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来水公司给水工程设计

自来水公司给水工程设计

自来水公司给水工程设计
自来水公司给水工程设计

自来水公司给水工程设计

摘要:本文从规定城市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和设计内容、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给水范围和规模、水源选择、水厂、输配水几方面谈了自来水公司给水工程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城市给水设计范围意义

一总述

给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在城市给水设计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可以参考,因此全国各地规划设计单位所做的给水工程规划内容和深度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不利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城市给水工程设计的统一评定和检查,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作为城市发展政策性法规和后阶段设计工作指导性文件的严肃性。同时,本文具体体现了国家在给水工程中的技术经济政策,保证了城市给水工程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性,是我国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体系日益完善的表现。

二、规定城市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和设计内容

城市给水工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确定的,同时又强调了水资源保护及开源节流的措施。

水是不可替代资源,对国计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应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水源的水质和给水工程紧密相关,因此对水源的卫生保护必须在给水工程规划中予以体现。

三、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1阐明城市水资源的内涵。凡是可用作城市各种用途的水均为城市水资源。包括符合各种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地表和地下淡水;水源水质不符合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但经处理可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地表和地下淡水;淡化或不但话的海水以及将城市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各种用水相应水质标准的再生水等。

2提出城市用水量预测宜采用综合指标法,并提出了城市单位人口和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该两项指标主要根据1991—1994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经选择的175个典型城市用水量(包括9885万用水人口,156亿m3/年供水量,约占全国用水人口的68%和全国供水总量的7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整理得出。此外,还对全国部分城市进行了函调,并将函调资料作为分析时的参考。

给水工程施工方案75343

给水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环观南路(平大路—外环路)工程给水工程设计图纸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3、《埋地给水钢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CECS10:89 4、《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技术标准》 5、给排水标准图集 二、工程概况 ???????? 计划开工时间:??年??月??日 计划完工时间:??年??月??日 三、主要工程数量及劳动力安排 1、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2、劳动力计划表 3、项目部组织机构 四、施工方案 给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沟槽开挖→下管、稳管→管道接口→水压试验、冲洗消毒→沟槽回填。 一)测量放线

1、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符合方可使用并 经常校核。 2、根据道路工程给出的要素点坐标、给水工程距路中线的距离, 准确计算出给水管道闸阀井中心坐标。 3、用全站仪放样出闸阀井中心点,然后根据沟槽底部开挖宽度、 开挖深度、开挖坡度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 4、所施工管道如与已建管道衔接,必须在挖沟槽前对其平面 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校对,如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监理单 位、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二)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前,向机械手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安全要求等,并派专人指挥开挖,指挥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测量人员跟踪测量槽底高程、宽度、中线偏位,防止亏挖,杜绝超挖回填虚土。 2、开挖边线复核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的土堆于沟槽一侧,堆土坡脚距槽边0.8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堆土坡度不宜陡于自然休止角。 3、由于挖掘机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设计高程整平,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开挖管沟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预留10-20cm,而用人工起槽。 4、沟槽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夯实,平整密实,沟槽内洁净,无障碍物。

李家河供水工程设计方案浅析

李家河供水工程设计方案浅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李家河水库现状,结合地形布置对输水线路进行方案分析比较,为李家河供水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展望了工程建成后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李家河水库;供水方案 Li River Water Supply Project Design Analysis Sun LinaGao ShuangqiangLuo WangYuZhao XiaoliLiu Weihu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Li River reservoir, combined with topographic layout of the water line for program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for the Li River water supply project design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is completed. Keywords: Li River Reservoir; water supply program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基本情况 西安市辋川河引水李家河水库工程由水库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水库枢纽位于西安市东南约68km的蓝田县玉川乡李家河村灞河支流辋川河上,坝址位于李家河村上游约0.5 km处,距蓝田县城23km。 李家河水库正常蓄水位880.0m,其相应调节库容为4400万m3,水库总库容5250万m3,李家河水库年总供水量为6187万m3。水库枢纽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与引水建筑物及坝后电站等组成。枢纽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884.00m,最大坝高98.50m。 2、水文 辋川河为灞河上游左岸较大支流,属渭河二级支流,上游分东、西采峪两大支流,两大支流均发源于秦岭九间房附近,由南向北在玉川乡两河桥汇合,在蓝田县城南汇入灞河。辋川河总流域面积534.1km2,干流长58.1km,河道平均比降19.1‰,李家河水库坝址位于东、西采峪汇合处两河桥下游约1.2km,李家河村上游约0.5km处,属辋川河中游段,集水面积362km2,干流长28.5km,河道比降28.6‰。 3、工程地质

给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总说明 该课程设计针对某城市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进行设计,通过了解基本资料,确定处理工艺和处理构筑物,然后对给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了计算,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了给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混凝沉淀池单体图。 关键词:给水处理厂;给水处理构筑物;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

目录 一、设计概要 (5) 1.1设计题目 (5) 1.2设计任务 (5) 1.3原始资料 (5) 1.3.1 工程设计背景 (5) 1.3.2 设计规模 (6) 1.3.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6) 二、总体设计 (8) 2.1设计原则 (8) 2.2 厂址选择 (8) 2.3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9) 2.4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10) 2.4.1 混凝 (10) 2.4.2 沉淀 (14) 2.4.3 过滤 (16) 2.4.4 消毒 (17) 三、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9) 3.1设计规模 (19) 3.2 配水井设计计算 (19) 3.2.1 配水井设置 (19) 3.2.2 配水井有效体积 (19) 3.2.3 配水井尺寸确定 (19) 3.3 加药间设计计算 (20) 3.3.1混凝剂剂量 (20) 3.3.2混凝剂的投加 (20) 3.3.3 加药间及药库的设计 (22)

3.4混合设备设计 (24) 3.5 反应池设计 (28) 3.5.1 设计水量 (28) 3.5.2 反应池形式及设计参数的确定 (28) 3.5.3 池体的设计 (29) 3.5.4水头损失的计算 (31) 3.5.5 GT值的确定 (32) 3.6沉淀池设计 (33) 3.6.1设计参数的选择 (33) 3.6.2池体尺寸计算 (33) 3.6.3进水穿孔墙 (34) 3.6.4沉淀池出口布置 (35) 3.6.5 沉淀池放空管 (37) 3.6.6 排泥系统设计 (37) 3.7滤池设计 (39) 3.7.1 设计参数 (39) 3.7.2池体设计 (40) 3.7.3反冲洗管渠系统 (43) 3.7.4 滤池管渠设计 (45) 3.8消毒设施的设计与计算 (54) 3.8.1加氯量与储氯量 (54) 3.8.2加氯设备选取与设计 (54) 3.8.3加氯间尺寸计算与确定 (54) 3.9清水池的设计与计算 (56) 3.9.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 (56) 3.9.2平面尺寸的确定 (56) 3.9.3清水池的管道系统 (56) 3.9.4清水池其余设施计算 (58)

给排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管理目标 一、质量控制目标及保证措施 1、工程质量目标 ①工程交验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做合格工程; ②工程质量隐患和问题整改率达100%以上; ③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2、质量保证措施 我司一向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提高,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我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具体保证质量的措施如下: ①材料进场和二次检验制度 ②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我公司在本工程及相关质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模式,确保各种质量活动始终在受控状态下进行。通过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③为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科学的管理之下精心组织施工,充分体现“管理就是生产力”这一企业管理中心容,在本公司现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下,依据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管理原则,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业主的要求推行如下技术管理制度: ④制定更为格的质量评定标准 ⑤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QC活动,结合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我司施工技术的总体水平情况,在保证以往工程质量水平的情况下,积极进行重点、难点技术攻关和开展QC活动 ⑥对工序、工艺质量进行质量保证措施

二、工期控制目标及保证措施 1、工期目标: 若我单位有幸中,确保自开工之日起在238个工日完成本标段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任务,并力争提前。 2、工期保证措施: 对施工工序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工程能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我们根据以上工期目标特从以下几面对工期措施进行了保证: ①从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上保证 ②从计划安排上保证 ③从材料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上保证 ④从技术上保证 ⑤从施工组织与管理上保证 ⑥从安全生产上保证 ⑦从后勤供应上保证 ⑧从工作关系及其协调上保证 三、安全生产控制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目标: ①杜绝一切工伤事故; ②无中毒、火灾、火警事故; ③新职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岗位教育率达100%; ④特种作业人员持合格证件上岗率达100%; ⑤按安全“一标三规”检查综合评分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室外给水施工方案

目录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二)、材料要求 (三)、主要机械 (四)、作业条件 (五)、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二、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一)、材料质量要求 (二)、质量标准三、管沟开挖及回填施工 (一)、操作工艺 (二)、质量标准 四、安全环境保护 (一)、安全措施

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施工人员已熟悉掌握图纸,熟悉相关国家或行业验收规范和标准图等。 2、已有经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向施工人员交底。? 3、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操作工艺。 (二)、材料要求?1、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 2、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件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所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进行品种、规格、外观验收。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4、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5、管道使用的配件的压力等级、尺寸规格等应和管道配套。塑料和复合管材、管件、粘接剂、橡胶圈及其它附件等应是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 1、施工机具见《施工机具表》 (三)、主要机具? 2、测量仪器见《施工测量仪器表》 (四)、作业条件?1、管道施工区域内的地面要进行清理,杂物、垃圾弃出场地。管道走向上的障碍物要清除。 2、在饮用水管道附近的厕所、粪坑、污水坑等应在开工前迁至业主指定的地方。并将脏物清除干净后进行消毒处理,方可将坑填实。?3、在施工前应摸清地下高、低压电缆、电线、煤气、热力等管道的分布情况,并作出标记。

(五)、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施工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 2、施工组织应设立技术组、质安组、管道班、电气焊班、开挖班、砌筑班、抹灰班、测量班等。? 3、施工人员数量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量的大小确定,一般应配备的人员有: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测量员、管道工、泥瓦工、普工。 1)二、给水管道安装 (一)、材料质量要求 1、材料的验收 1)给水PE管及管件的规格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飞刺和 疙瘩。管件应造型规矩,尺寸合格,并有出厂合格证。? 2)阀门、法兰及其它设备应具有质量合格证,且无裂纹、 3)管卡、油、麻、 开关灵活严密、铸造规矩,手轮良好。? 垫、生胶带等应仔细验收合格。 2、管道安装铺设的一般规定 1)管道不得铺设在冻土上。?2)管道应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承插口连接管道的承口朝向水流方向,插口顺 水流方向安装。 3)管道穿越公路等有荷载应设套管,在套管内不得有接口,套管宜比管道外径大两号。 4)管道安装和铺设工程中断时,应用木塞或其它盖堵将

给水工程毕业设计说明

目录 目录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1 绪论 (3) 2 概述 (4) 2.1 毕业设计的主要容与基本要求 (4) 2.2 毕业设计成果 (4) 2.3 设计缘由 (5) 2.4 设计要求 (5) 3 取水工程 (9) 3.1 设计用水量的确定 (9) 3.2 取水装置设计 (11) 3.3 取水泵房 (14) 4 净水厂的设计与计算 (18) 4.1 概述 (18) 4.2 水厂平面布置 (18) 4.3 混凝剂的选择、溶解和投加 (19) 4.4 混合 (22) 4.5 絮凝 (23) 4.6 沉淀 (32) 4.7 滤池选用及适用条件 (35) 4.8 消毒方法的选择 (43) 4.9 清水池—水量调节设备计算 (45) 5 水厂系统布置图 (46) 5.1 净水厂系统区域地形图设计 (46) 5.2 净水厂总平面布置 (46) 5.3 净水厂高程布置 (48) 6 配水管网设计 (50) 6.1管网定线 (50) 6.2管网流量计算 (50) 结论 (75) 致 (76) 参考文献 (77)

某城市给水工程 摘要:本次设计为某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设计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取水工程设计、给水管网设计和净水厂设计。根据设计资料,本次只进行二水厂设计,二水厂取水河流为率水,取水地点位于河流弯道凹岸。根据水位变化情况,采用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又因月平均流量变化较大,故采用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由于水厂给水管网设计的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同时也是设计的重点,其计算工作量大,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所以采用C语言编制的管网平差程序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净水厂处理工艺采用常规处理,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混凝包括混合和絮凝两部分。混合是在静态混合器中投加聚合氯化铝,絮凝设备选用折板絮凝池,选用斜管沉淀池进行沉淀,过滤设备采用普通快滤池,最后投加液氯进行消毒。经过净水厂中各处理构筑物处理后,出厂水能够达到饮用水要求。 关键词:管网平差,取水工程,净水厂设计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要点

设 计 说 明 与 计 算 书 一、设计项目 某城市给水厂给水处理工艺初步设计 二、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混凝剂 消毒剂 原水 混凝池 沉淀池 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 户 脱水机房 污泥处理 三、设计水量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水质最不 利情况进行校核。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滤池冲洗和澄清池排泥等方面。城镇水厂只用水量 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则设计处理量为; d m Q /12247211340008.1a)Q 1(3d =?=+= d m Q /1134006300183d =?= 式中 Q ——水厂日处理量; a ——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一 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 Q d ——设计供水量(m 3/d ),为115668m 3/d. 四、给水处理厂工艺计算 1、加药间设计计算 已知计算水量Q=122472m 3/d=5103m 3 /h 。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 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混凝剂的最大投药量a=51.4mg/L ,药容积的浓度b=15%,混 凝剂每日配制次数n=2次。 4.1.2. 设计计算

1 溶液池容积1W m 9.2015 24175103x 4.51417b 1=??==n aQ V ,取21m 3 式中:a —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 ),本设计取30mg/L; Q —设计处理的水量,3600m 3/h; B —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5%; 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2次。 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每个容积为W 1(一备一用),以便交替使 用,保证连续投药。单池尺寸为1m .35m .20m .3??=??H B L 高度中包括超高0.3m , 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m 1.28.25.20.3=??=W 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 ,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 放空管,采用硬聚 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采用给水管DN60mm , 按1h 放满考虑。 2 溶解池容积2W 312m 3.6213.03.0=?==W W 式中: 2W ——溶解池容积(m 3 ),一般采用(0.2-0.3)1W ;本设计取0.31W 溶解池也设置为2池,单池尺寸:m m m H B L 1.25.15.2??=??,高度中包括超高 0.2m ,底部沉渣高度0.2m ,池底坡度采用0.02。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 3 '4.67.15.15.2m W =??=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 =10min ,则放水流量: S L t /5.1010 6010003.660w q 20=??== 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0d =100mm ,相应流速d=1.16m/s ,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 =100mm 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3 投药管 投药管流量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

课程:给水课程设计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组别:第四组 组员:彪艳霞、沈晓慧、施谊琴、杨佳莉 赵文洁、陈艳丹、倪晶晶、赵维诘 钱嘉骋、张旭 指导老师:刘洪波 专业:环境工程 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给水厂(自来水厂)设计的原则、步骤与方法,独立完成相关工艺选择、主要构建筑物设计计算、设备选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开展此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 1. 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工艺设计; 2. 给水处理常规构筑物如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加氯间等构建筑物的工艺计算; 3. 合理优化布置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 1.2基本资料 1.2.1水厂规模与基本情况 水厂1:某市地处长江下游(东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7 ℃。春(4月-5月)、秋(10月-11月)较短,冬(12月-次年3月)、夏(6月-9月)较长。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年平均气温20℃,最冷月平均温度3℃,最热月平均温度35℃,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年平均降雨量1325mm,80%以上的降雨发生在6月至10月的五个月中,多年平均最大时降雨量为59.45mm,最大日降雨量为156.2mm,常年最大风速为2.9m/s,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该市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拟建一给水厂,以地表水为水源。 (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15万m3/d。 (2)水源水质资料:

给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3738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木材集团公司江滨路拆迁安置二期(A地块)附属工程编号:A2____

木材集团公司江滨路拆迁安置二期(A地块)附属工程 给水管道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佰晟建设 编制人职务(称) 审核人职务(称) 批准人职务(称) 批准部门(章) 编制日期年月日 申报日期: 2015 年 3 月 19 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一、施工准备 二、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 三、项目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第三章施工方案 一、测量放样 二、沟槽开挖 三、管道安装 四、管道接口 五、管道支墩 六、阀门井砌筑、抹灰 七、回填土 八、水压试验 九、清洗、消毒 第五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质量保证措施 二、安全保证措施 三、文明施工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消防、给水管道D25至D200采用PE实壁管,热熔接口,采用10cm厚3∶7砂石基础。消防给水管道:D200 PE实壁管长度为655m;D150 PE实壁管长度为334m;D100 PE实壁管长度为483m;给水管道:D150 PE 实壁管长度为29m;D100 PE实壁管长度为65m;D80 PE实壁管长度为58m;D50 PE实壁管长度为201m;D40 PE实壁管长度为8m;D32 PE实壁管长度为20m;D25 PE实壁管长度为84m组;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一、施工准备 1.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见组织机构框图)。各部门选配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工程师及工作人员,使整个项目经理部管理层人员精干,统一指挥,外协调,全面负 责和加强对该项工程的生产指挥和技术管理工作。 2.调遣专业性强的作业队伍投入施工,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完成。 3.测量工程师进入施工现场,根据业主提供以及我公司加密闭合的水准点和导线控制点进行管道中心线定位测量,确定原地面高程 等,测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备案。 4.工地配备试验工程师1名,并委托市公路质检站代表项目部进行各类试验检测。 5.根据施工要求,组织好施工力量。给排水工程师2人,并配备试

供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工程一期净水厂 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技术标书的主要依据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滤池气水冲洗设计规程(:) ()城市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市政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补充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质量手册》 ()《标准工作程序》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市政工程施工手册》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埋地给水钢制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混凝土碱含量标准()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下水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某城市给水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图集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总论 1.1项目背景 本设计项目为某城市给水厂初步设计 (1)设计规模 表 1 项目近期远期 设计人口60000 80000 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 220 220 [L/cap·d] 最大日时变化系数 1.38 1.38 工厂A(m3/d)3480 5220 工厂B(万m3/d)0.6 0.8 工厂C(万m3/d)8 8 一般工业用水 160 180 占生活用水% 第三产业用水 90 90 占生活用水% 供水普及率(%) 95 100 注: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算。 (2)地形地貌及河流特征: 地形地貌:城区地形较平坦,其黄海高程标高为30.00m。 水文特征 流量:最大流量:76100 m3/s (1954.8.14) 最小流量:2930 m3/s (1865.2.4) 水位(黄海高程系): 最高水位:27.65 m(1954.8.18) 最低水位:8.00 m(1965.2.4)

多年平均水位:19.16 m 河床断面图(见下图) 27.65 m (3)河流水质 表 2 项 目 单 位 数 据 项 目 单 位 数 据 色度 度 10 CO 2 Mg/L 14.26 嗅味 / 无 Na ++K + Mg/L 8.46 浑浊度 度 100~1000 SO 42 Mg/L 17.2 pH / 7.2 溶解固体 Mg/L 139.0 总硬度 Mg /L 2.29 挥发酚 Mg/L 0.002 Fe +2+Fe +3 Mg/L 0.3 有机磷 Mg/L 0.09 Cl — Mg/L 15.51 砷 Mg/L 0.01 HCO 3— Mg/L 119.6 耗氧量 Mg/L 3.78 Ca 2+ Mg/L 32.46 氮氨 Mg/L 0.5 Mg 2+ Mg/L 3.05 细菌总数 个/mL 38000 NO 2— Mg/L 2.75 大肠杆菌 个/L 1300 1.2设计水量 近期 城市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Q 1=qNf(m 3/d)=12540m 3/d 一般工业生活和淋浴用水: Q 2=1.6Q 1=20064m 3/d 第三产业用水: Q 3=0.9Q 1=11286m 3/d 工业生产用水 Q 4=Q A +Q B +Q C =89480m 3 /d 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的用水量:Qd=1.2(Q 1+Q 2+Q 3+Q 4)=160044m 3/d 最高时的用水量:Qh=4 .86Qd Kh =2556.26L/S 式中 q —最高日生活用水的量定额,m 3/(d 人); N —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 F —自来水普及率,%; QA QB QC —A B C 三厂的工业生产用水量; Kh —时变化系数(1.38)。 8.00 m 地面高程30.00 m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4) 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 1.1.1 总体目标 (4) 1.1.2 具体目标 (4) 1.2主要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 1.2.1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4) 1.2.2 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 1.3 设计参考资料 (5) 1.4 设计成果 (5) 第二章给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6) 2.1 设计资料 (6) 2.1.1城市现状 (6) 2.1.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6) 2.1.3水源水质资料 (6) 2.2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7) 2.2.1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 (7) 2.2.2 本设计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7) 2.3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8) 2.3.3絮凝池 (9) 2.3.4 沉淀池 (10)

2.3.5 滤池 (11) 第三章主要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 3.1 加药间设计计算 (13) 3.1.1. 设计参数 (13) 3.1.2. 设计计算 (13) 3.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 3.2.1设计参数 (15) 3.2.2 设计计算 (15) 1.设计管径 (15) 2.混合单元数 (15) 3.混合时间 (15) 4.水头损失 (15) 5.校核GT值 (16) 3.3 机械絮凝池设计计算 (16) 3.3.1 主要设计参数 (16) 3.3.2 计算 (16) 3.4沉淀设备的设计 (20) 3.5 滤池设计计算 (25) 3.5.1 计算依据 (26) 3.5.2 设计计算 (26) 3.5.3 校核强制滤速v′ (27) 4.5.4 滤池高度 (27)

PE给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3. 2. 3. 1测量放线 3. 2. 3. 1. 1测量概况 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 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 3. 2. 3. 1. 2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一测点复测一建立水准控制点一测定管线桩一局部放样 3. 2. 3. 1.3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标段的丄程规模及特点,,建立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及山屮方提供的水准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测量控制。 3. 2. 3. 1.4放线控制 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儿方面:中线、井中心的平面、高程控制; 施工方法 (1)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 进行复测,并在条件允许的惜况下,尽快与相邻工程的测量控制点、网进行联测,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 (2)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 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3)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志牌,以防止损坏。 (4)根据施工控制点测放出中线控制桩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 (5)施工采用线路中线桩控制。 3、保证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措施 (1)施工中应尽量保护所有标志,对施工中不移动的中桩及距中级较近的 中线水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 .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一、工程概况: (4) 二、主要工程数量 (4) 三、工程特点 (5) 四、施工条件 (5)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6) 一、施工准备 (6) 二、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 (7) 三、项目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11) 第三章施工方案......................................................................................1..2. 一、测量放样...........................................................................................1..2. 二、沟槽开挖...........................................................................................1..3. 三、管道安装...........................................................................................1..5. 四、管道接口...........................................................................................1..6. 五、管道支墩...........................................................................................1..6. 六、阀门井砌筑、抹灰............................................................................1..8 七、回填土...............................................................................................1..9. 八、水压试验...........................................................................................2..0. 九、清洗、消毒20

青岛某水库水源的给水厂工程设计

青岛某水库水源的给水厂工程设计 【摘要】青岛某水厂采用低温低浊、微污染的水库水为水源,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工程选用水力混合+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V型砂滤池+二氧化氯消毒的主体工艺流程,并采用高锰酸盐预处理技术,来满足出水水质要求。 【关键词】水库水;低温低浊;斜管沉淀池+V型砂滤池 大桥水厂位于青岛崂山区大桥社区,莱西水库向崂山区调水支线的末端,是莱西水库-即墨-城阳调水工程的重要配套设施。水厂建设规模为2万m3/d,水厂出水水质需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 原水水质分析 水厂水源来自青岛莱西水库、北墅水库和高格庄水库,三座水库均为饮用水源,从其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除总氮、五日化学需氧量(BOD5)等指标外,其它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体标准。 1.1 总氮分析 三座水库TN浓度变化范围在0mg/L~9.8mg/L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均高于三类水体标准规定的1mg/L,此指标在该标准中表征富营养化特征。根据分析,原水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及微污染特征。 1.2 五日化学需氧量(BOD5) 三座水库BOD5浓度变化范围在0mg/L~8.5mg/L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均值为3.3mg/L,部分检测值高于三类水体标准规定的4mg/L。 1.3 化学需氧量(COD) 三座水库COD浓度变化范围在7.27mg/L~27.03mg/L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均值为17.23mg/L,部分检测值高于三类水体标准规定的20mg/L。 1.4 水温 本工程源水水温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是典型的地表水源水特征。5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高温时段,水温基本在20℃以上,11月下旬至3月下旬,水温一般在10℃以下。源水平均水温12.2℃,最高26.2℃,最低0℃,温差变化很大。 2 水库水源水水质特征分析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 明书 1.1.1.设计原始资料 1.1.1.设计水量 设计水厂总供水量:近期4万吨/天,远期6万吨/天。本设计中按近期设计。 1.1. 2.给水水源 县城现状取水点为取水站 1.1.3.水源水质资料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不富,开发利用率低。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51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836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081亿m3,地下水0.387亿m3,过境水1.046亿m3。 涪江从城区中心穿过,将县城分割为江北片区和江南的老城片区、凉风垭-哨楼片区。涪江多年来水量572 m3/s,枯水流量(1979年测值)为185 m3/s,河水最大流速为4.75m/s。 水质资料

1.1.4.净化水质要求 生活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 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 1.1.5.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50mg/L(以商品纯重量计),平均投加量25mg/L。液体聚合氯化 铝Al 2O 3 含量10%,液体密度10% 1.1.6.消毒剂 采用液氯,最大加氯量0.5~2.0 mg/L。 1.1.7.气象资料 潼南县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大、多云雾、少日照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年份为18.4℃,最低年份为17.1℃,气温变化较为稳定,潼南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达28℃,极端最高温度4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低气温为-3.8℃。潼南县地处四川盆地底部,冬季温暖、很少霜冻,多年

平均无霜期为335天,最长则长年无霜,无霜年率为1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 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974.8毫米,最高年份达1413.9毫米,最少仅650.8毫米,年际变化显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多,达781.4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4月)降水量仅195.4mm ,占年总降水量的20%。 1.1.8.常规工艺流程 水厂是给水处理中的主要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它有害成分及杂质,使之符合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所要求的水质。常规水处理工艺采用的净水流程一般为: 取水—配水井—混合设备—絮凝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二泵站—用户 1.2.工艺流程 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常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原水 混 合 絮凝沉淀池 滤 池 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水处理工艺流程 1.3.设计水量及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3.1.总设计水量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计算,城镇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分两组。 Q d =40000*1.05=42000m 3/d=486.11L/s ,则每组的设计水量为243.05L/s

给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 给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总章 (1)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6) 第三章施工方案 (8) 第四章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16)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20) 第七章施工部署 (26) 第八章施工技术措施 (28) 第九章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32) 第十章安全施工措施 (33)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措施 (37) 第十二章竣工资料及工程验收移交 (41) 施工组织设计附图表: 附图一: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附图二: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附图三: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附图四:施工进度计划

总章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工地地点: 工程数量:DN400球墨铸铁管,L=791.5m。 工程结构:DN400球墨铸铁管,T型橡胶圈柔性接口。质量等级:合格 安全目标:零事故 施工工期: 工程总负责: 工程项目经理: 工程技术负责: 施工负责:

一、编制依据 1.市设计:给水管道施工图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97); 《砖石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GB203—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02-83);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J-25—90)。 3.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S3。 4.工程施工现场踏勘调查记录。 5.国家、省、市关于创建文明工地及安全生产管理文件精神、规定。 6.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的措施。 7.《市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办法》。 8.《全国市政定额》、《省2001年定额》及有关文件编制,球墨铸铁管材.管件.闸门按西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认质认价单计入,其它材料按《省信息造价》2006年第5期和现行市场价.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ISO9000质量运行体系,在施工中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每道工序达到给水管道施工规标准。 2.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做到施工安全与社会同步,把安全防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3.以提高工程质量、经济效益、节支降耗为目的,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严格控制支出,降低施工管理成本。 4.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施工中必须加强环保工作,杜绝野蛮施工破坏环境的事件发生。 5.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宗旨,搞好文明施

供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新寺旅游公路沿线)马吉、北坡、古贤村供水管道改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目录 第一章施工方案和方法 第二章进度计划 第三章现场平面布置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的合理性、科学性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第五章主要机具、设备和劳动力的配备 第六章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

第一章施工方案和方法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准备 参加图纸会审、设计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提交劳动力、机械设备、油料及设备配件的进场计划,经审批后落实。编制测量方案,建立控制网并加以保护。搞好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确定质量、安全、环保目标。工序能力的审定,即对配备的技术人员、施工机具的数量、规格、完好性等进行审定,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用水、用电、施工道路及临时设施的准备。开工初期,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的布置,根据工程需要,及时调配劳动力,机械设备及相关施工队伍的机具配套使用,保证按计划及时进场。 2、施工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开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施工方案、施工规程,现场环境,做好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交底,指定专人做好土壤、树木检测工作,由专人做好各工种的原始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留好书面数据。 3、施工方案 本工程是市耀州区关庄镇(新寺旅游公路沿线)马吉、北坡、古贤村供水管道改建工程,主要是铺设PE管道、砖砌阀门井、拆除恢复混凝土路面、过路涵管安装。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是保证该工程能

够如期保质保量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我们确立以下方案。 二、PE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1、施工前的准备 ①施工单位应有相应的资质,工程施工人员应有本专业安装技术资格。 ②施工图纸及其他有关技术文件齐备,并经会审通过;且有设计单位进行了技术交底。 ③到工地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机具、现场环境能保证正常施工。 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已获批准。 ⑤施工场地用水、用电和材料堆放地、库房等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⑥施工人员已经过建筑塑料管道的安装技术培训。 2、材料的验收、运输及储存 ①应检查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②进行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检查管子外表面是否清洁光滑,是否有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

某给水水厂毕业设计_secret

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 设计规模和工艺流程 1.设计规模 某水厂总设计能力为15.3万m3/d,水厂自用水量按供水量的10%计算。一级泵站、配水井、加药间、药库、加氯间、氯库、二级泵站等土建工程同时兴建。 2.工艺流程 根据设计资料,本水厂的水源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故选择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配水井静态混合器 图1 工艺流程 二.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管式静态混合器的设计 (1)已知条件设计供水水量为Q=15.3万m3/d,自用水量取总水量的10%,则总进水量为Q’=16.83万m3/d。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为60m,进水管采用两条铸铁管DN1000。 时用水量Q h=aQ d/T=7012.5m3/h (2)设计计算 1)进水管流速v 椐d1=1000mm, q=168300/(3600×24×2)=0.974 m3/s,查水利计算表知v=1.24m/s,i=1.646,则水头损失H=2iL=2×1.646×60/1000=0.2 m。 2)混合器选择选用管式静态混合器,规格铸铁管DN1000,如图2。 图2 静态混合器 2. 折板絮凝池的设计 (1)已知条件设计水量Q=168300m3/d. (2) 设计计算絮凝池设两组,取絮凝时间t=10min,水深H=3.4m。 则每组絮凝池流量 Q=168300/2=84150(m3/d)=3506.25(m3/h)=0.974 m3/s 每组絮凝池容积

W=Qt/60=3506.25×10/60=584.38m 3 每组池子面积 f=W/H=1168.75/3.4=171.875m 2 每组池子净宽:絮凝池净长度取L ’=18m 则净宽 B ’=f/ L ’=171.875/18=9.55m 将絮凝池垂直水流方向分9格,每格净宽2.0m ,平行水流方向分9格,每格长1.05m ,共81格,单格面积2 m ×1.05 m 。絮凝过程分三段,第Ⅰ絮凝段采用多通道同波折板,V 1=0.3 m/s, 第Ⅱ絮凝段采用多通道同波折板,V 2=0.2 m/s, 第Ⅲ絮凝段采用直板,V 3=0.1 m/s 。 折板采用钢丝水泥板,折板宽0.5 m ,厚0.035 m ,折角90度,折板净长1.05 m ,见图3。考虑到墙厚,外墙厚采用300 mm ,内墙采用250 mm , 则絮凝池实际长度为 18+0.3×2+0.25×8=20.6m 实际宽为 9.55+0.3+0.25×8+1.05=12.9m 各格折板的间距及实际流速 第Ⅰ絮凝段折板间距取0.34m 第Ⅱ絮凝段折板间距取0.34m 第Ⅲ絮凝段折板间距取0.40m V 1 实 =Q/A 1=3506.25/3600/(2× 1.05— 0.035/sin45。×3×1.05)=0.50m/s V 2实=Q/A 2=0.5×3506.25/3600/(2×1.05—0.035/sin45。×3×1.05)=0.25 m /s V 3实=Q/A 3=0.25×3506.25/3600/(2×1.05—0.035×5×1.05)=0.0.124m /s 水头损失h ∑h=nh+h i =n ε1V 2 /2g+h i 式中,∑h 为总水头损失,m ;h 为折板间一个转弯的水头损失,m ;h i 为折板区上、下部转弯或过流孔洞的水头损失,m ;n 为折板间个数;V 0为转弯或孔洞处流速,m /s ; ε1为折板间一次转弯的阻力系数;ε2为折板区上、下部转弯的阻力系数;ε3为过流孔洞的阻力系数。 数据计算如下: 第Ⅰ絮凝段为多通道同波折板,分9格,每格安装三块折板,折角90o ,ε=0.6。折板区上、下部90o 转弯处ε2=1.0,过流孔洞进出口ε3=1.08。90o 转弯3×9=27次,进出口次数3×9=27次,取转弯高1m ,孔洞高度1m 。 转弯流速 V 0=3506.25÷(3600×3×1)=0.32m /s 孔洞流速 v 0’=3506.25÷(3600×3×1)=0.32m /s 转弯和进出口的水头损失 h i =27×(ε2+ε3)×v 02/2g=27×(1+1.05) ×[0.322÷(2×9.81)]=0.30m ∑h=nh+h i =n ε1V 2/2g+h i =27×0.6×[0.502 ÷(2×9.81)]+0.30=0.51m 第Ⅱ絮凝段为多通道同波折板,分9格,折板区上、下部90o 转弯数3×9=27次,过流孔洞进出口次数为3×9=27个,折板角90o ,ε=0.6,V=0.17 m /s 。 转弯流速 V 0=3506.25÷2÷(3600×3×0.8)=0.20m /s (取转弯高0.8 m ) h il =27×ε2 v 02/2g=27×1.0×[0.202 ÷(2×9.81)]=0.056m 孔洞流速 v 0’=3506.25÷(3600×3×0.6)=0.192m /s (取转弯高0.6 m ) h i2=27×ε3 v 0’2/2g=27×1.05×[0.1922÷(2×9.81)]+0.06=0.116m h i= h il + h i2=0.056+0.116=0.172 m 图3 折板尺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