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染丙肝病毒半年以内为丙肝急性期

感染丙肝病毒半年以内为丙肝急性期

感染丙肝病毒半年以内为丙肝急性期

感染丙肝病毒半年以内为丙肝急性期,可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等。化验检查抗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丙肝病毒核酸阳性,可有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病程超过半年,丙肝病毒核酸仍为阳性者,即可诊断为慢性丙肝。

丙肝相对于乙肝名声要小得多,其实其危害一点也不比乙肝小,可以说丙肝传染性和甲型肝炎相似,危害可比乙肝。丙肝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丙肝目前还没有疫苗,因此丙肝预防比乙肝困难。

丙肝怎么检查呢?我们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丙肝抗体检测,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如果抗体检测呈阳性,再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确定是否患丙肝。丙肝如果发现及时,是可以治愈的。目前普遍采用派罗欣结合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及时治疗大多数人得到治愈。丙肝面临的困难是丙肝目前还不太为世人重视,在体检中很少有人提出做丙肝检查,所以现在发现的丙肝患者一般都病情较重,治疗困难。

丙肝预防要注意什么呢?专家认为由于丙肝还没有疫苗,因此丙肝预防重在控制和切断传染源。对已发现丙肝患者要合理管理,病毒复制活跃者尽可能予抗病毒治疗并有效隔离,丙肝感染者也不应该参与食品、服务等大众交流多的行业。同时对易感人群要加大检查频率,防患于未然;此外要加大丙肝知识宣传,严格执行餐具、食具消毒。理发、美容、洗浴等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力争最大程度消灭、减少传染源。

丙肝相关知识

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 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一、发病原因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丙肝的病理改变与乙肝极为相似,以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肝炎可出现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以形成假小叶即成为肝硬化。 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介导和HCV直接损伤两种,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复制能力、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等;宿主因素包括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等。饮酒、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对HCV勺感染病程也有影响 HCV传播途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

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HCV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 血液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 性传播。 3. 母婴传播 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 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 其他途径见于15%- 30%勺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合并乙肝案例分析

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合并乙肝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20T15:22:43.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吕宜民 [导读] 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应当以大量保肝西药静脉滴注,在病情控制后可以适时地改为以中药水煎服治疗为主。 吕宜民(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肝病科山东乳山 264500)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21-01 急性重症肝炎是指患者2周内肝细胞发生大块变性坏死,出现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体内代谢产物累积,患者有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临床上病情危重,如未积极治疗,少部分患者可进展为重型肝炎。现以戊肝合并乙肝急性重症肝炎案例报告如下。 病案:刘永刚,男,52岁。2周前乏力、食少、恶心、右胁部不适,伴有发热,用感冒药治疗后发热好转,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于2013年02月25日来我院诊治。查体:神志清,无肝掌征、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齿龈无血迹,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腹柔软,肝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无浮肿。检测肾功能大致正常,血糖5.6 mmol/L。乙肝小三阳,戊肝抗体:弱阳性,其余甲肝、丙肝、丁肝抗体均阴性。凝血功能示: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46.80 S,凝血酶时间 23.80 S,纤维蛋白原时间19.10 S,纤维蛋白原1.703 g/L。肝胆胰脾B超示:无肝内外胆管扩张,脾脏厚约4.1cm。舌苔微黄,脉弦。初步诊断:中医诊断:黄疸病(湿热蕴结);西医诊断:急性重症戊型肝炎、慢性HBsAg携带者[1]。入院医嘱:肝炎灵注射液肌肉注射;以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2次。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葡醛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嘱患者绝对卧床,清淡饮食。 2月27日复查肝功能:ALT:1444IU/L,AST:1389IU/L,ALP221IU/L,GGT121IU/L,ALB36.8g/L, TBIL343.4umol/L,DBIL174.9umol/L。医嘱:维生素K1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3月1日因夜眠差、淤胆,嘱:苯巴比妥60mg口服,每日3次;患者近2日未大便,乳果糖口服液10ml,必要时每日2次。 3月5日医嘱: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肌肉注射,连用2日。 3月6日患者复查肝功能。复查凝血全套:凝血酶原时间 17.20 S,活动度 48.60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47,国际标准化比值(PT) 1.48。3月7日医嘱: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谷胱甘肽注射液改为每日1次静脉点滴。停维生素K1肌肉注射;熊去氧胆酸片0.1g口服,每日3次;地塞米松片1.5mg口服,每日2次。 3月8日患者自觉较前明显好转,根据患者要求停用静脉滴注治疗。停肝炎灵肌肉注射,改为谷胱甘肽1.2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继续口服地塞米松、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片。配合疏肝清湿热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服。 3月12日患者近日来饮食及睡眠可,食后腹胀不适较前明显减轻,巩膜发黄、周身瘙痒减轻。复查肝功能:ALT:106IU/L,AST:77IU/L,ALP198IU/L,GGT78IU/L,ALB35.2g/L,TBIL294.9umol/L,DBIL160.6umol/L;医嘱:地塞米松片减为每日1次口服。其他继续同前巩固治疗。3月16日加用复方益肝灵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 3月18日患者较前明显好转,患者舌质淡红,舌苔白,脉弦虚,辨证属于阴黄[2]。嘱:地塞米松片改为0.75mg口服,每日1次。继续以谷胱甘肽肌肉注射,配合疏肝温脾胃、化瘀利胆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服。 3月21日复查,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医嘱:注意休息,中药10剂减去熊胆粉,水煎服;3天后地塞米松片改为隔日1次口服,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片、复方益肝灵胶囊同前口服。 3月30日复查,医嘱:复方益肝灵胶囊、五灵丸、熊去氧胆酸片口服,停用其他药物。 讨论: 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应当以大量保肝西药静脉滴注,在病情控制后可以适时地改为以中药水煎服治疗为主。此类患者一定要由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医师确定是否停用静脉滴注,临床应当注意以下5项:(1)急性重症肝炎要与急性重型肝炎相鉴别。(2)重型肝炎往往需要输注新鲜血浆及白蛋白。如果急性重症肝炎病情未控制,且出现肝性脑病、腹水形成等,应考虑按重型肝炎处理。(3)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一般不需要输注新鲜血浆及白蛋白,临床常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剂静脉滴注。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早期治疗不用损肝药物,一般不用抗生素,不用抗病毒药物。(4)治疗酶胆分离,常用熊去氧胆酸、苯巴比妥、地塞米松片口服。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应当预防肝性脑病,防治电解质紊乱,控制继发感染。(5)在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时,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清淡饮食,给予因人而异的心理健康指导,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 14(2):81-89. [2]陈源,尤海玲,卢利员.中医扶阳思路在32例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1,26(8):1574-1576.

丙肝病毒是怎么进入细胞的

丙肝病毒是怎么进入细胞的? 丙型肝炎病毒(HCV)有着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同的传播途径,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最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将近有1.7亿人感染了HCV{[Anon], 1999 #75}。其中绝大多数人(55-85%)因为病毒清除不干净而成为携带者,其血清中可以持久稳定的检测到病毒{Hoofnagle, 2002 #76},而有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的危险,包括轻微肝炎、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这一过程并不是直接由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于病毒和免疫系统得相互作用导致健康的肝脏组织被纤维疤痕组织取代。大约有20%的慢性丙肝病人会在20年之内发展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形成,发展成肝癌的速率就是1-4%/年{Moradpour, 2001 #77}。 长期以来,丙型肝炎的研究一直面临两大难题:即缺少有效的组织培养模型和小动物模型,阻碍了对HCV致病机理探讨、抗病毒药物筛选和疫苗研究等的研究进程。虽然临床上分离的HCV能够感染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但效率很低,而且经常是不可重复的。肝细胞一直被认为是该病毒复制的基本场所,而直到现在我们对HCV进入细胞的机制还知之甚少。不过近三年来一些研究模型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1) .反转录病毒假颗粒体系,是用反转录病毒(如HIV)的核衣壳和HCV的包膜蛋白组装成的,叫作HCV pesudoparticle(HCVpp){Bartosch, 2003 #11;Hsu, 2003 #50}。因为包膜蛋白全部都是HCV的成分,因此进入细胞的过程跟HCV肯定很像,是研究HCV进细胞机制很好的模型;2) .HCV 的JFH毒株,能

乙型肝炎目前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乙型肝炎目前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推广和普及乙型肝炎的防治、护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对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护理和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员对该疾病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乙型肝炎(hepatitis B,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乙肝在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虽已通过大面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但现有乙肝患者及HBsAg携带者的防治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一、病原学 (一)病毒形态及基因结构 乙肝病毒的形态主要有两种,即小球形颗粒和管型颗粒。小球形颗粒直径 22nm ,数量最多。管形颗粒直径 22 × 40--400nm ;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 HBsAg ,无感染性。 图 1 乙肝病毒形态及基因结构 (二)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1.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 (HBsAg 和抗-HBs) 1. HBsAg 阳性: HBV 感染的一个指标。 抗 HBs 阳性:标志着感染恢复、病毒清除、传染性消失和免疫力产生,也是考核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指标。 2.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 HBcAg 和抗-HBc ) HBcAg 阳性:存在病毒颗粒,具有传染性。实际工作中一般不检测血清中 HBcAg 。

抗-HBc 持续阳性:体内病毒复制活跃,易转为慢性。抗-HBc IgM 消失后,抗-HBc IgG 出现,它可在血清中长期存在,是 HBV 既往感染的标志。 3. e 抗原抗体系统( HBeAg 和抗-HBe ) HBeAg 阳性:感染早期, HBV 在体内复制传染性大。 HBeAg 持续阳性:疾病预后不良,易发展成慢性。 抗-HBe 阳性: HBV 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弱或消失,病情开始恢复。 通常将 5 项 HBV 感染血清学标志( HBVM )称为“两对半”。 “大三阳”指 HBsAg+ 、 HBeAg+ 、抗-HBc+ ,多表示感染早期,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病毒量大,传染性强。 “小三阳”指 HBsAg+ 、抗 -HBs+ ,抗-HBc+or- ,表示病毒复制能力下降,预后较好。 病原学 (三)抵抗力 HBV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30 ℃ - 32 ℃至少可存活 6 个月, -20 ℃可存活 15 年。 100 ℃干烤 1 小时; 100 ℃直接煮沸 2 分钟; 微波(频率 2450MHz 、输出功率 500W 、 75 ℃) 1 - 3 分钟, 0.5% 过氧乙酸,3% 漂白粉溶液, 5% 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处理均可灭活 HBV 。 (四)动物模型和组织培养 动物模型:黑猩猩和长臂猿等高等灵长类动物,其中以黑猩猩最敏感。

农村妇女感染丙肝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妇女感染丙肝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妇女感染丙肝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农村妇女感染丙肝问题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问题感染妇女农村 1. 中国目前丙肝流行现状 1.1 甚么是丙肝?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使肝脏细胞遭到破坏,肝脏的功能遭到侵害,引发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的异常。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发的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方式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1.2 世界丙肝流行现状和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201X年4月发布的《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怀和医治指南》指出: 目前全球丙肝感染者大约有 1.85亿人,每一年死亡35万人。其中三分之一的人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虽然如此,大多数感染者其实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很多已被诊断的患者没法得到医治。而且,全球每一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00-400万人。从世卫组织的报告中,我们不丢脸出,丙型肝炎已开始在全球流行,其中东南亚具有的感染者人数最多,其危害也日趋严重,未来20年内与丙肝感染相干的死亡率将继续增加,对广大

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极大要挟,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题目之一。 遗憾的是,笔者在各种文献中发现,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是针对某个地区或特定人群的,缺少有关不同性别感染丙肝的差异性数据,特别是妇女感染丙肝的数据,这说明医学界对此的调查研究还是不足的。 1.3 中国丙肝流行现状 中国事世界上肝炎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丙肝病毒携带者大约有4500万,占全球总数的四分之一。据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先容,我国在1992年~1995年进行过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约有3800万丙肝患者,均匀感染率为 3.2%,高于全球感染率的均匀水平。 最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血液安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在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有效遏制了血液传播丙肝的势头。2016 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 岁人群抗-HCV 阳性率为0.43% ,表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属丙肝低流行区。 但是,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最近几年来我国HCV 感染报告病例数照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6~201X 年分别为70 681 例、92 378 例、108 446 例和131 849 例,其中201X 年度HCV 感染率比上年增加20.98% ,是2003年的6倍多。201X年,全国新发丙肝感染者到达了15万多人。 而且,丙肝比乙肝更轻易转化为慢性肝炎,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中国每一年有30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死亡率也已窜升到传染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吴淑秋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约5%的世界人口现行慢性感染,在我国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通过血液、血制品、性传播及母婴传播,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见病因。我国一般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为10%左右,乙型肝炎其传染性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已经成为现在最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准确、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更新。到目前为止, 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主要是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 现将乙型肝炎病毒几种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1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主要包括常规电镜法(electron micros-copy, EM)和免疫电镜法(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IEM)。 1.1 常规电镜法1970年英国学者Dane等在电镜下发现了完整HBV颗粒即Danes颗粒[2],R De V os等随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18例HBs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发现了直径约25 nm的核心抗原(HBcAg)颗粒[3]。常规电镜法的优点是标本用量小、制样速度快、观察比较直观,不过因其观察灵敏度较低而要求病毒在标本中大量存在,所以本检测技术在观察HBV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1.2免疫电镜法免疫电镜技术是免疫化学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在超微结构水平研究和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定位的一种方法学。Takashi等[4]对96例HBsAg阳性患者的肝组织进行免疫电镜观察,发现在肝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存在HBcAg和HBeAg。胡莲美等[5]在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发现直径约22 nm的球形HBsAg,以及少量直径约42 nm的Danes颗粒。免疫电镜法较常规电镜法的敏感性高,从而可增加HBV的检出率,但该检测技术的样本制备过程较复杂,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高。 2 免疫学技术

丙肝 试题

丙肝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题,计50分。) 1、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垂直传播 2、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均为RNA型病毒 B、均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完成其病毒复制 C、均主要为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 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 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 3、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的是 A、HBV B、HCV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4、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 B、粪口途径 C、注射途径 D、母婴传播 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途径 5、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谷丙转氨酶>10OOU/L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 6、检测抗HCV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C、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D、放射免疫试验 E、间接血凝免疫试验 7、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一般超过: A、2周 B、1个月 C、2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8、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HCV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血清抗HCV是有保护性抗体 C、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黄疽发生率较乙型肝炎高 D、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很高 E、急性丙型肝炎时不应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9、男,23岁,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1周人院。体查:皮肤、巩膜黄染,肝右肋下1cm,脾未扪及,血象: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52,血色素130g/L,血清总胆红素124.8μmol/L,1min胆红素70.4μmol/L,ALT 420U/L,AKP 6.4U/L,诊断应考虑: A、溶血性黄疸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淤胆型肝炎 D、急性重型肝炎 E、慢性肝炎 10、男,42岁,17年前发现HBsAg阳性,近20余天来觉乏力,食欲减退,近1周出现皮肤 黄染。体查:重病容,精神委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有腹胀,肝脾末扪及,腹水征阳性,ALT 8OU/L,白蛋白30g/L,球蛋白35g/L,总胆红素600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24%,诊断应考虑: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 E、慢性肝炎重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题,计50分。) 1、只要HCV-Ab阳性就需要抗病毒治疗。() 2、ALT正常时,尽管HCV-RNA阳性也不需要治疗。() 3、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绝对禁忌症。() 4、EVR是指治疗12周时HCV-RNA阴转或降低>2log。() 5、SVR是指治疗结束至少随访24周检测HCV-RNA阴性或低于检测下限。() 6、RVR是指治疗4周时HCV-RNA阴转。() 7、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8、只要HCV-Ab阳性就可以诊断丙型肝炎。() 9、HCV急性感染后的慢性化率明显高于HBV感染。() 10、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程主要依据基因型的不同。()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肝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WS 299-2008)》 一、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 标志和HBV DNA 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三、诊断 (一)急性乙肝 1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 和AST 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 HBsAg 阳性。 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 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 阴性。 5 抗-HBc IgM 阳性1:1000 以上。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 恢复期血清HBsAg 阴性,抗HBs 阳性。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 和3。 ◆同时符合2 和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1、3、4或2、3、4)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3、5或2、3、5)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1、3、6或2、3、6)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1、3、7或2、3、7) (二)慢性乙肝 1、急性HBV 感染超过6 个月仍HBsAg 阳性或发现HBsAg 阳性超过6 个月。 2、 HBsAg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 阴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 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 升高的原因。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介绍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 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临床表现:急性丙型肝炎消化道症状轻,发生黄疸型的比例低,ALT和血清胆红素水 平明显低于急性乙型肝炎。 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指标包括抗HCV及HCVRNA。 治疗:急性丙型肝炎虽然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对所有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 积极治疗,因为急性期的疗效好。其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休息、降酶、保肝、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治疗当属抗病毒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也只有干扰素,同样应该早期治疗。临 床上倾向联合用药。例如,干扰素加胸腺肽或干扰素加病毒唑片。 1、无法完全筛除HCVRNA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 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暴露的重要途径。公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等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3、性传播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 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4、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 播的危险性。 5、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 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极其他血液暴露的一般接触不传播HCV。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医院感染事件案例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医院感染既包括患者被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被感染。本文主要围绕患者被感染方面,整理归纳里近2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21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1、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 2、2009年11月16日,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该院儿科病房5名新生儿自2009年11月14日中午起相继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2009 年,共有70 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调查发现,该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规范。该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不完善,无血液透析操作流程,透析器复用登记不规范,特别是在透析机的消毒、丙肝阳性患者的隔离及透析器复用的管理方面无具体要求;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无论是阴性患者还是阳性患者,未能做到对透析机的一用一消毒,甚至未能做到每天消毒;使用未经许可的消毒液;未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部分透析机使用的消毒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50% ;未对直接用于患者的动静脉内漏穿刺针进行灭菌,易导致交叉感染;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欠缺。 4、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云南大理州卫生局接到大理州某医院报告,先后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患者47例的报告。经省卫生厅专家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与血液透析有关的医院感染事件,涉及丙肝感染者59人。主要原因是:该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一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二是存在操作不规范;三是不排除丙肝“窗口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源。 5、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调查中发现问题包括:漠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责任意识淡化,管理工作松懈,存在安全隐患;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基本设备、设施配备不全,新生儿科未设新生儿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域,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缺乏医院感染事件报告意识,仅有1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工作,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起新生儿感染病例的聚集性发生,相关医务人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报告。 2缩略语 HCV: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抗-HCV:抗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抗体 HCV RNA: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I.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IA:酶免疫检测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超:腹部超声显像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磁共振成像 3诊断依据 3.1流行病学史

3.1.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3.1.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3.1.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3.1.4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3.2临床表现 3.2.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3.2.1.1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3.2.1.2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疽。 3.2.1.3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3.2.1.4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3.2.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3.2.2.1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3.2.2.2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3.2.2.3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3.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2.3.1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3.2.3.2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3.2.3.3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 3.3实验室检查 3.3.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 3.3.2血清抗-HCV阳性。 3.3.3血清HCV RNA阳性。 3.4组织病理学检查 3.4.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可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包括:a)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即单个核细胞浸润于肝窦中,形成串珠状; b)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 c)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甚至有淋巴滤泡形成; d)常见界面性炎症。

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過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慢性肝炎转为重症肝炎的症状和特征,以便较早的控制慢性肝炎恶化。方法3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重症肝炎组)和30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携带者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体态特征均严格记录并加以分析,并检测两组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和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含量。结果所有病例都在严密监护下监测出了体态特征,基本能够断定慢性肝炎向重症转化的界定,重症肝炎组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含量高于携带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断定慢性肝炎向重症肝炎转化的界定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血清内基本元素含量多少与是否患有重症肝炎密切相关。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症肝炎;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 【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sympto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hepatitis turned from chronic hepatitis,by clinical analysis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patients,and to taken early control of chronic hepatitis deterioration. Methods There were 3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severe group)and 30 asymptomatic hepatitis B carrier (carrier group)as observing subjects. They all received detailed aspectual character record and analysis,along with serum 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sFas)and 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ligand (sFasL)detection. Results Aspectual characters of all cases were taken for basic definition between severe hepatit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The severe group had higher serum sFas and sFasL contents than the carrier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Conclusion Definition between severe hepatit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and serum content of basic element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severe hepatitis. 【Key words】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Serum;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ligand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肝功能的好坏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3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和30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分析对象,从对比中了解慢性肝炎转为重症肝炎的过程和临床症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30例为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重症肝炎组),30例为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携带者组)。重症肝炎组中男18例,年龄45~60岁,女12例,年龄49~70岁。携带者组中男17例,年龄18~65岁,女13例,

急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

急性乙肝的诊断标准 急性肝炎的发病率比慢性乙肝相对较少,因绝大多数急性乙肝属于自限性疾病,省慢性乙肝的治疗和预后不问,应加以鉴别。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上分黄疽型及无黄疽型,其基本病变相同。 急性乙肝病毒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以下五个标准: (1)病原菌感染或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有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或血液感染史。 (2)症状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有尿色发黄或肝区胀痛,可兼有发热。 (3)休征患者可有巩膜及皮肤黄染或肝区压痛及叩击痛,肝轻度肿大,少数患者脾轻度肿大等。 (4)辅助检查化验检查计功能异常,主要为ALT显着升高,AsT轻度增高,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B超检查:肝回声异常,可提示肝脾轻度肿大。 (5)经查乙肝五项指标病原感染指标阳性,血清HBv—DNA阳性。 凡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化验、病原学检查五项中三项明显阳性,其中应包括化验和病原菌指标阳性;或化验及体征明显阳性或化验及症状阳性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确诊为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如何定义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乙肝专业地定义为“持续HBV感染引起肝脏慢性坏死炎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当被体检人具备以下四点:一是HBsAg阳性大于6个月; 二是血清HBV DNA大于10的5次方copy/ml; 三是持续或间隙性ALT/AST水平升高; 四是肝活检提示慢性肝炎(炎症坏死评分≥4分);即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医学界将HBV感染的诊断标志归结四个方面, 一、血清学标志(乙肝三对半):HBsAg持续存在>6个月提示HBV慢 性感染,HBeAg是HBV复制的标志之一;

近年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近年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本文主要围绕患者被感染方面,整理归纳里近2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多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医院名称均做了适当处理。 1、2013年1月28日,接到群众举报,多名患者在东港市社保门诊部接受静脉曲张治疗后,疑似感染丙肝病毒。经调查,先后有120人在该门诊接受过治疗,这120人全部进行了血样样本检测,检出感染丙肝病毒99人,目前正在住院接受治疗。事件发生后,辽宁省卫生厅迅速派出医疗救治专家组,全力展开救治和事件调查、处理工作。东港卫生局调查发现,初步判断疑集体感染丙肝与门诊部的医疗行为有关。该门诊部一个针头多名患者使用,是导致集体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事件暴露社保门诊部外包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主治医生薛峰为社保门诊部外聘人员。他承包之后,违反“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的操作要求,用同一注射器给不同患者导致交叉传染。经调查认定,这次事件是由于非法承包科室、违法发布虚假医疗广告、违规治疗静脉曲张造成的聚集型、多源性、医源性丙肝肝炎病毒感染事件。根据事件调查结果,东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撤销东港市社保门诊部主任张文杰职务;停止东港市卫生局主管副局长姚增玲、东港市社保局局长于修明、东港市有线电视台副台长张军职务,并对上述人员进一步进行调查处理。事故责任人、东港市社保门诊部外科医生薛峰涉嫌刑事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013年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74名透析患者中,新增丙肝患者12人,抗体阳性22人,被认定为是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2013年1月以来,淮南市新华医院陆续报告在血液透析病人中发现丙肝病毒感染者,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专家组多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发现,该院接收的门诊透析病人共74人,透析前筛查出丙肝患者12人,乙肝患者6人;2012年陆续发现新增丙肝患者3人。今年1月上旬,医院对74名透析患者全部进行病毒标志物筛查,又新增丙肝患者9人,抗体阳性22人。经专家组现场调查分析,认为此次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透析机消毒不彻底,同时存在透析室布局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分机透析执行不到位、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调查结论为“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淮南市卫生局责成淮南新华集团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对院长贾淮平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免去王慧副院长职务;撤销院感办主任程华明等3人职务。市卫生局给予透析室主任朱其铮、透析室护士长邵莉暂停执业活动一年处罚。据悉,新华医院将启用新建的血液透析病区,对全部74名血透病人严格实行分机分区透析;请省专家制订治疗方案,对丙肝患者进行全力救治。 3、2011年7月,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发生白内障患者手术感染事件。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7月16日上午施行的15名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有7名相继发生术后内眼感染。我厅于7月19日接到临汾市卫生局关于该事件的报告,立即组织专家组赶赴该院,与临汾市专家组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和实地调查,7名患者内眼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其中6名病情明显好转,1名行眼球内容物去除术后病情稳定。经调查,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致病菌为绿脓杆菌。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不规范,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临床表现 HBV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约45~16日平均60~90日)。 1.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较甲型肝炎缓慢 (1)黄疸型临床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整个病程2~4个月。多数在黄疸前期具有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部分患者有低热或伴血清病样症状,如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较甲型肝炎常见。其病程进展和转归与甲型肝炎相似,但少数患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肝炎 (2)无黄疸型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大多数在查体或检查其他病时发现,有单项ALT升高,易转为慢 2.淤胆 与甲型肝炎相同。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而胃肠道症状较轻,肝脏肿大、肝内梗阻性黄疸的检查结果,持续数月。 3.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临床症状轻,无黄疸或轻度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脾脏一般触不到。肝功能损害轻,多项式表现为单项ALT波动、麝浊及血浆蛋白无明显异常,一般无肝外表现(2)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临床症状较重、持续或反复出现,体征明显,如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肝脏肿大、质地中等硬,多数脾肿大。肝功能损害显著,ALT持续或反复升高,麝浊明显异常,血浆球蛋白升高,A/G比例降低或倒置。部分患者有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干燥综合征及结节性动脉炎等。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可阳性。也可见到无黄疸者及非典型者,虽然病史较短,症状轻,但具有慢性肝病体征及肝功能损害;或似慢性迁延性肝炎,但经肝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近年随着HBV-DNA前C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现有的学者主张按HBeAg及抗-HBe情况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种:①HBeAg阳性慢性肝炎(典型慢性乙型肝炎)由HBV野型株感染所致,其病程经过中有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两个阶段。符合既往的看法,HBeAg阳性代表体内HBV复制活跃,血清中HBV-DNA阳性,肝功能损害且有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当HBeAg转阴,抗-HBe转阳,代表HBV复制减弱或停止,血清中HBV-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组织病变改善。②抗-HBe阳性慢性肝炎(非典型慢性乙型肝炎)认为由HBV前C基因突变株感染所致。其血清中HBeAg阴性、抗-HBe阳性,体内HBV-DNA仍进行复制,肝脏显示进展的严重病变,易发展为重型肝炎。 4.重型乙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起病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高度乏力显著消化道症状,如严重食欲不振,频繁恶心、呕吐、腹胀,于发病后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多数于病后3~5日首先出现兴奋、

疫情分析案例

疫情分析案例 一疫情概况 2008年5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共收到全县3所医院通过网络报告的16种231例法定传染病病例,无死亡病例。 本月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9种乙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总数223例,与上期146例比较上升了52.74%,与去年同期164例比较上升了59.29%,与去年同期相比乙类传染病病例中上升的是乙肝、丙肝、麻疹、涂阳(+)、菌(-)、未痰检,其中,乙肝160例,与去年同期114例相比上升了40.35%,丙肝13例,与去年同期1例相比上升了1200%, 麻疹8例,与去年同期2例相比上升了300%,涂阳(+)11例,与去年同期9例相比上升了22.22%,菌(-)18例,与去年同期4例相比上升了350%,例,未痰检7例,与去年同期3例相比上升了133.33%,其余病例均有所下降。 二发病位次 本月上报的传染病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乙肝、菌(-)、丙肝、涂(+) 麻疹、未痰检、其它传染病、风疹、其它疾病、水痘、出血热、尖锐湿疣、结核性胸膜炎、梅毒和其它。 三地区分布 本月上报的传染病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稷峰镇、翟店镇、太阳乡、蔡村乡、化峪镇、清河镇、西社镇、不详乡镇、城区。(详见下图表1) 2008年5月发病数/死亡数根据地区排序统计表(审核日期统计) 位次地区名称发病数地区名称死亡数地区名称病死率% 合计稷山县 223 稷山县 - 稷山县 - 1 稷峰镇 73 城区 - 城区 - 2 翟店镇 41 稷峰镇 - 稷峰镇 - 3 太阳乡 30 翟店镇 - 翟店镇 - 4 蔡村乡 29 清河镇 - 清河镇 - 5 化峪镇 18 西社镇 - 西社镇 - 6 清河镇 15 化峪镇 - 化峪镇 - 7 西社镇 14 太阳乡 - 太阳乡 - 8 不详乡镇 2 蔡村乡 - 蔡村乡 - 9 城区 1 不详乡镇 - 不详乡镇 - 四职业分布 本月发病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工人、教师、干部职员、离退人员、海员及长途驾驶员、家务及待业人员、不详及其它。 五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1.肠道传染病 本月上报的肠道传染病1种1例,与上期2例相比下降了50%,与去年同期1例相比持平。2.呼吸道传染病 本月上报的呼吸道传染病5种44例,与上期30例相比上升了46.67%,与去年同期18例相比上升了144.44%。 3.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本月上报的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有1种1例, 与上期2例相比下降了50%。 4.血源和性传播疾病 本月上报的血源和性传播疾病3种174例,与上期110例相比上升了58.18%,与去年同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