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文化鉴赏论文

儒家文化鉴赏论文

儒家文化鉴赏论文
儒家文化鉴赏论文

《周礼》的生态伦理内涵

人类生存必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越来越多人

们的共识。《周礼》中就有这方面的明确记载。《周礼》虽非专门记载上古时期生态伦理学的著作, 但其中的内容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而且能够启发人们认识人类与自然和谐并存良知的思想内涵。

《周礼》是记录西周时期礼法、典制的一部重要文献。该书对西周立国以后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制度做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记载, 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存秩序和生存状态。其中记载了不少关于当时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制度, 蕴涵着当时人类的生态观念和生态伦理观念。探讨其中的生态伦理内涵有助于我们纠正在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某些局限和偏颇。

《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中记载:

日至之景, 尺有五寸, 谓之地中。天地之所

合也, 四时之所交也, 风雨之所会也, 阴阳之所

和也, 然则百物阜安, 乃建王国焉。

周人在封建邦国时, 就非常重视地理位置即生态环境的选择, 自然是很典型的生态意识的外化。这里, 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阴阳交感”。所谓“天地之所合, 四时之所交, 风雨之所会, 阴阳之所和”无不集结着“阴阳交感”的原则。这一最基本的原则确立了以后, 才有可能是“百物阜安”, 也才具备了“建国”的条件。

周人尊重宇宙一切有生命的物质, 显然是从原始社会神话时代的“活物观念”中序变出来的。“百物阜安”是周人对物质生命形态长存最由衷的祈愿。出于对人类自身生命本能的关注而考察到的自然与生命这种极为奇特的关系, 使周人认识到, 自然、人类以及其他生命的关系是互相联系、彼此为生存基础的。因而, 关注人类共同体的生命存在的固有价值, 必须重视物质世界其他生命存在的固有价值, 这是非常典型的生态伦理生存指向。

《周礼·地官司徒·闾师》中载:

凡任民: 任农以耕事, 贡九谷; 任圃; 以树

事; 贡草木; 任工以饬材事, 贡器物; 任商以市

事, 贡货贿; 任牧以畜事, 贡鸟兽; 任嫔以女事,

贡布帛 ; 任衡以山事, 贡其物; 任虞以泽事, 贡

其物。

上引资料, 反映了西周时期华夏人类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多样性物质生活形态, 农、工、商、牧、和渔猎等经济结构, 为周人的生活提供了相应物质资源, 为自身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空间, 任农、任工、任圃、任衡、任虞等是周人特定的生产实践活动, 这为周人获得了独立的生存权利和邦国的“贡税”——建立了家国一体的经济格局, 这种经济格局是在对自身生命形式和对自然界物质生命攸关的理解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生命的影响, 是周人考察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重要依据; 考察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方式, 也为人类选择多样性生存方式提供了有利的参照系统。

《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说:

以天下土地之图, 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

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

名物……以土会之法, 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

林: 其动物宜毛物, 其植物宜早物, 其民毛而

方。二曰川泽: 其动物宜鳞物, 其植物宜膏物,

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 其动物宜羽物, 其植物

宜核物, 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 其动物宜介

物, 其植物宜荚物, 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 : 其

动物宜裸物, 其植物宜丛物, 其民丰肉而庳。

我们有理由说, 这段文字所记载的是华夏先民对生态环境深刻认识和理解并上升到理性的观照层面的总结——属于典型的文化生态学范畴。我们承认, 其中存在着很大的直观性或者说存在着某些不科学的结论, 但从地理条件认识物宜并对其做出结论, 显然是生态伦理观念的显现。其一, 以地域的差异确定物类。所谓“以天下土地之图, 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以土会之法, 辨五地之物生”。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 产生的物类也是有区别的。

其二, 以地域之异辨人种之异, 人种之异是以自然环境的差异为条件。《山海经》中有相关的记载。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等地理形态各异,因而, 造成同一生命类别在不同环境中形成不同的形体状态, 对于动植物及其他生命物质来说, 本能地接受自然的选择, 只能是惟一的生存方式, 而人类除了本能地适应自然环境、接受自然选择规律的支配以外, 还能够选择自然, 按照人类自己的规律而谋求最佳的生存方式。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类, 总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如何按照自然环境的特征选择最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与自然做物质交换关系的特殊方式。周人总结丰富的农耕经验,就是由其生态伦理观念指导下的生态建设观念所决定的。

《周礼·地官司徒·川衡》载:

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 而平其守, 以时舍

其守。犯禁者执而诛罚之。

这则文献记载着西周时期有关部门水资源的管理法规。“川衡”是负责管理济水与水资源的官员。济水与使用水资源, 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法则进行。不按规定的法则进行, 就要受到惩罚。

《周礼·地官·迹人》说:

迹人掌邦田之地政, 为之厉禁而守之。凡

田猎者受令焉 , 禁鹿卵者与其毒矢射者。

这则文献记载着狩猎的相关法规。在西周时期, 狩猎有固定的时令和处所, 违禁

者要受到惩罚。所谓“为之厉禁而守之”, 是言狩猎所规定的时令、处所和有专人负责管理。郑玄注: “令, 谓时与处也。”同时, 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狩猎, 即所谓“田猎者受令”, 狩猎必须得到管理者的允许即“受令”, 贾公彦说为“夏官主田猎者”, 否则是违法。禁止射杀“夭物”。郑玄注“, 麋鹿子”, 为其夭物。禁止射杀“夭物”, 是因为“夭物”正在哺乳期。禁杀哺乳期的动物, 已经显示了人性化的生态观念, 是很典型的生态伦理。

《周礼·夏官司马·牧师》载:

牧师掌牧地, 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焚牧,

中春通淫。

此文记载的“孟春焚牧”, 孟春之时焚烧牧场,是为了牧场生长出肥美的新草。郑玄注: “焚牧地以除陈生新草也。”贾公彦疏曰: “孟春建寅之月, 草物将出之时, 烧焚牧地, 除陈草生新草也。”同时, 也便于动物在此后的季节里交配, 是所谓“中( 仲) 春通淫”。足见, 华夏先民既重视动物的生长, 也重视动物的繁衍。

生态伦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至少表明《周礼》在其成书的战国时代,华夏民族对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有相当深刻的理论认识和管理筹划,如此才有体系严谨、周密的生态保护理论。“西周以来有关保护生态的礼制,主要内容按照天时安排农、牧业生产,获取自然资源,这是在农业成为古代支柱产业的背景下,人们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自身行为模式的调整。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在对西周礼制进行理论反思,建立伦理思想体系时,很自然地将作为礼制一部分的…勿夺农时?…谨其时禁? 等行为规范纳入到道德范畴的内涵

之中。”西周山林资源极为丰富,黄土高原有林木四亿八千亩,覆盖率高达

53 % 。但是周人继承夏商礼仪文化,居安思危,认识到要保持如此丰富的生态资源就必须以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来积极维护,而不能放纵欲望奢靡耗费,由此他们能客观地分析保持生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说,《周礼》是世界上最早有系统地阐释环境保护伦理法规的著作,对中国后世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天宇.略述《周礼》的成书时代与真伪.

[2]孙诒让.周礼正义.

[3]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4]黄侃经文句读《周礼注疏》附校勘记.

[5]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

[6]王文东.《周礼》的生态伦理系统思想.

[7]翟双萍.《周礼》的生态伦理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儒家文化经典选修课论文

浅谈儒家文化 面对这样的拟题,自己都觉得有点自不量力,毕竟面对的是历经千年,反复积淀而成的文化经典,休说阅世尚浅的自己,就算是博学之士也妄敢对其加以直接评论.不过秉承着时代的使命,自己有必要对其加以尝试. 从近代西化运动开始,儒家文化就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它连自己最基本的受众群体都保证不了,就更不用说发扬及光大自身了.而经过彻底西式教育的我们,从根本抹上去祖辈里深深烙印在脑海的那些传统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一系列严格推理论证,用牢不可摧的逻辑堆积起来的思想大厦.这里有直观易见的公式方法,技术手段令人一目了然.理解起来毫不费劲.不过依其而生,栖其而居的我们反过来又受其影响,为其僵硬钳制.除了不断垒高装潢.我们别无它法.或者是说无事可做.我们甚至不敢离开其一步.因为对之的快餐式依赖早已使我们沉陷其中,无法自拔.我们早已失去了对于自然的归属认同感.除了关在方正规矩构造的屋子之内,我们找不到稍微一丝的安全感来抚慰自己内心的惊惶失措,空虚神经质.这就像一个残酷而又现实的恶性循环一样,最后的我们只能走向极度的懦弱,在自闭与迷茫中孤单残喘.不过西式文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的通俗直观,它的思维方式,它的巨大能动力都深深吸引着我们.而这点恰恰是儒家文化所缺少的.而且应该指出,是否拥有严格思维逻辑推理尤其在这种分歧中发挥着显著地位.逻辑推理是一种拼凑过程,它决定了我们所依赖的处所的形状,它告诉我们这幢住所为什么会高耸入云,它晓喻我们其身份特征历史背景.总之,它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着它的房东: 这个地方是安全可靠的,你们完全可以长住于此.而儒家文化在这方面表现得就相对薄弱,它几乎没有可以准确运用的方式来表达它的心意和想法.尤其在当下轰轰烈烈的商品浪潮中,急功近利的心态更是让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去追求短期可现的目标.或许我们可以说儒家文化需要的是“信”,如同西式文化中的公理一般,这是谈论一切事物的基础。不过正如前文所述,在当今的我们看来,纯粹的精神活动根本就比不上寥寥纸面几个式子来得铿锵有力,尽管它是舶来品,尽管它夹杂着各国语言,可那又怎样,可能你我都会这么认为.现在的我们正是如此的心态.倘若我们消极对待的话,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历史,我们可以说,这只是所处时代的总体特征,每个人都存在着局限性,每个人都难以超越这个时代.不过倘若我们存有理智的话,或许会暗地里低声嘟嚷到:

儒学论文

儒学初探 王新越13000313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至今也是部分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儒家的学说基本上,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然而现在看来确实有很多东西是“糟粕”,应该舍弃。但是儒学依然有很多东西于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思索与探讨是有进步意义的,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的。但是如果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大致内容,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 儒学的基本内容: 一:礼的约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荀子在其《礼论》篇中极为精彩地描述了礼文化的发展历程:凡礼,始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意思是说,礼,开始时简单,逐渐比较完备,最后达到满意。 礼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形态,它的内在结构与人的文化生命结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基于此,儒家还赋予了礼文化以生命的形式,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德的教化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在中国,孝顺、赡养父母向来被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这一点毫无疑问。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对父母的供养、对祖先的祭祀,维护家族的昌盛和荣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水浒传》中的宋江最初不同意“落草为寇”,深怕自己辱没了祖宗。这些正体现了“孝道”的观点:个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个人关乎家族的声望和延续。个人生死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个人人格才是最重要的。扩大来说,这些都是儒家文化中“礼”的存在表现。 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三:人文关怀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

儒家思想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 儒家民本思想探析 摘要: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有其独特的内涵。它以调和君民关系为核心,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并以人文关怀为导向,对历代统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剖析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利弊,以有助于实现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变。 关键词:民本思想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制度建设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哲学思想,而儒家的民本思想因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对现实的正面反映成为中国民本 思想的主流。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从社会现实的正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爱民、利民、重民、养民的思想。作为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统治思想,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统治阶级治国的要略,对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和君主政治实际运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设君之道和治民之道,其最终去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 (一)以调和君民关系为核心

儒家民本思想是关于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重民”思想最早萌生于西周初年,在春秋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重民轻神”成为社会上的普遍思潮,《左传》中的有关论述,都突出宣扬了“恤民以德”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继承这些宝贵资源,系统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整理出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其“仁爱”精神推及社会,“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为外王,亦即“德政礼治”。他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以德教为本,德刑相辅,宽猛相济。孔子还反对厚敛、攻伐与独裁,要求统治者正己以正天下,所谓“政者正也”,正是对统治者提出了严格的道德要求。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以内圣之学开启了外王之道,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中心思想。孟子之后的荀子更强调民众的力量的两面性。一方面明确地提出了“上之于下,如保赤子;下之视上,欢如父母”的“父母官”思想,另一方面则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他比孟子更加重视教化,更加重视对利用民心作乱的提防。 (二)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 儒家所大力提倡的民本思想,其根本立足点是出于巩固封建专制的目的。在他们看来,民众终究是“至贱”、“至愚”的,是“夫民之为言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题目: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字】儒学传统文化和谐修身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一、儒家文化的源起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正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

(仅供参考)论语与儒家文化论文

浅谈《论语》中“礼”的作用 摘要:一本《论语》道出了文化的经典,《论语》是孔子儒家文化的体现,恰恰如此,《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至今影响着我们代代人,本文从《论文》出发谈谈《论语》中的礼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礼作用 春秋末期,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礼崩乐坏,周王室已经无法恢复它的权力和威信,周王朝的天下,周王室的制度,也名存实亡。中原各国战乱不断,各国的人民早已无法正常安定下来。孔子正是出生下这样的时代,仿佛是命中注定,而他的一涉足,就是整个人生。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我对禘礼,只待香酒初献灌之后,便不想看下去了。”孔子是如此的失望,可见当时的礼的状况。他崇拜周王室的礼仪制度,周王室的文化,于是,他致力于实践,对君王大夫的劝导,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试图挽救周礼。礼也成为《论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一个字眼。然而礼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礼在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方面的意义。从三条(天地,祖先,圣贤)之礼方面去了解,它具有宗教的意义。此为它也有制度的意义,即所谓礼制,礼制是历代法典的基础。”(1)可见礼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礼作为一项制度,必定有维持稳定,安定社会的作用,同时其目的也必定是向统治者靠拢,保护统治者的利益。礼具有宗教意义,不仅是一项传统,是统治者想根深蒂固于人民思想的一项宗教礼仪。

在统治者看来能够始终维持自己个人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从礼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礼的作用,通过我的学习和思考,我把礼的作用共分成了三个方面:政治大体系方面,社会环境方面,个人修养方面。这和徐复观先生《谈礼乐》里说的礼乐的作用有点相像。 礼在政治大体系方面的作用; 春秋末期,周王朝的延续,是一个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的封建体系,是一个统治者高于一切,贵族次之,人民最“贱”的社会。同时周王朝的坠落,各国为权力争夺,战乱四起。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孙氏以大夫而行天子之礼,此事可忍,何事不可忍。这是孔子不满于鲁君不能制裁其人的放肆。 孔子如此重视礼,可见礼必有上下之分,而不是孔子存心袒护当时的国君。就礼而言,礼之本在于人心之仁,违背礼之事情都是仁心的不善良的体现。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肯定会对社会的和谐产生负面的影响。 礼的存在进一步确定了封建的等级和层次。“各种实行礼的活动,其个性化得程度各不相同,个结果是,他们所确立的身份形成了层级系统。这些身份构成一种社会脉络,它通过各种顺应模式的协调而产生意义”(2)。 政治的关键仍然依托于传统的血缘关系,国就是家的一个放大。通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的确定,形成了有差别的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_论文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以民为本、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思想对当今"以德治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义制利等思想契合当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实意义以德治国可持续发展 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一)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浅谈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历史的车辙延续到今天,褪去了浮华之后,留下的是精华的沉淀! 悠悠千年,历史的光辉星星点点,多少人物,多少辉煌,多少往事……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缔造的儒学,自春秋起就开始书写她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以及清末康有为等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会,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西方物质文化,科学主义在近代的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物质主义的发展到了今天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缺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道德沦丧,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西方物质文化的缺陷正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再生提供了契机!那么现如今,儒家文化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又能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呢? 一、道德价值 <1>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3>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崇高的道德价值体系,这与当今的法制并不冲突。严格来说,一个具有崇高道德思想的人,必不会触犯法律,危害社会。虽然儒家规定的那一套严格的的道德体系在当今社会并不适用,但其道德价值却不容忽视。 二、教育价值 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孔子的一生中,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如他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要认识,更

儒家经典与智慧 论文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我认为中国儒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 提及儒学,首先想到的便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春秋末年,孔子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同时主张“为政以德”,创立儒学。儒学提倡“仁”、“义”、“忠”、”恕”,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主张,主张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但是由于当时奴隶制度趋于瓦解,各国君主无暇顾及孔子提倡的“以礼治国”的思想,儒学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战国时期,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孟子提出“性善论”,在政治上实行仁政,并提出在当时颇受争议的“民贵君轻”的主张。现实主义流派的荀子也从性善论出发,强调理的规范与教化作用。战国时期,儒学成为显学,却因为诸侯纷争,其主张不能满足地主阶级的要求而受到冷落。 同样,荀子设计的治国原则:“明分使群”、“群居和一之道,”包括理想的“王制”与具体的“富国”、“强国”之策,乃至他的“礼论”、“乐论”、“君道”等等,可以说都是非常富于现实主义的。它都是在肯定当时已经形成的社会等级和职业分工的基础上,来规定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名分和位置,并要求其各尽其职,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一致。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荀子提出的治国原则中没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成分。因为,如果它的学说中一点理想主义成分都没有,那么,他的学说就不会有什么感染力,而他也就不能称为一名思想家。 儒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便是两汉时期,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的思想,实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学逐渐成为了正统思想。董仲舒的理论是阴阳家与儒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进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那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全然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养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一辈子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一辈子,自然应从“修身”开始。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幸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依旧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汲取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汲取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动身点,落足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差不多精神,儒家学讲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讲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地。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的以后而奋斗。《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中对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与规范”的深入讲解,能够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理念。1、国家间相处的和谐理念:“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简而言之是指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和”、“同”两个概念,差不多上讲同一性的,但内涵却有非常大不同。“同”是指否认矛盾,不承认差异的同一性,而“和”则是承认有矛盾,有差异的同一性,因此“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而“和”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儒家文化提倡的“和而不同”思想的要旨是:第一,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二,不同事物互补互济;第三,整个局面因之而和谐。在与异民族相处时,儒家把这种“和”的观念置于具体的民族关系中,出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一点与西方的民族观念非常不相同。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的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仍然能够成为现代国际社会进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中国奉行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正是这一思想的鲜亮体现。因此讲,“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差不多条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理念。2、国家内政外交的和平理想:行“仁政”、修“文德”。“仁政” 爱民、“文德”教化是儒家思想在内政外交上的理想期求。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的华夏民族和周边的夷、狄、戎、蛮等诸少数民族进入地缘政治时代。在处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关系上,儒家主张修“文德”的对外政策。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动身。显然,受着如此“仁政” 爱民、“文德”教化和平思想深远阻碍的中国决可不能干涉不国内政,可不能主动发动侵略其它民族、国家的战争,更不用讲侵占其它

儒家文化对当代的影响论文

浅论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自古往今,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 作用,儒家思想是我国的国粹,道德教育的标杆,从小到大我们能接触的课本都在宣扬儒家文化思想,生活中也充斥着儒家道德文化,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在这个文化多元化发展,中西文化相交融的时代,集千古圣贤众于一体的儒家思想要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我们应该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让儒家文化更好的深入当代社会。 关键词:儒家思想精髓、价值、推陈出新、、启示 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各方面影响重大。在思想方面,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在社会方面:儒家文化的和谐包含着天人关系与人际关系,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提倡礼治,德治,对当今当官人员有深刻影响,对反腐反败有积极意义.在经济方面:儒家思想提倡“以其义而得之”,唯有遵纪守法,按照正规途径的来的钱财才能久远,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如此伟大的儒家思想是不是也有“错”的地方呢?很多人都听过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对待别人的老人和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一样,去尊重,去呵护。尊老爱幼作为一种美德,体现了人们对整个社会老弱群体的关爱与爱心。这个在中国发展几千年来哪怕时至今日都被公认为传统美德,但现在的社会是不是还应该死死的遵守尊老爱幼呢?“美德”其实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的概念,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标准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很多中国人似乎都没有明白这一点,不敢违背这个几千年的精神,这也许会成为中国发展的脚链。现在以下以尊老爱幼为例进行分析。 尊老,不代表着不可以违背家长,不代表什么事情都要顺着长辈的意思走,从小到大的教育似乎让我们心里对尊老产生了许多心里畏惧。从学生对家长衍生到员工对上司到公众对名人专家的尊重畏惧,长辈上司说的总被认为是对的,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小辈的指出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找骂找死的行为。于是越来越多的的人慢慢的变得虚伪起来,在尊老这个道德框架面前,我们变着法子来讨好长辈们,员工更是浑身解数对上司的有点大夸特夸,而对他们出错的地方要么避而不见要么尽量不说。 爱幼,不代表是宠溺孩子,满足孩子的任何一个愿望。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家长对待孩子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论文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儒家经典论文

谈《论语》对现代人的思想的影响 《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名著,也是我国古代正统思想的核心体现。它是儒家经典中的经典,它里面的内容对儒家思想在社会各个层面的观点和态度做了系统的阐述,如《学而》篇讲述的就是学习上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想法,又如《为政》篇,本篇就讲述了人们在面对治国平天下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阐述了儒家的仁政和天人合一的观点,成为让中国历代帝王不得不学习的经典中的经典。 作为传统文化的延续的现代中国,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儒家经典,特别是《论语》中的思想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思维方式,为人处世方式和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论语》中的文化内涵,运用古人伟大的智慧,为自己在现代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服务。 因此,我在这里就《论语》对现代人的思想的影响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批评指点。 《论语》对现代人内心修养方面的影响 《论语》教育人们,人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注重自身修养。如在《学而》篇中有这样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的,别人不了解自己,可是我们却病不因此对别人新生怨气,这是一种坦荡的态度,是一种宽广的胸襟。如果说要总结成一个词,那么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人生在世,与人摩擦在所难免,但宽容成为了我们人与人交往当中的润滑剂,当问题出现时,宽容能够让我们完美地解决问题。历史上有关宽容的事迹比比皆是。然而,宽容并不是一种很简单的行为,它是需要一定的胸肌和气度的,它取决于人们的内心修养,一个没有修养的人是很难做到对别人的宽容的,所以,“人不知而不愠”,这是一种对自己内心修养的要求,不是简单的宽容他人和脾气好。 《论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历史功勋,那就是它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播下了踏实肯干的种子,我们的民族一直因有这样的优点而获益匪浅。同样是在《学而》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的句子:“巧言令色,鲜仁矣”。这句话教育我们,我们不能够把嘴上功夫做得比我们实际的工作好,我们做事情应该先做后说,少说多做,正如雷锋同志所说:“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这是在生活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总是巧言令色,只注意吹嘘而不注意实践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不会出成绩的,我们国家的青少年,理科基础学习要优于西方同龄人,也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踏实肯干,少说多做的优良秉性。很明显,我们年轻一代理应继承这样的优良传统,以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是由我们实际的工作推动的。 另外,《论语》中还有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世的致世明言,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胡教育我们要多点反思自己,以获得更大的进步。孔子也曾经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对一个正确的与人交往方式的极大概括,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儒家的“仁”的思想也在这里得到了概括而精华的总结。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很应该做到孔子说的这句话,因为这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一种义务。孔子还有一句话:“过而勿惮改”,这教育我们不要讳疾忌医,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看待错误的态度。 《论语》对现代人与人交往方面的影响 社会是一个整体,没有人是游离在社会以外的,人几乎每天都在面对着如何与他人交往的问题,作为我们经典名著的《论语》,也给了我们在这样的方面的启示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孔子提倡仁爱,但仁爱是建立在原则之上的。他虽并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怨恨、一种恶意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然而,并不等于提倡以德报怨,这是不可取的。当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怜悯,用一

儒家思想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 一.“圣人”观念及其历史演变中国人的圣人观念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萌芽.形成.发展.凝聚而成的。圣人原指聪明.有智慧的人,并不像后人说的那样祟高无比。所以,古人如果自视甚高,也称自己为圣人。而现代汉语词典对“圣人”的解释是“旧时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从汉朝以后被历代帝王推崇为圣人;封建时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但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所呈现的圣人观念,却远非原初概念所能涵盖。“圣人”观念一直在发生演变与累积。“圣人”被崇高化.理想化.神秘化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名存实亡,诸侯兼并称雄,战争频繁。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和创造英雄的时代。于是诸子百家争相创造符合自己理想的英雄,人们均称之为圣人。儒家高扬人伦道德绝对至上的精神,塑造了“博施”.“济众”论语雍也.“修己以安百姓”宪问.“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的圣人。而墨家所塑造的圣人则是这样的英雄人物“制为节用之法,制为节葬之法”墨子节用,“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法仪,“列德而尚贤”尚贤,“唯以尚同为政”尚同,“兼相爱,交相利”兼爱等等。道家主张无为,因此他们心中的圣人是这样的“圣人之治,虚其心,食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老子法家一切任

法,认为圣人治理天下,是通过“正明法,陈严刑”的手段, “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省老 得随,孤幼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 虏之患”韩非子奸劫拭臣。总之,各家有各家的圣人形象,所同 之处是各家都倚仗自己的思想原则去重新塑造圣人形象。于是, 随着历史的发展,圣人观念被附着了越来越多的含义。总体来 看,体现了以下特征第一,圣人被智慧化。圣人原本表示聪明者.智慧者,但在演化过程中,圣人原初内涵中表示聪明.智慧的要素被充分扩大和强化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圣人要清天君.正天官.备天养.顺天政.养天情而全天功要做到这些自然要具备超人的智 慧和能力,要“知通乎大道”。这就把“圣人”和“道”直接联 系在一起,构成其整个圣人观的基本内核。中国古人对于“道”.对于圣人的情感均是非常虔诚的,他们将“道”视为贯穿整个自 然宇宙和社会人生的普遍准则,而将圣人视为这种普遍准则的最 高体现者,认为“唯圣人究道之情,唯道之法”鹃冠子环流,甚 至认为“道便是无躯壳底圣人,圣人便是有躯壳底道”朱子语类 卷一三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惟圣人能够体现“道”的精神.把握“道”的真理,那么圣人无疑是天地间智慧最高者。第二, 圣人被神秘化。中国历史上“圣”.“神”二字经常连在一起使用。尚书大禹漠有言“帝德广运,乃圣乃神”。“神”和“圣” 互相诊释,代表着一种伟大.崇高.玄妙.深邃的气氛。孟子说,“大而化之可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二程说“圣不可知,

浅谈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要】儒家文化是当今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与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儒家思想在治国方面上有很大的贡献,在现代也有许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精神的丰富和改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仁政教育文化 【目录】 一、儒家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儒家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和教育理念等思想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其仁政德治、以民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观念对当前国计民生,和谐社会的稳健发展起着不可小视的意义。当今世界大行“孔子学府1”,原因在于2l世纪的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2”那么,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1 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 “孔子学院”,并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 2张友民:《吸取孔子的智慧发展人类现代是文明》,浙江教育出版社,第122页。

2018年论文开题报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论文开题报告: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风林网络整理了一篇《论文开题报告: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欢迎阅读。 论文开题报告: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