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 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及答案共12套

2012 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及答案共12套

2012 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及答案共12套
2012 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及答案共12套

试卷来源于考试大,详情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521659951.html,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中,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的人是 (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杜威

D.维果茨基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比纳一西孟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3.“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 ( )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一结构理论

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 )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6.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A.行为规范的迁移

B.知识迁移

C.技能迁移

D.学习经验的迁移

7.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8.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 )

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9.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0.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现象称为 (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表征方式

D.酝酿效应

11.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2.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 )

A.开发潜能

B.寻求发展

C.个案辅导

D.学会调适

13.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

A.班主任

B.目标和规范

C.学生人数

D.班干部

1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

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校本培训的形式有 ( )

A.理论报告、科研讲座

B.课题研究

C.教研组活动、说课评课

D.前几项都是

16.观察法可分为_________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两种形式。

17.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听、说、读、写的能力属于_________智力。

18._________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9.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_________过程。

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的最高需要是_________。

2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_________最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22.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品德与能力转化的关键条件是_________。

23.教师在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_________。

24.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25.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_________的作用尤为明显。26.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_________。

27.学习策略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从无意识地运用策略阶段到有指导地运用策略阶段再到

_________阶段。

28.问题解决中,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和_________。

29.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面临的任务是建立_________。

30.___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1.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_________和影响性会谈。

3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发现学习、情境学习和_________。

3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_。34.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宜采用_________的评价手段。

35.常有“学生喜欢我吗?同事怎么看我?”这些忧虑,说明该教师处于_________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36.分析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

37.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

38.简述成就动机理论。

39.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

40.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4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43.阐述迁移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2.【精析】B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3.【精析】D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中的学生观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此题旨在考查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

4.【精析】D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5.【精析】B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6.【精析】A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儿童在家庭中养成的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在学校中表现出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迁移。

7.【精析】B符号学习就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就属于符号学习。

8.【精析】D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

9.【精析】B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问、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当然,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要等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

10.【精析】A 原型启发就是在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1.【精析】D品德具有稳定性,只有经常表现出一贯的行为规范.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1 2.【精析】D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巾.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

1 3.【精析】B集体同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立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

14.【精析】B从教学评价的时机来看,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干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15.【精析】D校本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如理论报告、科研讲座、课题研究、名师示范、教研组活动、说课评课、经验总结交流等。

二、填空题

16.自然 17.言语

18.心理发展 19.刺激反应联结

20.自我实现 2 1.力求成功者

22.迁移 23.差异律

24.直观 25.结果反馈

26.前提条件 27.独立地运用策略

28.间接检验 29.自我同一性

30.道德行为 31.评估性会谈

32.合作学习 33.高原现象

31.非测验性 35.关注生存

36.(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3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其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38.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对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应当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39.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40.(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

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大量研究也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3)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主要标志,通过知识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

41.要使学生通过有意的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应当注意:

(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联系的意向。

(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自律行动的条件。

(3)依靠集体舆论或其他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

(4)克服不良习惯。

四、论述题

42.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维持秩序所需要的。但惩罚应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为前提。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做出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做出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表扬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对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促使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对方在同学中的孤立。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

43.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问不产生影响的学习。而且,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迁移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解决问题就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面临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对当前问题的合理表征,将生成的问题表征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问题间的类化,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具体运用到当前的问题情境中,这种问题的类化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过程。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与已有技能和知识的积极迁移密切相关。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会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2)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而且,充分认识迁移发生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中去。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在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梅伊曼

B.裴斯泰洛奇

C.桑代克

D.杜威

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 )

A.人格

B.性格

C.自我

D.品德

3.下列不属于根据联结原理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的是 ( )

A.餍足

B.结合消退和强化

C.代价

D.无条件积极关注

4.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是 (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内部动机

5.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证明的是( )现象。

A.变式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6.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

A.干扰说

B.动机说

C.消退说

D.同化说

7.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8.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

A.阅读

B.吹拉弹唱

C.运算

D.记忆

9.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

A.编码与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0.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

A.序列性

B.认知性

C.目的指向性

D.条件性

11.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

A.柯尔伯格

B.巴甫洛夫

C.皮亚杰

D.斯金纳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 )

A.联合群体

B.松散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4.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主要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是 ( )

A.诊断性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5.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的基本的、重要的途径是 ( )

A.经验积累

B.教学反思

C.获得知识

D.实施培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__________两个维度。

18.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提出了顿悟说。

19.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__________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0.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和__________。

21.右手打乒乓球的技能也将促进左手技能的掌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__________ 。

22.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__________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外部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23.学生在知道“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__________ 学习。

24.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__________。

25.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___ 。

26.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__________ 。

27.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常规性问题解决和__________问题解决。

28.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__________形成时期。

29.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人格__________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30.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__________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1.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主要有以下性质:广泛性、__________、顽固性和隐蔽性。

32.__________是以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3.课堂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__________ 。

34.__________指所测量特征的前后一致性程度,也称之为测验的可靠性。

35.波斯纳曾提出这一数学公式:教师成长=经验+____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36.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

37.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38.简述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含义。

39.简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40.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4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4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评价三种直观教学形式。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立。

2.【精析】A人格反映了人的心理的整体机能,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精析】D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他三项均为联结学习原理的应用。

4.【精析】C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5.【精析】B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6.【精析】C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消退说。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7.【精析】D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例如,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并列结合学习。假定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为已知的关系,现在要学习需求与价格的关系都是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8.【精析】B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

9.【精析】C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过程。暂时记住号码以便拨号是属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最适宜用复述策略。

10.【精析】D问题解决是实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顺利过渡,其基本特点有目的指向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11.【精析】C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12.【精析】D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13.【精析】D 以个人好恶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非正式群体。

14.【精析】B配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5.【精析】B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一经验+反思”的公式。

二、填空题

16.学与教 17.横向

18.苛勒 19.自我提高

20.控制性 21.学习迁移

22.认知结构 23.上位

24.过度学习 25.加里培林

26.精细加工策略 27.创造性

28.伦理 29.统合性

30.榜样 31.自发性

32.抑郁症 33.合作与竞争

34.信度 35.反思

三、简答题

36.(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7.(1)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固有的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自动发生的。

(2)形式训练说认为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凶为内容容易忘记,而形式是永久的。

38.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

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

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

间、新旧知识之问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将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39.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三个:(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气氛比较民主等因素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学校气氛越民主,也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2)智力。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如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等。

40.(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需要;(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41.教师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纪律问题;

(2)有针对性地引导;

(3)善于奖励,不要迷信惩罚;

(4)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工作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家长。

四、论述题

42.该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性的基础。(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随着信任感的确立,儿童开始与父母分离,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

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其他三个阶段分别是: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教育含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43.直观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教学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实物直观的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问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其缺点是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联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时空与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的特征与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

(2)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对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同,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同时也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麻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商观。

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60年代初,(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廖世承

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时期是 ( )

A.婴儿期

B.幼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是( )提出来的。

A.斯金纳

B.华生

C.加涅

D.巴甫洛夫

4.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 )

A.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不怕见生人了

D.装修房屋

5.“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 )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6.“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体现的迁移种类是 ( )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

7.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 ( )

A.符号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理性知识

8.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 )

A.讲解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9.有位历史老师教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l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

A.编码与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0.教科书的练习题多属于 ( )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11.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3.( )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A.教师领导风格

B.班级

C.学校

D.年级

1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下列( )不是教师职业知识系统的主要构成内容。

A.专业知识

B.学科知识

C.热情

D.教学技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_____环境两部分。

17.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_________差异。

18.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 、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19.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将其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_________问题。

20.学科的_________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1.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________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2.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_________的创造之分。

23.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_________ 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2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_________的过程。

25.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________ 。

2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_________和验证假设。

27.焦虑症是一种与_________ 威胁不相适合的以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28.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 _________ 。

29.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________ ,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30.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________的过程。

31.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________迁移。32._________是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组织的方法。

33._________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

34.个体日常直觉经验中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体系是_________。

35._________理论用来解释“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比较恰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36.如何给予学生恰当的奖励?

37.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

38.简述记忆的系统。

39.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40.简述创造性的含义及其特征。

41.试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阐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43.试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成熟时候西方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2.【精析】C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被社会和他人关注程度的意识,儿童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精析】D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经典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4.【精析】C根据学习的特征:表现为行为的变化;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可判断只有C符合。

5.【精析】D维纳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其中“运气”属不稳定的,外在和不可控性因素。

6.【精析】B根据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7.【精析】D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而划分的。

8.【精析】C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这是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

9.【精析】B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利用谐音联想法帮助记忆是其中一种。

10.【精析】A 练习题属于已知条件和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的问题。

11.【精析】D柯尔伯格是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

12.【精析】B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不属于强迫观念。

13.【精析】B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4.【精析】D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15.【精析】C热情是态度方面的内容,不属于教师职业知识系统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试卷专题一至六

《教育心理学》试卷专题一认知心理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关于小学生视觉发展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视觉差别感受性明显发展。B.小学生的颜色辨别能力迅速提高。C.小学生视觉的差别感受性发展要快于绝对感受性 的发展。D.男生的颜色感受性发展高于女生。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A.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有关B.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C.与对引起注意的新事物的意义理解程序有关D.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3.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计算速度提出具体要求,对所布置的作业提出时间要求,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重点是训练小学生哪一项思维品质?( ) A.深刻性B.独创性C.批判性D.敏捷性 4.一般来说,以下哪一年级的学生的口头言语是以对话为主导地位的?() A.学前阶段B.一年级C.三、四年级D.五、六年级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记忆能力发展的特点?() A.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B.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义识记C.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D.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6.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运用词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这指的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

7.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是发生在() A.幼儿阶段B.小学一、二年级C.小学四年级D.小学五、六年级 8.下列哪项不属于培养小学生思维独创性的方法?() A.建立民主的教学环境B.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C.鼓励学生多模仿D.提倡新颖性 9.复述是以下哪一种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 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10.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以下哪个时间标尺掌握的最差?() A.小时B.日C.周D.月 11.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一题多变、设置隐含条件、模型转换、多题归一等问题情景,重点是训练小学生哪一项思维品质?() A.深刻性B.灵活性C.批判性D.敏捷性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特点?() A.有意性得到充分发展B.内容逐渐符合客观现实C.还存在一定的直观性和具体性D.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13.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利于识记的进行?() A.有目的的识记B.先识记后理解C.识记与操作相结合D.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之小学预测试卷九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A.认知策略 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 D.智力技能 2.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A.上位学习 B.同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4.认知-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5.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7.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是()。 A.贾德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8.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9.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A.高 B.低 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11.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A.学习自觉性 B.元认知策略 C.智力技能 D.自我意识 12.“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3.阅读技能是一种()。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14.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 A.学习目的 B.教学目的 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15.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A.有意识记 B.多种感官参与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D.画线 16.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17.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2分×4);分析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4,其中理由解释占3分); 简答(8分×3);论述(16分×n);案例分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 1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习动机:指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 3建构性学习:指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知识意义的理解过程。也即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 4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职业倦怠:指个体对压力反应缺乏适当的应对策略而产生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7心理挫折:指个体趋向既定目标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8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顺利适应和妥善处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社会角色: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p05 p08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人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 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了现实。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是观念的东西,离不开物质的载体。人的心 理是人脑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研究者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通常控制人的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通常控制人的空间、音乐、艺术、形象和创造力等非言语过程。人脑受到损害,人的正常心理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研究者采用切除法、刺激法、脑电图发、脑成像技术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心理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方法都很好地说明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块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及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因为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单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内部心理活动的特点而折射出来的。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不同,其心理反映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高校老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age 6) 1.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怎样开展教育 3.研究高等学校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4.研究大学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重点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心理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研究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具体开发 8.研究现代技术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9.讨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10.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 1.客观性, 2.发展性, 3.理论联系实际, 4.教育性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践观察法-上课的时候看到学生表现有一些不积极的,有一些值得纠正的地方,如现在学生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果我们发现了学生不愿意上课或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上课积极性不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 问卷调查法-到底想干什么?想学什么?最后想成为什么人才?你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课程? 经验总结法-教师应该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经验的总结.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统称为实验法)-做比较试验,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经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会呈现出一些基本规律.比如,有的班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心理素质的拓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看两个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个案分析法-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为什么人际交往不良,为什么就业压力大,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学习与应用,有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开卷)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1.心理动力,心理倾向-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社会需要是什么,他的兴趣是什么(专业兴趣,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是什么,等等 2.心理过程-每个人面对客观刺激,面对自己主观成长的需要,都会有必然的共同的过程,第一个是认知过程,第二个是通过认知而产生了情感,最后通过情感而推动了意志,产生意志行为 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的状态(兴奋,抑郁,低落,觉醒) 4.心理特征-第一,心理倾向;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8、精神分析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来自于治疗精神病临床经验,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各个手段,去发现病人潜在的东西,心理动机,使得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清除心理障碍的目的.精神病学派非常重视异常心理,非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现象(有意识的做某些事情,比如树立理想,树立目标),还要研究无意识现象(为什么无意识的做出这样一个行为,这样一个动作).精神分析心理学是我们掌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方面.

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及答案(二)

教育管理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 1.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 A.教育学依据 B.管理学依据 C.心理学依据 D.哲学依据 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是以哪本书的出版为标志?【】 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论》 3管理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是以哪本书的出版为标志?【】 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D.《管理原理》 4提出性善论,并将其理论用之于管理从而提出要实行仁政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公孙尼子 D.扬雄 5.使教育工作者在知识、经验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对教育工作的适应程度,体现的是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功能的【】 A.加速自我成熟 B.改善人际关系 C.提高教育效果 D.增进心理健康 6. 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机械反应,其公式是S - R。提出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托尔曼 C.勒温 D.梅耶 7.认为行为乃是个人对于刺激或情境的反应,以达到行为的完成,其过程为:S一一0一B一A。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是【】 A.华生 B.托尔曼 C.勒温 D.梅耶 8认知判断、情感因素和意志成分属于影响受挫容忍力因素中的【】 A.生理条件 B.学习训练 C.个体心理品质 D.外部环境 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什么?【】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行为倾向 10.促使个体把活动转向为自己目的而服务的事物上去,以保持客观的平衡。这是态度的【】 A.认知功能 B.适应功能 C.自我表现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11.构成和维持教育群体的基本条件是【】 A.群体目标 B.群体结构 C.群体规范 D.群体意识 12.教育群体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群体目标 B.群体结构 C.群体规范 D.群体意识 13.学校人际关系中首要的、根本性的关系是 A.学校领导集体中的人际关系 B.学校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C.教育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D.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4.教育群体合作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不包括 A.提高教育绩效 B.协调群体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 C.做好思想工作,建设精神文明 D.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15.在实现组织目标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领导 B.管理 C.组织的领导者 D.组织的全体成员 16.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创新能力,属于教育领导者心理品质中的【】 A.品德方面 B.智力方面 C.个性方辞 D.组织管理方 17.以快制胜,是哪种类型领导决策的显著态度?【】 A.果断型 B.顽强型 C.稳健型 D.多虑型 18.组织的心理功能不包括【】 A目标功能B.权力功能C.协调功能D.惩奖功能 19.首先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畅销书《企业文化》的作者是【】 A.霍桑 B.勒温 C.威廉,大内 D.迪尔和肯尼迪 20.关于教育组织变革程序,提出解冻、变革、再冻结三个阶段的学者是【】 A.李维特 B.洛尔施西 C.勒温 D.凯利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docx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 (联结派、认知派、联结- 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 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 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 ( D)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 2011 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 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 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1 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 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 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5 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 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 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 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 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 (实验法)。 2012 填: 1924 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 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讲课讲稿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 本答案非标准答案,只是配合教学整理简易要点,如果参加考试答题应在此基础上再做概念和理论的详细解释为好,另答题知识也非标准答案,只是本人一家之言,有些参考了张奇老师的教学内容,在此表示感谢!;综合练习题源于历年真题,由于目前考试主要是案例分析,为此部分论述题没有收录,有些只是回顾而非完全原始题的模板,特说明 2-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 知识点: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 分析: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自我监控。 2-2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 知识点:涉及师生交往 分析: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 2-3一位教师经常当面讽刺学生,对否?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知识点:教师威信、教师期待 分析:对学生的期待是消极期待,不利于建立教师威信,应以鼓励为主,与学生交往,正确的期待。 2-4一位教师经常背后嘲笑某学生,错在哪? 知识点:教师期待P33 分析:教师说学生不好是负面期待,有两个结果,一是发奋努力,二不学了。首先不要对学生嘲笑,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使其变得自信和自强, 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2-5一位教师上课学生经常起哄,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机智处理,将不良的危害减到最小,与学生心平气和谈判,发现原因,改正,承诺,先分析原因,再解决问题。 2-6学生集体罢课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妥善处理人为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激化,最大限度控制消极影响。 3-1某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众熟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半小时后逐一进行检查,问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教育心理学》A卷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 )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A .皮亚杰 B .桑代克 C .弗洛伊德 D .华生 2. 儿童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看到的一样,叫 ( ) 。 A .自我中心 B .去自我中心 C .思维可逆性 D .多维思维 3.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 A .基本教育 B .基本教学 C .基本心理 4.小学生的思维( )。 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 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度阶段 C. 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阶段 D. 完全属于具体思维阶段 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 。 A .构造完形 B .尝试错误 C .形成认知结构 D .建立条件反射 6. 下列要素中对学习起作主体作用的是( )。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7. 下列人物属于胆汁质的是( )。 A .王熙凤 B. 沙和尚 C .张飞 D. 林黛玉 8. 下列选项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A .表扬 B. 惩罚 C. 撤销处分 D. 批评 9. 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 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 。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我效能感 10.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 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 50%时, 他们会 ( ) A .可能选择 B .犹豫不决 C .回避这项任务 D .坚决选择 11. 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了英语音标的学习。根据迁移的性质,这种迁移属于 (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 12. 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 。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原理说 D .关系转换说. 13. “杯弓蛇影”反映的是一种( )。 A. 刺激泛化 B. 刺激分化 C. 刺激比较 C. 分为强化 14.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 。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15.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程度是 ( ) 。 A .100% B . 120% C .150% D .200% 1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7.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学习方法 18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规律的科学。 D .基本身心 )。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1含答案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或多选择者,该题无分。 1.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D】A.动物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 2.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A】A.爱B.悲C.喜D.恶 3.弗洛伊德把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产生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称为 【D】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 4.皮亚杰认为【B】是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A.成熟B.平衡C.练习和习得经验D.社会经验 5.【C】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A.遗传B.自然环境C.教育D.社会环境 6.小鸡一旦印刻在某个客体上,例如对人印刻,就会跟着人走,而且不会对其他物 种产生印刻。这说明印刻【C】A.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B.可能形成得非常快C.是不可逆的D.只在“关键期”内发生 7.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可以用几个一般特点来描述。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认为这些 一般特点包括:发展速度、【A】、顶点和发展的分化和阶段。A.时间B.发展的稳定程度C.发展的协调性D.发展的均衡性 8.新生儿的头部88%的时间转向右边,表明他们是【B】占优势。A.丘脑B.左半球C.小脑D.右半球 9.【C】是幼儿游戏的最高形式。A.再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 10.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C】的发育是最优先的。A.心脏B.胃C.脑

D.肺 11.小班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好玩具,自己也说:“爸爸明天也要给我买一个更大的玩具。”这种现象说明【D】A.幼儿在撒谎B.幼儿想像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C.幼儿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D.幼儿的想像内容经常与现实混淆 12.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下列哪项内容更感兴趣【C】A.学习的内容B.学习的结果C.背书包上学D.抽象的因果关系 13.初入学的小学生对于【B】方位,常常需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A.上下B.左右C.前后D.东西南北 14.赫洛克把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分为三类,其中【A】指相互信赖、不可分离的朋友。A.挚友B.伙伴C.好友D.朋友 15.人生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部分高中生属于人生观形成的【C】阶段。A.观察B.定向C.探索D.确立 16.若某个高中生对“现实的我”过高地估计,以至形成虚妄的判断,同时“理想 的我”也是虚假的话,他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是【D】A.自我肯定型B.自我矛盾型C.自我萎缩型D.自我扩张型 17.加涅认为,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的学习属于【B】A.语言的联合B.多重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原理学习 18.布卢姆等将【D】的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的评价、组织和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A.认知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态度领域D.情感领域 19.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B】A.接受学习和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发现学习 20.主张将“S—R”改为“S一O一R”的是【A】A.联结一认知理论B.生成学习论C.人本主义D.认知结构一同化理论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复习资料)

心理学精华版 心理学概念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应。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颁发奖金。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这种动机称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半开半闭

第一章 1、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开卷简答闭卷论述1-2页) 六个环节:明确教育目的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教学评价 作用:(1)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2)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3)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观察法自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实验室实验法3、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研究其心理规律。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研究对象、结构体系、基本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方法等,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问题。(2)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的问题(3)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的问题(4)学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问题(5)学生健康体质和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6)学生心理卫生和教育的问题(7)学生个别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的问题(8)现代教育技术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9)学习成绩评定的问题(10)教育心理学的问题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6、精神分析心理学 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的手段,发现病人的潜在动机,使精神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理论和应用相交叉的科学(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科学(3)古老的话题,崭新的学科,一门新的学科。该学科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特点,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的特点,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职能服务。 8、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两段话的涵义 以上文字对高校教师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1)要做好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细腻的精神领域(2)认真分析精神领域的基本规律(智慧感情信念自我意识意志)(3)用教师的群体智慧去感染影响学生(4)师生间的良好亲密的沟通非常重要(5)只有情感上的相互接纳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9、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我们并不对教师说,你们得这样或那样做,但是,我们得对他们说,你们要研究你们想支配的那些心理现象的规律,并且在工作中考虑这些规律和那么想应用这些规律的情况。”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答案: 1.研究表明,心理学的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2.教师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3.应用这些规律的经验。4.违背这些规律的教训。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大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 (1)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2)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3)情绪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5)大学生情绪的激化,正面激化是激情、负面是对立(6)大学生情感的升华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3.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4.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5.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6.人家告诉你电话号码,你打通电话后,电话号码就忘了,属于()。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7.归因理论认为教师最好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于()。 A.努力 B.运气 C.能力 D.任务难度 8.一位胆小的学生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这种方法属于()。 A.行为塑造法 B.示范法 C.代币奖励法 D.强化法 9.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即()。

A.顺从 B.众从 C.从众 D.服从 10.课程表的编制应尽可能将核心课程(语、数、英等)安排在()。 A.上午第二、二、三节 B.上午第四节 C.下午第一节 D.下午第三节 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儿童 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三类知识说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掌握程度是()。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17.担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如何看我?”的老师处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 A.关注生存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 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 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 第一章绪论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66闭,69闭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客观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69闭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 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 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 举例分析 n 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 (1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 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 1.--的波动性 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的丰富性与

2020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1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1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教育心理学试卷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C)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廖世承 D.潘菽 2.( D)B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年初期 P14少年期主要是指初中阶段(11-15岁)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青年期是指高中阶段(14-18岁)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3.以下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是( D)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D)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B)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一般情况下,( B)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高等 B.中等 C.一般 D.低等 7.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景之中,这是一种(C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8.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全套复习资料

心理学 第一章 1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与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 的基础就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需要就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就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兴趣就是需要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就是个体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与言语等。 7人的需要就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就是否符合自己需 8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与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与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就是人们在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10 能力就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就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 水平。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 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与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就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就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她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与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