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

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

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
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

2015年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

林玉燕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依据

2015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科试题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为指导,以省内现行初中教材为参考,不依赖、不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中考文件、《中考英语科考试说明》及我省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实际和考生实际水平来命制。

2.命题立意

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兼有毕业和选拔两项功能,英语科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在英语语境中理解语言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试题注重情景的设置,提高思维含量,彰显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学科的特点,突出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试题既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初中英语学业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亦对初中英语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命题功效

本次命题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评估学生在学科方面的科学素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二.试题特点

本次试题的命制突出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生活性、选择性、时代性、情景性和文化性以及基础性和甄别性。

1. 2015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科试题的命制原则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本省15年初中毕业生英语科目使用的版本有人教版和湘教版,以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为依据命制试题都将是对学习另一版本的学生的不公平。而试题的公平公正是考试的灵魂,没有了公平公正,考试将没有任何意义,

更遑论试题命制的合理和高明。本次试题的命制以《课程标准》和《中考学科考试说明》为依据,不依赖、不偏向于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体现了试题命制在内容上的公平公正。同时,试题命制过程中精心选材,题型、内容、难度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地区差异,不偏向某一特定地区的题材,确保了对不同区域考生的公平公正。

2.试题兼备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功能,难易结合。试题兼顾城乡学生的实际差异,整体难度较低。但为了体现考试的选拔功能,部分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按基础、中等、较难7:2:1的要求命制,整体呈现出较好的坡度,特别是试题主观题的考查由词而句而文,难易有梯度,体现了试题在难度上循序渐进的特点。英语科的学习,由于师资力量、设备配置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城乡之间学生水平的巨大差距。而中考除了选拔功能,还有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功能。如果试题难度过大,大量的农村考生将达不到要求,最后造成毕业考试功能的缺失。本次试题的命制基础考查部分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达到70%,达到考查考生英语学习初中毕业水平的目的。试题整体难度比历年稍高,为0.44,其中听力部分、情景对话和阅读理解A和B篇的难度略低;词汇部分和写作B篇难度略高。优秀人数12.5%,良好人数19.4%,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3.试题考查内容完备,题型多样。试题内容涵盖初中学习的大部分功能和话题内容,能全面考查学生初中阶段所学英语知识。而不同的题型则全方位考查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体现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4.选材丰富,富有导向性。试题在素材的选择上多种多样,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和关注热点话题;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密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态度习惯、道德品质等起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如试题中涉及有家庭、母爱、助人为乐、学习策略、自主能力等内容,引导学生培养家庭观念,学会爱与被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5.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突出语篇阅读的理解,强调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考英语试题的命制,单纯语法知识的考查方式已是个别,大部分知识的考查都融入语境的理解和应用之中。本次的试题内容紧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心

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为考查设置有意义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和语境,在一定语言情境中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避免了单纯考查语言知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为生活所用的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的工具性。

6.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更多的答题空间。这主要体现在写作部分。如写作的A部分只给出了my family的话题,要求学生根据话题写五句话。答题要求是与话题相关即可,是考察句子的表达,不需要成文。学生可以选择写简单或复杂的句子,可以写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外貌、性格等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三.试卷题型结构

2015年海南省中考英语科试卷分为两部分: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客观题65小题共75分,主观题15小题、一道话题描写和一篇书面表达共45分。全卷满分为120分,完卷时间90分钟。全卷的题型、题量和分值如下:第一部分听力四大题20分

第I题看图听句子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第II题听句子选答语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第III题对话理解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第IV题短文理解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第二部分笔试六大题100分

第V题单项选择A)单词辨音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B)选择填空15小题15分,每小题1分

第VI题完形填空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第VII题情景交际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第VIII题阅读短文理解15小题30分,每小题2分

第IX题词汇A)词形变换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B)单词拼写5小题5分,每小题1分

第X题写作A)话题描写5句10分,每句2分

B)书面表达15分

四.试题分析

听力部分

15年的听力测试题大部分与往年一样,共四大题20个小题。但今年的对话理解由往年的一对话一问题改为两个长对话,第一个长对话两个问题,第二个长对话三个问题。与高考接轨。听力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口语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型由图片内容理解,到单句理解,到对话理解,最后是短文理解,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测试原则。测试包含的话题广泛,地方特色鲜明,考查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个版本的教材。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包含有爱好、关心、学校生活、课余生活、比赛、购物、问路、故事等情景和话题。

听力试题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

1.提取句子关键信息的能力

听力部分第一大题听句子选图画,即是根据所听到的句子选择包含了句子主要信息的图画,考查学生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如第1小题,My hobby is collecting coi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要求考生能从中分辨出coins的主要信息,选择硬币图样的图片C。

2.理解和应答或回答问题及日常交际用语的能力

第二大题的听句子选答语,有的句子是问题,如第7小题What’s wrong with you, Lily? 和第9小题How much is the T-shirt?要求考生理解所问问题并选择语法正确且内容相对应的回答;有的句子是日常交际用语,如第6小题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表示赞赏,考生如果不知晓西方国家对待赞赏的反应只需说Thank you!即可,而按我们国家谦虚的思维做题,就会选不到正确答案。而第10小题Why don’t we meet in the People’s Park?是建议,考生只要知道回答建议可以选择表示同意的表达OK, I’ll wait for you there.就能正确答题。

3.判断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取正确信息的能力

第三大题为对话理解,包含的信息相对句子而言会多一些,这就要求考生要具备从对话中提取考题所需信息并进行判断,选择正确的答案的能力。而且今年的对话为长对话,相对一对话一题的方式难度有所增加。因为是转变题型的第一年,所以今年的对话理解题的命制除了最后一道题,都是直接的答案,降低了难度。最后一道题第15小题作为难题,其实只要听懂了对话,也不难判断。

问题:Where might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选项: A. In the bookstore. B. In the street. C. At the bus stop.

听力原稿:

M: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Xinhua Bookstore is, please?

W: Sure. It’s on Jiefang Road. It’s a bit far from here.

M: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W: It’s about thirty minutes’ walk.

M: I’m tired. Can I take a bus?

W: Yes. Look! The bus stop is over there.

M: Which bus should I take?

W: The No. 28 bus.

M: The No. 28 bus? Thank you very much.

W: You’re welcome.

从对话中可以判断出,两个人是在路上对话的,当然,这需要考生理解对话意思才能推理出正确的信息作答。

4.理解并记录所听语段相关信息的能力和根据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第四大题的短文理解信息量大大增加,而考题并不需要所有的信息。因此考生需有理解和记忆的能力,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并记住考题所需的内容进行作答。如短文中出现了the poor man, the rich man和the king三个人,各人给予和接受的东西互不相同,考生需得记住不同人的不同东西才能正确答题。见第19和20小题:

19. The rich man had __________.

A. a gold orange

B. a gold cup

C. a gold tree

20. The rich man got __________ from the king.

A. a lot of money

B. an orange tree

C. the great orange

另,今年听力的短文理解题目考察了不同的内容,有地点、人物、季节和东西。考生的词汇需全面才可以全部回答正确。

16. __________ had an orange tree.

A. The poor man

B. The king

C. The rich man

17. There were many fine oranges on the tree in __________.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18. The poor man took the biggest orange to __________.

A. the king

B. the rich man

C. his friend

考生听懂16题的人物,17题的季节,18题的人物和19、20题的东西,并据此选出正确答案。

笔试部分

1.单项选择

A.单词辨音

辨音题考察学生对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的辨别。今年的辨音题有e的重读开音节和重读闭音节的辨别,字母组合al,ea和tion的不同发音的辨别,以及辅音字母n在不同情况下的发音。

B.选择填空

今年的选择填空适当降低了整体难度,但提高了个别题目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识记和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试题形式灵活、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提倡交流、强调运用,通过设置语境、对话和上下文的语句情境来考查考生对基础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习惯用语和日常交际用语等的识记、识别、理解和运用能力,将知识与功能、功能与语境有机地结合,达到正确反映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

1)注重通过对话和上下文给考生创设完整、明确的情境,强调“语境”在确定正确答案时的作用。

31. I think Zhou Xun is one of the best _________. I like her movies very much.

A. doctors

B. players

C. actresses

第31小题考查名词的意思辨认,通过题干表达的意思判断正确答案。

32. —Are you sure you can do well in the competition?

—__________ I’ve got everything ready.

1. No, I’m not sure. B. Yes, I think so. C. It’s hard to say.

第32小题考查情景对话,通过回答的情况确定正确的回答。

33. —__________ will you ask for help when you get into trouble?

—My parents, I think.

A. Who

B. What

C. Where

第33小题考查疑问词的正确使用,亦是通过对话中回答的内容确定正确的选项。

2)考查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的正确使用。

具体考查内容:

3)立足本土,源于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密切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社会生活话题:

37. —My aunt __________ me to Europe on vacation next month.

—Have a good time!

A. take

B. took

C. will take

38. It’s raining __________ outside. You’d better not go out.

A. heavily

B. hardly

C. nearly

学生生活话题:

35. —How is Nancy getting on with her study?

—She won’t catch up with others __________ she works harder.

A. after

B. unless

C. as soon as

—Thanks for __________ me with my English.

—It’s my pleasure. I’m glad you’v e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A. help

B. to help

C. helping

本土话题:

30. —Would you like some Wenchang Chicken? It __________ delicious.

—Yes, please. It’s my favorite.

A. sounds

B. tastes

C. feels

社会热点话题:

34. A cook will lose his job if he __________ to smoke in the kitchen.

1. finds B. found C. is found

2.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主要通过阅读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它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补全短文,使短文结构完整,逻辑合乎情理,意思通顺流畅,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阅读理解题型。今年完形填空的短文是一篇关于母爱的故事。题目着重考查学生对语义的理解能力、对篇章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判断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惯用法、基本句法和语法的掌握程度,强调对上下文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今年的题目特别强调上下文的理解判断推理,这也是完形填空题的考查意义和趋势。

3.情景对话

情景对话是明确的语境应用型试题,强调用语言做事的原则,考查考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在整体理解对话的前提下,在特定的情景设置中选择既符合对话内容形式、又符合英语的口语习惯的句子完成对话,使之符合语境的要求,正确、地道、恰当得体地体现说话人的意图。今年的情景对话题是一个电话对话,内容是朋友相约活动。对话结合了今年的高温讨论活动内容,既与实际情况契合,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难度相对不高。

4.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考查考生理解各种题材与体裁的能力,考察考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今年的三篇阅读理解遵循由易到难的排列顺序,A篇和B篇为选择题,C篇为任务型读写题,内容分别是学习策略、热点话题和故事记叙。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关注情感教育和价值取向,隐含了实用性和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考查呈现形式和选项设计总体来说比较全面,有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事实细节的理解能力。如:

57. If you feel sad, you’d better _________.

A. have a nice lie-in

B. hide your feelings

C. cry out

63. The American was _________ when he knocked into the bear.

A. driving a car

B. going to work

C. using his mobile phone

2)考查考生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如:

56. How many pieces of advice are given in the passage?

A. Four.

B. Five.

C. Six.

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______ can bring you a good sleep.

A. keeping a diary

B. enjoying a big meal

C. joining in activities

3)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进行词义推测的能力。如:

62. The underlined word “motorcyclists”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 in Chinese.

A. 摩托车手

B. 手机使用者

C. 低头族

4)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文章的主旨大意的概括能力;如:

60. The passage is mainly for ________.

A. students

B. parents

C. teachers

6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Drive your car carefully

B. Use mobile phones properly

C. Be a heads-down tribe member

5.词汇

本题考查考生对三年来所学词汇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的语法考查含量,但都尽量融入语境中进行考查。考查分A和B两部分,A部分为选词填空。要求学生从方框内选择正确的词汇,并用其适当形式完成句子。考查考生对句子的理解判断能力及对词形变化和基础词法、语法的掌握程度。B部分为单词拼写,分首字母和汉语提示两种类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拼写、理解及运用能力,强调考生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以及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的能力。单词拼写除了第79小题难度较大之外,其余的单词都是常用词,通过所设置的语境能较为轻易地推断并拼写。

具体考查内容:

6.写作

写作分话题描写和书面表达两部分,呈现了考查由句子而语篇的梯度变化。话题描写考查句子的表达,与话题相关即可,句间不需逻辑关系,为难度较低的写作。今年的话题描写是第一次出现的题型,话题为my family,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和表达,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的表现,较差的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写出一两句。书面表达则考查学生语篇的组织能力,突出“用英语做事情”的思想。今年的书面表达题是培养独立性。题目学生不太熟悉,但内容是两个版本都有的话题的综合,也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难度不算太大。且试题设计的英文提示为文章搭好了基本框架,掌握基本话题表达的学生就都可以沿着框架完成作文的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不同的发挥空间,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得分点,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2015年的中考英语试题命制充分考虑了我省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主、客观题适中,无偏题、怪题,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2015年的中考英语试题更严格题目的难度比例和区分,使其真正具有选拔的功能,在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区分出学生的真正水平,对进一步促进我省英语教学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五.基于中考的教学建议

在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试题的设计以本科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导,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运用型、能力型试题比例越来越大,取材将更加密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试题更加语境化和情景化。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既为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亦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的指导,为了进一步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质量,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课标》,研究教材,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科试题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为指导,以省内现行初中教材为依据,不依赖、不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因此,教学如果满足于手头的教材是不够的。从理论上来说,各个版本的教材都能涵盖《课标》要求和命题范围,把课本弄懂弄熟就基本能达到中考的要求。但是版本不一致,就存在一个问题:命制的题目也许很简单,也许学生都学过,老师也讲过,但因为这个版本的教材并不突出这一知识点或话题,学生就不一定能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这时候考试的结果,就有可能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因为模棱两可的选择而出错。

例如,听力第一大题第3和第5小题,学习不同版本的学生对skating race 和coin的熟悉程度就会不一样,不熟悉的考生会出错,结果就导致这两小题成为本题中得分最低的题目。而其他的3题,学习两个版本的学生都比较熟悉,得分就明显比第3和第5题高。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使之符合需要。对常用的词汇和表达即使教材中出现较少,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重复使用,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

2.夯实英语基础,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学业水平考试虽然强调由过去的比较注重知识的考查向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转变,但能力高于基础,却依托于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运用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强调语言在语境和情景中的应用。所以教学同样的应该抓落实,构建好学生基础知识的根基,帮助他们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理清基本概念,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并逐步引导和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的能力。

1)对学生强调特殊要点,更要引导学生重视和掌握基础知识。

今年的辨音题,得分最低的是第22题字母ea组合的辨别:

22. A. weak B. tea C. weather

51%的学生选了A选项,21.5%的人选的是B选项,24%的人选了答案C 选项。这几个都是常用词,学生反而出错率奇高。

而另一道辨音题第25题,考查的是辅音字母n的不同发音:

25. A. uncle B. translate C. monkey

25.6%的学生选了A选项,47.5%的人选的是答案B选项,23.6%的人选了C选项。相比22小题,25题的词汇明显较高级,考查的知识点也明显复杂于22题,但得分反而比22题高,说明老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特殊性,忽略了普遍性。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牢牢地掌握了特殊的要点,反而对基础的知识视而不见。

2)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重基础知识点的掌握。

27. I like reading, so I always spend my pocket money __________ books.

A. on

B. in

C. at

39. —Thanks for __________ me with my English.

—It’s my pleasure. I’m glad you’ve made such great pr ogress.

A. help

B. to help

C. helping

这两道题,是单项选择题中得分最低的。27题平均分0.3954分,39题平均分0.402分。无论哪个版本,这两题的考点spend on和thanks for doing sth 都是重复率很高的用法。说明越基础的东西,学生忽略得越严重。而本大题平均分最高的题,就是一道综合运用能力题,平均分是0.5985分:

31. I think Zhou Xun is one of the best _______. I like her movies very much.

A. doctors

B. players

C. actresses

这说明我们的老师现在都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很成功。但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当然,抓基础知识的构建要注意适度,低层次的重复操

练在义务阶段英语教学中不可少,但不宜太多,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造能运用语言知识的语境,以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3)强调实际应用的能力,也要强调基本的写的能力。

以前的英语教学备受诟病,是因为哑巴英语。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开口了,但基本的写的要求却不受重视。当然,作文还是很受重视的,但那毕竟是少部分学生的重视。基础的写是词汇,从词汇题更能凸显这方面的问题:词汇题的B 部分为单词的拼写,是整卷得分最低的题目,平均分0.18224分。如果说那是因为学生判断不出该填的单词,那么A部分选词填空的平均分0.26034分则可以进一步证明学生的基础实在堪忧。第72题是A部分中平均分最高的,为0.3955分,考查的是easy的原级。第76小题是整个词汇题B部分中平均分最高的,为0.2592分,考查的是单词milk的拼写。

7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math problem?

—It’s as __________ as anything.

76. We’d better drink a glass of m__________ every day. It’s good for our health.

这两道题的题干并不比其他题更难,第72题还是给出了原词供选择的,只要选对就可得0.5分,可到了学生那一写或一抄,就错漏百出。可见,无论怎样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最基础的记忆与拼写都不可或缺。

3.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突出语篇功能,强调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语境化和情景化的试题使得阅读理解能力在考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阅读理解则是中考题中赋分较高的试题。因此,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对考生的得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水平的最佳途径。

海南中考的阅读理解,每一篇的题材与体裁都会不一样,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也会不同。大部分都是考查接受性和解码性技能的题目:事实题(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标题题,辨认事实题,猜测生词词义题。有时候还会考查创造性技能的题目,如推断作者意图、态度题,推断发展趋势题,用文中观点解决问题题,

逻辑推理题等。当然,考查创造性技能的题目相对比较少。2012年中考的这一小题属创造性技能的发展趋势题:

5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would most probably happen in the end?

A. John Blanchard went happily to meet Miss Maynell.

B. John Blanchard felt angry and left the station.

C. John Blanchard only invited the older lady to dinner.

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和海南中考的阅读理解题型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原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语篇结构和作者意图的掌握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关注表层语义的同时,深入理解所读语篇,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对所读语篇中包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信息的综合理解和推断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另外,还要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选材要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初中毕业生的英语学业水平的要求相当,要尽量贴近时代和学生生活实际,注意生活性、实用性和社会性较强的语言素材,像公告、广告、说明、通知、图表、目录以及报刊杂志中的短文材料,还要注意选材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这样能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章,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

今年的阅读理解,一篇为学习策略的建议,一篇为热点的低头族话题,最后一篇的任务型读写为助人为乐的故事。各类题型均有,得分也相对较高。但第64、65小题不太理想,2分的题平均得分分别为0.8747分和0.8613分。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Heads-down Tribe” _________ when they eat in a restaurant.

A. look at their own mobile phones

B. don’t talk to the people who sit opposite

C. Both A and B

6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Drive your car carefully

B. Use mobile phones properly

C. Be a heads-down tribe member

另一道平均分较低的是第57小题,为0.9737分:

57. If you feel sad, you’d better _________.

A. have a nice lie-in

B. relax yourself

C. cry out

第57和64题都属于细节题,但57题是逆向的细节题,64属于细节综合题,比起一般的细节题,学生明显示弱(另两道细节题56和63题平均分为1.2915和1.2499),显示了学生阅读技巧中研读(细读)技巧的不足。而65题是标题题,得分在阅读理解的选择题中最低,显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整体阅读和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的欠缺。

4.循序渐进,加强训练,提高写作技巧。

写作无论在中考还是教学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写作的训练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大多都始于初一下学期或初二年级。其实,写作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从一开始就要训练并养成。最初的写始于抄写、默写和听写,然后逐渐过渡到课文仿写、看图写话等,最后才是创造性的写作。这一过程,应该贯穿整个初中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和学生不同的程度提高给予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增强写作信心,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另外,中考写作的要求并不高,教给学生有针对性的写作技巧非常有必要。如果一开始就能循序渐进地按中考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的信心必然满满,写作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这要求老师要研究中考的写作要求,研究如何让学生按要求比较完美地完成一篇书面表达。我们来看看今年的中考书面表达。

B)书面表达(满分15分)

由于父母的溺爱,现在许多孩子不做学习以外的事情,导致独立生活能力不强。请你根据以下表格中的内容,按要求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谈谈作为中学生,

要求:1. 语句通顺,意思连贯,语法正确,书写规范;

2. 必须包含所有内容,并做适当发挥;

3. 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及地名;

4. 词数70左右。(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t’s very im portant for us to do something to make ourselves independent. First, …

表格中所给的内容信息,已经搭好了基本的框架,顺着给出的开头,加上let’s或者we should等表达,第一个观点(要点)表述完毕,接下来根据给出的clean our rooms,…是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加上It’s our job to 或者We can 就可以成句。当然,省略号表示还需要更多的具体内容。那么,加上and make our beds或者wash our clothes等,第一个要点就已然完整,可以拿满分了。接下来的要点都可以如法炮制。最后一个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内容没有给出,也是作文区分度的表示。加上之前各要点要求的补充内容,程度好的考生多拿分或得满分,程度一般的考生拿不到满分。从而拉开不同层次的考生之间的得分距离。书面表达题的命制方式,可以让不同程度的考生有不同的发挥,既关注了个体的差异,也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5.注意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从英语中考的题型看,有听力理解、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情景对话、词汇、写作等。这些题型体现了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考查。而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也需要具备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因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兼顾,不应过于偏重或忽略某方面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在各方面都得到平衡发展,做到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六.特别关注

1.书写

中考评卷质量的最大保证是评卷机制,既客观题二评制。二评制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的答题被正确评价,不出现误评。因为误评会导致三评,甚至仲裁。仲裁由组长或小组长和质检员把关。组长、小组长和质检员对二评通过的试卷进行抽查质检。但不可否认,就在这么严格的评卷机制下,依然会有误差。误差主要来自考生的书写。对美的事物产生好感,对丑的现象心生不快,是人的本性。所以,呈现在评卷老师面前的一篇书写流畅飘逸和一篇字迹难以辨认的文章,评卷老师的印象分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作为命题组的组长,关注的是试题命制的整体性、合理性、教育性和导向性。那么作为评卷组的组长,更关注的是与学术无关的评卷进度。也就是说,中考评卷是有一定的进度要求的。在进度要求下,印象分的比重不能说不重要。而且,评卷也有一个原则,辨别不清的算答题错误。所以,可以这么说,书写的规范、工整是中考答题的第一要素。许多的考生,甚至是在抄选词填空题给出的词汇时也会出错,这也是书写不认真的一个体现。

2.审题

本来,审题在中考不算什么问题,因为题型事先已经知道,模拟也考过无数次。但,考试不审题实在不是一个考生应该具备的品质。今年的英语有一道题就得认真审,那就是话题描写。因为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动,与之前的一些信息不对称,要求写五句话,而不是写一篇短文。但许多的学生压根连题目都不看,按自己的想法随便写。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如果只写五句话,完全可以得满分。可是长篇大论之后,各种错误,反而被扣掉不少分。更极端的是,许多的考生把平时背下来的都一字不错地写了上去,也不管题目要求写什么内容。写老师的,写朋友的,写同学的,什么都有。或者东拉西扯再加上一些家庭的内容。评卷的时候,这个组的老师因为要从这么凌乱的表达中找出给分点,相当费心,相当辛苦。当然,最后受损的还是不审题的考生,本来简单的送分题被扣分了,非常不值得。

第二种不审题的情况表现在忽略词汇B部分和书面表达的注意事项。词汇没写首字母,书面表达没转抄开头和结尾。题目的“注意”中用了“须”字,表示不按要求会被扣分。

3.不达标考生

15年的中考英语试题,总分120分,基础题占了70%,可是按60分为合格线,不达标的人数占了65.4665%。这不得不说是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而

且,试题中有75分为三个选项的选择题,不可否认,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可能是偶然选对了答案的。也就是说,有可能不合格人数的比例比65.4665%多。

再看客观题的零分人数,全省考生102822人,客观题零分人数大部分都超半数以上。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考生不愿意或不知道怎么作答英语的写的题目。写作零分人数较少,并不是因为考生大部分有写作能力,而是因为写作部分有可抄的句子或词块,抄写上词块或句子,写作就有得分点。而即便这样,仍然有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