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凤仙花》 (2)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17
凤仙花-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凤仙花的外形、颜色、花期等特征;•理解凤仙花的生长习性及蔓延方式。
2.能力目标•能观察、描述、比较凤仙花的特征,并作出简单的分类;•能绘制凤仙花的生长方式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比较,了解凤仙花的特征及分类方法;•让学生掌握凤仙花的生长方式及生长习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凤仙花的特征,并分类;•让学生绘制凤仙花的生长方式图。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很美的植物——凤仙花。
你们知道凤仙花长什么样子吗?我们先看一下这张凤仙花的照片。
(出示凤仙花的照片,让学生观察)2.讲解(15分钟)我们知道,凤仙花原产于南美洲。
它的花有很多种颜色,比如红色、黄色、橙色等。
这个季节,凤仙花开始开花,所以它也被叫做“夏日之花”。
让我们来看一下凤仙花的特征。
凤仙花是一种藤本植物,长得像藤蔓一样。
它有很多小花组成,每个小花都很小,但是很美丽。
花瓣呈漏斗状,叶子是三角形的。
凤仙花有一种很特别的生长方式,就是从别的树或墙上爬过去。
它的藤条可以蔓延得很厉害,所以在自然界中,凤仙花常常在别的植物上生长。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凤仙花的分类。
根据颜色不同,凤仙花可以分成红色、黄色、橙色等几种。
请大家看一下这些凤仙花,你们觉得它们属于哪一类?(出示红色、黄色、橙色凤仙花的图片,让学生分类)3.操作(20分钟)现在,我们要来练习绘制凤仙花的生长方式图。
请大家思考一下:凤仙花是怎样生长的?为了方便大家画图,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
(教师示范绘制凤仙花的生长方式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
请大家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绘制凤仙花的生长方式图。
(教师帮助学生绘制)4.总结(5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凤仙花的特征和分类方法,还学习了凤仙花的生长方式并进行了绘图。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旳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旳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旳过程。
2、我们熟悉旳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旳新生命, 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裔。
不一样植物旳种子, 它们旳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性各不相似。
但种子旳里面是相似旳, 均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 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旳环节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 1.要挑选那些饱满旳、没有受过伤旳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旳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旳小坑后再用土盖上, 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旳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 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旳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旳变化过程呢?(1)在透明玻璃杯旳内壁垫几层纸巾, 装进某些土壤, 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旳中间(不一样旳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 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测、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旳观测活动, 要做好管理、观测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测, 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旳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旳生长速度较快。
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旳作用: 1、吸取土壤中旳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通过科学家数年旳研究, 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 满足植物生长旳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植物旳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旳养料。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托阳光提供旳能量, 运用二氧化碳和水, 制造出养料, 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2.在制造养料旳同步, 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旳氧气。
13、1771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 花要通过花开花谢旳过程, 花凋落后成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旳一部分发育而成旳;果实中有种子。
小学科学15《凤仙花开花了》教案凤仙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它的花朵色彩鲜艳,形状独特,被人们广泛喜爱。
而且,凤仙花开花的过程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凤仙花开花的过程,了解它的特点和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凤仙花的特点。
凤仙花的花朵呈钟状,有红色、粉色、黄色等多种颜色,非常鲜艳夺目。
花朵外部覆盖了一层绿色的表皮,这就是花萼。
当花萼逐渐脱落后,我们就能看到内部的花瓣,它们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花朵。
凤仙花整个开花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花朵的颜色和形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那么,凤仙花是如何开花的呢?凤仙花的开花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花苞期,花苞还没有完全张开,只能看到一小部分花瓣。
接下来是花蕾期,花蕾开始逐渐膨胀,花瓣的颜色也开始变得明亮。
当花蕾完全膨胀后,花苞逐渐张开,花朵变得更加鲜艳。
最后是花期,花朵完全张开,展现出它的美丽。
那么,为什么凤仙花会开花呢?开花是植物的生命过程之一,它代表着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凤仙花开花的原因主要与生物节律和环境条件有关。
凤仙花的开花受到光照、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它喜欢明亮的光照环境,光照越充足,开花的时间就会越早。
温度也是影响凤仙花开花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可以促使花蕾膨胀和开花。
此外,水分的供应也会对凤仙花的开花起到一定的作用,合适的水分条件可以保证花朵的正常生长和开放。
另外,凤仙花的开花也与生物节律有关。
生物节律是指生物体在一定周期内展现出的生理和行为的周期性变化。
凤仙花的开花也受到这种周期性变化的调控。
具体来说,凤仙花的开花是受到昼夜长度的控制的,也就是受到光周期的调控。
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凤仙花的开花周期会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凤仙花在一定季节会纷纷开花的原因。
总之,凤仙花开花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现象。
它的花朵色彩鲜艳,形状独特,令人赏心悦目。
凤仙花的开花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它会经历花苞期、花蕾期和花期这几个阶段。
三年级科学凤仙花的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画出多条被子和植物共同构成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进行分类。
2.能根据凤仙花植株的外部形态,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方面,给凤仙花生长过程填写实验记录表。
3.能了解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植物生长周期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种子整个生长周期中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2.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从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获得对植物生命周期的认识。
三、情感目标1.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力的强大。
2.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的有关图表,归纳概括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一般特征。
教学准备:师生一起种植凤仙花、培养并观察、实验并记录;组织学生上网学习、查阅有关资料、调查周围植物的生长情况。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描述凤仙花的外形特征,讲述自己种凤仙花的经历。
2.引导学生讨论:植物是如何生长的?3.提问:凤仙花生长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学习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种植凤仙花的实验记录表。
(1)讨论交流:你们种下的凤仙花种子发芽了吗?它发芽的时间大约是多少?你观察到的根是怎样的?叶是怎样的?茎是怎样的?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你做了哪些事情?观察到了什么?记录了什么?(2)总结概括: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种子发芽、长出茎叶、开花结果和形成种子。
在每一阶段中,各个器官的特点是不同的。
那么,这四个阶段又是怎样划分的呢?(3)阅读“金鱼草的观察记录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金鱼草的生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②金鱼草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③金鱼草的叶子有什么特点?④金鱼草的叶子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⑤观察并分析金鱼草的生长过程,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4)总结:通过以上讨论与交流,我们了解了凤仙花生长的一般过程,并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小学科学凤仙花开了教案凤仙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以其独特的花色和形状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凤仙花的开花过程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通过小学科学凤仙花开了的教学过程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凤仙花,并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发展过程。
一、教学目标:1.了解凤仙花的特点和分类;2.观察凤仙花的开花过程,并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展;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1.凤仙花的图片或幻灯片;2.凤仙花种子或幼苗;3.透明玻璃容器、土壤和水;4.相机或手机;5.实验记录表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凤仙花的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凤仙花的特点和分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凤仙花的花色、花瓣形状等,帮助他们对凤仙花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实践观察:教师将凤仙花的种子或幼苗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分别种植在透明玻璃容器中的土壤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凤仙花的开花过程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他们耐心观察和等待。
3.观察记录:学生在种植过程中可以用相机或手机拍摄凤仙花的照片,并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包括植物生长的高度、叶子的形状、开花的过程等。
4.讨论与总结:学生在观察记录完毕后,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并引导他们总结凤仙花的生长和发展过程。
5.知识拓展:教师可以结合凤仙花的开花过程,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让他们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6.小结: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和总结凤仙花开放的过程和植物的生长规律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例如“为什么凤仙花需要阳光和水分才能开花?”或“你还知道其他有趣的植物生长和发展的现象吗?”等等。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记录、参与度和课堂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凤仙花-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凤仙花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2.熟悉凤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能够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4.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凤仙花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2.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3.熟悉凤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1.凤仙花的实物或照片。
2.认知卡片。
3.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凤仙花的照片,让学生了解凤仙花是什么植物,有没有见过,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学生的兴趣。
2. 认知环节1.让学生看一组图片,找出凤仙花并用手指指出来。
2.让学生观察凤仙花的形态特征,学生描述凤仙花的花色、花瓣、花蕊等部分的特点。
3.教师出示认知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答案。
3. 实验环节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凤仙花生长环境实验,在一个容器中分别种植几颗凤仙花,观察和记录生长环境对凤仙花的生长影响。
2.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台上观察一份凤仙花植株标本并描述其形态特点。
4. 总结环节学生分享学习到的知识和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凤仙花的特点和重要作用,以及凤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明显,但需要注意到生长实验需要一段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学生进行后续观察记录。
小学科学第8课凤仙花的一生(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8课《凤仙花的一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凤仙花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启发学生对植物生命过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凤仙花的兴趣,并问一些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凤仙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知道凤仙花的生命过程吗?”2. 呈现:通过PPT、图片或实物将凤仙花的种子引入课堂,并解释种子里的幼芽会发芽生长。
3. 操练: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芽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观察表格和记录工具。
4. 讲解:通过图片或实物呈现种子发芽后的幼苗,介绍凤仙花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和叶的生长。
5. 操练: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凤仙花各个生长阶段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可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其中一个学生扮演种子,其他学生扮演种子不同生长阶段的幼苗、茎叶等。
6.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呈现凤仙花开花的样子,引发学生对凤仙花开花过程的好奇心。
7. 讲解:介绍凤仙花的开花过程,包括花苞的膨大、花瓣的展开和花蕊的绽放。
8. 操练:组织学生观察、描述和绘制凤仙花开花的过程,并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绘制自己理想中的凤仙花开花图。
9. 延伸:通过图片或实物呈现凤仙花结果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凤仙花结果的猜想和思考。
10. 讲解:介绍凤仙花结果的过程,包括授粉、果实的形成和种子的散播。
11. 操练: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结果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如风吹、水流等,模拟凤仙花种子的散播过程。
12. 总结:归纳凤仙花的一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自己的问题。
教科版(2017)科学《凤仙花开花了》知识点及复习题知识点梳理:1.一朵完整花的结构一般包括四部分:从外向内依次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2.植物的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雄蕊的作用是产生花粉,雌蕊上面有黏液,利于附上花粉。
3.为什么花都有花蕊呢?花的构造中哪些部分与果实和种子有关呢?雄蕊上的花粉又小又轻,而雌蕊上面是有黏液的,当花粉掉到黏液上,就很容易被粘住,这其实就是花的传粉过程。
当传粉过程后,雌蕊就会进一部分发育成为果实和种子。
雄蕊和雌蕊是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花蕊,植物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4.雄蕊和雌蕊分别有什么作用?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落到雌蕊上就完成了授粉的过程。
5.花的哪一部分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果实?经过对雄蕊和雌蕊特征的观察,可以得知花的雌蕊部分将来可能发育成果实。
6.并不是所有的花朵中都同时有雄蕊和雌蕊,有一些植物的花中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
像凤仙花、桃花、番茄花这类花朵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我们称之为两性花,而南瓜花、黄瓜花中则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我们称之为单性花。
7.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其实蜜蜂不仅仅是在采集花蜜,也是在传授花粉。
8.在自然界中,植物有多种多样,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9.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比如黄瓜、丝瓜等等。
10.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弹射传播。
一般在豆类、油菜植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弹射传播。
动物传播。
像山楂、樱桃、苹果、葡萄等植物,借助经过的飞鸟将其果实吞咽后携带种子飞往其他地区,或者是被其他动物采摘果实搬移到别的地方贮藏使其种子被带走。
水流传播。
例如生长在水中的荷花、椰子等植物,其果实成熟以后,种子就会自然而然的掉落在水中,随后让水流带其到新的地方落地生根。
风力传播。
有些种子或果实会长毛,风一吹就会飘到较远的地方,例如蒲公英、昭和草等;有些种子有如翅膀状的薄膜,能随风力将种子飘送到其他地方,如青枫,大头茶,桃花心木。
小学科学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教案)小学科学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可以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盆已经成熟的凤仙花,几张图片显示凤仙花的不同生长阶段。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铅笔、尺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问题或者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凤仙花呢?它的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你们养了一盆凤仙花,你们会怎样照料它呢?”让学生思考一会儿,然后与同桌分享。
2. 展示凤仙花和图片(10分钟)教师将凤仙花和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注意花朵的颜色、花瓣的形状等。
然后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3. 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的生长过程(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盆凤仙花。
学生首先观察自己小组的凤仙花,然后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可以用铅笔和尺子测量花朵的大小,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小组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展示给同组的其他成员,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5. 整理和分析观察结果(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观察记录,找出凤仙花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规律。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思考和回答:“凤仙花是如何生长起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6. 总结和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和归纳凤仙花生长的基本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7.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分享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如向日葵、水仙花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需求。
8. 结束(5分钟)教师可以唤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凤仙花【教学目的】1.了解周围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通过观察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会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特征,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比较能力,以及通过查阅书刊了解其它信息的能力,并能做科学活动记录。
3.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植物的美,爱护花草树木,产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在研究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描述多种多样的植物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2.指导学生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教学准备】桃树枝、向日葵、桃子、生葵瓜子;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在校园里寻找了有生命的物体,你们都找到些什么呢?2.学生汇报,师在黑板记录。
3.提问:看看我们在校园里找到的这些有生命的物体能分成几类?(动物、植物)4.讲述:在科学课上,我们不但要会找还要会研究,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植物,好吗?5.谈话:除了在校园里发现有植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植物?家里有吗?马路上有吗还有哪有?6.讲述:在我们地球上目前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40多万种。
今天我们就来比比看哪组对植物研究的最好,评出一个优秀科学研究小组,优胜的小组将会得到一个流动牌。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观察几种常见植物,初步学会描述它们的特征。
(1)出示图1凤仙花,指导学生观察凤仙花的特征。
①提问:这种植物认识吗?你怎么知道是凤仙花的?为什么不叫它杜鹃?②学生讨论。
③提问:要是凤仙花还没结果怎么认呢?④学生看图,描述凤仙花特征。
⑤小结:像刚才我们说的用来认识凤仙花样子的几条理由都可以叫做凤仙花的特征。
(2)指导学生观察另外四种植物(小麦、菊花、玉米、椰子),描述其特征。
①看图。
②讲述: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四种植物,像刚才我们观察苹果树一样,比比哪组观察的仔细,说出的特征最多。
③各组观察、讨论,师巡视指导。
④各组汇报。
⑤出示第六幅图提问:这种植物认识吗?在哪见过类似的树?它有什么特征?⑥学生观察、汇报。
小学科学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科学实践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科学第2课种植凤仙花的教案中,我将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践需求,设计一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特点和培育方法的教案。
教案目标:1. 引发学生对凤仙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特点和培育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凤仙花的种子和种植土。
2. 小麦苗或其他速生植物。
3. 花盆、水壶和灯具。
4. 实验记录纸和图表。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凤仙花的好奇心,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凤仙花。
2. 引导学生观察凤仙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鼓励他们分享所了解的信息。
二、实验设计与准备(10分钟)1. 小组分工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 实验材料准备:给每个小组发放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土和花盆。
放置在教室中央的桌子上。
3. 讨论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种植凤仙花,并在黑板上记录下主要步骤。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各小组按照讨论好的步骤,进行凤仙花的种植。
鼓励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2. 在凤仙花种植的同时,每个小组也要在另外一个盆里种植小麦苗或其他速生植物作为对比。
四、数据观察与记录(20分钟)1. 学生观察花盆中种植的凤仙花和小麦苗,绘制凤仙花和小麦苗的生长图表。
记录每天的生长情况和变化。
2. 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并尝试解释凤仙花和小麦苗生长差异的原因。
五、课堂讨论(15分钟)1.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和数据图表回答以下问题:a. 凤仙花和小麦苗有何不同?b. 凤仙花需要什么样的生长环境?c. 你认为凤仙花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有何影响?六、教师总结与延伸(1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凤仙花的要求以及正确种植和管理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的生长和环境保护问题。
凤仙花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观察凤仙花。
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
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
3.能与其他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
二、教学过程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
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
教师要注意提示安全事项,例如,“不能损害花草树木”,“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等。
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植物的细微结构,指导学生认识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
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要让学生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
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
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
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
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思考,学生会发现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
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
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一、活动目标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过程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对植物的认识。
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
小学科学15凤仙花开花了(教案)小学科学课教案:凤仙花开花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2. 掌握凤仙花的特征和生长环境需求;3. 观察、描述凤仙花的开花过程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准备:1. 凤仙花的实物或图片;2. PPT或展示图片,包括凤仙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3. 小组实验材料:凤仙花种子、土壤、花盆、水。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学到的有关植物的知识,并提问:“你们是否了解凤仙花?你们有没有见过凤仙花?凤仙花的花朵是如何生长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索凤仙花开花的过程。
”步骤二:了解凤仙花(10分钟)1. 展示凤仙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凤仙花的特征,如花朵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凤仙花的生长环境需求,比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15分钟)1. 通过PPT或其他形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幼苗、成株、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强调凤仙花也有相同的生长过程。
2.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植物的生命周期,指导他们列出几个关键词,如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等。
步骤四:实验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凤仙花种子、土壤、花盆和水。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将种子种在土壤中,并给予适量的水。
2. 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幼苗的生长和开花。
3. 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发现和记录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让他们使用科学的方式解释这些现象,如光照对花朵颜色的影响等。
步骤五:回顾与总结(10分钟)1. 让小组代表展示他们观察到的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解释。
2.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命周期,让他们总结出凤仙花开花的关键因素。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植物需要开花?”、“开花对植物有什么好处?”步骤六:拓展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或作业纸,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选择题或填空题,巩固他们对凤仙花开花过程及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