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综述

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综述

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综述
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综述

工业机器人研究综述

摘要: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三个组成部分——主体,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探讨了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驱动系统,并且分析了工业机器人控制策略的种类以及目前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同时,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三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展望,最后总结了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

Review of industrial robots

Abstract:Three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robots - body, control systems and drive systems are introduced. Explores the current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drive system,and analyzed the type of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he current industrial robot control system characteristics.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robots, Proposed Technical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ndustrial robots,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1、工业机器人体系结构

工业机器人一般由主体、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三个部分构成,如图1.1所示。主体即工业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包括手部、腕部和臂部,有的机器人甚至还有行走机构;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驱动系统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主要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

2、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策略

2.1 变结构控制

变结构控制方法对于系统参数的时变规律、非线性程度以及外界干扰等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只要知道它们的变化范围,就能对系统进行精确的轨迹跟踪控制。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过程本身就是解耦过程,因此在多输人多输出系统中,多个控制器设计可按各自独立系统进行,其参数选择也不是十分严格。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快速性好,无超调,计算量小,实时性强旧1。变结构控制本身的不连续性以及控制器频繁的切换动作有可能造成跟踪误差在零点附近产生抖动现象,而不能收敛于零,这种抖动轻则会引起执行部件的机械磨损,重则会激励未建模的高频动态响应——特别是考虑到连杆柔性的时候,容易使控制失效。

2.2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能认识环境的变化,并能自动改变控制器的参数和结构,自动调整控制作用,以保证系统达到满意的控制品质。自适应控制不是一般的系统状态

反馈或系统输出反馈控制,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馈控制,实时性要求严格,实现比较复杂,特别是当存在非参数不确定性时,自适应控制难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即使线性定常的控制对象,其自适应控制也是非线性时变反馈控制系统。

2.3 鲁棒控制

鲁棒控制可以在不确定因素的一定变化范围内,保证系统稳定和维持一定的性能指标,它是一种固定控制,比较容易实现。一般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以一些最差的情况为基础,因此一般系统并不工作在最优状态。鲁棒自适应控制对控制器实时性能要求比较严格。

2.4 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整个控制结构由上往下分为3个层次,组织级、协调级和执行级。其控制精度由下往上逐级递减,智能程度由下往上逐级增加。根据机器人的任务分解,在面向设备的基础级可以采用常规的自动控制技术,如PID控制、前馈控制等。在协调级和组织级,存在不确定性,控制模型往往无法建立或建立的模型不够精确,无法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需要采用智能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以及集成智能控制。

3、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主要包括:机器人动作的顺序控制,应实现的路径与位置控制;动作时间间隔以及作用于对象物上的作用控制。其作用类似于人的大脑,是工业机器人的指挥系统,控制驱动系统使执行机构按照要求工作。如果机器人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该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如果机器人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该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以机器人的单轴或多轴运动协调为目的的控制系统,其结构要比一般自动机械复杂的多。有如下特点:

1.传统的自动机械是以自身的动作为重点,而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更着重本体与操作对象的相互联系。无论多么高的精度控制手臂,机器人必须能夹持并操作物体到达目的位置。

2.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与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密切相关。机器人手足的状态可以在各种坐标下描述,且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基准坐标系,并做适当的坐标变换。

3.即便一个简单的工业机器人,至少也有3-5个自由度。每个自由度一般包含一个伺服机构,它们必须协调起来,组成一个多变量控制系统。

4.描述机器人状态和运动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随着状态的不同和外力的变化,其参数也在变化,各变量之间还存在耦合。因此,不仅要利用位置

闭环,还要利用速度甚至加速度闭环。系统中经常使用重力补偿、解耦和基于传感信息的控制盒最优PID控制等方法。另外,工业机器人还有一种特有的控制方式——示教再现控制方式。即是当需要工业机器人完成某作业时,可预先移动工业机器人的手臂,来示教该作业顺序、位置以及其他信息,在执行时,依靠工业机器人的动作再现功能,可重复进行该作业。

4、驱动系统

4.1 驱动系统种类

工业机器人驱动系统按动力源划分可分为液压驱动系统,气动驱动系统,电动驱动系统和新型驱动系统。

1.液压驱动系统由一般的发动机带动液压泵,液压泵转动形成高压液流(也就是动力),液压管路将高压液体(一般是液压油)接到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转动,形成驱动力。

2. 气动驱动系统则与液压驱动系统相似,不过传动介质不同,利用气体的抗挤压力来实现力的传递。

3. 电动驱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角位移或者线位移的驱动方法。比如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位移或者角位移的驱动方式。

4. 新型驱动系统利用压电陶瓷等材料上施加电压而产生变形的压电效应。

4.2 驱动方式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木安川电动机公司研制开发出了第一台全电动的工业机器人,而此前的工业机器人基木上采用液压驱动方式。与采用液压驱动的机器人相比,采用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机器人在响应速度、精度、灵活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因此,也逐步代替了采用液压驱动的机器人,成为工业机器人驱动方式的主流。在此过程中,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高性能减速机构的发展也功不可没。近年来,交流伺服驱动已经逐渐代替传统的直流伺服驱动方式,直线电动机等新型驱动方式在许多应用领域也有了长足发展。

5.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展望

5.1 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性能的提高

机器人是一种多关节开链式结构,因此,机器人手臂的刚度一般都不高。另外由于构件的尺寸误差和传动间隙的存在,以及机器人手臂末端误差的放大作用,使当前机器人的定位与运动还不能达到很高的精度。度大.精度高的数控机床相比,机器人在工作精度上大为逊色。因此,至今工业机器人在精密装配及其它精密作业中的应用仍受

到了很大的限制。除了精密作业要求高精度机器人以夕卜采用离线编程的工业机器人系统也要求该机器人要具有足够高的定位精度和运动精度。

进一步提高机器人工作精度的主要办法是:提高机器人的加工精度与装配精度,采用无隙传动的减速机构,采用直接驱动电机,通过标定进行机器人的

5.2 误差补偿

通过实时检侧对机器人运动误差进行实时修正,提高机器人手的灵活度和避障能力:当前常用的机器人手肴的灵活度的都不够高,即手臂末端达到某一工作点时。手臂可能采取的姿态是有限的,有时要有很大的灵活度和很强的避障能力.例如。当用喷涂机器人喷涂车身内表面时,要求机器人能将车身内表面的各个角落都喷上漆,必须要有高灵活度机器人手有才行。另外,在有限空间及有障碍的复杂环境中作业的机器人,例如在核电站工作的机器人,也要求其具有高灵活度的机器人手臂。为了提工业机器人手臂的灵活度,主要是采用具有冗余自由度的机器人手臂和在机器人手臂机构上采用膨铰关节及可双向弯曲的手臂。

5.3 提高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响应频率

为了提高机器人作业效率,以及提高具有感知功能机器人的反应速度,就必须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和响应频率,这一点,对装配机器人来说尤为重要。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高强度材料或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机器人手臂,以达到减轻手臂重量和提高手臂动态特性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采用直接驱动电机或其它高性能驱动电机,从控制和驱动方面提高机器人系统的运动速度与响应频率。

5.4 提高机器人手爪或手腕的操作能力、灵活性与快速反应能力

为了使机器人能像人一样进行各种复杂作业,如装配作业、维修作业及设备操作,机器人就必须有一个运动灵活和动作灵敏的手腕和手爪。这一点对装配作业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和在空间站上作业的空间机器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5.5 采用模块化组合式机器人结构

根据优化设计,制造出多种不同尺寸和规格的手臂和连接器模块。用少量的模块可组合成多种机器人配置。这种机器人能进行快速维修,可以实现自动修复。所以,这种机器人结构最适用于空间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等。如这种积木结构能推广用于一般工业机器人,将使工业机器人的成木下降、生产周期及维修周期缩短。

6、结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四大技术的结合。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正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种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如仿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微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农林机器人等。它们从外观上看已经远远脱离了最初工业机器人的形状,其智能和功能也大大超出了工业机器人的范围,更加符合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传统的

机器人是对人体的延伸,一般需要人来操作;而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则是通过感知,由计算机推理进行响应和动作,是对人类智能的延伸。相信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越来越繁重和重要的任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周晓宏,刘红军.基于MATLAB的H。鲁棒控制器设计[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2(3):120一122.

[2] 宋斌,马广富,李传江,谌颖.基于H。鲁棒控制的

扰性卫星姿态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968—970.

[3] 王耀南.机器人控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张兴国,刘明.工业机器人组合式模块化结构设计研究阴.制造业

自动化,2008,(7):30一32、74.

[5] 费燕琼,赵锡芳,徐卫良.机器人模块化的结构设计研究【J】.机器

人.1999,(5).

[6] 韦文求,谢存禧,张铁等.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放性与实时性研究[J].现代制造工

程,2007,(3).

[7] 王天然,曲道奎.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开放式体系结构[J].机器人, 2002, 24 (5):256-260.

[8]王天然,曲道奎.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放体系结构[I].机器人。2002, 24(3): 256-261.

[9]王田苗.走向产业化的先进机器人技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 (10): 24^-25

[10] 定坤,叶声华,任永杰,等.机器人定位精度标定技术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7,28(3):224-227.

[11]黄石生,钱迎雪。基于ART人工神经网络的焊缝跟踪检测算法,机械工程学报,200093-97

[12]薛家祥曾敏,黄石生.弧焊机器人的应用技术.焊接,1999(10)

[13]黄石生,李迪,宋永伦.焊接过程的神经网络建模及控制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0(3)

[14]薛宏涛沈林成,常文森. 方兴未艾的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9(2)

[15] 熊建国.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 才智, 2009,(01) .

[16] 朱彦齐,陈玉芝. 浅谈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J]. 职业, 2010,(08) .

[17] 潘丽霞. 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J]. 山西科技, 2010,(03) .

[18] 毕胜.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J]. 机械工程师, 2008,(07) .

[19] 李瑞峰.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战略[J]. 航空制造技术, 2010,(09) .

[20] 宋慧欣. 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力量[J]. 自动化博览, 2010,(03) .

[21]陆由斌, 赵从虎, 章林, 刘加磊. 工业机器人平衡缸参数的分析与优化[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1,(05)

[22] 库卡发布新一代机器人产品[J]. 机械, 2011,(06)

[23]朱世强,王宣银•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4] 定坤,叶声华,任永杰,等.机器人定位精度标定技术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7,28(3):224-227.

[25] 万鹏.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J]. 品牌与标准化, 2010,(06) .

[26] 赵宇龙. 汽车工业机器人[J]. 现代零部件, 2009,(02) .

[27]工业机器人常用手部典型结构分析[刊,中] /马纲,王之栎//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1,2. —31~32

[28]基于改型随机近似法对模型误差界限进行实验估算[刊,英]/ Krabbes,M.,D?schner,C.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 —2001,32( 2 ) . —207~218

[29] 基于CAN总线的机器人网络互联[刊,中]/孙健,阳如坤,徐方// 电子技术应用. —2001,27( 5 ) . — 53~54 ,79

[30]机器人轨迹精度测试方法的研究[刊,中]/董春,孙迪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1,33( 4 ) . —431~434

[31]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模糊补偿器[会,英] / Chen,W. W.,Mius,J.K. ,Chu ,J.X.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 Vo l . 3) . —2968~2973

[32] 与人共存的机器人停止形态和安全条件[刊,中]/于靖军,毕树生,宗光华// 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学报. —2001,27( 3 ) . —356~360

[33]不完整移动机器人的模糊行为控制器在一类动态环境中的进化学习[刊,英]/ Nanayakkara,D. P.T. ,Watanabe ,K. ,Kiguchi,K.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 —2001,32( 3 ) . —255~277

[34] 动态路径规划中的高速环境表示法[刊,英] /Lam ,S.K. ,Srikanthan,T.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2001,32( 3 ) . —307~319

[35] 协作式Q学习:知识共享问题[刊,英]/Ah- madabadi,M.N.,Asadpour,M.,Nakano,

E. ∥Advanced Robotics. —2001,15( 8 ) . —815~832

现阶段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是高度集成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学科最新科研和产业成果的前沿高新技术产业,是拟建的江苏省(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服务的产业核心和研发的产业立足点。直接影响生活最优化和智能化的机器人技术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技术核心,推进着未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是以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有机融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品质并成功解放了劳动力资源。作为高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机器人技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特点,对学术研究、产业升级、培养创新意识、保障国家安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从根本上为提升机器人技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拓宽了道路,已涵盖国防、航空航天、工业生产、服务、老人康复、教育甚至普通家庭生活,一场新的机器人技术研究高潮和发展契机业已到来。 机器人技术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战略性高技术,充满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Dog 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 在各种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较早,发展最为成熟。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直在牵引着机器人学科的发展,使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工业机器人扩展到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也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机器人不但将在工厂、实验室与人一起工作,还将在车站、机场、码头、交通路口为人们指引路径、回答问题、帮助行人。机器人还将步入千家万户,为老人端茶送水,护理伤病人等等。未来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会如同现时对待计算机一样,即使是短时间的离开都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 机器人化是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技术,针对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诸多瓶颈问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目前汽车制造业是所有行业中人均拥有机器人密度最高的

(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文献综述

工业机器人文献综述 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养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 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己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己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1.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1.1 机器人概念的诞生 机器人技术一词虽然出现的较晚,但这一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早已出现。自古以来,有不少科学家和杰出工匠都曾制造出具有人类特点或具有动物特征的机器人雏形。我国西周时期的能工巧匠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的涉及机器人概念的文章记录,此外春秋后期鲁班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机器人一词由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讽刺剧《罗莎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提出,剧中描述了一机器奴仆Robot。此次Robot被沿用下来,中文译成机器人。1942年美国科幻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现代机器人出现于20世纪中期,当计算机技术出现,电子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的出现及与机器人相关的控制技术和零件加工技术的成熟,为现代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史 在我国目前采用工业机器人的行业主要有汽车行业、摩托车、电 器、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我国作为亚洲第三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从而吸引了大批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加快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t跟踪国际机器人技术的道路,当时以原机械工业部为主,航天工业部等部门联合组织国内的相关研究单位开展了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先后推出了弧焊、点焊、喷漆等多种工业机器人。直到90年代,通过国家863计划等的K77,我国具备t独!)设计不}}生产工业机器人的能力,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产队伍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进入t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最大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赢利为目标的机器人产业开发群体止在形成。尽管国外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为了占领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加大了其在中国的经销力度,但是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以自己独有的市场信息优势、售前售后的服}}c势、针对中国企业的工艺特点的专门化设计优势努力争取自己的市场地位随养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会快速的发展起来,特别重要的是研制单位必须和需求紧密结合,让机器人走进工厂,实现真止的产业化。 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取得t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也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落后随养我国制造业-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量。尤其是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生产和制造、机器人可靠性以及成木等问题,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大负载工业机器人方而,不仅产品长期大量依靠从国外引进,在维护、更新改造方而对国外的依赖也相当严重。 1.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告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 告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告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的80%。未来服务机器人的行业规模或将超过工业机器人,成为新蓝海。 ●预计 ~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累计将达亿元,复合增速将达到22%,中国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速。以清洁机器人为例,”双十一”期间,国内扫地机器人公司科沃斯实现全网销售3.15亿元,其中在天猫商城销售达2.76亿元。这让我们看到了服务机器人在终端消费需求的爆发力。 ●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仅为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而世界最高的韩国达到437。工信部工业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曾透露,国家的相关产业规划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体系要具备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8至10个产业配套集群,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从30到100对应的是3倍以上市场规模的增长。 ●机器人将迎来政策密集落地期,制造强国战略对机器人产业是长期利好。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

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机器人,不但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进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机器人能干的工作也已经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弱交流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渗透到了人类的方方面面。随着需求范围的扩大,机器人结构和形态的发展呈现多样化。高端机器人具有明显的仿生和智能特征,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不断扩展和完善,各种机器人系统逐步向具有更高智能方向演进。 当前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细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处理机器人、喷涂机器人五大类,服务机器人细分为个人、家用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

毕业设计(论文)机器人行走机构 文献综述

重庆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机器人行走机构设计 二级学院重庆汽车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系主任 时间

评阅老师签字:

机器人行走机构 吴俊 摘要:行走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行走机构可以是轮式的、履带式的 和腿式的等,能适应地上、地下、水中、空中、宇宙等作业环境的各种移动机构。本 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着手,介绍了行走机器人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还介绍了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 关键字:机器人行走机构发展现状应用 Keyword:robot travelling mechanism developing current situation application 一,前言 行走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关于行走机器人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首先,要考虑移动方式,可以是轮式的、履带式的和腿式的等;其次,必须考虑 驱动器的控制,以使机器人达到期望的行为;第三,必须考虑导航或路径规划。因此,行走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的综合系统。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形式的选型和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在机器 人机构方面,应当结合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及各种场合的应用,开展丰富而富有创造性 的工作。对于行走机器人,研究能适应地上、地下、水中、空中、宇宙等作业环境的 各种移动机构。当前,对足式步行机器人、履带式和特种机器人研究较多,但大多数 仍处于实验阶段,而轮式移动机器人由于其控制简单,运动稳定和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正在向实用化迅速发展,从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月球车到美国最近推出的NASA 行星漫游计划中的六轮采样车,从西方各国正在加紧研制的战场巡逻机器人、侦察车 到新近研制的管道清洗检测机器人,都有力地显示出行走机器人正在以其使用价值和 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课题国内外现状 多足步行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冗余驱动、多支链、时变拓扑运动机构, 是模仿多足 动物运动形式的特种机器人, 是一种足式移动机构。所谓多足一般指四足及四足其以上, 常见的多足步行机器人包括四足步行机器人、六足步行机器人、八足步行机器人等。 步行机器人历经百年的发展,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以下几个 阶段: 第一阶段, 以机械和液压控制实现运动的机器人。 第二阶段,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的机器人。 第三阶段, 多功能性和自主性的要求使得机器人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研究主要成果 国内多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成果[1]: 1991年,上海交通大学马培荪等研制出JTUWM[1]系列四足步行机器人。JTUWM-III是模仿马等四足哺乳动物的腿外形制成,每条腿有3个自由度,由直流伺服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 人类认识外界信息的80%来自于视觉,而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 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计算机像人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和理解 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特点是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应用,并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机器视觉是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由图像或多维数据中获机器视觉简介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主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再现于人类视觉有关的某些智能行为,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包括数字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1]。 机器视觉强调实用性,要能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的环境,并要有合理的性价比、通用的通讯接口、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其更强调的是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且具有非接触性、实时性、自动化和智能 高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成像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采集与数字化模块、智能图像处理与决策模块以及控制执行模块。通过 CCD或CMOS摄像机将被测目标转换为图像信号,然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并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如面积、 数量、位置和长度等,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1]。 机器视觉一般都包括下面四个过程:

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研究报告两篇

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研究报告两篇 篇一: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研究报告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 我国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1977年,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曹祥康在江苏嘉兴召开了全国性机械手技术交流大会,是我国第一个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大型会议。1983年12月在广州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1985年9月在沈阳成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在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协助制定“七·五”、“八·五”机器人攻关项目的发展规划、机器人的有关标准及“863”科技发展规划。1986年《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规定在自动化领域成立专家委员会,其下设立集成制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两个主题组。1995年8月,国家科技部举办“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应用工程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标志着“智能机器人主题”初步战略目标调整工作完成。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九·五”、国家“863”计划支持的应用工程开发,我国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中,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一汽集团涂装技术开发中心、国家机械局北京自动化所工业机器人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大连贤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太阳高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海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绵阳四维焊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确立为智能机器人主题的9个 国家级产业化基地。此外,大连组合机床所、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公司、国家机械局机械研究院及北京机电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铸锻研究所、昆明船舶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北京精艺公司、哈尔滨风华机器厂、航天测控公司、首钢莫托曼公司、安川北科公司等都以其开发生产的特色机器人或应用工程项目而活跃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上。 表1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单位相关情况 单位名称主要产品系列 研发、生产、应 用情况 备注 国家机械局北 京机械工业自·PG系列喷涂机器 人 ·PM系列自动喷涂 机 ·完成喷涂、包 装码垛、焊接、 涂胶、上下料、 水切割、装配等 ·共装备70多条 自动生产线和 工作站,含170 多台工业机器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是高度集成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学科最新科研和产业成果的前沿高新技术产业,是拟建的江苏省(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服务的产业核心和研发的产业立足点。直接影响生活最优化和智能化的机器人技术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技术核心,推进着未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是以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有机融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品质并成功解放了劳动力资源。作为高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机器人技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特点,对学术研究、产业升级、培养创新意识、保障国家安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从根本上为提升机器人技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拓宽了道路,已涵盖国防、航空航天、工业生产、服务、老人康复、教育甚至普通家庭生活,一场新的机器人技术研究高潮和发展契机业已到来。 机器人技术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战略性高技术,充满机遇和挑战。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 Dog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2014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培养方案机械工程专业是中国矿业大学具有矿山机械工程特色、办学实力很强和办学水平国内领先的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追踪矿山机械大型机电装备前沿理论与技术,依托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机械工程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机械工程、机械基础与CAD 2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山机械工程国家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以及混凝土机械、矿山机械电液控制、特种电梯、矿用特种车辆等4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矿山机械领域卓越工程师的人才需求,制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秉承“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精神,能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矿山机械重大装备领域从事制造、运行维护、管理、设计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机械工程师和矿山机械管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现代科技、经济管理、法律、国防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4.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现代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5.具备初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 6.具备团队合作、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能够在工程实施中进行协调、管理与合作,并在团队中发挥骨干和领导作用。 7.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8.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 三、培养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本科阶段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双导师制的模式。即校内前3年是本科课程学习阶段,与四年制本科的模块共用,第四年到企业实践学习,完成毕业设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本科班计划2个班,60人左右规模。在大学三年级上半学年(即2.5学年)结束前,选定校内指导老师(每3名学生配备一位指导老师),三年级学期末选定企业指导教师。 四、学制、学分与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7年 学分:最低修读189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51学分。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模式分析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产业链及发展模式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领域发展日益精湛。对工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作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装备不仅解放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更加准确的完成规定工作,使得其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 标签:工业机器人: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传统工业的发展速度、质量水平和运输的数据化管理,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高要求,工业机器人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工业出现大量的机器人,用于生产、大规模包装运输、高密度的分拣和数据的快捷处理等,因此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应该有更多的认识。 1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机器人发展慢慢壮大,我国在此背景影响下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刚开始经济水平较低且科技水平不足够导致前十年进展十分缓慢,在历经改革开放等政策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科技水平的不断成熟,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工业机器人通过各个领域的应用实践技术不断趋于成熟,逐渐形成产业化生产基地,并且有大量的研究院以及高等院校参与研发制造,随着经济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在世界机器人领域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同时也是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进口国家。在技术方面,我国制造的的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使得相比造价较低的进口工业机器人市场较小,造成在工业机器人生产只能使用配套进口零部件进行制造。 2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分析 2.1原材料环节 工业机器人的原材料比较简单,包括传统原材料和新型材料两部分。其中,传统原材料主要有:铸铁、铝合金和不锈钢等;而新型材料主要有:树脂、尼龙和碳纤维等。 2.2零部件(上游)环节 零部件(上游)环节主要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以及执行系统等。其中,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是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也是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就开发的难易程度而言,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开发的配套设备,开发难度中等;伺服电机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驱动机构,开发难度中上;减速机是封闭在工业机器人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开发难度最高。

机械手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顺序动作机械手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机电控制 学生姓名:杨忠合 指导教师:郑晓军 完成日期: 2014.03.25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量新产品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 二、研究主要成果 机械手通常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 搬运机械手仿真设计和制作,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由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气缸来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运动及夹紧工件的动作,两个转速不同的电动机分别通过两线圈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小车的进退运动,并利用ADAMS 软件对搬运机械手进行建模,对其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

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代表着未来智能装备的发展方向。推进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期限为2018-2020年。 一、发展现状 按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描述,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包括控制、感知、执行三大模块,缺一不可。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于工业生产过程,如焊接机器人、打磨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服务个人或家庭,如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于特殊环境,如核工业机器人、反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链包括核心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行业应用四大环节。其中,核心零部件又包括

减速器、控制器、驱动器、伺服电机和传感器。 机器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随着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机器人产业发展也成为科技研发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由于机器人涉及学科门类较多,是现代科学综合水平体现,所以机器人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代表,大力发展有助于推动整个国家制造业提质增效,促进国家整体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意义重大。一是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应用有利于推动我国智能产业的兴起;二是机器人产业应用促进我国工业制造业从人力密集型向自动化生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口红利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三是机器人产业能够有效弥补我国逐步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带来的财政冲击。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机器人得到了一定发展。根据国际工业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9万台,同比增长4.4%,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中,中国市场机器人年销量达到8.5万台,同比增长23.5%,占全球总销量的32.8%。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首次突破10万台。预计到2019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将达到41.4万台,中国市场机器人销量可达28.5万台。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

攀爬机器人文献综述

攀爬机器人文献综述 攀爬机器人文献综述 对攀登机器人结构点性能计算和实验的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并联攀爬机器人性能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从而避免结构框架上的节点。为了避免结构节点,攀爬并联机器人可以取得某种确定的动作。一系列的动作组合起来,可以方便沿着结构节点的攀登运动。必须对并联攀爬机器人的姿态予以研究,因为在其独特的配置下,姿势能够驱动机器人。此外,需要对执行机构为了避免机构节点而产生的力进行评估。因此本文的目的要表明,Stewart–Gough 并行平台能够作为攀爬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相反,并行攀爬机器人能后轻易而优雅地避免结构节点。为了支持第一部分中描述的模拟结果,实验测试平台已经发展到围绕结构节点对并联攀爬机器人地动力性能进行研究。获得的结果非常有趣,显示了潜在的在工业中使用平行S-G机器人作为攀岩机器人的存在。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动力学、并联机器人、奇点

一简介 当需要在一些危险或者难以到达的地方执行任务时,具有在不同结构上攀爬和滑行能力的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检查和维修金属桥梁、通信天线以及深入核工业结构内部过程中使用的机器人。通常,这些类型的金属结构是由聚合在一起的杆构成,是一种联合机械,每一个都可以描述为棱柱元素变截面和尺寸的扩展。所有这些元素组合产生晶格不同的几何结构,其中结构性因素在不同点的结合称为结构节点。这类结构的尺寸和形状取决于它应用的设计。在这一类型设置中不同任务的机器人化已经被广泛地记载在文献中。在许多情况下,有人提出使用连接机构和多腿机器人来实现位移的随即移动。另外,许多这些机器人是被设计用来在墙壁或管道攀爬和工作。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案在机械上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在运动控制方面有高水平的发展和阐述。一种用来给双层底部板件焊接的机器人正在研制当中。该型机器人是由一种有选择顺应性装配机器手臂配置的四足机器组成。该机器人通过抓住加强筋移动,但由于其几何结构不能移动通过结构节点。Balaguer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复杂的三维金属基结构的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毛毛虫“的概念来取代这些结构,并实时生成控制设计从而确保稳定的自我支持。Longo建议一个城市侦察双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在表面上实现交替移动,并且小到足以穿越密闭空间。Minor and Rossman 提出了一种有腿的机器人,能够通过移动其身体从而产生推力。这些机器人的结构让它们沿着管道和梁结构,并通过内爬管道,但机器人不能够避免节点。在本篇论文中提出的机器人能够围绕结构节点移动。 对于位移和攀爬金属结构的最优解问题在理论上是基于一种原理,动力执行机构是机器人结构的一部分,直接连接到并联机器人地末端,并用一种几何技巧克服了用于微小运动时的障碍。此外,机器人要轻便,机械结构简单,具有大的载荷和高速运转能力。这些条件基本都是由并联机器人实现。基于这个原因,用一种改进的的并联机器人作为攀爬机器人完全是有可能的。 基本上,并联机器人用于攀登必须用适当的夹具系统改变两个环中的一个,并取代另一个环,并通过预先设定的位移方向实现几何构型的动作。对并联机器人而言,这个过程简单且自然。

自动化实验室实习参观报告

自动化实验室实习参观报告 自动化2班朱晓彤在开学后不久,学校便组织了我们大一新生进行实验室的参观,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学校设备装置以及各种实验仪器的相关属性。这次参观,虽然见到的只是些机械,但让我增长的见识却比一次旅游都要大的多。 大学自动化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践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系统学习基本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是专业实验和毕业设计的基础。大学自动化实验课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验课的教学要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作风的目的。 自动化实验中心根据教育部精神,在教学改革中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配合开放式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树立了以学生为根本,以创新为目标,确立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教学工作为中心地位”的指导思想和以“以培养学生为本、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改革思路。将实验教学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计划等相结合,保持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总体部署,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改革,完成原定建设目标,构建了逐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1)已构建了由专业基础型实验、设计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分明、比例结构科学合理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体

系。合理调整实验项目,安排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通过独立设置实验课程,使实验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增加开放实验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积极参与科研或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中心在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第二课堂,拓展实验教学空间和途径,延长实践教学时间,解决实验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注重引入新的实验技术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意志作风。 (3)实现了资源优化整合,加强统筹管理,面向全校11个相关专业以及校外兄弟院校,对校内外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发挥了实验中心的最大效益,促进了实验中心的建设和高水平师资的培养。 近两年来,中心先后投入750多万元新增建设机器人实验室、数控装备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中央控制实验室、动力模型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包括原有的自控原理与计算机控制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拖动实验室、网络化运动实验室、网络化过程控制实验室、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室、继电保护与数字调速实验室实验室、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等共计15个实验室组成。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觉得与我们自动化相关性较强的实验室

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573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5736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2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帮助人类完成除生产制造加工过程以外的设备。服务机器人包括专用服务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其中专用服务机器人是指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如核电站事故检测与处理机器人、极地科考机器人、反恐防暴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指服务于人的机器人,如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清洁是服务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主要应用有家用吸尘器、公共建筑地板清洗机和大型建筑物的擦窗机器人和外墙清洗机器人等。2012年全球家务机器人销量达到196万台,同比增长15%,预计到2015年全球家务机器人销量将达到300万台。 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沈阳、哈尔滨、广州、江苏、西安等地。 2012年4月,中国科技部正式印发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三五”服务机器人重点专项安排公共安全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医疗康复机器人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4个方面任务。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纵观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可以发现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服务机器人的商业

《经营的本质》读书笔记

创业者:一定要搞懂经营得本质 作者:清雨2017年9 陈春花教授就是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得管理学教授,原新希望六与集团董事长、CEO。陈教授有深厚得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在华南理工大学担任MBA教授时,深度研究中国企业得经营管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与视角来剖析企业及企业家们遇到得管理问题。 《经营得本质》从“客户价值”“成本”“规模”“利润”四个企业经营得基本元素来解析日常经营过程中得种种问题。 客户价值就是客户能感知并获得得价值总合,就是产品、服务、品牌得最终成效。产品就是企业与客户沟通与价值联系得媒介与桥梁,传递了企业对客户需求得理解,并以客户希望得方式呈现出来。服务就是一个强有力得客户关系与价值纽带。企业提供得服务不能就是企业产品瑕疵得弥补,更不就是普通得社会社交性拜访。服务应当以客户愿意付费为标准,提供客户真正想要得解决方案。 服务应当以客户为中心,深入了解客户得需求,从客户当前得短期需要,到中长期得需要都要考虑。企业应当综合分析客户得产品需求、决策体系、客户得竞争对手、客户得客户、客户得价值链得需求传递机制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提出长期得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额外得价值,帮助客户获得独特得竞争优势。 以客户为中心得服务体系建立,第一步就就是要从销售部门开始。重新调整销售策略,指导全体销售人员与管理层,树立倾听客户心声,梳理客户价值链条,提供客户超额价值得营销战略。在当前得买方市场中,仅仅依靠价格就是很难获得客户长期得认可得。我们必须先人一步得构建适应市场环境与客户变化得运营机制,这才就是客户愿意服务,也愿意长期深度合作得根本原因,这样,企业就从供应商

转变为战略性合作伙伴,共同分享成长带来得长期利益。 关于“成本”,就是企业从始至终都关注得核心元素。成本就是企业得基石,也就是企业价格与利润得分界线。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应当定义为:为提供客户所需得产品及服务所需支付得所有代价之与。这个成本包含了原材料、生产过程得损耗、人力资源、管理支出、隐形得支出、声誉、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成本包含可测算与不可测算得两部分,有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分,而且与企业得经营规模有强相关性。 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无限制得追求最低成本,我们应当追求合理得成本。最低成本必然导致产品与服务得质量喝效率低下,形成企业经营得恶性循环。只有合理得成本,提供高质量得产品与服务,这样得策略才就是正向得,积极得经营策略。 规模就是大多数企业家都在追求得。规模得合理性十分重要,企业必须坚持合理得增长,在细分市场领域,保持竞争力,但就是不盲目得扩大生产、销售、服务得规模。规模得扩大必然导致成本得增加,削弱利润率,甚至威胁企业得现金流稳定。中国有很多企业都就是因为非理性得扩张,扩大营销支出,特别就是广告费用支出,企业现金流断流,导致整个企业崩盘。这就是一定要引起警惕得事情。规模得合理性,还体现在企业在生态链中,所处得位置与上下游得关系紧密程度;更重要得就是企业本身得管理能力与财务支撑力,能否保证企业获取健康得增长:即保持技术、产品、服务、经营模式得领先,获取行业较高水平得投资回报率。 利润就是企业得血液。每个行业得利润水平就是跟竞争程度直接相关,也跟该行业得发育阶段相关。一个行业从新兴到成熟,再到衰败,利润率就就是一个斜率不同得抛物线。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1、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延续 (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25万台 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急剧下滑。20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由2009年的谷底恢复。 2011年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自1961年以来的行业顶峰,全年销售达万台。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万台,略有回落,主要原因是电气电子工业领域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汽车工业机器人销量延续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制造业产能自动化水平提升,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我们估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 (2)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2700亿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估计1600亿元。 估计2013年至2017年,包含本体和集成在内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3)预计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接近500亿 根据IFR数据,2012年全球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73亿元,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208亿元。目前看公共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走在前面,市场容量更大。 预计2013-2017年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增长率为7%,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接近500亿元。如果智能家居算是广义的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会大很多。 2、全球机器人行业布局:日欧产业优势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与存量 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以中欧美日为主。日、美、德、韩、中五国存量占全球比例达%,销量达%。 截至2012年底,全球机器人累计销量达到247万台。机器人平均使用寿命为12年,最长15年。估计现在全球机器人存量在120万台-150万台之间。 分区域看,亚洲/澳洲增幅达到9%。亚洲增幅主要由中国需求拉动,因为中国2012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幅达到30%。 分生产地和消费地看,日本是唯一的工业机器人净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能,占据全球机器人产量的66%。机器人消费地最大的区域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占比约34%,而且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2)全球工业机器人与机床行业销量的对比 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反映各国机器人使用情况。这个比例的上升在

2019-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9-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一、机器人行业基本情况 (4) (一)机器人定义 (4) (二)机器人分类 (5) 二、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7) (一)行业发展政治环境 (7) (二)行业发展经济环境 (11) (三)行业发展社会环境 (13) (四)行业发展技术环境 (15) 三、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8) (一)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18) 1.工业机器人产销情况 (18) 2.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 (20) 3.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结构 (20) (二)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22) 1.服务机器人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 (22) 2.市场参与度提升,聚焦家用服务领域 (23) 3.特种机器人应用垂直度高,国家政策积极推动 (23) 四、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 (24) (一)机器人产业链总体概述 (24) (二)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分析 (25) 1.减速器 (25) 2.伺服系统 (25) 3.控制器 (25) 4.传感器 (26) (三)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分析 (26) (四)机器人产业链下游分析 (26) 1.应用深度 (27) 2.应用广度 (27) 3.本土系统集成企业规模偏小 (27) (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8) 1.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高,应用范围扩大 (28) 2.机器人赋能柔性制造 (28) 五、中国机器人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29) (一)现存问题 (29) 1.机器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9) 2.产业标准缺失,产品良莠不齐 (30) 3.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国外存有差距,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30) 4.企业经营困难重重,生存压力大 (31) 5.专业人才缺失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2) (二)对策建议 (32) 1.强化机器人产业顶层设计,推进中高端化发展进程 (32) 2.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