集成标准。 2 项目的科学依据、意义、特色和创新性 某一地区的植被是各种不同的植物与当地的各种自然条件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植被 是当地气候、土壤、热量、温度、水分诸生态因子,以及生态系统、景观,甚至地质历史 的最好的反映。植被提供了微生物、动物的直接的食物源,又构成了一切动物的生境。一 定的植被总是与一定的物种相联系,因此植被可以指示生境、指示动植物。植被的变化必 然引起生境、物种的变化。而植被又是最直观和最便于监测的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子。植 被是各种生境因子的综合体现,是一切生物多样性存在的基础;植被类型及其动态与动物、 真菌、昆虫以及其它植物资源密切相关;因此,植被是资源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动物、 真菌、昆虫等调查和评估的基础。植被的调查是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工作。 然而,目前信息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利于信息共享,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缺乏统一的 数据标准。所以,在目前的技术和方法体系的支持下,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建立植被调 查体系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进行植被、保护植物、特有植物和资源植物研究。 创新性 (1)该标准明确界定了灌木、草本和层间植物的界线,在以往的文献中对灌木、草本和层 间植物的界定不明确,造成不同的调查者和文献之间对同一类植物调查的差异,例如,我 国南方森林中常见的悬钩子Rubus spp.、拔契Smilax spp.在不同的群落调查中或者被划入 灌木层或者被划入层间植物,再如,草质藤本中绞股蓝Gynostemma spp.或者被当作草本层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之欧阳光明创编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所以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云南植被的复杂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地植被类型及各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多样性所致。而且,由于全省的地势状况,各类植被的交错和过渡现象普遍,特别是对各类常见的植被分布影响巨大。 1.云南省的气候特点 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云南省得地形地貌 2.1云南省的地形特点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2.2云南省的地貌特点 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4000m;云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2200m;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平均海拔只在800~1000m,个别地区下降至500m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3. 云南省的植被分布规律 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其内部山岳高耸,河谷深嵌,地貌结构十分复杂。因此,给予了不同的植物以不同的,适宜的生长环境。植物、植被、植物群落、土壤的类型以及它们的三度空间分布,都与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主要特色物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规律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决定于热量和降水量,水热结合导致植被沿纬度地带性分布。从沿海向内陆随着降水量变化而使植被沿经度地带性更替。海拔的离度变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这三方面的结合决定了一个地区植被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向变化规律我国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由于自北而南的热量递增,明显地依次更替着下列森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和赤道雨林带。 2。经向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东临太平洋,因而夏季东南季风的强弱决定着降水的多少。自东南往西北,距海愈远,东南季风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东南一西北近乎经度方向按下列规律更替: (1)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 (2)温带草原地区,在这地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干燥度的递增,依次出现森林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 (3)温带与暖温带荒漠地区,从东到西按水分状况可分为东阿拉善一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亚东部荒漠和中亚西部荒漠。 3。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几个特点 (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风环流向南北两侧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强了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使其具有荒漠气候,故在北纬35”一50。之间形成了广阔的温带荒漠,

成为世界上纬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反气旋使草原向东南方向扩展,直达欧亚草原区的最南界,而且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偏向干旱性。 (2)由于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纬地区,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成分,同时热带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归线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线。 (3)滇南和藏南的东喜马拉雅山地的热带山地植被向北挺进可达北纬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后,夏季强大湿热的西南季风受东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阻挡,产生大量降雨,为热带雨林发育创造条件。同时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达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广阔,南北延伸纬度达12。。夏季在强盛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下,炎热多雨,发育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在欧亚大陆的其它同纬度地区则为亚热带荒漠和稀树草原,或夏千冬湿的地中海硬叶常绿林和灌丛。 (二)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1.我国湿润区的山地植被带谱结构和特征 (1)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系列特点决定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带谱的结构从北向南趋于复杂,层次增多。 (2)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各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位置随纬度带由北向南而相应升高。 (3)每一个纬度地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都具有本地带特有的山地植被类型,反映了水平气候地带的特征。 (4)在旱季显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带谱内阴坡与阳坡的森林植被类型有较大差别;而在较湿润和旱季不明显的山地,阴阳坡的森林类型差别不大。 2.我国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和待征 (1)从东到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山地植被的基带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荒漠。 (2)从东到西,山地森林带的位置由基带上升到中山带,这是与山地湿润带在干旱地区的上移相关的植被地理分布现象。 (3)草原带位置也由东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区,它们是基带;到了荒漠地区的!妇地则成为第二垂直寸告。 (4)在干旱地区,气候愈干旱,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结构愈趋于简化。 (5)干旱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坡向性十分显著,而在湿润区由于湿度条件较一致,不同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摘要: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所以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云南植被的复杂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地植被类型及各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多样性所致。而且,由于全省的地势状况,各类植被的交错和过渡现象普遍,特别是对各类常见的植被分布影响巨大。 1.云南省的气候特点 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云南省得地形地貌 2.1云南省的地形特点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2.2云南省的地貌特点 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4000m;云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2200m;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平均海拔只在800~1000m,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 [核心知识必备 ] 1.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素影响 气候气候对植被 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 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 域分异。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 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 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 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对气候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 度大,气温日较差小

地貌地貌对植被 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 冷杉生长在阴坡。 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 分异特征。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 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 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植被对地貌 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 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水文对生物 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 中渔业资源的种类) 植被对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影响水循环,减小河 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土壤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 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植被对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 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 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2.将“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归纳整理,系统掌握——知识结构法 [实例应用提升] 1.如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 西山区(西苑街道) 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 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麒麟区(南宁街道)沾益区(西平街道) 宣威市(宛水街道) 马龙县(通泉街道)陆良县(中枢街道)师宗县(丹凤街道) 罗平县(罗雄街道) 富源县(中安街道)会泽县(古城街道) 玉溪市(红塔区)辖2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红塔区(玉兴街道)江川区(大街街道) 澄江县(凤麓街道)通海县(秀山街道)华宁县(宁州街道) 易门县(龙泉街道) 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街道) 保山市(隆阳区)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隆阳区(兰城街道) 腾冲市(腾越镇) 施甸县(甸阳镇)龙陵县(龙山镇)昌宁县(田园镇)昭通市(昭阳区)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昭阳区(凤凰街道) 鲁甸县(文屏镇)巧家县(白鹤滩镇)盐津县(盐井镇) 大关县(翠华镇) 永善县(溪落渡镇)绥江县(中城镇)镇雄县(乌峰街道) 彝良县(角奎镇) 威信县(扎西镇)水富县(云富街道) 丽江市(古城区)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

植被地带性分布

我国植被分为8个分区 1.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续部分。 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约600-1000米,有些山峰接近1400米。年平均温度为-1.2℃——-5℃以下,七月平均气温为16~20℃,全年积温(持续日均温>10℃之总和)为1100-1700℃,无霜期为70-100天,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由于生长素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山地下部为棕色森林土,中上部为灰化棕色针叶林土,均呈酸性反应。 这里的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海拔600米以下的谷地是含蒙古栎的兴安落叶松林。其它树种有黑桦、山杨、紫椴、水曲柳、黄檗等。林下灌木有二色胡枝子、榛子、毛榛等。 海拔600-1000米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局部有樟子松林。林下灌丛有兴安杜鹃-杜香、越桔、笃斯越桔等。海拔1100-1350米为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含有红皮云杉、岳桦等少量乔木树种。林下藓类地被层很发育,主要有塔藓、毛梳藓、树藓等,树杆上有黑树发藓,但没有松罗。

海拔1350米以上的顶部为匍匐生长的偃松矮曲林,还有桦属植物和越桔,它们也都变成了高山型植物。 这里农业不发达。在平坦谷地有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如马铃薯、甘兰、春大麦等。果树有李子、山杏、山荆子以及野生的山果品——牙疙疸等。 2.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域包括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由于南北热量条件的差异,可分为以下两个植被带: 1.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 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 本区域包括淮河、秦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地。我国亚热带是世界上南北两半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面积最广大的湿润亚热带,这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这里气候温热多雨。无霜期长达240——300天,7110℃年积温为4500——7500℃,年平均气温为14——21℃,最热月七月均温为28——29℃,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集中在5——9月,但不像华北地区那样特别集中。在这样温湿的气候下,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竹林,在山地上部和石灰岩山地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本区域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亚区域,大致以松潘、泸定、水城、百色一线为界。东部亚区域西部亚区域 4.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 这一区域包括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四省、区的南部以及西藏东南缘山地和南海诸岛。它是我国热量最充足的地区,全年积温为7500——9000℃或更高,年平均气温为21——25.5℃,一月平均气温为12——20℃,年降雨量为1200——2200毫米。这里的代表性植被是常绿阔叶雨林和季雨林。树木有老茎生花、板状根、气根、滴水叶尖等热带植物形态特征以及大量的藤本植物、纹杀植物、附生植物等热带热带植物生活型特征。按照热量条件和植被特点,本区域可分为两个植被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带: 5.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 V.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 包括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植被主要为禾草草原,以耐旱的多年生根茎禾本科草类为主。植物有明显的旱生形态,如叶子卷曲、细长,深根系,茎、叶上有茸毛等。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篇一: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大关县普洱县双江县开远市楚雄州:弥渡县怒江州:五华区麒麟区红塔区永善县墨江县耿马县绿春县楚雄市永平县泸水县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 川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禄劝 县寻甸县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沾益县 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水富县丽江市:古城区永胜县华坪县玉龙县宁蒗县思茅市:翠云区景东县 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沧源县文山州:文山县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红河州:蒙自县个旧市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河口县屏边 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大理州:大理市祥云

县宾川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县南涧县巍山县德宏州:潞西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篇二: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西山区(西苑街道) 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云南省未来行政区划调整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云南省未来行政区划调整 篇一: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文本最终合(20xx 年12月23日) 目录 文本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6)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8)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9) 第五章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24) 第六章中心城区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规

划 (29) 第七章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31) 第八章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1) 第九章中心城区产业用地布局规划 (41) 第十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 (44)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49)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53)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55) 第十四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7) 第十五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61) 第十六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67) 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规

划 (71) 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 (76) 第十九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77) 第二十章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78) 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策略与机制 (81) 附表: (85)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昆明城市各项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昆明城镇化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协调滇池环境保护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根据20xx年11月《关于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xx]315号)和《关于调整完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有关意见的函》(建办规函[20xx]189号),特编制《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

云南植物分布规律

云南植物分布规律 摘要: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故云南有“植物王国”、“药物宝库”等美称。云南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约1万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全省生长着2000多种中草药,有些种类是云南独有的。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关键词:云南植被分布规律 云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较高,呈北高南低的倾斜。由于其内部山岳高耸,河谷深嵌,地貌结构十分复杂。再加上云南具有的南亚季风气候,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有规律的植被分布规律。 一、云南生态环境简介: 温度带和湿度带与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常常是密切相关。许多植物种分布的垂直高度、纬度和大陆度的界限往往限于临界低温,地理界限与最冷月平均温度的等温线通常是对应的。北半球寒温性针叶林带的北界或山地上限,通常与7月份平均温度为10℃的等温线一致;夏绿阔叶林带分布的北界或山地上限,则往往与1月均温0℃的等温线一致。 云南气候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既不同于南亚,也不同于东亚的气候。东亚地区的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盛行西北季风,而夏季由于太平洋上高压的影响改为东南季风这两种风向

麒麟区气候及常见植被类型(植物、树种)分布

麒麟区 2.1区域地理位置 麒麟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滇东高原中部,曲靖市中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10′~104°13′、北纬25°07′~26°36′之间,东接富源县、罗平县,南连陆良县,西靠马龙县,北临沾益县。城区位于北部曲靖坝子西缘,是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城区规划面积44km2,已建成的城区面积22.5 km2。全区东西跨度57km,南北跨度54.2km,该城区南距省会昆明136km,东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18km。贵昆铁路、滇黔公路、昆曲高等级公路、曲陆(良)、曲胜(胜境关)高等级公路通过境内,是出入云南省东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省会昆明的屏障,素有“滇黔锁匙”、“入滇门户”之称。 2.2 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麒麟区的地形呈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部低的状况。山坡、丘陵、盆地和河谷、槽子相间分布,组成波浪起伏的高原地貌。境内山脉众多,属乌蒙山系的南延部分,相对高差不大,海拔一般在1850-2250m之间,城区海拔1850m左右。全区地形分山区、丘陵区和坝区。中部南盘江沿岸是一个较大的冲积层坝子——曲靖坝子,海拔在1900m以下,总面积387.4 km2。城区位于曲靖坝子西缘,半山区地面起伏缓和,海拔2000m左右。山区地势崎岖,水源缺乏。境内山脉主要有曹家大山、竹子山、寥廓山、牛角山、大黑山、马鞍山、老圭山、母尖山等,境内

最高峰为竹子山,海拔2577m,最低点在越州薛旗南面的南盘江河沿处,海拔1845m,相对高差732m。 2.2.2 气候 麒麟区气候属北亚热带边缘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日照长;夏无酷暑,热量不足;雨量充沛,但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秋季降温快,常有八月低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常有晚霜和倒春寒。年平均气温14.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7.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9℃,区内极端最高温33.1℃,极端最低温-8.4℃;年平均降水量1008.9mm,年蒸发量2140.3mm;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雨日143.2天,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6%;≥10℃年积温3922.9℃;年平均日照2108.2小时,太阳总辐射126.7千卡/cm2;全年无霜期246天。 2.2.3土壤 麒麟区境内有9个土类、14个亚类、28个土属、48个土种。麒麟区森林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包括红壤、黄红壤、粗骨性红壤三个亚类),林业用地土壤主要有红壤、黄红壤、紫色土3个土类4个亚类。黄红壤广泛分布在海拔2000-2400m内的中山和高原面上,是麒麟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红壤分布在1500-2300m内的河谷、低中山,为麒麟区分布较多的山地土壤;紫色土分布较为零星,主要分布在越州镇等低中山丘陵地带。 2.2.4水文 麒麟区群山连绵,河溪纵横,主要河流有南盘江、东河、西河、白

中国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从气候的角度论述我国植被分布规律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山体众多,是世界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在大尺度的宏观范围内,中国的植被的分布规律遵循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规律,还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本综述结合气候,地形等因素,论述我国植被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植被分布,气候,地形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地形结构特别复杂,具有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湿润到极端干旱的不同气候带(区)。同时,我国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腹地,东南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样的地理配置使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与环境的显著特点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而由此导致的我国植被分布既有水平地带性分布,又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还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很大的影响[1]。 从广东湛江北上至黑龙江省最北端的漠河,从南到北,沿着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是纬向地带性植被分布。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会降低,平均纬度每增加1度,温度会下降0.5℃~0.6℃。由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就使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种类因无法适应低温而不能分布到纬度较高的区域,这样就在从南到北的方向,由于温度的不同,便形成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在不同的气候带下就发育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但是从上海到达新疆的乌鲁木齐,却穿越了东部的森林区、中西部的草原区和西部的荒漠区。也就是说,从东部至西部你经历了中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3个气候类型。 1 中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1.1 中国植被经向地带性分布 我国东南部和东部濒临太平洋,而西北部则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像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东到太平洋3500多千米,西离大西洋6900多千米,北距北冰洋3400多千米,南至印度洋约2500千米。再加上四周被高山包围;北有阿尔泰山、西有准噶尔界山、南有昆仑山、东有北山等,使上空大气环流中的水汽又很难到达新疆上空,因此形成了东西地区水分巨大的不同。导致水分从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深入的过程中,降水越来越少,夏季温度越来越高,大陆性气候越来越强,从而使植被发生了变化。这种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的分布格式称为植被的经向地带性。 1.2 中国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在我国表现得十分明显。地带性植被是指能够最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侵入我国的寒流大致有三条主要路线;第一条是由西伯利亚西北部出发,向南由新疆或蒙古侵入河西走廊进入我国内地;贯穿中国大陆;第二条是由西伯利亚东部向南经过我国东北、内蒙古到达华北平原,遇到泰山阻挡后分为两支,其中一支由山东半岛北部入渤海,另一支在大陆南进时又受大别山和桐柏山的阻碍,再次分为二股气流危害我国南方地区;第三条是由西伯利

(完整版)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

山西省的自然条件与植被分布规律 (2007-04-27 11:42:50) 转载 标签: 关于山西植被 一、自然条件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侧,黄土高原东缘。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 省境四周山河环绕,东和东南绕太行山和河北、河南相邻;西、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长城与内蒙古相毗连。疆界轮廓约呈一由东北向西南华侨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界于北纬34°34.8′~40°43.4′,东西界于东经110°14.6′~114°33.4′之间。总面积156 266平方公里。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制约植物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地貌 山西是一个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占40%,丘陵占40.3%,平川、盆地占19.7%,最高五台山,海拔3058米,最低垣曲黄河谷地,海拔185米,其最大高差2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东侧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和西侧海拔1000米左右的黄河峡谷两岸的高原相比,显示出山西高原整体隆起的地形。 在整体隆起的高原中,由北向南排列着一连串断陷盆地,依次为大同盆地(海拔1000~1100米)、忻定盆地(海拔800~900米)、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临汾盆地(海拔400~600米)和运城盆地(海拔400~500米)。 中部的断陷盆地将整个高原分割成东西山地。东部以太行山为主,由北而南,包括六棱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海拔大部分在1500米以上。西部以吕梁山为主,由北向南,包括七峰山、洪涛山、云中山、芦芽山、管涔山、黑茶山、关帝山、石千峰及龙门山,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南北长550公里;管涔山以南统称吕梁山。 晋西黄土高原,位于吕梁山以西,北起内长城,沿黄河东侧与吕梁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地面覆盖着10~13米厚的黄土层,局部地区黄土层厚达70~80米。由于长期流水冲刷,把高原切割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晋西北高原是一个凹陷的沉降区,起伏较和缓,为一高原丘陵区,海拔在1300~1500米之间,为省境内的高寒区。

世界植被地理,各气候带的植被类型及分布

第五章世界植被地理 本章讨论世界上各种主要植被型(或植被型组)的基本特征及其地理分布。 有的植被型分布在一定气候带内的显域生境(plakor),即主要受大气候支配,排水良好、土壤质地适中的相对平坦地段,呈现为连续且有相当宽度(通常数百公里)的带状,称为地带性(显域)植被(zonal vegetation)。另一些植被的分布与某类土壤联系更密切,以致同样的植被见于不同气候带的相似土壤上(例如石质土、沙土、盐渍土、沼泽土、渍水土、贫瘠土等),它们称为非地带性(隐域)植被(azonal vegetation)。本章将把地带性植被作为重点介绍,并在分析各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时,采用瓦尔特(H.Walter)的气候图。这种图式比用指数或公式醒目,便于比较,有助于对植被的分析。图中的曲线表示逐月平均温度和降水值。用温度曲线和降水曲线的关系来代替可能的蒸发曲线,表示所出现的干旱季节(温度曲线高于降水曲线)。在某些情况下,还画出第二条降水曲线,它与温度之比为3∶1,即30mm=10℃。这样,在图中不仅表示出干旱期,并且也表示出相对干旱的季节。然而,气候图上所示干旱季节是在特定气候下与湿润季节相对而言。气候图提供了某一特定地点在全年内平均温度和降水的形象资料,同时也示出相对湿润和相对干旱季节的出现时期、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寒冬的时期和程度、初霜和晚霜情况等。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观察气候状况。 第一节热带的植被类型 一、热带雨林 (一)热带雨林的环境特征 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发育的气候条件是赤道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全年温度高而温差小,日温差和日湿度差要比月温差和月湿度差大得多,雨量充沛而相当均匀。终年高温多雨的有利配合,乃是热带雨林发育的必需条件。 热带平地的年平均温度在20—28℃之间。各地的平均温度变化非常缓和,故温度梯度平缓,等温线范围很大。在赤道附近,最热最冷月平均较差小于5℃。离赤道越远,温度的季节较差逐渐增加,但最大也很少超过13℃。在热带的不同地区,温度的平均日变幅可以从3℃到16℃。最高温度很少超过33—34℃。 热带雨林需要整年有充沛的降雨,又无明显的干旱。各地雨林的研究表明,年降水量最少有2000mm,多的可达4000—6000甚至10000mm。但各地在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方面差异较大,如在圭亚那的马查罗尼(Mazaruni)和新加坡地区,没有一个月少于100mm,而在尼日利亚南部的阿基拉(Akilla),虽当地的年降水量达2080mm,但连续有3个月少于100mm。在印度的热带雨林地区,也存在着2—4个月的干旱期。雨林所以能在这种干旱气候下存在,是因为当地存在着某些补偿因素,如由于干旱月份中大气湿度相对较高或干旱期和凉爽期相一致等。但总的说来,降水的全年均匀分布,通常要较年总降水量对植被具有更大的意义。雨林地区的相对湿度很高,有的可达90%以上。特别是在夜间,相对温度经常处于或近于饱和。但是,在干旱日子的白昼也记录到50—60%的相对湿度。 热带地区的日照量,一般不少于10h,由于云量很高,实际的光量日照经常少于此数,赤道附近实际是一个差不多永远有云的地带。 热带雨林的土壤条件,在各地虽则有不少差别,但有许多重要的共同特点,颜色是红色或黄色的,质地为壤质或粘质,土壤内缺乏盐基,也缺乏植物养料,几乎都呈酸性,腐殖质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