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语言中枢主要有哪些?

一、失语症的研究历史

二、失语症的定义与临床特征

失语症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损伤,引起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感知辨认、理解接收、组织运用及表达等功能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失调的现象,其实质是语言和思维二者双向转译机制的崩溃和中断。

(二)失语症的言语症状

无论哪种类型的失语症都包括以下6大障碍:

(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2)言语听理解障碍;

(3)言语表达障碍;

(4)复述障碍;

(5)阅读、朗读障碍;

(6)书写障碍。

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根据自发语流畅度障碍可把失语症分为非流利型失语口语、流利型失语口语和中间型。

表1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树荣教授组构建的汉语失语症口语流利性特征量表。量表根据九项口语特征把失语症分为非流利型、流利型和中间型。

表1汉语失语症口语的流利性特征

2.言语听理解障碍

言语听理解障碍主要有4大障碍点,包括接受问题、感知问题、词义问题以及句法和连续问题。

(1)接受问题(Receptive problem):患者有严重的口语理解和复述障碍,可以听见声音但不理解其意义,能理解书写文字,且接近正常。病灶主要在优势半球颞横回或其深部联系纤维。

(2)感知问题(Perceptive problem):患者对口语和文字理解均有障碍,病变累及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皮质。

(3)词义问题(Semantic problem):患者难以理解口语和文字,能感受和感知听信号,可准确复述,但不理解复述的内容。病变部位多在优势半球颞顶分水岭区、角回及其与颞叶后下部皮质的联系纤

维。

(4)句法和连续问题:患者可以理解单纯简单句,但对理解句法词、长句、复合句则困难。病变部位常在优势半球Broca区及其周围结构。

3.言语表达障碍

言语表达障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觅词困难;

(2)错语症;

(3)延迟反应;

(4)无反应或用刻板语;

(5)言语的持续现象;

(6)杂乱语;

(7)模仿语言;

(8)语法障碍。

4.复述障碍

复述障碍包括4种类型:

(1)语音听辨别障碍。

(2)语音听辨别无障碍:对对方所说的话能够理解,但由于患者本身有口颜面失用(bucco-facial aphaxia )、言语失用(apraxia of speech )或口语表达系统障碍不能正确发音(articulation ),故不能复述。

(3)对口语听辨别及理解都非常好,说话也基本正常,但复述却明显障碍,通常见于传导性失语症。

(4)患者自发谈话及口语理解有困难,但复述非常好,通常见于经皮质性失语。

5.阅读、朗读障碍

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有形、音、义的结合,因此阅读和朗读障碍也分为三种类型:

(1)形、音、义联系中断:患者阅读及朗读均受损,看到文字念不出,也不能将文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实物进行匹配。

(2)形、音联系中断:文字朗读障碍,阅读理解相对较好,看到文字能将文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和实物进行匹配,但念不出来。

(3)形、义联系中断:患者能正确朗读,却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

6.书写障碍

书写障碍主要有2种类型:

(1)非失语性失写。

(2)失语性失写:

①字词失写:构字障碍和字词代替。

②语句篇章性失写:非流利型失写和流利型失写。

(三)失语症的检查方法

对失语症进行检查和详细分类时多数情况下要用量表。

1.国外量表

目前国外常用的量表大概有11种。

(1)The Token Test。

(2)The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使用比较广泛。波士顿诊断性失语能够对失语症进行分类,并且能判断出失语症的严重程度,但操作相对复杂,大概一个量表需要3个小时才能够完成。

(3)The western aphasia battery:由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改编而来,花费时间少,并且能够对失语指数进行测查,临床科研中使用较多。

(4)Bilingual aphasia test。

(5)Standard language test for aphasia。

(6)Henry Head’s Test。

(7)Communicative abilities in daily living test。

(8)Weisenbury and McBride’s Battery。

(9)Minesota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phasia:世界上最早的失语症量表,以后的量表呢都是根据它进行改编。该量表对失语症不能进行准确的分类,也不能判断出失语症的严重程度。

(10)Porch index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

(11)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ile。

2.国内量表

目前国内常用的失语症量表主要有4个:

(1)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检查方法:即EBC检查方法,主要根据西部失语成套实验进行改编而成,目前国内使用较多。

(2)北京医院汉语失语症检查法。

(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康复训练多使用,可对失语症进行准确分类,并且能够判断出失语症的严重程度,结果以曲线的形式呈现,可判断患者语言障碍点恢复性情况,指导调整临床治疗方案。

(4)临床汉语言语测评方法。

(四)失语症的分类

国内常用分类:

1.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

(1)Broca失语。

(2)Wernicke失语。

(3)传导性失语。

2.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即经皮质性失语:

(1)经皮质性运动性失语。

(2)经皮质性感觉性失语。

(3)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3.完全性失语。

4.命名性失语。

5.皮质下失语综合征:

(1)基底节性失语。

(2)丘脑性失语。

(五)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1.Broca失语

(1)自发谈话:明显障碍,呈典型的非流利型口语,表现为语量少,说话费力,刻板的电报式语言。

(2)听理解:相对好,对有语法词和秩序词的句子理解困难。

(3)复述:有障碍,但比自发谈话好,复述时发音的困难稍有改善。

(4)命名:有障碍,可接受语音提示。

图2内容为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特征。患者为非流利型口语表达,词汇量少,但大致可以理解。听理解方面患者存在障碍,即运动性失语的患者存在听理解问题。图3展示了运动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图2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特征

图3运动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2. Wernicke失语

(1)自发谈话:典型的流利型口语,语量较多,滔滔不绝,但缺乏实质词或有意义词,有大量错语,难以表达一定的意思。谈话不费力,句子不短,发音及语调基本正常。

(2)听理解:明显障碍,患者对自己和别人讲的话不理解,常答非所问。

(3)复述:有障碍,常以错语复述,难以表达一定的意思。

(4)命名:对刺激指示有反应,但不能正确说出物体的名称,不接受语音和选词提示。

图4内容为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特征。患者说在电视上给妈妈打电话,不懂得门。吃早饭又太早了,他们是从远处到近处来,我的妈妈对我来说太年轻。表达内容丰富,但不合乎汉语语法结构,很难听懂。

图5为感觉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图4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特征 图5感觉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3. 传导性失语

(1)自发谈话:流利型口语,大量错语,谈话不费力,可稍表达出某些正确含义的句子。

(2)听理解:有障碍,但不很严重,对含语法结构词句理解较困难,难以执行复杂指令。

(3)复述:复述障碍比自发谈话和听理解困难,患者表现为不能复述出在自发谈话时较易说出的词和句子,多以错语代替。

(4)命名:常以错语命名,可接受选词提示,但仍以错语反应。

传导性失语症病变部位见图6。

图6传导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4.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1)自发谈话:为非流利型口语或中间偏非流利型口语,自发谈话以启动困难和扩展困难、口吃为特点,停顿多,语量少。

(2)听理解:轻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含有语法结构的句子和长句子的理解障碍明显。

(3)复述:较好,甚至达到正常。

(4)命名:有障碍,列名障碍明显,命名时启动发音困难,属表达性命名不能。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病变部位灶主要位于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前及(或)上,也可累及优势半球额下回中部或前部、额中回后部或额上回。见图7。

图7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5.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1)自发谈话:流利型口语,有明显的错语和新语,语量多,言语滔滔不绝,却不能达意,信息量低,错语和模仿语言为突出特点。

(2)听理解:明显障碍,对常用名词、动词的理解稍好。

(3)复述:非常好,但不能理解复述的内容。

(4)命名:明显障碍,主要是语义错语和新语,不能接受语音提示,属词义性命名不能。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病变部位累及左颞、顶或颞顶叶分水岭区,左外侧裂后端角回区。见图8。

图8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6.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1)自发谈话:非流利型口语,自发表达少,为刻板语言或模仿语言,对系列有很好的完成现象,但不理解其意义,一旦被打断,就不能再继续。

(2)听理解:明显障碍,甚至完全不能理解口语。

(3)复述:保留,可复述词、短语和无关词组,但不能完整复述长复杂句。

(4)命名:明显障碍,出现新语或语义错语命名。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症病变部位为优势半球分水岭区大片病灶,累及额、顶、颞叶区,致使传统语言区被孤立。见图9。

图9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症病变部位

7. 完全性失语

(1)自发谈话:明显障碍,会主动发音,口语仅限于单音节或单词,语言刻板,系列语言无完成现象。

(2)听理解:明显障碍,可学会少许非言语交流。

(3)复述:明显障碍,以刻板单音或刻板短语复述。

(4)命名:明显障碍,以刻板单音或刻板短语完成命名。

8. 命名性失语

(1)自发谈话:流利型口语,有语义性错语,找词困难,说话不费力,发音和语调正常。

(2)听理解:完全正常或轻度障碍。

(3)复述:可正常或非常好。

(4)命名:有命名不能,主要表现为选词性命名不能,自认为忘记了物体的名称,常以描述物品的属性和功能代替物体的名称,能从选词提示中选对物品的名称。

命名性失语病变部位多为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见图10。命名性失语是一种较轻类型的流利型失语,预后好。

下列哪种失语症听理解明显障碍( )

(2)谈话中以词义错语为主。

(3)对单词、词组和简单句的理解较好,对一些表示比较结构、时空、顺逆结构及含复杂语法结构的句子理解较困难。

(4)复述相对好:有明显的命名障碍,常以错语命名,可接受语音及选词提示。

(5)朗读较好,但对文字的理解有障碍;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书写障碍。

(六)失写症(agraphia)

1. 定义

失写症为由于获得性脑损害而导致书写功能受损或丧失。文盲、先天性障碍导致的书写不能、周围神经、骨骼、肌肉的外伤导致的运动障碍引起的书写不能,不属于失写症。

2. 失写症分类(Benson,Cummings)

(1)失语性失写包括:非流畅性失写、流畅性失写、其他失语性失写、伴失读的失写、Gerstmann综合征性失写、单纯性失写症、精神错乱性失写、深层失写、分离性失写。

(2)非失语性失写。

1)运动性失写症。①瘫痪性失写。②运动减少性失写。③运动过多性失写。④重复性失写。

2)视空间性失写。

3)癔症性失写。

(3)过写症。

有时也可以把失写症进行简单分类:前部失语性失写包括:Broca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后部失语性失写包括:Wernicke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

3. 失写症的临床特点

(1)前部失语性失写:系列书写常有困难,听写及自发书写障碍严重,抄写相对较轻。听写时,个别患者出现错乱性书写,有的出现失用性书写,有的字体呈现镜像书写。

(2)后部失语性失写:书写的特点为写语句及篇章时最困难,少数不能写出短句或短文。多数用词不当,或有语法错误,句子中有许多不相关的词,主要为构字障碍及错乱性书写,也可出现象形字。

(3)皮质下失写症

1)基底节性失语:严重出现完全性失写,书写的输出量减少时,类似与前部失语症的失写;书写输出过多时,出现类似于后部失语症的流畅性失写。

2)丘脑性失语症:完全性失写少见,系列书写及抄写相对较好,听写、自发书写、看图书写均有严重障碍。可出现构字障碍、错乱性失写、镜像书写。

(4)单纯性失写:听音指字及抄写无明显困难,阅后默写无困难,听写障碍重,数字听写保留,自发书写、看图写字均有困难。

(5)伴失读症的失写症:可出现于字词层级,也可出现语句层级。字词书写障碍可伴有构字障碍,

但较轻微,字迹多工整,多表现为写不出字,能写出的字常是正确的。病变位于左侧枕叶及颞叶下部。

(6)右半球病变引起的失写症:常为视空间性失写症、结构失用性失写症。

(七)失读症(alexia)

1. 失读症分类

(1)额叶失读。

(2)顶叶失读。

(3)枕叶失读。

(4)皮质下失语性失读。

(5)其他类型的失读:

1)空间性失读。

2)假性失读。

3)深层失读。

2. 失读症的临床特点

(1)顶叶失读(Parietal alexia)。

失读伴失写,视觉以外途径也不理解文字。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角回。

(2)额叶失读(Frontal alexia)。

患者可懂一些名词、动词,保留对实质意义词的理解,但不理解语法词及语法结构句,书写也有障碍。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八)其他几种不常见的失语症类型

1. 纯词聋

(1)纯词聋主要特征是选择性听言语理解受损,而其他语言功能和阅读能力保留。听力检查时没有外周的听力障碍,能识别非词语声音,仅对语言声音听失认,不能理解也不能复述口头言语,却能正确地阅读及理解文字语言,自发谈话正常。

(2)纯词聋患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词语声和非词语声的辨识分离,可明确辨识非词语声,患者可以判断声音的方向。在环境许可书面交流时,不仅要求对话者用书写表达,患者自己也愈来愈多地避免口语表达而用书写表达。

(3)病因:纯词聋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但常发生于双侧颞叶血管性病变之后,两侧病变在时间上可间隔数月或数年。本综合征常常是一名Wernicke失语完全恢复而又突然发生一新的右颞叶梗塞的患者,或在一新近患Wernicke失语患者恢复阶段出现。

2. 纯词哑

纯词哑又称构音性失用或言语讷吃,主要限于发音障碍,是由于对发音起作用的运动系统中的特殊网

络因病变而中断。

此类患者口语表达能力严重障碍,而文字表达及理解等其他语言功能均正常。

汉语失语症鉴别流程见图11。

图11汉语失语症鉴别流程

几种主要类型汉语失语症鉴别见表1。

表1 几种主要类型汉语失语症鉴别

进行汉语失语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

(1)患者进行检查时应意识完全清醒,没有认知功能障碍。

(2)每位患者只能有一种失语症类型。

(3)临床中大概有1/3的失语症患者无法进行确切分型。

(九)交叉性失语(crossed aphasia)

1. 定义

交叉性失语指任何与惯用手同侧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失语,但现在一般仅指右利手右侧半球病变后发生的失语。

2. 诊断标准

(1)经利手判定评定,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不为左利手或双利手。

(2)有影像学如CT、MRI或解剖证明的右侧大脑半球病灶。

(3)有被充分证明的失语症候临床表现。

(4)无任何可疑的与不同大脑机能结构相关的环境因素(会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语言、文盲等)。

(5)无已被证实的能够引起言语功能偏侧化的童年期的脑损害。

3. 类型

交叉性失语可分为镜像型交叉性失语和非典型交叉性失语。

4. 发病机制

(1)几种假设(早期):

1)解剖畸变。

2)遗传因素。

3)偏侧化不完善。

4)早期功能的改组。

5)基本功能的畸变。

6)偏侧化程度的皮质-皮质下的分离。

(2)几种假设(最近):

1)右侧大脑半球新的病灶使左侧大脑半球处于静止或没有被发现的病灶,在某种程度

上出现症状。

2)利手的同侧半球控制。

3)双侧大脑半球均具有语言功能。

4)语言功能侧化停止于某一发展阶段。

(十)双语失语与多语失语

失语症按发病前掌握的语言数目分为单语失语(monolingual aphasia)、双语失语(bilingual aphasia)和多语失语(polyglot aphasia)。

双语和多语失语的恢复模式包括:

(1)平行恢复:是患者病前已掌握几种语言,在同一次病后同等受损,恢复时也同等程度的恢复。这种模式不常见。

碍的情况下进行。应注意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进行确切分型,也不能完全根

失语症分类

失语症分类 (1)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突出为特点,无构音肌瘫痪,但言语表达能力丧失或仅能说出个别单字,复述和书写也同样困难。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不同程度右侧肢体偏瘫。可出现左手的意向运动性失用。感觉障碍少见,如存在且重则提示深部结构受损。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额下回后部额盖,Brodmann4区。 (2)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以严重的听理解障碍为特点,患者语调正常,言语流畅,但用字错误,别人听不懂,也不能正确复述和书写,对言语和书写文字(阅读)的理解能力丧失。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亦可有轻的偏身感觉障碍或轻偏瘫,持续时间短。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即Wernicke区皮质及皮质下。(3)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突出为特点,患者言语流畅,用字发音不准,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不成比例,患者能听懂的词和句却不能正确复述。神经系统检查常无阳性体征,但偏身感觉障碍及轻偏瘫亦可见,也可见同向性偏盲和象限盲。病灶部位大多在左侧缘上回。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亦称传入-运动性失语(Afferent Motor Aphasia),或中央型失语(Central Aphasia).与患者的口语表达和听理解相比,复述障碍更为严重是这一类失语症患者的特征.复述不成比例地受损是最有诊断意义的特点.其语言缺欠是不能逐字重复别人的句子和不能有效地把音素编成词句而出现音位错误.

(4)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患者有Broca失语的特点,但程度较轻,且保留复述能力,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右侧偏瘫,初期还可出现同向凝视麻痹。常有意向运动性失用。有些患者有额叶功能障碍,表现为持续性。如执行变换的动作有困难;或在失语检查时,检查刺激改变,仍以前一应答反应。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侧额顶分水岭区。 (5)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患者有Wernicke失语的特点,但复述较好,神经系统查体常为阴性。病灶部位大多为优势半球后部分水岭区和(或)其皮质下。 (6)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以口语复述稍好外所有语言功能均有严重障碍为其特点,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也可有偏盲。病灶部分大多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区的大片区域。 (7)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特征,但常可接受选词提示,口语流利、言语理解基本正常,复述好,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也可有“三偏”。各型失语恢复期都可表现以命名障碍为主要特点的失语,似命名性失语,因此,命名性失语的病灶可在优势半球的不同部位,但如起病后急性期即表现典型的命名性失语特点,则病灶大多在优势侧颞中回后部或颞枕结合区。 (8)完全性失语是最严重的一种失语类型,所有言语功能都有明显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三偏”。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广泛区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失语症的概述、分类和评定方法

第一节、失语症的概述 一、定义 由于大脑受损导致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失语症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无严重认知障碍、无感觉缺失、无口、咽喉、舌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及自己的讲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 二、病因 失语症可由多种脑部疾病引起,常见病因有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部肿瘤、感染等,最常见的为脑血管病,我国的研究资料显示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会产生各种言语障碍。 三、失语症语言症状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语症可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六种基本障碍。 (一)口语表达障碍是指患者语言陈述过程困难,表现为找词、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的障碍。 1找词困难;2.命名障碍;3.说话费力;4.杂乱语;5.刻板语言;6.模仿语言;7.复述障碍;8.持续症;9.语法障碍;10发音障碍;11.错语 (二)听理解障碍是指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主要表现在对字词、短语、长句和文章等不同程度的理解障碍。 1. 语义辨认障碍不能理解,却能正确辨认,准确复述。 2.语音辨认障碍不能正确辨认听到的语音。 (三)阅读障碍又称失读症,是大脑损伤导致对已经获得的文字的阅读能力丧失或受损,伴或不伴朗读障碍。1.形、音、义失读;2.形、义失读;3.形、音失读,不能正确朗读文字,却能理解文字的意义。 (四)书写障碍书写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除了语言本身外,还涉及视觉、听觉、运动觉、视空间功能和运动的参与。包括失语性书写障碍、非失语性书写障碍两种。常见表现有:1.完全书写不能;2.构字障碍;3.象形书写;4.镜像书写;5.惰性书写;6.书写过多;7.错误语法书写;8.视空间性书写障碍 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直到今天,人们对失语症的分类仍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由于历史上对失语症研究的学派很多,观点不尽一致,因此对于失语症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对失语症分类的不同,反应了各个时期对产生失语障碍的不同看法。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失语症的分类和评定方法。 19世纪下半叶,语言功能定位联系学说占主流,认为不同病变部位是产生不同失语类型的基础;20世纪前半叶,功能整体学说占主流,此时期否定语言功能定位学说,抛弃从语言障碍探寻大脑受损部位的方法,以语言活动过程受损进行分类;20世纪后半叶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定位学说再次受到重视。 现在认为,大脑某一部位的损害,会造成一组完全或不完全的语言临床症状较高频率的出现,如果损伤较局限,多表现为典型的失语症状,如果范围较广,会呈现出非典型的失语

命名性失语诊断详述

命名性失语诊断详述 *导读:命名性失语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患者言语、书写能力存在,但词汇遗忘很多,物体名称遗忘尤为显著。如让患者说出指定物品名称则更显困难,如经人提示可立即将该物名称说出,但不久又迅速遗忘。命名性失语症受损部位为枕叶和颞叶交界区,主要是Brod-mann37区及21区、22区的后部。 健忘性失语的鉴别诊断: 1、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病人听理解障碍突出,表现为语量多,发音清晰,语调正确,短语长短正确,但缺乏实质词。病人长答非所问,虽滔滔不绝地说,却与检查者的提问毫无关系。病变位于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 2、运动性失语症:也称表达性失语症、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治疗 对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已持续了近1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心理学和言语病理学的介入,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的 治疗方法.缪鸿石在总结这些治疗方法提出可大致分为3类:①

传统方法或直接法:针对患者的听、说、读、写等某一言语技能或行为,利用组织好的作业进行训练;②实用法或间接法:只着重交流能力的改善,并不限定采用何种交流方式,也不针对患者特定的言语技能或行为,目的在于恢复患者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技能的方法;③代偿法:主要用对侧大脑半球功能或体外仪器设备来补偿言语功能不足的方法。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命名性失语的诊断,命名性失语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命名性失语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简易失语症评定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科失语症评定简表 姓名:男/女年龄:岁 发病日期:年月日电话:地址: 职业:文化程度(受教育年数): a父b母文化程度、利手:高中低左右 CT/MRI(部位、性质、大小):疾病诊断: 语言诊断:利手:左/右 瘫痪侧:左/右Brunnstrom分级:手上肢下肢ADL:分感觉障碍:浅/深左/右上/下肢a腱反射亢进/b病理反射:左上下/ 右上下 吞咽障碍:有/无四高:压/糖/脂/重心脏病烟/酒 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 一.谈话 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大岁数?-------------你住哪儿?------------- 你(退休前)做什么工作?-------------请简单说说您怎么不好?------------- 系列语言从1数到到21:------------- 总评:哑、刻板重复、非流利型、流利型、中间型、正常 二.复述 门-------------九十五-------------四个四十七-------------百分之八十八------------- 手和窗户-------------狗和机器-------------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 一个大花碗扣一个大花活蛤蟆-------------他刚一进门就又下雨又打雷------------- 所机全微他合---------- 三.理解 执行命令 1.窗户------------- 2.灯------------- 3.鼻子------------- 4.肩膀------------- 5.进这个房 间的地方-------------6.能躺下睡觉的地方-------------7.鼻子肩膀和下巴-------------8.用右手摸左耳(如右侧瘫改左手)9.拿起钢笔碰一下铅笔-------------10.把纸翻过来,把笔放在下边,把钥匙放在上边------------- 是否题 1.你的名字是…..吗?(说病人名字)------------- 2.这是钢笔吗?------------- 3.你吃过早饭(午饭)吗?------------- 4.这儿是旅馆吗?-------------

改良Boston诊断性失语症检查精选.

改良Boston诊断性失语症检查━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 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 AB原是英语语种失语症的评定方法,是目前广泛用于失语症检查的方法之一,在一些非英语语种的国家已经翻译后应用,其特点是省时并提供了失语商,可以鉴别患者是否患有失语症,并可用来衡量训练效果。其主要内容为: 1.根据评定结果确定有无失语 通过失语商先确定患者有无失语,失语商的求法和意义见表1。 表1 失语商(AQ)的求法和意义 项目折算评分 Ⅰ自发语言 (1)信息量 (2)流畅度、语法能力和错语 Ⅱ听理解 (1)是非题(2)听词辨认(3)相继指令Ⅲ复述 Ⅳ命名 (1)物体命名(2)自发命名(3)完成句子(4)反应命名 60 60 = + 10 / 200 80 100/10= 60 20 10 = + 10 / 100 10 10 10 10 10 50 10 共 AQ的计算:AQ=右项评分之和×2=100 AQ的意义:AQ=98.4~99.6 正常 AQ<93.8 可评为失语 AQ=93.8~98.4 可能为弥漫性脑损伤或皮质下损伤

2. 确定主要类型失语症评分特点 主要类型失语症评定结果见表2。 表2 主要类型失语症的WAB评分 失语症类型言语流畅性理解复述命名 完全性失语Broca失语 孤立性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Wernicke失语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0~4 0~4 0~4 0~4 5~10 5~10 5~10 5~10 0~3.9 4~10 0~3.9 4~10 0~6.9 0~6.9 7~10 7~10 0~4.9 0~7.9 5~10 8~10 8~10 8~10 0~6.9 7~10 0~6 0~8 0~6 0~8 0~9 0~9 0~9 0~9 3. 根据评分特点建立失语症诊断流程 在W AB中,根据评分结果,建立表3中的失语症鉴别流程。 表3 失语症鉴别流程 失语 不流畅的(0~4)流畅的(5~10) (完全性、Brcoa性、(传导性、命名性、 经皮质混合性、经皮质运动性)Wernicke性、经皮质感觉性) 理解差的(0~3.9)理解好的(4~10)理解差的(0~6.9)理解好的(4~10) (完全性、经皮质混合性)(Brcoa性、经皮质运动性)(Wernicke性、经皮质感觉性)(传导性、命名性) 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复述差的复述好的(完全性)(经皮质混合性)(Brcoa)(运动性)(Wernicke)(经皮质混合性)(传导性)(命名性)(0~4.9)(5~10)(0~7.9)(8~10)(0~7.9)(8~10)(0~6.9)(7~10) 说明:在表3中,先根据流畅程度检查结果将所有失语症分为两大类,括号内为该类的可能类型;然后在两大类下,根据听理解检查结果各分为好和差的两类;最后依据复述的好坏区分出常见的失语症,共8种类型。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有以下四种:(1)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病人不能说话,心里明白,对别人的话能理解。(2)感觉性失语(又称接受性失语):病人能表达,但出现逻辑错误,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话。(3)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对某件物品能说出用途,就是说不出名称。(4)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病人既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又不会说。 失语证的病变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目尚无特效药物专门作用于语言中枢。因此,语言的康复训练就十分重要。方法如下 运动性失语对完全失语症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如让病人用喉部发“啊”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到“吃饭”、“喝水”、“好人”等单词,也可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会说的词了,再练习简单的语句,他人说上半句,病人接下半句,慢慢过渡到说整句话,然后再训练复杂的句子,最后可让病人读简单的文章。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不完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句子,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感觉性失语这类病人的训练要比运动性失语困难些,可运用视觉逻辑法、手势法进行训练,如给病人端上脸盆,放好毛巾,并对病人说“洗脸”,病人虽不理解“洗脸”二字之意,但从逻辑上他会理解你是让他洗脸。如此反复多日进行,久而久之,就会使语言与视觉结合,语言功能得以恢复,手势法即家属用手势与语言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病人,如让病人“吃饭”,训练者拿筷子以吃饭的动作多次示范,病人很快就会理解,从而主动拿筷子吃饭。 命名性失语即看到实物而叫不出名字。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给他看,并说出名称和用途,到较少见的物品,同时还要注意反复强化已掌握的词汇。 混合性失语此类病人语言康复训练困难,必须采取说、视、听三结合的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如让病人穿毛衣,则必须既说“穿毛衣”让病人听,又要指着准备好的毛衣,并作出手势示意让病人看。 2 如何了解失语病人的感受及需要 可从病人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并利用实物图片法、手势法、文字书写法等,结合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病人沟通,具体方法如下。 手势法手捂前额表示头痛,手在腹部移动表示肚子不舒服,手掌上下翻动表示要翻身,抬高臀部表示大小便。 实物图片法利用常用物品或自制图片,手指水杯表示口渴,手指头表示头痛。

失语症

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 借助词语进行理解和表达语言符号意义的功能丧失(失语症)或言语困难。障碍的形式取决于脑损害部位,一般分运动和感知两类,分别涉及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两方面。言语发育障碍时也可以没有明显脑损害。失语症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学习困难,造成的语言机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 病因病理 言语功能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称为优势半球。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左侧大脑皮质及其连接纤维。优势半球受损常可发生失语症。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口语的中枢,受损时丧失口语表达能力,即运动性失语症;第一颞横回后部是听语中枢,损害时出现对别人的语言不能理解,即感觉性失语症;第三额回后部是书写中枢,病变时无法用文字书写来表达,是失写症;角回为阅读中枢,受损时读不出文字的字音及不知其意义,是失读症;第一颞回与角回之间区域是物体的命名中枢,病损时讲不出所见的人物名称,是命名性失语症。引起失语症的疾病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脑部炎症、外伤、变性等。 临床表现 1.运动性失语症 也称表达性失语症(expressive aphasia)、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完全性失语时,患者完全不能用评议表达思维活动,甚至个别的字、词、音节都不能发出。多数患者为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由语音构成词句,也不能将语言排列成必要的次序,以致这些评议杂乱无章,不能令人理解。有的患者可能保存下来最熟悉的一个单字、词或句子的片断,通常的感叹词,如“不”、“好”、“吃”、“坐”、“就是”、“再见”、等。但患者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说出保留下来的简单词句,由于语言共济运动无障碍,患者说出词句仍有相当抑扬,密切接触者根据其语调可能理解患者表达的意思。更轻的患者往往仍有相当丰富的词汇保持不变,但由于丧失对虚词和冠词的应用,说话只能用几个主要词汇来表达,构成电报式语言。语言重复症也很多见,一个词或音节说出后,强制地、自动地重复,不自主地进入下次语言产生的过程。

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语言中枢主要有哪些? 一、失语症的研究历史

二、失语症的定义与临床特征

失语症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损伤,引起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感知辨认、理解接收、组织运用及表达等功能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失调的现象,其实质是语言和思维二者双向转译机制的崩溃和中断。 (二)失语症的言语症状 无论哪种类型的失语症都包括以下6大障碍: (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2)言语听理解障碍; (3)言语表达障碍; (4)复述障碍; (5)阅读、朗读障碍; (6)书写障碍。 1.自发语流畅度障碍 根据自发语流畅度障碍可把失语症分为非流利型失语口语、流利型失语口语和中间型。 表1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树荣教授组构建的汉语失语症口语流利性特征量表。量表根据九项口语特征把失语症分为非流利型、流利型和中间型。 表1汉语失语症口语的流利性特征 2.言语听理解障碍 言语听理解障碍主要有4大障碍点,包括接受问题、感知问题、词义问题以及句法和连续问题。 (1)接受问题(Receptive problem):患者有严重的口语理解和复述障碍,可以听见声音但不理解其意义,能理解书写文字,且接近正常。病灶主要在优势半球颞横回或其深部联系纤维。 (2)感知问题(Perceptive problem):患者对口语和文字理解均有障碍,病变累及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皮质。 (3)词义问题(Semantic problem):患者难以理解口语和文字,能感受和感知听信号,可准确复述,但不理解复述的内容。病变部位多在优势半球颞顶分水岭区、角回及其与颞叶后下部皮质的联系纤

维。 (4)句法和连续问题:患者可以理解单纯简单句,但对理解句法词、长句、复合句则困难。病变部位常在优势半球Broca区及其周围结构。 3.言语表达障碍 言语表达障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觅词困难; (2)错语症; (3)延迟反应; (4)无反应或用刻板语; (5)言语的持续现象; (6)杂乱语; (7)模仿语言; (8)语法障碍。 4.复述障碍 复述障碍包括4种类型: (1)语音听辨别障碍。 (2)语音听辨别无障碍:对对方所说的话能够理解,但由于患者本身有口颜面失用(bucco-facial aphaxia )、言语失用(apraxia of speech )或口语表达系统障碍不能正确发音(articulation ),故不能复述。 (3)对口语听辨别及理解都非常好,说话也基本正常,但复述却明显障碍,通常见于传导性失语症。 (4)患者自发谈话及口语理解有困难,但复述非常好,通常见于经皮质性失语。 5.阅读、朗读障碍 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有形、音、义的结合,因此阅读和朗读障碍也分为三种类型: (1)形、音、义联系中断:患者阅读及朗读均受损,看到文字念不出,也不能将文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实物进行匹配。 (2)形、音联系中断:文字朗读障碍,阅读理解相对较好,看到文字能将文字与相对应的图片和实物进行匹配,但念不出来。 (3)形、义联系中断:患者能正确朗读,却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 6.书写障碍 书写障碍主要有2种类型: (1)非失语性失写。

失语症的鉴别

失语症、构音障碍与言语失用的鉴别 在临床上,失语症、构音障碍和言语失用是三种不同性质的言语障碍。它们不仅从发生机制上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治疗方法上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它们能够准确地鉴别就变得异常重要。 一、失语症。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失语症,指有声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障碍。失语症的临床类型很多,这里只简单说明三种。 ㈠运动性失语症,也叫布洛卡(Broca)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⑴言语表达明显障碍。一般可说出很简单的语词或短语,但咬字不清,发音模糊。严重者仅能发出个别的字音,称单语症。 ⑵听语理解多无障碍。可以明白讲话的内容。 ⑶对文字的理解多有保留。可以通过看文字、语句理解内容,执行指令。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额叶Broca区及邻近结构损伤。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表达在大脑有专门的皮层区域负责。在言语表达出现障碍时,听理解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㈡感受性失语,也叫威尼克(Wernicke)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听语理解明显障碍。 口语表达流利。但不能理解自己所说出话的意思。 复述多有困难。 阅读多有障碍。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颞叶Wernicke区最为多见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理解在大脑有专门的皮质区域负责。在言语理解出现障碍时,言语表达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㈢传导性失语症,也叫中央性失语,或传入性运动性失语。 ⒈临床表现:自发性言语流利。 听理解障碍不明显。 复述障碍突出。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脑缘上回,常累及颞叶感受性言语区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从言语感受区到言语表达区可能有一个传导过程。 二、构音障碍 ⒈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发音困难,对一些原来可以发好的音现在却总是发不好,严重时根本发不出来。同时伴喝水发呛等构音肌肉功能障碍。 ⒉脑定位:皮层下部位,如颅神经或脑干损伤等。

失语症分类有哪些

失语症分类有哪些 失语症顾名思义就是因为一些原因,出现不能说话的情况。这种疾病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因为这个疾病不能更好的跟人沟通,所以给患者的情绪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的人想知道失语症分类有哪些,这样也好进行相应的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性失语 主要表现为表达障碍明显于精神障碍,预后较好。 1.损伤定位:优势侧半球额下回后部(从前上额叶到前顶叶区域的皮质,包括岛叶和周围sylvian皮质上缘)。 2.症状 (1)Broca失语(主要为运动性失语):对言语可理解,并非流利性障碍。说话中的连词、代词等减少或缺失(电报语式)。 1.受损的功能:流利性,命名、复述和书写。

2.完好的功能:口语、书面理解。 一般是脑卒中的晚期表现 (2)构音失用:参与构音的运动器官协调障碍,如呼吸(构音不清),清晰度(构音障碍)、情感性语调(失韵症),随后失音缄默。 (3)缄默症:无任何语言,理解完好,书写相对保留,偏瘫多见。常见于脑卒中急性期。 感觉性失语 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特点是言语流利,但听不懂他人的话语,听觉是正常的。预后不佳。 1.损伤定位:颞上回后部(颞叶、顶叶后部了,枕叶侧面) 2.症状 (1)Wernick失语(主要感觉性失语):流利而荒谬的语言、

对白(乱讲,“语言色拉”)。说话和书写(语法)形式相对保留,内容和意义(语意)错误。 1)受损的功能:命名、复述、口语和书写理解 2)完好的功能:流利性 3)错语症:大量错语、新造词,混杂在一起,称为杂乱语、奇特语。命名和找词也有明显障碍。语言流畅,但缺乏表达的核心内容,评议空洞。如语音错误(词语概念错误,如“时间”混淆“分表”) (2)纯字聋:听觉理解受损,而说话、阅读理解相对保留。多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及感染,病变涉有单侧或双侧颞叶。 (3)失读伴失写:阅读理解、书写受损,而口语较少受影响,预后较好。 传导性失语 在表达方面,自发言语流畅,但多伴音素性错语障碍为其特征。,复述与自发言语命名,读词均表现为错语。对文字和音声

各种失语症的治疗

精心整理 从信息交流角度,言语障碍归纳起来可分为输出障碍(说、写)为主、输入障碍(听、阅)为主以及输出、输入均发生障碍三大类,第一类以Broca失语(BrocaAphasia,BA)为代表;第二类以Wernicke失语(WernickeAphasia,WA)为代表;第三类以完全性失语(GlobalAphasia,GA)为代表;此外,代表常见代表复述障碍的是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Aphasia,CA)和代表命名障碍的是命名性失语(AnomicAphasia,AA),本章在此重点介绍。

6)文法缺失的治疗:在这种患者中刺激口头输出的直接方法是口头复述,偶尔用大声读来补充。所选的复述句要适当大于患者目前自发说出的水平,患者应能复述其中的80%以上,可让他复述10次或达到有两个完整的句子出现为止。复述可伴以写出相应的内容。 7)描述图画:图画依所需反应的长度和复杂性来选择,如开始时,可选用运动员跑步等人物加动作(主谓)的句子来描述的画,进一步采用需用人物+动作+名词(主谓宾)的句子来描述的画。以后可用零散放置的印刷好的词,让患者将它们排列成描写图画的句子,让他辨认正确与错误及改正错误。其他还有给患者一幅画和一个印好的动词,然后让患者用此动词做出描述图画的句子。

患者的失语评定资料类比选定,然后在实际中试验,找出合适的难度,以后可按下进行。一般在原作业中反应达到80%准确时,可考虑进入下一作业。但如进入下一级有困难,仍可退回上一级再练。 (6)具体应用: 1)重度Wernicke失语患者的治疗:重度Wernicke失语患者的特点,是可能有的残留功能,如绝大多数患者对单个写出的大字比说出的理解得好;部分患者可用非语言提示,对问题和命令做出合适的反应;在严重的病例中,也有一些服从命令的能力。这些都可予以利用。训练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注意:

27-简易失语症评定表

语言-认知障碍评定系列表 失语症评定简表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主诉: 诊断:检查日期: 一.谈话 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大岁数?-------------你住哪儿?------------- 你(退休前)做什么工作?-------------请简单说说您怎么不好?------------- 系列语言从1数到到21:------------- 总评:哑、刻板重复、非流利型、流利型、中间型、正常 二.复述 门-------------九十五-------------四个四十七-------------百分之八十八------------- 手和窗户-------------狗和机器-------------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 一个大花碗扣一个大花活蛤蟆-------------他刚一进门就又下雨又打雷------------- 所机全微他合---------- 三.理解 执行命令 1.窗户------------- 2.灯------------- 3.鼻子------------- 4.肩膀------------- 5.进这个房 间的地方-------------6.能躺下睡觉的地方-------------7.鼻子肩膀和下巴-------------8.用右手摸左耳(如右侧瘫改左手)9.拿起钢笔碰一下铅笔-------------10.把纸翻过来,把笔放在下边,把钥匙放在上边------------- 是否题 1.你的名字是…..吗?(说病人名字)------------- 2.这是钢笔吗?------------- 3.你吃过早饭(午饭)吗?------------- 4.这儿是旅馆吗?------------- 5.七月分下雪吗?------------- 6.(马比狗大吗?-------------) 四.命名 1.钢笔------------- 2.耳朵------------- 3.眉毛------------- 4.表带------------- 5.胳膊肘------------- 6.眼镜腿------------- 7.袖子------------- 8.领子------------- 9.拇指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性失语):对某件物品能说 目尚无特效 等单词,也可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会说的词了,再练习简单的利,病人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 此类病人语言康复训练困难,必须采取说、视、听三结合的方法反

2.1 手势法手捂前额表示头痛,手在腹部移动表示肚子不舒服,手掌上下翻动表示要翻身,抬高臀部表示大小便。 2.2 实物图片法利用常用物品或自制图片,手指水杯表示口渴,手指头表示头痛。 2.3 文字书写法适合无书写障碍的失语病人。 在教病人说话过程中,对病人要热情、细心、耐心,不能因其领会慢而冷落,要不断鼓励病人,帮助病人克服困难,最大限度的恢复说话功能。 对于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的病人,应从学发音开始。如让患者发“啊”,或用嘴吹哨来诱导发音。然后让病人学说常用的最熟悉的单字,如吃、喝、好等,再教病人讲双音词、短语、短句,最后说长句。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看图识字或与实物相结合来练习,这样效果较好。不完全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讲话费力,或讲不清楚,这种病人常常词汇贫乏,只能讲单词或单句。这种病人训练比较容易,主要是耐心地教病人学会更多的词汇和锻炼语言肌肉的运用技巧。通过多读(报纸或书)来练习舌的灵活性。 对于感觉性失语的病人,可以用视觉逻辑法或手势法来训练。视觉逻辑法是让语言与视觉结合,促使语言功能恢复。比如给病人端上饭,放好勺子,并告诉病人“吃饭”,反复刺激,让病人理解。手势法就是训练者用手势与语言结合起来,比如“洗脸”,同时用毛巾示意抹脸,病人会很快理解而主动接毛巾洗脸。 混合性失语的病人训练较困难,训练时需将说、视、听结合起来。如让病人洗脸,既要说“洗脸”,又要指着毛巾和脸盆,并要做手势抹脸给病人看,如此反复进行。 失语症状严重的病人语言训练需反复刻苦地练习,病人要有信心,训练者要有耐心。鼓励病人主动练习,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语言障碍恢复的很好,甚至完全康复。 语言训练 每个脑瘫患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个体差异的存在,因此,每个孩子的训练计划都是不相同的,这些训练方法只是给予脑瘫患者语言训练师的一点建议,其他要靠训练师与家长的灵活运用。而语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恢复患儿的交流能力,根据语言障碍的原因即评估训练如下: (一)构音器官的训练 语言训练的前提就是只有当舌、唇、额以及软腭的运动范围、运动力量、运动速度、协调性和准确性的训练已完成,才能进行发音训练。 1.张合嘴巴的训练:训练师要准备壓舌板、棒棒糖或其他幼兒喜歡的食物。而嘴巴的运动有做出张口和闭口的动作、会连续张合嘴巴。这些活动的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各种失语症的治疗

(二)主要类型失语症的治疗 从信息交流角度,言语障碍归纳起来可分为输出障碍(说、写)为主、输入障碍(听、阅)为主以及输出、输入均发生障碍三大类,第一类以Broca失语(Broca Aphasia,BA)为代表;第二类以Wernicke失语(Wernicke Aphasia, WA)为代表;第三类以完全性失语(Global Aphasia,GA)为代表;此外,代表常见代表复述障碍的是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CA)和代表命名障碍的是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AA),本章在此重点介绍。 1.Broca失语等以口语表达障碍为主的失语症的治疗对此类失语症的治疗,目标是以任何方式引出患者的口语反应,并逐步使之改善,最后力争能达到独立的表达和交流。 (1)理解的训练:这种患者听理解虽非主要障碍,但也经常出现问题,改善的训练方法:是让患者根据简单的说明指出画中相应的内容;执行简单的指示、特别是含有空间关系的指示;修改描述图画时表达有错误的句子等。 近年来,心理言语学研究证明:在有一些辞汇和韵律的提示时,有利于对复杂句的理解,因而扩展句比压缩句易理解,加入形容词、副词、指示代词、定语短句、迂回说法等和变音、变调都可促进理解,对此类患者可以采用这些方法。 (2)表达的训练: 1)言语表达技能训练:表达障碍的患者因存在言语声音的收集功能低下,应再建言语表达技能。方法是通过逐个地训练音素、字和词汇,最后结合成句子。先训练患者容易发出的音,如元音“a”及辅音“b、p、m”,可以利用压舌板帮助患者使其发音准确,还可以对着镜子进行训练,有利于调整发音。 2)发音灵活度的改善:对于发音缓慢费力的患者,可以让其反复练习发音,如发“pa、pa、pa”,“ta、ta、ta”,“ka、ka、ka”,然后过渡到发“pa、ta、ka”,反复练习。 3)命名训练:命名障碍是非流畅性失语极为常见的表现,这是由于对物品的视觉形象与对物品的知识、语言之间的联系中断所致。具体的训练可以采取命名性失语的提示方法,如采用手势、描述、提示词头音,以及利用上下文的方式进行提示,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4)描述和讲述训练:选用表现活动和动作的以及具有一定内容的图片,让

失语症评定方法

失语症评定方法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 此检查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科以日本的标准失语症检查(standard language test of aphasia,SLTA)为基础,同时借鉴国外有影响的失语评价量表的优点,按照汉语的语言特点和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所编制,亦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法(CRR-CAE)。1990年由李胜利等编制完成,经40例正常成人测试后制成试案应用于临床。经过近10年多家医院的临床应用,证实适合中国的失语症患者。于1999至2000年对151名正常人和非失语症患者进行检测并计算出均数和标准差,并用方差分析年龄、性别、利手、职业和文化水平对此检查法的影响,除了不同文化组间在执行口语指令和描述图有差异外,其他项目未发现显著差异。因此,本检查方法适用于我国不同地区使用汉语的成人失语症患者。 此检查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通过患者回答12个问题了解其言语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由30个分测验组成,分为9个大项目,包括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理解、抄写、描写、听写和计算。为不使检查时间太长,身体部位辨别,空间结构等高级皮层功能检查没有包括在内,必要时另外进行。此检查只适合成人失语症患者。在大多数项目中采用了6等级评分标准,在患者的反应时间和提示方法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设定了中止标准。本检查是通过语言的不同模式来观察反应的差异,为避免检查太繁琐,在—些不同项目中使用了相同词语。又为了尽量避免和减少患者由此造成对内容的熟悉,在图的安排上有意设计了一些变化。使用此检查以前要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应该由参加过培训熟悉检查内容的检查者来进行检查。 语言评定报告书(注明是初、中、末评)

2020年失语症分类(课件)

2020年失语症分类(课件) 失语症分类 (1)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突出为特点,无构音肌瘫痪,但言语表达能力丧失或仅能说出个别单字,复述和书写也同样困难。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不同程度右侧肢体偏瘫。可出现左手的意向运动性失用.感觉障碍少见,如存在且重则提示深部结构受损.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额叶Broca区—额下回后部额盖,Brodmann4区。 (2)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以严重的听理解障碍为特点,患者语调正常,言语流畅,但用字错误,别人听不懂,也不能正确复述和书写,对言语和书写文字(阅读)的理解能力丧失。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亦可有轻的偏身感觉障碍或轻偏瘫,持续时间短。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即Wernicke区皮质及皮质下。......感谢聆听(3)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突出为特点,患者言语流畅,用字发音不准,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不成比例,患者能听懂的词和句却不能正确复述。神经系统检查常无阳性体征,但偏身感觉障碍及轻偏瘫亦可见,也可见同向性偏盲和象限盲。病灶部位大多在左侧缘上回。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亦称传入-运动性失语(Affer

ent Motor Aphasia),或中央型失语(Central Aphasi a)。与患者的口语表达和听理解相比,复述障碍更为严重是这一类失语症患者的特征.复述不成比例地受损是最有诊断意义的特点.其语言缺欠是不能逐字重复别人的句子和不能有效地把音素编成词句而出现音位错误。......感谢聆听(4)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患者有Broca失语的特点,但程度较轻,且保留复述能力,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右侧偏瘫,初期还可出现同向凝视麻痹。常有意向运动性失用.有些患者有额叶功能障碍,表现为持续性。如执行变换的动作有困难;或在失语检查时,检查刺激改变,仍以前一应答反应.病灶部位大多在优势侧额顶分水岭区。......感谢聆听 (5)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患者有Wernicke失语的特点,但复述较好,神经系统查体常为阴性。病灶部位大多为优势半球后部分水岭区和(或)其皮质下。 (6)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以口语复述稍好外所有语言功能均有严重障碍为其特点,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也可有偏盲。病灶部分大多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区的大片区域。 (7)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主要特征,但常可接受选词提示,口语流利、言语理解基本正常,复述好,神经系统检查常为阴性,也可有“三偏”。各型失语恢复期都可表现以命名障碍为主要特点的失语,似命名性失语,因此,命名性失

失语症—分级症状和训练方法

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 0级:缺乏有意义的言语或听理解能力。 1级: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部分需要听者去推测、询问和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者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难。 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可能进行熟悉话题的交流,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与评定者都感到进行言语交流有困难。 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或理解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进行。 4级:言语流利,但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 5级:有极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察觉到。 主要临床表现-四种模式 1、听理解障碍 言语听理解的过程: 语音感知,词汇识别,确定语法关系,建立多维语义图式,篇章理解。 不同语音水平听理解障碍特点: (1)音位识别障碍:听力正常,对听到的声音不能辨认,不能分辨出语音信号,无法分辨相近音位。 (2)词汇识别障碍:难以判断音位组合,难以从音位组合和概念意义联系中实现词的理解。 (3)语句理解障碍:难以确定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识别的词只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单位;患者难以判断语法错误、语义正确的句子,却常能正确判断语法正确、语义错误句子。 (4)多维语义的理解障碍:患者建立了语法联系的线性词序列(能识别语句中的各个词,也能理解单个词的意义),但不能在此基础上整个产生多维语义图式(在记忆中的知识、经验等的支持下,借助视觉、触觉、听觉等信号方面的形象记忆,形成感知觉的表象,并使多维语义图式和相应的表象整合为一体)。这种障碍突出表现在理解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语言结构上。 2、口语表达障碍 (1)发音障碍:音位、语音、语调、语韵障碍 (2)词汇障碍:音素错语、词义错语、新语 (3)句法障碍:功能词障碍、句子障碍 具体症状另有:纯词哑、发音障碍、说话费力、错语、新词、杂乱语、找词或命名困难(词回忆障碍)、刻板语、言语持续现象、模仿语、语法障碍、复述障碍、偶然性语言。 3、阅读障碍 阅读包括朗读和文字理解,两者可出现分离现象。 (1)形、音、义失读:不能朗读也不理解文字,词-图,词-实物配对错误。(2)形、音失读:不能朗读但理解文字,词-图,词-实物配对正确。 (3)形、义失读:能正确朗读,不理解文字意义。失读患者对文字的阅读理解也可以表现在语句的层级上,能朗读文字,文字与图匹配也正确,但组成句子后不理解。 4、书写障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