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ostat命令详解

iostat命令详解

iostat命令详解
iostat命令详解

iostat命令详解

2009-11-02 20:41

iostat [ -c | -d ] [ -k ] [ -t ] [ -V ] [ -x [ device ] ] [ interval [ count ] ]基本语法: iostat interval count

option - 让你指定所需信息的设备,像磁盘、cpu或者终端(-d , -c , -t or -tdc ) 。x 选项给出了完整的统计结果。iostat的默认参数是tdc(terminal, disk, and CPU)。如果任何其他的选项被指定,这个默认参数将被完全替代。

interval –统计运行的间隔时间(秒), count –统计运行的次数

其中,-c为汇报CPU的使用情况;-d为汇报磁盘的使用情况;-k表示每秒按kilobytes 字节显示数据;-t为打印汇报的时间;-v表示打印出版本信息和用法;-x device指定要统计的设备名称,默认为所有的设备;

iostat -d -k -t 2

Device: 显示磁盘名称

tps: 表示每秒钟输出到物理磁盘的传输次数。一次传输就是一个对物理磁盘的 I/O 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被并为对磁盘的一个单一 I/O 请求。传输具有中等的大小。

kB_read/s: 每秒从磁盘读取的数据量,单位为KB。

kB_wrtn/s: 每秒从写入磁盘的数据量,单位为KB。

Kb_read: 读取的 KB 总数。

Kb_wrtn: 写入的 KB 总数

iostat -x 1 10

rrqm/s: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

r/s: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rio)/s

w/s: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wio)/s

rsec/s:每秒读扇区数。即 delta(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delta(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

wkB/s: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

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 I/O 队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

svctm 一般要小于 await (因为同时等待的请求的等待时间被重复计算了),svctm 的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 svctm 的增加。await 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服务时间(svctm) 以及 I/O 队列的长度和 I/O 请求的发出

模式。如果 svctm 比较接近 await,说明 I/O 几乎没有等待时间;如果 await 远大于svctm,说明 I/O 队列太长,应用得到的响应时间变慢,如果响应时间超过了用户可以容许的范围,这时可以考虑更换更快的磁盘,调整内核 elevator 算法,优化应用,或者升级 CPU。队列长度(avgqu-sz)也可作为衡量系统 I/O 负荷的指标,但由于 avgqu-sz 是按照单位时间的平均值,所以不能反映瞬间的 I/O 洪水。

如果 %util 接近 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

同时可以结合vmstat 查看查看b参数(等待资源的进程数)和wa参数(IO等待所占用的CPU 时间的百分比,高过30%时IO压力高)

I/O 系统 vs. 超市排队)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超市排队 checkout 时,怎么决定该去哪个交款台呢? 首当是看排的队人数,5个人总比20人要快吧? 除了数人头,我们也常常看看前面人购买的东西多少,如果前面有个采购了一星期食品的大妈,那么可以考虑换个队排了。还有就是收银员的速度了,如果碰上了连钱都点不清楚的新手,那就有的等了。另外,时机也很重要,可能 5 分钟前还人满为患的收款台,现在已是人去楼空,这时候交款可是很爽啊,当然,前提是那过去的 5 分钟里所做的事情比排队要有意义 (不过我还没发现什么事情比排队还无聊的)。

I/O 系统也和超市排队有很多类似之处:

r/s+w/s 类似于交款人的总数

平均队列长度(avgqu-sz)类似于单位时间里平均排队人的个数

平均服务时间(svctm)类似于收银员的收款速度

平均等待时间(await)类似于平均每人的等待时间

平均I/O数据(avgrq-sz)类似于平均每人所买的东西多少

I/O 操作率 (%util)类似于收款台前有人排队的时间比例。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 I/O 请求的模式,以及 I/O 的速度和响应时间。

%iowait 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

Show the percentage of time that the CPU or CPUs were idle during which the system had an outstanding disk I/O request.

%uitl

Percentage of CPU time during which I/O requests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bandwidth utilization for the device).

Device saturation occurs when this value is close to 100%.

%idle

Show the percentage of time that the CPU or CPUs were idle and the system did not have an outstanding disk I/O request.

AIX的vmstat命令详解

AIX的vmstat命令详解(原创) vmstat概述 vmstat 命令报告关于内核线程、虚拟内存、磁盘、陷阱和CPU 活动的统计信息。由vmstat 命令生成的报告可以用于平衡系统负载活动。系统范围内的这些统计信息(所有的处理器中)都计算出以百分比表示的平均值,或者计算其总和。 Interval 参数指定每个报告之间的时间量(以秒计)。第一个报告包含系统启动后时间的统计信息。后续报告包含自从前一个报告起的时间间隔过程中所收集的统计信息。如果没有指定Interval 参数,vmstat 命令生成单个报告然后退出。Count 参数只能和Interval 参数一起指定。如果指定了Count 参数,其值决定生成的报告数目和相互间隔的秒数。如果Interval 参数被指定而没有Count 参数,则连续生成报告。Count 参数不允许为0。 内核为内核线程、调页和中断活动维护统计信息,vmstat 命令通过使用perfstat 内核扩展来对其进行访问。磁盘输入/输出统计信息由设备驱动程序维护。对于磁盘,利用活动时间和传送信息数量来确定平均传送速率。活动时间的百分数根据报告期间驱动器忙的时间量来计算。 vmstat命令输出详解 输出样例 #vmstat 1 2 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8 mem=15360MB kthr memory page faults cpu ----- ---------------------------- ---------------------- ------------ ---------------------------------------- r b avm fre re pi po fr sr cy in sy cs us sy id wa 1 0 1614482 971363 0 0 0 0 0 0 56 4997 2739 1 1 97 0 0 0 1614484 971361 0 0 0 0 0 0 23 4435 2677 1 1 97 0 Kthr kernel thread state(内核线程状态,表示每秒钟在采样间隔时间上对各种队列的内核线程数求得的平均值) r: 取样期间可运行的内核线程的平均数,包括正在运行的线程和指准备运行但尚在等待运行的进程。

iostat命令解释

iostat iostat用于输出CPU和磁盘I/O相关的统计信息. 命令格式: iostat [ -c | -d ] [ -k | -m ] [ -t ] [ -V ] [ -x ] [ device [ ... ] | ALL ] [ -p [ device | ALL ] ] [ interval [ count ] ] 1)iostat的简单使用 iostat可以显示CPU和I/O系统的负载情况及分区状态信息. 直接执行iostat可以显示下面内容: # iostat # iostat –xm 带XM参数显示扩展信息并将磁盘数据有每扇区改为每兆显示(1扇区等于512字节) 各个输出项目的含义如下: avg-cpu段: %user: 在用户级别运行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nice: nice操作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sys: 在系统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CPU的百分比. %iowait: CPU等待硬件I/O时,所占用CPU百分比.

%idle: CPU空闲时间的百分比. Device段: tps: 每秒钟发送到的I/O请求数. Blk_read /s: 每秒读取的block数. Blk_wrtn/s: 每秒写入的block数. Blk_read: 读入的block总数. Blk_wrtn: 写入的block总数. 2)iostat参数说明 iostat各个参数说明: -c 仅显示CPU统计信息.与-d选项互斥. -d 仅显示磁盘统计信息.与-c选项互斥. -k 以K为单位显示每秒的磁盘请求数,默认单位块. -p device | ALL 与-x选项互斥,用于显示块设备及系统分区的统计信息.也可以在-p后指定一个设备名,如: # iostat -p hda 或显示所有设备 # iostat -p ALL -t 在输出数据时,打印搜集数据的时间. -V 打印版本号和帮助信息. -x 输出扩展信息. 3)iostat输出项目说明 Blk_read 读入块的当总数. Blk_wrtn 写入块的总数. kB_read/s 每秒从驱动器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wrtn/s 每秒向驱动器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read 读入的数据总量,单位为K. kB_wrtn 写入的数据总量,单位为K.

C++ #pragma code_seg用法

#pragma code_seg 格式如: #pragma code_seg( [ [ { push | pop}, ] [ identifier, ] ] [ "segment-name" [, "segment-class" ] ) 该指令用来指定函数在.obj文件中存放的节,观察OBJ文件可以使用VC自带的dumpbin命令行程序,函数在.obj文件中默认的存放节为.text节,如果code_seg 没有带参数的话,则函数存放在.text节中。 push (可选参数)将一个记录放到内部编译器的堆栈中,可选参数可以为一个标识符或者节名 pop(可选参数)将一个记录从堆栈顶端弹出,该记录可以为一个标识符或者节名identifier(可选参数)当使用push指令时,为压入堆栈的记录指派的一个标识符,当该标识符被删除的时候和其相关的堆栈中的记录将被弹出堆栈 "segment-name" (可选参数)表示函数存放的节名 例如: //默认情况下,函数被存放在.text节中 void func1() {// stored in .text } //将函数存放在.my_data1节中 #pragma code_seg(".my_data1") void func2() {// stored in my_data1 } //r1为标识符,将函数放入.my_data2节中 #pragma code_seg(push, r1, ".my_data2") void func3() {// stored in my_data2 } int main() { } 例如 #pragma code_seg(“PAGE”) 作用是将此部分代码放入分页内存中运行。 #pragma code_seg() 将代码段设置为默认的代码段 #pragma code_seg("INIT") 加载到INIT内存区域中,成功加载后,可以退出内存

IBM-AIX命令详解

AIX常用命令 AIX系统的设备有四种状态: Undefined(未定义):表示系统无法识别该设备,也就是系统找不到该设备。Defined(定义):表示系统可以识别设备,但是系统不能使用它。Available(可用):表示该设备在系统中可以使用,用户也可以使用。Stopped(停用):表示设备不能被使用,但操作系统通过驱动程序可以识别它。------------------------------------------------------------------------------- 一、查看错误记录 1、显示错误:errpt 2、显示详细的错误信息:errpt -a 或errpt -a|more 3、清空错误记录信息:errclear 0 二、查看文件系统 df -g 【以G为单位检查】或df -k 【以K为单位检查】 三、查看系统中的设备及其特征 lsdev -C显示的设备都已经安装在系统中。 lsdev -P显示系统预定义设备数据库中的所有设备,即系统能支持的设备。【举例】 1、查看硬盘: lsdev –Cc disk 2、看磁带机: lsdev –Cc tape 3、查看适配卡: lsdev –Cc adapter 4、处理器个数:lsdev –C|grep proc 【grep: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并把匹配的行打印出来(类似于find)】

5、查看预定义设备对象类中的所有设备,并具有列头:lsdev -P -H 6、要列出预定义设备对象类中的受支持的设备类,输入:lsdev -P -r class 7、要列出其名称以字母‘hdi’开头的所有设备:lsdev -l hdi* 8、要列出所有子pci0 总线,请输入:lsdev -p pci0 9、要列出其名称包含在文件/tmp/f 中的设备,输入:cat /tmp/f | lsdev -l - 四、显示系统的配置信息、诊断信息和重要产品数据(VPD)信息 lscfg -vp获取所有已配置硬件设备的详细信息 【举例】 1、查看硬盘信息: lscfg –vl hdiskx x表示数字 2、查看网卡信息: lscfg –vl entx x表示数字 3、查看磁带机: lscfg –vl rmtx x表示数字 4、要在每一行显示带有设备描述的系统配置:lscfg -s 5、要显示由逻辑名ent0 指定的特定设备的VPD:lscfg -v -l ent0 6、要显示不带有VPD 的逻辑名hdisk(或proc)所指定设备的名称、位置和描述:lscfg -l hdisk(或proc)\* 7、要将开放固件设备树中相应节点的VPD 显示到ent0 设备中: lscfg -vp -l ent0 五、查看硬件属性 lsattr:用于读取指定设备的配置属性,部分属性可更改 lsattr –El获取已配置设备的属性信息。 【举例】 查看硬盘属性: lsattr –El hdiskx x表示数字

iostat命令详解

iostat命令详解 2009-11-02 20:41 iostat [ -c | -d ] [ -k ] [ -t ] [ -V ] [ -x [ device ] ] [ interval [ count ] ]基本语法: iostat interval count option - 让你指定所需信息的设备,像磁盘、cpu或者终端(-d , -c , -t or -tdc ) 。x 选项给出了完整的统计结果。iostat的默认参数是tdc(terminal, disk, and CPU)。如果任何其他的选项被指定,这个默认参数将被完全替代。 interval –统计运行的间隔时间(秒), count –统计运行的次数 其中,-c为汇报CPU的使用情况;-d为汇报磁盘的使用情况;-k表示每秒按kilobytes 字节显示数据;-t为打印汇报的时间;-v表示打印出版本信息和用法;-x device指定要统计的设备名称,默认为所有的设备; iostat -d -k -t 2 Device: 显示磁盘名称 tps: 表示每秒钟输出到物理磁盘的传输次数。一次传输就是一个对物理磁盘的 I/O 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被并为对磁盘的一个单一 I/O 请求。传输具有中等的大小。 kB_read/s: 每秒从磁盘读取的数据量,单位为KB。 kB_wrtn/s: 每秒从写入磁盘的数据量,单位为KB。 Kb_read: 读取的 KB 总数。 Kb_wrtn: 写入的 KB 总数 iostat -x 1 10 rrqm/s: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 r/s: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rio)/s w/s: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wio)/s rsec/s:每秒读扇区数。即 delta(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delta(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 wkB/s: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 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 I/O 队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 svctm 一般要小于 await (因为同时等待的请求的等待时间被重复计算了),svctm 的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 svctm 的增加。await 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服务时间(svctm) 以及 I/O 队列的长度和 I/O 请求的发出

C++ #pragma预处理命令

#pragma预处理命令 #pragma可以说是C++中最复杂的预处理指令了,下面是最常用的几个#pragma 指令: #pragma comment(lib,"XXX.lib") 表示链接XXX.lib这个库,和在工程设置里写上XXX.lib的效果一样。 #pragma comment(linker,"/ENTRY:main_function") 表示指定链接器选项/ENTRY:main_function #pragma once 表示这个文件只被包含一次 #pragma warning(disable:4705) 表示屏蔽警告4705 C和C++程序的每次执行都支持其所在的主机或操作系统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特点。例如,有些程序需要精确控制数据存放的内存区域或控制某个函数接收的参数。#pragma为编译器提供了一种在不同机器和操作系统上编译以保持C和C++完全兼容的方法。#pragma是由机器和相关的操作系统定义的,通常对每个编译器来说是不同的。 如果编译器遇到不认识的pragma指令,将给出警告信息,然后继续编译。Microsoft C and C++ 的编译器可识别以下指令:alloc_text,auto_inline,bss_seg,check_stack,code_seg,comment,component,conform,const_seg,data_seg,deprecated,fenv_access,float_control,fp_contract,function,hdrstop,include_alias,init_seg,inline_depth,inline_recursion,intrinsic,make_public,managed,message,omp,once,optimize,pack,pointers_to_members,pop_macro,push_macro,region, endregion,runtime_checks,section,setlocale,strict_gs_check,unmanaged,vtordisp,warning。其中conform,init_seg, pointers_to_members,vtordisp仅被C++编译器支持。 以下是常用的pragma指令的详细解释。 1.#pragma once。保证所在文件只会被包含一次,它是基于磁盘文件的,而#ifndef 则是基于宏的。

AIX的iostat命令解析

AIX的iostat命令解析(翻译红皮书) 网友:seagull.li 发布于:2007.12.10 11:50(共有条评论) 查看评论 | 我要评论 1.确定磁盘使用率 $ iostat -T 2 10 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8 drives=29 paths=52 vdisks=0 tty: tin tout avg-cpu: % user % sys % idle % iowait time 0.0 377.0 77.6 6.1 16.2 0.1 11:35:45 Disks: % tm_act Kbps tps Kb_read Kb_wrtn time hdisk5 78.0 6080.0 439.0 12048 112 11:35:45 hdisk4 79.5 11856.5 453.5 23564 149 11:35:45 hdisk6 19.0 1664.0 13.0 3328 0 11:35:45 $ % tm_act 物理磁盘活动的时间百分比 KBPS 某块磁盘传输数据的总量(读或写) tps 某块物理磁盘每秒钟IO 传输的数量 Kb_read 从磁盘上读取数据的总量 Kb_wrtn 写入磁盘的数据总量 如果%tm_act字段显示磁盘非常忙,并且Kbps 字段显示持续的大量数据传输,应考虑散布数据跨越多个磁盘。该命令支持动态的配置改变。如果发现到配置改变,iostat报告发出一个警告,并刷新最新的系统配置。其中% tm_act是指活动时间,kbps是在统计时间内所有Kb_read与Kb_wrtn之和除以时间的值,即每秒传输的字节数如果% tm_act常过70%却只有很低的Kbps,系统可能是有比较多的LV碎片或文件碎片,当都高时则系统正常。tps表示每秒的IO数,不同的磁盘系统其可承受的IO数不同。如果一块磁盘的活动率超过70%,可以通过转移一部分的磁盘活动压力到另一个磁盘上,或者通过多个磁盘驱动器来扩展I/O压力来获得更高的性能。 $ iostat -D hdisk0 (查看某一磁盘的情况) 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8 drives=29 paths=52 vdisks=0 hdisk0 xfer: %tm_act bps tps bread bwrtn 4.6 58.3K 8.8 16.5K 41.9K read: rps avgserv minserv maxserv timeouts fails 3.5 5.8 0.3 67.8 0 0 write: wps avgserv minserv maxserv timeouts fails 5.3 11.2 0.6 114.9 0 0 queue: avgtime mintime maxtime avgwqsz avgsqsz sqfull 136.8 0.0 388.4 0.2 0.0 3.8 --------------------------------------------------------------------------------

Linux命令及TroubleShooting技术总结

一、Linux操作系统安装 二、Linux基本命令 1、修改操作系统的Shell (修改bash,可以tab命令补全,上下翻输入过的命令) #echo $SHELL /usr/bin/sh #vi /etc/passwd root:!:0:0::/home0:/usr/bin/bash

2、查看AIX操作系统位数的方法: #bootinfo -y #bootinfo –K 2、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oslevel –r 3、查看小型机硬件型号 #prtconf |more #lscfg -vp | grep -p alterable (查看硬件卡)4、查看CPU参数 #prtconf #lsdev –Cc processor #vmstat 5、查看内存参数 #prtconf #vmstat 6、查看硬盘参数

#lsdev -Cc disk #prtconf System Model: IBM,9110-51A (机器型号) Machine Serial Number: 0697AC0 (机器序列号) Processor Type: PowerPC_POWER5 (Power Cpu 类型) Number Of Processors: 2 (Cpu 个数) Processor Clock Speed: 2097 MHz CPU Type: 64-bit Kernel Type: 64-bit (Cpu 位数) LPAR Info: 1 06-97AC0 Memory Size: 1904 MB (内存总数) Good Memory Size: 1904 MB Platform Firmware level: Not Available Firmware Version: IBM,SF240_332 Console Login: enable Auto Restart: true Full Core: false Network Information Host Name: aix IP Address: 192.168.1.18 (网卡IP地址) Sub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Name Server: 211.100.30.29 Domain Name: Paging Space Information Total Paging Space: 512MB Percent Used: 42% + hdisk1 U788C.001.AAA8364-P1-T11-L5-L0 16 Bit LVD SCSI Disk Drive (73400 MB) (硬盘信息)+ hdisk0 U788C.001.AAA8364-P1-T11-L8-L0 16 Bit LVD SCSI Disk Drive (73400 MB) (硬盘信息)

#pragma data code ICCAVR的使用

#pragma data:code 在Keil中为了节省数据存储器的空间,通过“code”关键字来定义一个数组或字符串将被存储在程序存储器中: uchar code buffer[]={0,1,2,3,4,5}; uchar code string[]="Armoric" ; 而这类代码移值到ICCAVR上时是不能编译通过的。我们可以通过"const" 限定词来实现对存储器的分配: #pragma data:code const unsigned char buffer[]={0,1,2,3,4,5}; const unsigned char string[]="Armoric"; #pragma data:data 注意: 《1》使用ICCAVR6.31时,#pragma data :code ;#pragma data:data ; 这些语法时在"data:cod"、"data:data"字符串中间不能加空格,否则编译不能通过。 《2》const 在ICCAVR是一个扩展关键词,它与ANSIC标准有冲突,移值到其它的编译器使用时也需要修改相关的地方。 在ICCAVR中对数组和字符串的五种不同空间分配: const unsigned char buffer[]={0,1,2,3,4,5}; //buffer数组被分配在程序存储区中 const unsigned char string[]="Armoric" ; //stringp字符串被分配在程序存储区中 const unsigned char *pt //指针变量pt被分配在数据存储区中,指向程序存储区中的字符类型数据 unsigned char *const pt //指针变量pt被分配在程序存储区中,指向数据存储区中的字符类型数据 const unsigned char *const pt //指针变量pt被分配在程序存储区,指向程序存储区中的字符类型数据 unsigned char *pt //指针变量pt被分配在数据存储区中,指向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 请问#pragma data:code和#pragma data:data是什么意思? 前者表示:随后的数据将存贮在程序区,即FLASH区,此区只能存贮常量,比如表格之类。

freebsd命令汇总

freebsd命令汇总 查询命令 find / -name adc.rar abc.rar为你要查询的文件名 ---------------------------- find / \! -name “*.c” -print 列出所有不是以.c结尾的文件Print out a list of all the files whose names do not end in .c. find / -newer ttt -user wnj -print 列出所有比文件ttt新并且owner是wnj的文件 find / \! \( -newer ttt -user wnj \) -print 列出所有比文件ttt旧并且owner不是是wnj的文件 find / \( -newer ttt -or -user wnj \) -print 列出所有比文件ttt新或者owner是wnj的文件 find / -newerct …1 minute ago? -print 列出所有一分钟之前改变的文件 find / -type f -exec rm {} \; 删除所有文件,除非你疯了 find -L /usr/bin/ -type l -delete 删除/usr/bin目录下所有连接错误的连接符号

find / -name “[a-z].*” 还有几个参数会经常用到 -amin n 表示最后n分钟访问的文件 -atime n 表示最后n小时访问的文件 -cmin n 表示最后n分钟改变状态的文件 -ctime n 表示最后n小时改变状态的文件 -mmin n 表示最后n分钟里修改过的文件 -mtime n 表示最后24*n小时里修改过的文件 -empty 表示空白的文件,或空白的文件目录,或目录中没有子目录的文件夹 -nouser 属于作废用户的文件 -size +nc 长度大于n字节的文件 几个参数之间可以用-and,-or连接,某个参数取反可用!,可以用括号分隔条件 -exec command; 并执行命令 chown 命令 功能:更改某个文件或目录的属主和属组。这个命令也很常用。例如root用户把自己的一个文件拷贝给用户xu,为了让用户xu能够存取这个文件,root用户应该把这个文件的属主设为xu,否则,用户xu无法存取这个文件。 语法:chown [选项] 用户或组文件 说明:chown将指定文件的拥有者改为指定的用户或组。用户可以是用户名或用户ID。组可以是组名或组ID。文件是以空格分开的要改变权限的文件列表,支持通配符。 ------------------ 例子: chown -R deserts:apache phpMyAdmin-2.8.1-rc1

pragma的用法

#pragma的用法 在所有的预处理指令中,#Pragma 指令可能是最复杂的了,它的作用是设定编译器的状态或者是指示编译器完成一些特定的动作。#pragma指令对每个编译器给出了一个方法,在保持与C和C++语言完全兼容的情况下,给出主机或操作系统专有的特征。依据定义, 编译指示是机器或操作系统专有的,且对于每个编译器都是不同的。 其格式一般为: #pragma para。其中para为参数,下面来看一些常用的参数。 1)message 参数 message参数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参数,它能够在编译信息输出窗口中输出相应的信息,这对于源代码信息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使用方法为: #pragma message("消息文本") 当编译器遇到这条指令时就在编译输出窗口中将消息文本打印出来。 当我们在程序中定义了许多宏来控制源代码版本的时候,我们自己有可能都会忘记有 没有正确的设置这些宏, 此时我们可以用这条指令在编译的时候就进行检查。假设我们希望判断自己有没有在源代码的什么地方定义了_X86这个宏,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ifdef _X86 #pragma message("_X86 macro activated!") #endif 我们定义了_X86这个宏以后,应用程序在编译时就会在编译输出窗口里显示"_86 macro activated!"。 我们就不会因为不记得自己定义的一些特定的宏而抓耳挠腮了。 (2)另一个使用得比较多的pragma参数是code_seg 格式如: #pragma code_seg( ["section-name" [, "section-class"] ] ) 它能够设置程序中函数代码存放的代码段,当我们开发驱动程序的时候就会使用到 它。 (3)#pragma once (比较常用) 只要在头文件的最开始加入这条指令就能够保证头文件被编译一次,这条指令实际上 在VC6中就已经有了, 但是考虑到兼容性并没有太多的使用它。 (4)#pragma hdrstop 表示预编译头文件到此为止,后面的头文件不进行预编译。BCB可以预编译头文件以 加快链接的速度, 但如果所有头文件都进行预编译又可能占太多磁盘空间,所以使用这个选项排除一些头文

stm32中使用#pragma pack(非常有用的字节对齐用法说明)

#pragma pack(4) //按4字节对齐,但实际上由于结构体中单个成员的最大占用字节数为2字节,因此实际还是按2字节对齐 typedef struct { char buf[3];//buf[1]按1字节对齐,buf[2]按1字节对齐,由于buf[3]的下一成员word a是按两字节对齐,因此buf[3]按1字节对齐后,后面只需补一空字节 word a; //#pragma pack(4),取小值为2,按2字节对齐。 }kk; #pragma pack() //取消自定义字节对齐方式 对齐的原则是min(sizeof(word ),4)=2,因此是2字节对齐,而不是我们认为的4字节对齐。 这里有三点很重要: 1.每个成员分别按自己的方式对齐,并能最小化长度 2.复杂类型(如结构)的默认对齐方式是它最长的成员的对齐方式,这样在成员是复杂类型时,可以最小化长度 3.对齐后的结构体整体长度必须是成员中最大的对齐参数的整数倍,这样在处理数组时可以保证每一项都边界对齐 补充一下,对于数组,比如: char a[3];这种,它的对齐方式和分别写3个char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还是按1个字节对齐. 如果写: typedef char Array3[3]; Array3这种类型的对齐方式还是按1个字节对齐,而不是按它的长度. 不论类型是什么,对齐的边界一定是1,2,4,8,16,32,64....中的一个. 声明: 整理自网络达人们的帖子,部分参照MSDN。 作用: 指定结构体、联合以及类成员的packing alignment; 语法: #pragma pack( [show] | [push | pop] [, identifier], n ) 说明: 1,pack提供数据声明级别的控制,对定义不起作用; 2,调用pack时不指定参数,n将被设成默认值; 3,一旦改变数据类型的alignment,直接效果就是占用memory的减少,但是performance会下降; 语法具体分析: 1,show:可选参数;显示当前packing aligment的字节数,以warning message的形式被显示; 2,push:可选参数;将当前指定的packing alignment数值进行压栈操作,这里的栈是the internal compiler stack,同时设置当前的packing alignment为n;如果n没有指定,则将当前的packing alignment数值压栈; 3,pop:可选参数;从internal compiler stack中删除最顶端的record;如果没有指定n,则当前栈顶record即为新的packing alignment 数值;如果指定了n,则n将成为新的packing aligment数值;如果指定了identifier,则internal compiler stack中的record都将被pop 直到identifier被找到,然后pop出identitier,同时设置packing alignment数值为当前栈顶的record;如果指定的identifier并不存在于internal compiler stack,则pop操作被忽略; 4,identifier:可选参数;当同push一起使用时,赋予当前被压入栈中的record一个名称;当同pop一起使用时,从internal compiler stack 中pop出所有的record直到identifier被pop出,如果identifier没有被找到,则忽略pop操作; 5,n:可选参数;指定packing的数值,以字节为单位;缺省数值是8,合法的数值分别是1、2、4、8、16。 重要规则: 1,复杂类型中各个成员按照它们被声明的顺序在内存中顺序存储,第一个成员的地址和整个类型的地址相同; 2,每个成员分别对齐,即每个成员按自己的方式对齐,并最小化长度;规则就是每个成员按其类型的对齐参数(通常是这个类型的大小)和指定对齐参数中较小的一个对齐; 3,结构体、联合体或者类的数据成员,第一个放在偏移为0的地方;以后每个数据成员的对齐,按照#pragma pack指定的数值和这个数据成员自身长度两个中比较小的那个进行;也就是说,当#pragma pack指定的值等于或者超过所有数据成员长度的时候,这个指定值的大小将不产生任何效果; 4,复杂类型(如结构体)整体的对齐是按照结构体中长度最大的数据成员和#pragma pack指定值之间较小的那个值进行;这样当数据成员为复杂类型(如结构体)时,可以最小化长度; 5,复杂类型(如结构体)整体长度的计算必须取所用过的所有对齐参数的整数倍,不够补空字节;也就是取所用过的所有对齐参数中最大的那个值的整数倍,因为对齐参数都是2的n次方;这样在处理数组时可以保证每一项都边界对齐; 对齐的算法:由于各个平台和编译器的不同,现以本人使用的gcc version 3.2.2编译器(32位x86平台)为例子,来讨论编译器对struct 数据结构中的各成员如何进行对齐的。 在相同的对齐方式下,结构体内部数据定义的顺序不同,结构体整体占据内存空间也不同,如下: 设结构体如下定义: struct A { int a; //a的自身对齐值为4,偏移地址为0x00~0x03,a的起始地址0x00满足0x00%4=0;

#pragma指令用法汇总和解析

#pragma指令用法汇总和解析 一. message 参数。 message 它能够在编译信息输出窗 口中输出相应的信息,这对于源代码信息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使用方法为: #pragma message(“消息文本”) 当编译器遇到这条指令时就在编译输出窗口中将消息文本打印出来。 当我们在程序中定义了许多宏来控制源代码版本的时候,我们自己有可能都会忘记有没有正确的设置这些宏,此时我们可以用这条 指令在编译的时候就进行检查。假设我们希望判断自己有没有在源代码的什么地方定义了_X86这个宏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ifdef _X86 #pragma message(“_X86 macro activated!”) #endif 当我们定义了_X86这个宏以后,应用程序在编译时就会在编译输出窗口里显示“_ X86 macro activated!”。我们就不会因为不记得自己定义的一些特定的宏而抓耳挠腮了 二. 另一个使用得比较多的#pragma参数是code_seg。格式如: #pragma code_seg( [ [ { push | pop}, ] [ identifier, ] ] [ "segment-name" [, "segment-class" ] ) 该指令用来指定函数在.obj文件中存放的节,观察OBJ文件可以使用VC自带的dumpbin命令行程序,函数在.obj文件中默认的存放节 为.text节 如果code_seg没有带参数的话,则函数存放在.text节中 push (可选参数) 将一个记录放到内部编译器的堆栈中,可选参数可以为一个标识符或者节名 pop(可选参数) 将一个记录从堆栈顶端弹出,该记录可以为一个标识符或者节名 identifier (可选参数) 当使用push指令时,为压入堆栈的记录指派的一个标识符,当该标识符被删除的时候和其相关的堆栈中的记录将被弹出堆栈 "segment-name" (可选参数) 表示函数存放的节名 例如: //默认情况下,函数被存放在.text节中 void func1() { // stored in .text } //将函数存放在.my_data1节中 #pragma code_seg(".my_data1") void func2() { // stored in my_data1 } //r1为标识符,将函数放入.my_data2节中 #pragma code_seg(push, r1, ".my_data2") void func3() { // stored in my_data2 } int main() { } 三. #pragma once (比较常用) 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指令,只要在头文件的最开始加入这条指令就能够保证头文件被编译一次 四. #pragma hdrstop表示预编译头文件到此为止,后面的头文件不进行预编译。

sizeof用法总结

sizeof用法总结 本文主要包括二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在VC中,怎么样采用sizeof来求结构的大小,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部分总结出VC中sizeof的主要用法。 1、sizeof应用在结构上的情况 请看下面的结构: struct MyStruct { double dda1; char dda; int type }; 对结构MyStruct采用sizeof会出现什么结果呢?sizeof(MyStruct)为多少呢?也许你会这样求: sizeof(MyStruct)=sizeof(double)+sizeof(char)+sizeof(int)=13 但是当在VC中测试上面结构的大小时,你会发现sizeof(MyStruct)为16。你知道为什么在VC中会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吗? 其实,这是VC对变量存储的一个特殊处理。为了提高CPU的存储速度,VC对一些变量的起始地址做了“对齐”处理。在默认情况下,VC规定各成员变量存放的起始地址相对于结构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必须为该变量的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的倍数。下面列出常用类型的对齐方式(vc6.0,32位系统)。 类型 对齐方式(变量存放的起始地址相对于结构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 Char 偏移量必须为sizeof(char)即1的倍数 int 偏移量必须为sizeof(int)即4的倍数 float 偏移量必须为sizeof(float)即4的倍数 double 偏移量必须为sizeof(double)即8的倍数

Short 偏移量必须为sizeof(short)即2的倍数 各成员变量在存放的时候根据在结构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申请空间,同时按照上面的对齐方式调整位置,空缺的字节VC会自动填充。同时VC为了确保结构的大小为结构的字节边界数(即该结构中占用最大空间的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的倍数,所以在为最后一个成员变量申请空间后,还会根据需要自动填充空缺的字节。 下面用前面的例子来说明VC到底怎么样来存放结构的。 struct MyStruct { double dda1; char dda; int type }; 为上面的结构分配空间的时候,VC根据成员变量出现的顺序和对齐方式,先为第一个成员dda1分配空间,其起始地址跟结构的起始地址相同(刚好偏移量0刚好为sizeof(double)的倍数),该成员变量占用sizeof(double)=8个字节;接下来为第二个成员dda分配空间,这时下一个可以分配的地址对于结构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为8,是sizeof(char)的倍数,所以把dda存放在偏移量为8的地方满足对齐方式,该成员变量占用sizeof(char)=1个字节;接下来为第三个成员type分配空间,这时下一个可以分配的地址对于结构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为9,不是sizeof(int)=4的倍数,为了满足对齐方式对偏移量的约束问题,VC自动填充3个字节(这三个字节没有放什么东西),这时下一个可以分配的地址对于结构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为12,刚好是sizeof(int)=4的倍数,所以把type存放在偏移量为12的地方,该成员变量占用sizeof(int)=4个字节;这时整个结构的成员变量已经都分配了空间,总的占用的空间大小为:8+1+3+4=16,刚好为结构的字节边界数(即结构中占用最大空间的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sizeof(double)=8)的倍数,所以没有空缺的字节需要填充。所以整个结构的大小为: sizeof(MyStruct)=8+1+3+4=16,其中有3个字节是VC自动填充的,没有放任何有意义的东西。 下面再举个例子,交换一下上面的MyStruct的成员变量的位置,使它变成下面的情况: struct MyStruct { char dda; double dda1;

常用数据类型使用转换详解

常用数据类型使用转换详解 刚接触VC编程的朋友往往对许多数据类型的转换感到迷惑不解,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数据类型的使用。 我们先定义一些常见类型变量借以说明 int i = 100; long l = 2001; float f=300.2; double d=12345.119; char username[]="程佩君"; char temp[200]; char *buf; CString str; _variant_t v1; _bstr_t v2; 一、其它数据类型转换为字符串 短整型(int) itoa(i,temp,10);///将i转换为字符串放入temp中,最后一 个数字表示十进制 itoa(i,temp,2); ///按二进制方式转换 长整型(long) ltoa(l,temp,10); 浮点数(float,double) 用fcvt可以完成转换,这是MSDN中的例子: int decimal, sign; char *buffer; double source = 3.1415926535;

buffer = _fcvt( source, 7, &decimal, &sign ); 运行结果:source: 3.1415926535 buffer: '31415927' decimal: 1 sign: 0 decimal表示小数点的位置,sign表示符号:0为正数,1为负数 CString变量 str = "2008北京奥运"; buf = (LPSTR)(LPCTSTR)str; BSTR变量 BSTR bstrValue = ::SysAllocString(L"程序员"); char * buf = _com_util::ConvertBSTRToString(bstrValue); SysFreeString(bstrValue); AfxMessageBox(buf); delete(buf); CComBSTR变量 CComBSTR bstrVar("test"); char *buf = _com_util::ConvertBSTRToString(bstrVar.m_str); AfxMessageBox(buf); delete(buf); _bstr_t变量 _bstr_t类型是对BSTR的封装,因为已经重载了=操作符,所以很容易使用 _bstr_t bstrVar("test"); const char *buf = bstrVar;///不要修改buf中的内容AfxMessageBox(buf); 通用方法(针对非COM数据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