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罗 莎]【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1.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罗 莎]【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1.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罗 莎]【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1.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罗 莎]【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该诗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单元主题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因此,在赏析诗歌时,注重在深入探究诗人生平及为人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阮籍是魏晋之交“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受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影响,他的诗歌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学生正好可以通过搜集史料、了解背景来揣测诗歌主旨,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进而领悟时代对诗人心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探究诗人形象,感受诗人的审美人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个人切身体会,能够对诗人、诗作及所处时代做出自己的评价。

3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内涵有一定知识储备。但鉴于过去所学诗歌多为一人一时之作,赏析诗歌往往是就诗论诗,没有过对同类型诗歌或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歌进行过系统赏析,因而对诗歌赏析的方法了解不多,认识不足,这也正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单元的学习任务。授课班级为理科实验班,从日常教学活动及课下交流感受到学生性格开朗,比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因而在涉及本课时考虑到学生风格,设计了较多让学生发表观点、做出评价的环节。

4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共涉及三个环节,体现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逐步加深对诗人及诗作的理解。主要采用的策略有:1.反复诵读,以读带情;2.结合旧知,分析意象;3.拓展阅读,以“鸟”意象为切入点;4.比较鉴赏,将诗人的经历与“竹林七贤”其他成员进行比较。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诗作探究诗人形象,结合个人体会对诗人做出自己的评价。

6教具准备

阮籍的相关资料、PPT课件、电子白板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7.1.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进而领悟时代对诗人心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探究诗人形象,感

受诗人的审美人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个人切身体会,能够对诗人、诗作

及所处时代做出自己的评价。

7.1.2学时重点

了解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7.1.3学时难点

通过诗作探究诗人形象,结合个人体会对诗人做出自己的评价。

7.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认识阮籍之“猖狂”

教师活动:以《滕王阁序》中“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认识

阮籍的“猖狂”。

学生活动:背诵《滕王阁序》中描写阮籍的句子。

设计意图:结合旧知,唤起对阮籍的记忆。

活动2【活动】初识诗人,了解品貌

教师活动

用幻灯片展示《晋书?阮籍传》中描写阮籍形象及性格的文字。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

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得其意,忘乎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

学生活动

认真阅读《晋书?阮籍传》中的文字,思考并归纳出阮籍形象和性格的三个特点。

设计意图

初识诗人,为赏析诗歌做准备。

活动3【活动】诵读诗歌,感性体悟

教师活动:用幻灯片展示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学生活动:反复朗读诗歌,用语调抑扬、停顿来表现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读带情,体会诗歌感情基调。

活动4【活动】分析意象,体会感情

教师活动

提问1:

通过朗读,你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了吗?诗歌中哪个字眼或词语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

提问2:

诗歌通过哪些有代表性的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提问3:

你能否结合以往所学古诗词,谈谈这些意象为什么可以表达这样的感情?

提问4:

这种通过意象,构成一幅图景,进而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提问5:

除了意象,诗中还通过一些动作和动态景物来表达感情,请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提问6:

诗中将动态的景物与静态的景物融合在一起,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探讨问题,用意象分析法体会诗歌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意象分析,体会诗人的“忧伤”。

活动5【活动】再识诗人,探究思想

教师活动

用幻灯片展示背景资料。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时魏国诗人。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当时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长期有着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政局十分险恶。正始十年

(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作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氏独专朝政,权力甚至超过曹魏

皇帝。他们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

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其

间,他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不得不应酬敷衍,曾先后多次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

担任过步兵校尉等官职。晋文帝当初想与阮籍结为亲家,期望笼络以他为代表

的有影响的文人志士。阮籍大醉两个月,不能说话,晋文帝只好作罢。阮籍借酒

醉保住了性命,也保全了名节。(可参考已学课文《陈情表》,其中涉及的时代背

景与阮籍所处时代相似。)

《晋书?阮籍传》的记述:“籍本有济世之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籍虽不拘礼法,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

人物。

学生活动

结合这段历史背景,理解“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思考:诗人为什么“徘徊”?徘

徊所见的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句诗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

再识诗人,理解诗人“忧伤”的原因。

活动6【练习】深入品读,挖掘内涵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阮籍的其它诗作。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咏怀》其十三)

莺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咏怀》其四十六)

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咏怀》其四十七)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群。(《咏怀》其四十八)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理解这几首诗中“鸟”意象的特征,探究其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

深识诗人,理解其以形体失群之鸟暗喻自己犹如“精神失群之鸟”的处境。

活动7【活动】以意逆志,评价诗人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将阮籍与“竹林七贤”其他文人的经历作比较。

山涛谨慎小心地接近权力。他曾做曹爽的官,看出曹爽将败,故隐退避嫌。

当大局已定,司马氏掌权的局面已经形成时,他便出来。山涛与司马氏是很近的

姻亲,靠着这层关系,逐渐从小官做到了尚书吏部郎。他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嵇康性格刚直,鄙视世俗的虚伪,是竹林七贤中反对司马氏政权最为强烈而坚决的。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躲避不应。山涛曾推荐他做官,他属文

与之绝交,坚决拒绝为官,使统治者对他恨之入骨。最终遭小人陷害被处死。

学生活动

结合阮籍、山涛、嵇康的不同遭遇,和本课所学内容,写一段文字,评析阮籍的形

象,对其在乱世中所体现出的人格、精神进行自己的评价。

设计意图

用“以意逆志”的方法理解诗人的行为,并且能够对诗人、诗作和其所处的时代

做出自己的评价。

活动8【讲授】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所学,梳理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总结与反思

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

结合本节课所学方法,自选阮籍《咏怀八十二首》的其它诗作进行赏析,制作幻

灯片,在活动课上向全班同学展示。

1-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新)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②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③比较两诗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不同。 2.过程和方法: ①吟诵涵咏②合作探究 3.情感与态度: ①体会作者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强烈的忧生惧祸之情。②体会借饮酒、求仙表现遗世独立、高蹈出世的情怀。 二、导读 1、了解作者。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伟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面前,公开纵酒吃肉。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

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2、解题: “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的意思。诗中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3、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原有雄心壮志。曹魏后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他们大肆屠杀政治上的异己人物,造成异常黑暗、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虽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史传记载他“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他把这种痛苦与愤懑在诗歌中用隐晦曲折的形式倾泻出来,就是著名的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教重点难点 1.重点: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一、情境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文本解读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 1、翻译句子 (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3)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4)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2、师问: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明确: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1)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 (2)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 (3)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4、师问: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咏怀八十二首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设计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知识与技能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诗人身世。体会诗人情感。 重点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难点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yǔ)是著名的建安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孔融、阮瑀、陈琳、王粲、徐干、应玚yáng、刘桢。)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

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之一。 籍容貌瑰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阮籍的相貌奇伟出众,志气宏达豪放,有着独特的傲岸性格,他凭个性行事而不受拘束,心里感到高兴或恼怒时,从来不在脸色上表露出来。有时闭门读书几个月也不出家门;有时登山玩水,好几天都忘记了回家。他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庄子》、《老子》。好饮酒,能长啸又善于弹琴。当他得意的时候,总感到飘飘悠悠而忘记了自己形体的存在。当时多数人说他癫狂。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阮籍本来就有匡时救世的志向。但他处于魏晋交替之时,当时天下多事,凡知名之士很少有好结果的,阮籍因而不干预世事,便时常开怀畅饮。文帝司马昭起初要为他的儿子武帝司马炎向阮籍请求联结姻亲,而阮籍大醉六十日,使司马昭没有开口的机会而只好作罢。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阮籍又会用黑眼珠或眼白看人,看到拘泥于礼俗的人,他用白眼对待。嵇喜前来吊唁时,阮籍翻白眼怒视,嵇喜很不高兴地走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便带酒挟琴来访,阮籍十分高兴,才露出黑眼珠来。因此,尊崇礼法的人都憎恨阮籍如同仇敌,可是文帝司马昭却每每保护阮籍。 2.创作

咏怀八十二其七十九原文及译文

咏怀八十二其七十九原文及译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是一首三国时期阮籍所着的五言绝句, 该诗出自《咏怀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的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 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还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字词解析(1)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赏析:一“奇”字, 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风格。(2)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醴泉: lǐquán,甘甜的泉水。日夕:近黄昏时;傍晚。直译: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 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 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3)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九州:中国的别称。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延颈:伸长头颈。直译:凤凰 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赏析:以两句以凤凰 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4)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适逢:恰好遇到。商风:秋风,西风。摧藏:cuīcáng,收敛,隐藏。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不能 施展才华的苦闷的传达。(5)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去:离开。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幺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赏析:此 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6)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但:只。恨:遗憾。怆悢:悲伤。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着觉。 起坐弹鸣琴。起床坐着弹琴。 薄帷鉴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清风吹我襟。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号外野,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 翔鸟鸣北林。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徘徊将何见?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 呢?忧思独伤心。 ①炎光:日光。 ②湍濑(TUNLI团赖):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也叫濑。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即指大水在沙石的河滩上流着。

③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据说太阳每早就从这棵树上升起。说法详见《山海经》、《十洲记》。 ④长剑句:宋玉《大言赋》:长剑梗邰伲葩倚天外。"以上二句是用弓 挂扶桑,剑倚天外来衬托此篇所写的雄杰士”的形象高大。 ⑤砥砺,磨刀石。二句是说,和雄杰士”的形象比较起来,泰山小得如 同一块磨刀石,黄河窄得象一条带子。《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使河如带, 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这里袭用其句。 ⑥庄周: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虚无随化,是没落阶级的代言人。著有《庄子》。 ⑦荣枯:本意是幵花和枯萎,一般引申为生死、兴衰等含义。 ⑧《庄子列御寇》云:庄子临死时,嘱咐门人们待他死后把他的尸体丢在旷野上,不必埋葬。门人说,怕让乌鸢啄食。庄子说,埋下去叫蝼蚁食,抛在上面叫乌鸢食,为什么要偏待乌鸢呢?以上四句是说,庄子虽然达观,但也不能长生不死;死后抛于旷野,也不能逃避乌鸢的啄食。 ⑨雄杰士:阮籍所幻想的能摆脱人世,超然于天地之外的人物。他的《大人先生传》就是描绘的这样一个形象。 ⑩功名:这里指道德名声。从此大:指一直响亮地传下去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这是第一首。阮籍《咏怀》诗(包括四言《咏怀》诗十三首),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总汇。《晋书阮籍传》说:作 《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这是指他的五言《咏怀》诗,可见他的五言 《咏怀》诗无散失。这八十二首诗是诗人随感随写,最后加以辑录的,皆有感而作,而非一时之作。虽然如此,第一首仍有序诗的作用,所以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这是有道理的。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他有雄心壮志。《晋书阮籍传》说:籍本有济 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壮志难酬,所以陶醉酒中。其实酒并不能浇愁,他的忧愁和苦闷,终于发而为《咏怀》诗。

古诗文阅读理解:咏怀八十二首(2010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思维轨迹】联系阮籍生活的时代背景,联系竹林七贤的常识,联系《滕王阁序》关于阮籍的典故,了解阮籍的处境和思想,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思考“凤凰”的品性。饮醴泉——体现爱洁净,提取“洁”;栖山冈——体现居高处,提取“高”;彻九州——以声高写才高,提取“才高”;望八荒——以望远写志远,提取“志远”。【参考答案】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思维轨迹】咏怀诗一般都是托物言志诗,用所写之物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志向,思考出第二小题第一问,整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抓住关键句子“但恨处非位”,联系“彻九州”“望八荒”,回答第二小题第二问,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英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伤。【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欣赏

孤鸿哀野志难酬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欣赏 阿占仁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八十二首是阮籍在魏晋易代的黑暗现实生活中抒写各种感慨的组诗。此诗列八十二首《咏怀》诗之首,是组诗的开端,如同序诗,抒写了自己处在曹氏与司马氏的政治斗争漩涡的孤独与彷徨。 诗的开头两句化用了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刻画了一个焦躁不安、夜不能寐的诗人形象。“夜中”点明了时间是在半夜,“不能寐”说明诗人忧心忡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如翻饼。“起坐弹”一连串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诗人焦躁不安而想排解忧愁的举动。文人操琴是一种高雅情趣,琴也就成了他们排忧解愁的工具。诗中,阮籍也暗示了高山流水却知音难觅的孤寂。 三四句实写。诗人通过“明月”“清风”两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寂静、凄清的秋夜景象。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帷帐照进屋里来,清冷的秋风吹起衣襟,一直吹到诗人的心里。“明月”和“秋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两个意象,也是象征忧愁的文化符号。“鉴”和“吹”字用得巧妙。“鉴”字,古代指铜镜,这里解释为照,也暗示月圆如镜,渲染出夜的寂静。空中的孤月与诗人为伴,却撩拨着诗人的烦恼。“吹”字,吹动的意思,将无形的秋风形象地描写出来,秋风愁煞人,衬托出诗人的悲凉心境。 五六两句虚写。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忧伤。“孤鸿”“翔鸟”是诗人自比。失群的孤雁盘旋飞翔,在原野北林间徘徊哀鸣,诗人虽有大志,却孤独彷徨。阮籍写作《咏怀》八十二首诗时,正处在曹氏与司马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自己虽有鸿鹄之志,但是面对两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孤鸿在站队时犹豫不决,就怕自己站错了队。正如他在第七十九首诗中写道: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诗人虽如凤凰,有高洁的品质,有远大的志向,但是面对政治风暴,他只得隐藏锋芒,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快吐于口。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沉寂在压抑环境中的文人们表情达意而常用的手法,尤其是在动荡社会里的那些胸怀大志而怀才不遇却守节如玉的高士们,以菊隐逸、以梅傲雪、以石灰志洁。 七八两句直抒胸臆。诗人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出诗人忧心天下而苦闷彷徨的心理。黑暗的政治斗争使阮籍这样的有志之士看不清方向,看不到国家的未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忧思”一词是此诗的诗眼,卒章显旨,也奠定了《咏怀》八十二首组诗忧伤的感情基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新人教选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新人教选修) 一、教学目的 、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 二、作家作品 、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 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 •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 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 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 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阮籍 高二五班、十班周东梅 备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阮籍的词风。 2、体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特点。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阮籍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方就下车痛哭,然后驾车返回’。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 呢?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二、关于作者: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阮籍 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成才。他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年轻时很有政治抱负,但是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当时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长期以来有着十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为了全身避祸,他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小心翼翼,虚与周旋,并常常用醉酒的方法来保全自己。他与嵇康、刘伶等六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畅饮、放歌,世称竹林七贤。他是“正始文学”(“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三、内容探究: 学生齐读诗歌。 问1:诗人为什么“夜中不能寐”?

明确:“夜中”是“中夜、半夜”之意,说明夜已经很深了,而此时的诗人依然难以入眠。为什么呢?可以想见的是,诗人一定是由于心事重重、纠结于心才会有如此的行为表现。为了排遣心中的情绪,诗人起身弹响了琴弦,此时的琴音一定传达着作者的心音。到底是什么情绪?纠结于心中的到底是什么?这些我们都暂时无法知道,接着可以往后看。“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写的是:明亮的月光从薄薄的帐幔外照了进来,清风吹开了我的衣襟。这里的“明月”“清风”两个意象是想告诉我们月色皎洁、清风舒爽,眼前的一切都让人心生喜悦呢?抑或是想告诉我们半夜的景象显得凄清、冷落,让作者心生孤寂、悲凉之感呢? 问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特殊的喻意呢? 明确:这两句写的是:孤独、失群的鸿雁在野外悲哀地号叫,盘旋飞翔的鸟儿在北方的树林中鸣叫。鸿雁的孤独、失群是否可以理解成阮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的人格,而哀号则反映出其内心的愁苦、悲哀。鸟儿在黄昏时就应该选好了栖宿的树枝的,结果在深夜时分依然在树林的上空盘旋飞翔。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似乎也可以理解成:阮籍空怀满腔的才华和抱负,结果却一直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下找不到一个施展抱负和才华的舞台。由此看来,前面的意境应该在于营造凄清冷落的氛围,表达孤寂悲凉的心境。 解说:诗歌的最后两句终于道出了前面诗人行为表现和意境特点的真正原因,点透了全诗所蕴含的情感,即“忧愁思虑”,具体来说,应该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愁、伤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设计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诗歌。 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2.师问: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生答:忧思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生答: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4.师问: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讨论: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钟会,官至司徒,是司马昭的重要谋士。此人是个投机钻营的卑鄙小人,阮籍一向深恶痛绝。他时常来阮籍家作家,以此来探听阮的虚实。阮则置酒相待,开怀痛饮,对政事不发一言,钟会只得怏怏而归。阮有一女,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于是天天沉醉于酒中,等提亲的人来,已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这样一连六十多天,他都宿酒未醒。司马昭奈何不得,联姻之事,只得作罢…… 5. 主题把握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6.阮籍诗小结: ⑴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⑵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得厚重了。 ⑶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言古体抒情组诗的体例。 第1页第2页

古典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译文】 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着觉。 起坐弹鸣琴。起床坐着弹琴。 薄帷鉴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清风吹我襟。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号外野,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 翔鸟鸣北林。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徘徊将何见?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忧思独伤心。 【注释】 炎光:日光。 湍濑(tunli团赖):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也叫濑。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即指大水在沙石的河滩上流着。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据说太阳每早就从这棵树上升起。说法详见《山海经》、《十洲记》。 长剑句:宋玉《大言赋》:长剑梗邰伲葩倚天外。以上二句是用弓挂扶桑,剑倚天外来衬托此篇所写的雄杰士的形象高大。 砥砺,磨刀石。二句是说,和雄杰士的形象比较起来,泰山小得如同一块磨刀石,黄河窄得象一条带子。《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这里袭用其句。 庄周: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虚无随化,是没落阶级的代言人。著有《庄子》。 荣枯:本意是开花和枯萎,一般引申为生死、兴衰等含义。 《庄子·列御寇》云:庄子临死时,嘱咐门人们待他死后把他的尸体丢在旷野上,不必埋葬。门人说,怕让乌鸢啄食。庄子说,埋下去叫蝼蚁食,抛在上面叫乌鸢食,为什么要偏待乌鸢呢?以上四句是说,庄子虽然达观,但也不能长生不死;死后抛于旷野,也不能逃避乌鸢的啄食。 雄杰士:阮籍所幻想的能摆脱人世,超然于天地之外的人物。他的《大人先生传》就是描绘的这样一个形象。 功名:这里指道德名声。从此大:指一直响亮地传下去。 【鉴赏】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这是第一首。阮籍《咏怀》诗(包括四言《咏怀》诗十三首),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总汇。《晋书·阮籍传》说: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这是指他的五言《咏怀》诗,可见他的五言《咏怀》诗无散失。这八十二首诗是诗人随感随写,最后加以辑录的,皆有感而作,而非一时之作。虽然如此,第一首仍有序诗的作用,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鉴赏阅读试 题答案及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呜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1)孤独忧愤(1分);高洁不群(1分)。 (2)以动衬静(1分)。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 者哀鸿、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 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2分)。 赏析 可叹!放荡不羁的生活作风,虽然给阮籍带来了当 时士子热情的追捧和效仿;竹林名士的社会影响,尽管 给阮籍带来了当时统治者极力的保护和笼络,可每每夜 深人静,独自面对孤鸿悲鸣,翔鸟惊飞时,一代名士阮 籍的内心,却还是如死一般的落寞与孤寂。正如他《咏怀?第一首》所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清?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这首诗是他全部咏怀诗的序曲,为其咏怀诗奠定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基调。统观全诗,诗的主人公从夜中不寐而披衣弹琴,看到月映薄帷,感到风动衣襟,再听到或想象到孤鸿翔鸟,诗人以情观景,以景衬情,正如王国维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卷下),“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人间词话》卷上)。诗人通过大胆的想象,层层变幻,把那难言的忧思和愤懑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其抒情的一大特色。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设计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歌意象意境的基本分析,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阮籍苦闷、悲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教学难点“忧思”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阮籍何人? 1、《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2、阮籍为何猖狂? 生平性格: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

?阮籍传》) 3、时代背景:魏正始年间,曹氏与司马氏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与乱世亲密接触的文人,宛如风中之落叶残花,没有能力拯救自己,更没有能力拯救世界。面对微笑着的带着血痕的雪亮刀锋,他们只能选择躲。世上并没有钢筋铁骨的碉堡可以供他们防身,他们,只能躲在香醇的酒浆里,躲在悠远的琴声里,躲在落寞的幻想里,最后醉死、心碎死或者被莫名其妙的罪名杀死。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阮籍诗风: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二、阮籍何忧?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翻译及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翻译: 深夜难眠,起坐弹琴,单薄的帏帐照出一轮明月,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孤鸿在野外悲号,翔鸟在北林惊鸣。徘徊逡巡,能见到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赏析: 阮籍的《咏怀》82首是有名的抒情组诗,当中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夜中不能寐》是《咏怀诗》的第一首,它表现了诗人生活在黑暗现实中的内心苦闷,反映了诗人看不见希望和出路的忧思。诗中以“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的意象,映衬了自己不寐而弹琴的孤影,写出了诗人在长夜未央时代的“徘徊”“忧思”。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也是为了抒发优思,而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忧思不过是怀乡引起的,阮籍的忧思却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这是说,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嗟”。清人何焯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嗟”更为深刻,注家并不了解这一点。一般读者当然更是无法弄清究竟是何种“忧思”。不过,《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由此或可得其仿佛。史载诗人“善弹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这样写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是继续写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它)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也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调。 本诗凄清悲凉,寄托了诗人无限的忧思,孤独的徘徊,永恒的悲哀。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著的特点。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动。前者是人的动,后者是物的动,都示意着诗人内心的焦躁。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