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化学科学

认识化学科学

认识化学科学

2019-2020年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和方法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是引领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介绍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关系,结合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通过演示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积极主动学习化学打下很好基础。上好第一节课意义重大。 设计思路: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本章通过激起学习兴趣、介绍学习方法、学习化学工具三步曲,使学生认识了化学科学。学好本章,对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一节主要是通过演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奇妙的物质和现象,并能够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解释这些物质的来源以及现象产生的原因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深入探讨化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利用电脑播放图片,实验器材和药品模拟现实中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会现实与化学原理知识的结合。和同学一起阅读和学习化学科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形成和发展,展示古代和现代化学先进的成果,并且鼓励同学们积极向未知领域探索、开拓、创新。与同学们探讨未来职业的选择,引出很多职业包括教师、科学家,研发人员、医生、化学分析师,质检员、石油化工行业等等行业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启发同学们学好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化学发展做贡献,为人来的进步做贡献。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精品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综合检测(一)

章末综合检测(一)[学生用书P243(单独成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I-+Cl2===I2+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2-3+2H2O 解析:选B。A项,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钠:4Na +O2===2Na2O,A项错误;C项,过氧化钠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是由于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C项错误;D项,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钠少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D 项错误。 2.(2018·湖北四校联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3N A B.1 mol NH+4所含质子数为11N A C.2 mol SO2与1 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 A D.NO2与足量H2O反应产生1.12 L NO,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1N A 解析:选B。选项A中标准状况下H2O2为液体,A项错误。选项B中1 mol NH+4中含有10 mol电子,11 mol质子,故所含质子数为11N A,B项正确。选项C中涉及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应小于2N A,C项错误。选项D中1.12 L NO未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D项错误。 3.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A.甲:物质中的粒子数;乙:阿伏加德罗常数 B.甲: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 C.甲:固体的体积;乙:固体的密度 D.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溶液体积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一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20XX级化学一班王艳敏 【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以物质世界为 出发点,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化学做好思想准备。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对化学已有初步学习,但还未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相对初中化学,高中化学更全面更具体,学生可能一开始适应不了高中教材的转变。通过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对高中化学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好化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高三化学 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高三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8分,第Ⅱ卷52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时,用黑色中性水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 中各题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小题,每小题3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烟雾B .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棕褐色的烟C .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 g ,含有b 个分子,则n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 )应是 A 、 mNA nb 4.22 B 、 nNA mb 4.22 C 、 mb nNA 4.22 D 、 m nbNA 4.223、固体A 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 、C 、D :2A == B ↑+ 2C ↑+ 3D ↑,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的15倍,则固体A 的摩尔质量是 A 、30 g ·mol -1 B 、60 g ·mol -1 C 、90 g ·mol -1 D 、120 g ·mol -1 4、密度为0.91g ·cm -3 的氨水,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 ) A 、等于0.125 B 、大于0.125 C 、小于0.125 D 、无法确定 5、分别用浓度都为0.1mol/LNaCl 的溶液、MgCl 2溶液、AlCl 3溶液与AgNO 3溶液反应,产生质量相等的氯化银沉淀。消耗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 1:2:3 B 、 3:2:1 C 、 2:3:6 D 、 6:3:2 6、在反应X + 2Y = R + 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 后,生成4.4 g R ,则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7、Fe 、CO 、CuO 、NaOH 溶液 、Na 2CO 3溶液 、Ba(OH)2溶液 、稀H 2SO 4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8、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称量时,将NaOH 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 B .将称好的NaOH 固体放人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 .在烧杯中溶解NaOH 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 .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 溶液转移到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 9、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 2、O 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 2比O 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10、标准状况下,若vL 氢气含有的氢分子数.... 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 A .V N 4.22 mol —1 B .4.22VN mol —1 C .2.11VN mol —1 D .V N 2.11 mol —1 11、将2.3g 的钠投入100g 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 3.9% B.2.2% C.4.0% D. 2.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32gO 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B .14gN 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 .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水的质量约为18g D .22g 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含答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mol B .3.01x1023 个H 2分子的质量为2g C .1 molCH 4的体积为22.4L D .1 mol 氧气的质量为32g/mol 2.有金属单质0.05mol 与氯气完全反应后,质量增重3.55g ,则该金属为 A .钠 B .镁 C .铝 D .铁 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FeCl 2溶液中滴加NH 4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B .Al(OH)3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 .NaHCO 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形成Al(OH)3胶体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 .在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贮藏运输浓硫酸 C .Al(OH)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D .Al 2O 3 和MgO 是较好的耐火材料,两者均易与NaOH 溶液反应 6.a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 4a b mol -1 B . 4b a mol -1 C . a b mol -1 D . b a mol -1 7.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71gCl 2和73gHCl 中所含氯原子都是2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H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N A D .10℃时,1mol O 2的体积一定大于22.4L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 的是( ) A .将40gNaOH 溶于1 L 水所得的溶液 B .往100mL2mol?L -1的NaNO 3溶液中加入100 mL 水所得的溶液 C .将16g CuSO 4·5H 2O 溶于水配成100mL 的溶液 D .含K + 为2 mol?L -1 的K 2SO 4溶液 9.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最小的是 A .O 2 B .CH 4 C .H 2S D .SO 2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保存饱和FeCl 2溶液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 .将4.0gNaOH 固体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C .用装置甲蒸干AlCl 3溶液制无水AlCl 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2 11.1g N 2中含有x 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 .x/28 mol -1 B .x/14 mol -1 C .14x mol -1 D .28x mol -1 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氧气与2.3g 金属钠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4N B .加热时,6.4g 铜粉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2N C .将0.1mol 乙烷和20.1molCl 混合光照,生成一氯乙烷的分子数为A 0.1N D .10.2mol L -?的2NaAlO 溶液中2AlO - 的数目小于A 0.2N

化学:1.0《认识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学习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 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 重点、难点:钠、氯气的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的自然科学。 2、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其主要步骤为 3、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4 5、钠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方程式(常温,加热)、。 与水反应现象; 说明钠具有的性质 反应方程式。 6、钠的保存方法:。 7 8、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方程式;氯水的主要成份,其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 (2)与金属反应:与铁,铜、 (4)与碱反应(制取漂白粉原理),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有效成分。 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10、物质的量 1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实验步骤] 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的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的1/2)。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9.转——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注意事项] 1.选用与欲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加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瓶外水珠用布擦拭干净,一手按住瓶塞,另一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把瓶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转动180°后,将瓶倒立,重复一次。 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1.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能自觉抵制伪科学。 2.能从原子、分子水平分析化学变化的内因,能运用化学符号说明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学业要求】1.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2.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 3.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福建(2021届 )高三化学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用语第一轮复习题

福建(2021)高三化学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用语第一轮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原理为2NH 3(g)+CO2(g)NH2COONH4(s)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CO2的电子式为B.NH2COONH4属于离子化合物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实验室干燥NH3、CO2两种气体均用浓硫酸 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完全相同的是() A.Na 和Na+B.12C 和14C C.16O 和17O2-D.H+和D 3.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B.0.1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0.1N A C.0.1mol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 A个胶粒 D.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4.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高效电解质(如图所示),其中W、Y、X、Z、Q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Q位于同一主族,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Q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B.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Z>Y>X D.W和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5.两个铷钾分子在温度为5×10-7K时反应,超冷温度迫使反应在中间阶段停留了几微秒,人类第一次见证了化学反应过程,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的结构示意图为B.铷元素位于第4周期IA族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该反应获得了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证据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CS2的的的的的的S的C的S 光 B.6CO2+6H2O C6H12O6+6O2,该变化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叶绿素 C.CO 2(g)+C(s)2CO(g)△H>0,△S>0,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D.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B.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8.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B.NH3的结构式为H——H C.HCl的电子式为H+[]D.热稳定性:H2S>HI 9.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科学教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 课程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要点精析]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 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等。 2. 特征: (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 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功能各异的大量的物质基础。 它帮助我们发现、认识、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的物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通过化学家们的努力,现在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 ②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生活。 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解决人类饥饿、贫穷、疾病,为改善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基本历程: 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 20世纪的基本特征: (1)化学研究手段: 从简单的试管、烧杯实验发展到利用试管、烧杯和许多复杂精密仪器进行实验,由单纯的化学手段发展到化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科学的等多种综合性手段。 (2)化学研究层面:

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深度上由宏观深入到微观,由表象深入到本质,有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平衡到非平衡不断深入,建立了许多化学专门科学;广度上由化学向其他科学渗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交叉学科,并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答案:使用火;波义耳;元素;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原子;门捷列夫;牛胰岛素 3、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化学家们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2)作为一门中心科学,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作出贡献。 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控制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问题,化学将作出其他科学不可替代的贡献。 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而其物理性质须有大量的微粒聚集成宏观的物质后才能体现出来。 例2:判断下列变化哪些主要是物理变化,哪些主要是化学变化? ①冰融化成水②干冰升华③钢铁生锈④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⑤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⑥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⑦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⑧久存的白酒变得更加浓香⑨石油分馏⑩煤的干馏

高一上学期专项训练—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

周末练习 9、5 认识化学科学专项训练 1.以下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B. 金属钠可将铁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为吸热反应 D. 钠空气中能发生缓慢氧化而发生自燃 2.金属Na 分别在过量的O 2与Cl 2中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类型均为化合反应 B. 反应都很剧烈 C. 都发光发热 D. 都生成白色固体 3. 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 A. 1 mol NH 4+ 的质量为18 g B. SO 2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1 C. 铝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23186.0210?g 4、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 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 mL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5 mol·L -1 B. 6.25 mol·L -1 C. 7 mol·L -1 D. 6.75 mol· L -1 5.若m g 密度为ρ g·cm ?3的Al 2(SO 4)3溶液中含24SO - n g ,则该Al 2(SO 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32n m ρmol·L ?1 B. 48n m ρmol·L ?1 C . 1000192n m ρmol·L ?1 D. 1000288n m ρmol·L ?1 6.等质量的CH 4和NH 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7:16 B. 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7:16 C. 它们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 它们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 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N A 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 25 ℃,1.01×105Pa,64 g 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 40 g NaOH 溶解在1 L 水中,则其100 mL 溶液中含Na + 数为0.1N A D.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25 ℃、1.01× 105Pa 的条件下,2.24 L H 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 B. 1 L 1 mol· L -1的CaCl 2溶液中含Cl -的数目为N A 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质量约为18 g D. 22 g CO 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相同分子数 9.填写下列空白: (1)1 mol H 2O 中约含有________个H 2O 、________个H 、________个O 、________mol H 、________ mol O 。 (2)含有6.02×1023个H 的H 2O ,其物质的量是____;1 mol Na 2SO 4溶于水能电离出_____个Na +、_____个SO 42-。 (3)________mol H 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4)将等物质的量的NH 3和CH 4混合,混合气体中NH 3与CH 4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要使NH 3与CH 4含相同数目的H 原子,则NH 3和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6)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5 g·L -1的NH 3与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________。 (7)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nH 2O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如将a g 该化合物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的残渣为b g ,则n =________。 (8)已知a g A 和b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C 和d g D ,则C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鲁科版必修一第一章_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教案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 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 重点、难点:钠、氯气的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一.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1.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 2.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 分类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物性。 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通过对Na、Na2O、Na2O2、Cl2等具体物质的研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 可归纳为:观其色态,闻其气味;类比迁移,预测性质;设计实验,察其变化;分析归纳,究其原因;书写报告,反思提高。 1.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钠是活泼金属,其原子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成为Na+。它可以与水、酸、非金属单质、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222 3. 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 氯是活泼非金属,其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成为Cl-。氯气能与水、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的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的1/2)。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9.转——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注意事项] 1.选用与欲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2.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加水至刻度线附近,盖好瓶塞,瓶外水珠用布擦拭干净,一手按住瓶塞,另一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把瓶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转动180°后,将瓶倒立,重复一次。 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 4.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入试剂瓶中。 [误差分析] 1.称量:若称量物错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配出的溶液浓度偏。因为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未洗涤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液未转入容量瓶配出溶液的浓度偏,因为溶质少了。 3.量筒量取计算浓溶液体积时仰视刻度,浓度偏,因为实际值比仰视读数偏大。 4.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筒(或移液管),则浓度偏。因为量筒在刻度时,没有把附在器壁上的残留液计算在内,用水洗涤反而使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浓度偏大5.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浓度偏;因为配出的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实际体积偏小。 6.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浓度偏。因为溶液凹面最点高于标线,滴水过多,溶液体积偏大(若俯视定容则相反)。

高中化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走进化学科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学生初步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学生要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学生初步探究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做好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讲述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欢迎来到仓颉中学学习! [引言] 恭喜大家经过中考的选拔,进入高一年级的学习,现在,大家都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希望大家能够不放弃自己,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度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自己旅游时的照片) [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师生交流与讨论] 1、溶洞里的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2、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学生回答: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于溶洞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遇到含有谁的氢氧化钙溶液,相当于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非常对,但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这就会使溶洞中的钟乳石的形貌发生变化,所以,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

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实用的自然科学。2.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形成好发展,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交流研讨与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形成过程,认识化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了解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内容分析: 重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物质的。 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物质的。 知识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和实际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 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相信通过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板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课件】展示(1)展示近代和现代科学家重要贡献的图片,(2)1990年至今化合物 增长示意图 【问题】结合以上图片,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 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 【学生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 【总结】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然科学。 说明:(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2)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3)意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于人类生活,化学可以是人类生活的更明白,生活的质量更高。 【问题】你对化学研究的那些问题感兴趣? 【板书】—、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阅读课本第3页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完成后举手回答: (1)哪些方面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 (2)化学实用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3

走进化学科学》教案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 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式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 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Chemistry ——What ? Where ? How? [引言]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

2020—2021学年高中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有答案】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体积相同的三个容器里分别充入三种气体① H2、② CO2、③ O2,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目:①=②=③ B.质量关系:①<③<② C.压强关系:①>③>② D.原子数目:②>③>① 2.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与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无关的是() A.高效化肥的研制使粮食大面积增产,人类逐渐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B.新型药品的成功研制使人类的寿命得到延长 C.台风登陆,给陆地带来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D.消毒剂的使用对杀灭禽流感病毒起到了很大作用 3.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氮气与氢气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体积都是22.4 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D.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目 4.关于0.2 mol·L-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0 mL该溶液中含0.8 g NaOH B. 200 mL该溶液与100 mL 0.2 mol·L-1的硫酸溶液反应形成中性溶液 C. 100 mL该溶液中约含0.02×6.02×1023个Na+ D.配制含1 L水的该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8 g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g B. 1 mol SO的质量为96 g C. C2H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CO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6.钠的密度为0.97 g·cm-3,水的密度为1 g·cm-3。将一块钠投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某同学观察到熔化成的闪亮小球在水面的位置为()

鲁科版高中化学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32gO 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 .0.5molH 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C .1molH 2O 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D .0.5N A 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钢罐存放液氯 B .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 C .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 D .用氯气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的原因是氯气能杀灭细菌 3.体积为VmL ,密度为dg·mL -1,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 -1,溶质的质量为mg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L -1。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m =aV 100d B .c =1000da M C .c =1000m VM D .a%=cM 1000d % 4.以下物品的发明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汽车 B .青霉素 C .农药和化肥 D .电话和电视机 5.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氯气密度比空气大 B .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C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 D .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相对分子质量为M r 的气态化合物VL(标准状况)溶于mg 水中,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L -1,密度为ρg·cm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r cM 1000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