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浸锌产品表面修复作业指导书

热浸锌产品表面修复作业指导书

热浸锌产品表面修复作业指导书
热浸锌产品表面修复作业指导书

目录Table of Content

1总则 (2)

2名词解释 (2)

3需要修复面说明 (2)

4修复前准备 (3)

5修复前预处理 (3)

6喷涂修复处理 (4)

1 总则

a)明确热浸锌产品锌瘤、锌刺、起皮、漏镀和锌渣等表面不良的修复方法及具体要求。

b)明确热浸锌产品局部锌层厚度偏低的处理方法。

c)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热浸锌产品。

d)参考《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2002》,此标准根据ISO

1461:1999编制,不影响对产品的判定。

2 名词解释

a)漏镀区域 - 钢铁制件表面未与熔融锌发生反应的区域。

b)局部厚度最小厚度–制件镀层局部厚度允许锌层最小厚度,如锌层要求厚度85μm,即要求测

厚平均值不小于85μm,对应标准局部最小厚度是70μm,要求每个测量点不少于70μm。

c)主要表面 - 镀层的装配面或对于制件的外观和防腐性能是尤为重要的表面。如盖帽的法兰端面、

帽体外表面。

3 需要修复面说明

a)产品锌层表面有任何漏镀和锌层磕碰脱锌或有锈迹均需要修复处理。

漏镀并生锈

b)产品锌层表面有锌瘤、起皮、锌渣和锌刺现象需要去除并修复处理。

产品外表面锌瘤,需去除

盖帽法兰端面锌刺会影响组装,需去除

c)经检查锌层局部区域厚度低于最小厚度的应标记修复处理。

d)对于热浸锌后经过攻回丝的产品需要对加工处防腐处理。

e)产品不易打磨的内侧锌层表面允许有较小且手摸上去不划手的锌瘤、锌刺,内部少量的锌渣锌灰

可用砂纸打磨清洁后喷上色剂处理。

盖帽筒底部锌渣

f)产品漏镀或锌层厚度不够面积超过总表面积的0.5%或单个漏镀区域面积超过10Cm2,应予重镀,

不返修。

4 修复前准备

a)螺纹攻回丝处理,内螺纹攻丝可以通过钻床加工。类似盖帽的灌浆管螺纹需先通过火焰吹掉螺纹

处的锌再通过手工板牙回丝,回丝过程中可加少许润滑油并避免油污淋入螺纹之外的锌层面,回丝后应及时擦除油污,并清理产品上的铁屑。

盖帽灌浆管回牙

b)清除镀锌产品表面的污渍和铁屑。可采用湿布擦拭污渍后再用洁净的干布擦拭干净,待晾干后进

行修复工作。

c)检查产品锌层厚度是否达标,是否有锌瘤、锌刺、起皮、漏镀和锌渣等不良,并将需要修复的产

品挑选出来转入修复工序。

d)热浸锌产品应轻拿轻放,在周转中应避免磕碰。

5 修复前预处理

a)采用机器打磨过程中需佩戴口罩、护目镜、耳塞、洁净的手套等劳保用品,且打磨过程中不得让

产品粘附油污。

b)漏镀和锌层磕碰脱锌或见锈区需打磨至可见金属光泽,使后期喷涂处理达到有效的附着力。

c) 对有锌瘤、锌刺、起皮、漏镀和锌渣采用百叶片角磨机或手工锉刀进行打磨去除,打磨时应用力均匀平稳,并随时检测锌层厚度以免过打磨。产品内侧锌层表面无法用角磨机打磨的可以用气动砂光机或砂纸打磨。对于安装配合面不得有锌瘤等凸起现象。

d) 盖帽灌浆管内孔或周边无法用角磨机打磨的可通过电磨去除锌渣和锌灰,盖帽法兰孔内锌刺用电磨去除,并确保螺栓安装附近无锌瘤等凸起现象。

e) 锌层厚度小于最小厚度的区域用手工砂纸砂一遍,使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增加喷涂附着力。

6 喷涂修复处理

a) 打磨后的产品应在24小时内喷冷镀锌,喷涂过程中需佩戴口罩,确认喷涂面清洁、无尘、无油、表面干燥。目前采用的冷镀锌修复材料为罗巴鲁冷镀锌气雾剂(简称:罗巴鲁)配合镀锌喷漆(简称:上色剂)使用,罗巴鲁含96%锌具有防腐作用,用于修补镀锌层缺陷,上色剂可使修复表面光泽一致,两种涂料不可错用。

电磨去除锌渣和锌灰

漏锌或见锈区打磨至可见金属光泽

待打磨面

打磨后效果

随时检测厚

b) 使用罗巴鲁前需上下挥动气雾瓶,听到瓶中搅拌球的响声后持续挥动, 保证搅拌球碰响30次以上。

c) 在无锌层或锌层厚度不够区域喷罗巴鲁,涂装时垂直距离涂装面约20-30cm,涂装速度约10cm/秒,修复处厚度比最小厚度厚30μm ,如最小厚度要求70μm 则修复处的厚度不低于100μm 。喷涂干燥后需检查修复处的厚度,不足区域需要补喷。喷涂后若修补处过渡不平整可待干燥后用砂纸砂平整。螺纹处少量均匀喷涂罗巴鲁,避免螺纹喷涂过厚影响后期安装。

d) 使用上色剂前需上下挥动均匀,在产品有色差、打磨痕迹和罗巴鲁修表面均匀喷涂上色剂。

e) 为了防止气雾剂堵塞现象, 每次使用完后倒转气雾瓶, 使喷雾口朝下, 在安全的地方按喷雾口,直到无色气体喷出1-2秒。

f) 喷涂后未干燥不得转移包装。

冷镀锌喷涂后外表

镀锌喷漆后外表

冷镀锌 (罗巴鲁) 镀锌喷漆(上色剂)

热浸锌产品检验规范

1.目的 规范热浸锌产品检验的标准及方法,保证经过热浸锌处理的合格产品投入使用。 2 范围 适用于文件要求热浸锌处理的产品的检验。 3参考标准 GB/T 13912-2002《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4检验量具 测厚仪百格刀 3M胶带盐雾实验机 5检验数量 5.1 外观检验项目按下表进行随机抽样检验: 参照<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中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尺寸、性能、功能抽样数量范围在“3—8”之间。 5.2 必要时或特殊要求时,进行盐雾测试(单独做小块样本1~2件进行热浸锌处理)。 6检验要求 6.1锌层厚度检验 在热浸锌产品表面均匀选取6点以上,用测厚仪测量锌层厚度达下表要求(单位um): 钢厚度范围(mm) 材质类别 t<1.5 1.5≤t<3.0 3.0≤t<6 t≥6.0 结构钢和板材45 55 70 85 6.2附着力检验 6.2.1热浸锌产品表面、夹角不允许有起皮和锌层剥落现象。 锌层起皮 6.3外观检验 6.3.1热浸锌产品表面呈均匀的银白色,不允许存在发黑、发黄、烧焦、脏污、酸水印等缺陷;

6.3.2热浸锌产品表面要求平整,不允许存在漏底、气泡、锈点、锌瘤、生锈、粘在产品表面的铁 渣、突起的块状物、碰伤等缺陷; 6.3.3因镀锌工艺需要,产品死角、转弯处允许开工艺孔,工艺孔大小要求适量,不要开在产品正 面,以免影响产品的外观。 6.3.4产品死角或产品镀锌装夹位允许出现少量的漏底现象,可用锌液进行局部修补,修补前应清 除修补部位油渍、灰尘,修补好的表面应与周围区域的颜色保持一致, 呈平滑过渡,无明显分界、明显凸起、凹陷;因材质较差,热浸锌过程中产生表面起皮现象,导致锌层脱落,可先去除氧化皮后,用上述修补方法进行修补。 漏底起泡 锈点锌瘤 6.4螺孔镀锌后的修复 因螺孔部位容易造成锌层堆积,无法与螺丝实配,在热浸锌后螺孔要用丝锥重新加工一次;6.5附着力测试:用划格刀在试样涂层表面以2.0mm的间隔从垂直交叉方向划下100个方格,介刀要 划到基材表面。用3M胶纸粘贴在被划格的表面,用手指压紧胶带使其与涂层紧密接触,胶带不能起皱、有残余气泡,5分钟后从60°方向迅速拉起胶带,若有方格被撕下视为不良。

线路打磨作业指导书

一、线路打磨作业目标 1、通过打磨消除钢轨波浪性磨耗、钢轨肥边、马鞍型磨耗、焊缝凹凸及鱼鳞纹以及道岔在生产、运输和铺设过程中产生的病害,提高钢轨的平顺性,使得光带居中略偏内,列车运行平稳,减少甚至消除晃车。 2、具体量化指标为:且宽度为20~30mm。钢轨打磨面应无连续发蓝带。 3、切削量指标:内侧圆弧角0.6mm,顶面0.2mm,外侧0.2mm。 二、作业流程 三、钢轨打磨作业技术条件 1.首先向工程局所要待打磨地段钢轨状况调查表,对待打磨地段的钢轨廓形、钢轨表面的状态、钢轨伤损和轮轨接触面以及两侧的可燃物是否已处理等相关的情况进行掌握,共同和工程局技术人员确定打磨方案。

2.打磨前应对影响正常打磨操作地段,尤其是影响轨距角打磨的因素与工务技术人员确认,是否预先采取措施,以保证钢轨打磨正常进行。 3.打磨前应与工务技术人员确认超限焊接接头是否提前处理,对于接头平直度超限,而且未处理的焊接接头禁止作业。并提醒工程局技术人员采用小型钢轨打磨机对焊接接头进行局部打磨。 4.打磨前应在站线进行打磨参数调整试验,确认打磨廓形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式打磨。 5.打磨车作业速度应根据打磨列车特性和打磨目的确认。 6.最后一遍打磨应降低打磨功率或提高打磨速度,以保证钢轨打磨后表面粗糙度达标。 四、钢轨打磨质量技术标准 1. 作业后钢轨达到打磨总深度≥0.3mm,接头焊缝处高度≤0.25mm(用1米直尺测量),磨面宽度达到轨冠部分≤10mm,轨距角至轨冠过渡区≤7mm,轨距角≤4mm,轨顶表面粗糙度≤10μm。 2.打磨最大宽度:R13区域5mm;R80区域7mm;R300区域10mm。 3.沿钢轨100mm长度范围内,打磨面宽最大变化不应大于打磨最大宽度的25%。(如图1) 4.打磨后接触光带应居中,且宽度为20~30mm。钢轨打磨面应无连续发蓝带。 5.60钢轨线路打磨与道岔打磨直股、曲股均采用铁科院设计高

2016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

在化工生产装置检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能够充 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某种失误, 造成事故的发生。有关数据表明,在化工企业生产、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于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8%,由于工作中的不安全条件 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0%,其余2%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在相同的工作条件 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进行风险识 别和安全评价,认为落实防范措施,杜绝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检修 的基本保障。在此,对化工生产装置区内以下种典型的检修作业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 应安全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归类。 1.目的:通过本规定,确保设备保持良好性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保证生产 正常运行。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维修管理。 3.工作职责: 3.1机修部门负责监督、执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制订年度保养计划并执 行 。 3.2生产设备部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保养,及故障设备的维修申请。 3.3生产设备部负责对设备保养、维修费用进行审核及管理。 4.管理内容及要求: 4.1设备的日常保养 4.1.1日保养。每天由操作人员(设备维护责任人)进行保养,主要是上班前、上 班中和下班后进行保养。 4.1.2上班前。要求机台操作工班前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检查、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 4.1.3下班前。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填写相关记录;班后清扫维护。 4.1.4机修工实行区域保养负责制,按照区域分工对所管范围设备每日进行1-2 次日常巡回检查,及时处理点检或日常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预防维修工作; 设备的一级保养为每天,二级保养原则上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设备累计运行时间根据各机械制定的保养时间按计划进行二级保养。 4.2设备的故障维修 421生产设备部在使用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后,由设备班长(或车间主任)及时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经部门主管签字后及时报送机修主管。 422机修主管接到《设备维修申请单》后及时安排机修人员进行处理,初步判定故障原因,确认修复时间及所需配件,如无配件填写采购申请单,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配件后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 4.2.3故障设备经机修人员判定故障原因后,如无法自行修复,填写《设备委外维修申请单》,经采购部审核批准后进行委外维修。 4.2.4生产设备部负责对设备修复情况进行验收并签字。 4.3封存、闲置设备由使用部门报告机修部门进行实施,各车间组织专人定期进行维护。 5.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 5.1作业风险 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5.2安全措施

热浸镀锌分类技术操作规程

热镀锌规范作业指导 热镀锌预处理作业指导书(角钢) 1适用范围 本标准仅适用于本公司热镀锌车间对各钢件热镀锌前预处理和作业。包括水洗、酸洗和助镀剂的处理。 2执行标准 GB/T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3作业指导内容 3.1准备工作 3.1.1工件入池前,浸镀锌收发员应与车间穿挂工进行数量交接,交接时应对照数量、工件名称、工程名称进行检查。实物应与生产单位符合,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不合格的应立即通知穿挂工及时整改,合格后方可签收。

3.1.2工件入池前,酸洗工应对穿挂质量和工件质量进行检验,穿挂时否有粘贴的工件,穿挂是否牢固,是否有掉件的隐患,工件是否有变形现象等,如没有以上情况为合格。合格后的工件,由酸洗工和脱脂岗位的操作工结合,根据工件的表面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脱脂处理,有油漆和重油的表面工件,要进行化学脱脂或局部处理。 3.2酸洗。酸洗工在工件酸洗时要根据酸洗池的宽度、长度和液面的深度,对照工件的长度、宽度、厚度合理地利用空间,严禁堆放过多交叉堆放,以防止工件在吊起,检查和出件时变形,或卡在池子中间吊不出来,挤压变形。在工件吊在酸洗池正上方位置,2个酸洗工要用手钩勾稳工件到池子的中央位置,(根据工件的大小,可放在池子的东边或西边,另一端可以酸洗其它是工件)。 行车工以8~15度将工件浸入酸洗液的下面,稍停3~5min,然后提起工件离开液面40cm,后重新落下,如此反复操作2~3次,然后把工件落入酸洗槽的底部,酸性工从行车上取下吊带,把吊带放在池子的边沿上。酸洗工每隔20min吊工件晃动一次,以便加快酸洗速度。同时检查工件表面的酸洗情况,如果工件表面呈灰白色为合格,如有棕色、黑色或锈斑为酸洗不彻底,应继续进行上下运动工件加快酸洗,对于合格的酸工件,应该及时吊出。 在冬季车间气温很低的情况下,为了加快酸洗速度,可对酸洗液进行加热提高酸洗液的温度,或者采取利用空气泵对酸洗液中内部通入空气,对酸洗液进行搅拌,同样可起到提高酸洗工件的速度。

单管塔 检验指导书

钢结构单管塔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依据:钢结构单管塔通信技术规程CECS236:2008 检验工具:10米钢卷尺、倾角仪、测厚仪、焊检尺、经纬仪 一、钢结构单管塔材料要求 1、钢板、型钢、钢管:力学性能应满足《碳素结构钢》GB700-2006的要求。 2、所有钢材、连接材料(螺栓、焊条、焊丝、焊剂和防腐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纸的要求,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标识清楚。 3、所有钢材(钢板、型钢、钢管)厚度的负偏差不应大于板厚的10%且不能超过0.5mm。 4、钢材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夹渣。如钢材(钢板、型钢、钢管)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应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且累计误差在允许负偏差内。 5、单管塔如出现钢材或辅助材料混批、对质量有疑义、使用国外进口钢材或设计有明确要求时,应进行材料抽样复验。复验内容应包括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6、紧固件热浸镀锌。镀锌后机械性能应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GB/T 3098.1~GB/T 3098.17,GB/T 3098的规定。热镀锌螺栓应保证螺母旋进方便、交货时配套的螺母拧到根部。 7、单管塔选用的钢材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要求。 8、单管塔结构采用热浸锌作长效防腐蚀处理。对于厚度不小于6mm的构件,锌层平均厚度不小于86μm;对于厚度小于6mm的构件,锌层平均厚度不小于65μm。 二、单管塔制作要求 (一)一般规定 1 单管塔的制作单位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生产许可资质。 2 制作前应根据结构设计施工图编制设计施工详图,如详图设计需对原结构设计进行修改,应取得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的同意,并签署设计更改文件。 3 每道生产工序均应按本规程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由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进行检查。 4 验收前应自检合格,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后共同确认。 5 单管塔制作过程中应采用经计量检定、在时效内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二)下料要求 1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割纹深度不应大于0.3mm,局部缺口深度不应大于1.0mm,切割后应去除割渣和毛刺。 2 钢板切割的平面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

打磨作业指导书

打磨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目的 使设备操作者更快、更清晰安全的学习打磨机的使用,学会规范的操作打磨机,正确的打磨工件,并能做到简单的维护。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序由低碳钢钢板,槽钢型材等构成的所有夹件体及夹件附件的打磨。 3.职责 班长 3.1.1负责夹件外观打磨操作过程的监督及打磨处理后的检查。 3.1.2指导打磨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操作员 3.2.1根据操作说明书正确使用打磨机。 3.2.2根据每日点检的使用发现缺陷及时向班长汇报,并在班长的指导下 对设备进行维护。 4.操作前准备工作 将机台及作业场所清理干净。 依据《派工单》要求的生产数量,准备好待加工工件,并放置于方便作业的位置,准备好加工完成品放置备用的托架。

检查是否有螺丝松动、漏电,安全装置、关机按钮等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磨光待加工工件是否已经过品检员检验并批准放行的合格零部件。磨光前必须确保工件表面无其它杂物,发现板件有裂缝,缺陷等应先退回上道工序重新补焊后方可磨光。 按照所要加工的零部件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砂轮。 戴好口罩及护目镜,穿好工作服。 安装并紧固砂轮,。 试机,并进行调整。确保砂轮无抖动现象; 进行首件磨光,检查是否符合磨光要求,并经质检或主管确认无误,方可开始批量磨光作业。 5. 操作步骤 需打磨的产品应放置平稳,小件需加以固定,以免在打磨过程中产品位移而导致加工缺陷。 正确使用打磨工具,及时检查和更换磨损严重的砂轮片或抛光片。 打磨时应紧握打磨工具,砂轮片与工作面保持15-30°,循序渐进(A→B),不得用力过猛而导致表面凹陷。 夹件平面抛光作业时应利用打磨工具自身重量。抛光片与加工表面平稳结合,采用平移或圆周运动方式,不得中途加力和随意变换角度。 在打磨过程中发现产品表面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现象时应及时通知电焊工补焊。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混泥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1.概述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项目包括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孔洞(含模板固定锥孔)、缺损、挂帘、错台、拉筋头外露、冷缝、施工缝凿毛不当引起层间结合部缺损、起皮、起砂、非贯穿浅表裂缝等,是混凝土施工中最易发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或施工工艺引起的过程缺陷。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外,对已经出现的外表质量缺陷和过程缺陷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处理,以使混凝土外观达到设计要求和基本的美观。 2.施工程序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项目部质量科专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台帐记录、缺陷处理过程控制以及质量验收。 混凝土拆模后,各工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质检科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并组织工程部、工区及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修补前,由质检科对混凝土表面拍照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展开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拍照备查。混凝土结构外部尺寸检验由项目部测量队配合质检科检测备案。 表1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判别标准

表2 混凝土结构裂缝检查判别标准 表3 混凝土结构止水缺陷检查判别标准 3.缺陷修补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1.预缩砂浆 水泥:P042.5R硅酸盐水泥; 砂 :河砂和人工砂,细度模数1.8-2.0; 水 :符合拌制混凝土要求; 抗压强度:≥45MPa; 抗拉强度:≥2.0 MPa; 粘结强度:≥1.5 MPa. 2.环氧砂浆 抗压强度: ≥60MPa;

打磨作业指导书

打磨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和指导产品打磨人员的作业行为,提高作业人员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使作业人员能够正确的辨识本岗位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通过正确的作业行为减少或避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打磨作业人员。 3 本岗位一般环境因素/危险源 3.1 一般环境因素 3.1.1气动工具打磨噪声及粉尘排放。 3.1.2 因作业活动而产生的气能、磨轮磨片材料等消耗。 3.2 一般危险源 3.2.1工件未卡紧旋转过程中飞出伤人等。 4 本岗位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

4.1 重大环境因素 4.1.1打磨零件时产生的噪声和粉尘排放 4.2 重大危险源 无 5 环境/安全防护用品、装置及设施 挡板、护罩等辅助工具,工作服、防砸鞋、眼镜、防尘口罩、耳塞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 应急措施 6.1 发生一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做到: 6.1.1 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公司相关部门; 6.1.2 及时救治、护送受伤人员就医; 6.1.3 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7 作业要点 7.1 产品打磨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

7.2 作业场所严禁吸烟,消防设施必须齐备、有效。严格遵守所使用设备、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对环境控制的要求。 7.3 暂时不用的工具,不准放在操作台面上,以免掉落损坏产品或砸伤腿脚。 7.4 打磨不规则产品时,必须将零件固定好以免操作工用力时发生意外伤害。 7.5 作业完毕,应清理好各种工具,做好作业场地的清扫、清洁工作,对废弃的磨轮磨片要进行分类整理,以利于回收和再利用。 7.6 所有作业结束后,及时关闭风、水、电、气阀门(开关),杜绝浪费,节约能源。 8 相关文件 Q/PGJ G19.021-2007 《固体废物防治管理制度》 附加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由设备安全课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编制:*** 校核:*** 批准:***

热电偶维修作业指导书

热电偶维修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为了提高园区仪表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生产维护中能及时处理仪 表故障,特编制此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自动化仪表专业班组维护人员处理石油化工装置测 温热电偶的各种故障,并提供安全指导 三、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和结构形式: 1.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图1-7.1热电偶工作原理图 如图1-7.1所示,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接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热电偶的一端将A、B两种导体焊在一起,置于温度为t的被测介质中,称为工作端;另一端称为自由端,放在温度为t0的恒定温度下。当工作端的被测介质温度发生变化时,热电势随之发生变化,将热电势送入显示仪表进行显示或记录,或送入微机进行处理,即可获得温度值。当组成热电偶的热电极的材料均匀时,其热电势的大小与热电极本身的长度和直径大小无关,只与热电极材料的成分及两端的温度有关。热电偶两端的热电势差可用下式表示: E t=e AB(t)-e AB(t0) 式中: E t -----热电偶的热电势; e AB(t)-----温度为t时工作端的热电势; e AB(t0)-----温度为t0时自由端的热电势; 2.热电偶的结构(如下图): 2006

图1-7.2 1)普通型热电偶普通型热电偶按其安装时的连接型式可分为固定螺纹连 接、固定法兰连接、活动法兰连接、无固定装置等多种形式。虽然它们的结 构和外形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组成部分大致是一样的。通常都是由热电极、 绝缘材料、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 2)铠装热电偶铠装热电偶是由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套管三者经拉伸加 工而成的坚实组合体。它可以做得很细、很长,在使用中可以随测量需要任意弯 曲。套管材料般为铜、不锈钢或镍基高温合金等。热电极与套管之间填满了绝缘 材料的粉末,常用的绝缘材料有氧化镁、氧化铝等。铠装热电偶的主要特点是 测量端热容量小,动态响应快;机械强度高;挠性好,可安装在结构复杂的装 置上,因此已被广泛用在许多工业部门中。 3.三种常用热电偶分度号及补偿导线: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oC。我厂常用的热电偶有三种,如表1-7.1所示: 表1-7.1 4.热电偶的检查: 1).外观检查: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无明显的缺损及裂纹。热电偶的瓷管、绝缘层、保护套管、接线座、垫片及头盖应完好无损。 2).对于使用中的热电偶应定期检查其热电特性,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重要的及特殊使用的场合,按实际需要定期检查。 3).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部位的保护套管,停工检查期间均应检查。使用于2.5MPa以下的保护管应能承受1.5倍的工作压力而无渗漏,用于高压容器的热电偶保护套管使用前应经探伤或拍片检查,达到二级合格标准。 四、热电偶维修作业危害分析和安全措施 1.在维修前询问工艺,如果该点带联锁,则要开出联锁作业票,切除联锁后才能维修,防止联锁动作 2.在检查补偿导线时,摇绝缘只能使用500V兆欧表,并且要将补偿导线两端脱离回路,防止摇绝缘时损坏仪表。 3.在现场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搭好脚手架和系好合格安全带,防止跌落伤人。4.在拆卸热电偶套管时,如果要用到铁锤敲打,要注意抓好板手,正确击打,防止铁锤打偏伤手。 5.在拆卸生产现场热电偶套管时,必须要先将管道介质放空,防止介质喷出伤人,同时要穿戴好防护衣服和眼镜。 6.在检查高温热电偶时要穿戴好防护衣服和手套,防止烫伤。

港口工程管带机设备钢构件热浸锌工艺控制要点

港口工程管带机设备钢构件热浸锌工艺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19-02-13T15:03:45.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游佑培[导读]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海珠区 510230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热浸锌的应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也相应扩大。由于热浸锌制品具有外表美观、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热浸锌制品在工业(如化工设备、石油加工、海洋勘探、金属结构、电力输送、造船等),农业(如:喷灌、暧房)、建筑(如:水及煤气输送、电线套管、脚手架、房屋等)、桥梁、运输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应用越来越广。 关健词:热浸锌、锌层控制、涂装、寿命、热喷锌一、定义热镀锌是由较古老的热镀方法发展而来的,自从 1836 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 锌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 Zn,它的原子序数是 30,是一种浅灰色的过渡金属。外观呈现银白色,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制造上有不可抹灭的地位,为一相当重要的金属。锌易溶于酸,也能溶于碱,故称它为两性金属。 Zn+2NaOH=Na2ZnO2+H2 锌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76V,对钢铁基体来说,锌镀层属于阳极性镀层,它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其防护性能的优劣与镀层厚度关系甚大。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 2Zn+O2+CO2+H2O=Zn(OH)2CO3 热浸锌(galvanizing)也叫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 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近四十年来,伴随着冷轧带钢的飞速发展,热镀锌工业得以大规模发展。镀锌构件用于陆上运输机械日益普遍,防腐年限久,外表美观。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一种锌一铁合金层。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还具有电镀锌所无法相比拟的强耐蚀性。因此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一、热浸锌原理: 热浸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 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 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 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热浸锌层形成过程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 α 铁(体心)固熔体。这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FeZn13,沉入热浸锌锅底,即为锌渣。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其含铁量不大于 0.003%。 二、热浸锌工艺: 成品酸洗-水洗-加助镀液-烘干-挂镀-冷却-药化-清洗-后整(打磨)--检验- 包装--完工车间布置图如下图 3-1: 图 3-1 热浸锌生产车间 三、热浸锌的构件的性能特点 1、具有较厚的致密的纯锌层覆盖在钢铁表面上,它可以避免钢铁基体与任何的腐蚀溶液的接触,保护钢基体免受腐蚀。 2、具有铁—锌合金层,结合致密,在海洋性盐雾大气及工业性大气中表现特有抗腐蚀性; 3、由于结合牢固,锌—铁互溶,具有很强的耐磨性;

钢轨、道岔打磨车作业指导书

钢轨、道岔打磨车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与要求 目的:指导机械操作人员正确、安全的使用钢轨、道岔打磨车。 要求:机械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钢轨、道岔打磨车的各项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钢轨、道岔打磨车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作业要求、作业质量的控制。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轨打磨车和道岔打磨车打磨作业。 3. 引用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 4. 作业程序 4.1 作业要求: 4.1.1 作业时必须封锁线路,封锁时间应满足《修规》有关规定。 4.1.2 封锁前后不限速。 4.1.3 钢轨打磨车用于打磨区间线路、站线,道岔打磨车主要用于道岔区间打磨。 4.1.4 道岔打磨车作业时,打磨范围为道岔及其前后不小于25米线路,相邻道岔夹直线按钢轨打磨作业标准打磨。 4.1.5 影响打磨作业的设施(道口铺面、红外线探头等)需拆除,否则作为障碍物跳过。 4.1.6 道岔打磨时,交叉渡线的菱形交叉不打磨。 4.2 点名分工 工班长组织作业人员点名,明确作业范围、节点时分及安全注意事项,所有人员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3 安全预想 4.3.1 上班要集中思想,做到自控、互控、他控及联控。 4.3.2 按规定要求设置好相应的防护,加强操作人员与防护员之间联系。 4.3.3 严格“天窗修”点内作业规定和动车组运行区段避车安管理规定。

4.3.4 作业前确认机械状态良好,各作业装置位置正确到位。 4.3.5 线路设备管理方负责提前清除作业地段及两侧的可燃物,在作业中做好防火措施。 4.3.6 线路设备管理方应提前处理焊接接头、翼轨、异形接头、钢轨错牙等超限处所。 4.3.7 线路设备管理方负责修复道岔打磨车打磨顶面时造成的曲股划痕。 4.4 防护设置 4.4.1 现场设置随车防护员,防护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的职工担任。上道作业前,必须指派驻站联络员并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加强与车站值班员联系,全面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4.4.2 作业负责人确认防护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号、施工起讫时间)后,通知作业人员,上道作业。 4.5 上道作业 4.5.1 进入封锁施工地点后,应立即按规定设置有关防护信号。 4.5.2 钢轨打磨 4.5.2.1 作业准备 ⑴钢轨打磨车按封锁命令进入作业地点。 ⑵转换至打磨作业工况。 ⑶在直线上放下测量小车,确认小车走行轮准确入位(没有此项功能的车型可省略此操作)。 ⑷在直线上放下作业打磨小车,确认小车走行轮准确入位。 ⑸将主控计算机上工作状态设置成“打磨”状态,确认最低作业速度设置, 在发动机规定转速状态下启动打磨电机,输入打磨模式。 4.5.2.2 打磨作业 ⑴设定作业驾驶室。 ⑵确认制动系统完全缓解后,调速至合适的作业速度开始作业。 ⑶根据线路的环境打开或关闭打磨车侧面喷射及枕木喷洒消防水开关,并适时调节喷头角度。 ⑷如遇到不能打磨的区域(如平交道口等),应设置障碍区域或人工操作避让障碍。

某电子产品返工作业指导书

生产线名称Name: 某产品生产线 产品型号Type : 工序名称:Name: 更换结构件 文件编号:Number: 使用工具/设备 精度 序号 Pos. 使用材料 Material used and its No. 数量 Quantity 序号 Pos Checking Tools Used Accuracy 1 某产品(AA2.019.1003MX ) 1套 1 电动螺丝刀 2 焊锡丝、酒精、棉球 2 电烙铁 3 3 一字与十字螺丝刀、镊子 一、更换前壳 1、把某产品放在工作台上,将接插件与支架分离,取出固定螺钉,拿掉支架。 2、将后壳电路板组件与前壳发音头组合体分离,用电烙铁将发音头线缆与电路板分离。 3、用一字螺丝刀将发音头与前壳分离。 4、把不合格前壳放到不合格料箱里。 5、将发音头表面的密封胶清洁干净,更换前壳后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完成某产品装配、检验。 二、更换后壳 1、把某产品放在工作台上,将接插件与支架分离,取出固定螺钉,拿掉支架。 2、将后壳电路板组件与前壳发音头组合体分离,用电烙铁将发音头线缆与电路板分离。 3、将固定电路板的螺钉取出,从后壳中取出电路板,用电烙铁将接插件线缆与电路板分离,将不合格后壳与线缆组合体放到不合格料箱里。 4、将前壳发音头组合体的四个安装孔中的密封胶清洁干净,更换后壳与线缆组合体,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完成某产品焊接、装配、检验。 三、更换安装支架 1、把某产品放在工作台上,将接插件与支架分离,取出固定螺钉,拿掉支架。 2、将后壳四个安装孔周围的密封胶清洁干净,更换支架后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完成某产品装配、检验及螺钉头部的点胶处理。 四、更换接插件 1、把某产品放在工作台上,将锁定板从接插件中取出。 2、利用镊子取出端子,防止损坏端子及接插件内部结构。 3、更换接插件后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完成端子的插接、检验。 注意事项 1、在更换新的前壳、后壳、安装支架后,当安装螺钉ST3×50时,四个安装孔中需重新补胶密封,补胶后不 能通过电动螺丝刀来固定支架,需通过手工操作十字螺丝刀来固定支架(由于固化后的密封胶残留在安装孔中,通过电动螺丝刀很容易将前壳打裂)。 2、在换后壳时,后壳与线缆组合体一同被换下,但可将线缆与后壳进行分离,保留可用的线缆,废弃后壳。在端子插接时,首先观察端子线缆是否受损(受损后及时更换),然后根据作业指导书进行插接,最后检查线序是否正确。 编制:Compiler: 校对:Proof Reader: 批准:Approver : 日期:Data: 日期:Data: 日期:Data :

水泥的杆单杆组立作业指导书15

水泥杆单杆组立作业指导书 KHZ-ZY015-2009(A) 1 目的 规范输电线路水泥杆单杆组立的作业方法,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水泥杆单杆组立的施工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所属施工项目部各类电压等级线路水泥杆单杆组立施工作业。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200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T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4 支持性文件 5 技术术语 5.1抱杆 组立水泥杆提升材料的绳索支撑物或支持物,多为木杆或铝合金杆。 5.2 吊点 水泥杆起吊时在杆身上的起吊绳绑扎位置点。吊点的布置应使水泥杆在起立时各处所承受的弯矩与各处的允许弯矩相适应。 5.3 牵引绳 通过绞磨用于牵引.提升物件的受力绳索。 5.4制动绳 牵引过程中用于控制物件移动或变形的受力绳索。 5.5 吊点绳 用于起吊水泥杆而在杆身吊点处绑扎的钢丝绳即吊点绳。 5.6脱帽绳 抱杆失效后自动脱落或抖落抱杆头部与牵引系统的控制拉绳称脱帽绳。 5.7地面组装 根据水泥杆分段情况,吊装方法、顺序和抱杆起吊能力等情况,将杆段横担等铁附近在地面组装成水泥杆整体结构。 6 安全措施 6.1 对于需停电的作业。 6.2 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打磨作业指导书

打磨工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设备操作者更快、更清晰安全的学习打磨机的使用,学会规范的操作 打磨机,正确的打磨工件,并能做到简单的维护。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序由低碳钢钢板,槽钢型材等构成的所有夹件体及夹件附件的打磨。 3.职责 班长 3.1.1负责夹件外观打磨操作过程的监督及打磨处理后的检查。 3.1.2指导打磨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操作员 3.2.1根据操作说明书正确使用打磨机。 3.2.2根据每日点检的使用发现缺陷及时向班长汇报,并在班长的指导下 对设备进行维护。 4.操作前准备工作 4.1将机台及作业场所清理干净。 4.2依据《派工单》要求的生产数量,准备好待加工工件,并放置于方便作 业的位置,准备好加工完成品放置备用的托架。

4.3检查是否有螺丝松动、漏电,安全装置、关机按钮等是否正常工作。 4.4检查磨光待加工工件是否已经过品检员检验并批准放行的合格零部件。 磨光前必须确保工件表面无其它杂物,发现板件有裂缝,缺陷等应先退回上道工序重新补焊后方可磨光。 4.5按照所要加工的零部件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砂轮。 4.6戴好口罩及护目镜,穿好工作服。 4.7安装并紧固砂轮,。 4.8试机,并进行调整。确保砂轮无抖动现象; 4.9进行首件磨光,检查是否符合磨光要求,并经质检或主管确认无误,方 可开始批量磨光作业。 5. 操作步骤 5.1需打磨的产品应放置平稳,小件需加以固定,以免在打磨过程中产品位 移而导致加工缺陷。 5.2正确使用打磨工具,及时检查和更换磨损严重的砂轮片或抛光片。 5.3打磨时应紧握打磨工具,砂轮片与工作面保持15-30°,循序渐进(A→B),不得用力过猛而导致表面凹陷。 5.4夹件平面抛光作业时应利用打磨工具自身重量。抛光片与加工表面平稳结合,采用平移或圆周运动方式,不得中途加力和随意变换角度。 5.5在打磨过程中发现产品表面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现象时应及时通知电焊工补焊。

产品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

产品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有效控制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作业,使返工返修作业过程更加顺畅,以期达到对返工返修产品质量控制的目的。 2.范围 公司内部所有不合格的返工返修作业。 3.定义 3.1返工:是对产品或产品批中的个体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需要,是处置不合格品的一种典型,返工后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是合格品。 3.2返修: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虽然不符合原规定的要求,但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是处置不合格品的一种典型。返修后的产品可以满足预期用途,但不一定是合格品。 4.职责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的处置方式的判定,返工返修过程品质跟踪,结果确认。 技术部依据产品不合格现状,制订返工返修方案,必要时下发临时工艺图纸、工艺文件。 生产部根据方案进行返工返修作业。 技术部统计返修原因及成本,并保存相关记录。 5.作业步骤 5.1返工返修品的来源 5.1.1采购不合格品采购退货或拒收 5.1.2生产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质检依据不良现状实施判定,可做返工返修作业的,需在《返工返修单》上予以说明。 5.1.3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质检依据检测结果判定,可做返工返修作业的,需在《返工返修单》上予以注明。 5.1.4库存或盘点发现的不合格品,经质检确认后,需做返工返修作业的,需在《返工返修单》上予以注明。 5.1.5顾客退货品经质检判定是否需要返工返修,需要返工返修应在《返工返修

单》上予以注明。 5.1.6第三方抽样或现场审核发现的不合格品,经技术部和质检评审后,如需返工返修的,应在《返工返修单》上予以注明。 5.1.7顾客返回公司维修产品,不属此范围,按售后服务要求执行。 5.1.8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均需单独隔离管制,并在产品上注明“待返工/待返修”。 5.2返工返修方案的拟定 5.2.1对于已判定待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如是轻微的、简单的不合格品,质检部直接在《返工返修单》上注明,生产部按工艺文件直接执行,如是严重的或复杂的不合格,技术部制定返工方案,按技术部质检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 5.2.2返工返修方案必须注明产品数量和批次。 5.3生产指令下达 所有《返工返修单》都必须提交生产部,由生产部下达返工返修生产指令,安排实施返工作业。 5.4返工返修实施 生产部下达返工返修指令后,先评估方案实施是否可行,若存在困难,可反馈技术或质检,以便实施调整或重新制定返工返修方案。 返工返修作业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并找出不合格原因,将要采取的措施是否会消除不合格和会产生新的风险,必要时对工艺、设备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批量或多批次不合格,应考虑先进行首件返工或返修,如首件符合要求按此方案执行,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方案。所有生产记录单上需备注“返工或返修字样,并交质检部。 5.5返工返修产品的确认 质检部除监督返工返修实施过程外,是负责对返工返修完成后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按公司相关规程重新检测。 返工产品的确认,除要符合返工方案要求外,还要符合工艺文件或其它规定的要求,以防止不合格返工项目后,带来新的不合格。 返工产品确认符合要求后,允许加入原来产品批次内,不需要额外标识,返修产品确认符合后,不允许加入到原有批次内,需单独编号和标识,如客户购买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精品整理 混泥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 1.概述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项目包括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孔洞(含模板固定锥孔)、缺损、挂帘、错台、拉筋头外露、冷缝、施工缝凿毛不当引起层间结合部缺损、起皮、起砂、非贯穿浅表裂缝等,是混凝土施工中最易发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或施工工艺引起的过程缺陷。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外,对已经出现的外表质量缺陷和过程缺陷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处理,以使混凝土外观达到设计要求和基本的美观。 2.施工程序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项目部质量科专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台帐记录、缺陷处理过程控制 以及质量验收。 混凝土拆模后,各工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质检科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并组织工程部、工区及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修补前,由质检科对混凝土表面拍照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展开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拍照备查。混凝土结构外部尺寸检验由项目部测量队配合质检科检测备案。 表1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判别标准

表2 混凝土结构裂缝检查判别标准 3 混凝土结构止水缺陷检查判别标准 表 3.缺陷修补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1.预缩砂浆 水泥:P042.5R硅酸盐水泥; 砂 :河砂和人工砂,细度模数1.8-2.0; 水 :符合拌制混凝土要求; 抗压强度:≥45MPa; 抗拉强度:≥2.0 MPa; 粘结强度:≥1.5 MPa. 2.环氧砂浆 抗压强度: ≥60MPa; 粘结强度:≥2.5 MPa. 3.环氧胶泥 抗压强度:≥45MPa; 粘结强度:≥2.5 MPa. 4.裂缝化学灌浆 灌浆浆液与缝面粘结强度≥1.0 MPa.

返工管理规定PDF.pdf

页码1/2 1目的 明确各类产品返工过程的各项工作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各类产品的返工工作。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返工工作的提出和检验及反馈。 3.2生产车间负责返工工作的安排和执行。 3.3市场部成品仓库负责返工产品的出入库。 4管理及控制要求 在保证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 4.1产品返工类型 4.1.1过程返工:在生产过程中,检验不合格导致的返工。 4.1.2出货返工:已经入库的产成品,出货检验不合格导致的返工。 4.1.3退货返工:客户入厂检验不合格或生产过程中发现某项目不合格而退货后导致的 返工。 4.2产品返工的提出 4.2.1过程返工:当检验员在生产过程中检验不合格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返 工单》,必要时报主管确认后下达相应生产车间返工。 4.2.2出货返工:当检验员在出货检验不合格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返工单》, 由技术质量部经理审核,必要时报经总经理审批后,下达相应生产车间返工。 4.2.3退货返工:技术质量部依据质量工程师填写的《不合格品通知单》中处理意见, 填写《返工单》,由技术质量部经理审核,必要时报总经理审批后,下达相应生产 车间返工;但如果是委外加工件可发配给供应商返工或者根据协商的方式的结果。 4.2.4少量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现场指导返工,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上注明如何进行返工操作。 4.2.5必要时可由技术质量部制定“返工作业指导书”并指导返工作业。 4.3产品返工区域 a)过程返工:由生产员工在正常工作区域进行。 b)出货返工:根据不合格情况选择合适的返工区域

补口补伤作业指导书

一、范围 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线路工程干线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管的现场补口补伤。 二、引用标准 1. Q/SY XQ 5—2002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现场管道防腐补口补伤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补口机具及检测器具要求 1.空气压缩机出口处应有油水过滤器,空气压缩机排气量不小于6m3/min; 2.火焰喷枪、聚四氟乙烯辊轮应采用材料生产厂商提供或推荐的样式; 3.液化气罐应符合安全要求,且减压阀输出压力不小于0.15Mpa; 4.高灵敏度触点式数字测温仪,测温范围0~300℃之间,且有5秒的稳定显示时间; 5.电火花检漏仪的输出电压应满足15KV检漏电压的要求。 四、补口材料 1、热收缩套(带)包装应严密,应清晰标明以下内容或按业主或监理要求进行标明。1.1生产厂商、产品名称; 1.2材料规格、批号; 1.3生产日期。 2、同一牌号的热收缩套(带),用首批到货及以后每5000个,应随机抽样,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13的规定。若不合格,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则该批判为不合格。以上检验应由业主或监理指定的检测部门进行。 3、热收缩套(带)基材边缘应平直,表面平整、清洁、无气泡、庇点、裂口及分解变色。热收缩套(带)的基材厚度应不小于1.5mm,胶层厚度应不小于0.8mm,周向收缩率应不小于15%,轴向收缩率应符合业主的定货要求。基材经200℃±2℃,5min自由收缩后,其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热收缩(套)带主要性能指标 4、 底漆的使用和配制应按生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补口施工方法 1.CANUSA GTS-80 管道补口热收缩带施工工艺: 1.1 补口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