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作业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中填上“>”“<”或“=”。

59×4 240 6×51 300 102×5 500 8×198 1600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三、<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

十二、

(1)爸爸今年多少岁?

(2)妈妈今年多少岁?

答案:一、160 1600 140 2000 270 4800

二、不能

三、(1)8×5=40(岁)(2)8+28=36(岁)

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

十三、 4 2 1 3 2 2 2 1

× 2 × 3 × 4

十四、用竖式计算。

31×3 2×24 314×2 4×212

十五、晨光少年宫去年招收学员223人,今年招收学员的人数是去年的2倍。

答案:一、84 396 884

二、93 48 628 848

三、223×2=446(人)

第6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连续进位乘十六、竖式计算。

2 7 2 2 5 2 4 1 1 8

× 3 × 3 × 4 × 3

十七、用竖式计算。

41×8 37×2 831×3

622×4 4×213 5×18

十八、小佳每分钟跳绳116下,她3分钟能跳多少下?

答案:一、81 675 96 354

二、328 74 2493 2488 852 90

三、116×3=348(下)

第7课时练习二

十九、4×3+6= 7×9+2= 3×8+4= 6×2+4= 8×4+9= 6×4+9=

二十、用竖式计算。

26×3 5×71 142×3 4×812

二十一、

每个28元每个72元每顶43元3个4个3顶一共()元一共()元一共()元

答案:一、18 65 28 16 41 33

二、78 355 426 3248

三、84 288 129

第8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

二十二、用竖式计算。

67×8 3×97 521×5 6×354

二十三、小乐看一本书,每天看126页,8天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二十四、航空博物馆上午有2批人参观,每批155人,下午有280人参观。上午有多少人参观?全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答案:一、536 291 2605 2124

二、126×8=1008(页)

三、上午155×2=310(人)全天:310+280=590(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作业设计 复式统计表 第2课时 练习课

第2课时 练习课 一、下面是一、二年级各班人数的数据统计。请根据下面的数据, 完成统计表。 你能把上面的数据在一个表中显示吗? 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班的人数最多,( )班的人数最少。 2. 二(3)班比二(4)班多( )人。 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班级 一(1)班 一(2)班 一(3)班 一(4)班 人数 28 30 29 31 班级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人数 35 33 36 32

二、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恒升小学一~六年级男生人数统计表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男生人数89 92 95 102 108 120 恒升小学一~六年级女生人数统计表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女生人数75 80 86 95 100 113 1.请把上面两个表中的数据整理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2.哪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哪个年级男、女人数相差最少? 3. 全校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三、制作复式统计表并分析。 三(1)班同学背诵古诗的成绩如下:(单位:首) 男生背诵情况: 51 23 72 100 96 61 59 45 68 100 48 21 48 53 64 女生背诵情况: 35 62 78 58 71 90 82 75 63 84 12 33 42 58 56 等级标准:五级:100首四级:80~99首三级:60~79首 二级:40~59首一级:20~39首不达标:20首以下 请你根据数据独立整理,制作复式统计表,并观察表格,交流自己的看法,分析这个班男、女生古诗背诵的情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 (4)1千克有多重—— 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 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粒黄豆大约重1克; (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 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 (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11)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12)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先算长加宽的和,再乘2。也可以先算2条长,2条宽,再把结果相加。 (5)长方形的长宽和等于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和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求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边长,然后用公式去算。】 (7)把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8.【一面靠墙围菜地】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一分,确定长和宽。 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特色作业

三年级下册数学特色作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相信自己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 1. 通常用()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大小。 A 长度 B质量 C面积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位数位数或4位数 3. 29×42的积大约是()。 .1200 C 4. 下面()是36、33、24的平均数。 A 33 B 32 C 31 D 24 二、想一想,填一填(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用一条12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时下午2时=()时 晚上9时=()时中午12时=()时 三、仔细看,巧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2×50= 150×2= 550÷5= 200×2= += 0×123= 23×3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2×38= 824÷8= △481÷6=

相信自己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 1. 今年全年有()天。 .366 C 2. 边长()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00 C 3.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是()。 A 25米 B 20平方米 C 25平方米 二、想一想,填一填(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2008年二月有()天,今年二月有()天。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黑板的面积约是3() 教室地面长约8() 学校操场的占地面积约是2000() 三、拓展部分 1. 一桶矿泉水重21千克,李师傅今天送了25桶这样的水。李师傅今天送水多少千克 2、一辆汽车上午11:00从青岛开往济南,下午3:00到达济南。已知青岛到济南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作业

(1)秒的认识 班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计量非常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是()。 2.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圈;分针走1大格是(),秒针走1大格是()。 3.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4.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二、我会填(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节课需40()。 2.李敏刷牙用了3()。 3.小强从家到学校走了15()。 4.爸爸每天工作8()。 5.用微波炉加热米饭大约用35()。 6.照相机照一张相片大约用1()。 7.小红每天晚上9()睡觉。 三、数学门诊。 1.钟面上秒针走1大格,是5秒。() 2.小李叔叔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1秒钟。() 3.小红跑100米用了16分钟。() 4.现在是10时59分48秒,再过12秒就是11时了。() 四、仔细看,认真填。 ()时()分()秒()时()分()秒 ()时()分()秒()时()分()秒 五、魔力圆圈。

2分 200 秒 3分 180秒 60秒 2分 300秒 6分 5时 400秒 240秒 3分 120秒 2时 2分10秒 70分 8分 8秒 3分5秒 180秒 六、体验数学。 1.乐乐跑40米用了8秒。 2.刘松在跳绳比赛中,如果他1秒钟能跳1下。 智慧宫殿 李师傅要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锯成6段,如果他每锯一段用6秒钟,要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多长时间? (2)时间的计算 班 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时针从4走到5,走了( )时;分针从4走到5,走了( )分;秒针从4走到5,走了( )秒。 2.当钟面上3根针都重合时是( )时。 3.从早上6时到上午10时,经过了( )。 4.现在是7时55分,再过5分是( )。 5.火车从长春到北京大约需要10( )。 小红写一页大字大约需要5( )。 汽车1( )行驶80千米。 李红深呼吸一次用5( ) 她1秒钟跑了多少米? 他1分钟能跳多少下?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我会填。 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9块,小明吃了2块,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还剩这个西瓜的()。 2、48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3、里面有()个,()个是1。 4、在5。47中,小数点左边的5表示5个(),右边的4表示4个(),7表示7个(),读作:()。 5、5个足球队进行比赛,每两个队都要进行一场,一共要比赛()场。 6、24人要排成长方形队,有()种排法,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要增加(),或者至少要减少()人。 7、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份试卷约9(),黑板长4.5(),墨水瓶盖约3(),游泳池的面积是1200()。 8、80平方米=()分米 4公顷=()平方米 5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比长少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二、小法官。 1、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一定也不相等。() 2、每页写16个大字,小明写了它的1/2,小红写了它的1/3,小红写的快() 3、把一筐橘子分成5堆,每堆是它的1/5。()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用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三、我会选。 1、下面()组汉字都是轴对称的。 A、美国 B、金山 C、春天 2、与28×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有()。 A、280×6 B、208×6 C、210×8 3、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25米 B、20平方米 C、25平方米 4、大于0。1而小于0。2的数有()。 A、9个 B、没有 C、无数个 四、计算部分 1、直接写得数 9+9÷9×9=25×80=10-3.6-6.4= 0.56+5.6=29×11=(9.6+14.4)÷6= 720×40=3.2-1.5-1.5=420÷2÷7= 2、竖式计算 29×14=39×40=16.3+8.9= 46×25=650÷5=6.4-2.8= 3、脱式计算 238+(72×25)(506-297)×15700-327÷316×(9.8+25.2)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请你填一填。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是(),当余数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一单元,有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统计和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与复习。重难点: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一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主要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教学总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

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

家长签字 一、选择。 1.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A.90 B.19 C.909 2.下面算式计算正确的是( )。 A.78×20=1560 B.62×60=2480 C.58×30=2740 3.□3×11的积最大是( )。 A.1563 B.143 C.1023 4.下列竖式中,计算73×26正确的是( )。 5.25乘65的积的最高位是( )。 A.十位 B.百位 C.千位二、填空。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 )。

家长签字 1.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 2.在估算310乘8时,我们可以把310看成( ),乘8得( )。 3.某小区有12栋居民楼,每栋楼有15层,每层有8户,每栋楼有( )户。 4.在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 1).40×( )<2800 2.60×( )<3600 3.( )×15<150 4.( )×50<130 5.360>( )×40 6).680>67×( ) 5、连一连。 24×50 561 90×10 18×50 18×32 576 15× 60 10×90 51×11 1200 74×20 1000+480 6、应用题。 水果商店运进16筐苹果,每筐25千克,卖出2筐后还剩多少千克?

家长签字 解决问题 1.一箱可乐有24瓶,一箱雪碧也有24瓶,现在有12箱可乐和23箱雪碧,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张林看课外书,每天看25页,两周能看多少页?妈妈为张林新买了4本课外书,分别有188页、198页、202页和150页,张林—个月能看完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体育老师买了5箱乒乓球,每箱有12筒,每筒有12个,—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 4.明明每天绕着长6米、宽5米的长方形花坛跑15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堂教学课时作业设计-第8课时 练习课

第8课时练习课 一、填空题。 1.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和(); 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 一个周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面积是8()一支钢笔长13()一台电视机屏幕的面积是20()一张课桌高6()一间教室的面积约50()一张邮票的面积约4()小明的身高是130()一扇门的面积约2() 5. 4平方米=()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0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选一选。 1. 常用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A.10 B.100 C.1000 D.10000 2. 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A.16平方厘米 B.16平方米 C.16米 D.1600平方米

3. 长方形面积为16平方厘米,将其拆分为两个小长方形,原长 方形和拆分后的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的关系是()。 A.原长方形面积大 B.原长方形面积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三、一张正方形桌子的桌面边长是12分米,要配上一块同样大的玻 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有多大? 四、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用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 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如果每块地砖18元,铺完这条人行道一共要多少钱?

五、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池底铺面积为8平方分 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六、有两个长都是18厘米,宽都是9厘米的长方形。 1.用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 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建设方案-精选学习文档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实现本学期的学习目标,结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校整体作业建设与规划的指示精神,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突出作业的各项功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特对本学期作业进行整体建设。 二、建设思路: 作业具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矫正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它和备课、上课、辅导、评价构成了教学的五个环节。因此,作业设计要置于教学环节的整体中来思考,从而保持作业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的一致性。作业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作业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作业的批改、作业的讲评等环节。完善作业系统应该以精选、先做、全批、精析为基本原则,从而实现作业的有效性。 (一)作业设计的目的性 作业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练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通过学生作业期望学生学会什么、悟什么。 (二)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要提高作业的效率、效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指学

生学习过程中混淆易忘的知识点或技能环节。 (三)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一是指作业的先后顺序,也就是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发展进程;二是一组作业题之间的坡度适当,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坡度,适合学生的实际。 (四)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使数学作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作业的趣味性是不容忽视的。作业的趣味性,一是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还要让在学生感觉有趣的基础上,让他们体会做作业的乐趣,开动脑筋的乐趣,这样的兴趣才会持久,兴趣水平才会提升。 (五)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在设计作业时,要体现作业的多样性。一是题型的多样性,如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应用题、画图题、看图计算或问答题……;二是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是书面作业与操作练习相结合、口头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个体练习与团队练习相结合,短练习(当天完成)与长练习(几天或更长时间)相结合等。 (六)作业设计的选择性 设计作业要考虑因材施教的需要,结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不同要求的作业,使学生各得其所,可以同一个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课时作业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课时作业练习 1.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1.口算 70×4= 6×30= 800×5= 400×9= 7×60= 500×6= 2.口算80×9,可以先算()个()乘9,得()个(),是 ().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14×9()2700 89×5()450 360()91×4 4.明明一家3口去公园划船,每人票价28元.他们带90元够吗? 1.2倍的认识 1.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求36是9的几倍,列式是36÷9=4.‥‥() (2)求42比6多多少,列式是42÷6=7. ‥‥‥() 2.列式计算 (1)56里面有()个7,56是7的()倍. (2)12里面有()个3,12是()的()倍. 3.学校生物小组养了白兔24只,灰兔3只,黑兔6只. (1)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几倍? (2)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4.河里有6只鸭,还有42只鹅. (1)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倍? (2)鹅比鸭多多少只?

5.小红有6张画片,小华有15张画片;后来,他们又分别收集了3张画片.这 时小华的画片张数是小红的几倍? 1.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 亮亮捡了30个贝壳,东东捡的个数是亮亮的2倍.东东捡了多少个贝壳? 2. 小白兔拔了9个萝卜,小灰兔拔的个数是小白兔的3倍,小黑兔拔的个数是 小灰兔的2倍.小灰兔和小黑兔各拔了多少个? 3.一支铅笔5角钱,一支自动笔2元钱. (1)一支自动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几倍? (2)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自动笔的5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4.三年级同学举行踢毽子比赛.小明踢了40下,小丽踢的下数是小明的2倍, 小强比小丽多踢了15下.小强踢了多少下? 5.小刚收集了200张邮票,小芳收集的邮票张数比小刚的2倍多一些,3倍少 一些.小芳收集的邮票最少有()张,最多有()张. 1.4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用竖式计算 3×32 3×321 242×2

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

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课内知识的扩展、深化和巩固,拓宽学生的认识范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竞争,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活动遵学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2、探索性原则 3、应用性原则 三、活动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 际应用。 3、使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 4、使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发展应用意识,感受研究问题的策略 和方法。 5、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活动内容: 1、通过设计学校的活动,巩固辨认方向内容,更加热爱自己的 校园。画出校园的大致范围和几大建筑,或者用符号表示。设计好之 后,给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要指出四个方向的建筑分别是什么。集 体评价哪个同学的设计最合理,哪个同学说得最清楚。 2、《口算除法》,比比谁算得最多(运用口算卡片)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通过比赛提高口算速度。 3、《平均数》,每个学生回家向家长调查,自己家1、2、3月份的用电度数,然后按照学习小组,算出平均每月的用电量。 4、《制作年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明年的趣味年历、应用年历,说说一年中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年历上进行标注。 5、制作一日生活时间表。 6、测量计算物体的面积。 五、活动的方法措施: 1、分组制定计划、活动,教师及时指导。 2、学生收集资料,协作完成,集体评价。 六、评价方法: 1、观察评价 2、自我评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算练习

三年级计算练习1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23×3=0+35= 54÷6= 35×2= 8×8+6= 13×5= 7×200= 12×4= 4×16= 4×8+7= 3×70= 60×6= 700×0= 120-70= 5×7+6= 3×24= 56+24= 80×7=8×12= 9×5+8= 2.用竖式计算。(80分) 12×5= 178×3= 278+534= 309×5= 6×78= 4×264= 384×4= 480×5= 26×9= 700-432= 8×530= 6×835= 416×3= 2×604= 8×742= 219×5=

三年级计算练习2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2= 96÷3= 560÷7= 36÷3= 88÷8== 420÷7= 300÷6= 0÷9= 85÷5= 72÷4= 3×25= 280÷4= 720÷8= 800×0= 500×8= 0+76= 700×9=84-56= 240-8= 90÷6= 2.用竖式计算。(80分) 693÷3= 98÷6= 246÷4= 719÷7= 750÷3= 6×809= 1013-547= 709÷7= 875÷6= 2940÷6= 609÷3= 80÷6= 9×867= 487+529= 540÷8= 863÷8= 验算 验算

三年级计算练习3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0÷4= 280÷4= 600÷3= 68÷2= 78÷6== 65÷5= 300×6= 0×95= 98÷7= 52÷4= 6×12= 68÷4= 600÷3= 800-0= 8×900= 0÷6= 13×7=84-26= 240-8= 56÷9= 2.用竖式计算。(80分) 89÷4= 118÷7= 865÷5= 908÷6= 450÷9= 9×806= 709÷7= 893+4197= 785÷6= 2700÷6= 589÷4= 268÷7= 986×7= 1487-499= 960÷8= 482÷3= 验算 验算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三篇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题一、填空。 1、3265÷□3的商是三位数,□里填()或()。 2、62平方米=()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320里面有()个40,52的15倍是()。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数学课本封面的长约是20() ②小华体重35() ③房间地面面积是18() ④一块正方形手帕面积是4() 5、1米约相当于()根铅笔长;周长8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分米。 6、单价=()×()工作总量=()×() 7、一个长方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长是9厘米,宽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8、把“415-245=170”和“510÷170=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规律填数:2,6,18,(),()。 10、☆÷△=34……5,△最小是(),当△最小时,☆是()。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9900。() 2、两位数除四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3、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4、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00平方米。() 5、“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是求路程的题目。() 三、选择(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幢楼房高15()。 ①米②平方米③分米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①一定相等②可能相等③不相等 3、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20秒,锯一段用()秒。 ①4秒②5秒③6秒 4、一个长方形周长36厘米,长10厘米,宽是()厘米。 ①26②16③8④18 5、用80平方分米的布做每块是40平方厘米的手帕(不考虑损耗),可以做成()块。 ①2②20③200④2000 四、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课时作业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课时练习题 1.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1.口算 70×4= 6×30= 800×5= 400×9= 7×60= 500×6= 2.口算80×9,可以先算()个()乘9,得()个(),是()。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14×9()2700 89×5()450 360()91×4 4.明明一家3口去公园划船,每人票价28元。他们带90元够吗? 1.2倍的认识 1.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求36是9的几倍,列式是36÷9=4。‥‥() (2)求42比6多多少,列式是42÷6=7。‥‥‥() 2.列式计算 (1)56里面有()个7,56是7的()倍。 (2)12里面有()个3,12是()的()倍。 3.学校生物小组养了白兔24只,灰兔3只,黑兔6只。 (1)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几倍? (2)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4.河里有6只鸭,还有42只鹅。 (1)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倍? (2)鹅比鸭多多少只? 5.小红有6张画片,小华有15张画片;后来,他们又分别收集了3张画片。这时小华 的画片张数是小红的几倍?

1.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 亮亮捡了30个贝壳,东东捡的个数是亮亮的2倍。东东捡了多少个贝壳? 2. 小白兔拔了9个萝卜,小灰兔拔的个数是小白兔的3倍,小黑兔拔的个数是小灰兔的2倍。小灰兔和小黑兔各拔了多少个? 3.一支铅笔5角钱,一支自动笔2元钱。 (1)一支自动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几倍? (2)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自动笔的5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4.三年级同学举行踢毽子比赛。小明踢了40下,小丽踢的下数是小明的2倍,小强比小丽多踢了15下。小强踢了多少下? 5.小刚收集了200张邮票,小芳收集的邮票张数比小刚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小芳收集的邮票最少有()张,最多有()张。 1.4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用竖式计算 3×32 3×321 242×2 2.一件外套121元,买4件这样的外套要用多少元? 3.公园里有一棵古松,今年124岁,还有一棵古柏,年龄是这棵古松的2倍。这棵古 柏今年有多少岁?

三年级数学实践作业方案总结

三年级端午节数学实践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要回归到生活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教材新增添的一大版块。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课,使学生知道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促使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知识。 二、实践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小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践使学生养成独立生活,学会合理安排一天要做的事情。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主题与过程 1、实践主题:合理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 2、过程,见附表样

附表样: 我们认识了钟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利用好这些知识为自己制定一份端午节作息时间表吧,让我们的生活在时间老爷爷的帮助下过的充实、快乐。

三年级端午节数学实践作业总结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习惯于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习惯于上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我们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本次端午节我们就组织了一次以“合理的安排一天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完整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月日星期姓名第次等级 一、填空题。 1.太阳升起的地方是( )方.面向太阳.前面是( )方.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2.地图上的方向应该是上( )下( )左( )右( )。 3.与左相反的方向是( ).与上相反的方向是( ).那么.与东相反的方 向是( ).与北相反的方向是( )。 4.玉溪在华宁的( )方。 5.湖南在广东的北方.内蒙古在湖南的北方.那么内蒙古在广东的( )方。二、按规律填图。 如果变成那么应变为________ 仔细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请回答: (1)在方框④中应画怎样的图形? (2)按①、②、③……的顺序数下去.第⑩个方框是怎样的图形? 月日星期姓名第次等级 一、在()里填出八个方向 二、按要求画图形.并填一填 1.在的东南面画。 ·1· () () () (北) () () () () 北

2.在 的西面画 。 3.在 的东北面画 4 )面 . )面。 三、看图填空 ⑴小猪从家出发.向南走到( )家.再向( )走到小猴家。 ⑵小猪从家出发.向( )走到小狗家.再向( )走到小猴家。 ⑶小猪从家出发.向( )走到小兔家.再向( )走到小猴家。 ⑷在上面三种走法中.你觉得小猪怎样走.到小猴家会近些? ⑸算一算.小猪从家出发.经过小鹿家到小猴家要走多少米。 ⑹小狗从家出发.到小鹿家去玩。你觉得它怎样走近些? 月 日 星期 姓名 第 次 等级 一、画一画.填一填 1.向东走2格.再向南走1 2.在的( )面. )面。 小狗家 小鹿家·3· 北

二、按要求涂色 (1)在■的东南面画“○”。(2)在■的东北面画“△”。 (3)在■的西南面画“☆”。(4)在■的西北面画“◇”。 三、走进汽车展览大门.在收费厅的正北面有“夏力”屋.南面有“红旗”屋。在收费厅的东 南面有“金杯”屋.西南面有“奥迪”屋。在收费厅的东北面有“奥拓”屋.西北面有“捷达”屋。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把这些屋名填在适当的位置上。 月日 星期姓名第次等级 一、 (1)北京城区的西南地区下雨.用“☆”在图上表示出下雨的位置。 (2)北京城区东北方向受到冷空气袭击.用○在图上表示出受冷空气袭击的位置。 (3)北京城区西面气温最高.用□在图中标出气温最高的位置。 二、 聪聪的后面是( )面.是( )的家;聪聪的前面是( )面.是( )的家;聪聪的左面是( )面.是( )的家;聪聪的右面是( )面.是( )的家。 三、看图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doc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选择:(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太阳( ) 是东升西落。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不会 2 .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 .东 B. 南 C. 西 3 .小明面向西坐着他的后面是()面。 A .东 B. 南 C .北 4 .三(1) 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 面。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5 。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 ,右面是 ( ) 。 A .东 B .西 C. 北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填空: 1 .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 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 字( ) ;数字 3 正对着( ) 方。 2 .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 ;向左转动l 周半, 面向( ) 。 3 .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3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4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 (2)4 号楼在2 号楼的( ) 方;1 号楼在2 号楼的( ) 方。 (3) 中心花园在( ) 的北面,( ) 的西北面,2 号楼的( ) 方。 (4)( ) 在( ) 北面。 (5)5 号楼的西面有( ) 号楼和( ) 号楼。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一、直接写出得数: 40÷2= 120 ÷6= 2400 ÷8= 900 ÷3= 1500÷5= 270 ÷9= 300 ÷6= 400 ÷8= 200÷2= 360 ÷4= 100 ÷5= 2100 ÷7= 二、找规律: 8 ÷4 = 12 ÷3= 20 ÷4= 70 ÷7= 80÷4= 120 ÷3= 200 ÷4= 700 ÷7 = 800÷4= 1200 ÷3= 2000 ÷4= 7000 ÷7= 三、填空: 1.90 ()个十,450 是()个十。 2.480 是()个十,除以 6 等于()个十。 3.630 里有()个7,有()个9。 四、列示计算 1、被除数是86,除数是2,商是多少? 2、被除数是600,商是2. 除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80 个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4 人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10 人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

3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3 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 十八亿四千零五十万九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写作() 。 2.5 吨820千克=() 千克,100分钟=() 小时。 3. =16()=():10=()%=() 成。 4. 在3.14 ,1,,162.5%和1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 5. 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 厘米,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有两堆苹果,如果从第一堆拿9 个放到第二堆,两堆苹果的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堆拿12个放到第一堆,则第一堆苹果的个数是第二堆苹果个数的 2 倍。原来第一堆有苹果() 个,第二堆有苹果() 个。 7. 一根长1 米2 分米的木料,把它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4 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 8. 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十层办事,他从一层到第五层用64 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第十层,还需要() 秒才能到达。 9. 在一个盛满水的底面半径是20 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有一个 底面半径是10 厘米的钢铸圆锥体浸没在水中。取出圆锥后,容器内的水面下降 5 厘米。这个圆锥高() 厘米。 10. 一辆小车从A 城到B 城需用10 小时,一辆货车从B 城到A 城需用15小时。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开出,在离

B城20千米处相遇,则A B两城相距()千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 三位小数a精确到百分位是8.60,那么a最大为8.599。() 3. 一根铁丝长240 厘米,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 : 2 : 1,它的体积是6000立方厘米。() 4. 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 两个自然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 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B、如果二,那么X与丫成反比例; C 、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的;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 圆的半径与周长() 关系。 A 、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答案都不对 3. 某工厂要绘制反映年产值的数量和增长情况统计图,应该选用() 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答案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