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教人员必须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仪器上岗证的注册

带教人员必须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仪器上岗证的注册

带教人员必须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仪器上岗证的注册
带教人员必须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仪器上岗证的注册

带教人员必须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

仪器上岗证的注册

只有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仪器上岗证注册人员,才能具备带教条件,这类人员具有超声医生应有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因为一个正确的诊断往往是医学理论,临床经验和正确思维方法三者有机结合的结果,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积累了相当的临床经验,并对疾病的诊治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后,才能认识超声检查在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才能真正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这样的带教人员才能帮助进修医生掌握操作技能和超声专业知识。通过多年来在临床带教中的观察总结,优秀的超声医生带教出来的进修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具备了超声医师资格,而普通超声医生带教出来的进修人员回去开展工作,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的是不合格超声医生。

给进修人员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进修人员水平存在一定差别,我们将该类人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初学者;另一种是从事超声工作者,工作年限长短不一,3~7年。全部在基层卫生院工作,中专及大专学历,一部分所学的专业是医生,另一部分是学护师,极个别的是当地卫校短期培训即上岗工作,没有学影像专业的,执业水平大打折扣,缺乏上岗经验和岗前正规培训,因此每个学员的起点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不能在同一模式下带教进修医生。给每个学员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预期达到各自不同的

超声诊断水平。

理论知识准备

首先要求学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各脏器超声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理论知识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疾病特征的认识和正确思维的培养,最终影响诊断。必须熟悉解剖结构,否则难以判定病变部位以及解剖结构方面的改变。影像解剖学、病理形态学是超声诊断学的基础,在学习超声过程中,要经常复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进修学员明确自己应有的知识结构,超声诊断涉及临床多个专业,各专业知识如腹部、妇产、泌尿、浅表器官等。随着超声检查新领域的开辟,对超声医生知识面的要求会越来越宽,各专业中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并发症和鉴别诊断以及发病率、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断手段有哪些、其他检查的优劣,甚至治疗的主要原则、观察随访重点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应循序渐进的学到学好。

超声仪器的保养

使用仪器前学员应先检查室内的温度、湿度是否在正常范围,温度太低因病人检查时部分身体暴露易受凉;温度太高仪器的散热效率下降,可能导致机内温度过高而工作失常或元器件损坏,开机前必须

检查电源以及仪器上的接触装置是否良好,以确保病人和医生的安全,探头是超声仪器的重要部件,使用时应避免探头摔打,牵拉导线。用不带腐蚀性的清洁剂擦洗探头残余耦合剂,每天清洁仪器台面,擦除荧光屏上的灰尘,按顺序开机与关机。因为部分学员是从事超声工作者,可是对仪器使用的基本常识一点不知,甚至犯很低级的错误,例如不关主机就先关总电源或稳压器,荧光屏以及主机操作台用酒精或湿毛巾清洗等。所以,笔者认为学员一定要熟悉仪器的性能,使用仪器前必须详读有关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超声仪器的调节使用

因基层医院使用的仪器一般为B型超声诊断仪,没有彩色超声显像仪,因此我们要求学员必须掌握B超的使用,简单了解彩超。首先,要学好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了解声源、声束、声场分辨力以及人体组织声学的概念,才能够知道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尤其是探头频率的使用,低频探头与高频探头在临床中如何应用,探头频率随深度变化,选取不同的频率,往往是近场取高频,中场取中频,远场只保低频。仪器不用时应冻结图像,熟悉操作总增益调节、TGC调节、灰度及对比度调节,正确地调节各个按钮,发挥其功能,仪器调节不当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并且要求学员必须熟练掌握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的伪差,因为它经常在超声诊断的图形中伴生,由此可造成图像伪差,致使错误分析,增加漏诊和误诊率。

扫查切面与声像图方位标识

学员熟悉体表解剖标志,如腹部扫查时常见的解剖标志有腹正中线、脐平面、髂嵴平面、剑突肋缘、髂前上棘、耻骨联合等,背面以脊柱棘突、肩胛角、第12肋骨下缘以及髂嵴上缘作参考点、参考线以确定成像平面的方位与距离。并且要掌握以下基本断面:纵断面(正中、正中旁)、横断面、斜断面、冠状断面(属纵断面的一种),用各种不同切面识别脏器及病灶,无论以横向或纵向扫查,探头移动的手法应是顺序连续平行断面法或称“编织”式扫查法,切忌跳跃式扫查。还要清楚声像图方位的标识方法,超声图像反映人体某一部位的断面结构,因而应准确说明它们的空间位置。笔者发现少数学员在反馈报告中出现病灶部位左右、前后、头足关系判断错误。

图像分析与诊断报告

通过仪器调节,各种不同切面扫查,最终获得理想的图像,对图像的外形、边界和边缘回声、内部结构特征、后壁和后方回声、周围回声强度、周邻关系、功能性检测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临床思维的正确性,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超声解决的问题。提醒学员在检查过程中应经常想到病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现?可能还有哪些潜在的问题?应如何诊断或给临床医生提示些什么?对上级医

师的诊断是否有清晰的理解。由于经验不足和检查条件的限制,出现漏诊与误诊时应如何正确对待,对自己诊断不明确的应向上级医师、专家请教给予指导。超声检查只是临床检查的一种手段,因此对超声图像的分析必须注意参考临床表现,任何结论不能脱离临床表现,千万不要“就影像谈诊断”,不能脱离声像图的客观表现去“迎合临床诊断或其他检查结果”的结论,这样将降低临床医生或患者对超声医生的信任。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不但应对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回声特点、动态变化及毗邻关系等进行准确的客观描述,而且有些重要的阴性所见也应描述,有的病变在其发展过程中,声像图也会出现动态变化,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超声随访来复核最初的诊断,超声诊断报告应正确地把这种变化反馈给临床。只要有效的将医学理论,临床经验和正确思维方法三者有机结合,我们才能进行正确而恰当的超声诊断,使超声的诊断不断接近甚至达到类似病理诊断的深度,才能体现出超声检查在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对学员以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不仅要学好基础理论,还要努力学习检查方法,实践出真知,应多次反复地检查病人,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始终牢记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敢于正视自己的知识欠缺,不断向上级医师、专家请教,为自己

争取学习与提高的机会。

做好反馈与随访,无疑是丰富知识,避免错误,提高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在进行超声显象检查时,熟悉仪器性能、掌握基本手法、全面正确分析描述,并参考其他检查结果,临床思维,提出检查结论。

针对超声科工作特点,3~4年成才,6~8年成为主力,所以要求学员不定期到上级医院参加进修学习,熟悉超声领域新技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争取达到一名优秀的超声医生。

LA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重点考点总结

LA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篇总论 1.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2%,放射治疗治愈18%, 化学药物治疗治愈5%。一些国家的恶性肿瘤诊断后,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50%。50%的放射治疗为根治性放射治疗。 2.放射肿瘤科及放射肿瘤医师:放射肿瘤科是一个临床学科,和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并列。 3.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放射敏感性的四个主要因素是肿瘤细胞的固有敏感性,是否乏氧细胞,乏氧 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放射治愈性是指治愈了原发及区域内转移的肿瘤。中等敏感的肿瘤放疗效果好。 4.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肾脏20,肝脏25,肺脏30,脊髓45,小肠、角膜、脑干50,皮肤55,骨、大脑6 0Gy。 5.分割照射的基础是正常组织的修复,肿瘤细胞的再氧和,肿瘤细胞的再增殖。超分割的目的是保护正常 组织,加速超分割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目的是克服肿瘤细胞的再增殖。 6.亚临床病灶的定义:一般的临床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肉眼也不能看到,显微镜下也是阴性的病灶,常常位 于肿瘤主体的周围或远隔部位,有时是多发病灶。鳞癌的亚临床病灶的照射剂量为50GY。 7.局部控制对远处转移影像的认识:放射治疗是一个局部或区域治疗手段,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只能是提 高局部或区域控制率。局部控制率越高,远处转移率越低。 8.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a、后装;b、单一高活度的放射源,源运动由微机控制的步进马达驱动;c、放 射源微型化;d、剂量分布由计算机进行计算 9.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永久性插植的源包括碘-125和钯-103,腔内和管内照射主要用 钴-60,而铱-192由于能量低,便于防护,所以更常用,铯-137已少用,因为它活度低,体积大。 10.近距离治疗剂量率的划分:低剂量率(2~4GY/H),中剂量率(4~12GY/H),高剂量率(>12GY/H), 使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肿瘤时,总剂量低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11.近距离治疗的适应症:主要用于外照射后复发或残存的病变,或者是小病变,且没有淋巴结转移,或淋 巴结转移已经控制,无远地转移。内容包括:腔内或管内照射,组织间照射,术中照射,模照射。禁忌症:靶体积过大(易发生坏死),肿瘤侵犯骨(治愈机会小,且容易造成骨坏死),肿瘤界限不清,肿瘤体积无法确定。 12.综合治疗:术前放疗----使肿瘤缩小,减少播散,但缺乏病理指导,延迟手术,用于头颈部癌,肺尖癌等; 术中放疗----靶区清楚,很好的保护正常组织,但只能照射一次,不符合分次照射原则,用于胃癌;术前后放射治疗用于头颈部癌,软组织肉瘤。 13.部分术后放疗间隔:肾母细胞瘤术后不要超过10天放疗,最好48小时内,一些良性病如疤痕疙瘩要 求手术后拆线当天起放疗,预防骨关节创伤或手术后的异位骨化应在术后1~2天开始,最迟不超过4天。 14.电离辐射诱发的肿瘤,最常见的是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肉瘤,上皮型癌肿中则以乳腺癌和肺癌常见。15.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radiation-inducedcarcinogenesis RIC)之一------电离辐射诱发的肉瘤(radiation-inducedsarcoma RIS)的诊断标准:1.RIS所发生曾接受照射的区域,在照射前组织病理学和/或临床影像学均无已存在肉瘤的证据,以尽可能排除与放射治疗无关诱因所导致的自发性肉瘤;2.RIS有组织病理学的证实,明确为与原治疗肿瘤不同的病理诊断,组织形态学的描述不能RIS的鉴别;3.曾接受照射,RIS发生于5%等剂量线范围内;4.一般有相对为长的潜伏期(10~20年),但亦接受<2年的短暂潜伏期。 第二篇放射物理学 第一章照射剂量学 1.照射野:由准直器确定的射线束的边界,并垂直于射线束中心轴的射线束平面。有两种定义方法:一 是几何学照射野,即放射源的前表面经准直器在模体表面的投影;二是物理学照射野,即以射线束中心轴剂量为100%,照射野两边50%等剂量线之间的距离。 2.源皮距(SS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受照物体表面的距离。 3.源轴距(SA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等中心的距离。 4.参考点:模体中沿射线束中心轴深度剂量为100%的位置。对于低于400KV的X线来说,该点定义为模 体表面。射线质:用于表示射线束在水模中穿射本领的术语,该质是带电和非带电粒子能量的函数。 5.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depthdose PDD):水模体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 参考深度的吸收剂量的比值。影响因素包括:射线能量,照射野,源皮距和深度。各个放疗中心应根据机型的不同具体测量和建立不同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数据。 6.组织空气比(tissue air ratio TAR):水模体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空气中距离放射源相 同距离处,在一刚好建立电子平衡的模体材料中吸收剂量的比值。若深度正好位于参考深度d0处,其组织空气比通常取名为反向散射因子或峰值散射因子。影响因素包括:射线能量,照射野,深度。 7.组织模体比(tissuephantom ratioTPR):水模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距放射源 相同距离的同一位置,校准深度处吸收剂量的比值。校准深度的选择低于10MV的X线为5cm,10~25MV的X线为7cm。影响因素同TAR。

最新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汇总

2013年大型设备上岗 证考试

2013年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MRI医师)真题及参考答案 1、 MRI人成像矩阵是指: A、视野的范围B 、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像素数 C 、采集图像时的激励次数 D、完成序列采集的层数 E 、接收线圈的开启次数 2 、下列关于后天性椎管狭窄的常 因,错误的是 A、椎间盘突出 B 、骨质增生 C 、后纵韧带增厚钙化 D 、黄韧带增厚 E 、前纵韧带增厚钙化 3、关于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CT、MRI首选检查方法 B、术前DSA检查对了解肿块大小、范围、血供有重要意义 C、MR冠状面扫描有助于显示病变 颅内蔓延情况 D、肿瘤在T1WI上为中等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E、增强后病变无明显强化 4、患者女,两年前因乳腺癌行右乳癌根治性手术,CT检查如图1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周围性肺癌 B、转移瘤 C、结核瘤 D、错构瘤 E、肺脓肿 5、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 A、肝总管

B、肝内胆管 C、胆总管 D、十二指肠乳头 E、壶腹括约肌 6、肝外梗阻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A、胆道结石 B、胆囊结石 C、胆囊炎 D、肝癌 E、黄疸性肝炎 7、下列胎儿的MRI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 MRI可以准确评估胎儿四肢的长 B、 MRI可以准确判断胎儿的出生体重 C、较好的评估胎儿脑发育及脑畸形 D、 MRI可以准确评价胎儿心脏及其畸形 E、 MRI可以准确判断胎儿体位 8、怀疑脑膜瘤时行增强MRI扫描,不正确的是 A、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B、发现平扫不易检出的小脑膜瘤 C、进一步了解瘤内部结构 D、可显示“脑膜尾征” E、鉴别肿瘤与瘤周水肿 9、前列腺癌最易发生的区域是 A、移行带 B、周围带 C、中央带 D、精囊腺带 E、尿道周围带 10、 FLAIR 序列A、可以有效地抑制脑脊液信号 B、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肪信号 C、可以有效地抑制高信号

历年CT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问题详解

历年CT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患者女,46岁,两眼不能完全睁开,全身无力2个月,前纵膈发现占位性病变,应首先考虑为 A.恶性畸胎瘤 B.良性畸胎瘤 C.血管瘤 D.胸腺瘤 E.皮样囊肿 2.CT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作用为 A.确定病变的性质 B.明确病变的围 C.鉴别良、恶性 D.发现钙化 E.发现囊变 3.增强CT扫描如图1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栓塞 B.中心性肺癌 C.纵膈淋巴肿大 D.增强扫描伪影 E.正常表现

4.常见颞骨骨折可分为 A.纵行骨折与横行骨折 B.横断骨折与粉碎性骨折 C.撕脱骨折与横断骨折 D.压缩骨折与粉碎性骨折 E.爆裂骨折与撕脱骨折5.患者男,35岁,发热2周,疲乏,夜间盗汗,右下胸壁呼吸音减低,叩诊浊,胸片示右下肺野大片阴影,膈面影消失,下列疾病可能性最大的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原体肺炎 C.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胸膜转移瘤 6.不属于碘对比剂轻度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是 A.恶心、呕吐 B.荨麻疹 C.眩晕、头痛 D.喷嚏、流泪 E.休克、心搏骤停 7.引起“肺气囊”改变的常见致病微生物是 A.肺炎双球菌 B.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病毒 E.支原体 8.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最大的X线征象是 A.分叶和毛刺 B.空洞 C.钙化 D.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 E.无卫星病灶 9.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的主要不同点是 A.探测器结构 B.准直器位置 C.X线球管热容量 D.容积数据采集系统 E.滑环技术装置 10.肺原发综合症的典型表现为 A.位于右上肺的片状阴影 B.有病变区伸向肺门的条索状影 C.肺门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D.原发灶、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E.两肺散在斑点密度增高影

全国医用设备上岗证资格考试

全国医用设备上岗证资格考试 MRI医师专业考试大纲 (含CT医师.一般X线诊断部分) (201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治理方法》(卫规财发

[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 年开始分不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 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 MRI医师专业考试大纲 1.主磁体:主磁场强度(高斯和特斯拉)、主磁场平均度及其意义 2.梯度系统:梯度线圈的作用、梯度磁场的产生、梯度线圈的要紧性能指标 3?射频系统:分类及其作用、表面线圈、表面相控阵线圈 4.谱仪、运算机系统及其它辅助设备第二节磁共振成像的物质基础 1.原子的结构 2.自旋和核磁:核自旋现象、核磁现象 3?磁性原子核和非磁性原子核:磁性原子核的条件 4.川于人体磁共振成像的原子核 5.人体组织MRI信号的要紧来源 第三节进入磁场前后的氢质子核磁状态 1.进入主磁场前的核磁状态 2.进入主磁场后的核磁状态 3?进动:进动的概念、进动频率(Larmor频率) 1.共振和磁共振:共振概念、共振的条件和实质、磁共振现象 2.90。脉冲的宏观和微观效应 第五节核磁弛豫 1.弛豫的概念 2?自山感应衰减和横向弛豫:现象、机理、二者的关系、T2JI 3?纵向弛豫:纵向弛豫的概念和机理、T1值及其阻碍因素 1.加权的概念 2.质子密度加权像 3.T2加权成像 4.T1加权成像 第七节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定位 1.层面和层厚:层面选择原理,层厚与射频脉冲及梯度场强度的关系 2.频率编码:频率与位置的关系,频率编码梯度场的施加 3?相位编码:相位与位置的关系,相位编码梯度场的施加 4.三维采集的空间编码 第八节K空间的差不多概念 1.K空间的概念 2.K空间的差不多特性:相位编码线的概念、K空间的要紧特性 3.K空间的填充方式 笫九节磁共振信号的产生 1.磁共振信号 2.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3?自旋回波信号:180度相位聚焦脉冲的作用和机理 4.梯度回波信号:梯度回波产生的机理 第十节阻碍MR信号强度的因素 1?阻碍MR信号强度的因素:要紧因素及其阻碍程度

MRI技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MRI技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1.MRCP与ERCP相比,其缺点是(E) A.MRCP不需注射对比剂 B.无创伤检查 C.对胆道感染患者可做检查 D.对碘过敏患者可做检查 E.MRCP不可做治疗 2.下列摄影体位,标准规定曝光时间对较长的是(E) A.胸部后前正位 B.膝关节侧位 C.腰椎正位 D.腰椎侧位 E.腹部泌尿系平片 3.临床怀疑脑萎缩或脑转移瘤时,横断面扫描应从颅底扫描至(A)A颅顶层面 B.侧脑室体部层面 C.松果体层面 D.第三脑室层面 E.鞍上池层面 4.X线管和探测器静止不动,病人随扫描床移动的扫描称作(B) A.一般扫描 B.定位扫描 C.快速连续扫描

D.动态扫描 E.重叠扫描 5.关于急性出血期的描述,正确的是(C) A.MR信号不会发生变化 B.T2扫描时,为高信号 C.出血时间在发生后1-3天内 D.氧合血红蛋白变为去氧合血红蛋白,不显顺磁性 E.氧合血红蛋白变为去氧血红蛋白,具有3个不成对电子 6.横向弛豫T2是100ms,过多长时间它的横向磁化衰减到最初的37%(D) A.10ms B.37ms C.50ms D.100ms E.200ms 7.关于部分容积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E) A.高密度组织中的低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高 B.低密度组织中的高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低 C.CT扫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是不可避免的 D.在同一层面中,不同密度的组织CT值均化现象 E.高档CT机,不存在部分容积效应 8.主防护材料应具备的铅当量厚度是()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9.影像质量控制方法中,常借用图表,下列不属于CT影像质量控制使用的图表是() A.分布图 B流程图 C.因果图 D.散点图 E.矩形图 10.关于分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晰度是被照体影像细节分辨的能力 B.清晰度与分辨力是同一概念 C.分辨力率也称解像力 D.分辨力率表示的是一个值 E.分辨力的单位是LP/mm 11.SE序列两个相邻90°RF脉冲之间的时间定义为(E) A.TE B.2TE C.TI D.2TI E.TR 12.关于肩关节扫描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扫描方法: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B.扫描序列:SE序列T1加权,FSE序列T2加权 C.T2加权不加脂肪抑制

大型仪器上岗证

CT技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2013年【真题】 2014-08-13果丝医考网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 需要做CT增强扫描的是 A.脑萎缩 B.颅内肿瘤 C.颅脑外伤 D.急性脑出血 E.颅颌面畸形 2. 不属于CT扫描注意事项的是 A.准确定位 B.作必要的记录 C.选择正确的延迟扫描时间 D.四肢检查尽可能双侧同时扫描 E.体位方向需准确标明 3. 腹主动脉CTA不能显示的血管是

A.肾动脉 B.脾动脉 C.无名动脉 D.腹腔动脉 E.肠系膜下动脉 4. 与CT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无关的是 A.螺距 B.管电流 C.管电压 D.机房屏蔽 E.层厚 5. CR系统中记录X线影像的是 A . IP B .胶片 C .显示器 D.增感屏 E .平板探测器

6. 医用干式激光打印机的技术优势不包括 A.影像打印质量好 B.照片质量稳定性好 C.无废弃药液污染 D.可接驳多台成像设备 E.对胶片型号匹配要求低 7.冠状动脉CTA在下述哪种层面进行小剂量实验,以确定扫描延迟时间 A.鞍上1cm层面 B.在胸主动脉中段层面 C.主动脉根部底层 D.在门静脉主干层面 E.腹主动脉腹腔干开口层面 8.有关窗宽、窗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窗宽、窗位的调节称为窗口技术 B. 窗宽、窗位的调节属于后处理技术 C. 窗宽增加,灰阶级数增加,灰阶变长 D. 窗宽增加,软组织内的小病灶显示好

E. 调节窗宽、窗位能改变图像的对比度 9.结肠CT增强扫描的扫描延迟时间是 A.30秒 B.40秒 C.50秒 D.60秒 E.120秒 10.关于腹主动脉CT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于动脉瘤及动脉瘤术后疗效观察 B.扫描延迟时间为5~10秒 C.为了观察夹层动脉瘤真假腔情况,可以行两次扫描 D.增强扫描后,应留观15到60分钟 E.重建层厚一般为3mm 11~22题暂时缺失 23.CT高分辨率扫描的优点是 A.辐射剂量低,运动伪影少 B.可以做0.1mm的超薄层重建

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考试历年真题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 CDFI上岗证历年考试真题 (1999年-2011年) 1999年彩色多谱勒(CDFI)上岗证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主动脉口血流,速度标尺应如何选择应用: A.选择高速档 B.选择低速档(例如0.20m/s) C.随意,不需注意调节 D.选择中等速度(例如0.60m/s) E.以上都不是 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伪彩(B彩)的区别是: A.彩超就是伪彩 B.彩超是由灰阶转换来的 C.伪彩是彩色血流显像 D.彩超与伪彩完全不同 E.以上都对 3.下列数字扫描变换器(DSC)所实现的功能哪个是错误的: A.将超声模拟信号转变成电视制式信号 B.比较容易地实现图像放大 C.完成线性内插补并实现丰富的灰阶 D.实现字符显示及图像存储 E.增强了滤波器的性能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工作流程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将多普勒信号进行A/D转换 B.经自相关技术计算多普勒平均速度、方向和速度分散C.依血流方向及流速做彩色处理 D.彩色血流图与灰阶图像叠加 E.不需再经D/A转换 5.超声三维重建技术目前的临床应用情况是: A.正处于发展改进阶段 B.作为常规已成功的用于临床 C.图像已非常逼真 D.用于心脏实时成像已变得简单、易行 E.现在已能取代二维超声及彩超 6.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超声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热点:A.谐波成像技术 B.声学造影技术 C.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D.伪彩色二维显像技术 E.介入超声技术 7.以下人体组织、体液回声强度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均质性液体如胆汁、囊液、尿液通常为无回声B.非均质性液体如囊肿内合并出血,回声可以增多、增强 C.均质性实质器官如肝脏和脾脏,内部呈中等水平回声D.软骨属于固体,内部回声较多,较强 E.骨骼和钙化的组织,回声显著增强 8.将人体组织、体液回声按其强度由强到弱排列,哪一项不正确: A.肾窦(肾中央区)>胰腺 B.肾皮质>脾脏>肾皮质 C.肾皮质>皮下脂肪>肾髓质 D.胰腺>肝脾 E.胆汁,尿液>血液 9.囊肿声像图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边界整齐,常呈圆形或椭形 B.外形光滑 C.内部均为无回声 D.后方回声增强 E.可有侧边声影 10.下列哪项实性肿瘤声像图特点是错误的: A.边界整齐、光滑或不规则 B.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 C.不可能出现无回声 D.可有后方组织衰减或声影 E.侧方声影可有可无 11.右肝肋缘下向上扫查时常可见到镜面伪像,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肝脏:膈下为肝脏实像,膈上为肝脏虚像 B.肝内肿瘤:膈下,膈上各有一个对称的肿瘤,前者为实像,后者是伪像 C.肝内囊肿:膈下,膈上各有一个对称性囊肿,前者为实像,后者是伪像 D.右侧胸腔积液时,以上镜面伪像更明显 E.右侧胸腔积液时,以上镜面伪像消失 12.内部混响(internal reverberation)一慧星尾征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出现: A.超声束垂直于胸壁和肺表面引起多次内部混响 B.超声束垂直于腹壁引起内部混响 C.超声束在器官组织的异物内来回反射 D.超声束垂直射入骨膜和骨表面 E.超声束射向肩关节软骨和骨表面时,在软骨内部来回反射 13.声速失真伪像可由于实际声速差别过大引起,超声表现为图像失真,测量误差,下列哪项最显著: A.肝、脾超声测量 B.巨大囊肿或脓肿超声显示和测量 C.巨大脂肪瘤的超声显示和测量 D.巨大子宫超声显示和测量 E.子宫大小的超声显示与测量 14.患者李某,患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用脉冲频谱多普勒检测,使用它的什么功能,可能确定有返流血流:

LA大型仪器上岗证试题

LA大型仪器上岗证试题 2010-12-13 13:20 来源:爱爱医我要评论(热) [导读]以下是大型仪器上岗证试题,由爱爱医医学网搜集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放射治疗科应是 A.辅助学科 B.临床学科 C.检验科室 D.属于影像科 E.理疗学科 2.胃的放射耐受剂量为(100 cm2)TD5/5 A. 1500cGy B. 2500cGy C. 3500cGy D. 4500cGy E. 55OOcGy 3.亚临床病灶 A.在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不重要 B.在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 C.对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可以不考虑 D.在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不必认真对待 E.与放射治疗临床工作关系不大 4.近距离治疗是 A.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 B.放射治疗的次要手段 C.外照射的重要补充手段 D.独立的根治治疗手段 E.姑息治疗手段 5.使用放射增敏剂的目的是 A.使肿瘤控制曲线向低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 B.使肿瘤控制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向低剂量方向移动 C.使肿瘤控制曲线向低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基本不移动 D.使肿瘤控制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基本不移动 E.使肿瘤控制曲线基本不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 6.低LET射线的特点是 A. RBE高,OER高 B. RBE高,OER低 C.RBE低,OER高. D.RBE低,OER低 E.与RBE和OER无关 7.放疗联合热疗时,每周可行多少次热疗 A.1一2次 B.3次 C. 4次 D. 5次 E. 10次(每天2次) 8.细胞存活曲线中关于D。错误的说法是 A.也叫平均致死剂量 B.是平均每靶被击中一次的剂量 C也可写成D37 D.在此剂量下,37%靶细胞被击中后死亡 E.在此剂量下,63%靶细胞被击中后死亡 9.考虑将某种药物用于临床,其治疗增益系数(TGF)应 A. <0 B.>0 C.<1 D.=1 E.>1 10.下列关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自我繁殖能力,正常情况下主要处于Go期

mri技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MRI技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答案1.MRCP与ERCP相比,其缺点是(E)A.MRCP不需注射对比剂 B.无创伤检查C.对胆道感染患者可做检查 D.对碘过敏患者可做检查E.MRCP不可做治疗2.下列摄影体位,标准规定曝光时间对较长的是(E)A.胸部后前正位B.膝关节侧位C.腰椎正位D.腰椎侧位 E.腹部泌尿系平片 3.临床怀疑脑萎缩或脑转移瘤时,横断面扫描应从颅底扫描至(A) A.颅顶层面 B.侧脑室体部层面 C.松果体层面 D.第三脑室层面 E.鞍上池层面4.X线管和探测器静止不动,病人随扫描床移动的扫描称作(B) A.一般扫描 B.定位扫描 C.快速连续扫描 D.动态扫描 E.重叠扫描 5.关于急性出血期的描述,正确的是(C)A.MR信号不会发生变化B.T2扫描时,为高信号 C.出血时间在发生后1-3天内 D.氧合血红蛋白变为去氧合血红蛋白,不显顺磁性 E.氧合血红蛋白变为去氧血红蛋白,具有3个不成对电子6.横向弛豫T2是100ms,过多长时间它的横向磁化衰减到最初的37%(D) A.10ms B.37ms C.50ms D.100ms E.200ms 7.关于部分容积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E) A.高密度组织中的低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高 B.低密度组织中的高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低 C.CT扫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是不可避免的 D.在同

一层面中,不同密度的组织CT值均化现象E.高档CT 机,不存在部分容积效应 8.主防护材料应具备的铅当量厚度是()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9.影像质量控制方法中,常借用图表,下列不属于CT影像质量控制使用的图表是()A.分布图B流程图C.因果图D.散点图 E.矩形图10.关于分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晰度是被照体影像细节分辨的能力 B.清晰度与分辨力是同一概念 C.分辨力率也称解像力 D.分辨力率表示的是一个值 E.分辨力的单位是LP/mm 11.SE序列两个相邻90°RF脉冲之间的时间定义为(E) A.TE B.2TE C.TI D.2TI E.TR 12.关于肩关节扫描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扫描方法: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B.扫描序列:SE序列T1加权,FSE 序列T2加权 C.T2加权不加脂肪抑制 D.层厚4-5mm,E.T1不加脂肪抑制13.数字X线影像形成的过程不包括(E)A.采集B.量化C.转换D.显示E.存档14.不属于磁体的组件的是(E)A.磁体B.匀场线圈C.梯度线圈D.射频发射和招收线圈E.射频放大器15.在1.5T 场强设备中,STIR序列TI值设为多少用脂肪抑制(A) A.30-50 B.80-100 C.150-170 D.300-500 E.2000-2200 16.与血流信号无关的是(B) A.血流形式 B.血流方向

大型仪器上岗证

大型仪器上岗证试题 2010-12-13 13:20 来源爱爱医 分享到: 1.放射治疗科应是 A.辅助学科 B.临床学科 C.检验科室 D.属于影像科 E.理疗学科 2.胃的放射耐受剂量为(100 cm2)TD5/5 A. 1500cGy B. 2500cGy C. 3500cGy D. 4500cGy E. 55OOcGy 3.亚临床病灶 A.在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不重要 B.在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 C.对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可以不考虑 D.在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不必认真对待 E.与放射治疗临床工作关系不大 4.近距离治疗是 A.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 B.放射治疗的次要手段 C.外照射的重要补充手段 D.独立的根治治疗手段 E.姑息治疗手段 5.使用放射增敏剂的目的是 A.使肿瘤控制曲线向低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 B.使肿瘤控制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向低剂量方向移动 C.使肿瘤控制曲线向低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基本不移动 D.使肿瘤控制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基本不移动 E.使肿瘤控制曲线基本不移动,正常组织并发症曲线向高剂量方向移动 6.低LET射线的特点是 A. RBE高,OER高 B. RBE高,OER低 C.RBE低,OER高. D.RBE低,OER低 E.与RBE和OER无关 7.放疗联合热疗时,每周可行多少次热疗 A.1一2次 B.3次 C. 4次 D. 5次 E. 10次(每天2次) 8.细胞存活曲线中关于D。错误的说法是 A.也叫平均致死剂量 B.是平均每靶被击中一次的剂量 C也可写成D37 D.在此剂量下,37%靶细胞被击中后死亡 E.在此剂量下,63%靶细胞被击中后死亡 9.考虑将某种药物用于临床,其治疗增益系数(TGF)应 A. <0 B.>0 C.<1 D.=1 E.>1 10.下列关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CDFI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试题

2007年CDFI医师上岗资格证考试试题 1.超声探头频率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200000 Hz ~ 1M Hz,用于一般脏器检查B.2.5 ~ 5M Hz,用于腹部及心脏检查C.5 ~ 5M Hz,用于小器官、眼科检查D.10 ~ 30 M Hz,用于皮肤及血管内检查E.40 ~ 100M Hz,用于生物显微镜成像2.超声波有纵波、横波和表面波三种振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在固体中有纵波、横波、表面波B在液体和气体中有纵波C在真空中有横波和表面波D在生物组织中有纵波E在人体组织中有纵波3.超声测距是按1540 m/s 平均速度设置电子尺的,下列测量中哪项是错误的( ) A.测量肝、胆、脾、胰误差小B.测量脂肪组织大于真实值(偏大)C.测量胎儿股骨长径时小于真实值(偏小)D.测量颅骨钙化病灶时测值偏小E.测量眼组织晶状体、角膜,测值无偏差 4.提高多普勒检测灵敏度,下列哪项是不可取的( ) A.降低发射超声波的基础频率B.提高接收线路的信噪比(S/N)C.选择最佳的探头D.E.提高换能器、接收器声的敏感度 5.当超声波经过声阻抗相差较大的介质形成界面时( ) A.穿透力增强B.分辨率增强C.被反射的声能增多D.被吸收的声能增多E.混响增强 6.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速度相同B.组织硬度越大,声速越大C.组织密度越低,声速越小 D.空气中声速低于骨组织中声速E.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均以软组织中的声速作为校正标准 7.妊娠超声检查中,不正确的选择是( ) A尽量选择低输出声强B缩短对胎囊或胎儿同一位置的检查时间C采用阴道探头探查胎儿脐带彩色血流D采用脉冲或E减少妊娠期内超声检查的次数 8.多普勒频移与下面哪项无关( ) A.探头发射的频率B.输出功率C.声速D.红细胞的流速E.多普勒角度9.从移动的发射体获得的多普勒频移( ) A.当多普勒入射角接近0o时最大B.是发射和接收频率之和C.多普勒角度为90o时最强D.多普勒角度小于90时为负向频移E.是频率的平方根 10.为避免混叠。脉冲重复频率至少应该是最高多普勒频移的几倍( ) A.1 B.2 C.3 D.4 E.5 11.如果脉冲重复频率是10KHz,下面哪种多普勒频移可导致混叠( ) A.2 KHz B.3 KHz C.4 KHz D.5 KHz E.6 KHz 1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性能评价指标哪项是不对的( ) A.血流量----定量、半定量分析B.空间分辨力----细微分辨C.速度分辨力----对比分辨D.实时动态分辨力----单位时间成像帧速率E.检查灵敏度----对低速血流的检测 13.调节“彩超”中的速度标尺及滤波范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高速血流选择高速标尺B.低速血流选择低速标尺C.消除低频信号干扰,应采用高速标尺D.低通道滤波适合检查低速血流E.高通到滤波适合检查高速血流 14.改变彩色血流图的基线,使其向红色标尺方向调节,结果( ) A.红色增多,正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B.蓝色增多,反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C.正向/ 反向血流速度显示无变化D.使二维图像更加清晰E.彩色血流能量图显示更鲜明 15.超声探头的核心是压电晶片,其作用是( ) A.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亦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B.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但不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不能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但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D.不能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亦不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E.以上都不对 16.下列哪项不是超声成像( ) A.B型断层扫描B.A型扫描C.彩色血流显像D.二次谐波成像E.三维重建成像17.凸阵扫描探头,临床常用于何部位的检查( ) A.腹部B.乳腺C.睾丸D.甲状腺E.头颅 18.高频探头可提供( ) A更高的分辨力B增大反射体的频移C侧向分辨力提高,衰减降低D穿透力增强E聚焦能力增强1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工作流程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

2019年MRI医师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真题共40页

2007年MRI医师资格考试卷 1、与X线影像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X线的强度 B、X线穿过组织的厚度 C、X线穿过组织的化学成份 D、X线穿过组织的位置 E、X线穿过组织的比重 2、X线诊断矽肺最主要的征象是 A、肺纹理增强 B、间隔线出现 C、肺野呈“磨玻璃状” D、肺间质呈网状 E、两肺多发结节影 3、引起上腔静脉阻塞最常见病因是 A、淋巴瘤 B、胸腺瘤 C、肺癌 D、胸内甲状腺肿 E、恶性畸胎瘤 4、下述x线表现中,属于畸胎瘤特征性征象是 A、肿块位于前纵隔 B、肿块密度不均匀 C、肿块向两侧突出 D、肿块蛋壳样钙化 E、肿块内钙化、牙齿影 5、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正常分叉角度范围一般为 A、45~60 B、50~70 C、50~80 D、55~90 E、60~100 6、X线诊断大叶性肺炎最主要的依据是 第 1 页

A、肺大叶实变阴影 B、含气支气管征 C、多发大片病变 D、肺纹理增重模糊 E、胸腔少量积液 7、下列过敏性肺炎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症状轻或无症状 B、血嗜酸性细胞增多 C、病变迁移性 D、病变易形成空洞 E、病变短期内吸收 8、肺脓肿特征性的X线征象是 A、偏心性空洞,壁厚而不规则 B、渗出性病变中出现空洞,内有气液平面 C、大片浓密阴影 D、支气管阻塞或狭窄 E、胸腔积液 9、支气管异物存在时间较长最易出现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扩张 C、肺脓肿 D、脓胸 E、肺不张 10、骨质破坏的基本X线表现是 A、骨密度减低 B、骨小梁模糊 C、骨小梁变细 D、骨结构紊乱 E、骨结构局部消失 11、前臂孟氏骨折表现是 A、尺骨近1/3骨折伴肘关节桡骨脱位 B、尺骨中1/3骨折伴肘关节桡骨脱位 第 2 页

带教人员必须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仪器上岗证的注册

带教人员必须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 仪器上岗证的注册 只有获得超声医师资格和大型仪器上岗证注册人员,才能具备带教条件,这类人员具有超声医生应有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因为一个正确的诊断往往是医学理论,临床经验和正确思维方法三者有机结合的结果,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积累了相当的临床经验,并对疾病的诊治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后,才能认识超声检查在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才能真正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这样的带教人员才能帮助进修医生掌握操作技能和超声专业知识。通过多年来在临床带教中的观察总结,优秀的超声医生带教出来的进修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具备了超声医师资格,而普通超声医生带教出来的进修人员回去开展工作,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的是不合格超声医生。 给进修人员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进修人员水平存在一定差别,我们将该类人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初学者;另一种是从事超声工作者,工作年限长短不一,3~7年。全部在基层卫生院工作,中专及大专学历,一部分所学的专业是医生,另一部分是学护师,极个别的是当地卫校短期培训即上岗工作,没有学影像专业的,执业水平大打折扣,缺乏上岗经验和岗前正规培训,因此每个学员的起点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不能在同一模式下带教进修医生。给每个学员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预期达到各自不同的

超声诊断水平。 理论知识准备 首先要求学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各脏器超声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理论知识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疾病特征的认识和正确思维的培养,最终影响诊断。必须熟悉解剖结构,否则难以判定病变部位以及解剖结构方面的改变。影像解剖学、病理形态学是超声诊断学的基础,在学习超声过程中,要经常复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进修学员明确自己应有的知识结构,超声诊断涉及临床多个专业,各专业知识如腹部、妇产、泌尿、浅表器官等。随着超声检查新领域的开辟,对超声医生知识面的要求会越来越宽,各专业中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并发症和鉴别诊断以及发病率、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断手段有哪些、其他检查的优劣,甚至治疗的主要原则、观察随访重点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应循序渐进的学到学好。 超声仪器的保养 使用仪器前学员应先检查室内的温度、湿度是否在正常范围,温度太低因病人检查时部分身体暴露易受凉;温度太高仪器的散热效率下降,可能导致机内温度过高而工作失常或元器件损坏,开机前必须

ct技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

CT技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2013年【真题】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 属方框涂黑。 1. 需要做CT增强扫描的是 A.脑萎缩 B.颅内肿 瘤 C.颅脑外伤 D.急性脑出血 E.颅颌面畸形 2. 不属于CT扫 描注意事项的是A.准确定位B.作必要的记录C.选择正确的延迟 扫描时间 D.四肢检查尽可能双侧同时扫描 E.体位方向需准确标 明 3. 腹主动脉CTA不能显示的血管是 A.肾动脉 B.脾动脉 C. 无名动脉 D.腹腔动脉 E.肠系膜下动脉 4. 与CT受检者的辐 射剂量无关的是 A.螺距 B.管电流 C.管电压 D.机房屏蔽 E.层厚5. CR系统中记录X线影像的是 A . IP B .胶片 C .显示器 D.增感 屏 E .平板探测器 6. 医用干式激光打印机的技术优势不包 括A.影像打印质量好B.照片质量稳定性好C.无废弃药液污染D. 可接驳多台成像设备E.对胶片型号匹配要求低7.冠状动脉CTA在下述哪种层面进行小剂量实验,以确定扫描延迟时间 A. 鞍上1cm层面 B.在胸主动脉中段层面 C.主动脉根部底层 D.在门静脉主干层面 E.腹主动脉腹腔干开口层面8.有关窗宽、窗位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窗宽、窗位的调节称为窗口技术 B. 窗宽、窗位的调节 属于后处理技术 C. 窗宽增加,灰阶级数增加,灰阶变长 D. 窗 宽增加,软组织内的小病灶显示好 E. 调节窗宽、窗位能改变图 像的对比度9.结肠CT增强扫描的扫描延迟时间是 A.30秒

B.40秒 C.50秒 D.60秒 E.120秒10.关于腹主动脉CT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于动脉瘤及动脉瘤术后疗效观察 B.扫描延迟时间为5~10秒C.为了观察夹层动脉瘤真假腔情况,可以行两次扫描 D.增强扫描后,应留观15到60分钟 E.重建层厚一般为3mm 11~22题暂时缺失23.CT高分辨率扫描的优点是 A.辐射剂量低,运动伪影少B.可以做0.1mm的超薄层重建C.可用于冠脉等小血管的成像 D.病灶内部显示清晰,部分容积影响小 E.后处理图像不会产生阶梯状伪影24.线衰减系数μ的单位是 A、m B、m-1 C、m2 D、m-2 E、m2/kg 25~27题暂时缺失28.关于摄影学的概念,错误的是 A.图像是利用能量或物性量把被照体信息表现出来的图案 B.医学图像的的表现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C.X线摄影是放射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X线是被照体信息的载体 E.图像质量的优劣,关键取决于X 线质量29.IP中残存潜影信息擦除的方法是 A.X线照射 B.红外线照射C.紫外线照射D.高强度可见光照射E.再次激光扫描照射30.第一代CT扫描机的采样方式是A.平移B.旋转C.静止扫描D.平移+旋转20° E. 30~32暂时缺失不完整B.组织细胞C.组织间质 D.细胞内液 E.细胞外液33.关于矩阵的叙述错误的而是 A.采样野固定,矩阵越大,像素越多 B.矩阵是二维排列的像素阵列 C.矩阵影响图像空间分辨率 D.矩阵与CT图像质量有关 E.扫描野与矩阵成反比关系34.有关X线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射线使照片对比度下降 B.照片对比度高才是

X年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

X年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 1、MRI人成像矩阵是指: A、视野的范畴B 、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像素数 C 、采集图像时的鼓舞次数 D、完成序列采集的层数 E 、接收线圈的开启次数 2 、下列关于后天性椎管狭窄的常 因,错误的是 A、椎间盘突出 B 、骨质增生 C 、后纵韧带增厚钙化 D 、黄韧带增厚 E 、前纵韧带增厚钙化 3、关于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CT、MRI首选检查方法 B、术前DSA检查对了解肿块大小、范畴、血供有重要意义 C、MR冠状面扫描有助于显示病变 颅内蔓延情形 D、肿瘤在T1WI上为中等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E、增强后病变无明显强化 4、患者女,两年前因乳腺癌行右乳癌根治性手术,CT检查如图1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周围性肺癌 B、转移瘤 C、结核瘤 D、错构瘤 E、肺脓肿

5、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 A、肝总管 B、肝内胆管 C、胆总管 D、十二指肠乳头 E、壶腹括约肌 7、下列胎儿的MRI评判中,不正确的是 A、MRI能够准确评估胎儿四肢的长 B、MRI能够准确判定胎儿的出生体重 C、较好的评估胎儿脑发育及脑畸形 D、MRI能够准确评判胎儿心脏及其畸形 E、MRI能够准确判定胎儿体位 8、怀疑脑膜瘤时行增强MRI扫描,不正确的是 A、鉴不肿瘤的良恶性 B、发觉平扫不易检出的小脑膜瘤 C、进一步了解瘤内部结构 D、可显示“脑膜尾征” E、鉴不肿瘤与瘤周水肿 9、前列腺癌最易发生的区域是 A、移行带 B、周围带 C、中央带 D、精囊腺带 E、尿道周围带 10、FLAIR 序列A、能够有效地抑制脑脊液信号 B、能够有效地抑制脂肪信号 C、能够有效地抑制高信号

2010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考试要求

2010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考试要求 一、考评对象 从事本专业工作两年以上且尚未取得《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的各类医用设备使用人员可自愿报名和参加201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工作。医用设备使用人员的具体类别包括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医师、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技师、医用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医师、医用磁共振成像装置(MRI)技师、乳腺X线摄影装置技师、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装置(PRK/LASIK)医师、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装置(PRK/LASIK)技师、医用直线加速器(LA)医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X刀、γ刀)技师、医用直线加速器(LA)技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X刀、γ刀)物理师、医用直线加速器(LA)物理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装置(CDFI)医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装置(CDFI)技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X刀、γ刀)医师(仅限从事头部治疗的医师)、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光机(DSA)技师、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医师、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技师、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物理师、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化学师、800毫安以上计量数的自动生化仪技师。 二、考评方法 此次考评工作采用传统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考生报名后可从中华医学会或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5212430635.html,)的网站上下载打印所报考专业相对应的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考生在本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合格证》。具体考务工作由各省医学会负责组织。 三、时间安排 1、网上提交信息时间:2010年11月29日0:00至12月6日24:00 2、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间:2010年12月22日至24日 3、考试时间:2010年12月26日 4、考试成绩公布时间:2011年2月14日 四、报名条件与办法

2014年CT医师大型设备上岗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患者女,46岁,两眼不能完全睁开,全身无力2个月,前纵膈内发现占位性病变,应首先考虑为 A.恶性畸胎瘤 B.良性畸胎瘤 C.血管瘤 D.胸腺瘤 E.皮样囊肿 2.CT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作用为 A.确定病变的性质 B.明确病变的范围 C.鉴别良、恶性 D.发现钙化 E.发现囊变 3.增强CT扫描如图1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栓塞 B.中心性肺癌 C.纵膈淋巴肿大 D.增强扫描伪影 E.正常表现 4.常见颞骨骨折可分为 A.纵行骨折与横行骨折 B.横断骨折与粉碎性骨折 C.撕脱骨折与横断骨折 D.压缩骨折与粉碎性骨折 E.爆裂骨折与撕脱骨折5.患者男,35岁,发热2周,疲乏,夜间盗汗,右下胸壁呼吸音减低,叩诊浊,胸片示右下肺野大片阴影,膈面影消失,下列疾病可能性最大的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原体肺炎 C.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胸膜转移瘤 6.不属于碘对比剂轻度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是 A.恶心、呕吐 B.荨麻疹 C.眩晕、头痛 D.喷嚏、流泪 E.休克、心搏骤停 7.引起“肺气囊”改变的常见致病微生物是 A.肺炎双球菌 B.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病毒 E.支原体 8.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最大的X线征象是

B.空洞 C.钙化 D.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 E.无卫星病灶 9.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的主要不同点是 A.探测器结构 B.准直器位置 C.X线球管热容量 D.容积数据采集系统 E.滑环技术装置 10.肺原发综合症的典型表现为 A.位于右上肺的片状阴影 B.有病变区伸向肺门的条索状影 C.肺门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D.原发灶、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E.两肺散在斑点密度增高影 11.颅内最大的脑池是 A.环池 B.鞍上池 C.小脑延髓池 D.四叠体池 E.脚间池 12.关于脑室外肿瘤CT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A.脑室外肿瘤可使患侧脑室扩大,无移位 B.脑室外肿瘤可使患侧脑室缩小,无移位 C.脑室外肿瘤可使患侧脑室移位,大小无变化 D.脑室外肿瘤可使患侧脑室无移位,大小无变化 E.脑室外肿瘤可使患侧脑室变小,向对侧有移位 13.关于髓母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见于小儿 B.小脑蚓部多见 C.四脑室梗阻扩张 D.CT平扫肿瘤相对高密度 E.易发生脑脊液种植转移 14.肾结核最常见原发病变部位是 A.肺结核 B.肠结核 C.骨关节结核 D.膀胱结核 E.淋巴腺结核 15.腰椎间盘突出症直接CT表现是 A.硬膜囊外脂肪间隙消失 B.硬膜囊前缘受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