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机基本英文术语1 一般概念

印刷机基本英文术语1 一般概念

印刷机基本英文术语1 一般概念
印刷机基本英文术语1 一般概念

印刷机基本英文术语 1 一般概念

1.1 印刷过程

printing process

печатный продесс

印刷机的印刷过程包括给纸、印刷和收纸的全过程。

1.2 印刷机

printing press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实现印刷过程用的机器。

1.3 印刷压力

impressional pressure

давление печати

在印刷过程中实现油墨转移的力。

1.4 印刷速度

printing speed

скоростъ печати

计算印刷机生产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

a.单张纸印刷机以每小时的印刷次数为计算单位(印次/小时);

b.卷筒纸印刷机以印刷滚筒每小时的转数为计算单位(转/小时)。

2 印刷机的分类

2.1 按印版种类分类

2.1.1 凸版印刷机

relief printing press

мащина для высокой печати

使用凸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2.1.2 平版印刷机

planographic press

мащина для плоской печати

使用平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2.1.3 凹版印刷机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машина пля глубоко печати

使用凹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screen-process printing press

машина пля трафаретной печати

使用丝网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2.2 按使用纸张型式分类

2.2.1 单张纸印刷机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листов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使用单张纸的印刷机。

2.2.2 卷筒纸印刷机

roll-fed printing press

рулон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эшина

使用卷筒纸的印刷机。

2.3 按压印结构型式分类

2.3.1 平压平印刷机

platen press

тигель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印版支承体和压印体都是平的印刷机。

2.3.2 圆压平印刷机(或称平台印刷机)

flat-bed cylinder press

плоско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印版支承体是平的,而压印体是圆筒状的印刷机。

2.3.3 停回转印刷机

stop-cylinder printing press

стопˉцилиндровая н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印版台作往复运动,前进时,压印滚筒旋转一周,返回时,压印滚筒停止旋转,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2.3.4 一回转印刷机

single-revolution printing press

олноˉоборот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印版台每往复运动一次,压印滚筒转一周,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2.3.5 二回转印刷机

two-revolution printing press

двухˉоборот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印版台每往复运动一次,压印滚筒旋转二周,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reversible printing press

реверсив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ыа

压印滚筒每往复旋转一次,完成一个印刷过程的印刷机。

2.3.7 圆压圆印刷机

rotary printing press

ротацион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印版支承体、转印体都是圆筒状的,完成印刷过程时全作旋转运动的印刷机。

2.4 按印刷色数和面数分类

2.4.1 单色印刷机

single-colour printing press

однокрасоч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一个印刷过程中,只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一种墨色的印刷机。

2.4.2 双色印刷机

two-colour printing press

двухкрасоч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一个印刷过程中,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两种墨色的印刷机。

2.4.3 多色印刷机

multi-colour printing press

многокрасоч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一个印刷过程中,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两种以上墨色的印刷机。

2.4.4 双面单色印刷机

perfecting press

一个印刷过程中,在纸张的两面都进行印刷的印刷机。

2.4.5 双面多色印刷机

multicolour perfecting press

многокрасочно□двухсторон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一个印刷过程中,纸张至少有一面印刷两种以上墨色的双面印刷机。

3 印刷机的主要部件

3.1 单张纸给纸系统

feeding system

бумажноˉпидаюшая система

印刷机上将单张纸连续、准确地传送给印刷装置的系统。

3.2 自动给纸机

feeder automatic

самонакладка

自动地将待印纸张逐页连续地送至输纸装置的机构。

3.3 堆纸台

stock table

стапельный стол

3.4 纸张分离机构

sheet seperation system

листоотделительный механизм

将堆纸台上的纸张逐张分离,有规律地送到输纸板的机构。

3.5 输纸装置

sheet conveying device

листоподаюш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将分离后的纸张平稳,准确地输送到定位机构的装置。

3.6 输纸板

feed board

накладный стоп

3.7 规矩部件

guide

упор

是纸张定位机构,保证纸张在进入印刷装置前相对印版有一个正确的位置。

3.8 前规

front guide

передный упор

确定纸张在走纸方向上前后位置的规矩。

3.9 侧规

side guide

боковой упор

确定纸张与走纸方向垂直位置的规矩。

3.10 递纸装置

transfer device

передат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把纸张准确地传递给印刷装置的机构。

3.11 卷筒纸给纸系统

roll-fed system

лентоподаюшая система

把卷筒纸纸带连续准确地送入印刷装置的系统。

3.12 供纸装置

roll stand

руло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安装,连续供给及更换卷筒纸的装置。

3.13 张力控制装置

tension control device

лентонатяжнан система

控制纸带张力的装置。

3.14 送纸装置

carrier roller

лентоведушая установка

牵引和传送纸带的装置。

3.15 正位装置

abjusting device

регпстровая установка

调整纸带使之具有正确位置的装置。

3.16 印刷装置

printing device

печа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将印版上图文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的装置。

3.17 印版支承体

printing plate carrier, printing forme support

держатель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н формы

是支承和固定印版的部件。

3.18 版台

bed plate, forme-bed

талер плита,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формы

平台形的印版支承体。

3.19 印版滚筒

forme cylinder

формный цилиндр

圆柱形的印版支承体。

3.20 压印机构

impresion device

печатный механизм

印刷机上支承纸张,同时与图文载体共同产生所需印刷压力的机构。

3.21 压印平板

platen

тигель

平板形的压印体。

3.22 压印滚筒

pressure cylinder

печатный цилиндр

圆柱形的压印体。

3.23 离合压机构

pressure (adjusting) device

механизм для натиски

控制图文载体和压印体离合的机构。

3.24 转印滚筒

offset cylinder

офсетный печатный цилиндр

印刷装置中将印版上图文的油墨转印到纸张上的中间滚筒。

3.25 传纸滚筒

transfer roller (cylinder)

在印刷装置过程中起传送、交接纸张作用的滚筒。

3.26 翻转滚筒

tumble cylinder

листопереворачиваюший цилиндр

在印刷过程中翻转纸张的滚筒。

3.27 咬纸牙

gripper

захват

在印刷过程中交接纸张的构件。

3.28 输墨装置

inking unit

красочный аппарат

连续地按印刷需要将油墨传递、涂布到印版上的装置。

3.29 墨斗

ductor

дуктор красоч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储存和供给油墨的部件。

duct roller

дукторный валик красоч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从墨斗中输出油墨的辊。

3.31 传墨辊

ink transfer roller

перелаюший валик красоч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将油墨传到匀墨部分的辊。

3.32 匀墨辊

ink distributing roller

раскатный валик красоч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传递和碾匀油墨的辊。

3.33 串墨辊

ink vibrator

валик для осевого раската краски

轴向串动的匀墨辊。

3.34 着墨辊

inking roller

накатный валик красоч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将油墨涂布到印版上的辊。

3.35 墨台

inking table

раскатная коасочная плита

传递和碾匀油墨的平台。

3.36 润湿装置

dampening device

увлажняющий аппарат

平版印刷机上润湿印版的装置。

3.37 水斗

dampening arrangement

луктор увлажняющего аппарата

贮存和供给润湿液的部件。

3.38 水斗辊

dampening fountain roller

дукторний валик увлажняющего аппарата从水斗输出润湿液的辊

dampening distributor

передающий валик увлажняюшего аппарата传递润湿液的辊。

3.40 串水辊

dampening vibrator roller

раскатный валик увлажняюшего аппарата轴向串动的传水辊。

3.41 着水辊

dampening roller

накатный валик увлажняюшего аппарата

将润湿液涂布到印版上的辊。

3.42 折页装置

folding device

фальцев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卷筒纸印刷机上将印完的纸带裁切、折叠的装置。

3.43 折页三角板

former

фальцевальная воронка

纵向折叠纸带的部件。

3.44 裁切滚筒

cutting cylinder

резальный цилиндр

装有裁刀横向裁切纸带的滚筒。

3.45 折页滚筒

folding cylinder

фальцевальный цилиндр

折叠印张的滚筒。

3.46 集合滚筒

collecting cylinder

собирательный цилиндр

贮存和叠配印张的滚筒。

3.47 收纸装置

delivery device

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印刷机上收集印张的装置。

3.48 单张纸收纸装置

sheet deliverer

листовое приемноˉвы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收集单张印张的装置。

3.49 收帖装置

delivery device for section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но-вывода тетрадей

收集折叠的印张的装置。

3.50 复卷装置

rewinding device

перемот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将印完的纸带重新复卷的装置

Tags: 印刷英语

出血:

任何超过裁切线或进入书槽的图象。出血必须确实超过所预高的线,以使在修整裁切或装订时允许有微量的对版不准?

- CMYK:

青、品红、黄、黑---四种印刷颜色。

- 色域:(color gamut)

可以被彩色打印机处理的全部颜色。

- 分色:(color separation)

将原稿转化为与彩色印刷过程相兼容的结构形式的方法。

- 裁切线:(crop marks)

印在纸张周边用于指示裁切部位的线条。

- 直接制版:(direct-to-plate)

将已排版的数字页面文件由主计算机直接输出到激光制版机,免除了底片的制作,也称作CTP (computer-to-plate)。

-照相排字机:(filmsetter)

激光照排机的另一外名称,主要用于制作图象分色片?

-四色印刷:(four-color printing)

用减色法三原色颜色)黄、品红、青)及黑色进行印刷,如果作用橙、栗色入以褐黄色油墨进行印刷,不应将其称“四色印刷”而应称作“专色印刷”或“点色印刷”?

-灰平衡:(gray balance)

色彩复制过程的重要特性。青、品红、黄油墨或呈色剂的调合可以产生颜色空间中的非彩色中性灰。

- 平版印刷 planographic printing:

用平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

- 胶印 offset lithography:

印版上的图文先印在中间载体(橡皮滚筒)上,再转印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

- 胶印机 offset printing press:

按照间接印刷原理,印版通过橡皮布转印滚筒将图文转印在承印物上进行印刷的平版印刷机。

- 印刷工艺 printing technology:

实现印刷的各种规范、程序和操作方法

- DTP(Desktop Publishing System)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将图象、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图象的处理与加工、图形的绘制,然后将图形、图象、文字拼合成整页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机将此电子版面输出,成为晒版原版。

- CTP(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

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由原稿直接制版,而且实现了计算机出版系统与印刷机直接接口,从原稿到印刷一步完成。

- 间接印刷 indirect printing:

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 原稿 original:

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 印版 printing plate:

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通常划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 承印物 printing stock:

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 制版 plate making:

依照原稿复制成印版的工艺过程。

- 图象制版 image reproduction:

用手工、照明、电子等制版方法复制图象原稿的总称。

- 网目调 halftone,screen tone:

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 阳图 positive image:

在黑白和彩色复制中,色调和灰调与被复制对象相一致的图象。

- 阴图 negative image:

在黑白和彩色复制中,色调和灰调与被复制对象相反的图象。

- 分色 color separation:

把彩色原稿分解成为各单色版的过程。

- 计算机照相排版系统 computerized phototypesetting system:

由字符及排版指令输入装置、校改装置、校样输出装置、控制装置及照排主机等组成的成套排版设备。

- 拼版 make-up:

将文字、图表等依照设计要求拼组成版。

- 晒版 printing down:

用接触曝光的方法把阴图或阳图底片的信息转移到印版或其他感光材料上的过程。

- 打样 proofing:

从拼组的图文信息复制出校样。

- 预涂感光平版 presensitized plate:

预先涂覆感光层的,可随时进行晒版的平印版,简称“PS”版。

- 印后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

使印刷品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和使用性能的生产工序,例如装订。

- 双面印 perfect printing:

用两块不同的印版,在同一承印物上同时完成正面和反面的印刷。

- 晒版原版 block copy:

用于晒版的图文底片。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员工教育训练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一、质量管理原则(以下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a)以顾客为中心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关系 二、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组织。 b)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 c)产品的使用者。 d)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如:供方、顾客、行政执法机构)。 e)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O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机构)。 f)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g)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 4.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5.顾客不满意:顾客对某一事项未能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6.顾客满意:顾客对基本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7.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5.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作为目的的事物。 6.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7.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9.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10.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11.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 12.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的度量。 14.效率: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相关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有序安排。 3.基础设施:组织永久性的设施和设备系统。 4.工作环境:人员作业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的产品的术语 1.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2.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3.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4.软件:由承载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知识产品。 5.外供产品:提供给组织外部顾客的产品。 6.项目:由一组有启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7.设计与开发:将要求转换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 8.程序:为进行基本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类型分类的规格术语、结构术语及机动车使用性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 机动车power-drivenvehicle ? 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有轨电车、摩托车、挂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和特型机动车。? 2.2 ? 汽车motorvehicle?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 ——载运人员和/ 或货物;? ——牵引载运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 ——特殊用途。? 本术语还包括:? a) 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如无轨电车;? b) 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 的三轮车辆。? [GB7258-2004 的3.2]? 2.2.1 ? 载客汽车passengervehicle 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人员的汽车,包括以载运人员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2.2.2 ? 载货汽车goodsvehicle ? 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货物或牵引挂车的汽车,包括以载运货物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2.2.3 ? 专项作业车specialmotorvehicle ? 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特殊工作的汽车,不包括以载运人员或货物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2.3 ? 有轨电车tram? 以电动机驱动,设有集电杆,架线供电,有轨道承载的道路车辆。? 2.4 ? 摩托车motorcycle ? 由动力驱动的,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的道路车辆,但不包括:? a) 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 的三轮车辆;? b) 最大设计车速、整车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等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c) 电驱动的,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 且整车整备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两轮车辆。注:改写自GB7258-2004 的 3.5 和3.6 。? 2.5 ? 挂车trailer ? 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由汽车或拖拉机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 ——载运货物;? ——特殊用途 注:改写自GB7258-2004 的 3.3 。?

第二章 营运培训的内容

第二章营运培训的内容 一、零售业类型的简介 所谓零售,是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非商业性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零售商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精彩纷呈,从经济商店到自助式商店,从1930年迈克尔·库伦的第一家超级市场至今,零售经过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各种类型的商店遍地开花,特别是近年来的大型连锁超市的崛起,更使得商业朝立体化、综合化、多样化、电脑化的方向全面发展。 下面对上些最重要的零售商店的类型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1、专业商店:经营的产品线单一,而该单一产品线所含的花色品种却较多。如运动用品商店、家具店、花店、书店等等。据分析:在未来,超级专业商店的成长将很快,主要是单线商店、有限生产线商店、超级专业商店等。 2、百货商店:经营多条产品线。每一条产品线都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由采购人员和营运人员管理,像我国传统的百货商场等。在某些城市和国家,百货商店已进入零售生命周期的停滞期,它不仅面临新业态的激烈挑战,同时由于受限制于交通拥挤、停车场不足等因素,加上中心城市退化、新商业区的形成,都使其吸引力日益减弱。目前的百货商店正在进行一场“东山再起”之战。 3、便利店:面积相对较小,位于社区附近,营业时间较长,经营周转快的方便商品,毛利率较高,通常为18%~20%,如香港的7—11连锁店等。 4、超级市场:是一种相对规模较大、低成本、低毛利、高销量、自助式的零售组织。其经营利润占销售额的10%~15%,超级市场在市场上与便利店、折扣店、超级商店相互竞争,一般从扩宽经营品种(一般品种超过12000种),增大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采用自有品牌,集中大量采购取得优惠价格等措施,来吸引顾客扩大销售。代表的公司是法国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超级市场等。 5、仓储式商场(量贩店):主要特点是规模大、投入少、价格低,商场装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 体素是体积单位。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 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 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小和数目。一般,扫描的层厚越薄、图像的数目越多,重组的效果就越好。 2.2.5算法、重建函数核与滤波函数(Algorithm, Kernel) 算法是针对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规则。算法的主要特征是不能有任何模糊的含义,所以算法规则描述的步骤必须是简单、易操作并且概念明确,而且能够由机器实施。另外,算法只能执行限定数量的步骤。重建函数核或称重建滤波器、滤波函数。CT的扫描通常需包含一些必要的参数,有的参数可由操作人员选择,有的则不能。重建函数核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算法函数,并决定和影响了图像的分辨力、噪声等等。·在CT临床检查中,可供CT图像处理选择的滤波函数一般可有高分辨力、标准和软组织三种模式,有的CT机除这三种模式外,还外加超高分辨力和精细模式等。·高分辨力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强化边缘、轮廓的函数,它能提高分辨力,但同时图像的噪声也相应增加。软组织模式是一种平滑、柔和的函数,采用软组织模式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噪声减少,密度分辨力提高。而标准模式则是没有任何强化和柔和作用的一种运算处理方法。

质量管理术语汇总

常用术语汇总 1.标识:在产品、包装物品上用来表示产品或其它事物特征的记号。 2.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3.不合格品:不符合顾客要求和规范的材料、零部件或成品。 4.可疑品:没有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或不合格计量器具检测的产品,可疑品在未 确认前先作为不合格品处理。 5.让步接收(含特采):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书面授权,但让 步接收以不影响产品特性或安全使用为原则。 6.紧急特准采购(特采):因生产急需、临时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紧急特准采购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7. 产品安全责任:用于描述生产者或供方对因其产品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坏或与其它损害有关的损失赔偿责任的通用术语。 8.产品审核:用于对最终检验后的产品核定其与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一致情况。 9.质量指数(QKZ):在产品质量审核中,将不合格理解为未满足规定要求的项目的数值。 10.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1.实验室 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实验室的范围 受控文件包括: -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 -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和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 12.过程更改:指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功能、性能的变更及顾客提出的变更。 13.生产环境:是指影响生产现场的噪声,照明、室内净化等因素。 14.生产环境的控制:是指将影响生产环境的因素保持在适宜的程度。 15.定臵管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机物、现象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解决生产者在规定时间内用最低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产品,

《机械安全_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_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GB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GB/T15706.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Safety of machinery-Basic concepts,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sign-Part1:Basic terminology, methodology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计机械时需要考虑的危险 5 减小风险的策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机器的图解表示 用于GB/T 15706的专用术语和表述的英中文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 GB/T 15706《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由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第2部分:技术原则。 本部分为GB/T 15706的第l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2100-1:2003《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英文版),并按照我国标准的编写规则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与ISO12100-1:2003的不同为:将标准正文后面的英法德三种文字对照的索引改为英中两种文字对照的索引。 本部分代替GB/T 15706.1-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吉林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总公司、中联认证中心、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北刚、李勤、王学智、居荣华、肖建民、宁燕、王国扣、隰永才、张晓飞、富锐、程红兵、孟宪卫、赵茂程。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706.1-1995。 引言 GB/T 15706的首要目的是为设计者提供总体框架和指南,使其能够设计出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具备安全性的机器。同时亦为标准制定者提供标准制定的策略。 机械安全的概念是指在风险已经被充分减小的机器的寿命周期内,机器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 本部分是机械安全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为: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防护装置: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术语

质量标准规定 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词汇 (一) 为了制订和应用质量标准以及便于国际交流中的相互理解,本国际标准规定了有关质量概念的基本术语,它们适用于所有领 (二) 下列定义中,凡引入字母索引中的术语都用半黑体字印刷,在每个术语的定义中所引用到的其他术语都列出了它们所在编 —— —— —— —— 1. (1) 可以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 —— —— —— (2)

(3) 注1 许多情况下,程序要形成文件(如质量体系程序) 注 2 已成文的程序,常用“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注 3 “书面程序”通常包括:某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和如何做;要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 (4) 注 1 产品包括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或它们的组 注2 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或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它们的组合。 注 3 产品可以是有意生产的[如提供给顾客或无意中形成的( (5) 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在供方和顾客接触之间的活动和供方内 注1 注 2 顾客与供方接触时的活动对于服务提供可能很重要。

注 3 有形产品的提供或使用可构成服务提供的组成部分。 注4 (6) (7) 具备自身职能和独立经营管理的公司、社团、商行、企事业或公共机构,或其一部分,不论是否是股份制,也不论是公营的 注:上述定义适用于质量标准,在ISO/IEC指南2中对术语 (8) 某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格局而安排的职责、权限及其相 (9) 注1 注 2 顾客可以是诸如最终消费者,使用者、受益者或需方 注3 (10) 注1

注 2 “供方”可以是诸如生产厂、销售商、进口商、装配 注3 (11) (12) 注1 注 2 在法文中,有时将“titulaire contrat”称之为“contractant (13) 注1 注 2 在法语中,“分承包方”亦可称为“sous-traitant”或“sous-commmandier 2. (1) 注1 在合同环境或法规环境(如核安全领域)下,“需要”是 注 2 许多情况下,需要随时间而变化,因而应对质量要求 注 3 需要通常要转化成有规定指标的特性。需要可以包括

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MC) MC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产品族零部件和产品结构的相似性、通用性,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等方法降低产品的内部多样性。增加顾客可感知的外部多样性,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流程的重构,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者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 1993年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其范畴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要确切知道客户想要什么只有一个办法:在销售地点让客户告诉你或让他们说出其真实想法。立即提供客户想要的东西只有一个办法:在销售或交货点生产产品,或至少在当时当地完成最后的定制生产工序。对于交货点定制除了生产的最后工序转向客户外,还可以把整个生产过程移到交货点,以此改造整个企业的业务和潜在利润。把所有生产转向客户时,生产与交付必须相结合,而且开发时必须考虑到新产品或服务要在交货点被定制,此时就需要企业有重大创新和经常性的发明。 大规模定制企业的核心能力表现为其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为顾客提供充分的商品空间,从而最终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上。 大规模定制分为按订单销售(Sale-To-Order)、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 Order)、按订单制造(Make-to-Order)和按订单设计(Engineer-to-Order)四种类型。 存。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译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因此有些管理专家也称精益生产方式为JIT生产方式。 核心: 1、追求零库存 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无库存生产,或使库存达到极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几个重要基本术语(1)

2015版 ISO9000族标准的几个重要基本术语 2015版ISO 9001标准引用的2015版ISO 9000标准“术语和定义”,共13 类、138个术语(其中包括了.SO/IEC导则一第1部分一ISO增刊附件SL的全本术语和ISO 9000族其他标准的术语等),比起ISO 9000: 2005 (GB/T 19000-2008)的“术语和定义”(共10类、84个术语),有所扩大和增加。特别是,对很多重要的基础术语进行了修订和创新(例如输出、产品、服务),为ISO 9001标准的应用和审核带来较大变化和变更,新术语和定义将有助于标准实现其目标和结果。 ISO/FDIS 9000: 2015全部术语和定义的具体分布如下: 3.1有关人员的术语:6个; 3. 2有关组织的术语:9个; 3.3有关活动的术语:13个; 3.4有关过程的术语:8个; 3.5有关体系的术语;12个; 3.6有关要求的术语;15个; 3.7有关结果的术语:11个; 3.8有关数据、信息和文件的术语:15个; 3.9有关顾客的术语:6个; 3.10有关特性的术语:7个; 3.11有关确定的术语:9个; 3.12有关措施的术语:I0个; 3.13有关审核的术语:17个。 ISO 9000: 2015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是学习和应用ISO 9001:2015标准的基础,为便于同学对1S0 9001: 2015版标准的理解,我们选择了20个重要术语进行解释。“术语的理解”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该术语,条款编号是引用ISO/FDIS 9000: 2015标准的编号。 有关组织的术语 【本节对下列术语进行了解释】 ●组织环境(条款3.2.2); ●相关方(条款3.2.3) ●顾客(条款3.2.4);

营运资金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一、营运资金的特性 1.营运资金的特点 营运资本金又称营运资本、循环资本,是指一个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通常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所以也称净营运资本。营运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毛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又称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营运资金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周转期短。营运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从货币资金开始,经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再回到货币资金,不断周转变化,根据营运资金的定义,这一转换过程通常 在一年以内(一般只有几个月)。由于营运资金的周转期较短,对企业的影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用短期融资的办法加以解决。 (2)形式多样。营运资金在周转过程中要经历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循环,它将同时以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成品资金等不同形态并存于企业之中。也就是说,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易变现性。 (3)波动性。企业的营运资金数量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波动性。一般来讲,生产经营具有季节性的企业的资金波动性较大,非季节性企业的营运资金的波动性较小。 (4)灵活性。企业的营运资金筹集渠道广泛,变现相对容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2.营运资金的周转 营运资金的周转始于现金支出,终于货款(现金)收回,这个循环称为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的周转期与下述的因素有关:

(1)存货周转期。即从企业购入原材料开始,到企业产品售出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应收账款周转期。从企业售出产品开始,到货款收回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存货周转期与应收账款周转期之和为企业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 (3)应付账款周转期。从企业购入原材料开始,到企业为购入的原材料实际支付货款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其重点是保证企业能够按时按量地偿付各种到期债务,为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使企业不致出现资金调度失衡、资金运用捉襟见肘的窘境。这对保持企业的良好资信和筹资能力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十分重要的。搞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数量 企业经营所需的营运资金数量多寡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活跃时,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会不断增加,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萎缩时,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也会相应减少。由于不同外部环境和经营状况下营运资金的需求与占用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合理确定所需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量。 2.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用资金 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和节约使用资金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遵守勤俭节约的原则,挖掘资金潜力,精打细算地使用资金。 3.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与长期资金相比,短期资金的盈利能力较低,有些短期资金(如库存现金)甚至根本不产生投资收益。因此,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加快短期资金周转,减少短期资金占用,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这是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

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类型分类的规格术语、结构术语及机动车使用性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机动车power-driven vehicle 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有轨电车、摩托车、挂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和特型机动车。 2.2 汽车motor vehicle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 ——载运人员和/或货物; ——牵引载运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 ——特殊用途。 本术语还包括: a) 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如无轨电车; b) 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 的三轮车辆。 [ GB7258-2004的3.2] 2.2.1 载客汽车passenger vehicle 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人员的汽车,包括以载运人员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注:改写自GB7258-2004的3.2.1和3.2.2。 2.2.2 载货汽车goods vehicle 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货物或牵引挂车的汽车,包括以载运货物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2.2.3 专项作业车special motor vehicle 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特殊工作的汽车,不包括以载运人员或货物为主要目的的专用汽车。 注:改写自GB7258-2004的3.2.5。 2.3 有轨电车tram 以电动机驱动,设有集电杆,架线供电,有轨道承载的道路车辆。 2.4 摩托车motorcycle 由动力驱动的,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的道路车辆,但不包括: a) 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 的三轮车辆; b) 最大设计车速、整车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等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c) 电驱动的,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 且整车整备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两轮车辆。 注:改写自GB7258-2004的3.5和3.6。 2.5 挂车trailer 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由汽车或拖拉机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载运货物;

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运营管理:也叫运作管理,是对生产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过程 和管理行为。 2、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3、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 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4、生产(运营):是一切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输入输出过程,也称投入产出过程。 5、生产运作(运营)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6、制造性生产: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7、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 成产品的生产。 8、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成产品 的生产。 9、备货型生产MTS: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10、订货型生产MTO: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11、工作地:是人们运用机器和工具对物料进行加工制作或为顾客服务的场所 12、工作地专业化程度:是指工人从事同样的操作的重复程度。 13、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工艺专业化形 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 14、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 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 15、生产率:是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之比。 16、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 17、工作职务轮换: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 18、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19、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是指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 间,也称定额时间,由作业时间与宽放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准备与结

有关质量的术语

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2、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的相关方提出。 3、等级grade 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示例:飞机的舱级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注1: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注2: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5、能力capability 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主些目标的体系 注:一个组织和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4、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和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注1:通常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注2:本标准中提出的质理管理原则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5、质量目标 quality 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注1:质量目标通常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制定。 注2: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6、管理 management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在英语中,术语“management”有时指人,即具有领导和控制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当“management”以这样的意义使用时, 均应附有某些修饰词以避免与上述“management”的定义所确定的概念 相混淆。例如:不赞成使用“management shall……。”而应使用“top management shall……。” 7、质量管理者t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理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游戏运营概念及术语

游戏运营概念及术语 付费率=付费用户÷活跃用户x100% 活跃率=登陆人次÷平均在线人数 ARPU值=收入÷付费用户 用户流失率=1-(游戏当前活跃用户规模÷历史注册总量) 同时在线峰值=24 小时内同时在线最高达到人数 平均在线=24 小时每小时同时在线相加总和÷24 小时 中国大陆运营游戏平均同时在线用户=ACU 【又称ACCU】 采用道具收费模式游戏活跃付费用户=APC 活跃付费账户=APA 付费用户平均贡献收入=ARPU 当日登录账号数=UV 用户平均在线时长=TS 最高同时在线人数=PCU 【又称PCCU】 同时在线人数=CCU 付费人数一般是在线人数2~4 倍。 活跃用户(玩家)是指通过你的推广代码注册,不属于小号或作弊情况、正常进行游戏一个月以上未被官方删除的用户视为活跃用户。 您推广的两个用户目前还没有通过至少1个月的审查时间,您可以在您的推广纪录中查看您推广用户的注册时间。且这两个用户需要满足上述对活跃玩家的定义才能称为活跃玩家。 活跃付费账户=APA。每个活跃付费用户平均贡献收入=ARPU。 【活跃天数计算定义】 活跃天指用户当天登陆游戏一定时间、认定用户当天为活跃、活跃天数加1 天 当天0:00-23:59 登陆游戏时间2 小时以上用户当天为活跃天、活跃天数累积1 天 当天0:00-23:59 登陆游戏时间0.5 小时至2 小时、活跃天数累积0.5 天 当天0:00-23:59 登陆游戏时间0.5 小时以下、不为其累积活跃天数

每日: ---------用户数量描述 在线人数:(取的当日某个时刻最高在线,一般发生在9:30 左右) 新进入用户数量:(单日登录的新用户数量) 当日登录用户数量:每日登录/在线: ---------盈利状况描述 每日消耗构成:(根据金额和数量做构成的饼状图) 每日消耗金额: 每日消费用户数量: 每日充值金额: 每日充值用户数量: 每日充值途径: ---------产品受关注程度描述 官网首页访问量: 客户端安装量:(根据安装完成弹出的页面) 客户端下载量: 客户端下载点击量: 安装率: 下载安装/下载量 ---------游戏系统描述 每日金钱增量、消耗和净增值: 等级分布: 忠诚用户等级分布: 特征物品市场价格(如联众游戏豆): 每周: ---------用户群体描述 活跃用户数量: 当周登录过游戏的用户数量忠诚用户数量: 本周登陆3 次以上(当天重复登陆算1 次),最高角色等级超过15级,在线时长超过14 小时的帐号

基础知识-有关质量的术语

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 1. 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2. “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是指本来就有的,尤其指永久的特性。 要求requirement: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 1.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的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2. 特定要求可使用限定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顾客要求。 3. 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4.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等级grade:对功能用途相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不同质量要求的分类或分级。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注: 1. 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2. 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能力competence: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注: 1. 在本标准中,所定义的能力的概念是通用的。在ISO其他的文件中,本词汇的使用可能更加具体。 2. 在GB/T 19000族标准中,术语能力(capability)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 体系(系统)system: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管理体系management system: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营运工作的基本思路

营运工作的的思路(基本原则)、 根本目标、基本职责、架构及主要措施 一、思路与原则: 营运工作是以做实各门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营运管理模式,完善营运标准,突破营运技术为抓手,以对各门店日常营运工作指导督办、协调服务,检查考核为基本工作内容。从而做实门店各基本环节。 营运总监代表平价连锁公司经理室具体负责营运工作,并其工作成效对总经理负责。各门店店长日常工作及其成效对营运总监负责,并接受其工作指导、服务与考核。 二、营运工作根本目标: 是不断提升门店创效能力。完成年度连锁公司下达各门店经营指标和管理目标。 三、基本职责与组织架构:下设营运管理部、大客户开发部 (一)营运管理部: 1、服务管理组: (1)质量(计量、标准、食品安全) (2)服务及培训 (3)购物环境 2、货品管理组: (1)商品陈列 (2)缺货管理 (3)订单达成 (4)商品周转 3、市场调查与制度建设组: (1)市场调查与调整 (2)门店团队建设 (3)营运执行标准手册的完善与修改 4、业态创新与网点储备组(配合集团发展中心) 5、数据分析与费用管理组 (1)门店及各品类数据分析、为调整品类结构、布局、毛利率政策

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2)各门店资源收费管理 (3)各门店费用支出的过滤与审核 大客户开发部: 1、项目经理组 2、多功能服务开发组 3、实物配送组 4、卡券管理组 5、计划考核组 (二)组织架构、编制与管理层级: 见附件。 四、履行好以上职责应解决的问题: (1)制度、流程保证。营运工作必须有责有权、责权对等。 (2)必要的投入与激励。 ①工作人员数量匹配,确保可能把工作做精细(经理室应尽快确定总部营运编制及对应管理层级、人员逐步到位),总部营运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流动性,工作人员年龄应以25——35岁之间为主体,主流从门店课长、卖场负责人、店助中来,锻炼1年左右后输送到各门店店助、店长岗位上去。营运岗位应成为未来连锁快速发展中店长(店助)的摇篮。 ②必备工具如巡店专用车,以提高市内天天巡店工作效率。 2、自身认识提高与思路的再厘清: (1)营运队伍从总监做起,必需专心钻研,全部精力投入营运工作中,提高自身胜任度,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 (2)连锁营运工作从业队伍对自身价值认识需提高,要充分认识营运在连锁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作用,不可自我矮化,虚拟化。 (3)要与连锁公司其它职能部门良好的沟通与同步开展工作。营运是连锁体系中承上启下的环节,需与其它部保持良好工作互动:重点如:采购、人力资源部、营销、物业等部门。 (4)根据平价连锁营运现状,营运工作市、内外门店在时间和内容上各有先后侧重:思路为市内营运基础较好门店任务是快速提升

运营管理的名词解释部分

名词解释: 新学习曲线: 企业在与顾客不断互动沟通中,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制度安排、组织结构、资本投资方面逐渐积累经验,逐渐改进管理方法,从而使生产和运作效率不断改进,单位产品的顾客牺牲也会下降。 运营资源6P:Plants、Parts、Process、People、Planning&Controlling System、Purchasing。 战略灵捷:指企业的战略能够在机会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快速反应,不断重组人力、技术、财务资源来适应变化。具体途径包括:丰富顾客价值、通过合作提高竞争力、建立适应变化/不确定性的组织、利用人力和信息的杠杆作用。 生产力:Productivity is the ratio outputs(goods and serves) divided by the input(resource such as labor and capital) 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信息、设备和能源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改进和实施,它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来说明、预测和评价这一集成系统将得到的结果。——美国工业工程学会(简称AIIE) 订单赢得要素:是一个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差别化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生产运作指标。 质量功能展开:是将消费者的心声融入产品发展过程的一种结构和方法。其目的是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因素分解而使其进入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每一个层面。 流程再造:为了获取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进行衡量的戏剧性成就,而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关键性的再设计。 服务蓝图:A tool for simultaneously depicting the service process,the points of customer contact,and the evidence of service from the customer’s point of view. 服务质量概念模型: 工序同期化:通过合并拆开原有工序,使流水线中各道工序(或工作站)的工时等于流水线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的均衡化工作。 车间布局的对象专业化原则:指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对象的生产单位。该原则适用于大量大批或成批生产类型。 车间布局的工艺专业化原则: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阶段的特点,把同种类的生产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该原则适用于单价、小批生产类型和工具、机修、动力车间。 生产计划系统:是一个包括需求计划、中期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材料计划、产能计划、设备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相关计划职能,并以生产控制信息的迅速反馈连接构成的复杂系统。 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系统):是依据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库存记录和已订未交定单等资料,经由计算而得到各种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物料的需求状况,同时提出各种新订单补充的建议,以及修正各种已开出订单的控制系统。 六西格玛质量标准: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6σ质量标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其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5S管理: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译成中文便是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消费者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外购(out sourcing):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工艺延迟:指在供应链中将产品进行分化的工艺步骤尽可能的往后设置。 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将原材料转变成零件、部件直到最终产品,并将这些产品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运送到下一个环节等方面的功能。 供应链的市场调节功能:保证到达市场的产品种类与顾客要购买的产品种类相符合的功能。 二、思考题 1、生产管理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