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专题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化学专题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化学专题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化学专题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关键词] 1.常用仪器:量筒、滴定管、天平、容量瓶、干燥管、漏斗、蒸发皿、坩埚。

2.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存放、试纸的使用、检漏、定容、验纯、赶气泡、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蒸馏、配制溶液。

3.物质的检验:(1)阳离子:NH+4、Fe2+、Fe3+;(2)阴离子:Cl -、SO2-4、CO2-3、HCO-3;(3)气体:NH3、SO2、Cl2。

4.气体制备:原理、装置。

5.实验安全:防倒吸、尾气处理。

一、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在上述仪器中:

1.写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2.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以垫石棉网加热的是____________,存在0刻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前需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其中可用于物质分离的是________,可用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是________,量取10.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4.用仪器⑨称量药品时其精确度为________。

答案 1.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球形冷凝管

2.⑩⑤③④⑧⑨

3.①②③④①②③

4.0.1 g

二、药品的存放和取用

在下列药品中:①FeSO4溶液②AgNO3溶液③金属钠④氯水⑤氢氧化钠溶液⑥浓

硝酸⑦亚硫酸钠固体

1.应保存在广口瓶中的是________,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的是________。

2.在空气中放置因O2易变质的有________;因CO2变质的是________。

3.不能保存在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的是________。

4.取出使用后有剩余可再放回原试剂瓶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③⑦②④⑥ 2.①③⑦⑤ 3.⑤ 4.③

三、基本实验操作

1.有以下四种试纸:①石蕊试纸②pH试纸③淀粉-KI试纸④品红试纸

(1)可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是________。

(2)检验氯气时常用________。

(3)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时常用________。

(4)可用于溶液pH测定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②(2)③(3)④(4)②

2.在①分液、②过滤、③蒸发、④蒸馏(或分馏)四种分离方法和装置图(如下)中,根据要求选择对应的操作名称和装置。

(1)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固体和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2)②a(3)④d(4)③b

高考题型1化学实验注意事项陈述性判断

1.(全国卷Ⅰ,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答案C

解析A项,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离应使用分液漏斗,错误;B项,NO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其密度也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错误;C项,氯化铁易水解,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可防止其水解,正确;D项,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得到的Cl2中含有水蒸气,错误。

2.(海南,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B

解析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应竖直悬滴,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否则再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另外也会使试剂粘到试剂管壁上,B项错误。

1.熟悉并正确使用典型仪器

分液漏斗(检漏;注意分液操作);蒸馏烧瓶(有支管;蒸馏或作反应器);容量瓶(检漏);滴定管(检漏;润洗;0刻度;酸碱不混用);锥形瓶(中和滴定时禁润洗);蒸发皿(浓缩或蒸发);坩埚(固体高温灼烧);干燥管(固体试剂除气体中杂质)。

2.熟悉基本操作和常见气体制备

试纸的使用[pH试纸(不可润湿),石蕊试纸(红、蓝),品红试纸,淀粉-KI试纸等];溶液配制(胶头滴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固液加热),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固液或液液)。

3.化学试剂的保存

4.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

过滤(除去不溶物);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考向1仪器和药品使用的正误判断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3)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NaOH溶液冲洗(×)

(4)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碎瓷片(√)

(5)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6)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7)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8)称取2.0 g NaOH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9)配制FeCl3溶液的实验操作是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10)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11)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12)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13)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该溶液润洗(√)

(14)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15)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16)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锥形瓶、碱式滴定管(×)

(17)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50 mL,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容量瓶、分液漏斗、胶头滴管(×)

(18)氢氟酸或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考向2分离提纯操作的注意事项判断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2)用渗析法分离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混合液(√)

(3)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4)用升华法分离碘单质和沙子的混合物(√)

(5)用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6)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7)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8)升华、萃取、重结晶等操作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纯碱: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B.蒸发浓缩时,若有较多晶体析出,即可停止加热

C.除去CO2中的少量的HCl:将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分离Fe2O3、Al2O3的操作依次为用碱溶液或酸溶液溶解、过滤、灼烧

答案B

解析A项,能除去杂质纯碱,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CaCl2,错误;C项,NaOH溶液可吸收CO2,错误;D项,若用过量的NaOH溶液溶解Fe2O3、Al2O3的混合物,过滤后可得到Fe2O3和NaAlO2溶液,灼烧NaAlO2溶液时无法得到Al2O3,同理分析可知用过量的酸溶解两种混合物也无法经题述三步操作分离得到两种氧化物,错误。

4.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用加入过量氨水并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AlCl3

B.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加入AgCl后再过滤

C.向MgCl2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可除去杂质FeCl3

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答案B

解析A项,加氨水后过滤虽能除去Al3+,但会引入NH+4,错误;B项,Na2S和AgCl反应生成Ag2S沉淀和NaCl,过滤除去Ag2S和剩余AgCl,即可得到NaCl溶液,正确;C项,虽然CaCO3粉末可促使Fe3+彻底水解形成Fe(OH)3沉淀,但又会引入新杂质Ca2+,错误;D项,铁粉与CuCl2反应生成FeCl2,且足量的铁粉可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错误。

高考题型2装置图及操作示意图的评价

1.(北京理综,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答案C

解析A项,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操作,错误;B项,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操作,错误;C项,箅渣取液应属于过滤操作,正确;D项,灌装是转移液体操作,错误。

2.(天津理综,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A项,电石与水反应过快,应采用分液漏斗滴加饱和食盐水来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项,锥形瓶与接收器之间应与环境相通,以平衡压强,这样构成密闭环境使液体无法流下,会造成危险,错误;C项,HCl可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而除去,SO2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正确;D项,K2Cr2O7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乳胶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

3.(江苏,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NH4Cl在试管底部分解为NH3和HCl,温度降低又会生成NH4Cl,无法得到NH3,A 错误;通入CO2的导管应长进短出,B错误;CO2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生成NaHCO3沉淀:NH3+NaCl+CO2+H2O ===NaHCO3↓+NH4Cl,可用过滤方法分离NaHCO3,C正确;加热NaHCO3会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同时装置中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D错误。

1.熟悉广口瓶的多种用途

广口瓶与导气管连接后可有多种用途(装置如图):

(1)洗气瓶:A进B出,如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2)贮气瓶:广口瓶中盛满液体,B进A出,如多余的有毒气体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贮存。

(3)集气瓶:若A进B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O2;若B进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

(4)安全瓶:在气体的制取与性质验证实验中连接该装置(瓶中不盛放任何物质),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安全瓶的作用(此时广口瓶中A管同B管一样短)。

2.牢记常见的防倒吸装置

3.“五查法”速解装置图评价题

(1)查实验装置中的仪器的使用和连接是否正确;

(2)查所用反应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

(3)查气体收集方法是否正确;

(4)查尾气吸收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确;

(5)查实验目的与相应操作是否相符,现象、结论是否统一。

考向1实验安全与操作规范

1.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仓库发生爆炸,该危化品仓库中储存有大量氰化物。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氰化物容器上的是()

答案A

解析氰化物是含有氰基(—CN)的物质,如氢氰酸(HCN),有很强的毒性,装有氰化物的容器上应贴上剧毒品标志。

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项,易引起火灾;B项,托盘天平精确度不够;D项,应用最接近所量液体体积规格的量筒(10 mL)。

3.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答案B

解析A项,胶头滴管应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错误;C项,立即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错误;D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

考向2装置图操作、目的评价

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对装置①,双手移走后,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

B.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D.对装置④,上下移动a管后,a、b两端液面仍相平

答案D

解析④上下移动后,a、b两端液面相平说明b端上部气体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强,因而漏气。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答案A

解析因为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加以分离,由此判断A 项错误;B项体现了萃取的原则: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两种液体中溶解度相差较大,因此B项正确;C项吸收氯气一般用NaOH溶液,但不唯一,只要能与氯气反应即可,C项正确;D项粗盐提纯包含两个步骤:过滤和蒸发结晶,D项正确。

6.(四川、重庆理综组合题)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错误;B项,Cl2和HCl都能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CO2,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应通过饱和的食盐水,错误;

C项,食盐水呈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左侧试管中的压强减小,导致右侧导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正确;D项,用消石灰Ca(OH)2而不是CaO与NH4Cl反应制氨气,同时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考向3实验步骤中原理、仪器选择,操作规范的判断

7.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将茶叶灼烧成灰,选用①②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⑩

答案B

解析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坩埚,而坩埚加热时需用泥三角支撑,然后放在三脚架上,三脚架的下面应放酒精灯,选用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A项正确;溶解固体并加蒸馏水稀释,所需仪器为烧杯和玻璃棒,用不到容量瓶,B项错误;过滤所需的实验用品为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和带铁圈的铁架台,C项正确;检验Fe3+的试剂为KSCN溶液,所需仪器为试管和胶头滴管,D项正确。

8.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答案C

解析A项,利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需要加热,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B项,洗气装置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且Cl2和HCl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项,MnO2不溶于水,MnCl2能溶于水,因此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正确;D项,加热蒸干时MnCl2会发生水解:MnCl2+2H2O△Mn(OH)2+2HCl↑,无法制得MnCl2·4H2O。

9.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之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答案D

解析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为减少的氧元素的质量,U形管的质量差为对应生成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即为氢元素的质量。A、B项测得氧元素的质量为真实值,水的质量偏大,则氢元素质量偏大,故有m(H)∶m(O)>1∶8;若Ⅱ装置中有水冷凝,

则使测得水的质量减小,设冷凝水质量为m ,则氢质量减小m

9,但Ⅱ装置质量增加m ,则测

氧O 质量减小m ,由于m (H)∶m (O)=1∶8,若设m (H)=n ,则m (O)=8n ,则测得m (H )

m (O )=

n -

m 98n -m =18+m 72(8n -m )>18

。 高考题型3 表格分析型实验题

1.(全国卷Ⅱ,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 项,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 3溶液中生成Fe(OH)3沉淀,而Fe(OH)3胶体的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出现红褐色,错误;B 项,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MgCl 2水解产生的HCl 易挥发,将MgCl 2溶液加热蒸干生成Mg(OH)2,故由MgCl 2溶液制备无水MgCl 2要在HCl 气流中加热蒸干,错误;C 项,铜与稀硝酸反应,应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Cu 粉中混有的CuO ,错误;D 项,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利用反应的现象:反应剧烈的是水,反应平缓的是乙醇,可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正确。

2.(四川理综,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 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SO 2或CO 2,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CO 2-

3、HCO -

3、HSO -

3、SO 2-

3中的一种或几种,错误;B 项,常温下,铁片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即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进一步被氧化,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C 项,淀粉遇I 2溶液才变蓝,要检验KIO 3,需要先将IO -

3转化为I 2,错误;D 项,苯酚钠与乙酸反应生成苯酚,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苯酚,正确。

3.(上海,15)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 项,NH 3的制备可以采取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说明NH 3为碱性气体,正确;

B

项,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性,可以制取HCl 气体,pH 试纸变红,则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正确;C 项,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制取Cl 2,Cl 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液检验,试液变蓝,说明KI 转化为I 2,则说明Cl 2有强氧化性,正确;D 项,SO 2使品红试液褪色体现的是SO 2的漂白性,错误。故选D 。

1.常考物质检验方法总结 (1)气体检验

(2)离子检验

2.解答有关表格分析型实验题的思维模型

第一步:明确题干信息,掌握题目要求。

属于“因果关系型”、“结论与操作相关型”、“方法原理应用型”等的哪一类型。第二步:认真阅读表格要素,明确表格各栏目信息。

(1)判断原理与现象或结论解释的关系。

(2)判断“目的—仪器—试剂”的合理性。

(3)判断“仪器(或用品)”与“实验”的对应性。

(4)判断“分离、提纯方法”与“原理”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逐项判断,不遗漏任何信息。

多用排除法、特例法等。

考向1分离提纯型

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若直接加热,碘除了受热升华外,还有一部分能与铁反应;选项B中应用饱和NaHCO3溶液除CO2中的HCl气体;选项C中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会发生完全水解。

2.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A项中需要过滤,用NaOH还会引入Na+杂质;B项中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比较;C项中缺少锥形瓶和酸碱指示剂、碱式滴定管。

3.利用各项中的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分离Br2和CCl4的液态混合物

B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C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

D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

NaI

答案D

解析Br2易溶于CCl4而难溶于水,Br2易挥发,分离Br2与CCl4应该采取蒸馏的方法,蒸馏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A项错误;过滤操作中要用到漏斗,B项错误;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时,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C项错误;向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溴水,发生反应2NaI+Br2===2NaBr+I2,再向溶液中加入CCl4萃取溴和碘,分液后即可得到纯净的NaBr溶液,D项正确。

考向2原理探究

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相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A 向盛有0.5 mol·L-1 Fe(NO3)2溶液

的试管中加入0.5 mol·L-1的

H2SO4溶液

在试管口处出现

红棕色气体

溶液中NO-3被Fe2+还

原为NO2

B 向PbI2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0.1

mol·L-1的K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说明PbI2的饱和溶液

中存在Pb2+

C 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0.1 mol·L-

1的CuSO4溶液,振摇

沉淀变为黑色

ZnS沉淀转化为CuS

沉淀:ZnS(s)+Cu2+

(aq)CuS(s)+Zn2+

(aq)

D 用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1 mol·L

-1的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醋酸溶液对应的

灯泡较暗

醋酸是弱电解质

答案A

解析在试管口处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生成了NO2,这是由于NO在试管口被氧气氧化,故A项错误;PbI2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PbI2(s)Pb2+(aq)+2I-(aq),向PbI2饱和溶液中滴加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平衡逆向移动,说明PbI2饱和溶液中有Pb2+存在,故B项正

确;沉淀变为黑色,则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故C项正确;用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1 mol·L-1的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说明醋酸电离程度较小,为弱电解质,故D项正确。

5.下列各选项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二者有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C

解析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反应,A项错误;铁在氯气中点燃,无论铁的量是多少,其产物都是三氯化铁,B项错误;氧化性的强弱不能根据电子得失的多少来判断,应该根据电子得失的难易程度来分析,D项错误。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项,Na2CO3固体加热不会分解,试管内壁没有水珠,错误;B项,铜与稀硝酸发生

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 项,少量氯水与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2+2I -===2Cl -

+I 2,淀粉遇I 2变蓝色,正确;D 项,H 2O 2能把Fe 2+

氧化为Fe 3+

,说明Fe 2+

具有还原性,不能说明Fe 2+

具有氧化性,错误。 考向3 物质的检验

7.下列实验操作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检验溶液中有无NH +

4时,需要将溶液与碱溶液共热,若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NH 3,说明溶液中有NH +

4,否则,溶液中无NH +

4,A 项错误;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溶液中可能存在SO 2-

3或HSO -

3,B 项错误;Na +

的焰色为黄色,观察K

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含Na

,可能含K +,C 项正确;没排除Ag +、SO 2-3、HSO -

3的干扰,D 项错误。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