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发表时间:2017-04-18T14:45:30.4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吴银义

[导读] 颈椎病指的是由于颈椎增生,且对神经根、颈部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直接压迫或者间接刺激引发的一类综合症候群。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科 730500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与73.33%,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针灸

颈椎病指的是由于颈椎增生,且对神经根、颈部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直接压迫或者间接刺激引发的一类综合症候群[1],依据其压迫、刺激的部位可将该类疾病分为神经根型、颈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等[2],以青壮年人群较为多见,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社会竞争的激烈与精神压力的加重,导致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为了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本文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同时将高血压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哺乳期与妊娠期妇女排除。

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均占据15例。常规组: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9例与6例,年龄16-55岁,平均(35.26±3.25)岁;实验组: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8例与7例,年龄17-54岁,平均(35.41±3.4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

针灸:选择贺氏针灸三通法进行治疗。

A:微通法:选取患者颈椎4-7夹脊穴、大杼、大椎、风池、养老、手三里、后溪、天宗、合谷穴位,对毫针进行消毒处理后进针,并采取捻转手法,等到得气后为宜,灸颈部穴位,使得针感由肩背部往下传至肘部为宜,留针时间为25min。B:强通法:选择刺络放血法进行治疗,选择患者颈椎4-7夹脊穴、大椎、大杼、天宗穴,采取毫针将局部皮肤刺破,并在放血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火罐连续拔罐5-10min,将2-3ml的瘀血放出,3次/周。C:温通法:选择火针疗法进行治疗,选择钨锰合金针进行治疗,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将其置于酒精灯下烧至透白,取穴法与微通法相同,将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并迅速拔出,其中刺入深度为3-5mm,拔出后采用消毒棉球进行按压,并对病灶散刺2-3针/cm2。

推拿:嘱咐患者采取正坐位,医生站立在患者身后,选取穴位包括颈夹脊、风府、风池、外关、合谷、肩井、天宗等穴位,并在肩背部给予滚法连续5min,之后采用一指禅推法帮助患者放松,对上述穴位进行点按治疗,之后采取滚法、拿法对患侧上肢部位进行推拿治疗,对曲池、合谷穴进行按揉,最后采取颈部斜板法进行治疗,1次/d,共治疗10次。

1.3 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治愈表示无颈椎病症状,颈肩部与上肢肢体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情况,可参与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显效表示颈椎病症状明显获得改善,颈肩部与上肢肢体功能基本获得恢复,可参加轻微的劳动与工作;有效表示颈椎病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表示病情无改善甚至加剧[3]。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颈椎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愈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3%(14/15);常规组: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33%(11/15)。说明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属于眩晕、痹症、瘘症[4]等疾病的范畴,分析造成该类疾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外伤、风寒湿邪侵袭、经络不通、气血不和等,其中目眩、头晕、耳鸣、痰浊、肝风、虚损等因素与该类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5]。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方案进行治疗,其中针灸治疗选用的颈夹脊穴分布有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与伴行的动脉、静脉丛,给予针刺治疗可有效将交感神经活动进行抑制,利于对血液循环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并进一步缓解血管痉挛情况,将炎症水肿症状及时消除,改善患者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情况,促进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肽的有效释放,利于及时将颈椎病症状消除。选用的“贺氏针灸三通法”[6]主要包括温通法、强通法、微通法,可达到止痛、解痉、除麻的效果,并有效发挥散寒、祛风、祛瘀等功效。另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可达到舒筋活血的效果,推拿选用穴位包括颈夹脊、风府、风池、外关、合谷、肩井、天宗等,其中颈夹脊穴可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多穴合用具有安神的效果,可有效消除患者由于疼痛引发的焦虑等不良症状。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进一步说明了该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综上可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冯爱春,褚春华,曹靓等.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8-379.

[2] 马美芬,张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93-2094.

[3] 王海宇.针灸推拿结合牵引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126-127.

神经根型颈椎病如何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颈椎病? 中医治疗,有按摩法、膏药法、艾灸、热敷法等,以下中医专家重点为大家介绍了四种中医特色治疗颈椎疼痛的方法 按摩穴位治疗颈椎病 问一:很多人提到中医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疼痛,按摩哪些学位可缓解?要如何进行按摩? 中医:风池穴是治疗颈椎病的一个重要穴位。平耳垂过来,摸到的这个凹陷就是风池。自己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病,可以改善脑供血。用拇指合适,两边各一个。不要直接摁着,稍微有点揉按,一次5-10分钟。能揉得局部酸酸胀胀的最好。 中医:天柱穴,沿着发际的水平线上,在大筋的边缘,与风池穴有相似的功效,按摩手法近似,按照上面的方式进行按摩即可。 中医:另外,缓解颈椎疼痛还有其他穴位,如:夹脊穴,肩井穴。这些穴位都要两边同时做,左右平衡,这也是中医的阴阳平衡。 涂抹祛痛膏药治疗颈椎病 瑶金堂中药颈肩松按摩膏:使用时,取颈适量.涂于使用部位后,顺时针按摩使其吸收。按摩切勿过度用力。按摩3-5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油膏完全吸收即可。 “颈肩松按摩膏"是有老中医熬制而成,对于治疗各类肩周炎、颈椎病都有疗效,颈肩松按摩膏可直接透入皮肤产生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 艾灸治疗颈椎病 问四:艾灸对治疗颈椎疼痛有效么?要怎么做?

中医:推荐大家用艾条,比较简便实用。点着了以后在疼痛部位治疗,一般都是在穴位治疗。艾是直接熏烤到这个穴位,也是用热力刺激,艾药的刺激,艾燃烧发出的红外光的刺激达到治疗作用。治疗时要特别关注经络,对于腰部疼痛主要就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还有的是带脉的问题。腰痛跟这三条经脉关系比较大。 中医:我们推荐的是温和灸,艾条对着皮肤两三个厘米的距离,开始距离近点,热了时候可以拉开一点。5-7分钟就可,或者说皮肤发红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雀啄灸,就是手拿着灸,手腕的一上一下的动,这样灸离皮肤就是一远一近。还可以买温灸盒,木头做的温灸盒上面有纱窗。这样可以大面积的烤,这时需要20-30分钟左右。 中医教你热敷法 问三:据听说热敷对治疗颈椎病有效果,怎么热敷?要注意什么? 中医:热敷也是中医的一种疗法,为大家推荐一种热敷的药袋,其组成处方有:大青盐(大粒盐)1000g,生龙骨50g,生牡蛎50g,灵磁石50g,紫磁石50g,青磁石50g,鹿角霜50g,滑石块50g(共1350g)。 中医:上述药装入纯棉制的口袋中缝住。这个药袋也适合中老年人腰腿痛。使用方法:在微波炉用中高火加热2分钟,以不烫皮肤为准。放在疼痛部位,可以横放,竖放。 中医:针灸和拔罐也可以治疗颈椎疼痛,但是针灸最好不要学习了,要找专门的医生治疗。大家在家可以做拔罐,用真空拔罐。 颈椎病常见传统治疗方法 牵引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牵引期活动受限。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文章目录*一、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二、颈椎病的按摩方法*三、如何预防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1、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 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 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 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对疼痛为主,且疼 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 头痛。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 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 2、颈椎病吃什么好 含维生素食物。动物肝脏,奶与奶制品及禽蛋,绿叶菜类、黄色菜类及水果等。胡萝卜、西红柿、柿子、鸡蛋、牛肝和猪肝、鱼肝油、牛奶、奶酪、黄油、西兰花、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红薯、杏等。 含蛋白质食物。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

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 3、颈椎病的类型有哪些 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颈椎病的按摩方法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1-23T14:19:50.32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作者:欧阳波张衡生纪雄英 [导读] 本文以针灸治疗为切入点分析颈椎病针灸治疗的要点,就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究。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康复科衡阳 421002 【摘要】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超过50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而针灸治疗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涵盖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适用于对于西药治疗存在抵抗情绪的老年患者。,旨在为骨科医务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指以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典型临床症状的疾病,是颈椎间盘脱出症、颈神经根综合征、增生性颈椎炎及颈椎骨关节炎的统称,其诱发机制与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骨质增生及颈椎神经劳损存在着密切联系,促使脊髓、椎动脉及颈椎神经根受压造成骨质增生破坏局部神经及血管,甚至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焦虑犹豫情绪,阻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1]。同时,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超过50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项强”、“眩晕”、“头痛”、“萎证”及“痹症”等症范畴。鉴于此,本文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进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颈椎病针灸治疗要点 针灸治疗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可分为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2]。作为针灸治疗的主要方法,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活血止痛及舒脉通络等功效,并且经大量实践证明,毫针治疗颈椎病有效率高达90%,以少阳经穴、手足太阳经穴及颈夹脊穴为主穴,以外关穴、合谷穴、曲池穴、颈夹脊穴、颈阿是穴、昆仑穴、京骨穴、风池穴、后溪穴、列缺穴及大椎穴为辅穴。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遵循辨证取穴规律,发现针对气血亏虚型患者以健脾益气补血为切入点取血海穴、脾俞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及足三里穴。 针对风阳上扰型患者取大椎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合谷穴、曲池穴及风池穴;针对痰浊上蒙患者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脾俞穴、中脘穴及丰隆穴;针对肝肾阴虚患者取阴陵泉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肝俞穴及肾俞穴[3]。有研究资料表明,临床针灸治疗遵循辨证取穴规律选择手太阳小肠经济手阳明大肠经,以合谷穴、曲池穴、外关穴、风池穴及夹脊穴为常用取穴位置,并且发现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遵循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原则,以阿是穴、天柱穴、风池穴及颈夹脊穴为主,配穴遵循辨证取穴原则确保所取穴位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济经外奇穴。温针治疗指以针刺穴位为基础针柄辅以燃烧艾条以达到发挥热力作用的目标,属于针灸治疗常用方法。 温针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周期短等鲜明特点。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实行温针灸治疗取肾俞穴、身柱穴、天宗穴、神道穴、陶道穴、络却学及百会穴、每日2次、每次留针30分钟后出针发现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4]。电针治疗指选择常规毫针刺入穴位后得气再连接电针治疗设备利用人体生物电微量电流波进行电流作用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行电针治疗取颈夹脊穴、天柱穴、完骨穴及风池穴,发现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客观上消除患者治疗紧张感。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行益气聪明汤治疗观察组实行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TCD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电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益气聪明汤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5]。总而言之,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且不存在毒副作用,但是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忽视远端取穴侧重局部取穴、颈椎病针灸治疗辨证归经丧失特异性指导作用及缺乏统一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等,尤其是忽视远端取穴侧重局部取穴,古代医学以后溪穴为常用穴位而现代医学以颈夹脊穴为常用穴位存在更为侧重局部取穴的情况,并且随机对照试验条件不足无法系统评估治疗效果。 2.颈椎病针灸治疗研究方向 一般说来,以艾灸为主以针刺为辅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标,充分体现《内经》中“一针二灸胜服药”理念。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颈椎病患者实行以艾灸为主以针刺为辅治疗,即端正坐位分别使用双手大拇指按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间凹陷处,取风池穴及大椎穴进行常规消毒分别斜向刺进侧鼻间方向0.5寸至1.2寸及向上斜刺0.5寸至1.0寸,针对神经根型患者取外关穴、曲池穴及肩骨穴,针对交感型患者取百会穴、太冲穴及合谷穴,针对脊椎型患者取身柱穴,针对椎动脉型患者取夹脊穴及内关穴,均采取捻转手法处于中等刺激留针保持20分钟至30分钟,待启针后取炙阴谷穴实行温针灸治疗20分钟至30分钟、每日1次、左右交替、每10次为1疗程,结果显示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单一性针灸治疗观察组实行针灸及推拿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分别取天宗穴、肩井穴、风府学、风池穴及颈夹脊穴再实行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改善情况,结果显示针灸及推拿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有研究资料表明,纳入颈椎病患者86例实行针灸及闪罐联合治疗,提前确定压痛点划分大致疼痛范围,使用双手托住患者枕部及下颚部促使其颈椎被动完成左右旋转及前后屈伸活动诱发疼痛,结合颈椎活动受限方向及与活动相关肌肉韧带位置,于预计区域内逐步进行探索性按压确认按压痛点进行针灸治疗。 同时,以探索性按压过程中患者存在明显痛感及回避性动作为压痛区域,取阿是穴、肺俞穴、大椎风门学及颈椎棘突5、6及7处,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采取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按压痛点右手浅斜刺进针,待患者出现酸胀麻感后向颈部肩部背部或上肢处反射时留针,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次1个疗程。 3.结论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涵盖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受针灸治疗颈椎病技术的限制,相关技术人员加大对于治疗方法及治疗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同时,由于颈椎病证型较为复杂,必须深入明确各种针灸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禁忌证及适应证进行严格的RCT研究,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展多学科实验研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如何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颈椎病? 中医治疗颈椎病,有按摩法、膏药法、艾灸、热敷法等,以下中医专家重点为大家介绍了四种中医特色治疗颈椎疼痛的方法 按摩穴位治疗颈椎病 问一:很多人会提到中医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疼痛,按摩哪些学位可缓解?要如何进行按摩? 中医:风池穴是治疗颈椎病的一个重要穴位。平耳垂过来,摸到的这个凹陷就是风池。自己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病,可以改善脑供血。用拇指合适,两边各一个。不要直接摁着,稍微有点揉按,一次5-10分钟。能揉得局部酸酸胀胀的最好。 中医:天柱穴,沿着发际的水平线上,在大筋的边缘,与风池穴有相似的功效,按摩手法近似,按照上面的方式进行按摩即可。 中医:另外,缓解颈椎疼痛还有其他穴位,如:夹脊穴,肩井穴。这些穴位都要两边同时做,左右平衡,这也是中医的阴阳平衡。 涂抹祛痛膏药治疗颈椎病 瑶金堂中药颈肩松按摩膏:使用时,取颈适量.涂于使用部位后,顺时针按摩使其吸收。按摩切勿过度用力。按摩3-5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油膏完全吸收即可。 “颈肩松按摩膏"是有老中医熬制而成,对于治疗各类肩周炎、颈椎病都有疗效,颈肩松按摩膏可直接透入皮肤产生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 艾灸治疗颈椎病 问四:艾灸对治疗颈椎疼痛有效么?要怎么做?

中医:推荐大家用艾条,比较简便实用。点着了以后在疼痛部位治疗,一般都是在穴位治疗。艾是直接熏烤到这个穴位,也是用热力刺激,艾药的刺激,艾燃烧发出的红外光的刺激达到治疗作用。治疗时要特别关注经络,对于腰部疼痛主要就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还有的是带脉的问题。腰痛跟这三条经脉关系比较大。 中医:我们推荐的是温和灸,艾条对着皮肤两三个厘米的距离,开始距离近点,热了时候可以拉开一点。5-7分钟就可,或者说皮肤发红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雀啄灸,就是手拿着灸,手腕的一上一下的动,这样灸离皮肤就是一远一近。还可以买温灸盒,木头做的温灸盒上面有纱窗。这样可以大面积的烤,这时需要20-30分钟左右。 中医教你热敷法 问三:据听说热敷对治疗颈椎病有效果,怎么热敷?要注意什么? 中医:热敷也是中医的一种疗法,为大家推荐一种热敷的药袋,其组成处方有:大青盐(大粒盐)1000g,生龙骨50g,生牡蛎50g,灵磁石50g,紫磁石50g,青磁石50g,鹿角霜50g,滑石块50g(共1350g)。 中医:上述药装入纯棉制的口袋中缝住。这个药袋也适合中老年人腰腿痛。使用方法:在微波炉用中高火加热2分钟,以不烫皮肤为准。放在疼痛部位,可以横放,竖放。 中医:针灸和拔罐也可以治疗颈椎疼痛,但是针灸最好不要学习了,要找专门的医生治疗。大家在家可以做拔罐,用真空拔罐。 颈椎病常见传统治疗方法 牵引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牵引期活动受限。

颈椎病(神经根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 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本病较多见,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均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尤以头颈持续(或间断)牵引、颈围制动及纠正不良体位有效。预后大多较好。 1病因编辑 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此外,根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围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亦可引起与本病相类似的症状。 2临床表现编辑 1.颈部症状 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轻重不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及颈部立正式体位,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且这些表现尤以急性期为明显。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颈部症状较轻微,甚至可无特殊发现。 2.根性痛 最为多见,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与根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根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觉过敏及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 3.根性肌力障碍 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组。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明显。 4.腱反射改变 即受累脊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弧出现异常。早期活跃,而中、后期则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5.体征 凡增加脊神经根张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后根受压为主者。颈椎挤压试验阳性者多见于以髓核突出、髓核脱出及椎节不稳为主的病例,而因钩椎增生所致者大多为弱阳性,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者,大多为阴性。 3检查编辑 视病因不同,X线平片所见各异,一般表现为椎节不稳(梯形变)、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椎间孔狭窄及钩椎增生等异常改变中的一种或多种。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变性和髓核后突,髓核甚至可突向根管、椎管内,且大多偏向患侧。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上班族,甚至一些中学生也常有颈项酸痛不适,头痛头晕的现象,颈椎病症状复杂 ,缠绵难愈。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的基本疗法,近年来针灸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字:颈椎病年轻化针灸治疗。 病因病机 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痿证”、“眩晕”等范畴。它的病因有多种说法,如先天性椎管狭窄或异常学说,颈椎间盘退变理论,慢性劳损理论,头颈部外伤学说。普遍观点是肝肾亏虚或劳倦过度耗伤精血。营卫气血失调,复感受外邪.颈项部经脉气血阻滞;或因跌仆损伤,动作失度,损伤颈部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所致。贾福奎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肾、脾虚,风寒湿邪入侵,痹阻太阴经脉,使筋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胡军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并非单以风火痰虚为患,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机,故其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要,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瘀药对头痛、眩晕的影响。张威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污秽之血不行,乃至瘀血内结”,使局部的经络气血循环受阻所致。 1 单纯针刺 单纯针刺疗法有体针腹针毫针等疗法。体针疗法中张冷等[4] [4] 张冷,黄丽萍.“关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例[J].吉林中医药, 2007, 27(6): 40-41应用“关

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采用“关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观察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显效率62. 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善。结论:“关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疗效。何常春等[5] [5] 何常春,尹林玉.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 15(4): 66-67采用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30例,对比观察2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7%,对照组为73. 3%,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筋针刺组比传统针刺组更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腹针疗法中杜健民等[6] [6]杜健民,王升旭,黄泳.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07, 28(6): 531-532应用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患者全部运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配合中脘-下脘排刺的方法进行。结果: 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接受为期18次的腹针治疗后,有28例达到临床痊愈, 18例好转, 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 88%。。毫针疗法中梁兆晖等[ 7 ] [ 7 ] 梁兆晖,杨宇华,于鹏,等. 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及影响因素的 Logis2tic回归分析 [ J ].中国针灸, 2009, 29(3) : 173.取大椎、颈百劳、肩中俞穴。套管进针 ,针刺深度达肌肉层 ,每穴得气为度 ,留针 20 min,期间予以红外线照射 ,隔日 1次 ,治疗9次为 1个疗程。结果:本组 53例 ,有效 40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75 . 5%。。刘月芝[ 8 ] [ 8 ] 刘月芝.通调督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J ].中国针灸, 2007, 27 (4) : 255 -257.取穴 C3~C7夹脊穴、风池、风府、大椎、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采用毫针 ,大椎沿棘突方向针刺约25 mm, C3 ~C7 夹脊穴直刺 15 ~25 mm,风池向鼻尖方向针刺 15 ~25 mm,风府直刺 15~25 mm,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均沿督脉针尖向后平刺 ,

神经根型颈椎病介绍大全

神经根型颈椎病介绍大全 什么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原因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脊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症状。发病原因有椎间盘突出、骨刺的增长都会压迫神经根。此病有一个发展过程,不是在一瞬间而形成的。所以当我们颈椎有疼痛时,就要首先想到颈椎病,如果自己忽视了,就会比较严重。下面来介绍一下神经根型是如何发病的。 早期颈椎椎体间存在无菌性炎症,病人会有颈部酸痛的症状。这个阶段还没有长出骨刺,椎间盘也没有退化,也不会出现神经根受压的现象。 随着颈椎的劳损错误的颈椎结构让椎间盘有少量退化,骨刺也开始少量长出,颈椎也慢慢僵硬。偶尔会出现脖子疼、头晕、头痛、手麻等情况,坐的时间长了会感觉后背上部疼痛。感觉关节不灵活。开始出现一些颈椎病。一部分患者现在就处在这种情况,但是你注意过吗? 逐渐椎间盘退化比较严重,逐渐变薄、甚至突出,骨刺越来越多。脖子疼、头晕、头痛、手麻等情况发作频繁。神经根受压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这就是颈椎劳损到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过程。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颈肩痛

疼痛主要发生在头、颈部、肩背、上肢以及手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部疼痛可向肩部及肩胛骨内侧放射,伴有头痛、颈椎活动受限、椎旁压痛、上肢无力的症状。疼痛多表现灼烧感。少数表现坐立不安、失眠,咳嗽等发力时脖子痛、胸口痛。 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症状,脊神经根受压导致。严重的前臂、上臂、肩背部和头颈部一线出现麻木感。 放射痛 疼痛常仅限于颈、胸或上肢特定区域,与受压迫的神经根分布区域一致。患者在转动颈椎时,可感觉到这些部位放射痛,甚至加剧颈部疼痛。还会引起上肢肌力下降,病程严重者可有手臂肌肉萎缩的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 颈椎病属于脊柱相关疾病,非手术治疗应该选择美式整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法矫正颈椎的五、六、七三节。本病主要原因是由椎间盘突出或骨刺压迫神经根导致的,如果不通过治疗只靠锻炼是无法解除神经受压而自愈的。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与评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2338025.html,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与评估 作者:李浩城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数字化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牵引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实施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手臂麻木、颈肩痛、恶心、眩晕)以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更优异(P 【关键词】针灸;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以及椎间盘脱出从而引起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文当中,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行了以下具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数字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4-78)岁,平均年龄为 (41.32±10.33)岁;病程在(1.20-15)年,平均病程为(6.86±0.64)年。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25-74)岁,平均年龄为 (42.33±11.21)岁;病程在(1-16.10)年,平均病程为(6.54±0.57)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其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中国农村卫生2019年5月第10期总第160期China's rural health,May 2019,No.10,Total No.160 28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梅 荣(张掖市肃南县祁丰藏族乡中心卫生院 735015)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80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针灸疗法。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5-0028-01 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 等所致,可见血管、神经及脊髓受到压迫刺激[1],临床可分为脊髓型、 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等,患者主要表现为肩 颈部局限性疼痛,存在麻木感、头晕、呕吐等表现,通常采取保守治疗, 如针灸、牵引等。本文旨在分析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 便于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基础资料、治疗方法 1.1资料 我院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7年4月21日至2018 年6月10日),以随机基本原则为依据,均分为两组。 30例对照组:年龄[上限62岁、下限31岁、平均值(42.09±2.75) 岁],男女之比为18:12,病程(1.79±0.53)年。 30例观察组:年龄[上限60岁、下限33岁、平均值(42.25±2.49) 岁],男女之比为16:14,病程(1.98±0.37)年。 纳入标准:经临床观察、影像学等检查明确为颈椎病者;存在 颈部活动受限、疼痛等;知情同意,积极配合研究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者;全身性疾病者;交流障碍 或精神异常者。 上述资料对比不具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选择仰卧位或坐位,保持头部略微向前 倾,予以颌带牵引,以六至十千克为牵引重量,一天一次,十次为 一疗程。 在上述操作下,观察组实施针灸治疗,取穴列缺、大椎、昆仑、 凤池、后溪、阿是、夹脊等,针对肩部疼痛严重者加风府、天柱、肩井、 天宗等穴位,针对头痛者,加太阳、百会、阳白等穴位,针对手指 麻木严重者,加合谷、曲池、外关等穴位,针对恶心呕吐者,加内 关、天突穴。选择俯卧位,确保脚踝、前臂及颈部充分暴露,使用1.5 寸毫针,直刺大椎穴、夹脊穴,采取平补平泻,针感向肩部传导, 其他穴位行常规操作,留针半小时,同时,大椎穴、夹脊穴予以艾 条灸,以感觉热痛向周围扩散为准,同时,配合按摩、醋湿热敷法, 以米醋浸湿纱布,之后将其敷贴于颈椎,按摩选择理筋法,对肩胛 冈内缘条索状硬结进行按摩,放松局部肌肉,沿着脊椎两旁捏拿(由 下往上),一天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1.3指标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以GQOL-74量表评估,最高一百分,具体涉及社会 关系、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得分高为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生活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借助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属于计数资料,借助卡方检验,以SPSS20.00软件分析,两者对比 差异较大的必要条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 (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 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一所列: 表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n,分) 项目例数时间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状况 观察组40治疗前62.17±2.3566.35±3.4863.70±2.9161.78±3.11治疗后81.55±3.0982.90±2.2686.79±3.4481.24±4.05 对照组40治疗前61.79±3.3866.70±4.1765.29±3.5162.03±3.42 治疗后75.71±4.1175.74±3.3773.95±3.0275.76±2.68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具体数据如表二所列: 表2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n,%) 项目例数晕针出血勒痕合计 观察组40110 5.00 对照组40001 2.50 3讨论 颈椎病属于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几年,发病概率 不断增高,且存在年轻化趋势,主要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化等 有直接关系,患者脊神经、血管受到压迫,进而出现疼痛、麻木等 一系列症状[2~3]。中医认为,此疾病即为眩晕、痹症等,多为肝肾不 足、劳累过度、急性外伤等所致,治疗当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为 主。有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在转动颈部时[4~5],可见椎动脉血流量 下降,进而出现供血不足等,造成眩晕,同时,还会过分牵拉血管, 加之骨赘压迫,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血流量减少、椎动脉痉挛等表现。 在疾病治疗方面,临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方法较多,效果不一, 如牵引等,牵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颈椎小关节,缓解肌肉紧张, 但实际过程中发现,此方法应用效果较为有限。本文观察组在常规 牵引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此方法能够调和阴阳、补养气血、疏 通经络,进而发挥止痛的效果,针刺大椎能够激发阳经经气,通络 止痛,阿是穴、风池穴则具有止痛的作用,可疏通局部气血,昆仑 作为太阳经穴,可调节足太阳经,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属于院部 取穴,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穴位,可发挥理气止痛、舒筋活络的 效果[6~7]。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效果更佳,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控制。 结果可见,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 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 (86.79±3.44)分、(81.24±4.05)分,相比对照组指标更优,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以出血、晕针等为主,未出现 严重后果,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断治疗案例,P>0.05。 显然,针灸疗法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生理痛苦得到有效改善,进而 促使期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有 效改善相关症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 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玉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研 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3):95-96. [2]黄先寿.用按摩、牵引及针灸疗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7):23-24. [3]胡阳,高昆.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 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8):113-114. [4]木卡热木·买买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128-129. [5]陈志雄.针灸不同方案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随机对照[J].光明 中医,2017,32(19):2829-2830. [6]汤昌华.针灸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康复作用中的应用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3):49-51. [7]杨亚西,谭小林,谭启兴,等.颈椎病颈痛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6):41-42. (收稿时间:2018-12-23) (收稿编辑:关家越)

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腰椎病的定位诊断

“颈上他下”——神经根所出椎间隙 【颈髓段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上方的椎间隙而出,其他髓段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下方的椎间隙而出】 “上颈同对下上一,三胸分上一二三,腰髓对应T10/T11/T12,骶尾平对T12/L1”——髓节所对锥体水平 【上颈髓平对同序数锥体,下颈髓平对上一锥体,三段胸髓节分别平对上一、上二、上三锥体,腰髓平对T10/T11/T12,骶尾平对T12/L1】 L3~L4椎间盘突出,压迫从L4~L5椎间隙而出的L4神经根 C5~C6椎间盘突出,压迫从C6~C7椎间隙而出的C7神经根 T3(或T2)椎体骨折损伤同水平(或同水平下)的T3(或T2)胸髓节 C6(或C5)锥体骨折损伤同水平(或同水平下)的C7(或C6)颈髓节

上颈髓节C1~C4-平对同序数锥体,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与上一锥体间的椎间孔穿出 C1颈髓节平对C1锥体,C1神经根从枕骨~C1椎间孔穿出 C4颈髓节平对C4锥体,C4神经根从C3~C4椎间孔穿出 下颈髓节C5~C8-平对同序数锥体的上一锥体,神经根从上一锥体与同序数锥体间的椎间孔穿出 C5颈髓节平对C4锥体,C5神经根从C4~C5椎间孔穿出 C7颈髓节平对C6锥体,C7神经根从C6~C7椎间孔穿出 C8颈髓节平对C7锥体,C8神经根从C7~T1椎间孔穿出 上胸髓节T1~T4-平对同序数锥体的上一锥体,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与下一锥体间的椎间孔穿出 T1胸髓节平对C7锥体,T1神经根从T1~T2椎间孔穿出 T4胸髓节平对T3锥体,T4神经根从T4~T5椎间孔穿出 中胸髓节T5~T8-平对同序数锥体的上二锥体,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

与下一锥体间的椎间孔穿出 T5胸髓节平对T3锥体,T5神经根从T5~T6椎间孔穿出 T8胸髓节平对T6锥体,T8神经根从T8~T9椎间孔穿出 下胸髓节T9~T12-平对同序数锥体的上三锥体,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与下一锥体间的椎间孔穿出 T9胸髓节平对T6锥体,T9神经根从T9~T10椎间孔穿出 T12胸髓节平对T9锥体,T12神经根从T12~L1椎间孔穿出 腰髓节L1~L5-平对T10、T11、T12上半部,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与下一锥体间的椎间孔穿出 L1腰髓节平对T10锥体,L1神经根从L1~L2椎间孔穿出 L5腰髓节平对T12锥体,L5神经根从L5~S1椎间孔穿出 骶尾髓节S1~S5和Co-平对T12下半部和L1,神经根从同序数锥体与下一锥体间的椎间孔穿出 S1骶髓节平对T12锥体,S1神经根从S1~S2骶孔穿出

针刺对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_刘顺超

233 第11卷 第11期 2009 年 1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1 Nov . ,2009 遵医嘱的情况下仍然发生了心血管事件)[16-17] 但这些都掩盖不了它的光芒。相信随着科技条件的不断进步,阿司匹林能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 ] PAMELA MASON. Rediscovering Aspirin[ J ] . Hospital Pharmacist ,2004 ( 11 ):30-33. [ 2 ] 贺彦芳. 肠溶阿司匹林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J ] .中华中西 医学杂志,2007,5 ( 6 ):81. [ 3 ] 张辉. 巴曲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 察[ J ] .中国医药导报,2008,5 ( 11 ):66-67. [ 4 ] 廉春实. 联合用药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临 床疗效观察[ J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 ( 9 ):44-45.[ 5 ] Krumholz HM,Radford MJ,Ellerbeck EF,et al.“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lderly Medicare beneficiaries. Patterns of use and outcomes”[ J ] . Circulation, 2005,92 ( 10 ):2841. [ 6 ] ISIS-2 Collaborative group (1988).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venous streptokinase,oral aspirin,both,or neither among 17,187 cases of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SIS-2. Lancet,2002 ( 2 ):349-360.[ 7 ] GUO Yi,WANG Qi-zhang.Effects of aspirin on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atherosclerotic rabbits[ J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6,119 ( 21 ):78.[ 8 ] Shao J,Fujiwara T,Kadowaki Y,et al. Overexpression of the wild-type p53gene inhibits NF-kappaB activity and synergizes with aspirin to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J ]. Oncogene,2000,19 ( 6 ):726 - 736.[ 9 ] Thun MJ,Namboodiri MM,Heath CW (1991). Aspirin use and reduced risk of fatal colon cancer[ J ] . N Engl J Med,1999,325 ( 23 ):1593.[ 10 ] Shao J,Fujiwara T,Kadowaki Y,et al. Overexpression of the wild-type p53gene inhibits NF-kappaB activity and synergizes with aspirin to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J ] . Oncogene,2000,19 ( 6 ):726 - 736. [ 11 ] Kristin E Anderson,Trista W Johnson,DeAnn Lazovich,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 and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J ] .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2,15 ( 94 ):1168-1171. [ 12 ] 邱静,吴永平.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与三氧化二 砷联合阿司匹林的抑制效应[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 ( 33 ):6434-6438. [ 13 ] 陈颖,罗剑儒,魏璐,等.阿司匹林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 的增殖和凋亡研究[ J ] .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 ( 6 ):464-467. [ 14 ] Blain H,Jouzeau JY,Blain A,et al.Nonsteroidal anti-innammatory drugs with selectivity for cyclooxygenasa-2 in Alzherimer disease:Rationable and perspectives [ J ] . Press Med ( French ),2000,29:267. [ 15 ] 郑瑞明,王菊梅. 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J ] . 临床医学,2008,28 ( 3 ):112-114. [ 16 ] GU Fei-fei,LIU Jing-hua. Aspirin Asistance[ J ]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view year,2005,3:225-229 [ 17 ] 范利.阿司匹林抵抗的再认识[ J ]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8,10 ( 1 ):69-71.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颈椎椎间盘组织 退行性改变,椎体间松动,椎体缘产生骨赘或椎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以颈肩部疼痛或伴上肢麻木放射痛等为临床特点。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占10%~15% ,40岁以上的 病人可占80%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近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本病症状复杂, 缠绵难愈。其并发或继发的颈源性疾病亦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本病多采用保守疗法, 其中针刺疗法疗效显著,且无任何副作用。笔者就2005年来针刺治疗该病的文献进行整 针刺对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刘顺超 (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上海 200333) 收稿日期:2009-05-08作者简介:刘顺超(1980-),男,上海人,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骨伤学。 摘 要:目的:综述近年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方法:将2005年起相关文献的内容,分为机理探讨及针刺、 电针疗法、穴位注射、针刺加物理疗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肯定了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有良好效果,无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针刺疗法;颈椎病;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1- 0233- 02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Clinical Stud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LIU Shun-chao (Shanghai Tiansha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33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Review of recent years, cervical spondylos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research.Methods : Since 2005 the contents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is divided into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point injection, physical therapy such as acupuncture and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methods. Results : Acupuncture treatment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onclusion :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ease with good results, no side effects, it is worth further study. Key words:acupuncture; cervical disease; review litera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