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歌舞娱乐放映场所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谈歌舞娱乐放映场所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谈歌舞娱乐放映场所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谈歌舞娱乐放映场所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谈歌舞娱乐放映场所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浅谈歌舞娱乐放映场所中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称歌舞场所)迅猛发展,这类场所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火灾荷载比较大;电气设备、线路比较复杂,用电负荷比较大、着火源多,不易控制;人员相对集中,疏散比较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灾蔓延速度快、扑救困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大多数死者均系在浓烟中吸进有毒气体,昏迷窒息而亡。所以说,在歌舞场所中合理地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就尤为重要,它可以及时有效地排除有害烟气,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队员顺利扑救火灾。

1 规范中歌舞娱乐场所防排烟设置要求

(一)多层民用建筑:《建规》第5.1.1A条指出,歌舞场所当必须设置在建筑的地下一层或四层以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二)高层民用建筑:《高规》第4.1.5A条指出,歌舞场所当必须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一层或四层以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三)人民防空工程:《防规》第6.1.2和6.1.4条指出,人防工程内歌舞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设施。

2 防排烟方式的选择

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室内外空气对流进行排烟,主要利用可开启的外窗或利用阳台、凹廊进行排烟的方式。这种方式经济、简单、易操作,不使用动力以及专用设备,平时兼作换气使用,火灾时不受断电影响。在规范非强制性要求某种排烟方式下可以优先考虑,如以下情况:

(1)设在地下建筑疏散走道或四层及四层以上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内歌舞场所疏散长度在40M以内的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

(2)设在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内的歌舞场所疏散长度在60M以内的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

(3)建筑高度32M以下的二类建筑内歌舞场所疏散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

(4)人防工程中面积小于50m2的房间;总长度小于20M的疏散走道。但是,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有效开口部位面积,保证多层和高层建筑内歌舞场所走道、房间有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走道地面面积的2%,人防工程内歌舞场所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大于该防烟分区面积的2%.同时,自然排烟方式排烟口受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旦受到风压作用,烟气很难排出,特别是建筑低层区,火灾时如果排烟口方向与风向相反,引起烟气在建筑物内扩散,出现房间、疏散走道、楼梯间或前室聚集烟气现象,严重影响人员的疏散,设计时要加以考虑。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机械防烟是通过风机加压送风,使楼梯间和前室或合用前室保持正压,从而阻止烟气的侵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主要用于高层民用建筑的封闭避难层、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等部位,虽然防烟效果显著,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但是,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具有设计计算比较复杂、设备复杂、投资高等缺点。而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歌舞场所经常与建筑内其他场所共同使用楼梯间,没有单独的疏散楼梯,甚至有的高层建筑具备完整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因此,没有必要考虑在高层建筑歌舞场所内设计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否则,会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工程投资,维护管理也不方便。

3、机械排烟:机械排烟是利用排烟风机强行将烟气抽走,从而降低被保护区的烟气浓度,它由挡烟壁(活动或固定式挡烟壁)、排烟口(或带有排烟阀的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和排烟出口组成。

这种排烟方式可以弥补自然排烟方式的不足,对于排出疏散走道、起火房间的烟气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相对于歌舞场所极其适用,同时,机械排烟方式分为局部排烟和集中两种方式,局部排烟是

在每个需要排烟的部位设置独立的排烟风机直接进行排烟;集中排烟是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在每个区内设置排烟机,通过排烟风道排烟。而在歌舞场所设置机械排烟方式时就必须考虑高层和多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就设在多层建筑和人防工程内的歌舞场所,为了确保场所内良好空气环境,平时都设有通风系统,设有排风管道设施,最好采用局部机械排烟方式,并与通风系统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排烟风机、增加了一些常开式电动排烟风口,并保证通风系统符合一定的防火要求,同时,把排烟自动装置与歌舞场所的自动报警设备联动,不必设置单独的消防电源等设备,降低了整体自动系统的工程造价。平时排烟风机和排烟风口运转,作为空调系统的排风使用有效地保证了消防设备的正常状态,火灾时,通过联动的消防控制中心切换为消防排烟状态。就设在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场所,在防排烟设施审核时,可以将歌舞场所划分为独立区域,采用集中排烟方式,通过高层建筑设置的排烟风道排烟。

3 机械排烟设置部位的确定

1、多层民用建筑: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走道。

2、高层民用建筑:

(1)设在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内的歌舞场所下列部位:长度超过20M且无直接天然采光或固定窗的内走道;虽有直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面积超过

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房间;地下室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的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设有窗井等采用可开窗自然排烟措施的房间除外)。

(2)设置自然排烟不能满足的建筑高度32M以下的二类建筑或地下室内歌舞场所疏散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时。

(3)人民防空工程:电影院放映间、舞台等;疏散总长度大于20M的走道;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4 防烟分区划分和机械排烟量的确定《高规》8.4.2条规定机械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负担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 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

(2)负担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120 m3/h计算。由此可见,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规范又明确,设置防排烟设施的歌舞场所(人防工程内除外)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远远符合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500m2的要求,这样计算排烟量时必须根据歌舞场所的实际情况,既不能把排烟量计算小、达不到实际排烟效果,又不能把排烟量计算过大、增加排烟风机设备造价。就多层建筑和人防工程而言,如果仅为一个厅、室,就可以单独计算排烟量;如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厅、室,最好把几个厅、室叠加计算,但大面积不得超过防烟分区500m2.然后按《高规》中8.4.2条规定计算排烟量。就高层建筑而言,可以根就高层建筑而言,可以根据实际的防烟分区来计算排烟量。但无论哪种情况,最小机械排烟量为7200 m3/h,计算出最大为60000 m3/h.

5 通风系统与排烟系统的兼用

当多层建筑或人防工程内歌舞场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如果把消

防排烟系统结合通风系统统一考虑,将通风排风风管和消防排烟风管合二为一,就必须确保风管的防火性能既符合排烟风道要求,又要具有承担排烟量的能力,同时,按着排风和排烟规定,计算出实际通风排风量和排烟量,然后以排烟量为单位,确定排烟风机数量,这时,风机上必须选择排风和排烟兼用,进而设计出排烟(风)竖井数量,通过风管接入排烟(风)竖井。这个风管作为通风和排烟共同使用,平时排烟风机和排烟风口运转,作为通风系统的排风使用,火灾时,通过消防控制中心切换为消防排烟状态,及时将烟气排除。

6 小结

实际上,歌舞娱乐放映场所为了确保室内良好的空气环境,平时都设有通风系统,设有排风管道设施。如果房间采用局部机械排烟方

式,并与通风系统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排烟风机,增加一些常开式电动排烟风口,保证系统符合一定的防火要求,同时,把排烟自动装置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起来,其排烟设计就更加完美了所以说,歌舞场所设置防排烟设施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类型(多层、高层、人防工程),一般来说,仅仅设置自然排烟方式是满足不了火灾时排烟需要,如果达不到实际排烟效果,就必须参照《高规》的要求设计机械排烟方式,在机械排烟设备选型和系统配置时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尽可能地和通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合用,以节约投资.

------------最新【精品】范文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防排烟设施探讨(一)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防排烟设施探讨(一) 摘要:歌舞场所设置防排烟设施,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类型(多层、高层、人防工程),一般来说,仅仅设置自然排烟方式是满足不了火灾时排烟需要,如果达不到实际排烟效果,就必须参照《高规》(2001年版)的要求设计机械排烟方式,在机械排烟设备选型和系统配置时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尽可能地和通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合用,以节约投资。 关键词:娱乐场所通风排烟防烟分区排烟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称《高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称《防规》)等四项国家标准局部修订条文对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称歌舞场所)的防火要求都作了相应规定,特别是对歌舞场所设置防排烟设施提出了严格要求,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等三起特大火灾事故表明,大多数死者均系在浓烟中吸进有毒气体,昏迷窒息而亡。据统计,在火灾中,吸入毒性气体导致死亡占火灾死亡人数的80%。从关注人的生命权角度看,在歌舞场所中合理地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就尤为重要,它可以及时有效地排除有害烟气,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队员顺利扑救火灾。 一、设置防排烟设施的歌舞场所 应该说,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对歌舞场所设置防排烟设施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建筑类型上并结合现实国情,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多层民用建筑:《建规》第5.1.1A条指出,歌舞场所当必须设置在建筑的地下一层或四层以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二)高层民用建筑:《高规》第4.1.5A条指出,歌舞场所当必须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一层或四层以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三)人民防空工程:《防规》第6.1.2和6.1.4条指出,人防工程内歌舞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设施。 二、防排烟方式的选择 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室内外空气对流进行排烟,主要利用可开启的外窗或利用阳台、凹廊进行排烟的方式。这种方式经济、简单、易操作,不使用动力以及专用设备,平时兼作换气使用,火灾时不受断电影响。在规范非强制性要求某种排烟方式下可以优先考虑,如以下情况:(1)设在地下建筑疏散走道或四层及四层以上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内歌舞场所疏散长度在40M以内的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2)设在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内的歌舞场所疏散长度在60M以内的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3)建筑高度32M以下的二类建筑内歌舞场所疏散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4)人防工程中面积小于50㎡的房间;总长度小于20M的疏散走道。但是,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有效开口部位面积,保证多层和高层建筑内歌舞场所走道、房间有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走道地面面积的2%,人防工程内歌舞场所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大于该防烟分区面积的2%。同时,自然排烟方式排烟口受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旦受到风压作用,烟气很难排出,特别是建筑低层区,火灾时如果排烟口方向与风向相反,引起烟气在建筑物内扩散,出现房间、疏散走道、楼梯间或前室聚集烟气现象,严重影响人员的疏散,设计时要加以考虑。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机械防烟是通过风机加压送风,使楼梯间和前室或合用前室保持正压,从而阻止烟气的侵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主要用于高层民用建筑的封闭避难层、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等部位,虽然防烟效果显著,可靠性和稳定性高。但具有设计计算比较复杂。设备复杂、投资高等缺点。而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防排烟新规,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留给各位考生的备考时间也只剩下百余天,再加上新教材也在该新规范正式实施前20天刚刚出版“面世”,很多考生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一块到底会怎么考?在接下来的准备中究竟要怎么学?要弄清怎么考怎么学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本文将从4个方面内容给考生一个明细的知识解读: 第一: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第三:新规范强制性条款要求 第四:新规范和老规范的内容变化对比 首先,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只要我们做到:对照规范,咬紧教材,紧扣大纲,掌握重点,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压力。 新规范报批稿和最终实施稿内容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异,而新教材由于早于新规范实施时间出版,和新规范实施稿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吻合”,因此我们大胆的预测,今年的防排烟内容不会很深很难。但同时,必须强调一点:由于新规范的出台,那么这一块的分数势必会比往年有所增加,这一点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我们学习的重点要倾向于,新教材和新规范都做了重要修订的部分。 那么接下来这一块的学习中,我们只需要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变化内容加以强化学习就可以了。下面第二个问题,我来说说重点变化。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教材是纲。教材内容变化相对于规范内容的变化更加重要一些,我们要做重点掌握。下面对教材中重要考点的变化做出总结。 1、防烟分区面积 16版教材P85: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长边不应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m。 18版本教材P94: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当空间净高大于3.0m、小于等于6.0m时,不应大于1000㎡;当空间净高大于6.0m、小于等于9.0m时,不应大于2000㎡。 新的烟规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注:1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2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3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相关规定。 解读:规范对防烟分区面积做了细化,同时表格中没有18版新教材中修改的小于等于9m的要求,所以按照规范,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的: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

县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18年县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省、市安全生产及防火工作的要求,努力做到火灾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保障节假日期间歌舞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丰富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的娱乐生活,县政府决定对全县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使我县的歌舞娱乐场所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成立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_任组长的___县歌舞娱乐场所整治领导小组,县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_局长兼办公室主任。 三、整治内容 (一)严查未经文化、公安、环保、消防、工商等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二)严查重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歌舞娱乐场所的不良经营行为。 (三)公安消防部门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要进行地毯式的检查,消除歌舞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 四、时间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时间3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月1日至10日为宣传发动、摸底排查阶段。这段时间内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对全县的歌舞娱乐场所的数量、分布情况、经营情况、规模、法人代表等情况进行详细地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上报。同时要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标语等形式向社会大力宣传。 第二阶段:1月11日至3月15日为治理整顿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对规模较大,环境较好,初步符合开办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主动向有关单位申请,公安、环保、文化、工商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及业务要求进行严格把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审批。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治理整顿,对符合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检查验收,进入正常的经营状态,依法纳入各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管之中;对经过整治仍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一律予以取缔。 五、职责分工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是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统一指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县文化局牵头负责此次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对申请设立的歌舞厅进行调查了解,摸清底数,严把审批许可关;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审批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听证,对依法批准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的日常经营活动负责监督管理。 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根据其职责范围负责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认真把好行政许可前的治安和消

浅析公共空间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元素——色彩

摘要 公共空间设计一般在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及实用性的同时,也愈加重视设计的人性化和审美情趣,公共空间中色彩的表现必不可少。本文简要分析了色彩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设计基本要求及其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得出结论:色彩是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公共空间;色彩;色彩表现;基本要求;

Abstract General public space design with emphasis on the functional design and practic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of human nature and aesthetic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the public space of the colour performance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design color and its performance in the public space. Concluded that the color is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Key words: public space。 Color。 Colour performanc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 标准G B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 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泰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炯张洁玉寿炜炜刘激扬沈纹张磊 马恒李彦军朱鸣夏令操刘文利徐稳龙尹航? 周强韩峥王钊彭琼朱晔盛袁昕廖坚卫? 张兢刘卫江李德品盛伟军刘建宏黄德祥 主要审查人:罗继杰倪照鹏刘国祝马伟骏周敏金丽娜王厚华 张旭赵克伟易岚薛亚群祁晓霞张兴权张树平 条文说明 编制说明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1月20日以第1741号公告批准发布。

浅谈娱乐休闲项目的设计意义

浅谈娱乐休闲项目的设计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所拥有的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休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娱乐休闲能够使人们解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物质充裕的同时,更多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在结合人的心理以及分析现代装修风格的利弊基础上决定采用欧式装修风格,更显典雅、富丽,呈现空间的气派与复古韵味。空间的种色彩渲染,不再是机械的陈列,而是充满着趣味以及一种生命力。 (一)休闲项目的存在意义 娱乐是与工作相对的概念,娱乐空间就是人们工作之余去的场所,是人们聚会、用餐、欣赏表演、松弛身心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娱乐空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休闲娱乐空间的拥有水平是一个地方在社会经济、资源、技术等的综合体现。 (二)娱乐空间的设计思考 娱乐空间设计讲求的是美观性与科学性的结合,由于一些设计师、投资者不懂或不重视规划与设计,给以后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应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是单纯追求美观性,忽视其内部功能性。导致许多娱乐休闲场所在营运后需要进行二次改造。娱乐空间设计针对的是广大消费者而不是单一的业主,不仅要符合客户的要求,更需要适应客源、适应市场。 二是作品不断复制拼凑,缺少创新性。 三是顾客期望值高,与实际差距较大。管理水准偏低,服务质量存在不少问题。职业化人才缺乏。管理人才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单一。 四是声学效果差,存在声学缺陷。有些地方串音现象严重。有些严重的KTV 场所成为声音的污染地,噪声的发源地。 (三)娱乐空间的构建原则 一个成功的设计是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具体的内在品质的综合表现,是集音响效果、声学、装饰装修为一体的多学科知识。 在构建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空间设计与装饰:这是硬件部分,要结合建筑本身,通过对基础的墙、天棚、门窗、地面等基础构成要素的设计,运用空间结合、空间序列达到功能布局合理、流线清晰简明的效果。装饰材料的选择上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要把装修与科技结合起来,使空间设计别具一格。 二是灯光与色彩:这是设计的重要部分。艺术照明要做到具有空间感、色彩丰富,各种灯光遥相呼应,主体照明与辅助照明要相辅相成。利用强烈的灯光明暗对比给空间增添迷幻、神秘色彩。色彩搭配应该落落大方、绚丽、亮眼,形成靓丽的灯光对比效果,营造具有层次感、立体感的空间。成功的照明设计能在复杂的空间处理时起到微妙的划分空间的作用。利用光源组合和多回路控制来最大限度的取悦顾客。 三是音乐、视听效果。音乐要契合空间整体氛围,富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而具有良好的视听条件是听众、观众对娱乐空间的最基本要求。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室内声学特点和人的视觉规律,使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 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

公共安全场所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公共安全场所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人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平安校园,创建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排查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学校、幼儿园公共安全集中整治,进一步推动职能部门和学校、幼儿园各项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位,重大隐患排查、整改率达100%,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完善、上报备案率达100%。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安全工作秩序,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升安全工作水平,遏制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安全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按照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乡镇学校由乡镇政府牵头,市直学校由市教体局牵头,教育、安监、建设、公安、文化、卫生、工商、交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参与整治活动。

学校、幼儿园的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由校长(园长)直接负责,明确处、室人员岗位职责,确定重点整治内容,落实经费,坚决治理各种隐患。 四、整治内容 (一)学校、幼儿园公共安全责任制、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情况。 (二)对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防溜冰溺水、防拥挤踩踏等安全教育及应急救援措施落实情况。 (三)学校、幼儿园各类教学设施、供电、供水、运动场体育器材等重要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 (四)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在校园实验室、仪器室安全存放及安全管理情况;校园周边加油站、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接送学生、幼儿的机动车辆存在的隐患及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六)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存在的安全问题。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重要消息: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天开始实施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前言 ▼▼▼▼▼▼▼▼▼▼▼▼▼▼▼▼▼▼▼▼▼▼▼▼▼▼▼▼▼▼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娱乐空间灯光设计浅析

娱乐空间灯光设计浅析 没有光,就没有空间 难以想象没有光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一切的色彩、材质、空间都没有了意义。灯光设计对于室内设计的效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的投射使空间的轮廓、表面、体量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让我们认识了世界。 光的表情 光是有表情的;当清晨第一束光线透过窗帘轻抚你的脸颊时,光赋予你的是圣洁的表情。它唤醒了这个世界。而正午阳光赤裸的直射在你的身上,光赋予你的是热辣的表情,炎热的焦灼。到了傍晚,一家人围坐于橘色的灯光下共进晚餐,你被笼罩在朦胧的光晕中,光赋予的是温馨的表情。似乎这样阐述光的表情太过于浪漫化,那么还是让我们回到室内设计的范畴来做个粗浅的分析吧。 (一) 照度分布均匀的空间。明亮的冷光源系通常被用于办公空间。它给予人的表情是严谨的,稳重的。甚至是冰冷刻板的。这样的光源表情促使人们加快工作的节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里的空间照明简单而理性化。 (二) 照度柔和富有层次的空间。忽明忽暗的暖光源色系通常被用于高档会所SAP等消费场合。它给予人的表情温暖,轻松,私隐;就像个知心的朋友,可以让你放松心情与之畅谈。人们在这里可以慢慢的细品味人生百味。 (三) 光源的布置变化多样,多种光源形式综合使用。这样的光源多是被用于娱乐空间。它所给予人的表情则是多变的、发泄式的。亦或是迷离的暖味的。光的强弱明暗,色彩的迷离变幻可以使人产生快乐积极放纵的情绪。光不仅仅满足视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 对于娱乐空间来说,因其营业时间段都在夜间,室内采光全部依靠灯光设置取得。所以,灯光设计的好坏对于娱乐空间的效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巧妙的运用灯光来塑造空间,界定空间,营造五彩缤纷的夜场效果。娱乐空间的灯光设计,通常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它的多变性体现在诸如位置、组合方式、强弱对比等等多个方面。比如:在一些需要刻意突

浅析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常见问题

浅析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常见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建筑的规模大、功能性复杂,火灾时很难逃生和灭火。目前,我国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较多,但在设计细节上仍有许多不清楚或缺失,导致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防排烟系统的常见问题, 提出了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的主要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给行业内人士提 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但由于建筑装修标 准高,功能复杂,人员众多,火灾频发,难以及时疏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 安全隐患。最近几年,由建筑火灾而引发的事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给国家、 人民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失。而在这些建筑的火灾事故中,只有30~50%的人员伤亡是由火烧直接造成,其余都是由于火灾中的烟气,导致人员窒息或中 毒死亡。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由于自身的“烟囱效应”,产生的大量烟气迅速上升,对人员疏散、灭火行动有较大影响。如何才能在建筑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 建筑物内的烟气,避免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消 防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降低由于烟气导致的人员伤亡,是房建工程师们一直 重点关注和寻求解决的设计目标。 1建筑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排出大量的热量和火焰燃烧产生的烟雾,防 止烟雾扩散到无火灾区域。最重要的是防止烟雾侵入疏散通道(走廊、楼梯间、 前厅等)。其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排烟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协同工作。当建筑物内某 个房间发生火灾时,通过烟雾监测启动排烟系统,对燃烧室内进行排烟控制,同 时启动非火灾区的防烟系统,对非火灾区和疏散通道进行加压送风,使气压高于 火灾区,防止火灾区烟雾侵入,控制火势蔓延,便于疏散和扑救。烟气控制方法 主要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和机械加压送风。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 热烟气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的作用,通过建筑物外部开口的阳台或设置在外墙 上的排烟窗向外排烟。这样的排烟方式简单经济,没有设置专门的排烟口,在火 灾时不受停电的影响,平时也可作为通风。然而,自然排烟也存在一些不足:其 排烟效果往往取决于室外风向、风速和建筑本身的密封性或热作用的影响,排烟 效果不稳定。火灾时,如果开窗方向正好与室外风向相反,楼梯间、前室等疏散 通道会出现冒烟现象,严重影响疏散。根据排烟通道的不同,自然排烟可分为外 窗自然排烟和室外阳台自然排烟两种。 2建筑防排烟的主要的问题 2.1选择增压风机的位置时不考虑新风入口通道 在一些工程的防排烟设计中,增压风机布置在上下设备层的密闭室内,不考 虑新风进风通道。当房间处于关闭状态时,新鲜空气不会进入空间,只有通过门 窗缝隙才能使新鲜空气的进气难以满足增压风机的工作要求,从而严重影响增压 供气的效果。因此,在选择增压风机的设置位置时,充分考虑了新风入口的位置,甚至设置了专门的独立进风口或进风通道,保证了新风的流畅,在火灾时增压风 机能够正常运行。 2.2加压风机出口处设有防火阀

注册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多层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建筑消防设施配置

案例17多层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案例分析

一、情景描述 某夜总会地上3层,每层建筑面积为18m×60m=1080m2,砖混结构。首层为大堂(建筑面积190m2)、迪斯科舞厅(建筑面积810m2)和消防控制室(建筑面积80m2),二、三层为KTV包间(每个包间的建筑面积均不大于200m2)。建筑高度为12m。在距该夜总会两侧山墙50m处各设有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个;该建筑内每层设三个DN65室内消火栓,均配置长度25m的消防水带和当量喷嘴直径19mm的消防水枪,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均为30m,并与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相连;

该建筑内还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标准喷头,喷头间距均不大于3.6m,距墙均不大于1.8m。室内外消防给水均取至市政环状给水管网,水压、水量均符合规范要求。该建筑二、三层走道(宽度2m ,长度60m)和一层迪斯科舞厅,因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而设有机械排烟系统,并在屋顶设排烟机房(内设一台排烟风机),排烟风机风量为50000m3/h。迪斯科舞厅划分两个防烟分区,最大的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为410m2。在KTV包间、迪斯科舞厅、疏散走道、封闭楼梯间、大堂等部位均设有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在每层消火栓处配置手提式MF/ABC5灭火器两具。

(一)室外消火栓系统

相关知识 三、系统设置要求(一)设置范围 1.在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城市、居住区应设市政消火栓。 2.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室外消火栓。 3.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栓。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等于 3000m3的戊类厂房或居住区人数不超过 500 人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防给水。

在全县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省、市政府及上级防委会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大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和省《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同时,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专项治理。刚才县消防大队参谋魏同志讲解了《歌舞娱乐场所安全技术标准》条文,大队长刘同志宣读了我县《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县工商局、文化局、公安局负责同志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下面我就全县歌舞娱乐场所的专项治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增强消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消防工作事关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近几年来,我县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不定时地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公共聚集场所点多面广、规划、布局参差不齐,消防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有的场所离安全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来看待消防

安全问题,要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来理解、做好消防工作。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权。而消防安全就是关系人命,做好消防工作是一种对人们生命财产负责的具体表现,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公众聚集场所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中。国务院、省政府从XX年起已连续三年对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了专项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见上级领导对消防安全工作特别是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侥幸埋怨、松懈麻痹和畏难厌战的思想情绪,要按照市、县两级政府制定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要求,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这次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歌舞娱乐场所是公众聚集场所中火灾危险性最大、影响最大、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场所。歌舞娱乐场所的特点是人员高度集中且流动性大,可燃有毒材料大量存在,疏散困难且极易造成火灾蔓延及群死群伤。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省建设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XX年月28日联合发布了首个地方性消防技术标准即《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并于XX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歌舞娱乐场所包括的范围,从平面布局、平面设计、安全疏散、建筑装修防火、灭火设施、消防电气、防排烟等6方面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疏散

浅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疏散 [摘要]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在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安全疏散方面仍存在不够明确的规定,为避免在防火设计审核时因理解的偏差而产生歧义,笔者通过实际工况及规范的对比分析,以期找到更为科学合理又符合经济规律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安全疏散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各地的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层出不穷,这类场所大多装修豪华,内部电器设备繁杂,加之人员成份复杂、流动量大,火灾危险性排在各类公共场所之首,极易造成群死群伤,近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生了类似的恶性火灾事故。2001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时,不仅对此类场所进行了专门的归纳定义—将其统称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场所),还对此类场所的设臵要求进行了区别于其他公众聚集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的详细规定。2005年与2006年再次分别修订《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时又进一步对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规定,国内外也有不少同仁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笔者通过多年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对此类场所

的消防监督检查发现,现行的《高规》和《建规》在歌舞娱乐场所安全疏散方面的规定仍存在不够明确之处,尤其是与安全疏散相关的两个因素—最大容纳人数与设在袋形走道的房间门距安全出口的疏散长度—规定的条文还不够明确,不同的审核人员可能会因为对条文理解上的不同而使同一类型的歌舞娱乐场所被要求不同的设臵条件。笔者通过对《高规》和《建规》的对比分析,结合实例,以期找到更为科学合理又符合经济规律的解决方法。 一、歌舞娱乐场所最大容纳人数的确定 歌舞娱乐场所的最大容纳人数是指该场所在营业期间内需要疏散的全部人员,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在歌舞娱乐场所内消费的顾客,占总疏散人数的大多数,其比率因场所类型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如有迪厅的夜总会和量贩式KTV相比,前者的顾客人数就要多得多。第二部分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个组成在各地情况不一致。有的场所服务员仅为顾客提供包厢引导、酒水供应等服务,如量贩式KTV,他们人数相对固定,活动区域多集中在走道;而有的场所可能还提供为顾客点歌、陪唱等服务,如夜总会,这类服务员的人数相对变动较大,且流动性强,多分布在各个包厢内。 多数歌舞娱乐场所在设计时,对最大容纳人数提供的参考值都只考虑来消费的顾客,对服务员和管理者很少提及,但是火灾中,他们也需要通过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进行逃生。若该场所的顾客人数远多于管理和服务人员,则按顾客人数来计算疏散宽度对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管理和服务人员占总疏散人数的一定比

建筑防排烟技术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917 建筑防排烟技术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建筑防排烟技术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会产生热烟气,烟气中的毒气可致人死亡,高温也使人难以忍受,以致烧伤,黑色的烟气会遮挡光线使人惊慌。据有关火灾死亡人数原因统计分析,有80%以上的人是烟气中毒而死,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物的防排烟的重要性。 排烟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是利用风机把热烟气从建筑物内吸走,排到室外。自然排烟是靠开启建筑物的外窗,利用烟气的热压差造成烟气运动,自己排出室外,开口部位高处向室外排烟,低处室外冷空气进入室内,形成对流。排烟设施位于房间和疏散走道。 机械防烟是利用鼓风机向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使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气压升高,以阻止烟气进入,为安全疏散创造安全环境。 机械防烟、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简称防排烟。脑筋 一、防烟分区 (一)防烟分区的概念 防烟分区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隔墙或从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X年2月5日17时27分,X省台州市天台县足馨堂足浴店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18人受伤。近期,我区范围内也发生多次小规模火灾,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不得不发人深思、举一反三、查找问题。为切实汲取火灾事故教训,持续推进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全面做好元宵节及全国“两会”期间的消防安全保卫,确保辖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持续稳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治理,按照“治违法、除隐患、规范管理”的思路,实行单位自查自纠、部门联合执法的检查方法,对辖区城乡所有洗浴足浴、电影院、剧院、网吧、歌舞游艺娱乐场所,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责令限期消除火患,对违法违规经营的场所依法关停取缔,强化单位消防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建立自防自救长效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元宵节及全国“两会”期间消防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区政府特成立公共娱乐 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 第一检查小组: 组长:X 成员:区安监局、区文广局、区卫生局、区消防大队、区治X 队、工商X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负责检查辖区内电子游艺厅、网络服务机构消防安全工作。 第二检查小组: 组长:X 成员:区安监局、区文广局、区卫生局、区消防大队、区治X 队、工商X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负责检查辖区内桑拿、洗浴、足浴、汗蒸房、电影院、剧院等场所消防安全工作。 第三检查小组: 组长:X 成员:区安监局、区文广局、区卫生局、区消防大队、区治X 队、工商X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负责检查辖区内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 三、排查治理范围 1.桑拿、洗浴、足浴、汗蒸房等洗浴场所; 2.电影院、剧院;

歌舞娱乐游艺场所

【装修】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装修】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得降级。 【保温】采用内保温系统的建筑外墙,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火A级的保温材料。 【保温】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人防】下列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当墙上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人防】公共场所人员频繁出入的防火门,应采用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的常开防火门;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防火门,应设置火灾时不需要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的常闭防火门,并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其他部位的防火门,宜选用常闭的防火门; 【人防】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最大容纳人数应按该场所建筑面积乘以人员密度指标来计算,其人员密度指标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录像厅、放映厅人员密度指标为1.0人/㎡; 2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员密度指标为0.5人/㎡。 【人防】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人防】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商业营业厅等公众活动场所的疏散走道的地面上,应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并宜设置灯光型疏散指示标志。当地面照度较大时,可设置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建规】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含剧场、电影院)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2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 3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4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5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6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自报】歌舞娱乐场所中经常有人滞留的房间和可燃物较多的房间设置火灾探测器 【建规】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建规】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和不宜用水保护或灭火的场所外,下列高层民用建筑或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

浅析展示设计中的空间问题

题目:浅析展示设计中的空间问题 摘要 展示设计是一种多元整合的信息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设计形式,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时代要求,明确专业学科的概念以及所涉及的范畴,使我们了解到展示设计与科技文化,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同步,并且这样才能给展示设计的发展拓展美好的前景,使展示设计能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服务,更整个经济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艺术设计、科学技术、展示设计 Abstract The display design is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media in the form of design is also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so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display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concept of clea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and areas, so that weunderstand the display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culture, synchronization, and economic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o develop a bright future, and display design better able to build a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ntire economic developmentplay a catalytic role. Keywords:Art and desig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play desig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