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镀层钢板的基本概况、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各种镀层钢板的基本概况、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各种镀层钢板的基本概况、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各种镀层钢板的基本概况、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各种镀层钢板的基本概况、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完——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罗雄杰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罗雄杰 发表时间:2017-06-28T10:15:41.74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作者:罗雄杰 [导读] 他在现代医学实际的手术过程中仍将作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被使用。相对来说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治疗方式要比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要有效。 衡东县中医院湖南衡东 421400 摘要:目的:讨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通过分组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进行手术。结果: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治疗方法要优于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稳定等优点。此外,还能够大大的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比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效果强很多,能够为之后的康复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锁定钢板;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外界力量的撞击。对于老年人这一骨病高发群体来说,能够寻求一个良好的治疗方式是对他们 最大的帮助。目前看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式则是手术治疗。这一治疗方式虽优点显著,但是在具体手术实施过程之中所使用的技术却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讲述了利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院治疗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各30人。其中骨折原因大致分为交通事故、摔 倒、坠落,相应人数分别为14人、9人、7人。他们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6例、肿胀12例、活动限制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两种方法的判断依据有:1.手术指标所包含的数据。2.临床治疗的效果。 1.3分组 收集我院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60例,患者的选择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首先,患者应该被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次, 则是患者没有血液相关的疾病;再次,患者不是精神障碍者,不具有心脑血管疾病,没有陈旧的骨折病史。通过这些标准选择之后的患者,观察者会将选择之后的患者进行分组。分组的依据是根据每组所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区分,其他患者所涉及的年龄以及性别等都不作为分组的依据,不具有实际的统计意义。最终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探究组和观察组 1.4治疗方法 (1)探究组 本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将接受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的治疗方式。首先对身体进行局部麻醉,之后再进行闭合牵引复位的工作,病 人在这一阶段采取仰卧的姿态。开展复位工作的过程中,经C型臂x线机确定复位的效果良好之后在距离患者的大粗隆顶点大约7.5cm的上方做一个长度大约3-6cm的纵行切口,这一操作的目的则是能够将患者的大粗隆顶部很好的展现在医生的视野之中。在大粗隆顶点左侧的位置作为内钉的的钉点位置,利用开髓导向器将入口逐步的扩大,以至于能够将髓内钉送入髓内。这一操作也有利于髓内骨钉在股骨的位置。在确定将倒针顺利放入预定髓内腔的位置之后,选择带有瞄准器的骨股近端内钉旋入到骨骼近端髓内腔的位置,之后再对内钉的旋入深度和倾角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整。随后,在近端的锁孔向股骨内打入一根导针,利用空心钻沿着导针进行钻孔,钻孔的深度不宜过深。钻孔之后,选择合适的螺旋刀片将其打入所钻的孔洞之中,注意这一操作为逆时针旋转。随后在顺时针的方向将插入器旋转进入,使之前的螺旋刀片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对骨折端进行持续的压缩。在操作达到满意的效果之后将螺旋刀片进行锁定,并且在骨折的远端位置处锁定螺钉。最后,利用C型臂x线机对固定的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确定无误之后将尾冒拧紧,确定没有错误之后对手术伤口进行有序的关闭和缝合。 (2)对照组 本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将接受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式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和仰卧的姿态。在麻醉产生效果之后最 先开始进行的就是对于骨折部位的牵引和复位。对于复位效果的检测,医学上通常采取的方式就是利用C型臂x线机对骨骼进行详细的复位检测和评估。在骨骼复位检测过关之后再进行以下的操作。 首先,沿着骨股的外侧经导针穿刺到骨股的内侧,最终将导针抵到小粗隆的上方。之后,利用C型臂x线机对导针进行实际的定位工 作,以导针作为手术切口的中心点,做一个3cm的切口。然后,在骨股的近端位置紧贴骨股插入锁定钢板。当位置确定之后,在距离导针套筒的手柄2cm左右的切口处插入一个专用的持骨钳,有利于固定骨股外侧的钢板远端。随后。利用C型臂x线机对位置进行调整,导针沿着导针套筒手柄钻入,并在骨股上固定钢板的近端。钢板的远端则是安装导针套筒,是的导针能够沿着正确的位置钻入,并且占据最佳的位置。最后,取出导针并且沿着导针孔放置股骨颈螺钉。这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能够保持螺钉尖部在股关节面下5mm处。依照此类方法对其他的股骨钉进行安装。最后,利用C型臂x线机对固定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测,确保没有问题之后对手术伤口进行缝合。 1.5.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这一指标包括手术的所用的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下地活动行走的时间以及骨骼愈合的时间等。 (2)临床疗效,这一指标则是采用Harris的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这一评分系统也包括患者的行走能力、关节的 灵活程度等。评价系统的满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优秀,75-85为良好,60-74为一般,低于60分则为差。 (3)统计学方法,统计的方法则是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来实现,计数资料以?X±S计数,计数的效果则是用率来表示,p小于0.05则 说明此数据具有统计意义。 2.治疗结果 手术指标,探究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以及下地锻炼和活动的时间都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的研究数据。见表1。 此外,手术之中的出血量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探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略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见表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5-11-20T09:43:03.7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朱树云 [导读]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外科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暴力导致,患者同时伴随剧烈的疼痛。朱树云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外科 614700 摘要:目的: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5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良好,无明显受限者18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尚可,轻度受限者7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差者3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2=5.03。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防旋髓内钉;锁定钢板 Abstract:Objective:Of proximal femur prevent 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plate in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Methods:Choose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09 - January 2015,56 cases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8 cases in each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treatment,preventio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locking plate treatment,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jin.Results:Bleeding amou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operation time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limb function activity and no obvious limited 14 cases,control group 15 cases;Experimental group limb function activities and mild limited 10 cases,control group in 8 cases;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claim 4 cases,control group 5 case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2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3 case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P > 0.05.Conclusion:Ideal treatment effect was achieved in two ways,but smaller intramedullary nail to treat injuries. key words:The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The rotary intramedullary nail;Locking plate 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患肢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本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不同的内固定物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我院在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5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5.4)岁,男性16例,女性12例,患者骨折时间平均为(4.5±2.1)h,22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6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6.2±15.3)岁,男性15例,女性13例,患者骨折时间平均为(4.6±2.2)h,23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5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急诊下行手术治疗,清创后按照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余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手术治疗1.2.1对照组:在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点下方做切口,暴露骨折位置,牵引复位,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将锁定钢板置入骨折外隧道,临时固定。在C臂机引导下将锁定螺钉置入,进行固定,复查无误后清理创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肌肉筋膜,术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全麻后进行闭合复位,而后在患者股骨大转子上方做切口,将导针钻入髓腔中,在C臂机引导下将髓内钉插入到髓腔中,拔出导针,选择合适的螺旋刀片,将主钉锁定,而后清理创口,缝合肌肉筋膜。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内容均由患者主治医师进行调查。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组别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 实验组 101.6±15.2 82.5±8.7 8.2±1.5 对照组 159.4±21.3 96.2±12.4 10.5±2.1 P值<0.05 <0.05 <0.05 t值 5.84 6.27 5.32 2.2两组患者: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良好,无明显受限者18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尚可,轻度受限者7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差者3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2=5.03。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P>0.05。

浅析交锁髓内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浅析交锁髓内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9-07-19T10:54:49.9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宋琦 [导读] 利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比较采取交锁髓内钉固定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患者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随机选自2018年1月—2019年4月入院治疗并确诊为胫腓骨骨折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研究组患者治疗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29例患者中治疗优良率为86.21%;对照组中治疗优良率为65.5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5,P<0.05);研究组29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对照组29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两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6,P<0.05)。结论利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胫腓骨骨折;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locking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ofibular fracture.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April 2019.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king plate fixa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 was 86.21% in the study group,65.52%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2=10.735,P <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6.90% in the study group,and 13.79%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2=7.266,P < 0.05).Conclusion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for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 has good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treatment effect 胫腓骨是胫骨与腓骨的统称,由于两骨骼的生理位置接近,通常并发骨折因此称为胫腓骨骨折[1]。胫腓骨在人体骨骼结构中的位置决定其发挥着支撑身体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其生理结构的重要性导致胫腓骨骨折成为临床常见的骨折形式。由于胫腓骨生理解剖学结构的特异性,其骨折后周围软组织由于骨折处血液流通缓慢导致愈合困难,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导致疾病的加重,严重的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2]。目前临床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段主要有外固定架方法、加压钢板内固定法以及髓内钉内固定法,但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该文中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入院治疗的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采取交锁髓内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差异,寻找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良好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随机选取入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3~56岁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7.88±3.65)岁;研究组29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6.74±3.32)岁;患者对于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方式根据患者自身具体特点选择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于骨折处小腿前外侧做一长度约10~14 cm的弧形切口,分离胫骨前肌肉,使得骨折处充分暴露,对患处形成的血块及时清理,清理时应当注意降低对患者骨膜的剥离。将骨折处骨骼进行复位,复位时需将旋转骨折及时矫正位置,复位完成后在骨折外侧加钢板用3~4个螺钉在骨折线两侧行固定操作。 1.2.2 研究组研究组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抗感染药物治疗。患者体位选择仰卧位,麻醉完成后将患者膝关节弯曲。在髌骨与胫骨关节中间做一约5 cm长的切口,将皮下的肌肉组织以及髌韧带逐层分离,暴露出骨折部位。根据患者骨折程度与类型选择合适的交锁髓内钉,在打入器的辅助下先固定近端骨折,将髓内钉打入近端髓腔中;随后对骨折部位行常规复位,复位完成后固定远端髓内钉。固定完成后对操作区清洗消毒,缝合各层组织;手术完成后应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术后3个月左右,可以对患者实施常规的肌肉功能性锻炼,加速疾病的好转。 1.3 评价指标 根据Johner-Wruhs 评价法中的相关规定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3]。评价标准包括优、良、可、差4个程度。若患者治疗后骨愈合良好,关节活动灵活,可正常活动,未见成角畸形,患者无明显痛感定义为优;若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关节活动能力可达正常情况的75%,可正常行走,成角畸形程度<5°,患者无痛感定义为良;若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关节活动能力可达正常情况的50%,行走时有轻微跛态,成角畸形程度<5°,有轻微痛感但为出现感染定义为可;若患者骨折愈合出现延迟或者不愈合,关节活动能力达不到正常情况的50%,行走时有明显痛感有跛态,成角畸形程度大于20°,有痛感并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定义为差。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Johner-Wruhs 评价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研究组29例患者中治疗优良的患者共25例,所占比例为86.21%;而对照组中治疗优良患者共19例,占比65.5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29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骨畸形愈合,未见感染与骨不連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对照组29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6-08-20T14:07:12.00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刘登科[导读] 超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临床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 河北省南和县人民医院骨科 054400 【摘要】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临床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关键词】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髓内钉;锁定钢板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59-01 由于胫骨远端距离踝关节比较近,周围软组织覆盖少,且血液供应不良[1]。其发生骨折后,若固定方式选择不合理,以造成骨折愈合缓慢、切口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2]。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固定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8月对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到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参选的患者均符合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病理性骨折。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介于20-50岁。其中,开放性骨折20例,闭合性骨折30例。骨折按AO/OTA分型:43-A1有30例,43-A2为9例,43-A3有1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介于21-50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9例,闭合性骨折31例。骨折按AO/OTA分型:43-A1有31例,43-A2为8例,43-A3有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曲髋曲膝。使用开孔器于胫骨结节向内偏离5-10mm处开孔,并用C型臂透视机确认开孔器位于髓腔中央后,主钉置入髓腔至胫骨远端关节面软骨下,复位满意后置入远端锁定。 1.2.2对照组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患肢内踝做弧形切口,建立潜行通道,将钢板经过通道置入胫骨内侧,并牵引复位临时固定,C 型臂透视机确认复位满意后,用6枚螺丝钉固定即可。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围手术期处理。 1.3疗效判定[3]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部功能及判断临床疗效:优:AOFAS评分90-100分,患者踝部活动自如,无疼痛,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良:AOFAS评分75-89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踝部活动偶尔疼痛,轻度受限;可:AOFAS评分50-74分,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踝部活动有疼痛,日常活动受限。差:AOFAS评分50-74分,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变,踝部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疼痛严重。临床总有效率=(优+良)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率(%)】 3讨论 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是指患者骨折线距离胫骨关节面4CM以内的骨折,伴有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与内踝、前踝以及后踝骨折[4]。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果,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挑战性。切开复位增加了骨折复位稳固性,同时也增加了软组织的损伤,从而产生了切口感染与骨折愈合缓慢等问题[5]。随着人们对胫骨髓内钉的不断改进,其适应症也扩展到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具有易控制轴线力线、抗扭转、对软组织损伤下、出血少等优点。本研究选择超远端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做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超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临床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6-08-04T14:50:06.9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刁天月,杨挺,李健华,蒋学军,张亚,桑泽坤[导读]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中铁二局集团第二医院骨科;江苏邳州 221300)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均可,但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优异,且术后并发症低。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固定;胫骨下段骨折;疗效对比 胫骨下段骨折是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因重物打击、车祸伤、高处坠落、扭伤或滑倒等因素引起,因胫骨前面位于皮下,所以骨折端穿破皮肤的可能极大,肌肉被挫伤的机会较多,骨折后患者的小腿会出现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和异常动度,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患者的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情况[1]。我院针对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不包括骨折累计胫骨远端关节面病例),并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34.64±13.43)岁。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34.18±13.34)岁。两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均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是否行腓骨固定。 对照组:该组20例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的胫前骨折位置至内踝处做纵弧形切口,切开并剥离胫骨远端内侧骨膜,于C型臂机透视下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自皮下隧道插入适当长度的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远端螺钉直视下植入,近端螺钉则使用另一块锁定钢板作为模板,经皮采用小切口植入。内固定毕,采用C型臂机透视确认钢板位置是否良好后,即可冲洗切口并进行缝合。 观察组:该组20例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手术进行治疗,该组的麻醉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患者采取平卧位,闭合复位骨折并经皮使用点式复位钳固定维持复位,C型臂机透视确认患者的骨折对位对线是否良好。部分难以复位病例,于骨折断端处做1小切口辅助复位。然后将患者的患肢屈膝至九十度,并于患者的髌韧带正中间做3厘米至5厘米纵向切口,,在患者的胫骨前缘斜坡处开口插入导针,顺导针逐次扩髓,据术前及术中测量数据选择髓内钉尺寸,顺导针植入髓内钉,使用C型臂机透视确认髓内钉位置在胫骨远端髓腔中间以及骨折对位对线是否良好。检查确认无误后,植入远端3至4枚锁钉,部分不稳定骨折于远端交锁钉主钉内侧植入1枚阻挡螺钉加强固定效果,回敲主钉进行骨断端加压,后植入近端锁钉及尾帽,并再次采用C型臂机确认无误后,则可冲洗切口并进行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均短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感染,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功能锻炼,但在患者术后短期内不可进行负重运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浅表感染、骨髓炎、内固定断裂)。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所有的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用卡方进行检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代表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2),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

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7-12T14:36:41.3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9期作者:胡忠彪 [导读] 探讨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绥化市北林区第一人民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16例,优8例(50%)、良7例(43.8%),差1例(6.3%)、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 16例,优7例(43.8%)、良7例(43.8%),差2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出现2例感染,2例固定针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定钢板;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在股骨小转子和股骨髁上出现的骨折[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均为临床上常见的内固定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2例,患者均符合股骨干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多发骨折患者、代谢性疾病患者、严重躯体疾病患者、骨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0~65岁,平均为(38.6±5.3)岁;受伤导致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患者8例,高空坠落伤患者5例,摔伤患者3例;骨折分型:A型患者有6例,B型患者有8例,C型患者有2例;对照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2~63岁,平均为(38.3±5.1)岁;受伤导致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患者7例,高空坠落伤患者7例,摔伤患者2例;骨折分型:A型患者有7例,B型患者有7例,C型患者有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取患者仰卧位,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以患者骨折中心处进行长度约20cm切口,将阔筋膜切开,分离股外肌向前牵引,剥离外侧肌间隔,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采取拉力螺钉对骨折进行固定,将钢板置入并拧入螺丝进行固定,采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留置负压引流并关闭切口。观察组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取患者仰卧位,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将健侧肢体以患肢为参考,在C形臂透视下进行复位,在大转子向近端进行8cm左右切口,切开筋膜,采取导针穿过肌肉组织,贴紧大转子内侧进入梨状窝并穿过,保证导针位置处于髓腔中央并进行扩髓,确保骨折对位良好后进行锁定,采取生理盐水冲洗后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②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判定,分为优、良、可、差四个标准。优:治疗后患者的腿部疼痛感消失,能够正常行走,未出现骨折畸形;良:治疗后患者的腿部有轻微疼痛,能够正常行走,骨折成角、旋转畸形在10°以下;可:患者腿部有明显疼痛感,成角、旋转畸形在10~20°之间,下肢缩短1~3cm;差:患者疼痛感严重,成角、旋转畸形在20°以上,下肢缩短在3cm以上。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16例,优8例(50%)、良7例(43.8%),差1例(6.3%)、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16例,优7例(43.8%)、良7例(43.8%),差2例(12.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37.2±15.8)min、(360.7±55.1)mL、(12.5±3.2)d;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38.5±16.7)min、(415.6±66.8)mL、(22.7±5.9)d;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出现2例感染,2例固定针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为高能量损伤导致,该骨折一般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临床治疗应减少骨折周围组织的再次损伤,促进骨折愈合[2]。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出血量较多,对患者耐受力较差,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同时该手术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交锁髓内钉具有创伤性、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抗不稳定骨折的效果,另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能够维持肢体的正常长度,减少骨折愈合畸形发生[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表明了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儿童肱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9例肱骨骨折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髓内钉组41例,应用弹性髓内钉进行内固定,钢板组38例,应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8~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肱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nd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umeral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2,79 cases of children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79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1 cases in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were given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38 patients in plat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for 8-12 months,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ization time,the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scar length,shoulder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and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scar length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plat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he recovery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of two groups compared,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has shorter operation time,less bleeding volume,small postoperative trauma,low complication rate,so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Locking plate;Children;Humeral fracture 肱骨骨折是臨床儿童骨折中比较常见的骨折方式,资料显示,肱骨骨折占儿童骨折的2.5%左右[1]。临床中手术治疗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而目前临床中内固定的材料很多,其中弹性髓内钉及锁定钢板是疗效比较明显的,为比较弹性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9例儿童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时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及对其踝关节功能影响对比 发表时间:2018-09-30T14:42:22.8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作者:王吉林 [导读]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更佳,其手术时间较短,踝关节功能较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佳县人民医院陕西榆林 719299) 【摘要】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及对其踝关节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4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3例与22例。A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为(59.64±10.53)min,B组为(90.58±11.20)min,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30%,B组为63.6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更佳,其手术时间较短,踝关节功能较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胫腓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02-02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类型,其是长管状骨的高发骨折部位。其骨折原因主要是高能量暴力所致,且以多节段性骨折最为常见[1]。其临床疗法为手术,但所选术式不同,手术效果也存在差异。研究中选择本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4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4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直接批准。随机划分为A组和B 组,分别是23例与22例。A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范围是18~62岁,平均(40.25±2.34)岁;致伤原因为:高空坠落6例,车祸致伤12例,其他5例。B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范围是15~60岁,平均(40.11±2.05)岁;致伤原因为:高空坠落7例,车祸致伤11例,其他4例。对比以上数据,不存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A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若胫腓骨骨折存在移位现象,则应给予跟骨牵引处理,并根据髓腔实际大小和X平片结果选择规格合适的髓内钉。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叮嘱其取平卧位,切口位置为髌韧带内侧约5cm处。给予扩髓处理,使其大小合适,植入髓内钉,并将其钻入,回敲髓内钉使骨折部位对位靠紧,将近端髓钉拧入,并彻底锁住。透视下若显示骨折良好对位,则冲洗切口,并做引流处理。术后适度进行床下锻炼。 B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有效测量健侧内踝上方至胫骨结节内侧下方的实际距离,以选择相匹配的钢板。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叮嘱患者取平卧位,选择内侧入路法,即从胫前入路,于内踝上方处做一切口,将锁定钢板与骨膜外直接插入,拧紧锁定螺丝,保证其固定性。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冲洗切口,常规缝合切口并引流。 1.3 评价标准 利用Mazur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满分为100分,优:>92分;良:87~92分;中:65~86分;差:<65分[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手术时间用(x-±s)表示,行t检验,踝关节功能情况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手术时间 A组的手术时间为(59.64±10.53)min,B组为(90.58±11.20)min,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踝关节功能情况 A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30%,B组为63.6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胫腓骨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5%,其治疗难度较低,但若处理不当或治疗延误,可能导致不良愈合或感染等并发症。其致病原因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临床中多根据患者的软组织实际损伤度和骨折类型等情况确定手术方式,其中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较为常见[3]。 锁定钢板的稳定性更强,原因是其螺孔和螺钉均有螺纹,拧入螺钉后,钢板便成为特定角度的有效固定装置。其有非锁定螺孔和锁定螺孔,可拧入不同螺钉,其对软组织的剥离程度较轻,不对骨膜造成严重压迫,且不对骨折端的实际血供造成明显影响。但其手术时间较长,患者术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较慢。交锁髓内钉的明显优势为摩擦力大、接触面大,可增强骨折部位的固定性,在钻入髓内钉后进行扩髓处理可扩大其插入直径,增强其插入强度,具有较佳的成骨作用。其手术切口小,因此手术时间短,且对骨膜的破坏性小,利于骨折快速愈合。其有手术禁忌症,不适用开放性骨折严重患者,以免造成脂肪栓塞等并发症。但总体而言,交锁髓内钉对于该类骨折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锁定钢板[4]。结果为:A组的手术时间(59.64±10.53)min短于B组(90.58±11.20)min,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1.30%)高于B组(63.64%),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张坡[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