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1)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1)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1)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2017年天猫双十一公布了最终的销售额为1682亿元,今年再创历史新高,总销售额高达2135.5亿。天猫双十一近十年来每年的销售额都是递增,这体现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在不断增强。我国居民消费力增强的根本原因

A.基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B.商品价格不断降低

C.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D.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2.2017年8月,尼尔森发布的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比一季度上升2个点,再创继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历史新高。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必然增加

②会促使我国消费品价格持续走高

③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比较乐观

④缘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要发挥消费的重要“引擎”作用,就必须做到:让群众“能”消费;让群众“敢”消费;让群众“愿”消费。下列说法与上述要求相对应的是:

①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③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

④减少生活必需品,增加高档耐用品生产

A.①-③-②B.③-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4.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意减少对贸易、重工业和投资的依赖,将重点转移到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努力发展消费驱动型经济。下列举措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的是()

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③推进消费品安全立法④大力提倡发展资料消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生活中,很多没有能力付全款买房的人会选择贷款买房,虽p由买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购房款,再由买房者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适合贷款买房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 )

①收入稳定

②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③储蓄存款较多

④不需要房子的所有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2016年我国出生二孩人数超过800万。二孩政策带来的婴儿潮,使母婴医疗、玩具、汽车等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由此可见

A.消费水平是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B.扩大消费需求对生产有拉动作用

C.适度消费有利于推动生产的发展

7.如图,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的洛伦茨曲线向绝对平等曲线移动,将会

A.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C.刺激劳动者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D.促进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8.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下列对消费水平可能产生正面影响的是( )

①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③加大银行信用卡发卡力度,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

④加强就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品牌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下列措施中,能推动品牌建设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重视自主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

②推行更高质量标准→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商品价值量

③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做大做强品牌

④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打造知名品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现在全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到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位居全球第一,达到13亿。智能手机的使用,将带来智能手机品牌和价格的进一步分化。这表明

①手机价格和品牌的变化受人们消费嗜好的影响

②生产取决于消费,智能手机的消费促使手机品牌的分化

③手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方式

④手机消费调节手机资源的流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目前,中国经济正转向消费驱动增长模式,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下列措施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②提高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③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④推动供给侧改革,促使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每年的天猫“双11”交易额都会刷新纪录,中国人“双11”的狂购热情让全世界感到震惊。出现这种消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网购成本低,商品价格低廉

C.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D.国家大力倡导超前消费

13.在如图所示,当居民收入水平处于A点时,政府要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内需,可以

A.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B.创新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C.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商品价格回落

D.引导科学消费,促使消费结构升级

14.街边小店“原地复活”,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地摊经济”的重启,不仅保障了成都近10万人就业,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更给城市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这得益于成都市今年3月15日发布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的新规。5月28日,中央文明办明确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重启“地摊经济”旨在()

①弱化政府管理,激发消费潜力②繁荣市场经济,促进居民消费

③释放经济活力,促进灵活就业④全面放开市场,减轻政府负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的3.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能够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这主要体现了

A.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水平 B.物价影响消费水平

C.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 D.对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16.根据北京市发布的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应急调控预案,当蔬菜供应出现明显下降或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时,政府将实施市场调控、投放冬季蔬菜储备、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发

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措施。下列传导关系正确的是

A.蔬菜供应明显减少→政府发布预警信息→居民增加储备→蔬菜供求趋于平衡

B.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政府投放蔬菜储备→蔬菜出现供过于求→蔬菜价格下降

C.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政府发放临时补贴→困难群体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稳定

D.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政府发放临时补贴→蔬菜供应增加→蔬菜价格涨幅下降

17.要破解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整体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此,除大力发展经济外,还可以实施的举措有

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②提高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

③适当提高税收水平

④努力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汽车的保有量非常低。依据国家相关政策,2019年,我国将推进“汽车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下列反映对“汽车下乡”实施补贴意图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①降低汽车价格

②带动经济发展

③拉动相关产业

④刺激汽车消费

⑤增加汽车供给

⑥降低购车费用

A.②一①一④一⑤B.⑥一④一③一②

C.①一④一③一②D.⑤一①一⑥一③

19.下表为2016年2018年我国“新四大发明”的发展情况

这一经济现象表明

①居民消费体验更加丰富②居民消费心理日趋理性

③居民消费心理攀比从众④居民消费观念不断更新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杠杆就是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而经济去杠杆,简单说就是消除这些以小博大的资金,表现为降低企业负债率、减少金融产品嵌套、减少违规信贷等等。以下对于“去杠杆”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于居民来说,买房首付比例提高、限购、不准抵押贷款

②对于企业来说,在经济下行背景下,继续放任信贷宽松和项目连接上马

③对于政府来说,在棚户区改造方面,要降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④对金融机构来说,限制金融机构理财投资范围,紧缩市场流动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1.统计显示,以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迅猛。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夜经济”的发展

①能发挥其综合带动作用大、关联产业多的作用

②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③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激发内需

④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2.夜间经济作为繁荣城市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市在2019年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天津、成都、济南、青岛等城市也出台了类似的发展政策。发展“夜间经济”()

①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增强消费能力

②能推动服务业发展,助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③会引导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以对接供给侧改革

④能提升就业水平和质量,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3.2018年双十一落下帷幕,数据显示信息、家电及美妆等高端消费和医疗等服务型消费增速较快;另外,高性价比商品备受青睐。由此可见

①消费者消费存在求实心理②收入结构决定消费结构

③消费者消费存在攀比心理④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未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指出,在消费类型方面要更加注重服务消费,在消费时间方面要突出假日和夜间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要加快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在消费区域方面要重点发动县域消费引擎。上述意见的提出是基于()

①收入分配公平促进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优化市场供给将有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③新型消费的出现对产业升级具有引导作用

④扩大消费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主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5.下图所示,当居民收入水平处于A点时,政府要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内需,可以

A.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B.企业创新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C.引导科学消费,促使消费结构升级

D.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商品价格回落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我国居民消费力增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A项符合题意;价格影响消费,但不是居民消费力增强的根本原因,B项说法错误;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是我国居民消费力增强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C项说法错误;居民消费观念影响消费,但不是我国居民消费力增强的根本原因,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

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有根本因素:经济水平、直接因素:收入水平(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和其他因素:物价等;主观因素有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2.D

解析: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意味着消费者更愿意消费,这说明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升,最根本的原因在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说明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持乐观的态度,③④正确。①说法太绝对。消费意愿增强并不一定会使消费品价格走高,②不选。故本题答案选D。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C正确,根据题意,作如下对应分析:让群众“能”消费,是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①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敢”消费,就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收入预期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那就需要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愿”消费就必须③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

ABD不符合题意,与上述分析推理不符;

故选D。

4.C

解析:C

【解析】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消费品安全立法均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①②③正确;大力提倡发展资料消费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无关,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性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物价变动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观因素。

5.A

解析:A

【解析】适合贷款买房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有偿还能力,①②项符合题意;储蓄存款较多的人一般不会选择贷款买房,③项说法错误;不需要房子的所有权的人也不会去贷款买房,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顺应了国民日益增长的金融产品多元化需要,优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创利渠道,也有利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品生产,形成生产--消费--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对引导个人有计划消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也有着极积意义。

6.B

解析:B

【详解】

B:二孩政策带来的婴儿潮,使母婴医疗、玩具、汽车等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这说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B适合题意。

AC:不合题意,AC排除。

故本题选B。

7.D

解析:D

【详解】

AC不合题意,材料曲线不能够说明企业的用工成本问题,也没有体现劳动者劳动技能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B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问题,并非是劳动者与国家之间的分配问题。

D符合题意,图中工资消费曲线a说明劳动者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公平状态,由曲线a向曲线b的不断运动说明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曲线a向曲线b的运动说明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消费总量,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消费总量越小,收入差距越小社会消费总量越大,故曲线a向曲线b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点睛】

方法技巧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和做题经验。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善于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的总体消费水平和全社会的收入差距密切相关。所以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缩小收入差距,故①正确;加强就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④正确;提高银行存款利率,会增强居民的存款意愿,不利于扩大消费,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会增加贷款成本,也不利于扩大消费,故②不符合题意;消费者是否适用信用卡透支消费,需考虑消费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可见,③选项的做法可能会增加银行的坏账,故③错误。故选A。【点睛】

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企业重视自主创新,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又集中表现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进而提升品牌形象,故①正确;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②错误;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信誉,能够使企业做大做强品牌,故③符合题意;增强居民消费预期,与打造知名品牌无关,故④错误。故选B。

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现在全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到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位居全球第一。这说明手机价格和品牌的变化受人们消费嗜好的影响,①适合题意;智能手机的使用,将带来智能手机品牌和价格的进一步分化。这表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手机消费调节手机资源的流向,④适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②颠倒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排除;本题并未涉及生产决定消费,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能够刺激居民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故②正确;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可见,推动供给侧改革,促使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故④正确;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会刺激居民的投资行为,这不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故①不符合题意;提高银行存款利率会吸引居民进行储蓄,这不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比较快;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12.C

解析: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量增大,这是“双11”全民狂购的主要原因,应选C项。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说法错误,超前消费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行为,故排除。答案选C。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D:根据图示,当居民的收入水平处于A点时,居民的消费增速趋于放缓,此时,政府要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内需,可以通过引导科学消费,促使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式来达到该目的。D选项入选。

A:从图中来看,当居民收入水平处于A点时,靠提高居民收入已难以刺激消费,故A错误。

B:选项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B排除。

C:商品的价格是受市场影响的,政府不能降低商品的价格,C错误。

故本题选D。

14.C

解析:C

【详解】

①∶街边小店“原地复活”,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这能便利消费,刺激消费,繁荣市场经济,稳定经济增长,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不仅保障了成都近10万人就业”等信息体现了“地摊经济”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释放经济活力,保障基本民生,②符合题意。

③∶“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并不意味着弱化监管,而是特殊时期采取的政策,③不符合题意。

④∶重启“地摊经济”并不意味着全面放开市场,目的也不是减轻政府负担,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可见,材料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能够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这主要说明了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故C正确;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手的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可见,材料没体现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故A排除;B选项强调的是一般来讲,物价高,消费水平低,物价低,消费水平高,可见,材料没体现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故B排除;预期收入是指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可以取得的收入,可见,材料没体现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故D排除。故

选C。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当蔬菜供应出现明显下降或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时,政府将实施市场调控,投放冬季蔬菜储备、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措施,故传导不是从蔬菜供应明显减少开始,排除A;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政府投放蔬菜储备,但不一定出现供过于求,B错误;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政府发放临时补贴,困难群体收入增加,有利于人民生活稳定,C正确;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政府发放临时补贴,不是增加蔬菜供应,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

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目的表述,要破解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整休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此,可以提高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努力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②④选项入选。①③选项均属于紧缩型的财政政策,不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故排除。选C。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促进消费的相关知识。购车补贴没有降低汽车价格,ACD均传导有误。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可以降低农民购车费用,农民购买汽车需求增加,刺激汽车消费,进而拉动汽车相关产业发展,最终带动经济发展。故“汽车下乡”实施补贴意图的正确传导路径是⑥一④一③一②,本题选B。19.B

解析:B

【详解】

①④: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根据2016年-2018年我国“新四大发

明”的发展情况看出,居民消费体验更加丰富,消费观念不断更新,①④符合题意。

②:“新四大发明”的发展情况不能表明居民消费心理日趋理性,②不合题意。

③:居民使用“新四大发明”不意味着消费心理攀比从众,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0.D

解析:D

【详解】

③④:杠杆就是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而经济去杠杆,简单说就是消除这些以小博大的资金,表现为降低企业负债率、减少金融产品嵌套、减少违规信贷等等。对于政府来说,在棚户区改造方面,要降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有利于降低企业负债率,③符合题意;对金融机构来说,限制金融机构理财投资范围,紧缩市场流动性,能够减少违规信贷,达到“去杠杆”,④符合题意。

①:对于居民来说,买房首付比例提高、限购、不准抵押贷款,不能有效降低企业负债率,①不合题意。

②:对于企业来说,在经济下行背景下,继续放任信贷宽松和项目连接上马,不能实现“去杠杆”,②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1.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保障消费水平。①③:“夜经济”的发展联结了商业与文化、旅游、休闲等,体现了“夜经济”具有综合带动作用大、关联产业多等作用,也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激发内需,①③符合题意。

②:“夜经济”的发展并不等于现代服务业发展,②不符合题意。

④: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夜经济”的发展能降低经营成本的结论,且与现实不符,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B

解析:B

【详解】

②③: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天津、成都、济南、青岛等城市出台了类似的发展政策。发展“夜间经济”能推动服务业发展,会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对接供给侧改革,助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②③符合题意。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发展“夜间经济”不能增强消费能力,排除①。

④:发展“夜间经济”有利于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但与就业水平和质量无关,排除④。故本题选B。

23.B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提高消费水平。①: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高性价比,这说明消费者消费存在求实心理,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收入结构,因而也就不能体现收入结构决定消费结构,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反映的是消费者的求实心理,而不是反映攀比心理,③不符合题意。

④:信息、家电及美妆等高端消费和医疗等服务型消费增速较快,这说明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未变,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4.C

解析:C

【详解】

②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在消费类型方面要更加注重服务消费,在消费时间方面要突出假日和夜间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要加快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在消费区域方面要重点发动县域消费引擎。这是基于生产决定消费,优化市场供给将有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新型消费需求对产业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①:收入分配公平促进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①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④: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5.C

解析:C

【详解】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长也较快。上图所示,当居民收入水平处于A点以后,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额增长速度减缓,A不适合题意;政府要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内需,可以引导科学消费,促使消费结构升级,C适合题意;题干的主体是政府,B不符合题意,排除;引导商品价格回落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C。

完整word版本平行线易错题提高题.doc

1. 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1)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 平面内有 a, b, c 三条直线,则它们的焦点个数可能是. 3. 先阅读,在思考平面内有 5 条直线,无任何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欲使它们只出现7 个交点,怎样安排才能做到? 分析:若平面内 5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得到 10 个交点,而题目中只要出现 7 个交点,这样 就要减少 3 个交点,通常有两种办法: (1)多线共点,但题目中不允许, (2)出现平行线,在某个方向上有 3 条平行线,则可以减少 3 个交点(如图所示) 若在平面内有 10 条直线,无任何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欲使它们只出现 35 个交点,你能根据阅读 后的启发,安排好直线的位置吗?请画图说明 4. 如图,∠ ACB 和∠ 1 是两条直线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角;∠ B 和∠ BDE 是两条直线和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构成的角;∠ A和∠ B是两条直线和 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角. A D E 1 B C

5. 如图,已知∠ E=∠ B+ ∠D ,试说明 AB ∥ CD. A B E C D 6. 如图,∠ B=∠ C,∠ DAC= ∠ B+∠ C,AE 平分∠ DAC ,试说明AE ∥ BC. D A E B C 7.如图,∠ 1= ∠ A ,∠ 2 与∠ B 互余, DE ⊥BC 于点 F,试确定图中有哪些直线会平行? E B A 1 F 2 C D 8. 如图,若 A. ∠ 1=∠ 5 AB ∥CD ,则() B. ∠2=∠ 6 C. ∠ 3=∠ 8 D. ∠ 4=∠ 8 A D 18 2 7 3 6 B 4 5 C

平行线提高题大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综合训练一 1、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 求∠1的度数. 2、已知:如图,CD⊥AB于D,DE∥BC,EF⊥AB于F,求证:∠FED=∠BCD. 3、已知:如图∠1=∠2,∠A和∠F,请问∠C=∠D相等吗?试写出推理过程。 4、已知:如图,∠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EF经过点O且平行于BC,分别与AB,AC交于点 (1)若∠ABC=50°,∠ACB=60°,求∠BOC的度数; 1 A E D C B F

(3)在第(2)问的条件下,若∠ABC和∠ACB邻补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图形,并用а,β 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 5、已知:∠A=(90+x)°,∠B=(90﹣x)°,∠CED=90°,射线EF∥AC,2∠C﹣∠D=m° (1)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1,当m=30°时,求∠C、∠D的度数. (3)如图2,求∠C、∠D的度数(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6、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 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易错题总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易错题总汇 1、(1)60.606这个数的最高位上的“6”在()位上,表示();中间的6在()位上,表示();末尾的6在()位上,表示()。(2)1.45的计数单位是(),1.45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1.450的计数单位是(),1.450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0.3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2.6里面有()个0.1。 (4)8.03是由8个()和3个()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由803个()组成的。 (5)0.65是由()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由()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6)把645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亿。 2、(1)用数字0、1、4、5和小数点,组成下列符合要求的数。 大于5的三位小数:小于1的三位小数: 最大的两位小数:最小的三位小数: (2)用5、3、8三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 从三张卡片中选一张、两张或三张,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自然数? 从三张卡片中选一张、两张或三张,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奇数? (3)用0、0、4、6、5四个数字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数。(每题至少写两个)一个零也不读的一位小数: 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可以化简成一位小数的小数: 3、1元零5分=()元205厘米=()米 3千克80克=()千克900克=()千克 36克=()千克6元90分=()元 650平方米=( )公顷0.621平方米=()平方分米 50吨30千克=()吨300平方千米=()公顷

60平方厘米=( )平方米 50平方千米=( )平方米 4、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书序排列起来。 0.607 0.67 0.706 6.7 0.067 0.076 ( )<( )<( )<( )<( ) 5、比较大小。 0.101○ 100085 1.1○1000 110 5亿○5000万 0.12米○100012米 1007 元○0.7元 3米5厘米○3.5米 0.49○0.489 0.09○0.7 10.04○10.005 6、把下表中的数先改写成以“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再改写成以“亿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最后保留两位小数。 7、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精确到个位。(保留整数) 10.3 9.9 8.546 (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0.07 3.398 49.99 (3)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 7.429 0.33 2.258 8、判断题。 (1)计数单位不同的两个小数,计数单位较大的数大。 (2)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百分之一是千分之一。 (3)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4)0.08千米和80米一样长。 (5)近似数3.5与3.50两个数的精确程度一样。

宜昌市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宜昌市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把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使两个直角顶点重合,两条斜边平行,则∠1的度数是( ) A .45° B .60° C .75° D .82.5° 【答案】C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已知角得出答案. 【详解】如图,作直线l 平行于直角三角板的斜边, 可得:∠3=∠2=45°,∠4=∠5=30°, 故∠1的度数是:45°+30°=75°,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2.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几个( ) (1)12∠=∠ (2)34∠=∠(3)5B ∠=∠ (4)180B BCD ∠+∠=?. A .4 B .3 C .2 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一判定即可. 【详解】 因为12∠=∠,所有AD ∥BC ,故(1)错误. 因为34∠=∠,所以AB ∥CD ,故(2)正确. 因为5B ∠=∠,所以AB ∥CD ,故(3)正确. 因为180B BCD ∠+∠=?,所以AB ∥CD ,故(4)正确.

所以共有3个正确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找准两个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是关键. 3.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70∠=?,则2∠的度数是( ) A .65? B .55? C .70? D .4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170∠=?,得到∠2+∠4=110°,由折叠得到∠2=∠4即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a ∥b , ∴∠3=170∠=?, ∴∠2+∠4=110°, 由折叠得∠2=∠4, ∴∠2=55?,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 4.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 1,l 2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若p ,q 分别是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相交线与平行线_提高练习题

① 2121 ② 12③ 1 2 ④ 《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180=∠+∠ACD D 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 30,第二次向右拐 30 B. 第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C. 第一次向右拐 50,第二次向右拐 130 D. 第一次向左拐 50,第二次向左拐 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CD AB //,且 25=∠A , 45=∠C ,则E ∠的度数是( ) A. 60 B. 70 C. 110 D. 80 E D C B A 432 1E D C B A

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

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 【易错题目】 解方程:13(X-5)=169 错1解:13x-5=169 错2解:13x-18=169 错3解:13x-5x=169 【错因分析】 由于对乘法分配律没有完全理解,在拆括号时容易出错。 【应对措施】 建议不拆括号计算,更简单。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 【易错题目】 一条公路长360m,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甲乙两队每天分别铺柏油多少米? 学生错解: (1)360÷4=90(m) 90÷2=45(m) 45÷1.25=37(m) 90-37=63(m) 答:乙队每天施工37m,甲队每天施工63m。 (2)解:设乙队每天施工x米,那么甲队每天施工1.25x米。 1.25x+x=360 解得:x=160 160×1.25=200(m) 答:乙队每天施工160m,甲队每天施工200m。 【错因分析】 1.错解(1)学生想到了先算出甲乙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接着错误地理解为甲乙两队每天分别施工的米数与速度和的平均数有关,从而出现下面几步毫无理由的解答步骤。 2.错解(2)学生没能理解两队施工的速度和,错误地将360m直接看作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把“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当作多余条件,导致列方程时的错误。 【应对措施】 1.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把数学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包含数量关系的语言对问题进行再叙述,有助于厘清解题思路,有助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分析与说理。 2.加强问题解决后的验算。把错解(2)的解答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解答的结果符合“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但不符合“4天一共铺柏油360m”,从而判断出解答的错误。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二、折线统计图 【易错题目】 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 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 差是多少摄氏度?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平行线与相交线易错题训练

1 l 1 l 2 1 2 3 A D C B B A B C D E E D C B A O F E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G F E D C B A 1 2 3 4 l 3 l 2l 11 2B A 21 E D B A 5 4 32 1 G F E D C B A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演练 一、选择题1、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有( )A.0个 B.1个 C.无数个 D.无法确定 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则(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两条 C. 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D.不存在 3、如图所示,能判断AB ∥CE 的条件是( ) A.∠A=∠ACE B.∠A=∠ECD C.∠B=∠BCA D.∠B=∠ACE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A.62°B.118°C.72°D.59° 5、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B 到AC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 是点D 到BC 的垂线段; D.线段BD 是点B 到AD 的垂线段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7、如图,已知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CD 于E,F,EG ?平分∠BEF,若∠1=72°,则∠2=( )A. 72°B. 54° C.45° D.55°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直线L1,L2,L3相较于一点,交点为O,∠1=∠2,∠3:∠1=8:1,则∠4=( )A. 36°B. 72 C.40° D.45° 9、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 =65°,则∠AED′=( ) A .70° B .65° C .50° D .25° (第10题图) 10、如图,已知 90A C B ∠=°,DE 过点C ,且DE AB ∥,若 55A C D ∠=°则∠B 的度数是()A.35°B.45° C .55° D .65° 11.如图,已知AB C D ∥,若20A ∠=°,35E ∠=°,则 ∠ 12.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且?=∠110A ,则=∠D 13.如图,直线1l ∥2l ,则∠α=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12//l l ,∠1=120°,∠2=100°,则∠3= 15.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 ,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OC ⊥OD ,当∠AOC =30o 时,∠BOD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17.两条非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这3条直线将所 在平面分成 部分。 三、解答题 18.如图,已知12∠=∠,34∠=∠,5C ∠=∠, 求证:AB DE ∥. 19.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求证: ∠EDF=∠BDF. 20、如图所示,已知D E BC ∥,12∠=∠,试说明C D 是 EC B ∠的平分线. 22、如图,AB ∥ED,α=∠A+∠E,β=∠B+∠C+∠D, 求证:β=2α. 23、如图,AB ∥A ′B ′,BC ∥B ′C ′,BC 交A ′B ′于点D ,∠B 与∠B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4、如图,CD ⊥AB 于D ,点F 是BC 上任意一点,FE ⊥AB 于E ,且∠1=∠2,?∠3=80°.求∠BCA 的度数.

七年级直线平行线易错题、经典题分析解答

七年级直线平行线易错题、经典题分析解答 1.有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⑤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分析解答: 选A.此题涉及知识较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最好借助图形来解答.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多,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性质,补角的定义等来一一验证,从而求解.解:①忽略了两条直线必须是平行线; ③不应忽略相等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必须互为反向延长线,才是对顶角; ④举一反例即可证明是错的:80°+60°=170°,170°显然不是锐角,故①③④是错的. ②是公理故正确;⑤根据补角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同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A+∠C=1 80°,则∠C=∠B.等角的补角相等.比如:∠A+∠B=180°,∠D+∠C=180°,∠A=∠D,则∠C=∠B. ∴②⑤是正确的.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分析解答: 选C。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

的两个角是同位角.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此题在于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所以①②④符合要求. 解:图①、②、④中,∠1与∠2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 图③中,∠1与∠2的两条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 故. 3. 如图,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A.1个 B.2个 C.5个 D.4个 分析解答: 选C。位置关系判断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一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 解: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知: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5个.故选C.判断是否是同旁内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一侧,且在两条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 4.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 A.6对 B.8对 C.10对 D.12对 分析解答:

初中数学相交线及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及培优题.doc

一.选择题(共12 小题) 1.如图, AB∥CD,CD⊥EF,若∠ 1=124°,则∠ 2=() A.56°B.66°C.24°D.34° 2.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 CD,∠ 1=120°,∠ 3=40°,那么∠ 2 的度数为() A.80°B.90°C.100°D.102° 3.如图,直线 a∥b,若∠ 2=55°,∠ 3=100°,则∠ 1 的度数为() A.35°B.45°C.50°D.55° 4.如图,△ ABC的面积为 2,将△ ABC沿 AC方向平移至△ DFE,且 AC=CD,则四边形 AEFB的面积为() A.6B.8C.10D.12 5.如图,点 D、 E、 F 分别在 AB, BC,AC上,且 EF∥AB,要使 DF∥BC,只需再有条件()

A.∠ 1=∠2 B.∠ 1=∠DFE C.∠ 1=∠AFD D.∠ 2=∠AFD 6.如图,与∠ 1 是同旁内角的是() A.∠ 2 B .∠ 3 C.∠ 4 D.∠ 5 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 a 与 b 平行的是() A.∠ 1=∠2 B.∠ 2=∠3 C.∠ 3=∠5 D.∠ 3+∠4=180° 8.如图,直线 a、b 被直线 c 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 的是() A.∠ 1=∠6 B.∠ 2=∠6 C.∠ 1=∠3 D.∠ 5=∠7 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 DC与OB交于点 E,则∠ DEO的度数为()

A.85°B.70°C.75°D.60° 10.如图, AB∥CD,AE平分∠ CAB交 CD于点 E,若∠ C=50°,则∠ AED=() A.65°B.115°C.125°D.130° 11.如图, AB∥CD,DA⊥ AC,垂足为 A,若∠ ADC=35°,则∠ 1 的度数为() A.65°B.55°C.45°D.35° 12.如图,直线 a∥ b,∠ 1=85°,∠ 2=35°,则∠ 3=() A.85°B.60°C.50°D.35° 二.填空题(共12 小题) 13.如图,已知 BD∥AC,∠ 1=65°,∠ A=40°,则∠ 2 的大小是. 14.如图,将长方形 ABCD沿 AE折叠,使点 D落在 BC边上的点 F,若∠ BFA=34°,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一、计算公式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4、计算圆木、钢管堆根数公式: 总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层数=底层根数-顶层根数+1 5、三角形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积(面积)等底,则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积(面积)等高,则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 6、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画图、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 二、判断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20米和-20米所表示的距离是一样的。() 3、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6、在小数点后面填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7、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8、近似数2.60要比近似数2.6更精确一些。() 三、填空及解决问题 1、把9、+7、-7、-3、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一盒牛奶包装上写着“净重250±5克”,这盒牛奶的标准重是(),最重 不超过()克,最轻不低于()克。 3、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oC,中午比凌晨上升了2 oC,中午的气温是()。 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变了,()不变;把一个 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变了,()不变。 5、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10分米、8分米和6分米,它的面积是()。 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6、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是8厘米和5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6厘米。 它的面积是() 7、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4厘米,就成为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 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并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 2倍。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倍。 9、一堆圆形钢管堆在一起,它的横截面形状成等腰梯形。已知这堆钢管最上面 一层有8根,最下面的一层有13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 根。求

新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新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1和∠4是内错角 B .∠1和∠3是同位角 C .∠3和∠4是同旁内角 D .∠1和∠C 是同位角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内错角、同位角以及同旁内角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2和∠4是内错角,故本选项错误; B 、∠1和∠ C 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 C 、∠3和∠4是邻补角,故本选项错误; D 、∠1和∠C 是同位角,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 2.如图,点,D E 分别在BAC ∠的边,AB AC 上,点F 在BAC ∠的内部,若 1,250F ?∠=∠∠=,则A ∠的度数是( ) A .50? B .40? C .45? D .13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平行线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

解:根据∠1=∠F, 可得AB//EF, 故∠2=∠A=5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 A.65°B.115°C.125°D.13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B∥CD,∴∠C+∠CAB=180°,∵∠C=50°,∴∠CAB=180°﹣50°=130°,∵AE 平分∠CAB,∴∠EAB=65°,∵AB∥CD,∴∠EAB+∠AED=180°,∴∠AED=180°﹣65°=115°,故选B.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4.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处的∠A是72°,第二次拐弯处的角是∠B,第三次拐弯处的∠C是153°,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B等于() A.81°B.99°C.108°D.12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过B作BD∥AE,

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题(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AB∥CD,CD⊥EF,若∠1=124°,则∠2=() A.56°B.66°C.24°D.34° 2.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的度数为()A.80°B.90°C.100° D.102° 3.如图,直线a∥b,若∠2=55°,∠3=100°,则∠1的度数为() A.35°B.45°C.50°D.55° 第2题第三题第4题第5题 4如图,△ABC的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 5.如图,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A.∠1=∠2 B.∠1=∠DFE C.∠1=∠AFD D.∠2=∠AFD 6.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 A.∠2 B.∠3 C.∠4 D.∠5 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A.∠1=∠2 B.∠2=∠3 C.∠3=∠5 D.∠3+∠4=180° 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 A.∠1=∠6 B.∠2=∠6 C.∠1=∠3 D.∠5=∠7 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

A.85°B.70°C.75°D.60° 10.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 A.65°B.115°C.125° D.130° 11.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 A.65°B.55°C.45°D.35° 12.如图,直线a∥b,∠1=85°,∠2=35°,则∠3=() A.85°B.60°C.50°D.35°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3.如图,已知BD∥AC,∠1=65°,∠A=40°,则∠2的大小是. 14.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若∠BFA=34°,则∠DAE=度.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含答案) 一、填空。 1.体育馆里有篮球a 个,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排球和篮球一共有( )个,排球比足球多( )个。 2.小亮和小光参加100米赛跑,小亮的成绩是12.88秒,比小光快0.14秒。设小光的成绩是x 秒,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x ,其中最小的偶数是( )。 4.如果a+2表示一个偶数,那么a 表示( )数,a+1表示( )数,3a 表示( )数。(填“奇”或“偶”) 5.如果b a 约分成最简分数是3 1,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12 124 3 == =9÷( )=( )(填小数) 7.张老师把12本图书平均分给6个小组,平均每组分到( )本,平均每组分得这些图书的( ),第4本图书占这些图书的( )。 8.电脑绘图时,李老师将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扩大为半径6厘米的圆,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9.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那么圆的半径是( )厘米。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如图,这是爸爸和小明在体育馆游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爸爸和小明都游了( )米,( )先出发,( )先到达。 (2)爸爸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少( )秒。 (3)小明游到( )米的时候速度开始慢下来,在此之前平均每秒游( )米。 (4)爸爸平均每秒游( )米。 二、判断。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 ) 2.真分数一定小于1,假分数一定大于1。 ( ) 3.大圆的圆周率和小圆的圆周率一样,都是3.14。 ( ) 4.一根1米长的绳子,用去2 1 ,还剩2 1米。 ( ) 5.半径2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三、选择。 1.妈妈今年x 岁,小蕊今年(x-26)岁,10年后,妈妈比小蕊大( )岁。 A .16 B .26 C .x-26 D .36 2.两根同样长的木料,第一根用去31,第二根用去3 1米,哪根剩下的多?( )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3.在100克水里面加入5克的盐,盐占盐水的( )。 A . 201 B .211 C .21 20 D .无法确定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AB CD ,AP 平分BAC CP AP ∠⊥,于点P ,若149?∠=,则2∠的度数为( ) A .40? B .41? C .50? D .51? 2.如图,DE 经过点A ,DE ∥B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A B =∠EA C B .∠EAC =∠C C .∠EAB+∠B =180° D .∠DAB =∠B 3.如图,修建一条公路,从王村沿北偏东75?方向到李村,从李村沿北偏西25?方向到张村,从张村到杜村的公路平行从王村到李村的公路,则张杜两村公路与李张两村公路方向夹角的度数为( ). A .100? B .80? C .75? D .50? 4.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F ,FG 平分∠EFD ,EG ⊥FG 于点G ,若∠CFN =110°,则∠BEG =( )

A .20° B .25° C .35° D .40° 5.定义:平面内的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分别为a 、b ,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 ,b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1)的点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F ,90A ∠=?,//EG BC ,且CG EG ⊥于G ,下列结论:①2CEG DCB ∠=∠;②CA 平分BCG ∠;③ADC GCD ∠=∠;④1 2 DFB CGE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7.如图,//AB CD ,PF CD ⊥于F ,40AEP ∠=?,则EPF ∠的度数是( ) A .120? B .130? C .140? D .150? 8.如图,直线//AB CD ,点E 在CD 上,点O 、点F 在AB 上,EOF ∠的角平分线 OG 交CD 于点G ,过点F 作FH OE ⊥于点H ,已知148OGD ∠=?,则OFH ∠的度数为( ) A .26o B .32o C .36o D .42o 9.如图,已知AB ∥CD, EF ∥CD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完整版)平行线练习题【精华版】

平行线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8°,则∠2=_______. 2.已知直线AB CD ∥,60 ABE=o ∠,20 CDE=o ∠,则BED= ∠度. 3.如图,已知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1=60°,则∠2=______度. 4.如图,直线MA∥NB,∠A=70°,∠B=40°,则∠P=_____. 5.设a、b、c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1)若//,// a b 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2)若, a b b c ⊥⊥,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3)若// a b, b c ⊥,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6.如图,填空: ⑴∵1A ∠=∠(已知) ∴_____________() ⑵∵2B ∠=∠(已知) ∴_____________() ⑶∵1D ∠=∠(已知) ∴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7.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OE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2题 P B M A N 第1题 第3题第4题 第6题

8. 如图,已知直线AB 与CD 交于点O ,OE ⊥AB ,垂足为O ,若∠DOE =3∠COE ,求∠BOC 的度数. 9. 如图,直线//a b ,求证:12∠=∠. 10.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 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 11. 如第10题图,当∠B 、∠E 、∠BCE 有什么关系时,有AB ∥DE . 12. 如图,AB ∥DE ,那么∠B 、∠BCD 、∠D 有什么关系?

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 作线段AC 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一数,错误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如图所示,内错角共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C B A D 4 3 2 1A E C D B 3.一副三角扳按如图4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4°,则∠1=( ) A.18° B.54° C.72° D.70° 4.如图,能判断直线AB ∥CD 的条件是( ) A.∠1=∠2 B.∠3=∠4 C.∠1+∠3=180 o D.∠3+∠4=180 o 5.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1=∠2 B.∠B=∠DCE C.∠3=∠4 D.∠D+∠DAB=180° 6.如图3,若AB ∥CD ,则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是( ) A .∠1与∠5,∠2与∠6; B .∠3与∠7,∠4与∠8; C .∠2与∠6,∠3与∠7; D .∠1与∠5,∠4与∠ 8 7.如图a ∥b ,M ,N 分别在a,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 )。 A.180° B.270° C.360° D.540° 8.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 ,那么∠2的度数是( ) A.32o B.58o C.68o D.60o 9.如图,12//l l ,∠1=120°,∠2=100°,则∠3=( ) A .20° B .40° C .50° D .60°

人教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易错题一

2017年03月21日的初中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下列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A.B.C. D. 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有且只有一条B.不存在 C.有两条D.不存在或有且只有一条 3.若a⊥b,c⊥d,则a与c的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相交D.以上都不对 4.已知直线a∥b,点M到直线a的距离是5cm,到直线b的距离是3cm,那么直线a和b之间的距离是() — A.2cm B.6cm C.8cm D.2cm或8cm 5.“如果∠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和∠B相等”是() A.真命题B.假命题 C.定理D.以上选项都不对 6.如图,与∠1互为同旁内角的角共有()个. A.1 B.2 C.3 D.4 7.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b互相平行的是()

A.如图1,展开后测得∠1=∠2 ! B.如图2,展开后测得∠1=∠2且∠3=∠4 C.如图3,测得∠1=∠2 D.如图4,展开后再沿CD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O,测得OA=OB,OC=O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9.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10.一个人驱车前进时,两次拐弯后,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前进,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向右拐85°,再向右拐95°B.向右拐85°,再向左拐85° C.向右拐85°,再向右拐85°D.向右拐85°,再向左拐95°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3)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平行线练习题提高

平行线判定与性质提高题 姓名 1、如图1,AB ∥CD ,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 ) A 、10° B 、15° C 、20° D 、30° 2、如图2,CD AB //,且 25=∠A , 45=∠C ,则E ∠的度数是( ) A 、 60 B 、 70 C 、 110 D 、 80 3、如图3,已知AB ∥CD ,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A )α+β+γ=1800 (B )α—β+γ=1800 (C )α+β—γ=1800 (D )α+β+γ=3600 4、如图4,已知AB //DE ,∠ABC =80°,∠CDE =140°,则∠BCD = 5、如图所示,AB ∥ED ,∠B =48°,∠D =42°, 证明:BC ⊥CD 。(选择一种辅助线) 6、如图,若AB ∥CD ,猜想∠A 、∠E 、∠D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之。 7、如图,AB ∥CD ,∠BEF =85°,求∠ABE +∠EFC+∠FCD 的度数。 8、如图,∠ABC +∠ACB =110°,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EF 过点O 与BC 平行,求∠BOC 。 9、如图,已知AB ∥CD ,∠1=100°,∠2=120°,求∠α。 E D C B A F E D A B F E A O B C α21 F E D C B A A B P C D 图1 E D C B A 图2 A B C D E α β γ 图3 图4 E D C B A

10、已知AB ∥CD ,∠B=65°,CM 平分∠BCE ,∠MCN=90°,求∠DCN 的度数. 11、.如图,CD ∥AB ,∠DCB=70°,∠CBF=20°,∠EFB=130°, 问直线EF 与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2、如图,DB ∥FG ∥EC ,A 是FG 上的一点,∠ABD =60°,∠ACE =36°, AP 平分∠BAC ,求∠PAG 的度数。 13、如图,EF ∥AD ,∠1 =∠2,∠BAC = 70°,求∠AGD 的度数。 14、如右图,光线a 照射到平面镜CD 上,然后在平面镜AB 和CD 之间 来回反射,这时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1=∠6,∠5=∠3,∠2=∠4。 若已知∠1=55°,∠3=75°,求∠2的度数。 15、已知:如图,直线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试求∠P 的大小. N M E D C B A F E D C B A _G _F _P _D _C _B _A A B E P F C D

苏教版五下数学易错题集

苏教版五下数学易错题 集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填空。 在里O填上“>”“<”或“=”。 当X=8时X+X+6○20 ()个1是1。 248 (2)1里面有()个1,1里面有() 个1。 2448 在括号里填一个和已知数不同的数,使 它和已知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所填的数。 19和()12和()27和() 分数单位是1的最小真分数比最小假分数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7 在1、2、4、7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可以组成的真分数有()个,其中最小的真分数是();任选两个数可以组成的假分数有()个,其中最大的假分数是()。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5,这三个数分别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将3米长的木头锯成5段,每段长3 米。() 5 将12个排球分给6个班,每班分得的排球数占排球总数的1。() 6 下面每个分数各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 东华小学五年级学生占全校人数的1 7。 把()看做单位“1”。 用两根绳子测井深,第一根绳子露在井口外的占1,第二根绳子露在井口外的 2 占1。如果两根绳子露在井口外的正好一样长,第()根绳子长一些。 3 A、B、C、D、E五位同学进行乒乓球循环赛(其中任何一位同学都必须和其他每一位同学进行一场比赛),比赛进行了一段时间后,A赛了4场,B赛了3场,C赛了2场,D赛了2场,E赛了()场。 将24和30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 24的因数30的因数 24和30的公因数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0.7里有()个十分之一,是();()(填小数)里有47个百分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