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古代印度

第三章 古代印度

第三章    古代印度
第三章    古代印度

第三章古代印度(4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化产生、发展及其衰亡的历史,更深层次理解印度种姓制度、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极其阶级实质,同时要掌握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重点

(一)哈拉巴文化的衰亡

(二)宗教的产生

三、教学难点

(一)瓦尔纳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二)印度社会发展历程以及文化的辐射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印度文明是分裂统一的发展趋势,纵观其文明大致有以下:

印度河流域(BC2300—1750)

吠陀时代(BC15000—600)

列国时代(BC600—400)

孔雀帝国时代(BC1500—187)

贵霜帝国时代(公元1—3C)

笈多王朝(320年——540年)

戒日帝国

拉其普特时期

德里苏丹国家

莫卧尔帝国(1526—1707)

天竺:古印度之别称,在中国史籍中最早印度称为:“身毒”“天竺”“贤豆”,《后汉书·西域传》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在大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以后晋书、魏书《新唐书》《宋史》均称为天竺,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始称“印度”写到“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二、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三、哈拉巴文化

(一)哈拉巴文化的发现和基本特征

(二)关于哈巴拉文化的争论

第二节雅利安人的奴隶制城邦

一、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原意为“知识”学问,雅利安人的圣书,共有四部,是祭司们在祭神中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

(一)婆罗门教

1、概念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现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及有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2、经典及文献

经典是吠陀。原意为宗教的知识,后来转化为对婆罗门教、印度教经典的总称。从广义上说,吠陀是用吠陀梵文写作的一些西北印度文献的汇总,是关于对神的诵歌和祷文的文集;约在公元前20世纪到前10世纪间形成,它包含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从狭义上说,吠陀只是指吠陀本集。

梵书

说明与吠陀本集有关的祭祀的起源、目的、方法及赞歌、祭词、咒术的意义的文集。 4部吠陀本集都有各自的梵书。目前尚存14~15部。

森林书

梵书的附属部分。因在森林中传授而得名。它不仅包括对祭祀的仪式和方法的说明,同时也涉及到祭祀的意义,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人和自然、神的关系等哲学问题。

奥义书

森林书的附属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后部分。它往往和森林书相混,不易辨别。它的梵文原义是“近坐”、“秘密的相会”,引申而成为师生对坐所传的秘密教义。奥义书也被称为“吠檀多”(意为“吠陀的末尾”或“吠陀的最高意义”)流传下来的奥义书有200多种,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7~前5世纪,最晚的是16世纪的作品,

3、信仰:

多神崇拜主神崇拜在梵书、奥义书时代,吠陀万神殿中的一些神开始成为婆罗门教的主神,从而出现了“三神一体”的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

4、祭祀礼仪

祭祀万能是婆罗门教的重要纲领之一。

祭祀大致可分为家庭祭和天启祭或称火祭两类。

家庭祭在家庭中进行,以人事为主。通常有十二种祭仪:①受胎。一般在妇女怀孕后进行;②成男。祈求胎儿为男性;③分发。妇女怀孕3、4个月后,将头发分开,祈求母亲和胎儿安泰;④出生。婴儿出生后,祈求涤除胎前的不净,祝

将来健康;⑤命名;⑥出游。婴儿初次出行;⑦哺养。最初吃食物;⑧结发。表示已入童年;⑨剃发。表示已成年;⑩入法。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成为婆罗门教徒;(11)归家。学成归家,开始过世俗生活;(12)结婚。此外,还有新月祭、祖先祭等定期举行的祭仪。

5、社会思想及伦理原则

婆罗门教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梵书、奥义书时期,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政治、法律等无不包括在婆罗门教的神学体系之内。其社会思想和伦理原则体现在种姓制度、教徒修行和生活历程的四行期方面。

6、四行期

为了把世俗生活纳入宗教行事中去,婆罗门教提出了教徒修行和生活历程的

四行期:①梵行期。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敬事师长,过苦行生活,一般为12年;②家住期。在家过世俗生活,娶妻生子,经营与婆罗门身份不相违背的社会职业,进行家祭并施舍;③林栖期。家事既毕,本人或携妻隐居丛林,作种种苦行,亲证梵我,严格奉行祭祀的各种规定;④遁世期。弃家云游四方,靠接受施舍为生,把苦乐弃之度外,以期获得最后解脱。在吠陀后期文献中,有的主张把遁世期安排在林栖期之前,也有人认为在梵行期后即可漫游在外,成为行者、头陀或苦行僧,以后,这种制度也为印度教所袭用。

7、三大纲领以及其他重要纲领

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其一,吠陀天启:婆罗门教认为,《吠陀》是由古代圣人受神的启示而诵出、最后由广博编集而成的,乃是神圣的知识。所以,吠陀文献只有“再生族”才有资格阅读,“一生族”无权问津。“天启”原意为“听”,引申为“神的启示”。人类早期经典文献的这种神圣性,是世界上几大文化传统所共有的一个特征:它们是“天启”或“神的启示”、而后由圣人编定的。这使我们想起中国的“群经之首”《周易》,它也是神的启示,而其编定也是“人更三世”(经过三代圣人)。后来佛教的经典,也具有类似的神圣性。

其二,祭祀万能:婆罗门教认为,祭祀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祭司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通过祭祀活动,既代表人向神献祭,又代表神向人传谕。祭祀活动乃是人类早期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祭司充当着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者。在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中,“史巫”便是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者。后来的佛教(后期佛教),也有自己的祭祀活动及其仪轨。

其三,婆罗门至上:婆罗门教认为,婆罗门是“最胜种姓”、“人间之神”。“婆罗门”意思是“清净”,据说是从“原人”的头生出来的。他们是一切知识的垄断者,《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有六法: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这六法的教义规定也多被后来的佛教吸收了,只是具体的内容有所不同。

二、种姓制度

1、产生

2、演变影响今天印度的等级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在吠舍和首陀罗中繁衍出许多从事不同职业的集团,这些成为.....,随着....的增多,原来的四个种姓的区分也就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并最终被取代。

虽然,1950年,印度从法律上失掉了种姓制度,但一直的根深蒂固,还是印度社会一个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印度自古代到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的更迭,但种姓制度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从产生经过长期的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亚种姓,今天印度仍有种姓制度的残存。

3、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宗教生活皆不同。特点:地位不平等:来自原始巨人的不同部位;职业不同;宗教生活不同——再生族与非再生族,如果首陀罗故意听人诵经,须向耳朵里灌熔化的蜡,如果诵读吠陀割掉舌头,如果记忆吠陀原文,须将身体劈为两半;在法律方面的不平等,如果高等人辱没低等人,罚款,但如果首陀罗恶毒辱骂再生人,则割掉舌头,如果以无礼的态度评论在生人的名字和种姓,须用小指长的烧热铁钉插入其口中,如果首陀罗傲慢地教训了婆罗门的人,就要往他的口中和耳朵里灌滚烫的油;在婚姻方面,实行内婚制,顺婚和逆婚(贱民或不可接触者)。

4、影响: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第一,种姓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的进程。

第二,印度的文学作品,《摩柯婆罗多》也反映了种姓制度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最流行的印度教也反映了种姓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种姓制度的世袭,把生产限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经济时代,整个世界进步,而种姓制度的负面作用使印度落后于世界,19C中期终于沦为英国殖民地。

第二节列国时代

一、列国的形势

二、政治制度君主制和共和制

三、社会经济状况

四、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五、反婆罗门教思潮的兴起

(一)早期佛教

1、背景

经济政治背景;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①释迦族部族宗教的影响,以佛立宗是传统信仰。②土著文化的影响③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想影响④婆罗门教思想其亚报轮回即什分接迈。

2、教义:四圣谛、八正道

3、乔达摩·悉达多

4、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1)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为译传阶段

(2)隋唐两代创造阶段、鼎盛阶段

(3)宋元明清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

第三节孔雀帝国

一、摩揭陀的兴起

二、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入侵与孔雀帝国的建立

BC327年,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侵入次大陆,而北部很快征服了五河流域,但是由于士兵厌战和印度人民的反抗。BC325年,亚撤回巴比伦只留下驻军。BC325年,孔雀帝国建立。

三、孔雀帝国的政治经济

1、君主专制制度

2、土地制度

3、奴隶制与等级制度

4、孔雀帝国的灭亡:公元1世纪初,印度被大月氏建立的贵霜帝国统治。

六、作业和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吠陀时代瓦尔纳制度乔达摩·悉达多佛教

(二)简答题

1、印度瓦尔纳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主要特征。

2、婆罗门教是怎样形成的?

3、早期佛教的产生背景、内容(教义)意义。

七、参考文献

1、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2、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57

3、涂厚善:《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59年。

3、辛哈:《印度通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

八、课后分析

度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课一练:第3课古代印度(有答案)

2019-2019学年度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课一练 第3课古代印度 一、单选题 1.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 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 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 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 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2. 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3.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一教义属于()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4. 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A. 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 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 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5. (2019?深圳)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 担任祭司 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 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6. “不依国主,佛事难成”说明了佛教的传播依赖于() A. 统治者的支持 B. 法律体系完备 C. 民主政治发展 D. 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要 7. 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下列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8. 古印度社会中的农民、商人属于下列哪个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9. 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真主安拉 D. 宙斯神 10.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资源中,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 A. 种姓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荷马史诗》 11.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 担任祭司 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 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12. 一部印度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种阶级歧视是源自于() A. 禅让制度 B. 种姓制度 C. 分封制度 D. 科举制度 13. 下列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 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D. 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14.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最有可能见到的是() A. 伯利克里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印度》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地图《古代印度》,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河南洛阳白马寺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自然环境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古代印度》,找出古代印度文明的大致位置,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古代印度在地理位置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这里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终年气温偏高。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河水一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水量丰沛。良好的农耕自然条件,保障了人们稳定的衣食之源,从而创造了古代印度文明。 2.活动与探究:阅读教材P14课后活动2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结合地图回答: (1)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提示:(1)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2)大河流域。北纬20°—北纬40°。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文明历程 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一目,了解古代印度的基本历史沿革。 提示:①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代表的早期文明;②雅利安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③孔雀王朝和孔雀王朝之后的古印度。 2.教师提问:说说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谁。这一代表以什么为中心?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统一的王朝是哪个王朝? 提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哈拉帕文化,这一文化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中心。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基本统一的王朝,其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3.图片展示: 摩亨佐·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想象图 指导学生搜集摩亨佐·达罗遗址的资料,结合图片感受古代印度早期城市的繁华,在课堂上分享交流。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一、填空题 1.法国是“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2.爱尔兰女设计家艾林。格雷一方面采用典型的“新艺术”风格,注重豪华的装饰效果,同时也注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特别是现代主义的材料运用和形式特征。 3. 保罗。不瓦列特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时装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设计师。他的探索,完全改变了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女装设计面貌。 4.“装饰艺术”风格玻璃设计师拉里克的设计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5.起源于电影院设计的所谓的好莱坞风格风格,这是美国人对于国际设计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贡献。 6.“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上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原始艺术的影响,简单的几何外形,舞台艺术的影响,汽车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系列几个非常特别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7.“装饰艺术”运动,其实是反应出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权贵和精 英主义、资产阶级。 8. 艾里·坎是美国最重要的“装饰艺术”建筑师,被称为“美国版本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 9.“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一个延伸和发展。 10.法国的“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体现在家具设计上,特别是巴黎的这种设计上。 二、选择题 1.除日本风格对“新艺术运动”有较大的影响外,(A)对其也有巨大的影响。 A诶及装饰风格B中国装饰风格C印度装饰风格D古代装饰风格2.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的陶瓷设计,主要以人物与强烈的( D )为其装饰点,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 A色彩B动物图案C植物图案D几何图案 3.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比较集中在( B )及与其相关的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家居用品设计上。 A陶瓷设计B建筑设计C平面设计D装饰品设计

第一篇第四章 信息传递工具的历史

第四章信息传递工具的历史 第一节信息传递历史 信息的传递历史,百度百科这样说的: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电报、电话。速度快、信息传递单一,以文字和语言为主。 当代:计算机网络,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语言、声音、文字、图像都可以传递,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碍。 第二节传递信息的发明 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也是信息传递的发明史,一路走来,人类发明了很多思想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一、书信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 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都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书信的特征: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在没有邮政以前,长途通讯的主要方法包括有:驿送、信鸽、信狗等。驿送是由专门负责的人员,乘坐马匹,接力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个可靠及快速的驿送系统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路网,然后配备合适的驿站设施。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更是不可行。使用信鸽通讯可靠性甚低,而且受天气、路径所限。 英国于19世纪前期在主要城市设置邮政机构,采用邮票形式作为邮资(寄递费用)已付的凭证,收集大众各种书信及邮件,集中在一起,通过汽车、火车、轮船运输工具运送到其他的邮政机构,并由其派送,这是现代邮政的开始。现代邮政极大提高了书信交往的时间。 二、电报 电报(telegram)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 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从摩奴法典看古代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从《摩奴法典》看古代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张琦* 目次 一、引言 二、古印度妇女的政治地位 三、古印度妇女的经济地位 四、古印度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五、古印度妇女的宗教与文化地位 六、古印度妇女的整体地位与个体地位的差异 七、结论 一、引言 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总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各自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例如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古希腊的德拉古法典等。因此,在这些法律中,不仅充分体现出其自身的意志,同时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该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基本状貌。于是,法典就成了人们研究社会及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在研读古代印度《摩奴法典》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女性学者,我对法典中有关妇女地位的“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仔细阅读法典有关妇女地位的规定基础上,我撰写了本文,以期探讨古代印度妇女地位问题。若有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摩奴法典》,又译《摩奴法论》,大约汇编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作者摩奴托名于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全书分十二章,共二千六百八十四颂。①前半部分以婆罗门为主要对象,论述了印度教徒一生中四个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局期和遁世期)的行为规范;后半部分以刹帝利为主要对象,论述了国王的法。全书内容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论到了宗教仪节、道德法律、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外交等。对于编篆的目的,该法典毫不隐晦地宣称:是“为了在应有的次序上确定婆罗门的义务与其它种姓的义务”,并且还要“永远一心遵守它。”②由此可见,法典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古代印度的种姓制。两千多年来,《摩奴法典》曾是印度社会立法的基础,其中部分法律规范在现代印度仍然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地位如何,通常能从其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宗教地位以及它在社会文化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上来寻找答案,所以,本文在研究古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时,主要从古印度妇女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及宗教与文化地位等方面进行考察。 二、古印度妇女的政治地位 综观古代各国的政治生活,基本上是男性一统天下,妇女是不允许参与的,这一点在古代印度也不例外。 首先,在参政方面,整部法典无只言片语提过妇女的参政权。法典中只规定“国王应该 *张琦,女,历史学教育硕士,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教师。 ①颂是《摩奴法典》所用格律的名称,全书用诗体写成,每颂两行,每行16音节,音节的长短有一定规则。 ②[印度]摩奴:《摩奴法论》(以下简称:《摩奴法论》),蒋忠新译,一章,108颂,14页,北京,中国社会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4章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语言科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答: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了对语言现象的关注。然而古代人类并没有把语言现象从人类其他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此外对雨燕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也是语言学建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教人理性的认识语言现象,有效把握语言规律,全面的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 2.开设《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什么价值与意义? 答:首先,它是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范畴,它所研究和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现象和共同规律。人们通过这门课可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知识。 其次,在人们有了基础认识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储备专门知识。

再者,人们将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了解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的其他学问。 3.语学是从哪些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 答: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边沿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所以语言学可以从人类、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人类语言学现象。 第二节 1.中国古代人们有哪些关于语言的神话与传说,应该怎样认识这些神话传说? 答、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说,创世之神教会了人们说话。彝族神话《天神的哑水》里说,本来人和动物都能说话,天神骗他们去喝智能之水,结果,动物因喝水而失去了语言,而人类没有喝水保存了语言。壮族神话《布洛陀》也说人和鸟兽,本来共享语言,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纠纷,掌管世间事务的神布洛陀便使人语不同于兽语。纳西族《创世纪》里说,人们有三种不同的语言,藏语、白语、纳西语等等。 其实这些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们的时间、生活密切关联,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应了他们当时的认识和经验。

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大河对于古代印度文明形成的意义,大河文明相对应在政治上多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难点:对于种姓制度的认识;佛教产生的背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图片,让学生找到印度的位置。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灿烂的古代文化,只是后来印度的文明没有传递下来,那么古代印度曾经有过哪些辉煌呢?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地理范围要比现在的印度大。 1、印度的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 河流: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2、早期印度文明的代表:阅读教材,说说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哪些。 古代印度早期文明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PPT出示印度早期文明代表的遗址: 3、时间:公元前23---公元前18世纪,这些文明一度繁荣,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而衰落。

4、强盛时期:公元前1500左右年,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图为雅利安人入侵路线。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前324---187)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 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他原在西北地区担任总督,在父亲病重时回到首都华氏城。孔雀王朝初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最鼎盛时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华氏城 华氏城不仅是当时的最繁华的城市,而且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实质:是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

翻译第四章(1)

第四章(1)翻译理论常识简介 4.1我国翻译史一瞥: A history of about 2000 years:[the Zhou Dynasty(周朝)-→ the Eastern Han Dynasty(东汉)-→ the Later-Qin Dynasty (符秦)-→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隋唐)-→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明清)-→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五四)-→after the year of 1949(解放后)。 我国传统译学产生于六朝至宋代的佛经翻译,发展于明、清之际的科技、宗教翻译,成就于五四运动,并一直延续至今,历经2000余年,翻译成果丰厚,名家辈出,有古代佛经(Buddhist Scripture)翻译的安清(东汉)、支娄迦谶(东汉)、鸠摩罗什(符秦)、释道安(东晋)、玄奘(唐)等翻译大师,还有近代文学、社科翻译的徐光启(明)、林纾(清)、严复(清)等,一直到现代的鲁迅、瞿秋白以及当代傅雷、钱钟书等等,其翻译史大致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即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或清末民国初期的西学翻译、五四至新中国建立的新文学翻译,以及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大发展这样五个时期。 但译论主流上基本上按“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一线索展开,特别是上世纪“五四”以后到七、八十年代,基本都是围绕“直译”与“意译”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形成了以鲁迅、矛盾为代表的直译派和周煦良、王佐良、许渊冲等人为代表的意译派,以及

1)安清(东汉):西域安息国人(今伊朗) ,翻译30部49卷佛经,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佛经翻译家之一所译经文质朴不俗,被誉为我国翻译直译派鼻祖,无译论。 2)鸠摩罗什(符秦) ,我国著名佛经翻译家,他组织门徒译经,共译出35部294卷。他的译文准确流畅优美生动,在僧俗间广泛流传,如《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等,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合称四大译师。 3)释道安(东晋) :从事佛经翻译活动,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理论,五失本即译文失真,具体是指中文和梵文,句式顺序颠倒,译文须调整;梵文质朴,为传播考虑,译文须文雅;梵文啰嗦,不断以散文、韵文重复相同意思,译文须删除。三不易指翻译艰难,具体是:既要求真,又要合俗;佛学深奥,不易领会;去古久远,无从考证。他主张直译,力求存真。 4)玄奘(唐):唐代高僧,我国佛经翻译巨匠,西行印度求学研究佛经,往返17年,行程5万里,历尽艰辛,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传奇人物。他载誉回国,携带梵文经典650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富,空前未有。一生主持翻译经论75部,1335卷,还将我国《老子》、《大乘起信论》等经典译成梵文,传入印度,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第一人”。 同时,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思想和“五不翻”的论述。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即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久已通行的音译、宣传佛教需要的场合这五种情况“不翻”。例如,“般若”一词显得庄重,译为“智慧”就显得浅显了,强调翻译既需要忠实准确,也需要通俗易懂。 5)徐光启(明):虽身居高官,却不忘忧国忧民。治学上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于国于民毫无使用价值的理性之学,对农业、水利、测量、历算等科学领域悉心钻研,并参与译述西学书籍,如《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为首开中国科技翻译重要译家之一。 6) 林纾(清):林纾是一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纾与魏易、王庆骥等人通过口译,翻译一百六十多部小说,其中六十多部是世界文学名著,有英、法、美、德、俄、希腊等十多国家的作家,如小仲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狄更斯、司各得、易卜生、伊索、笛福、雨果、哈葛德(Haggard)等。 《巴黎茶花女遗事》:一日,友人王子仁突然提出要与他合译一部书,林纾不懂外语,以为王子仁在和他开玩笑,便一笑了之。王子仁却认真地说:你不必过虑,我把西文原文用中国话说出来,你只要录下来润色即可。林纾便答应了。王子仁向林纾讲述了小仲马的《茶花女》的故事。这部令人肝肠寸断的故事正合刚遭丧偶之灾的林纾之意,于是两人开始合译此书。王子仁手拿法文原版《茶花女》,从容口述大意,林纾以文言笔之于纸,速度惊人,且脱手成稿。“耳受而手追之,声已笔止,日区四小时,得文六千言。”(郭沫若盛赞为“运笔如风落霓转”),译着译着,林纾和王子仁不知不觉地融入书中,“译到缠绵凄恻处,情不自禁,两人恒相对哭。”一部文字优美的译作就这样诞生了。 1899年正月,《巴黎茶花女遗事》初刊本在福州发行,士人争相阅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古代文明古国古印度兴起,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地位作用】 古代印度位于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印度是古代亚非文明之一,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教材分析】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以后所形成的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它把人分成世袭不变的等级,并且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强化。种姓制度在今天的印度虽然已经被废除,但它的消极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是,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对人民有很大的麻痹作用。种姓制度和早期佛教都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用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自学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关于文明的兴起和佛教的产生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种姓制度及其影响、佛教产生的背景学生了解的较少,

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侧重讲述。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森严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难点:种姓制度及其影响,佛教产生的背景。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预习法、提问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进行学习。 1.预习法。课前先预习,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提问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把控。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侧重训练。

_古代印度文本

第四章古代印度 参考书: 《印度文明》,刘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印度文化史》,尚会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古代印度文明与中国》崔连仲、武文,岳麓书社,2007年版。 第一节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地理环境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在这里形成了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样地之一。汉代称之为“身毒”或“天竺”等;唐代,玄奘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始改译为印度。印度乃指今日整个南亚次大陆而言,是古代这块大陆上的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应包括今之南亚次大陆各个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伯尔等国)的古代历史。 喜马拉雅山;大陆的南半部是一

个三角形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半岛北部是平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这里是古代印度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古印度历史的主要地区。南部的德干高原自然资源丰富,高原两侧的沿海部分是平原区,适于农耕,工商业也比较发达。 民族: 人类起源的故乡之一。 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西瓦立克山地,腊玛古猿。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这里有两个发展中心:北部为梭安文化(50万年前);南部为马德拉斯文化。 从新石器向金属器的过渡是从印度河流域开始的,但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在很早以前是无人知道的,后来经过考古发掘,人们才知道了曾长期被埋没的古老文化。 古代印度文明最初的创造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另外可能还

有其他土著居民。 自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入侵,成为古代印度的主要居民。 此后又有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等先后入侵,并占据了印度西北部的一定地区。由于各外族的不断入侵和定居,使古代印度的居民自古就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 印度河文明的发现 印度河流域文化的发掘,是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开始。考古学家陆续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城市和村落的遗址,其中最大的城市遗址是摩亨佐·达罗(在信德)和哈拉巴(在旁遮普)。约为公元前2500至1750年。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这两座城周长都有4.8公里以上。一个在印度河的下游,一个在印度河的上游,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

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第3课古代印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

国关史第四章试题

4.1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涵内容最广的一个体系,并且对后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欧洲大陆上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多极”均势格局。维也纳体系是继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第二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其运行期间,欧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基辛格认为是一个完美的体系。 1.体系实质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封建旧势力主导的秩序,两者建立的欧洲大国均势和协调体系,但前者是历史的进步,后者相对法国大革命的后退。 2.实体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民族君主国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王朝利益,宗教利益的综合,且国家利益占主导,维也纳体系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经济取代欧洲的君主国家,国家利益取代君主利益而成为各国最高的追求目标。 3.制度原则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现代国际关系的主权原则,解决国际纠纷的国际会议方式和国际条约对参加者的法律约束力。维也纳体系以“正统原则”来恢复被推翻的封建王朝,以“补偿原则”来协调各君主国的利益范围,以“均势原则”来维持各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4.稳定性方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期间欧洲国家间频繁发生战争和频繁交换的结盟。 维也纳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被成为“黄金时期”。 5.格局的变化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东亚封贡体系和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主导的欧洲传统秩序的解体,西班牙,荷兰等老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俄罗斯,普鲁士崛起,主导着欧洲大国的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维也纳体系,帝国主义进一步对世界侵略扩张,工业便加强世界联系,后者比前者更具世界性。 6.经济方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支配的17-18世纪,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欧蓬勃兴起,工业革命首先把东西方分离。 维也纳体系时期,欧洲凭借的迅速增长和军事实力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扩张,将世界其它地区变成欧洲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相同点 1.两体系都是大国下的相互妥协的产物,其反映的是牺牲小国利益下的大国之 间的利益分配,反映其不平等性。 2.两个体系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均势体系),但是 这个体系仅仅限于欧洲,还不带有全球体系。3.两个体系都伴随着殖民扩张,但是后者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殖民程度更深。 4.出现了东方问题,它长期困扰欧洲列强,马克思、恩格思称之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质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 5.亚洲当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东亚封贡体系开始瓦解。 4.2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形成的动力与原因有哪些?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基础性原因:1870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精美教案

《古代印度》 教材分析: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这里出现了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地把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在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2、印度种姓制度; 3、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历史第四章

1.古代印度历史分为那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古代印度主要分为5个时期,即哈拉巴文化时期、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孔雀帝国和贵霜帝国。 哈拉巴文化时期(BC2500~BC1750):哈拉巴文明已经进入了城市文明时代(哈拉吧和摩亨佐〃达罗是其文明的典型代表,该城分为卫城和下城两部分,还有规模很大的储粮仓,并有排水设施);城里已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哈拉巴已进入了青铜时代,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哈拉巴文化同外界已有联系;哈拉巴已有了文字,主要保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哈拉巴文明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就衰亡了。哈拉巴文化与后来的雅利安文明结合,成为印度文明的基础。 吠陀时代(BC1750~BC600): 早期吠陀时代(BC1750~BC900):早期吠陀时代又叫梨俱吠陀时代,是雅利安人的军事民主制时代,整个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对达萨进行了不断的战争,雅利安人将达萨或杀戮,或赶走,或奴役;雅利安人已畜牧业为主,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商品交换也开始出现,主要方式是以物易物,最初这些雅利安人过着氏族部落的生活,现已开始走向解体,氏族、部落组织有了维达塔会议,还有“萨巴”和“萨米提”,他们与军事首领“罗阇”一起构成军事民族制时期的主要权利机构。战争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点。这是一次倒退 晚期吠陀时代(BC900~BC600):雅利安人势力的不断扩展以及雅利安人与印度土著居民的频繁接触和新的结合,促进了次大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此时南亚已比较广泛地使用了铁器;耕地面积也迅速扩大农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手工业已有发展,雅利安人与原始居民间争夺财富和土地的战争更加频繁,阶级分化日益加剧,瓦尔那制度形成,氏族部落逐渐演变成了镇压和压迫民众的暴力机器。 列国时代(BC6世纪~BC4世纪):各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亦称“早期佛教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君主国,但也有一些是共和国,有公民大会和贵族会议的各类政治机构,君主专制在某些国家逐步形成,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还很原始,一般由3部分构成,它们包括选举产生的首领,从刹帝利家庭选出的长老议事会和人民大会,最高权利往往属于人民大会,氏族的血缘传统还没有被完全打破,但军队已是作为国家专政的工具,而不再是部落武装,这时最大的特色是大国间为争夺领土和霸权而不断发生的战争,最终,摩揭陀国征服了最强劲敌居萨罗,基本上完成了统一恒河流域的任务,为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铁器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迅速,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内陆各地贸易频繁,与许多地有了贸易往来,出现了正规的银币、金币;城市普遍星期和发展,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就的等级制度开始收到破坏,意思形态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佛教也被创立了出来。 孔雀帝国(BC324~BC187):旃陀罗崛多东进推翻了统治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统一了北部印度,政治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国王总揽一切大权(他任命官吏,颁布法律,统率军队,掌握最高司法权,控制国家土地和其它资源,对外代表国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军事官僚机器,国王之下有一个由贵族组成的咨询会议;行政方面,宰相主持日常政务,之下设有管理行政、军事、经济、司法、城市和乡村等事物的各类机构;司法方面,孔雀帝国的中央有最高法院,刑法十分严酷,还有庞大的军队,除此之外,还利用特务组织进行统治;在孔雀帝国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古代印度

第3课古代印度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以及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2.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3.辩证地看待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 重点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难点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印度法院曾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姓”通婚而杀害4人的案件。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作“民族的诅咒”。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追溯这种野蛮的制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自然环境 史料古代印度。 教师:古代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得名于印度河,始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书中称印度河流域及其以东广大地域为印度。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其为天竺。 2.文明历程 史料1哈拉巴遗址。 史料2摩亨佐·达罗遗址。 教师:在古代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史料3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人是说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的原有文明。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高贵的人”。 教师:阅读教材P11,分析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学生:(1)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巴和莫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衰亡。 (2)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

第四章外国建筑史

第一节古代埃及建筑 一、历史分期及代表性建筑类型 (一)古王国时期 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最初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仿照住宅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昭赛尔金字塔是古埃及最早的金字塔式陵墓(多层阶梯金字塔) 多层阶梯状逐渐演化为方锥体式 吉萨金字塔群包括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塔前有著名的大斯芬克斯)、孟卡乌拉(Menkaura)。 古埃及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为了作为灵魂永生的宫殿 (二)中王国时期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 (三)新王国时期 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纳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沿轴线排列高大的牌门楼、柱廊院、多柱厅等神殿、密室和僧侣用房常见石柱形式有莲花束茎式、纸草束茎式、纸草盛放式 忍冬草叶片式,莲花盛放式不属于常见石柱形式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 后巴比伦王国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山岳台是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 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房间围成院落,四座碉堡夹着三个拱门,门洞处人头翼牛雕刻 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城的重要建筑主要采用琉璃砖贴面 两河流域缺乏木材和石材,产生了以土为料的夯土、土坯、砖墙建筑体系 第三节古代希腊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米诺(Mino)王宫,古克里特时代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有看台的露天剧场,最早出现在古克里特岛 二、古代希腊建筑 神庙布局形制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 式)等。 典型实例: 1.古典盛期的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主要建筑。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Parthenon)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处于卫城最高处,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型制最隆重,

第3课 古代印度 教案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雅利安人的征服与古代印度国家的形成;知道印度种姓制度,理解其产生的背景、特点以及对印度文明所产生的影响;知道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理解佛教创立的背景以及其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2.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学习以及佛教产生传播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绘制四大种姓图表和分角色扮演,明确不同等级的区别;通过阅读有关种姓制度积极和消极作用的材料,培养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方法。 2.通过仔细观察《佛教旱期域外传播图》,了解佛教的发展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等级制度带来的隔离和危害,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社会背景,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通过学习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认识古代印度的独特文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印度种姓制度。 2.佛教的产生及传播。 【教学难点】 种姓制度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影响及与佛教产生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 教师: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历史,金字塔和《汉漠拉比法典》展现了古代奴隶制文明的标志性成果。同学们看看地图,产生于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除中国外还有哪个国家是我们没有谈及的? 教师:印度,我国古代史书上也称其为“身毒”“天竺”等,唐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依梵文译名为“印度”,沿用至今。今天,我们来看看古印度独特的社会面貌。 新课教学: 一、古代印度国家 印度作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结合老师展示的地图,归纳梳理一下古代印度的发展历史。 教师:印度得名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之为“身毒”“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在它东部还有同源的恒河。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两条大河冲击形成的平原光热充足、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 约公元前12世纪,一群金色头发、蓝绿眼睛、身材高大的人由西北进入印度河中上游,后征服土著部落,在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恒河流域,他们就是“雅利安人”,他们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生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公元前4世纪中叶,列国中较强的摩揭陀建立了统一的孔雀帝国,并在阿育王时代达到鼎盛。关于阿育王的事迹,同学们可以阅读课后的“史海拾贝”进行了解。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又经历了多次的王朝更迭。 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国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各族人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都分成了哪些等级呢?它们又有哪些特点与不同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