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第十章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第十章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并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2.掌握教学目标确定、说课及其教案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3.掌握教材研究和处理的技巧。

4.形成语文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教材处理技巧、教学目标处理技巧和教案编写

2.难点:说课的要求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解为主,适当互动。一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解研讨,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二是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进行分项教学训练,逐步形成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技能。

四、课时安排:8学时,其中训练5学时。

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研究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确定教学策略;然后分析学情,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最后,以教案等形式呈现出来。可见,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主要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技能、教学过程设计的技能与教学设计呈现的技能。

一、教材的研究与处理

研究和处理教材就是要从使用教材的角度,从教学的角度去实施具体的教材分析与处理技术。所以,研究和处理教材的实质是对教材进行加工,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换言之,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调整、加工和组合的结果。研究和处理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关键、明取舍、定角度。

(一)抓关键

抓关键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备的第一大技能。从教学的角度看,教材的关键之处主要体现在教材特点、重点和难点的地方。

1.抓特点

抓住教材特点使之在教学中更为鲜明,这是处理教材的首要技能之一。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应注意抓住教材的特点,以便作为教学的主要着眼点。

案例一:《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片段)1[1]

2.抓重点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抓住教材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作为教学的重心,使之成为教学的重点,也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重要技能之一。同册教材或同一篇课文面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重点,那么什么教材内容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呢?

案例二:《〈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2]

3.抓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教学的目标要求来判断教材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是教学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化解策略,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又一重要技能。

案例三:《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片段)

(二)明取舍

语文课程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的不同之处是,后者的教学内容相对确定,知识点是明确的,而语文的教材具有不确定的品质和难以把握的特征,这给语文教师处理教材带来了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进行理性地取舍和明智地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有的第二大技能。那么,如何对教材与教学内容进行理性取舍和明智选择呢?案例四:《敬畏自然》教学设计(片段)

1.明确取舍内容。

选取教学内容必须为学生的学习需要着想,它要求所选内容必须是: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3)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

(4)有利于学生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5)有利于学生借助教材范例,领会观察、积累、联想、表达的方法技能,同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遵循取舍的要求。

(1)遵循教学目标。钻研教材时举握的材料可能有很多,但处理教材时应取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材料,放弃与教学目标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甚至“忍痛割爱”。

(2)遵循主体。钻研教材时了解的情况可能比较全面,内容也比较丰富,但处理教材时应取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放弃与主要内容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

(3)遵循学情。钻研教材时教师对有关问题的观点可能掌握得较多,但教学时应取与学生实际(如认知规律、学习风格等)契合机率较大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3.把握取舍途径

取舍教材,可从三方面入手:

(1)取舍内容。如案例四中修改后的设计就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忽略文字较为艰深的6到10自然段,选择了前五自然作为教学的突破点。

(2)取舍资料。如案例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参考材料极其丰富,有故事、实例等,但教学时只选取名言和名句,因为名句、名言短小而精警,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容易记忆。

(3)取舍观点。如案例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很多,如征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相融等,在教学中可以简单展示,但教学设计只能从实际出发,选取比较合理的一种观点贯穿教学全程。

(三)定角度

一篇课文虽然内容是固定的,但因为涵义丰富,各人的理解不同,教学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处理教材时,就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这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有的第三大技能。那么,如何给教材确定角度呢?

案例五:《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片段)

以上的教学设计,在选择和确定教学角度的依据方面,一是角度的新颖性,二是学生的兴趣,三是角度的深刻性,衡量标准是教学目标与适宜师生对话。这给我们选择和确定教学角度带来很大启示。首先,最佳的教学角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最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因为选择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给教材确定角度。

1.选择有新意的角度

按照常有的规律去阅读,学生的阅读思路也就比较单一,事实上,读者阅读的视角不同,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角度,而应该选择较为新颖的角度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例如案例五,选择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对《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教学,属于常规性的教材处理角度,而叙事形式的角度,就很有新意。因为学生初次接受这样的先锋小说,都反映“别扭”“不习惯”“似懂非懂”,也就是说,这种不一样的叙事形式在深刻地冒犯着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感受世界的方式。而让学生品味甚至接受这种冒犯,无疑是拓展学生审美空间的一个有益尝试,并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案例五”,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进行教学,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小说起教师就已经是如此教学了,再加上同单元其他传统小说解读大都也如此,所以学生并不感到新鲜,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虽然他们对小说的叙事形式感到“别扭”“不习惯”“似懂非懂”,可就因为其不懂,才更能触发其求知的欲望,也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选择小说的叙事形式作为教学的角度,不仅可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利于生本、师生对话。

3.选择有深度的角度

教材的涵义是丰富的,其内涵层面必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视野、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选择能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的角度。例如案例五,如果选择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进行教学,就很容易肤浅地将《十八岁出门远行》处理成一个成长故事的主题来解读,那必然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作为余华先锋小说的发轫之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主要告诉人们小说“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的问题。所以选择有深度的角度进行教学,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把握文本主旨,也更容易实现提高认识、启迪思维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优秀的教学过程设计都具有很大的“弹性”。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必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超前性、预测性,二是差距性和不确定性,三是创造性和想象性。语文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设计:

(一)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过程

1.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设计教学过程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可见,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需要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内部动力。所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助于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应看作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己新的经验。

案例六:《雨霖铃》教学设计(片段)

3.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正如奥苏贝尔说:“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起点能力是学生习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起点能力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更大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除了对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进行分析,我们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滋味。

案例七:《剪枝的学问》

4.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教学过程

尽管处于小学或中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有其共性,但每个人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反馈等的速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都是个性化的,即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又称学习偏好,指学生对不同学习条件的偏好或需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就必须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例如就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看,农村中、小学生的不自然“口语表达”和“写作”状态就屡见不鲜。因此,农村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创设教学情境时,独具慧眼,选择并引入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且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源,让他们也能“说”好和“写”好。

5.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于态度情感是教育目标给予了以往所没有的重视,而语文教学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因素。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均文质优美,形神俱佳,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致。这就要求教学过程设计中应该格外注重情感体验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感性思维能力,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注重感性体悟的诱导,提倡多元性的探索。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1.可以通过提炼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

所谓提炼教学主题,实际就是设计教学思路,就是这堂课分几部分(板块)来讲。教学主题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整体教学结构中的一个小单元。它不单纯是指教学内容的主题,它可以说是—个教学目标的主题。它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策略、教学思想的主题。提炼教学主题关键在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富有创意的设计课堂活动。能否提炼出恰当有效的教学主题,标志着一个语文教师的钻研、处理教材的水平和创造力。在运用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要区别教学主题设计与话题教学。话题设计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抓住课文内容的关键问题作为教学突破口,具体说提炼一至两个有关文章整体理解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从而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或者找出课文的关键段和关键句,让学生根据上下语境,前后勾连,反复阅读,仔细体会,深入思考。这一至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

案例八:感知品味领悟提升——《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

2.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支架来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支点就是课堂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或学生特点而选择便于教与学行为的枢纽或

平台。有时一篇课文比较复杂,读者一时不易把握文脉,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重难点,选取一个或几个切入口作为教学的支点(教学支点可以有一个,也可有多个),来实施教学过程。有了教学支点,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教与学双方活动就有了平台。

案例九:《晋祠》教学实录片段

3.提炼主问题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的主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这种教学设计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

“主问题”相对于阅读讲析过程中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设置难易适度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案例十:《窦娥冤》教学设计

(三)根据教师自身的实际设计教学过程

从教学理论角度看,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艺术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般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为保障,教学艺术的实现一般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等为保障。如“案例九”于漪老师执教《晋祠》,借用了《中国名胜词典》中一段介绍晋祠的文字,这段文字的介入,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了一个比较的对象,所以的阅读活动变得有目的,因而也就更高效了。而于漪老师采用听写的方式来呈现这段文字,很自然地落实了对初中生进行字音、字形教学的基本要求——正音、辨形、析意都在看似简单的听写活动中体现了,所有活动都明确指向了语言文字和语文能力。整个教学环节安排得丝丝相扣,相当完美。新时代的师范生或新手教师虽然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么是方向错误、要么是颠倒主次、要么是方法运用不合理等。如丰自恺先生《竹影》一文的知能难点在解读领悟区别中西美术画的难句上;而年轻的教师在教学时常常会把童真、童趣作为一个要点来把握,这就完全偏离了这篇文章所要承担的“让学生了解画家丰子恺对中国画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对中国画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教学任务。

(四)根据课堂生成性资源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性资源指课堂主要因素(学生、教师、文本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性资源。1.根据学生质疑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常需要一个切入点,因为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往往能引发讨论,激活思维。但切入点有时又很难事先预设,有时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地根据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来组织教学。

案例十一:《不妨从“先是”切入》

2.根据错误(包括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错误)设计教学过程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都可能会犯错。在传统教学中,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错误”和意外情况,老师要么尽力回避,要么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错误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即使是面对错误时,教师也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为学生的错误中亦蕴藏着宝贵的教学资源。

案例十二:精心预设,有效生成——一堂作文评讲课的片断

3.根据突发事件设计教学过程

突发性教学事件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前没有预料的并能对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的生成性事件。尽管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有些的确具有破坏性,但只要处理得当绝大多数都有

教育性,会是一笔特殊的语文教学资源。

案例十三:《课堂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

三、说课与教案的编写

说课是随着新形势出现的流行的语文教学设计呈现的新形式;而语文教学设计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教案,包括纸质和课件。在本节中我们主要针对纸质教案呈现即编写的技能。(一) 说课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简而言之,即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它集中、简练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是教学智慧生成与表达的重要手段,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1.说教学指导思想(为什么这么教学)

一般来说,说课者说教学指导思想要回答清楚这么几个问题:教学本文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次课是怎样运用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的? 不仅如此,还要用极为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来。如案例中的李老师就分别阐述了素质教育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布鲁纳的认知理论等。

2.说教材(教什么,学什么)

说教材是说课最基本的内容,即说“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即说授课课题及其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说出本课题所在单元结构中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的纵横关系和其他背景材料,说清本教学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上述案例中李老师就在教材分析时就抓住课文的“描摹音乐”特色展开。

(2)说大纲或新课标对本课题的特殊要求。大纲或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说课活动的依据。因此,说课必须说明大纲或新课标对教学的总要求,以及所说课题如何体现大纲或新课标的要求。教科书及其他所有教学内容都是教学和说课的主要材料来源,教师通过深入钻研教材,说明对教材编写的思路和内涵的理解,并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3)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要求说得正确、具体。

(4)说课程开发和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面对新课改下的说课,不可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认真研究和掌握教材的前提下,积极并善于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在“说教材”时,将文本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案例中的李老师就多次整合并利用现实生活中已有的音乐素材来针对本课文进行教学。

3.说教法、学法(怎样教,怎样学)

说教法、学法是说课最关键的内容。教师必须对此作出明确的说明,还要贯穿着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教、为什么要选用某种学法的理论依据。关于教具及其他辅助手段的运用,则重在说清运用的目的和所起的作用。

(1)说教法。说课必须说明本课题准备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及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教学方法,这是说教法的主要内容。此外,要说清所使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及使用目的,说出通过什么方式,提出哪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估计学生有什么样的思维结果,教师将要采取哪些措施等。

(2)说学法。说学法指导及其理论依据体现了说课对促进学法改革的重要作用。说学法

要说出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指导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即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还要说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保证学生进行有效而有趣的学习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气氛和条件(即如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

说学法要与说教法相结合。案例中的李老师根据学情分析和有关认知教学理论的把握,通过采取“启发式教法”“形象教法”“讨论教法”等教学方法,完成了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设问置疑、引导分析——讨论总结、评价鉴赏——知识迁移、拓展训练这四个教学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历经了初读感知——洞察探究——系统小结——创新想象这样四个精彩的生动而又不乏主动的学习过程。整个教法与学法的表述过程,既体现了教学策略,有兼顾了学习策略。

4.说教学程序

这是“怎样教、怎样学”更为具体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说清教学程序的总体框架,说清教学前的预备、教学中的安排、教学后的延伸,说清课堂教学过程几个环节以及各环节所担负的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等,在新课讲解中突破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及学情依据。如案例中的李老师把他的整个教学程序设定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发现——归纳整理、师生合一——拓展训练、创新想象”这四大板块。每个板块中都把相关的环节所担负的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等问题都一一呈现给我们,既说了教学过程的处理,又说了处理每个过程的理由。形式较新颖,使人耳目一新。

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说课时还要说生成性教学策略。所谓生成性教学策略,是对应生成性目标的非预设性的教学策略。案例中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问发现这一做法就是一个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5.说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

(1)说板书设计要说明板书计划。根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去设计板书内容,是利用多媒体演示板书还是使用黑板出示板书,说清板书设计的构思及其教学内容系,应注意,只有那些匠心独运具有特色或是艺术性强的板书值得一说。

(2)说作业设计。这也是教学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以示重视。说课时,教师应对自己设计的作业,从指导思想到作业的作用,以及怎样处理等等,理论结合实际操作予以详细说明,作业设计也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6.说效果(教得怎么样)

如果是课前说课,说清上述五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果是课后说课就少不了本项内容——说效果。说效果是说课的总结性评价内容。主要说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即对说与操作的结果检测、总结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运用教学理论提出改进措施,进而丰富说课内容,提高说课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具体如下:

(1)说落实。说课实践证明,课“说”得再好,即使完美无缺,但在实际操作中,总难尽如人意。所以这就必须找出“说”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问题。

(2)说成败。具体地说,就是说课者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实际操作后总结成败,并站在理论的高度说出成败得失及其原因。

(3)说改进。即说经实际操作后的修改意见,也是说者新的设想。

说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概言之,就是要说清“教学什么”、“怎样教学”、“为什么这样教学”、“教学得怎么样”这几个问题。在具体的说课活动中,既可以全面地说,也可以选取一两个问题有侧重点地说;内容排列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调整。

“说课稿”是说课前准备的底稿,是以书面形式反映说课内容。说课者既要在事先认真拟好说课稿,充分显示自己理解新课标、教材的扎实功力,又要在说课时挥洒自如,恰到好

处地展示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语文教案的编写

编写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必然结果。语文教案不仅理论上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书面呈现形式,而且实际上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案的编写不仅有传统的纸质形式,更多了一种电子或网络教案。因此,语文教案的编写可以从教案的内容、教案的格式、教案的种类三方面来阐述。

1.语文教案编写的内容

语文教案的内容,一般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时数等。

(1)确定教学目标要准确具体

目前学界将教学目标分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取向是基于经验、哲学观、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设计教学目标时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目标取向”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动作的教学目标,它是对学生学习之后的行为及学习质量的一种规定。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精确、具体、可操作。“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中的产物和结果,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生成性目标一般不可能以明确的描述来预设,只能在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有意义的对话中产生。“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发展的时候,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具体行为是无法准确预知的。

(2)设计教学内容要充实恰当

教学内容是教师依据文本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具体呈现的种种材料。教材是按照编者的意图对文本做的一次精加工,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了一定的体系当中,教学参考书是教材编写者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编者对文本的一种解读。例如课文《散步》,如果我们阅读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的体验与感受:家庭的幸福和谐,母子、父子、祖孙、夫妻之间的浓浓亲情,生命的流逝、爱的传承,对生命、爱的珍视,中年人的责任等,都属于文本内容。教材必然要对文本内容做一次筛选整理,教材偏重于让学生体验文本中所体现的“中年人的责任”。在现实教学中,教学内容首先可能是对教书(教材处理下的文本内容)的忠实传递,旨在将教材中的种种材料完整如一地转交给学生。教师基本上是照搬教材内容,教材上说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可以说是照本宣科。但有的教师认为体会“中年人的责任”,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这时候,他们就会调整教学内容,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亲情的理解与体会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教学内容源于文本内容,却不同于教材内容的情况。但这样创造性的处理显然更符合教学实际。

教学内容还可以既不同于教材内容,也不同于文本内容,而是对文本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创生与开发。即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将文本内容演绎成生活,也可以是在文本与教材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探索。比如《归园田居》的教学中,关于陶渊明生平的介绍、自补充背诵的《五柳先生传》、对陶渊明生活道路的讨论等,既不是教材内容,也不是文本内容,但它是基于文本内容的,是在文本内容基础之上的创生,这种创生源于文本,但不局限于文本。这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教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最佳状态。

(3)设计教学过程应紧凑有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思维的生成,因而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的及时生成、动态生成。所以在编制教案时要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突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

动”(前者服从于后者)两条线索,以引发、探讨、回答学生的问题为重要内容,准备一种或多种设计思路,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

(4)采用教学方法须灵活有效

确定教法的依据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如因目的而异。不同的教学目的会产生不同的教法。试以《故乡》为例,如果以要求学生学会记叙一个连贯动作作为教学目的,可以突出“雪地捕鸟”的内容,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如果确定以学习描写人物外貌为教学目的,不妨以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外貌描写为范例,训练学生描写人物肖像。如果把学习对比手法作为教学目的,自然要抓住人物和景物的几组对比,进行讲解分析。此外还可以因课文而异、因人而异。

(5)分配教学时间要得当

先要确定一篇课文教学过程所需的课时数,再预设一个课时中每个教学步骤所需的学习时间。时间安排既不过多过松,也不过少过紧。

2.语文教案的格式

语文教案的编写,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和习惯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篇章式教案、表格式教案、提纲式教案、符号式教案等。教案又称为教学计划。一般地说,教案的整体结构分为两个部分: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一个课时讲完的教材,教案结构可合二为一。

(1)课题计划。课题计划,是指教学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的整体计划。—般包括下列内容:课题:单元或课文的题目。课题要写全称,并写上作者姓名。

教学目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大方面,分行排列,少而精,切中肯綮。

课型:一类是在一堂课里同时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教学任务的综合型,叫综合课。一类是在一堂课里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单一型:以讲授新教材为主的叫新授课,以复习旧知识为主的叫复习课,以练习技能技巧(如作文、作业)为主的叫练习课,以分析作业或讲评作文为主的叫作业分析课,以考试考查为主的叫检查课等。若属单一型,则要具体标明是哪一种课型。

重点难点: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项列出。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方法,如讲述法、讲练法、谈话法等。

教具:本课题教学中所需要运用的教具,包括电化教具。

课时安排:本课题教学所需课时数。

(2)课时计划。这是指—个课时的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课时:本课时是整个课题教学中的第几课时。

教学要求:本课时为实现整个课题教学目的所应达到的要求。

教学要点:本课时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也叫教学进程。包括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时还注明教学所需时间。这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板书设计:分课时的是“课时板书”,可分散写在教学步骤之中,或另外写在与教学步骤平行的备课稿纸右侧,也可集中写在本课时计划教学过程部分的最后。最后—课时计划中可写上全课题总的板书,称为“课题板书”。

作业布置:每个课时—般要安排少量作业,可以是思考性的,也可以是练习性的。

教学后记;也称教学小结或教学回顾.是备课和教案实施情况的小结,也是教学心得体会的概括记录,可资以后教学查考借鉴。可以每课时都写,也可以在全课教完之后写。3.网络教案的制作

上述的语文教案内容和格式一般用于纸质教案,这里说一下网络教案。网络教案是基

于网络背景下利用文字处理软件与PowerPoint等软件在计算机上编写的图文并茂的教案。网络教案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电子教案或网络教案还必须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并且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发展的需要。制作网络教案的主要步骤有:

(1)素材的收集:制作图文并茂的网络教案一定要收集大量的图片、录像等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备课所需要的这些素材。可以利用现成的各种图片或录像,可以自己拍摄图像资料。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可以从Internet上获取相关的资料。

(2)教案的设计与制作:首先进行教案设计。将教案输入电脑,进行文字处理。可以利用Frontpage、Word、WPS等软件进行文本处理。接着是图片、录像的插入。关于课件的制作,下面第十三章将做专门的介绍。

(3)美化和加工:为了使网络教案层次更清晰,更方便于教师阅读,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美化和加工。

总之,不管编写纸质还是网络教案,都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补充、调整、修正。所以它不是封闭的、定型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给教学实施留有发展空间的。

四、自测与训练

(一)填空题

1.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必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超前性、预测性,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2.语文教案的整体结构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课题计划和________。

3.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过程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和处理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_______、_______和定角度。

(二)简答题

1.研究处理教材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教学目标的确定遵循了哪些原理?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从哪些角度切入的?

4.一个完整的说课稿应包含哪些内容?

(三)教学设计题(请你根据设计,拟写一份恰当的说课稿)

五、操作实践设计

1.选择一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对该册教科书进行大致了解.先阅读课本前面的编辑说明,了解课本构成和编辑意图;再了解全册教材有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有哪些课文,各单元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单元的特点是什么;教学要求有哪些,怎样落实这些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课本介绍。

2.教师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课文印发给全班学生,用两节课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单篇课文的钻研。目的是掌握单篇课文的研究方法。训练的方式和步骤是:(1)说明训练的目的和要求;(2)下发印制的课文、有关资料和钻研课文的测试卷;(3)学生当堂完成教师设计的关于钻研课文的测试;(4)教师讲评测试卷。

3.从自己选择的一册教材中确定一篇钻研的课文;(2)按照钻研课文的方法进行独立钻研(除工具书外,不许参考其他资料);(3)撰写关于所钻研课文的“参考资料”初稿(“参考资料”按照“课文简介→中心主题→逐段内容的具体分析→写作特色→教学设想”的模

式进行撰写);(4)广泛的参考有关所钻研课文的“参考资料”,对自己撰写的参考资料初稿进行修改、誉正,作为一次作业交教师评改。

4.为《我与地坛》设计两至三个教学主题,并设计整体教学结构。

5.设计《再别康桥》的诵读指导方案。

6.给《愚公移山》一课,编写如下作业和练习题:(1)3——5道以巩固文言文知识和积累记诵为目的的习题;(2)2——3道以应用知识为目的的习题;(3)2道评价性的习题。

7.毕业前夕,你面临一个重点中学的选择机遇,该校有关领导给你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要求你在半小时后说出教学方案。你觉得怎样才能使该校领导对你的基础知识、能力结构、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乃至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通过你的说课有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案汇总演示教学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同课异构教案汇总 《秋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秋: 导入新,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抽一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学生互评; 3.老师范读,学生听(听节奏、听感情)(也可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学生评,老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提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声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学生齐背《秋天》)。 (五)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研讨与练习:三。

《秋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对诗中充满诗意的秋景进行赏析,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这首诗歌是何其芳早年的作品,诗歌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清远,故确立以上三个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诗中的美景,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把这种意蕴表现出来。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诗的内涵和意韵,并逐渐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故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朗读这一环节。) 2、品味诗中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是有限的,故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读,能帮助理解词义,能帮助再现情境,能帮助领悟诗歌内涵,能充实认知结构,能提高语言水平。首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初读、听配乐范读、配乐试读和配乐朗读等多个步骤,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接触到全身心地投入,去感悟诗中美景;然后学生通过互助探究的形式,深入感悟诗歌的深层意韵;最后通过对美国诗人狄金森《秋景》一诗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在思想上有一个升华。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媒体出示:课题、作者姓名等,背景为美丽的秋叶图,背景音乐为《秋日私语》。 (课前就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期学生在一上课就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精心导入: 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同学们知道哪些写秋的诗歌吗?(生说)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何其芳的《秋天》到底是悲秋的呢?还是喜秋的呢? (用古诗词导入新课,让学生调动本身的知识储备,并了解到新的诗句,还营造了一种学习诗歌的氛围,以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赏读诗歌,领悟美感,把握作者的感情。 1.学生齐读全诗。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并正音。 (让学生再次初步感知诗中的意境,教师发现学生预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2.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并配以不断变幻着的美丽的秋景图。播放前,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节奏、停顿等。 (这不仅是对学生听觉、视觉的陶冶,更是给他们的心灵以美的熏陶。) 3.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轻声的自由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 一、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基本方法 1.朗读法:以读代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加深理解、陶冶情感; 2.讲授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解疑,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3.练习法:实践,及时巩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背诵法:积累语言; 5.表演法:动作表演、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体验; 6.谈话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7.讨论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8.电教法:(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型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情境教学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发展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分角色表演)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同步发展 二、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1、识字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 2、具体教学方法 字音教学:形声字——拼音助记、多音字——据词定音、音近字——比较辨析 字形教学: (1)笔画分析法。笔画分析法就是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 字义教学(高年级):直观法(实物、教具,如“袖”“仰”) 联系法(生活实际、上下文,如“吏”) 选择法(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例:“疾”在 字典里的意思,根据文本选择一个) 构字法(造字规律,如:“伞”、“笔”“掳”等字) 比较法(同义词、反义词) 运用法(组词、造句:也、把) 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结构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课时安排 4、教具准备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1)导入(2)整体感知(3)重点品读(4)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读写结合)(5)总结(4、5可对调)(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试题与答案 五、教学设计题 1、请为拼音“zc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出示小朋友、小刺猬、蚕宝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中来了3位客人,他们是冬冬、小刺猬和蚕宝宝,他们来和我们一块儿学习,我们欢迎不欢迎? 教学声母z c s的读音和字形。 (1)看图说话引出z: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z”. 教学z的发音。示范发音。注意发音时牙齿不能舌尖咬住。 顺口溜记形:冬冬写字z z z,像个2字z z z。 (2)看图说话引出c:图上画着什么?刺猬的“刺”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c”. 教学c的发音。示范发音z和c,说说有什么不同?(z要用力,要送气。)顺口溜记形:小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 (3)看图说话引出s:图上画着什么?吐丝的“丝”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s”,教学s的发音。(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顺口溜记形:蚕儿吐丝s s s,半个8字s s s。 2、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 (1)、我们来认识一对孪生兄弟,谁见过他们?在哪里见过? (2)、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读音)同桌互相叫一叫,看谁更能干。 (3)、看他们的样子,觉得怎么样?(长得很像)哪里像?哪里又不像呢?想个好办法记住他们,不会认错。(左下一个工,右下一个口) (4)、他们各自还有哪些好朋友呢?(左边、左手、右耳、右面……) (5)、游戏:我点,我点,我点点点。 3、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的片断。 本文的宗旨是让学生体会到做人的真谛——诚实。我结合课文设计了以下交流点:1、雄日的花种不开花时他是怎么做的?2、看见别人都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雄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当国王询问雄日时,雄日是怎么回答的?4、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当继承人?先是小组内讨论,并分角色表演,作到人人参与。通过讨论知道做人要真诚。然后以雄日成了国王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为主问题,描述一些雄日当国王期间国内发生的不好现象,请同学们个抒己见说说雄日是怎么处理的?是怎么教育那些不诚实的人的?在百姓的眼里雄日是一个怎样的国王?你们喜欢这样的国王吗?为什么?学生自然是说他公平、真诚。那么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能把你做的诚实的事跟大家谈一谈吗?在坐其余学生可对他所说的发表评论。最后让学生知道美不一定就是好,空不一定就是不好。并送给同学们两句陶行知老爷爷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铭记做人的真谛——诚实。 4、《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对于“极其简单”一词的品悟,你可以如何设计? 师:(巡视)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若有让你为之一颤的文字,请在句子上做些记号。找出来还不够,你得细细地品,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光在心里品还不够,还得在书上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用一个词一句话都行。 师(巡视)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你读着读着,你有一种冲动,你想大声的朗读,读你找到的、品过的句子。 (生自主读书3、4分钟) 师:停,总理的这一夜,读着读着,我们的心都为之一颤,是吗?请你读你的句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教育对象主要是6~12岁的儿童,他们刚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先后要学会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还要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针对这样一个现实,小学语文课文课堂教学技能,必然会是丰富多彩、特证鲜明的。 一、课堂导入要新颖有趣,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典故引题,故事导入。小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科学性、哲理性很强的故事更能受学生们的欢迎,那么就可以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还可以巧设悬念,激发趣味导入。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渴望和兴奋,迫切想获得结论,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 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果有效地利用游戏,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再迁移这种氛围进入课堂教学,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还可以利用实物演示,直接导入。小学生缺乏直接经验,而且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导入新课时,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视频,模型,乃至实物标本或实验操作,能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便于儿童获得生动的表象,带着好象的心理主动探索,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 课堂提问首先要设计精当,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教师的提问要能启发学生勇于发展表自己独立见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其次提问要目的明确,紧扣教材内容,要适时、适度;再次,提问要面向全体,有利于多数学生的积极参加,力求使多数学生有回答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到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最后,课堂提问要在“把科学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上下功夫,提问的角度应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学习规律。 二、课堂上的讲解和提问 小学语文课堂要注重情感参与性,同时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还应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讲解方法,如果需要演示,教师一定要做好,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如我在教授《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时,让学生参与了这个实验,使孩子们更深刻的体会到课文想要表达的高尚思想。 课堂提问是教师对所教授内容的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过程。课堂提问首先要设计精当,要能启发学生勇于发展表自己独立见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 三、板书技能 高超精湛的板书艺术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板书没有固定的形式,它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

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比赛项目说明 初中组 语文:教科书研究与使用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按要求解答。 2.比赛时间:100分钟。 3.比赛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评价教科书内部相对独立部分的设计意图,运用新课程理论处理教材与教学,落实新课程倡导的“用教材教”的要求。 数学:解题析题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要求进行现场解题析题。 2.比赛时间:50分钟(含解题及现场析题)。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解题和对题进行拓展设计(30分钟);析题并对题进行拓展设计说明(20分钟)。 英语:口头作文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命题及要求进行现场口头作文。 2.比赛时间:15分钟(含 准备、作文及表述)。 3.比赛要求:围绕主题,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述流畅;语音语调准确。 物理: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并讲解。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方案设计、操作及讲解)。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设计方案、规范操作、准确讲解,实验结果正确。 化学:演示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课题、素材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讲授。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熟悉演示实验的课题、素材,现场演示及讲授)。 3.比赛要求:根据该演示实验的学习目标,正确地进行演示操作和讲授。 生物:实验技能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器具进行实验设计并现场操作。 2.比赛时间:20分钟(含实验设计及操作)。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设计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正确合理。 历史:故事评析 1.比赛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指定的历史图片进行口头评析。 2.比赛时间:10分钟(含熟悉素材及口头评析)。 3.比赛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分析评述提供的历史图片素材并简要提出教学的意见与看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说明

1. ( 多选题 ) 4.具有成分省略的句子是(本题4.0分) A、 A.吃过饭,他就去展览馆了。 B、 B.雨伞呢? C、 C.得到你的答复,很高兴! D、 D.多美丽的蝴蝶啊! E、 E.太好了! 学生答案:B,D,E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本题4.0分)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 课程标准和学生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3. ( 单选题 ) 7.属于指事字的是(本题 4.0分) A、 A.本 B、 B.羊 C、 C.明 D、 D.赏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4 4. ( 多选题 ) 7.下列各组字中两个字笔画数相同的是()(本题4.0分) A、 A.凹册 B、 B.制但

C、 C.湛 D、 D.书为 E、 E.烟放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CD 解析: 得分:2.7 5. ( 单选题 ) 17 .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本题4.0分) A、直观动作思维 B、多元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抽象复杂思维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6. ( 单选题 ) 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本题4.0分)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7. ( 单选题 )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本题4.0分) A、识字教学 B、作文教学 C、阅读教学 D、听话说话教学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8. ( 单选题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维度。 (本题4.0分)

教师招考试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教师招考试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技能资料讲解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技能 一、目前语文教学讲解中存在的问题 讲解技能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并且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私学”和柏拉图的“学园”,延续至今。它之所以一直受偏爱,是由于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简捷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弄通想懂;讲解为教师传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总之,准确、流畅、清晰、生动的描述,循循善诱、层层推理、点滴入微的讲解,可以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听者欲罢不能。可见,熟练地掌握讲解技能,合理而巧妙地运用讲解技能,可以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可以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所以,熟练地掌握运用讲解技能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然而目前,在语文教学的讲解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讲解条理不清,思维混乱,没有明确的讲解结构。 讲解知识,讲述课文,应该有合理的结构和思路,这种结构和思路,既是对知识或课文的合理的组合和解析,又必须符合学生认知的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教师讲解的知识,清晰高效地存储进大脑中。可是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这种现象就是讲解的随意性。往往想到哪儿讲到哪儿,想怎么讲就怎么讲。知之甚多的知识随意发挥,知之不多的知识乱发挥,在不重要的枝节上大讲特讲,而关键的知识点却轻描淡写,甚至没讲到。这样的讲解,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抓不住要领,从而难以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思路。 2、讲解的知识不准确。 例如,文言中出现的“妻子”,有些教师讲成妻子和儿子。再如: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讲成说明文中只要有数字,也不论这些数字用在什么位置,作用如何,统统说成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又如,把《苏州园林》里“我觉得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一句,讲成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等等。 由于上述问题,就有必要认真研究讲解技能。 二、什么是讲解技能及作用 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促进智力发展,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类教学行为。 我们把这个定义进行分解,就发现这个定义中对讲解技能的作用包含着三个意思:1.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新知识、新概念和新原理。2.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语文的讲解,常常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课文的思维过程,而分析和掌握的过程,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如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析力)和实践能力(如运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等),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并结合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美感作用,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审美情趣。通过这样的分解,我们便初步理解了讲解技能的作用。 三、讲解的特点 其一,在(知识传授的)主客体信息传输中,语言是主要媒体。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是讲解得好的前提。这就说明语言在讲解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培养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就是要“想”好“为什么说?” “对谁说?”及说明的意向与要点;培养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编码:梳理),就是要注意储备口语词汇,懂得语法规范。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也就是要善于运用语言、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表情达意,令人爱听、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哪些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包括哪些? 2012-5-24 13:17 提问者:曹子建0000 | 浏览次数:383次 回答共3条 2012-5-24 14:57 zhangtao628649 | 三级 我校开展过我们举行了多项比赛演讲比赛粉笔字比赛钢笔字比赛作文比赛课堂教学大赛评课大赛运用多媒体制作大赛个人才艺展示等与教师个人素质相关的比赛 2012-5-24 23:17 蔚村小学 | 二级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主要是考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才艺,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处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导入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资源开发与利用技能、结课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教学组织技能等等,同时还要展示你本人的才艺,琴、棋、书、画、歌舞、等等,总之就是一切可以调动来服务于教学的技能勒 2012-5-24 23:26 1326695425 | 四级 我们学校的教师技能比赛包括评课、讲课、写教案、做课件、说课、上课这几项。

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有哪些 1.说课比赛 2.普通话比赛 3.粉笔字、钢笔字比赛 4.微型课比赛 5.教学设计比赛 6.教学课件比赛 7.板书设计比赛 8.简笔画比赛 9.教育演讲比赛 10.公开课比赛 11.教师素质比赛

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指哪些? 2011-6-7 21:25 热心网友课题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中的一部分,教学技能还包括教学的准备技能、教学媒体的使用技能、组织与指导课外活动的技能和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技能。 2.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 A.文本与课堂 B.教师与学生 C.过程与方法 D.课程与评价 3.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表述正确的是()。 A.养成良好习惯 B.创设教学情境 C.鼓励直觉思维 D.抑制逻辑思维 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基础性、普及性和()等。 A.全面性 B.强制性 C.义务性 D.合作性满意回答 2009-7-11 16:31 热心网友 1.D 2 B 3 B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哪些? 2012-6-9 13:03 满意回答 课题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中的一部分,教学技能还包括教学的准备技能、教学媒体的使用技能、组织与指导课外活动的技能和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技能。

小学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说明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说明 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

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 1.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受学校领导的委托,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这简单却复杂的问题。本人才疏学浅,有讲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原谅! 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是广大一线教师需求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依据专家的教学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针对老师们平时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呢?俗语讲,不打无准备之仗,无论做任何工作必须要有精心的准备。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更因为教学的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如何把小学生培养好,更不能有半点差错。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要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才能自如地上好课。反之,凡是在教学上缺乏创造性或出现差错的教师,除了语文基本功不过硬之外,往往是上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或不会设计教学方案。于是上课时,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手段使用不当,或对学生的提问不能准确作答,等等。所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决定上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从字面讲,“设”即筹划;“计”即计谋、策略,“设计”即筹划与策略。从普遍意义讲,“设计”就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预先策划制定的策略、方法、样式等。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教案有无区别呢?本质上是无区别的,是一致的,都是做的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注重在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设计,尤以教学思路的设计为重点。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可以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与学过程的一种规划或实施步骤的一种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涵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导: (一)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讲,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学

推荐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语文推荐《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5.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教学技能基础 01.《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周庆元、王松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03.《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黄麟生, 林润之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04.《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徐林祥、张悦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05.《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彭小明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06.《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李颖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07.《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蔡高才,袁光华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8.《教学技能应用指导》,李冲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09.《教育实习全程解说》(师范院校学生读本),朱绍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 语文教学案例基础 0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李山林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2.《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课例分析》王荣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3.《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李镇西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4.《听袁卫星老师讲课》,袁卫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5.《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窦桂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6.《听韩军老师讲课》,韩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7.《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8.《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郭初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9.《听郑桂华老师讲课》,郑桂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教师技能大赛策划书电子教案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第一届教师技能大赛 策 划 书 主办:化学与环境学院 承办:化学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 2016年5月3

××大学××学院 第一届教师技能大赛 一、活动主题 模拟“职场”招聘,展现“教师”风采。 二、活动目的 为加强我院研究生的基本教学技能,提高研究生教学素质,进而传承师德师魂,特举办此次教学技能活动。首先,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的方式,鼓励、引导教育硕士及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同学积极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师职业素养。使其在提高自己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为丰富与繁荣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作出贡献;最后,作为本院第一次举办教师技能大赛,一来为有意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同学一个互相学习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二来为往后教师技能大赛的举办积累经验。 三、活动对象 ××大学××学院全体研究生 四、组织单位 ××学院研究生会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初赛:×× 决赛:×× 地点:×× 五、活动介绍 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1.报名方式 将报名表发送至邮箱××,命名格式:年级-专业-姓名-参赛题目,如:15级-学科教学-张三-中学化学的学习方法。报名截止时间:××。 2.初赛 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简而言之,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由于说课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必需的环节,所以本次活动给所有的参赛选手提供3-5分钟的说课时间。 本阶段考察选手的基本说课能力,参赛选手所选题目限制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上的内容。根据所选内容制作一个3-5分钟(不超过5分钟)的微格说课视频(可以用手机或相机录制

学士学位论文—-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全套

书名: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

课程性质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在现代技术支持下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类课程。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技术性的特点。所谓基础性,是指这是一门技能的初级训练课程。 所谓实践性,是指这是一门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宏观指导下的微观实践操作课程。 所谓技术性,是指这是一门以现代技术为技能训练手段的课程。 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利用微格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可以省时省力,能在短期内帮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获得课堂教学技能。 二、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含义与分类 (一)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 什么是课堂教学技能?目前,对于课堂教学技能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教学行为说。这种观点主要是根据微格教学研究成果而提出来的,如孟宪恺在《微格教学基本教程》一书中指出:“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1] [1]孟宪恺,微格教学基本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3 二是活动方式说。这种观点主要是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关于技能的界定。如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就将技能定义为“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执行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47 三是结构说。这种观点试图把技能的外显行为和认知活动方式整合起来。如斯诺(R.F.Snow)认为“教学技能是由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3] 四是知识说。该观点借鉴当代心理学理论对知识的划分,将教学技能纳入知识范畴。在认知心理学派广义知识观中,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均被视为不同形式的程序性知识,他们将知识、技能和策略都统一在知识范畴内。这种观点看到了知识与技能的联系和一致性,认为教学技能即是关于教学的程序性知识,它包括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这对技能心理机制的揭示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 目前对课堂教学技能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按微格教学的需要进行分类。 二是按照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因素进行分类。 三是按照教学程序进行分类。 三、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形成与发展 四、运用微格教学训练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液体》教学设计

【教材选择】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2010年4月第3版)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第37页至第4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共分为四小节,而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八章气体,第九章第一节固体的基础上对液体相关性质的研究,在学习方法上与前面所学的知识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学好本节课既加深了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好基础。在教材中,本节课共分为五部分内容: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以及液晶,考虑到教学大纲中关于后三部分内容对学生的掌握没有做严格的要求,因此本节课重点讲解前两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已经对分子动理论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并用它研究了气体和固体,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考虑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验过程中,应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避免被动填鸭,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注意逻辑线索,构建属于自己的物理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和基本性质; 2. 知道液体的表面张力,了解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讨论分析,学习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增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科学意识,养成主动探索、善于分析的科学习惯,激发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小学

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小学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其中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授(初读、析读、品读)、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写......等字,会读并理解... ...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 ...方式,提高... ...能力,体会...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 ...共鸣;培养... ...精神;陶冶... ...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难点的确立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依旧拓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设置疑问、引起悬念、直观演示等。 2.讲授新课——初读 A.初读:自主探究:默读、轻读 (1)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2)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情感:画出感动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B.检查反馈

(1)字词关: 范读朗读:教师/名家 交流汇报:记忆方法,解决途径 个别纠正:重点识记 指名朗读:共同评价 (2)内容关: 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讲授新课——析读 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等。 4.讲授新课——品读 文章写的感人至深,你觉得是哪里写的好呢? 品手法:比喻、对比、排比、首位照应、说明方法、感官等等 品情感:感人、启发(联系生活实际) 5.巩固练习 要求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虑到进行的方式和所需时间。 讨论主旨,联系现实——改写剧本,小组表演——分享经历,代表汇报——拓展阅读,对比感悟 6.归纳小结 要考虑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以及所需时间。 7.作业安排 要考虑布置哪些内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等。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前言 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说:“我们认为,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对学生,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观点与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相契合的,但在很多的课堂上,基本还是“以师为本”——完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情况。 这其实不能全怪老师。因为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习,并没告诉老师哪些是应该教的,应该怎么教。面对教材,老师的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还得放在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预设问题,很难再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虽然,独立钻研教材、钻研文本还是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的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能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做得再深入一步,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为老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老师怎么教,那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可能更容易落实。很多教师将“教参”当作“拐棍”固然不对,但至少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确实需要教参,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丰富教参的编写内容,即除了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的编者面面俱到,但如果组织一批富有经验的教师先行编拟一部分设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就像很多学校推广的集体备课,先行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吧。因为新课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编写的,每一单元的文本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学设计也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是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基点:以标定教,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来设计,这是毋庸置疑的;以材设教,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兰亭集序》,综合型教材(人教版)、专题型教材(苏教版)、活动型教材(山人版)都选作篇目,其编写意图就不一样,如果不考虑教材特点来设计,则教材编者的创造性劳动就根本无从体现;当然,同样的文本还有其共同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因文设教,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另外,作为从单元整体出发进行的教学设计,应尽量提供菜单式的设计,为教师的不同教学追求留出余地。 语文教学,说到底一是关注文本,一是关注人本。关注文本关键看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落实到课堂层面一是看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二是恰当地问题设计,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深入把握。这两方面是完全可以通过合宜的“单元教学设计”达到统一的,这样,教师授课时就可以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先行者(教学设计者)对文本学习的设计进行有效整合,结合对学情的把握,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学习方式层面的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但落实到操作层面还需要相当的一段距离,这需要有合宜的教学内容的支撑。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整合利用各种优势教学资源,使老师们尽快找到契入文本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研究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这未尝不是一条路。 愿我们共同探索。 【学习目标】 一、从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要素入手,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 * 二、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重点分析《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三、熟悉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从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的发展中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品味小说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同时把握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