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理

军理

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1.1 中国的国防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22世纪末至公元前21世纪初夏朝的建立。
1.1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把国家兴亡与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明确提出“战胜而强立”、“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并且普遍实行了郡县征兵制。
1.1 公元前215年,秦朝大规模地修缮、增补、连贯燕、赵、秦等旧的长城,沿着万里长城设置郡县。
1.1 公元640年,唐朝派兵攻取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并留兵镇守,后将其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统辖龟兹、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碎叶(前苏联托克马克附近)四镇,史称安西四镇。
1.1 两宋时期的武装力量种类主要有四种:禁兵、厢兵、蕃兵、乡兵。
1.1 元朝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贵族发动了一系列向国外掠夺的战争。
1.1 1421年,明成祖朱棣为防蒙古和经营东北,迁都至北京,此举对巩固边防和维护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1.1 1566年“倭寇”被彻底平定,明朝海防恢复了安定,这主要归功于抗倭名将戚继光。
1.1 清军于1686年再次攻打雅克萨,几乎全歼俄侵略军。最后沙俄政府不得不与清政府议和,中俄于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1.1 1839年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焚毁收缴的鸦片。这一壮举洗刷了鸦片泛滥以来带给中华民族的耻辱,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1.1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屈膝求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1 1874年,美国支持日本出兵侵犯台湾,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台事专约》,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承认琉球王国为日本属国。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王国,改为日本的冲绳县。
1.1 1883年12月爆发的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率军杀敌,镇南关大捷威震中外,成为扭转清朝败局的转折点,法国当时的茹尔费理内阁因此倒台。
1.1 1894年7月25日,日本对清朝不宜而战,甲午战争爆发,中日海军遭遇在黄海。 东海
1.1 1895年4月16日,李鸿章在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至此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1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英、美、法、德、俄、日、奥八国联军先遣队2066人向北京进犯,开始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1841年广州三元里附近方圆百里的群众纷纷赶来,终于将英军赶出了虎门。人民群众首次取得近代史上武装反抗侵略的胜利。
1.1 1937年至1945年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1.1 “一?二八”事变发生以后,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救亡运动,使国民党19 路军能以不足4万人的兵力,抵住了约

10万侵沪日寇的疯狂进攻。
1.1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刘伯承任院长兼政治委员。毛泽东为该院成立题词:“努力学习,保卫国防”。
1.1 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了上甘岭战役。
1.1 新中国第一次在本土上进行的反击战是中印自卫反击战。
1.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25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
1.1 1969年3月2日,前苏联出动大批武装军人和汽车、装甲车入侵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珍宝岛,对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中国边防人员进行突然袭击,首先开枪开炮打死多名中国边防战士。
1.1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开始对越南侵略者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1.1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1 1856年10月,英国蓄意制造了一起“亚罗号事件”,并以此为借口,首先向广州附近各炮台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1 1865年4月,在我国西北边疆,英俄支持浩罕国头目阿古柏在新疆地区建立“哲德莎尔”政权。
1.1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1.1 1937-7-7,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1 国防建设是国家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进行的保家卫国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国防建设的内容:军事夏令营
1.1 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家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和相应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我国根据宪法、国防法和有关法律,建立和完善国防领导机构。
1.1 在我国,党和政府对一切国防活动实行高度集中和统一的领导。
1.1 195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负责整个军事工作的领导。
1.1 1982的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宪法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1.1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能和人员组成是相同的
1.1 中央军委既是党的中央军委又是国家的中央军委,从而确立了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行使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1.1 《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 中共中央在国防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的领导作用。
1.1 中国决定同外国缔结有关国防方面的条约和重要协定,需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1.1 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是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1.1 下列哪一机构不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总作战部
1.1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
1.1 中国在国防战略上实行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1.1 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和中国国防政策的根本目标之一是争取世界和平。
1.1 在新时期,我国要走精兵之路,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1.1 我军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现已在全国展开,在地方高校中这部分学生被称为国防生。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宪法赋予中国武装力量的主要职责:自主创收
1.1 中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1927.8.1建军的。
1.1 步兵,是陆军中徒步或搭乘车辆实施机动作战的兵种,它由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和山地步兵组成。
1.1 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和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的作战兵种。
1.1 步兵轻武器81式自动步枪的口径是7.62毫米毫米。
1.1 在我军常规武器装备中一般把口径在20毫米以上毫米以上称为炮。
1.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四大军种组成。
1.1 通信兵由通信、通信工程、无线电进攻、控制自动化、和航空兵导航通信等专业部(分)队组成。
1.1 防化兵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
1.1 工程兵由工兵、舟桥、建筑、伪装、工程维修、给水等专业部分队组成。
1.1 工程兵主要装备中的地雷爆破器材有各种布雷、扫雷器材。
1.1 防化兵编成中的防化由观测、侦察、洗消组成。
1.1 在装甲兵编成中,把战斗全重在20吨吨以下的坦克称为轻型坦克。
1.1 在装甲兵编成中把战斗全重在20吨以上,40吨以下的坦克称中型坦克。
1.1 在装甲兵编成中把战斗全重在40吨吨以上称重型坦克。
1.1 防空兵是以地空导弹、高射炮、高射机枪为主要装备的执行野战防空任务的兵种。
1.1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战场执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它于1949.4.23成立。1.1 我国海军主要以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组成。
1.1 海军编成中,水面舰艇的战斗全重在500吨以下为艇。
1.1 海军编成中,水面舰艇的战斗全重,吃水重在500吨以上为舰。
1.1 我国空军主要以各种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和专业部队组成。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是以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要装备,执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和常规作战力量,它

成立于1966.7.1 。
1.1 第二炮兵的武器装备中,射程在1000公里为近程导弹。
1.1 第二炮兵的武器装备中,射程在1000公里-3000公里为中程导弹。
1.1 第二炮兵的武器装备中,射程在3000-8000公里为远程导弹。
1.1 第二炮兵的武器装备中,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为洲际导弹。
1.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1983.4。
1.1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主要装备包括自卫防护器具、非致使性防暴武器、致死性攻击武器、交通工具和特殊用途的装备。
1.1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自卫防护器具有防护头盔、防弹服、防暴盾牌等装备。
1.1 "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特别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1.1 国防法规是实现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重要手段。
1.1 "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也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防法规中的内容:军事夏令营
1.1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国防法》的时间是1997-3-1。
1.1 国防法是一部仅次于《宪法》的国防基本法。
1.1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1.1 兵役法规定的内容有: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和所实行的兵役制度,公民服兵役的条件、形式和期限。
1.1 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了第一部《兵役法》的时间是1955-7-1。
1.1 1998-12-1,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原《兵役法》进行了修改,这就是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兵役法》。
1.1 《国防教育法》是根据《教育法》和国防法制定的。
1.1 2001-4-1,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参加军事夏令营。
1.1 新《兵役法》中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参加军训做了规定:高等院校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军事训练。
1.1 兵役法规定,对高校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在基本军事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
1.1 我国的兵役制度是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1.1 下面哪一项不是《国防教育法》所规定的内容军体竞赛规则。
1.1 国防法在国防法规体系中占有统帅地位,起着核心作用,是其它军事立法的基本法律依据。
1.1 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1.1 国防法规是国家为了加强防务,特别是加强武装

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1.1 军事思想,是一种观念形态,是对军事实践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战争基本理论的科学。
1.1 军事思想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战争,战争实践是军事思想产生的源泉和发展动力。
1.1 在军事发展史上,最早尝试把积累起来的军事知识归纳为系统的理论的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孙武。
1.1 一切军事思想都是以战争这一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为研究对象的,都是从战争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1.1 军事思想,按不同的区分方式,可以区分为不同种类。按地域和民族区分,可分为:外国、中国。
1.1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它是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军事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
1.1《战争论》是18世纪德国普鲁士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所撰写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被世界各国公认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典籍。
1.1 《孙子》共13篇。
1.1 据鲁史《春秋》记载,在242年的时间里就有483次大的军事行动。
1.1 19世纪下半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军事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学说,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
1.1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革命战争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1.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1.1 《战争论》的作者是18世纪德国普鲁士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
1.1 《孙子兵法》中对整个军事思想起提纲挈领的一篇是计篇。
1.1 《孙子兵法》中论述军队作战如何趋利避害和争取先机之利的原则和方法,力争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的一篇是军争篇。
1.1 《战争论》中共三卷8 篇124章,加上附录共69万余字。
1.1 《战争论》中对“组织整个战争的总的论述”的一篇是战争计划。
1.1 军事思想研究的范畴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军指导思想、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等。
1.1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1.1 军事思想是军事理论的基石,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深刻的内容。其基本精神贯穿于军事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在军事学中居于首要地位。
1.1 高技术战争,是指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与

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所进行的现代化战争。
1.1 高技术战争应具有2个基本条件。
1.1 高技术战争的萌芽时期,始于60年代末。
1.1 高技术战争的雏形时期,始于80年代初。
1.1 1986年4月,美国袭击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体现了高技术战争的特色。
1.1 海湾战争是全面、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
1.1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使火力打击精确化。
1.1 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电子战装备分为两种:一是“软杀伤”装备;另一种是“硬杀伤”装备。
1.1 海湾战争中,交战双方使用了新一代作战平台,使机动和火力打击立体化。
1.1 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先进的C4I系统,使作战指挥自动化。
1.1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高技术战争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
1.1 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战争进入了以核能释放为特征的热核战争时代。
1.1 新技术革命首先改变了战争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促使武器装备发生了质的变化。
1.1 国际军事斗争的需要是高技术战争形成的倍增器。
1.1 霸权主义引起的军备竞赛,促进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1.1 不断更新的作战理论是高技术战争形成的先导。
1.1 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形成的试验场。
1.1 世界军火贸易促使高技术局部战争不断扩散。
1.1 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和商品交换以来,军火作为一种有巨额利润的特殊商品,一直在流通领域交换着。
1.1 美国1986年空袭利比亚,开辟了“外科手术式”战争的先河。
1.1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它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军队编制体制、战略战术、作战样式和手段等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1 未来高技术战场日益表现出许多与传统战场观念完全不同的特征(。
1.1 现代战争正以惊人的速度向高技术化迈进。
1.1 以激烈的“信息角逐”为标志的高技术战争,就是信息战的前兆。
1.1 军火贸易导致了军事技术贸易,使更多的国家具有了生产高技术兵器的能力。
1.1 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装备和灵活战术的配合,使现代战争向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
1.1 赢得局部战争的迫切需要,刺激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
1.1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大量使用新型的电子战装备,全面掌控了制信息权。
1.1 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作战飞机用飞鱼导弹,一举击沉英国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1.1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大量使用新型的夜视器材,使昼夜作战连续化。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片面强调传统经验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忽视科学技术对战争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典型的唯意志论。
1.1 决定战争性质

的决定因素是高素质人才。
1.1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
1.1 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1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是在哪一年:1988年。
1.1 有关高技术发展方面的“863”计划是谁亲自决策并制定的:邓小平
1.1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基本方针是自力更生。
1.1 我国国防建设要以培养人才为重点。
1.1 二战结束时,美国抢先把德国的一大批科学家运回本国。
1.1 二战后日本依靠科技强国战略,而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1 我国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1.1 我国发展先进武器装备,要依靠科技进步。
1.1 我国发展先进武器一定要坚持自力更生和引进相结合。
1.1 我国国防理论研究的重点要放在如何打赢高技术战争上。
1.1 从战争历史来看,最珍贵的战略资源是人才。
1.1 在高技术战争状态下,人民群众的参战方式主要是间接参战。
1.1 打赢高技术战争,必须加速发展国防科技。
1.1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要实现国防现代化,惟一正确的方针就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1 任何高技术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都是相对的,都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和使用上的局限性。
1.1 战争发展史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做到同时更新所有的武器系统,武器装备“多代同堂”是普遍现象。
1.1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
1.1 军事高技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生存。许多国家在国防建设、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上都投入很大力量,在军事高技术领域的争夺也最激烈。
1.1 军事高技术的分类繁多,最终都可以归纳到六大类高技术群中。
1.1 高技术侦察系统包括航天、航空、地面、水面、水下侦察在内的三位一体侦察体系。
1.1 高技术侦察设备、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对军队安全和武器装备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1 夜视技术使夜战战术理论和作战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1.1 电子对抗是敌我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斗争。
1.1 电子对抗能力已成为衡量各国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1 航天技术主要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构成的综合性高技术群。
1.1 新概念武器是指杀伤机制工作原理与传统武器不同的一类新型武器。
1.1 高技术作战平台是高技术战争的重要因素。
1.1 武器装备水平决定了战争的式样和战略战术。
1.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极其深刻地推动着军事领域的变革。
1.1 武器的装备水平和战争的高技术性决定了对军队的教育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传统的战争力量主要是由军队和有形物体的杀伤力和机动力构成。
1.1 无形的信息和知识象装甲师、航空联队、航母战斗群一样,在战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
1.1 军事力量的对比,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信息武器系统的智力和结构力所带来的无形的、难以量化的巨大潜能。
1.1 自有战争以来,武器装备和作战思想几乎都是沿着进攻和防御的思路发展起来的。
1.1 无论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御一方,都将企图通过进攻行动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1.1 无论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御的一方,实施作战行动的基本内容都将包含分散配置、迅速集中、穿插分割、垂直包围等相同的行动方式。
1.1 现代条件下,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兵器的大量使用,战场上的信息流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人与武器之间,还渗透到武器与武器、战场与战场之中。
1.1 战争和战争环境发生的质变正在改变一些传统作战原则的内涵,甚至使一些原则变得过时。
1.1 支配信息,简单地说,就是充分掌握对战场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而不让对方掌握这种权力。
1.1 在现代及未来的战争中没有信息,战斗的其他所其方面都将无法进行
1.1 所谓全纵深攻击是指对整个作战空间中敌人的主要目标实施攻击。
1.1 由于武器系统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因而只有控制信息流动才能抓住主动权。
1.1 武器指挥控制自动化一直是各国军队努力的方向,数字化指挥控制网络必将促进自动化的进程。
1.1 军队的组织形式由人力、物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1.1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军事理论,要求军队以合理的组织形式来保证。
1.1 在高持术战争条件下,军种结构和人员结构比例将发生变化。
1.1 军事思想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战争的指导、军队的建设、战略战术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1.1 军事思想居军事学的首要地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1.1 从地域和民族区分,军事思想可分为中国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
1.1 从形成发展的时代区分,军事思想分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
1.1 军事思想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战争。战争实践是军事思想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
1.1 《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出现了飞机, 坦克、自动

步枪乃至原子武器。"
1.1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在一战,二战时期,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提高,当时提出的战略理论,有空中战争论、“总体战”、“机械化战争论”、 闪击战等等。
1.1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1.1 军事思想,根据阶级性质可分为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1.1 最早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军事问题,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理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1.1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十月革命的斗争中,列宁和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学说,做出了巨大贡献。
1.1 《孙子兵法》十三篇包括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 、用间。
1.1 《战争论》八篇,包括论战争的性质、战争计划、论战争理论 、战略概论、战斗、军队、防御、进攻。
1.1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1.1 西周时期,曾产生过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军政》。
1.1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空前发展,这一时期产生的兵书有《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
1.1 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这是它的丰富和提高时期。
1.1 第三国际在十月革命后到二战爆发时的两位领导人是列宁和斯大林。
1.1 《孙子兵法》是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思想,《战争论》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
1.1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军队及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
1.1 "邓小平阐明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其中主要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坚持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1 "解决国际争端军事手段, 政治手段是可能的选择。"
1.1 "国防建设必须以综合国力, 经济实力为基础,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1.1 "根据邓小平同志对国防形势的基本分析,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地区性武装冲突, 局部战争。"
1.1 "国防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精干的常备军, 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后备力量。"
1.1 "科学合理的体制编制,能保证军队各级各类组织有机地编成, 人和武器有效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与武器的作用。"
整齐划一的管理秩序
1.1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着眼于对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的国情、军情的分析。
1.1 军事战略是指战争全局的方

针和指导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
1.1 "武装力量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对敌实施威慑, 战时赢得胜利的保证。"
1.1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
1.1 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果断指出,当今世界不安宁来源于世界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
1.1 新时期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是相互联结、相互促进。
1.1 我国国防建设遵循的方针是军民兼容、平战结合。
1.1 军队战斗力是以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为基础。
1.1 革命化是我军建设的政治标准,鲜明地体现了我军的本质和宗旨。
1.1 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就是要“让路”、 “忍耐”。
1.1 "军队现代化就是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有关设备实现高度的机械化, 自动化。"
1.1 努力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为打好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1.1 "军事战略的基本类型分为进攻战略, 防御战略。"
1.1 邓小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打下的红色江山能否永不变色,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同我们党能否真正牢固地掌握政权紧密相关。
1.1 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真正掌握住了军队,国家就出不了什么大的乱子,对不管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威胁,都比较容易对付。
1.1 邓小平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更好地发扬人民军队忠于党的优良传统,使我军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领导之下。
1.1 我们的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1.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是我们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和着力抓好的一个根本问题。
1.1 海湾战争的事实说明,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武器的打击精度空前提高,作战的突然性、立体性、 机动性、快速性和纵深打击的特点十分突出。
1.1 实践证明,当年军委做出的实行军事战略转变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1.1 根据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我国在战略指导上,从立足于早打、大的、打核战争,转到了重点准备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上来。
1.1 我国领土领海广阔,我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保持一定的军队数量是必须的。
1.1 要真正达到精兵的要求,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1.1 当前,我军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我军现有条件和装备与现代化技术的要求之间不相适应。
1.1 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

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
1.1 如果我们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又有了先进的的武器装备,就能如虎添翼。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1.1 我们必须把革命化建设放在军队建设的第一位,这决定着我军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1 江泽民指出:正规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
1.1 江泽民指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统一考虑,全面推进。
1.1 江泽民指出:坚持寓军于民,形成充满活力的国防科技体制,是一个关系到国防科技和国民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1.1 江泽民指出:寓军于民,是把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这两项战略性任务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
1.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的战争观;研究和指导战争的认识论、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1 毛泽东认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1.1 列宁指出: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实质问题的必要条件。
1.1 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凡是违背人民利益,阻碍人类非正义,对内压迫、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都是反革命的社会进步战争。
1.1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社会现象,都是发展变化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1.1 毛泽东同志在指导中国客观实的长期实践中,总是善于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战争特点,制定出符合革命战争的战争指导路线和战略战术原则。
1.1 毛泽东同志全面具体的分析了夺取城市,实行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中国的实际情况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1 军事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
1.1 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达到取得一致,是指导战争主客观胜利的基础,是多打胜仗、少打败仗的关键。
1.1 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仗,在什么敌人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
1.1 毛泽东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1.1 毛泽东指出:战争指导者在关照全局的同时掌握关节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影响战争全局的重要关节

,抓的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战争的全局。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帝国主义、人民军队依然存在,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在国际恐怖主义十分嚣张的情况下,作为人民民主专政柱石的霸权主义,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1 没有党的领导,我军就不能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就不能实现自己的宗旨,就不能始终保持无产阶级的性质。
1.1 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理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1.1 我军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1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军区别一切旧军队的重要标志之一。
1.1 军队的现代化,就是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有关设备实现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 技术
1.1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与革命战争的伟大创举,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础。
1.1 人民战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1.1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根据无产阶级战争观,战争依其性质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1.1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1.1 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1.1 从战争中的多种斗争形式来看,不论军事、政治、文化、外交斗争,都是靠人去组织实施的。
1.1 人把高技术战争推上了历史舞台,反过来高技术战争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来驾驭,这是战争发展的必然逻辑。
1.1 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的一切复杂现象,都是为着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而斗争的活动形式。
1.1 毛泽东指出:只有消灭敌人、解除敌人的武装,剥夺敌人的战斗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敌人的威胁,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
1.1 毛泽东认为:从政治性质上看,任何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脱离人民的、腐朽的、没落的,终究是会被战胜的。
1.1 几十年来,正是由于我军采取了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才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取得了历次积极防御的胜利。
1.1 毛泽东认为:运动战的基本精神是正规兵团从事于战役战术上的外线的快速的进攻战,中心是进攻。
1.1 阵地战的特点是:正规兵团,有固定的作战方向和作战战线。
1.1 游击战,是一种分散流动的作战形式,是民兵、游击队或由正规军组成的游击部队,灵活机动地袭击敌人的作战。
1.1 歼灭战,就是消灭敌

人全部或大部的作战。
1.1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军事科学的理论宝库。
1.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得到举世公认,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在世界军事理论殿堂中享有显赫的地位。
1.1 毛泽东军事思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思想遗产。
1.1 "毛泽东指出: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是为了消灭战争而进行的战争。为了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这就是革命的变证法。"
1.1 我们在探索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时,要注重理论研究的超前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1 我们在研究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时,要着重探索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1.1 高技术战争和以往战争相比,在战争状态,作战方式,组织指挥,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不同之处。
1.1 高技术战争具有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特性。
1.1 机械化时代的传统的武器系统具有机械化的特点,即:火力猛、机动快、防护能力强。
1.1 高技术武器系统具有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是具备了电子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1.1 以第三代主战坦克为例,通过采用综合的应用技术,提高了坦克的火力打击能力,使用新材料技术,提高了坦克的防护能力。
1.1 信息控制中心,是信息化坦克的大脑和核心。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发现与隐蔽成为战场行动的关键。
1.1 制信息权已成为高技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1.1 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空间具有高度的立体性、广阔性和非线性。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随着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战场空间发展成为陆、海、空、天、电、网六维空间。
1.1 今天的以坦克和装甲车为主体的陆战场,是由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的以步兵为主体的一维陆战场发展起来的。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在世界海战中,已实现了超常规和超视距的作战能力。
1.1 在军事高技术成果大量运用的今天波黑战争战争,科索沃战争战争仅仅依靠空袭就结束了战争。
1.1 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除中国以外,还有美国和俄罗斯。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电子干扰和电子压制已成为战斗胜负的关键,并以上升为主要的作战样式。
1.1 高技术战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能有效控制打击的目标,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和战争的进程。
1.1 随着一大批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样式已无法满足作战的需要。
1.1 高技术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高消耗性。
1.1 "军用

通信卫星有哪些优点: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
, 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强。"
1.1 "定向能武器包含哪几种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 激光武器。"
1.1 "反电子干扰的原则有有了干扰能自我排除, 免遭干扰。"
1.1 "反辐射武器有反辐射导弹, 反辐射无人机。"
1.1 "运载火箭的基本组成动力系统, 控制系统, 箭体结构、无线电测量系统。"
1.1 "长征—3”运载火箭,使用的是什么推进剂。"
第一、二级用常规推进剂
第三级使用液氧、液氧推进剂
1.1 "测地卫星是用来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测地球重力场的分布,测定地面的城市、村庄和军事目标。"
1.1 天基武器系统攻击敌方航天器的卫星及卫星平台,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及反弹道导弹功能武器平台和定向能武器平台。
1.1 "载人飞船能担负的军事使命作为地面与空间站的军事运输工具,向空间站运送各种军事补给物资,以及接送人员。进行空中救护、试验新的军用航天设备以及用于特定目标的保密与观察。"
1.1 "遥控制导的优点有导弹上设备简单,在较短射程范围内可获得较高制导程度,缺点有射程受到制导跟踪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限制,精度随射程增加而降低。"
1.1 "精确制导导弹按飞行弹道可分为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
1.1 "精确制导导弹,按作战任务可分为战略导弹, 战术导弹。"
1.1 "导弹按射程可分近程导弹,中程导弹, 中远程导弹,洲际导弹。"
1.1 "激光的特性方向性好、亮度高, 单色性和相干性好。"
1.1 "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一般要经历三个飞行阶段初始段, 中段和末段。"
1.1 "智能导弹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敌我识别,自主分析判断和决定, 主动攻击目标,并能在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自动反航回收 。"
1.1 "隐身技术又可称为低可测技术, 主要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目标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
1.1 "现代军事侦察,尤其是战场侦察,一般都要求解决哪几个问题:发现、识别, 监视、跟踪、定位。"
1.1 "隐身技术是为减少被对方雷达或光电探测器材发现的可能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它包括减少雷达回波, 减少红外、可见光、声音和其他信号特征的技术。"
1.1 "电子对抗的范围包括:射频对抗、光电对抗, 声电对抗(水声对抗)、计算机对抗
1.1 "雷达干扰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而有源干扰是指利用干扰机发射干扰电波干扰敌雷达的正常工作 , 发射强大的干扰信号、压制雷达对同相回波信号的接收和显示。"
1.1 "军事航天技术的对抗有被动对抗, 主动对抗。"
1.1 "自动化指挥系统英文缩写为C4ISR系统是指指挥

、控制、通信和情报
, 电子计算机、监视、情报侦察。"
1.1 "空间站与载人飞机相比有哪些优点:"
容积大、载人多
寿命长、可综合利用
1.1 "电子侦察包括哪几种侦察:。"
无线电通信侦察、雷达侦察
光电侦察和水声侦察
1.1 "电子侦察船是海上侦察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优点是:"
侦察时间长
侦察范围广和便于伪装
1.1 "电子侦察卫星的优点:。"
侦察覆盖面积大,不受视距限制
不受国界领空的约束
1.1 "光电侦察的方式可分为主动式侦察, 被动式侦察 两种。"
1.1 航天飞机的主要优点是:。
可重复使用
可用作军事交通工具 "
1.1 海湾战争的爆发和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标志着现代战争形态已经进入到高技术战争这样一个崭新阶段。
1.1 高技术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于战争,使战争的样式和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
1.1 高技术战争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1 一切战争现象,都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相联系,并随着该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1.1 从60年代末以来,爆发的有影响的数十场局部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萌芽、雏形和形成三个时期。
1.1 制导武器对目标杀伤的精度,使炸弹命中目标的平均误差,从“二战”时的上千米缩小到“越战”时几百米,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1.1 二战期间大约需要900枚炸弹才能摧毁一个目标,到越战期间,摧毁一个目标的炸弹数字降至大约300枚。
1.1 1965年4月3日,侵越美军首次突击越南清化桥,出动飞机79 架,投下普通炸弹120枚,发射空地导弹32枚,未能摧毁该桥。
1.1 11972年10月,美军突击河内附近杜梅大桥,出动16架飞机,投掷22枚激光制导炸弹,7枚电视制导炸弹,命中12-16枚,炸毁该桥。
1.1 1986年4月15日,美军对利比亚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空袭。
1.1 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装备和灵活战术的配合,使现代战争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
1.1 1986年4月,美国袭击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更体现了高技术战争的特色。
1.1 美空军使用的F-111战斗轰炸机装备有现代化的导航、轰炸设备和激光、红外精确制导武器。
1.1 世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种高技术大量运用于军事,高技术武器装备已成为西方各国的主要装备。
1.1 海湾战争是全面、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
1.1 海湾战争标志着高技术战争已经形成,其战争形态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1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发射的精确制导武器弹药虽然只占弹药总数的8%左右,却摧毁了伊军80% 以上的重要目标。
1.1 在海湾战争中,由于多国部队采用了地、空、天综合性、全覆

盖的侦察措施,从而保证了及时准确的情报来源。
1.1 当今,由于电子战的空前激烈,从而增强了战争的复杂性。
1.1 "高技术战争具有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特性,制信息权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
1.1 "当前使用的传统武器具有机械化的特征:火力猛, 机动快、防护能力强。"
1.1 战场空间具有高度的立体性、广阔性和非线性。
1.1 "高技术战争的战场空间为陆,海,空,天, 电, 网六维."
1.1 高技术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高消耗性。
1.1 "高技术战争在战争形态, 作战方式、组织指挥、后勤保障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发现和隐蔽成为战场行动的关键。"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对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战争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1)能有效控制打击目标;(2)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 ;(3) 能有效地控制战争的进程
1.1 "高技术战争已不单纯是武器与武器的对抗,而是作战系统之间的对抗."
1.1 "随着高技术兵器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作战方法和作战样式。"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电子战的作用日益明显,主要有:。"
已成为独立作战样式
能对战争产生重要影响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是制信息权在战场上的体现。"
1.1 "随着高技术兵器的发展,陆战兵器的侦察能力、机动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前后没有明显分界线,因此被称为非线性作战或非接触作战。"
1.1 "高技术战争是以双方的指挥系统为核心,以双方的高技术兵器构成的作战系统之间的对抗。"
1.1 "常规战争是拼钢铁, 拼消耗的战争,而高技术战争则是拼技术的战争。"
1.1 "在高技术战争中, 制信息权成为作战双方争夺的焦点。"
信息化战争:
1、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向人们提出了战争的“信息化”这一重大命题。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开始登上现代战争的舞台。
2、科学技术是推动战争形态改变的重要动力。
3、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催动下,信息化战争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开始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
4、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
5、当战争中使用导弹这种信息化武器时,信息化战争就萌芽了
6、冷兵器杀伤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人的体能,这是冷兵器时代能量释放的基本形态。
7、体能的大小决定了冷兵器作用力的大小。因此,在冷兵器

时代,军队数量多,士兵的身体素质好就成了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8、热兵器战争,主要是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时期(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以各种火器为主战兵器,集团火力攻防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争。
9、热兵器时代是一种热能释放的形态,热能是一种化学能。这种能量的释放靠的是人与热兵器的结合。双方厮杀时,靠的是射击技术精湛,而不是体能的大小。军队在进攻或防御时,考虑的不是人的数量,而是计算进攻或防御的火力密度
10、机械化战争,主要是指工业时代(公元19世纪至公元20世纪末),以各种机械化武器装备为主战兵器,集团快速机动和火力攻防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争。
11、新的军兵种的出现,必然带来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问题,于是协调一致、密切协同的原则和内容也极大地增加了,军队整体结构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能量释放的大小。
12、在人类战争史的发展过程中,从冷兵器战争到热兵器战争,经历了几千年,热兵器战争经历了几百年,机械化战争经历了200年,信息化战争形成可能仅需要几十年。可以预见,信息化战争将成二十一世纪主要战争状态。
13、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物质力量的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识的较量,是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竞赛。知识将成为战争毁灭力的主要来源,“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大”。
14、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代表性的有60年代的越南战争、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和80年代的马岛战争。这是信息化战争的孕育阶段
15、机械化战争主要强调数量和规模的累加,信息化战争则强调质量对效能的控制。
16、机械化战争中,战争力量主要表现为物质力量。信息化战争中,智能和知识处于力量凝聚的核心和主导位置,战争力量的凝聚主要依靠信息控制。
17、军事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信息进攻与防御的装备和手段,主要有计算机病毒武器、高能电磁脉冲武器、微米/纳米机器人、网络嗅探和信息攻击技术及信息战黑客组织等
18、2004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提出,要“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
19、在人类战争史上,新闻舆论的地位作用早被人们所认识。拿破仑曾说:“报纸一张,犹联军一队”;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也说过: “在宣传上花1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
20、心理战:是指在战争中应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多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情绪、情感、意志、观念和信仰)施加刺激和影响,促使战争向着有利我方而不利于敌方发展的作战样式。
21、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
22、美陆军上将沙利文指出:“在信息时

代,主导战争行动的是人”
23、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4、、不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是思考。
26、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27、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磁盘与网络传播的。
28、以下不属于信息范畴的是计算机病毒
29、下列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特殊的程序
30、“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句话表明了信息具有普通性特点
32、社会发展至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物质、能源、信息
33、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有传播性、潜伏性、破坏性
34、信息化战争中, 信息技术除对多种不同能量和武器装备相互融合外,还可对能量释放效能进行有效控制,控制的结果是更加精确,能够通过较少的能量释放获取极大的作战效果。
1、为适应战争形态新的变化,中央军委确立了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建设信息化军队, 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2、主战兵器是战争形态最显著和最重要的标志。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可分为四种战争形态,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3、机械化战争时代释放的是机械能和化学能。
4、随着热兵器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军兵种,如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等
5、对中国来说, 当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处在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同时又要努力向信息化过渡的特殊阶段。中央军委明确,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6、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略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