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十五”时期(2001-2005年)是梅州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五”计划是梅州市迈进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本纲要是根据《中共梅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精神,结合梅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而编制的,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期性、指导性的。

一、“十五”发展环境和现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环境预测

展望“十五”,我们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与知识经济浪潮,将会促进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在波动中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环境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国内和省内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为“十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加大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将会有效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从梅州市环境来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建设,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梅州市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变,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一、二、三产业稳定发展和市场的扩展,为加快脱贫奔康创造了条件。

(二)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十五”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九五”期间,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关于“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方针,从梅州实际出发,全面实施“希望在山,希望在路,希望在外”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生产力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

1.全市经济实力增强。

“九五”期间,梅州市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持续走低等不利因素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市经济稳定增长。2000年全市GDP达到175.92亿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八五”期末增长42.06%,年均增长7.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60元。三大产业构成由1995年的33.7∶38.3∶28调整为2000年的31.9∶35.9∶32.2,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2.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要素市场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依法治市初见成效。

3.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4.84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6.2%。外贸出口总值累计21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37倍。

4.基础设施和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九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2.07 亿元(不含梅坎铁路),比“八五”期间增长62.19%,年均增长10.2%。到200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454公里,比1995年增加1114公里,公路密度达59.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所有镇、行政村通公路。省重点建设项目梅汕高速公路梅州段,预计完成总工程量的60%左右,清潭至北斗段已竣工通车。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梅坎铁路已建成通车投入运营,铁路正线通车里程238.2公里,比1995年增加9

5.2公里。发电装机容量103.6万千瓦,比1995年增加43万千瓦。电话机交换总容量75.3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4.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13万户,比1995年分别增长79.7%、2.52倍和22倍多。数据多媒体用户从无到有,2000年达到2.3万户。整修加固江河堤围222公里。梅州城区、各县县城及中心镇的市容市貌有显著

的改变。梅州城市建设与“一江两岸”的堤路改造相结合,使梅州城区梅江河堤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又建成公园、文化广场、文化走廊,供人们休闲娱乐活动,成为梅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科技、教育、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九五”期间,梅州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认真组织科技项目的实施,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在巩固“普九”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等教育重点抓好调整专业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重视提高办学层次,经教育部批准,嘉应大学与嘉应教育学院合并建立本科层次的嘉应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与梅雁集团联办梅州教学部。全市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计划生育控制指标,到2000年末总人口485 15万人(户籍人口计算,下同)。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旅游等各项事业稳定发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7%和97.9%。

6.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5年的12.23‰降至10‰以下。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9元,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2.6%和

7.3% 。全市基本消灭绝对贫困,梅江、蕉岭、梅县、兴宁4个县(市、区)通过省级农村小康达标验收。

(三)梅州市“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困难

1.主要有利因素。一是展望“十五”时期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有利于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加入WTO,给梅州市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机遇。二是“九五”时期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市场的拓展,为“十五”计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市委、市政府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三讲”教育,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拼搏进取,尽快实现脱贫奔康目标。四是“十五”期间,将充分发挥和利用梅州市的四大优势(农林水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侨乡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五是农业的有效发展及其积累,为梅州市工业化起步提供了基本条件。

2.主要困难。“十五”期间,梅州市经济社会面临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一是梅州市仍属广东的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整体经济实力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0年,全市人均GDP 3660元(约合441美元),仅占全省当年人均GDP28 4%;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二、三产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工业主导产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最近几年工业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深加工销售流通滞后;四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偏低。

二、“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以工业化为重点,坚持特色经济、开放发展、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坚定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推进二次创业,在争速度、扩总量、增实力的同时,调整结构、增加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和法制化进程,以2005年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逐步把梅州建设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法制健全、人民富裕、环境秀美的新侨乡,成为比较发达的山区市。

三、“十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经过“十五”的努力,全市改革开放上新水平,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经济发展上新水平,以工业化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上新水平,公路网络、供电网络、信息网络、供(排)水网络、江河水库整治明显改善;社会文明上新水平,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以德治市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文明与经济同步发展;人民生活上新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

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五”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

--GDP年均增长9%左右,到2005年全市GDP总量达到290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GDP达到5750元(约合693美元);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5%、11%、10 3%,期末三次产业比例为25∶40∶35;

--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10%;

--外贸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约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5%以内;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增长控制在8 7‰;

--适龄青年高中教育在学学生比重达60%以上;

--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达到80分,梅州城区居民人均公共绿化地达9 7平方米。

四、实现“十五”计划奋斗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个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观念创新。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讲话精神,深入持久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克服“左”的和传统计划经济思想束缚,消除“小富则安”的小农经济思想和狭隘封闭的山民意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加快经济发展。

2.体制创新,是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发展创造内在的动力机制。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的标准,不断改革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改革发展、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能够高效优质低耗开展创新活动的环境,深化计划、财政、金融、投融资、国有企业等方面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则兴,新则强。要从战略高度构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创新谋求发展,依靠科技创品牌,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

(二)加快结构调整优化

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工业化为重点,壮大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形成具有梅州特色,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

(1)壮大提升第二产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充分利用梅州市“三乡”优势和资源特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

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扩大工业生产投资。

--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主线”实施6项行业发展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技术进步战略、行业结构调整战略、人才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对企业进行跟踪改造,开发应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关键

技术,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载体软件,通讯整件和电子新材料,建成三个基地(以钕铁硼为主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以电脑光盘和高容量电脑软磁盘为主的载体软件加工基地,以片状电感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发展一批高技术电子元器件产品。主要扶持项目有:市磁性材料厂年产1200吨稀土粘结磁生产线、年产800吨烧结钕铁硼生产线、年产4000吨高性能烧结铁氧体永磁线、市无线电厂更新信息存储器件技改(电脑光盘生产线)、恩华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扩大射频同轴、配线架、各种连接线及多层线路板生产线,梅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梅雁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导光板生产线等。

生物技术与医药。以生物工程、医药、生物医药工程、健康和环保食品为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技术、酶及发酵工程技术、食品添加剂及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抗癌、抗衰老生物医药以及螺旋藻深加工的研究和开发技术等,加快对重点医药生产企业梅州制药厂、广东明珠药业等企业的GMP改造,发展新型适用的中成药品。主要建设项目有:梅雁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红豆杉种植园、开发红豆抗癌生物医药-紫杉醇浸膏及针剂;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及防衰老药物-银杏黄酮、金柚黄酮甙及银杏内脂;扩大螺旋藻养殖面积和深加工生产能力;生产抗糖尿病因子产品。梅州金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立年产3000~10000吨高效、无毒、无公害生物农药基地。

新材料工业。重点发展印刷电路板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冶金工业新材料、稀土材料、新能源及环保材料等新材料技术项目,扶持新材料企业和企业集团。

--用现代科技改造提高机电、烟草加工、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

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改造提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要加快应用现代技术改造和装备现有企业,不断开发汽车配件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电器机械行业主要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城乡电网设备和发电设备,如新型节能变压器、水轮发电机组、气动电动装置等。重点依托企业:广东明珠球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及柔性加工生产线、各种特殊用途阀门(包括核电球阀)、电动气动装置、园珠加工及精铸等阀门系列技改项目,使之成为球阀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五华变压器厂发展新S9系列节能变压器等。

烟草加工业。要重点调整烟叶原料和优化卷烟产品结构,要利用好现有的品牌,不断使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使一、二类烟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着力形成烟草行业的种植、复烤、卷烟、印刷、包装一条龙生产体系,建成年产30万担烟叶复烤,30万大箱卷烟能力,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的卷烟集团。

食品饮料行业。以梅州金柚、龙眼、茶叶、青梅、甜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对大宗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达到增收增效。饮料加工业,积极筹建珠啤酿造中心,扩大珠啤灌装能力,满足市场需要。重点建设项目有:梅雁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年处理柚果能力5万吨,其中提取果胶(8%)3000吨;丰顺穗光菇厂扩至年产1 2 万吨的生产能力和佳发综合果品加工厂年产1 2万吨的果品;宝丽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袋泡茶加工生产线;梅州珠啤分装有限公司新增2 5万吨/年灌装线和组建年产22万吨珠啤原液生产线。

--调整、巩固和扶持发展建材、电力、矿冶及以木材为主的资源型产业。

建材行业。实行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泥行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新产品开发。实施“限制、淘汰、改造、提高”战略,限制新上立窑生产线及逐步淘汰关闭窑径小、能力低的立窑生产线,关闭无证、非法开采、质量环保不达标企业。适度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转窑生产线,使立窑和转窑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效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现有生产线,开发新品种,发展特种水泥、推广应用散装水泥,继续实施名牌战略,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实行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经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产权转让等形式,以塔牌为核心,建成年产500万~800万吨水泥为主业,销售收入达15~23亿元的大型建材集团。同时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开发高档建陶、卫生洁具、新型墙体材料及装饰材料、化学建材等节能、轻型、无污染、附加值高的产品。重点建设项目有:塔牌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5 0万吨干式转窑水泥生产线

和年产200万吨熟料水泥粉磨站;蕉岭县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形成年产300万吨新式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等。梅县龙盘新型卫生洁具有限公司建年产2 25万套卫生洁具和30万平方米人造板项目。

矿冶行业。主要开发铁、铜、银、锑等矿产资源。重点抓好铜矿的开采、冶炼及铜系列产品深加工一条龙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大力开发钒钛磁铁矿和银锑矿。重点建设项目有:金雁实业集团公司扩建一条年产1万吨电解铜生产线、梅雁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年产40万吨不锈钢厂、兴宁霞岚钒钛磁铁矿年处理原矿100万吨采选厂和年产1000吨五氧化二钒的提钒厂。

电力工业。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十五”期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215 3万千瓦,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2 5万千瓦(其中火电85 5万千瓦,水电27万千瓦),使梅州逐步成为广东电力工业基地之一。

森工行业。结合林业第二次创业,计划发展6 7万公顷速生丰产林基地,大力发展木材深加工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有:广东威华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扩大30万立方米中纤板及家具生产能力、平远元宝家具厂扩建100万套出口家具项目。

--加快发展纺织、陶瓷、化工等产业。

梅州市纺织、陶瓷、化工等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十五”期间,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朝着节能降耗、综合利用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纺织工业,重点抓好无纺布系列产品开发。以纺织面料为突破口、调整纺织工业的技术结构,采用新型织造、染整技术,开发面料新品种。继续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以现有名牌服装为龙头,突出品牌优势,强化市场研究与开发能力,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陶瓷工艺,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陶瓷产业。以大埔陶瓷为基地,重点对国有陶瓷企业的改革和改组,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开发高档美术工艺瓷及日用陶瓷,提高工艺美术瓷的文化层次和产品知名度,使陶瓷产品朝“高档次、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化学工业,重点发展适销对路的高浓度复合肥、生物化肥、生物农药及高效、安全、低污染的化学农药新品种。积极开发活性钙、活性碳铵、AC发泡剂、无梯工业炸药、丙烯酸漆、润滑油、橡胶制品、利用废弃轮胎生产再生精细橡胶粉等。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 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有明显的增加。

--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梅州要充分利用自然、社会、人文资源和区位独特的优势,以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开创旅游新局面,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发展客家民俗文化、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绿色旅游、环境旅游,提高梅州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经济效益和市场应变能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力争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闽粤赣三边的旅游中心。

“十五”期间,全市旅游行业预期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6 5%,旅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 2%。重点抓好:梅州客家民俗文化村、梅州市千佛塔森林公园、中国龙城、梅县阴那山五指峰旅游区、蕉岭长潭旅游区、大埔三河坝旅游区、丰顺邓屋大温泉和揭岭飞泉旅游区、五华益塘水库旅游区、兴宁合水旅游区、平远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等项目。

--大力发展各类商贸市场。建设一批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城乡结合,农产品与工业品相结合的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和物流配送制的商业企业。

--加快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进程,推动文化、卫生、体育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大力拓展房地产业。结合实施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促其上水平、增效益。

--大力发展各类中介和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广告、资产评估和劳务等中介服务业;全面推进面向社区的养老、家政、保健、特种护理等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加

快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规范服务业的市场秩序,加强服务业的收费、价格等方面的管理。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创造条件推动一批企业依托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扩大住房、耐用消费品、旅游、教育、汽车等方面消费信贷。健全财税、金融系统的监督和管理,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依法推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保费的收缴率,着重于建立生育保险。有条件的地区,在个人和集体自愿前提下,逐步建立多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推进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水平。鼓励社会互助,发展慈善事业。重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制定和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推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

(3)巩固优化第一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在确保耕地动态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改种短期性经济作物。粮食生产要认真抓好商品粮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稻,到“十五”期末,优质稻种植比例由目前的53 9%提高到70%以上。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烤烟、花生、甜玉米、果蔬、实用菌、花卉、药材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名优产品,使“十五”期末粮经作物比例达到60∶40。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等优新品种。梅州城区和各县(市、区)在城郊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兴办无公害市场。水稻、水果、茶叶等全面使用无公害农药。积极发展珍稀种植业、花卉等。

--大力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进一步加快科技含量高的优新品种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速农产品和耕作技术的换代、升级;加强市、县、镇三级农科网络建设,扩大农科推广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到200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畜牧水产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要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培育农业精品,加大科技投入和开发力度,切实抓好优良品种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巩固提高金柚、龙眼、茶叶、荔枝、青榄、脐橙等主导产品的同时,重点引进鲜食加工兼用或加工专用型优质果品;发展高香型单丛茶品系;加快名、优、特、新农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步伐。

--发展“三高”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53211”工程,加大开发“三高”农业力度,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在巩固与发展果茶等支柱产品基础上,重点引进季节性调节品种,规划建设好一批较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开展林业二次创业,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目标。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提高林业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建设梅州城区绿化工程,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及水源涵养保护工程;建立果茶基地12.3万公顷,毛竹基地5万公顷,松脂基地13.3万公顷,商品林基地3.3万公顷和以尾叶桉、马占相思为主的工业原料基地6.7万公顷,发展森林工业,实现富山富民富行业。

--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要在巩固与发展猪、鸡、鸭等传统产品同时,以发展良种肉牛为重点,并加快发展鹿、羊、兔等草食动物。“十五”期间,计划兴建5万~10万头肉牛生产基地,以梅县华银垦殖场为龙头的骨干企业,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加工、力争实现生猪瘦肉化( 80%以上)、肉牛良种化、黄牛杂交化(60%以上),至“十五”期末,把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50%。在水产养殖方面,要适当调减四大家鱼生产,积极引进推广适合梅州市养殖的名

优高值新品种,建设一批水产基地,使优质鱼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不断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奔康致富,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参与“三高”农业开发,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开发新产品力度,重点研究解决农产品保鲜、贮藏、精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绿色食品等名品精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水利、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继续加固改造和完善梅州城区梅江大堤(南堤、北堤、西堤)、兴宁市城区(东区)、石窟河蕉岭县城防洪堤、大埔、五华、丰顺、平远县城和韩江中段 NB430 隍至潭江段等防洪工程,堤长163 5公里,不断提高堤防水平。要切实抓好梅州市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安全加固和达标工作;继续抓好蕉岭县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和改造18宗万亩以上灌区;加快兴建梅州城区清凉山水利枢纽工程及梅南古屋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扩建市、县、镇供水工程。

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对全市1725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实施分步治理。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污染源的综合治理,继续抓好中低产田的改造,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2.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的新侨乡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以建立布局合理、城乡一体化格局和“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县城及一般建制镇”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提高城市功能及其辐射能力,加强城镇间的规划协调,逐步划定城镇区域性的功能区。小城镇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要求进行建设。重点发展中心镇和中心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努力提升城镇品位,使城镇建设与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环保更好地结合。“十五”期末,全市城镇建成区 13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35%左右。

梅州城区要继续强化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地位和粤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按照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造江北,建设江南、开发梅县新县城,逐步把梅州城区建设成为区位明确、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怡人的花园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至“十五”期末,市区人口达43万人,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均含梅县新县城)。主要建设项目:改造北堤、芹黄堤及芹黄工业区改造成商住、客家文化旅游、水上乐园区,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梅县污水处理厂、东桥及芹黄大桥、外环路、江南公园等。

3.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梅州作为闽粤赣三边十三地市经济协作区的一分子,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处沿海与内地“过渡地带”这一独特区位优势,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快梅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努力增强梅州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梅坎铁路和梅汕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梅河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205、206国道改造的全面竣工,梅州市区中心城市(含梅县城区)、兴宁市和丰顺县的次中心城市的地位愈加明显。要在重点抓好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沿路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城镇的开发。全市经济发展要围绕“建设比较发达的山区市”这一目标,根据各县(市、区)的不同特点,走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梅江区要以第三产业、城郊农业和轻工发展为重点,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梅县要充分发挥梅雁企业集团、宝丽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的龙头作用,以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继续保持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先走一步;兴宁市要依托广东明珠球阀集团的上市公司和开发钒钛磁铁矿,提升其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丰顺、大埔、五华要以“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加快脱贫步伐;蕉岭、平远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力争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逐步实现全市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

1.加强交通网络建设

梅州市交通网络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水运、民航为辅的格局。继续以公路为重点,力争交通建设上新水平,充分发挥经济建设先行官作用。

(1)公路建设。根据省提出的2005年实现省到市(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市到县通一级公路,县到镇通二级公路的目标,以梅州城区为中心,把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兴宁、丰顺有机地连接起来,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系,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10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69 5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速公路。继续抓好梅汕高速公路梅州段梅城至梅南、丰顺北斗到揭阳交界处约30公里的建设,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03年全线通车的目标,同时积极争取梅河高速公路动工兴建。做好梅州与江西、福建两省出口通道:梅州至赣州、梅州至龙岩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

一级公路。重点抓好梅州城区205、206国道环城线;继续抓好国道205、206线梅州段和大梅线超二级公路建设和改造;省区市主要经济干线等共553 2公里。

二级公路。抓好以县至镇的水泥路面为主的二级公路建设,总里程1208公里。其中重点抓好国防战备公路建设。

抓好等外公路上等级的改造,四级路计划减少2500公里以上。

抓好公路站场配套建设。站场建设与运输市场为导向,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新建站场25 个,改造站场26个。

(2)航运、航道建设。重点抓好一批内河航运港口码头建设,其中:新建4项,主要有与梅坎铁路建设相接轨的大埔三河旧寨新港和雁洋新港建设;改造6项,主要是改善和扩大货源集散能力和库场容量的现有港口码头建设。同时按省批准的航道等级标准进行整治,重点整治梅县松口镇至丰顺 NB430 隍镇蔗溪口114公里的5级航道和梅州市梅江桥至松口镇50公里、大埔石市至三河坝40公里6级航道。

2.加强电源和电网建设

全市“十五”期间电源建设与发展,主要以电力和电网建设为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水力和煤炭资源及地缘优势,采取水、火电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其中:

(1)水电。抓好梅江河蓬辣滩、丹竹等梯级电站开发及大埔、丰顺、五华等水电站建设。20 05年全市水电装机容量达87.8万千瓦,新增27万千瓦。

(2)火电。积极筹建一批火电厂。2005年全市火电装机容量达127 5万千瓦,新增85 5万千瓦。主要建设项目有:在梅县发电厂内扩建一台13 5万千瓦机组;在梅县西阳镇新建一座2× 13 5万千瓦火电厂,兴宁兴达电力有限公司新建2×13 5万千瓦火电厂等。

(3)切实搞好电力输变电网配套建设和农网改造。重点抓好梅县雁洋、蕉岭、丰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程江、北郊、丰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力争新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同时,切实抓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确保2002年底前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3.加强供(排)水网络建设

继续完善城镇供(排)水网络建设,提高供水质量,梅州城区新建清凉山水利枢纽工程和小密水库供纯净水工程,实现梅州城区饮用山泉水的夙愿;低洼易涝地区建造一批防洪排涝设施。加强排放污水的处理,规划在梅城江南及梅县、大埔、丰顺、五华县城建设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6万吨(首期21万吨);加强梅州市区龙丰垃圾处理厂和各县(市)垃圾场污水排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污水处理水平。

(四)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化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高起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逐步培育若干个具有国

产品牌,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以电子信息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2.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企业主体、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信息网络向综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发展。建设连接县(市、区)的快速宽带光纤主干网及配套设施。建立公共服务网和专业网,推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逐步实现信息网络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进入办公室、家庭。

3.全面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加快信用制度、质量监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等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商贸、保险等领域的电子交易。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和服务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产品交易等,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产业信息化。

4.积极推动社会信息化

大力推进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加快开发利用本市的信息资源,建设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数据,公益性信息资源交换中心。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程度。发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面向居民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重点建设政府综合信息网、宏观经济信息网、科技教育信息网、社会保障信息网、社区服务信息网、“校校通”等。

(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开拓市场和扩大内需

1.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发挥梅州市侨乡及“客都”的优势,推动外经贸工作上新台阶。继续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兴贸,推行品牌战略,坚持以质取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并利用互联网宣传推介梅州。推进外经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扶持发展一批高新技术生产出口企业,扩大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和出口。不断拓展利用外资及外贸出口空间,加强与欧、美洲等发达国家跨国集团的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水平。积极研究入世对梅州市外经贸工作的影响,兴利除弊,适时调整外经贸策略,并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继续实行外债的全口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加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继续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租赁、承包、参股、兼并公有制企业,盘活国有和集体资产。继续完善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争创名牌,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业主和经营者整体素质的教育,守法经营,公平竞争,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开拓城乡市场,扩大内需

充分发挥市场流通在经济中的先导作用,把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五”期间,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将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市场物价相对平稳。在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居民消费的期望值提高,消费需求扩大,预测“十五”期间消费增长率略高于经济增长率。

(2)商业网点。建立高中低档相结合,大中小型相配套的商业网点,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广大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连锁商业,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新兴城区、周边地区和农村延伸,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连锁经营企业。积极推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代理制,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物流配送制等。

(3)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继续实行“米袋子”、“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增创科技和人才优势,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充分发挥梅州教育的传统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科学文化教育为基础,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内在品质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德、智、体、美、劳教育和实践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展高等教育,嘉应学院要立足梅州,努力为梅州培养大量的急需人才尤其是日益紧缺的高中阶段教育的本科学历的师资人才,尽快扭转梅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师资达标率逐年下降的被动局面。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办学管理体制,调动办学的积极性。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专科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提高办学综合效益,力争使学院的办学条件、教学水平上新台阶。“十五”期末,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要努力调整结构,农校、卫校在现有基础上,要努力创造条件升格为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其余几所中专要采取政府引导、学校自愿的原则进行重组,以合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力争通过“十五”时期的努力,把梅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开发,扩大技工教育办学规模,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大力发展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受教育年限,“十五”期末,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8万人左右,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大致5∶5,市区及县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得到巩固,学前教育水平有新的提高。

增创发展新优势,关键是增创科技新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建设,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和环保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提高产品档次,促进其更新换代和进行深加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办科研,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推行技术入股、管理层入股、重奖发明创造,实施让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先富起来的政策。“十五”期末,力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3~15%。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1 5%。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企业科技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以上。“十五”期间,新建梅州科学馆,使其成为开展科普活动的场所。

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法制化。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政治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知识层次高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党务政务管理人才。完善各种科技奖励制度。全市各类科技人员总数达到9万人,市管拔尖科技人才达到100人。

(七)积极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十五”期间,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4.2‰和8.7‰以下,期末全市总人口控制在506.6万人左右。

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活动,创造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广计生工作重心下移的成功经验,建立以村为主体、镇为依托的计生工作新机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开展技术服

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依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

2.合理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和《梅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处理好保护耕地与经济建设、土地开发和资源保护等关系。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禁无计划批地和越权批地,建立以土地供给约束需求的机制,鼓励存量土地的合理流转,切实加强全市已划定农田保护区的管护建设。严格实施开垦或依法征收开垦费,推进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依法做好水、土地、森林、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巩固绿化成果,千方百计保护江河水库饮用水源,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工作,划定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建设,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3.加快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重点解决水源、空气污染问题,加大市县(镇)环境和江河水库环境尤其是重点污染地区、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环境保护工作总目标是: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全市环境质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

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工作,重点控制新污染源,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与合理布局,审批工业、商业、饮食业新上项目,进一步做好重点企业三废达标后深化处理工作。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城市绿化美化的建设步伐,确保水源保护区的水质。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手段,加强环境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4.加强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气象、地震、消防、防汛、防旱、防风等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重点建设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及指挥系统,地震监测预报应急系统,气象预测预报系统,疫情、病虫害的监测预报系统,及时做好防灾抗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

5.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建设

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动员组织体系,建立和加强各级经济动员机构和支前队伍。在经济建设中,建设一批平战结合,军民兼容项目,增强平战转换能力,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军民兼容科技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利用,为战时军品的生产和动员奠定基础。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建设,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八)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

1.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十五”期间,梅州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培植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各种改革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基本完成国有经济调整和改组。

着力优化结构,加大企业重组力度。通过改革转制、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加大投入等手段,扶优扶强,加快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资产经营公司营运、国有企业经营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加快公司制改革步伐,推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建立新型的企业领导人员、企业职工管理体制和完善企业激励、监督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

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十五”期间,要素市场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规范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房地产交易、有形建筑等要素市场;推动企业依托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省市的配套法规,依法进行招标投标活动;全面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监管和质量监督,实施产品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和质量、计量标准化;

健全财税管理体制,依法规范经济秩序;大力推进依法管理价格、收费和监督检查,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价格机制,稳步推进“费改税”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要求相结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等中介组织在制定技术标准、行业规划、协调服务、自律管理、社会监管等方面的作用。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规范市场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依法查处和制裁经济领域各种违法和侵权行为。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开展职业介绍活动,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求职人员的上岗能力。

3.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新体制,强化政府对全社会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改革政府审批制度,主要经济管理方式由直接向间接管理、审批向核准和备案过渡。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增加政策和办事程序透明度。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测和监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投融资体制,对经营性项目,实行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转变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招标投标、拍卖特许权等方式确定企业法人投资主体。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评议考核制,明确执法主体,规范税收、收费、监管等政府行政和执法行为,重点解决“三乱”。充分发挥纪检、人大、监察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建立重大决策咨询评价制度。

(九)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加快依法治市、以德治市步伐

坚决贯彻国家和省各项法规,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社会公德,形成人人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完善民主、公开、透明的行政执法和司法程序及内部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农村和城市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推行民主选举,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2.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创建文明城市、文明镇(村)、文明行业(单位)工作力度,倡导民主和睦向上的良好家风,积极创建文明家庭。

积极开展拥军优属和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3.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加强对文化场馆、广播电视公共设施的投资和管理,建设一批设备完善、融科普教育、知识传授和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阵地。建立设备比较完善的市级图书馆,继续完善市级博物馆和群众艺术馆,进一步完善农村乡镇文化站网络,按城市发展和人口布局适当增加城市文化娱乐场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坚持创新,多出富有时代精神,具有梅州客家特色的文艺精品。逐步开放文化市场,允许民资、外资等进入文化产业。在报刊杂志、图书出版、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多媒体等领域,培育发展一批企业,形成文化支柱产业。广播电视要以建设高标准的广电网络,大力提高人口覆盖率,2005年,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

4.加快体育事业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基本方针,贯彻《体育法》,建设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梅州特色的现代化体育事业。加强对体育公共设施的投资与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努力开拓体育娱乐、竞赛表演、群体培训、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观光旅游等五大体育市场,组建各类竞技体育俱乐部、体育物业管理经营公司等产业实体,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到200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40%,90%的完全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适龄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6%。

5.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卫生网络建设。政府逐年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保障全社会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探索以政府为主体,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办医模式,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到2005年,镇和行政村基本建立起各种形式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6.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1)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收入水平。在加快经济发展,稳定物价水平,创造就业机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确保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稳定增长和基本生活保障。

(2)提高城乡居民住房质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镇村建设中,必须把镇村居民住宅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强镇村规划,规范农村住宅建设,提高住宅质量,注重住宅功能和设施配套,力争“十五”期末钢筋砖木结构的住房面积比重达80%以上。

(3)美化、净化城乡居民生活环境。

--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城镇公共汽车,适度发展小公共汽车、出租车,实现公共运输的良性循环。

--加强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积极推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

--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工作,逐步形成点、线、面和乔木、灌木、花草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化系统。到2005年,全市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 平方米。

--大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要广泛开展以“三治三变”(治穷变富、治愚变智、治脏变净) 和“五改”(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造住房),“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小康村镇活动,全面整治村镇容貌和抓好环境的绿化美化,不断提高村镇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质量。大力加强镇村两级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和机构建设,做到镇有文化站、卫生院,村有文化室、医疗站。

(4)运用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和服务产品,丰富活跃人民生活,改善人们家务劳动条件,为居民创造健康、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

(十)从组织上确保“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十五”计划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十五”计划的组织实施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十五”期间规划和组织建设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对提升我市生产力水平、改善和提高山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积极支持和协调规划项目的建设,确保依期竣工发挥效益。经常关注计划实施的情况,及时解决计划实施中的问题。经过五年的积极努力,力争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在21世纪初叶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定的基础。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2017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7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437.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6.48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9.49%。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77‰,死亡率为5.79‰,自然增长率为8.98‰。年末户籍人口为550.11万人。 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8.50亿元,增长3.8%,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86.20亿元,增长4.3%,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31.12亿元,增长10.0%,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16年的19.8:35.4:44.8调整到2017年的18.5:34.3:47.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3%,金融业增长7.9%,房地产业增长15.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66.01亿元,增长11.8%。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74.22亿元,增长8.4%。民营经济增加值700.20亿元,增长6.3%。梅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77元,增长6.3%。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市辖区)686.54亿元,占全市比重为61.0%,增长6.0%。

据抽样调查,2017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5%,上涨1.5%(见表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下跌1.2%,衣着类价格上涨0.6%,居住类价格上涨4.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7.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5%。 表1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梅州社会经济概况

梅州社会经济概况

梅州社会经济概况 1.1.1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 梅州市现辖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和平远县六县一市一区(图1.1-1)。 图1.1-1 梅州市行政区划图 2006年末梅州市总人口500.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40万人,非农人口所占比重为24.6%,性别比106.1:100,人口密度31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1986-2006年梅州市人口统计见表1.1-1。

表1.1-1 梅州市1986-2005年人口统计 年份总户 数总人 口 人口 (男) 人口 (女) 非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万 户)(万 人) (万 人) (万 人) (万 人) (‰) 1986 82.35 404.2 7 206.7 9 197.4 8 56.09 10.15 1987 85.40 411.8 0 210.9 9 200.8 1 59.54 10.85 1988 87.60 417.7 8 214.0 1 203.7 7 60.04 9.08 1989 89.05 425.0 5 217.9 6 207.0 9 61.41 9.12 1990 91.12 433.5 4 222.3 1 211.2 3 62.30 18.11 1991 93.43 438.8 5 225.1 7 213.6 8 64.70 14.99 1992 96.42 443.0 9 227.8 215.2 9 68.32 13.24 1993 98.16 447.6 4 230.2 1 217.4 3 72.37 12.50 1994 100.8453.2233.0220.276.77 12.57

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大足区统计局 2017年2月27日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协调改善民生事业,实现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5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5711万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16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3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1.5:57.3:31.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7.2和3.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64.8%和30.2%。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3%,比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4437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423545万元,比上年增长5.4%;畜牧业产值2022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524公顷,比上年增长2.4%;油料种植面积19066公顷,比上年增长5.9%;蔬菜种植面积18057公顷,比上年增长3.5%。 全年粮食总产量43.9万吨。蔬菜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6.4%。油料产量4.7万吨,比上年增长7.5%。肉类总产量6.4万吨,比上年下降3%。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832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规模工业总产值6109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48户;工业品产销率为98.7%,比上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9046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2%;总资产贡献率为29.8%,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2%,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4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建筑业总产值1262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14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5191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0.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56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54454万元,比上年增长135.6%。第二产业投资287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874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第三产业投资3052098万元,比上年增长6.1%。 五、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9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批发零售业937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餐饮业2213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梅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

第26卷 第3期热 带 地 理 Vol 126,No 13   2006年8月 TROP I C AL GE OGRAPHY Aug .,2006   收稿日期:2006-03-20;修订日期:2006-05-17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项目“广东省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模式研究”、山区发展报告第二期“华南地区生态聚落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叶延琼(1976-),女,重庆荣昌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评价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 2mail )llyeyq@ scau .edu .cn 。  ①梅州市统计局.梅州市统计年鉴(2004).2005;梅州市统计局.梅州五十年(1949~1999).2000。 梅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 叶延琼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 摘 要:根据梅州市1949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及相关调查,对梅州市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现状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由于全市产业结构层次低,演进缓慢,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素质不高、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产业素质偏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整体水平较低等原因,使得全市三大产业比例虽渐趋优化,但现状结构仍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结构不平衡。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梅州市产 业发展特点,本文对梅州市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思路与对策。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梅州市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6)03-0259-05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 交接处,五岭山脉以南,是一典型的山区市。地理坐标为北纬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7°C ~21.4°C,年平均降雨量1400~1800mm 。全市辖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和平远县等6县,并代管兴宁市,幅员面积1.58×104km 2 ,人口490.60万人,是我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2004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71.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9.52亿元,第二产业115.37亿元,第三产业86.75亿元,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 的格局,表明其仍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 ,与广东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等均要求对区域产 业结构进行调整[2,3] ,而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等则可推动产业 结构的调整[4]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发挥整体的优势,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快 速、健康发展[5] 。地处粤东山区的梅州市,经过多年努力,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 根据梅州市1949年以来的统计资料① ,对梅州市产 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梅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找到最合适、最便捷的道路。 1 梅州市产业结构剖析 1.1 三大产业比例渐趋优化,但现状结构仍不合理 图1显示,解放以来,除1958~1962年全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例出现较大的增加和减少波动外,梅州市三大产业产值比例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逐年减少,第二、三产业逐年增加, 产值比例渐趋优 图1 梅州市历年三次产业结构图 Fig .1 The three industrial structure fr om 1949t o 2003in Meizhou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南昌市西湖区统计局 (2017年3月1日)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四梁八柱’,建设‘幸福西湖’”工作主线,大力弘扬“争第一、创唯一”的西湖精神,激情工作,精干实干,一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面建成幸福西湖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506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37297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613326万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0.00∶22.69∶77.31调整为2016年的0.00∶22.30∶77.70。人均生产总值87545元,较上年增长7.4%。 非公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400896万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50.4%提高到51.6%。 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总收入89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4702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

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5563万元,增长121.2%;营业税28476万元,下降44.1%;企业所得税25720万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16964万元,增长4.3%;城市维护建设税8680万元,增长5.2%;房产税5666万元,下降5.7%;印花税4059万元,增长76.3 %;城镇土地使用税1118万元,下降6.7 %;土地增值税10929万元,下降3.2%。 财政支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2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主要支出项目有:教育48854万元,增长12.5%;科学技术3106万元,增长34.3%;文化体育与传媒2898万元,增长15.4%;社会保障和就业51411万元,增长17.1%;医疗卫生18333万元,增长9.9%;节能环保881万元,增长32.5%;城乡社区事务60958万元,增长4.1%;农林水事务2421万元,增长20.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6104万元,增长18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76万元,下降22.6%。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上涨5.3%,衣着下降0.2%,居住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1.0%,教育文化和娱乐增长3.4%,医疗保健增长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3%。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RPI)比上年上涨0.4%。其中,食品上涨6.3%,饮料、烟酒上涨0.2%,服装、鞋帽下降0.9%,纺织品下降1.0%,文化办公用品上涨2.2%,日用品下降0.4%,体育娱乐用品上涨0.7%,交通、通信用品下降4.7%,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三月

目录 序言 (1) 一、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3) (一)总体要求 (3) (二)战略举措 (3) (三)发展目标 (5) 二、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8) (一)明确区域开发主体功能区划 (9) (二)“一副三组团”都市新区布局 (10) (三)“一区三走廊”产业发展布局 (12) (四)“一网三通道”交通网络布局 (14) 三、增强竞争能力,建设经济强区 (15) (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5)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7) (三)优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18) (四)创新产业提升发展路径 (21)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区 (23)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3) (二)强化环境污染治理 (24)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6) (四)节约利用要素资源 (27) 五、发展社会事业,建设文化名区 (29)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9)

(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 (30) (三)建设科技强区 (32) (四)建设教育强区 (32) (五)建设人才强区 (33) (六)建设卫生强区 (33) (七)建设体育强区 (34) (八)强化老幼妇残事业 (34) 六、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余杭 (37) (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37) (二)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39) (三)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39) (四)着力打造平安余杭 (40) 七、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 (42)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 (二)强化城镇建设和管理 (44)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5) 八、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新区功能 (46) (一)加强交通市政道路建设 (46) (二)加快给排水设施配套 (47) (三)加紧能源项目实施 (48) (四)加速信息网络构建 (49) (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50) 九、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 (50)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分析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18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

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

广东省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小微型工业企业总产值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企业规模)总产值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梅州市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7) 一、梅州市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梅州市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统计分 析 (7) 四、梅州市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3个5年规划的具体时间是什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3个5年规划的具体时间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

梅州经济发展状况

梅州经济发展状况 2015年,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农业稳步发展,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平稳增长,金融平稳运行,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出口总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据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955.09亿元,增长8.6%,增速居全省第4位、粤东西北地区第1位,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全省(8.0%)和全国(6.9%)平均水平分别高0.6、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69亿元,增长4.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50.86亿元,增长8.2%,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16.54亿元,增长11.0%,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平稳、三较快、一回落”。 “四平稳”: 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5年粮食产量127.38万吨,增长3.5%,水果产量142.28万吨,增长7.0%,茶叶产量1.44万吨,增长4.6%,肉类产量28.50万吨,增长1.5%。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4.04亿元,增长4.4%,增速比去年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190.91亿元,增长4.2%,增速比去年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3.4%)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89亿元,增长9.0%,增速比去年回落1.7个百分点,比全省(7.2%)和全国(6.1%)平均水平分别高1.8和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从分县(市、区)看,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5个县(市、区),增长较快的有大埔、丰顺和蕉岭,分别增长20.1%、18.9%、17.1%。 ——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4.10亿元,增长10.9%,重工业增加值116.79亿元,增长7.0%,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3.9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增速回落。六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183.96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电力工业增加值42.76亿元,负增长2.8%,烟草、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产加工工业增加值分别为59.27、22.44、29.33、18.91、11.25亿元,分别增长7.3%、17.9%、10.9%、14.8%、10.0%。 ——园区工业较快增长,增速略有提高。全市省级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8.49亿元,增长22.6%,增速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广州(梅州)产业园区、东莞石碣(兴宁)、东莞塘厦(平远)、广州番禺(五华)、广州海珠(丰顺)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7.84、7.08、3.57、8.49、11.19亿元,分别增长13.2%、46.8%、28.0%、30.6%、40.9%;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0.32亿元,负增长14.2%。 ——企业利税总额增加,增幅提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5.04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37.73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 三是社会消费平稳增长。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50亿元,增长11.1%,增速与去年持平,比全省(10.1%)和全国(10.7%)平均水平分别高1.0和0.4个百分点。从分县(市、区)看,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7个县(市、区),增长较快的有梅县区、丰顺县和梅江区,分别增长13.0%、12.9%和1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分析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作者:————————————————————————————————日期: 2

沈阳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彭林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面对依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全力聚焦“双五千亿”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筹办十二届全运会等重大战略机遇,以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呈现出结构明显优化、效益明显提升、民生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5%、15.3%、13.2%。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2361.4亿元,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7.4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2.5亿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5亿美元,下降6.6%;出口总额42亿美元,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5.4亿元,增长17.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0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5元,增长1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0.5万吨和6.6万吨。除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未达到预期目标外,其它主要指标均完成了预期目标。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601.8亿元,增长26.1%。产销率达98.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60亿元,增长29.5%,实现利润430亿元,增长36.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4.6%,比上年提高46.4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优势产业持续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突出。8个优势产业完成产值7640亿元,增长25.8%。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4904.6亿元,增长25.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1%。机械装备、农副产品加工、汽车、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航空航天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2.6%、29.2%、37.5%、32.4%、25.1%、26.2%、34.1%。全市百亿元产业集群达14个,比上年增加4个。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主要内容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 主要内容简介 一、总则 1、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2、规划范围 市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为梅州市市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包括两区一市五县,即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重点统筹城乡发展与优化城镇体系。 城市规划区范围:具体划定南至长沙镇长沙村、小密村(部分)、程江镇大和村、大塘村;西至南口镇车陂村、南龙村、仙湖村、龙塘村、侨乡村;东至西阳镇新联村、江子上村、太平村、鲤溪村;北至城北镇扎下村、上村村、杨文村,城东镇谢田村、书坑村,作为初始规划区范围,总面积376平方公里。

图1 城市规划区范围图 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1、总目标: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经济绿色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和谐幸福梅州。 2、经济发展目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30年,力争GDP比2014年翻两番,突破3500亿元大关,人均GDP65000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带动力强、集约化水平高、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3、社会发展目标: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明显改善。建立覆盖全社会、惠及全体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2030年力

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4年翻两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生态环境目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2030年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单位GDP建设用地量降幅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要求。 5、基础设施目标:加快以交通项目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航道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能源、水利、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力明显提升。 6、城镇建设目标: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中心城区通过扩容提质,实现人口和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发展。2030年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 7、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减少城市面源污染,加强地下水涵养。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75%,城市水面率控制在12%~15%,新建城区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低于40%,综合径流系数一般控制不超过0.5。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空间布局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4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26.48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3.9%,比去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8.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1亿元,同比增长37.4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亿元,同比增长19.4%;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52.4%;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43.9%。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45.05亿元,同比增长18.25%,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15.8%。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 第 2 页共 9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