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导学案

新晃四中《六环节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复习导学案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地 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教材P7-11的图文,解决下列问题:

1、地图必须具备三要素: 、 、 和 。(P7)

▲复习任务(一)方向:在地图上如何判定方向(重点是理解和运用)P8

①普通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在右上侧“米”字形示意图中标出方向。

②指向标地图中根据 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方。如果面向北方,你们左是 方,右是 方,后是 方。

练习:读左下图判断:学校在火车站的 方,火车站在科技园的 方。

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用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B.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

C.公路AB 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D.公路BC 段大致为东西走向

▲复习任务(二)比例尺(重点是理解和运用)P9 1、比例尺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它的公式是:比例尺=____________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形式:①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②数字式:如1︰80000000或1/80000000;③线段式:如 练习:(1)转换三种形式的比例尺:

(2是厘米,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3)考标P21第5、7题。

3、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 练习:下列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千米

C.五百万分之一

D. 1:200000

4、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

关系:

练习:知识运用:(1)

(2)假设教室里挂有同样大小的下列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内容最简单的是( ) A .世界地图B .中国地图C .湖南地图D .学校平面图 (3)同一地区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大小就越 。 (4)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最适宜的是( )

A .1:1000

B .1:100000

C .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0千米 (5)考标P21第4、6题。

复习任务(三)图例和注记(重点是识记)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 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山高水深的数字。 识记常用图例,如右图。教材P10

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最古老的地图是亚洲西部苏美尔人 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P12阅读材料二、地图的选择:

完成考标其他题目。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1:50000000

比例尺 表示范围

地图内容

大 小

北京市地图 中国地图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略 西 东 北

南 ○

首都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复习任务(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地球的形状: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科学家精密测量(证明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P16-18

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千米。赤道周长: 千米。P18 ▲

3、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1)在地球仪上认识地轴、两极、经线、

纬线。(2)纬线的特点:①形状:圆(除极点外);②长度:赤道最长, 向两极逐渐缩短;③指示的方向:东西方向。(3)经线的特点:①形状:

半圆;②长度:相等;③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4)纬度的划分:赤道 为0°,向北、向南各增大到90°。赤道以北的纬度是北纬(N )如:B 的

纬度是60°N ,赤道以南的纬度是南纬(S )如:F 的纬度是20°S 。从南 纬和北纬各自的变化规律来看,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即:向北 增大的纬度是 纬,向南增大的纬度是 纬。(5)经度的划分:本初子 午线为0°,向东、向西各增大到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的

经度是东经(E ),以西的经度是西经(W )。(180°经线以东是西经,以 西是东经)如:F 的经度是60°W ,G 的经度是100°E 。从东经和西经各自 的变化规律来看,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即:向东增大的经度是 东经。向西增大的经度是西经。(6)几条特殊的纬线和经线。纬线:①赤 道:最长的纬线( 千米);0°纬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 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23.5°):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界线。南北 极圈(66.5°):极昼、极夜最大范围的界线。

▲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的半球是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是南半 球。由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都是赤道。所以,北纬就

在北半球,南纬就在南半球。反之也可说北半球的纬度一定是 纬,南半

球的纬度一定是 纬。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经线和160°E 经线组成 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20°W 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

。160°E 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小于20°的西经在东半球,如10°W,0°经线都是在东半球。大于160°的东经在西半球,

如175°E ,180°经线在西半球。

5、经纬网:用途: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会读经纬网图:例题:

1、读右图回答:

(1)写出D 点经纬度__________ _。

(2)A 、B 、C 、D 四点中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_半球,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半球。 (3)A 在B 的__________方向,C 在B 的___________方向,D 在B 的___________方向

2、读左图回答:

(1)甲地的经纬度: 。

(2)甲乙丙丁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

(3)乙在南北半球的 半球,东西半球的 半球。丁在南北半球的 半球,东西半球的 半球。

(4)丁在丙的 方,丙在乙的 方,甲在丁的 方。

(5)从甲处先后向北、西、南、东各走500千米,请问终点在起点的 方。 3、(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3)写出图中A 、B 两点的经纬度。A. ;B. 。

(4)判断A 在B 的 方。假设要建一栋房子,让它四面朝南,则应该选择建在哪里? ▲北极四面朝南,南极四面朝北。沿纬线圈朝一个方向飞行可绕地球一圈,沿经线飞行,方向不变则不能绕地球一圈。(教师精讲)

复习任务(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差。“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

2、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

3、从南北两极看地球自转,各呈什么时针转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完成考标P22-23的习题。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 → · F

·

E ← → 西经 东经 北

← →

球 南半

● G H →

复习任务(一)海洋与陆地:

1、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较:海洋占70.8%,陆地占29.2%。概括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P28图文

2、从半球陆地面积相比较而言:南北半球中: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集中在东半球。把地球分成任意相等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P28图2-26和2-27

3、有人把地球称为“水球”,理由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称为地球的理由是:人们生活在陆地上。 复习任务(二)七大洲与四大洋: 1、读右图熟练掌握七大洲与四大洋的位置。P28图

2、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主要发布在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

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北美洲。P28图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 、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被赤道横穿的大洲(跨南北半球的大洲):南美洲(穿过大陆)、非洲(穿过大陆)、亚洲(穿过岛

屿)、大洋洲(穿过岛屿)。

北冰洋周围的大洲(被北极圈穿过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极洲周边的大洋:甲 洋,乙 洋,丙 洋。

3、面积最大的大洲: ,最小的大洲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最低平的大洲欧洲。P29图

4、熟记七大洲的轮廓。右图或P29图

5、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6、大洲之间的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A 乌拉尔山脉、C 乌拉尔河、D 里海、B 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E 苏伊士运河。③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④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世界地形图或教材P30图) 练习:

7、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 ,形状呈“S ”形的是 ,最小、最浅、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 。被五个大洲包围的是 、 ,

被四个大洲包围的是 ,被三个大州包围的是 。(P31课文和世界地图)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1、海拔与相对高度:①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教师作图讲解,让学生加深理解。)P33

2、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①平原:地面起伏小(平坦),海拔低,一般200米以下。②地面起伏小,海拔高,一般500米

以上,边缘陡峭。③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500米以上,坡度较陡。④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500米以下。⑤盆地:周围高,中部低。P34

3、读P33图2-38,判断A 、B 、C 、D 、E 各属哪种地形类型。

4、世界两大山脉带:①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②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教师引导学生读世界地形图加以掌握。

5、世界陆地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读世界地形图加强记忆。

6、海底地形:说出图中①②③④的海底地形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其中, 资源最 丰富。 地壳最活跃,多火山。P37

两侧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丙 乙

▲7、等高线地形图:说出下列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并了解各自等高线的特征

A B C D E

①山顶、鞍部等高线特点。山谷、山脊处的等高线有何不同。

周围

低,中部高,等高线闭合的是;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是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是;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是

②陡崖登高线特点及坡度陡缓等高线的特点:

左图中,A处地形部位名称是,等高线的特点是:。右图中,A、B两处

处坡度较陡,处坡度较缓。▲坡缓处等高线,坡陡处等高线。

练习: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地形部位名称①②③④⑤⑥。

(2)图中画了甲、乙、丙三条河流,错误的是。原因是。

(3)如果要修建一个水库,请你在最适合的地方画上大坝,让工程最小。

(4)李庄在周庄的方。量得李庄到周庄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李庄到

周庄的实地距离是米。

(5)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米。从C处和D处爬上山顶,处更容

易,理由是。

P39活动②(1)(2)(3)

8、地形剖面图能直观的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

第四节海陆变迁

▲1、“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证据:①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②台湾海峡发现森林遗迹与古河道。③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④地中海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⑤人工造地。P41

2、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3、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在

图上熟记六大板块。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

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都在板块。

4、板块运动有:碰撞挤压(形成高地)、张裂拉伸(形成裂

谷、海洋,或海洋扩大)。

▲考点练习:喜马拉雅山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

形成。落基山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

山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地中海不断缩小是

因为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红海不断扩大是因为

板块和板块张裂拉伸。

4、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考点练习:台湾、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板

块和板块交界处。四川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

板块和板块交界处附近。

5、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

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C

D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复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读教材P48的图3-1,完成活动①②③。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80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800年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P48

3、人口增长主要是由 和 决定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P49 ▲考点练习:

(1)某乡人口5万人,2007年人口出生率为3%,人口死亡率为1.4%。则该乡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人。 (2)某一地区,一年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并存活25人,死亡13人,这个地区的人口增自然长率是 。

▲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P49

▲5、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是 ,有的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如意大利、德国、瑞典。世

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

复习任务(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不均匀。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发展快),如: 东部和南部、 西部、 和 东部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如亚马孙平原)等地,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P50--51的课文与图3--3

▲2、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单位是人/平方千米。会计算人口密度。 考点练习:考标P27第1题。 复习任务(三)世界人口的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严重、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教育条件改善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

▲2、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完成P52活动①② P52-53活动①②

▲考点练习:读右图回答:1、图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国家。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3、这种现象对城市发展有利影响:

为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1、人种的划分: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可把世界居民分为哪三大人种? 、 、

2、三大人种的特点:(了解即可) ▲

3、人种的分布:①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美洲的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也属于黄色人种。②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 洲、 洲,以及 北部、 西部和南部。③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中部和南部。这里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

完成P55活动①②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复习任务(一)世界的语言

1、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P56 ▲

2、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是 ,流传最广的原因是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P56-57 3、语言的分布:▲①汉语的分布:中国。▲②英语的分布:英国外, 美国、澳大利亚把英语作为母语,印度、菲律宾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③法语: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非洲一些国家。④俄语:俄罗斯。 ▲⑤西班牙语: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但巴西使用葡萄牙语。▲⑥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

复习任务(二)世界的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信徒最多、流传 最广的宗教是: 。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是: 。

▲2、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经典、建筑物。

发源地

分布 经典 建筑物 基督教

教堂

① ② ⑤

⑥ ②

② ②

伊斯兰教清真寺

佛教庙宇

考点练习:根据右图连线:

A 基督教西亚、北非

B 伊斯兰教东亚、东南亚

C 佛教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

▲西亚、北非:白色人种、伊斯兰教、阿拉伯语。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1、聚落的形式:乡村、城市。(先有乡村,后有城市。)P60

2、乡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业生产。

▲3、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乡村:民居分散,矮小实用、公共设施少、公路少、附近有成片的耕地。城市:高楼林立、公共设施多、公路多、人车密集。

4、乡村大多沿河流、山麓、公路分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P61

▲5、民居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63

寒冷且降水不多地区(如我国北方)民居特点:平顶、墙厚、窗小,屋内有壁炉或火炕。(冬天下雪多的地方,屋顶高耸。)--防寒保温

湿热地区(如东南亚、我国南方,如云南)民居特点:斜顶、墙薄、门窗大。(两层木楼、高脚屋、竹楼)--通风散热,防潮。

炎热干旱的荒漠地区(如西亚、北非)民居特点:平顶、墙厚、窗小。--减少热量传递,防风沙。

我国黄土高原住,经济适用,冬暖夏凉。云南住高脚屋或竹楼,通风散热,防潮。

6、关于聚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①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等古城,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楼等民居。P64

②国外: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7、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侵蚀历史性建筑。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建筑物。限制参观人数。P64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复习任务(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天气的特点是多变,气候的特点是相对稳定。

3、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区别:天气:短时间、多变。气候:长时间、相对稳定。

考点练习:

(1)判断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冷夏热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秋高气爽全年炎热干燥

(2)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是利用

了当地有利的天气还是气候?

复习任务(二)天气预报与常用天气符号:

1、卫星云图中,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山表示,

白色程度越浓,表明的可能性越大。P68

2、识记常用天气符号。P68图4-3

3、会读城市天气预报图。P70图4-5

▲完成P70活动③

★4、空气质量预报:P69阅读材料

空气污染指数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级别ⅠⅡⅢⅣⅤ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

复习任务(一)气温

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P71

2、气温的测定:日平均气温的测定:一天4次,一般在2时、8时、14时、20时,4次测量气温的平均值为日平均气温。

3、气温的变化:①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②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在7月(8月),最低值在1月(2月)。南半球陆地(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在1月(2月),最低值在7月(8月)。

▲完成P74活动①②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②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③同纬度地区,地势不同,气温不同(地势高,气温低)。(读P72图4-9加深理解)

5、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等温线平直,原因:南半球主要受海洋影响,北半球

陆地面积广大,影响因素复杂。(海陆因素影响)

考点练习:右图所反映的是半球的气温分布,B地和D地纬度相同,气温

较高的是,气温较低的是。该图表示的是夏季还是冬季。()

复习任务(二)降水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最主要的形式是降雨。

2、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气温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锋面雨(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形雨(一般分布在山地迎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读P75图4-14加深理解)

复习任务(三)会读、会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根据提供的气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析图:

1、分析北京夏季气温 (高、低),降水 (多、少),冬季气温 (高、低),降水 (多、少)。 由此可知,北京属于 气候,气候特征是 。

2、北京月平均最高温是 ,在 月,月平均最低温是 ,在 月。北京气温年较差是 。

▲完成P76-77活动①(1)(3);P77活动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140

160

40

60

80

100 120 0

20

气温℃

降水量mm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复习任务(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地球形状与气温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获得太阳热量最最多。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减弱,获得太阳热量逐渐减少,气温就逐渐降低。

完成教材P79活动②

▲2、气温从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逐渐降低

复习任务(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自转改变一天的气温。(最高14时左右,最低日出前后)

2、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使得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多媒体演示) ▲A .春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B .夏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C .秋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D .冬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以内,纬度低于23.5°,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南

回归线上(纬度等于23.5°),一年太阳直射1次。南北回归

线以外(纬度大于23.5°), (有无)太阳直射。 3、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3月21日后到9月23日前,太阳直射 (南、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 长 短,(南半球 短 长),且全球越往北, 越长。9月23日后到次年3月21日前,太阳直射 (南、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冬半年),南半球 长 短,(北半球 短 长),且全球越往南, 越长。 ②全年昼夜平分的地点在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在 以北和 以南。 考点练习:(1)我们家乡,5月1日和10月1日昼夜长短情况是怎样的?悉尼呢?

(2)北京和广州比,5月1日,哪里白天时间更长?10月1日呢? 4、五带的划分:(多媒体讲解)

小结: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图1太阳直射 ,日期是 。 图2太阳直射 ,日期是 。

图3太阳直射 ,日期是 。

复习任务(三)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①对降水的影响: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②对气温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考点练习:①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影响因素是 。②青岛是避暑胜地。--影响因素是 。 从北京到新疆,你会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影响因素是 。

复习任务(四)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①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②对气温的影响: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同纬度,地势(海拔)越高,气温越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 考点练习:①某一山岭,山麓B 处与山顶A 处相对高度是5000米,如果山麓B 处气温是20℃,则山顶A 处的气温是 ℃。 ②读右图: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西侧B 降水 ,东侧A 降水 。原因:西侧是迎风坡。 ③庐山、黄山是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④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⑤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复习任务(五)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经过的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海港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影响因素:洋流(北大西洋暖流)。

B C D A 图2

图3

复习任务(六)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对局部气候有改善的人类活动有哪些? 2、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

3、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_______,_____等灾害频繁。

▲考点练习:①天津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影响因素是 。③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④赤道终年炎热,两极终年寒冷,主要影响因素是 。

第三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类型: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亚

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 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最广。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 为明显的旱雨两季。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

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④热带沙 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地区和西岸(非洲北部 撒哈拉沙漠面积最大)。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P87-89

2、亚热带气候类型: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美

国、巴西东南部。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⑥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P91-93

3、温带气候类型:⑦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典型。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内降水均匀。⑧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⑨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分布最广的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亚洲最广)。气候特点: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俄罗斯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4、寒带气候:分布在极圈以内。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5、高山高原气候: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观以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 考点练习:下图是A 、B 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 (1)两地都位于______(南、北)半球。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地。 (2)A 地的气候特点是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主要分布在 ,以 地区最典型。 (3)B 地是 气候,气候特征是: 。

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新加坡: 气候,气候特点: 。巴马科: 气候,气候特点: 。孟买: 气候,气候特点: 。上海: 气候,气候点: 。北京: 气候,气候特点: 。罗马: 气候,气候特点: 。伦敦: 气候,气候特点: 。

④ ③

② ① ① ①

⑤ ⑤

⑤ ⑨ ⑦

⑥ ⑥ ⑧

A B 新加坡 巴马科 孟买 开罗 上海

罗马 北京 伦敦 东方站

莫斯科

第五节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不同类型的国家:①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巴西、澳大利亚。(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②人口前三的国家:中国、

印度、美国。③从政治体制看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④根据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P100-101

2、发达国家的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主要有:英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等。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大洋洲有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都分布在

北半球。

3、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大多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位于北半

球南部和南半球。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南北差距、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4、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南美洲的巴西。

当今世界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

1、经济全球化: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来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考点练习:(1)右图表达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2)这种生产方式有什么好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2、主要的国际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是重要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总部设在

瑞士日内瓦。

(2)欧洲联盟:英文缩写:EU,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统一货币:欧

元。

(3)亚太经合组织:英文缩写:APEC。

(4)联合国:世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

纽约。其中的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安全理事会的5

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复习任务(一)地理位置:

1、亚洲的地理位置:(以读图识记为主)P2-3图文

①纬度位置: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亚洲,地跨

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②半球位置:亚洲

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③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东北隔白令海峡

与北美洲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2、欧洲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欧洲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

带,少部分在寒带,没有热带。②半球位置:欧洲主要

在东半球,全部在北半球。③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

西临大西洋,南面隔着地中海与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

望,东接亚洲。

复习任务(二)地形:

1、亚洲的地形特征:P4-5图文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说明:亚洲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极洲,亚洲高低悬殊,有世界陆地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称为“地球之巅”。也有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湖面。

2、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②

欧洲地势低平。

说明:欧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特色地形:冰川地貌,

挪威沿海幽深的峡湾、芬兰成千上万的湖泊、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

的低丘、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大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P6

复习任务(三)气候:P7图文

1、亚洲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

气候都有。)②大陆性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显著。

说明: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的寒极,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地形雨)。

亚洲季风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海陆差异显著。

2、读图熟悉欧洲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完成P8-9活动②③④⑤

复习任务(四)河流:P9-10结合P4图6-3

1、亚洲河流流向: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奔流入海。原因: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长江是亚洲长度和流量居首位的河流(世界第三);湄公河(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亚洲的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里海是世界最大湖(也是世界最大咸水湖);死海湖面是世界陆地最低处。

4、多瑙河是欧洲(也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复习任务(五)河流:P11-12图文

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欧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人口稠密。

第二节非洲

复习任务(一)地理位置:P13课文P14图6-17

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南部和北部,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2、海陆位置: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

复习任务(二)非洲的地形:P14图6-17 P15-16课文

1、熟读非洲地形图,掌握主要地形区与河流。

2、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3、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非洲海岸线与欧洲相比,各自的特点是: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海岸线

曲折。

5、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被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大的裂谷,这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复习任务(三)非洲炎热的气候:P17图6-24 P17-19课文及活动

1、熟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熟练掌握非洲气候及分布特点。

2、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非洲有世界三大热带雨林之一--刚果盆地;非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非洲是世界最炎热和干旱面积最大的大洲。

4、刚果河与尼罗河:刚果河支流多,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世界第一)。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①刚果河水量比尼罗河大的原因: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刚果河主要流经刚果盆地,支流多。

②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5、非洲物产:

①非洲自然资源的优势是: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南非世界第一)、磷酸盐等居世界前列。

生物资源:植物: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是热带雨林名贵树种。咖啡、油棕的原产地在非洲。动物:大象、斑马、长颈鹿等。

第三节美洲

复习任务(一)美洲地理位置及主要国家:P20-22课文P20图6-28

埃塞俄高原

1、地理位置及主要国家:读P20图6-28,掌握美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掌握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的位置;掌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的位置。

2、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所属国家:巴拿马,地理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唯一的通道。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美国与俄罗斯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都经过这里。

3、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两国都同行英语,加拿大部分居民还讲法语。拉丁美洲(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许多国家讲西班牙语,巴西讲葡萄牙语。

复习任务(二)自然环境:P22-24图文

1、北美洲的地形:①读P23图6-32,熟练掌握北美洲主要地形区。②北美洲地形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

2、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是除南极洲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世界最大淡水湖群,被称为“北美地中海”。

3、南美洲的地形:①读P24图6-38,熟练掌握南美洲主要地形区。②南美洲地形特点: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4、南北美洲的气候:读P26图6-44,熟练掌握南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5、在南北美洲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海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 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 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 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 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 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 地区 5至8 分钟 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 (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 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 往两极在逐渐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 5至 10分 钟

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 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 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 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5至8 分钟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 往西 经度 在变____ 5至 10分 钟 经线 和经 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6)(最新整理)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类型之一 立体图形的识别与分类 1.下列物体的形状类似于长方体的是( ) A.西瓜 B.砖块 C.沙堆 D.蒙古包 2. 分别说出图2-X-1中的5个几何体的名称,并说明它们是由哪些面围成的. 图2-X-1 3.将图2-X-2中的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图2-X-2

类型之二 用数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下列现象可以用“线动成面”来解释的是( ) A.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 B.扔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 C.天空划过一道流星 D.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面画出的痕迹 5.如图2-X-3,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 图2-X-3

6.如图2-X-4,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X-4 类型之三 线段和角的计算 7. 如图2-X-5所示,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 ) A.20° B.25° C.30° D.70° 图2-X-5 图2-X-6 8.如图2-X-6,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M上的点,且满足AN∶ MN=1∶2.若AN=2 cm,则AB的长度是( ) A.6 cm B.8 cm C.10 cm D.12 cm 9.用度表示:2700″=________°. 10.如图2-X-7,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AB=8 cm,CD=3 cm,M,N分别为AC,BD的中点. (1)求AC+BD的长; (2)求点M,N之间的距离; (3)如果AB=a,CD=b,求MN的长.

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29

点燃、激发、唤醒 创造生命的狂欢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英语 学案编号: ___________ 编 写: 审 核: ______________ 审核签字: __________ 《Lesson 29 A Birthday Card 》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 1、 重点单词: paper, i nsid e, poem, riddle, prese nt, soft 2、 重点短语: have a birthday party , make a birthday card,on the front of, Happy Birthday 3、 重点句型 现在实行时 I am writing a poem for Grandma. 【重难点】 1. 重点:重点词汇及短语 2. 难点:现在实行时 【预习检测】 根据句意写出单词或短语。 1. __________ Jack is (use) cray ons to colour the picture. 2. Please write dow n your friend ' 3. I live in a place ______ (call) 4. John ' s birthday is on_________ (9 5. Write your n ame on this piece of __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A 、听力训练 Listen to the text and write true(T) or false(F).(P75,Part1) B 任务阅读 Read the less on and an swer the questi on. ( P75, Part 1) C 难点点拨 1.1 am writi ng a poem for Gran dma. 我正在为奶奶写一首诗。 现在实行时表示此时此刻或现阶段正在实行或发生的动作,常与时间状语 now 连用,也能够和动词look, liste n 连用 1 )基本结构:主语 +be+do ing sth 。例如: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 2) 一般疑问句形式,Am/Is/Are+主语+V-ing +其他,答语:yes,主语+be 或No,主语+be not.例如:----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 ---Ye s, I am./No, I am not. 3) 否定句形式:主语 +be+not+doing 例如:He is not playing basketball now. 4 ) 现在分词的构成:一般在动词词尾加 ing,例如:do-doing; look-looking. 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单词,如果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先双写这字母,再加 ing.例 女口: get-gett ing; sit-sitt ing , beg in-begi nning , swim-swim ming , run-running. 以不发音的e 结尾的词,去掉e ,再加-ing ,例如:write-writing ,dance-dancing 以ie 结尾的词,变ie 为y ,再加-ing ,例如die-dying. 练习: write- ________ draw- __________ make- _________ put- _________ D 活动演练 1. Fill in the bla nks using the prese nt contin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 组号 _______ s address ____ (in side “ Lucky Village ” . 月5日). (纸) 的反义词 )the envelope. uous ten se..( 现在实行时态) (P75, Part 3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巴燕中心学校__七__年级地理_学科学(教)案一周一课时 课题:地球的运动设计者__李生月评价组长签字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 学习目标:1、用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情景链接: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更替? 自主研学: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4、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 合作探究:一、1、教师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 提问:观察实验,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0,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二、(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课件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新-课-标-第-一-网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完成填充图练习。 3、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攀登高峰: 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现象。 5、根据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7、热带有现象;寒带有现象。 8、知识串连: (1)经线 A、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2)纬线 B、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地轴 C、地球自转轴 (4)南极 D、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5)北极 E、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9、判断: (1)南极和北极是穿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2)地球上也存在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 (3)过地球上任一点只经线和纬线各一条穿过。 (4)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5)我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6)本初子午线在西半球。 (7)与50°E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30°E经线 拓展练习:1假设你在北极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绘出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线图 2.假设你在赤道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绘出以赤道为中心的经纬线图 新课标第一网 学(教)报告: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1-3单元)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 Starter Unit1 Good morning! 1a—2e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识别和掌握八个人名。 2. 学会早上见面打招呼的用语。 3. 正确认读和书写Aa-Hh八个字母。 4. 了解一些常用缩略字的含义。 【重点、难点】 1. Hello! Good morning! 2. 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八个人名的掌握。 3.A--H八个字母的学习,能认读,会书写。 【导学指导】 温故知新通过听唱英语歌曲?Good morning!?开始英语教学。看卡片学习英语名字,八个人名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介绍Hello, Hi 用于见面时打招呼。Good morning! 用于早上见面问好。 自主互助学习 1.观看课本插图,听一听,读一读课本1a 。 2.小组练习打招呼,教师巡回指导。 A: Hello, Frank! B: Hello, Alice! A: Good morning, Frank! (早上好,Frank) B: Good morning, Alice! ( 早上好,Alice) 3.学习字母Aa Bb Cc Dd Ee Ff Gg Hh 的正确发音。 Aa /ei/ Bb /bi:/ Cc /si:/ Dd /di:/ Ee /i:/ Ff / ef/ Gg /d3/ Hh /eit∫/ 4.正确书写字母。

【课堂练习】 1.小组训练早上见面打招呼。 2.小组表演比赛。 3.完成句子。 ______________(早上好,Helen!) ______________(嗨,Bob,早上好!) 4.写出下列字母的相应大小写字母。 A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h_________ 5.写出下列字母相邻的字母。 ____Bb____ _____Cc___ ____Ee____ ____Gg____ ____Ff___ ____Hh____ 6. 写出下列缩略词的意思。 HB________ CD______ BBC______ 【要点归纳】 1.学会早上见面的简单问候。 2. 识别和掌握八个人名: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3.学会字母Aa——Hh 的正确发音,及正确书写。 【拓展练习】 1.早上见面主动用英语问好。 2.熟悉人名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 3.查词典为自己找一个喜欢的英语名字。 4._______ ________ (早上好),Mr. Wang! 5. Good morning, Mary. ___________. A. Good morning B. Good evening C. Good afternoon D. Hello 6.根据所给的字母的音标,写出大、小写字母。 1)/si:/________ 2)/di:/ ________ 3)/ef/________ 4)/bi:/_______ 5)/ ei /_______ 6) /i:/________ 7.写出下列大字字母的小写字母。 1) BEE ________ 2)BAG _______ 3)BED _______ 4)HB _______ 5)CD _______ 6)ABC ________ 7)AD _______ 8)CAAC _______. 8.把与汉语相关的英语规范地写在四线三格中。 1)海伦早上好! 2)早上好,Alice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1.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 白海虎张康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现自己,丰富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 【学习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在中学阶段,常见的几何体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中考内容之一,同学们应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认识并了解他们的特征. 【学习难点】本节难点是对几何体的分类,因为初中同学对分类标准不熟悉,所以同学们可从某些几何体的特征入手,找出共同特征作为一类。 在学习中注意两点:①多与现实生活联系;⑵多动手制作实践或画图。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你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吗?试画出其立体图形,并描述一下它的形状组成。 长方体立方体 2.长方体、立方体都是几何体,你平常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几何体? 试一试: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二、新课探究 1.看书思考;P2(回答问题) (1)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形类似? (2)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物体。像这样与笔筒类似的几何体叫____________. 2、看课本:认清常见的几何体。(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三、自主思考, p2想一想。 (1)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其他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 底面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 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3.通过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培养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重难点1.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 预习新知任务一:阅读课本第2页一、二自然段“解开地理之谜”,完成1—2题。 1.查阅资料,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我们的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看谁的发现多? 2.你对哪些地理问题疑惑不解。 任务二:阅读课本第2—6页,完成1—3题。 1.中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西方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 2.学习地理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提高对生活的能力。 3.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和条件;在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导学达标活动一:解开地理之“谜” 1.小组内交流“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一”。 2.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其中哪些是地理问题? 3.读教材第2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在课本上标出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 活动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1.小组内相互检查“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二”。 2.讨论交流,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题1、2题。 活动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 (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 (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 (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Units 1~6 【题组训练一】 一、I. 1. question 2. dictionaries 3. friends 4. difficult 5. vegetables II. 1. are 2. their 3. interesting 4.mine 5. watches 二、1-5 AABAD 三、1. Excuse me; in English 2. Thanks for 3. e-mail; at 4. plays sports 5. What color 【题组训练二】 1-5 DAABC 6-10 CDCAC 11-15 BBBDC 【题组训练三】 (一)1-5 DCBCA 6-10 CBDDB (二) 1—5 ADCBC 七年级(上) Units 7~9 【题组训练一】 一、1. December 2. usually 3. subject 4. Saturday https://www.doczj.com/doc/515129558.html,eful 6.writing 7.favorite 二、1. fifth 2. teeth 3. doesn’t like 4. are 5. healthy 6.to eat 7.makes ; laugh 8.boring ; bored 三、1. How much 2. Why does, like 3. Can; can’t 4. Her favorite subject 5. When do 【题组训练二】 1-5 CCBDA 6-10 BCBDA 【题组训练三】 一、1.shops 2.into 3. without 4.catching 5.considered 6.turn 7.impolite 8. surprised 二.1--5 CDADC 6--10ABACA

七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套(122页)

第一章有理数 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 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 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 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 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3.1,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总结反思】: 课题:1.1正数和负数(2)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1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4.1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学案导学 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趋势。 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 先学后教 1.世界人口增长: (1)人口数量:已超过___________ (2)增长特点:18世纪以前,增长________;工业革命以后,增长速度____________,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____________。 2.增长速度: (1)表示方法: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口增长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出现了负增长;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表示方法:人口疏密程度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稀疏。 小组合作

1.综合分析人口稠密区的地理共同点? 当堂达标 (2014.厦门)读图1,完成1~3题。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3.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 4.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2013.潍坊)读 甲、乙两个国家 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5、6小题。 5.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 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 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 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Units1~6 【题组训练一】 一、I.1.question2.dictionaries3.friends4.difficult5.vegetables II.1.are2.their3.interesting4.mine5.watches 二、1-5AABAD 三、1.Excuseme;inEnglish2.Thanksfor3.e- mail;at4.playssports5.Whatcolor 【题组训练二】 1-5DAABC6-10CDCAC11-15BBBDC 【题组训练三】 (一)1-5DCBCA6-10CBDDB (二)1—5ADCBC 七年级(上)Units7~9 【题组训练一】 一、https://www.doczj.com/doc/515129558.html,eful6.writing7.favorite 二、1.fifth2.teeth3.doesn’tlike4.are 5.healthy 6.toeat 7.makes;laugh 8.boring;bored 三、1.Howmuch2.Whydoes,like3.Can;can’t4.Herfavoritesubject5.Whendo 【题组训练二】 1-5CCBDA6-10BCBDA 【题组训练三】 一、 1.shops 2.into 3.without 4.catching 5.considered 6.turn 7.impolite 8.surpris ed 二.1--5CDADC6--10ABACA

2017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2、阅读课本P和P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12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页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 【课堂练习】: 1. P3、1,2(直接做在课本上)。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133.已知下列各数:,,3.14,+3065,0,-239;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O是最小的正数C.0是最大的负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1 5.给出下列各数:-3,0,+5,,+3.1,,2004,+2010;22 其中是负数的有……………………………………………………()C.4个 D.5个 A.2个 B.3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20 年月日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想一想、做一做(读课本P1——P2页内容回答): 1、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为什么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非高原的选手为什么在国际长跑中能取得好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江浙一带为什么多丝绸服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本P2——P4页内容回答 1、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地理的目的:能使人们了解________的奥秘,了解一些_________、________现象,会用地理的_______和_______看待身边的事情,更科学的选择、安排_________和________. 3、“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 课题: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课题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课型新课主备教师使用教师 学习内容1a-2b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识别和掌握八个人名。 2. 学会早上见面打招呼的用语。 3. 正确认读Aa-Hh八个字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说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听和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独学、对学、小组合作,学会正确读写字母、英文人名及问候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交际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1. Hello! Good morning! 2. 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八个人名的掌握。难点:1.A--H八个字母的学习,能认读,会书写。 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本,导学案 学习形式教师导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反馈预习提纲: 1.观看课本插图,听一听,读一读课本1a 。 2.小组练习打招呼,教师巡回指导。 A: Hello, Frank! 教师导案 谈话导入新课: 回顾复习旧知识 补充内容 板书课 题:

B: Hello, Alice! A: Good morning, Frank!(早上好,Frank) B: Good morning, Alice!( 早上好,Alice) 3.学习字母Aa Bb Cc Dd Ee Ff Gg Hh 的正确发音。 Aa /ei/ Bb /bi:/ Cc /si:/ Dd /di:/ Ee /i:/ Ff / ef/ Gg // Hh / / 4.正确书写字母。 二、明确目标学案导学 学生自读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训练早上见面打招呼。 2.小组表演比赛。 3.熟悉人名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 4.查词典为自己找一个喜欢的英语名字。 5.完成句子。 ——______________(早上好,Helen!) ——______________(嗨,Bob,早上好!)生学习目标 老师检测预习 组长汇报老师巡视检查 自主完成全员参与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 一、: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3.1,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总结反思】: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解析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1) 学习目标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难点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点拨 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_____。它的平均半径为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 ___千米,表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新-课-标-第-一-网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_____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和___ __。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___。所有与赤道平 行的圆圈叫_____ 5.赤道为_____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_____和_____, 分别用_____和_____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___度 6.按规定,_____为低纬度地区,_____为中纬度地区,_____ 为高纬度地区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____ (5)南极点的纬度为_____, 北极点的纬度为_____ (6)纬度从赤道往两极在逐渐__ ___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_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 纬线 与纬 度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2) 学习目标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难点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点拨 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 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 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往西经度在变____ 5.读图1.11东西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 (2)可以有多少条经线能将地球划分为东、 西两个半球? (3)选择东西半球划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线 和经 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