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综合练习

8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综合练习

8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综合练习
8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综合练习

六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练习题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 7 2 ,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 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 8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89吨大豆可榨油3 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8.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 把甲数的 7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 (。 10. 甲数比乙数多 4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 11.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 :7 =48 :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2. 4 :5 = 24÷( )= ( ) :15 13.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 重量占盐水的(—)。

14.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15.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写出两个 比值是8的比()、()。 16.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书的本 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17.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比 例。 二、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4.15:16和6 :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A、2:7 B、6:21 C、4:14 3.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8:7和14:16 B、0.6:0.2和3:1 C、19: 110 和10:9 4.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奥数题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认识Array奥数常识判断题 一、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订《少先队员》的份数和总钱数。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总人数一定,行数和每行人数。 4、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5、购买同一种钢笔的数量和总价。 6、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 7、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8、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9、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与宽。 10、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 11、一个加数一定,另一个加数与和。 1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13、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与高。 14、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剩下的页数。 15、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 16、购买苹果的总价一定,购买苹果的千克数和单价。 17、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周长与高。 18、正方体的棱长与表面积。

39、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 40、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 41、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42、圆的面积一定,直径与圆周率。 43、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 44、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 45、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46、圆锥体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47、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 48、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 49、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50、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51、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 52、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53、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54、圆的周长和直径 55、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 56、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57、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58、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59、订《少先队员》的份数和总钱数。 60、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61、总人数一定,行数和每行人数。 62、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63、购买同一种钢笔的数量和总价。 64、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 65、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66、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67、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与宽。 68、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 69、一个加数一定,另一个加数与和。 70、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71、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与高。 72、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剩下的页数。 73、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 74、购买苹果的总价一定,购买苹果的千克数和单价。 75、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周长与高。 76、正方体的棱长与表面积。 77、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78、总人数一定,每行人数和行数。 79、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数学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数学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例7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两者 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2.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判断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同桌互相说 一说.)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3)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3.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和反比例关系,但发现有的`同学判断时不是很准确.正比例关系和 反比例关系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呢?怎样才能正确判断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把它们进行比较(板书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二、探究新知 1.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电脑出示例7.) (1)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9页的两个表中所给的数量,分别在课本上填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互相检查,电脑出示正确 答案,集体校正. (2)讨论:从两张表中,你是怎样发现谁是一定的?怎样判断 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学生分小组充分讨酆螅选派代表发 言?/P> (3)你发现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 =时间 这三个量中,当其中一个量一定时,其他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比例关系呢?你们能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吗? 归纳:当速度一定时(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也就是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也就是路程和速度的比值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随着学生的归纳总结,电脑依次将结论打出.) 2.正、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 (1)通过上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说 出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逐步完成板书.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题 1、填空。 ⑴、一根竿直立在地面上,竿高2米,影长80厘米,影长与竿高的比是 (),比值是()。 ⑵、如果6a=5b,那么a:b=():(). 2、选择。 ⑴、在x=9y中,x和y()。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⑵、下列等式中,a与b(a、b均不为0),成反比例的式子是() A、2a=5b B、7a= C、a×=1 ⑶、圆的半径和周长()。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⑷、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解比例。 X :14 =0.5 :0.1 0.9:x =1.2 :3.6

4、作图题。 1、按3: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5、两个外项的积加上两个内项的积是120,其中一个外项是15,另一个外项是多少?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6、在一个10千米的越野赛中,小明的参赛方法是:前半段路程以20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后半段以15千米/时的速度到达终点;小亮的参赛方法是:一直保持地16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 (1)计算小明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2)计算小亮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3)完成统计表。

时间(分) 6 10 15 25 30 35 小明跑的路程(千米) 2 小亮跑的路程(千米) 1.6 (4)根据上表在下面图中画出小明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 7、一列火车匀速行驶,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路程(千米)90 (1)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2)火车行驶的路程与所需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或不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 3、圆的面积一定,圆的半径与半径。 4、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 5、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 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7、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的平方。 8、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9、正方形的面积一定,正方形的边长与边长。 10、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1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1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13、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边长。 14、梯形的面积一定,上底与下底的和与高。 1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16、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面积和底。 17、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18、正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 19、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定,棱长与棱长。 20、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侧面积和底面积。 21、圆柱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22、圆锥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23、小花从家到学校,速度和时间。

24、一堆煤总量一定,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 25、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 26、买同一款式的电脑,购买的台数与总价。 27、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 28、小明从学校回到家,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29、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与看的天数。 30、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31、分数值一定,分子与分母。 32、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33、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34、六年级排队,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 35、比的前项一定,比值与比的后项。 36、被除数一定,除数与商。 37、甲数与乙数互为倒数,甲数与乙数。 38、一批货物,运走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 39、做同一批零件,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40、商场某商品打七折,原价与现价。 4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 42、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面积与所需块数。 43、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44、小明的身高与体重。 45、一捆电线,每次用的长度和所用的次数。 46、一捆电线,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 47、考试合格率一定,合格人数与总人数。 48、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学案

《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学案 学习内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学习要求: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3、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难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 学习重点:能判断正、反比例。 预习内容: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二、新知: 学习补充例题 出示表1 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 路程 =时间 判断: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使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判断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3)、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 (5)三角形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 (6)、梯形上底和下底一定,面积和高。 (7)、完成一项工程,如果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参加的人数与需要的天数。 (8)、圆的周长和直径。 (9)、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转数。 (10)、被乘数一定,乘数和积。 (11)、后项一定,前项和比值。 (13)除数一定,和成比例。 被除数—定,和成比例。 (14)前项一定,和成比例。 (15)后项一定,和成比例。 (16)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总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再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2、填空: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3,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4和9,这个比例是()。(2)、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两个外项就一定()。 (3)、12:2=18:3,如果内项2增加4,外项3应增加()。 (4)、甲数是乙数得3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数与乙数成()比例。(5)、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种量缩小到原来的1/3,这两种量成()比例。 3、思维训练:小明坐在火车的窗口位置,火车从大桥的南端驶向北端,小明测得共用时80秒,爸爸问小明这座桥有多长,于是小明马上从铁路旁的某一根电线杆计时到第十根电线杆用时25秒,如果路旁每根电线杆的间隔为50米,小明就算出了大桥的长度,那么大桥长为多少? . .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2分) 1、表示( )叫比例,在0.5﹕4=3﹕24中,两内项是( ),两外项是( )。 2、因为X=2Y ,所以X 和Y 成( )比例。因为XY=2,所以X 和Y 成( )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 4、() 35 =20÷16==( )﹕4=( )(填小数)=( )% 5、在A ×B=C 中,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比例,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比例 6、31 ﹕5=( )﹕6; 2.5﹕8=a ﹕4,a=(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 7、写出两个比值比值是3 2的比组成的比例( )。 8、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dm ,高是3dm ,它的体积是( )dm 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dm 3. 9、从2:8、1.6: 0.4和 1: 4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 )克。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 11、如果a ×4=b ×6,那么a ﹕b =( : ) 1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向是( )。 二、判断。(10分)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 2、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 3.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 4.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 5.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 6.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成正比例.( ) 7.一个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 8.铺地面积一定时,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 9.正方体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 10.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 三、选择题(12分) 1、( )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正比例和反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这部分教材是教学正比例的意义。 学生开始正式接触到常量、变量(当然不必 出现这样的名词),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2)教材创设了文具店出售彩带的情境 来引出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对应关系。单价、 数量与总价的数量关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又揭示 了正比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教材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和三个问 题,揭示了正比例关系的要点:第一,有两 个量,而且是相关量的量,其中一个量随着 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两个量之间 的比值不变。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认识 了什么是变化的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哪 些是不变的量,理解并掌握变中有不变的数 学思想。 (4)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先通过总价、数量、单价这一特殊的数量关系,利用具体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关系,然后再进行抽象的概括,最后利用数学化的字母符号来表征这一变化规律,使学生体会抽象和模型的数学思想。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自主探索。 正比例关系描述的是一个量变化导致另一个量跟着变化的一种关系,较为抽象。而学生在此之前涉及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数量(如归一问题)而不是抽象的变量。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学时,要利用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和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函数”的眼光去理解数量关系中量与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两个变量背后的不变量,从而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2)重视观察与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量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概括。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表格里有哪两种量?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单价不变就是总价与数量的什么不变?你能把这个数量关系写出来吗?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使学生借助具体实例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本质。 (3)逐步抽象,构建模型。 在学生理解了具体实例中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以后,可以让他们尝试脱离情境,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实现由具体数量关系到一般化抽象模型的转化。 编写意图 (1)在理解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之后, 让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图象,并会利用图象 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函数思想和数形结合 的思想。 (2)学生之前已经具备了数对与平面上 的点一一对应的知识基础,在这儿,进一步 扩展,把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 数都看作是一个数对。在方格纸上把与这些 数对相对应的点连起来,形成一条射线;反 之,该射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就是正比例 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某一组具体值。 (3)正比例关系图象与折线统计图有本 质的区别。虽然描点的过程与方法相同,但 前者描述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两个 量都是连续的,即射线上的点有无数个;而 后者描述的是一些离散的数据。 (4)在认识了正比例关系图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直接利用图象,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找到另一个量的值,体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5)通过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找到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使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关系的理解。 教学建议 (1)加强数形结合,使学生经历生成正比例图象的过程,自主探索图象的特征。

正比例和反比例定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定义 比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正比例 1.、用文字来描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 (一定)。 3、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正比例和反比例 4、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例如: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注意: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应注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能成正比例.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和它的体重,就不能成正比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也不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 (一定) 反比例关系是通过应用题的总数与份数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的。在总数与份数关系中,包含总数、份数和每份数。当总数一定时,每份数和份数是两种相关联的变量。反比例关系在典型应用题中属于归总问题。反映在除法中,当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在分数中,当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成反比例关系。在比例中,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关系。 ②成反比例的量 前提:两种相关的量(乘法关系) 要求: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结论:这两个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字母表示法:设x与y是两个相关的量(具有相乘的关系),k是x与y的乘积(k一定),即:x*y=k(一定)接着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把正比例关系进一步抽象概括成=k(一定) 一、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作者:————————————————————————————————日期:

2018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每公顷小麦产量一定,种小麦的面积和总产量(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2. 每平方米种植玉米的棵数一定,土地的面积和种植玉米的总棵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 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5000 1,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 A. 1:50000000 B. 1:5000 C. 5000:1 4. 会议室的面积一定,里面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5. 在等式c b a =?(a 、b 、c 均不等于0)中,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6. 从甲地到乙地,客车和货车所用的时间比是4:5,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5:4 B. 41:51 C. 4:5 二、填空。 1. 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 2. 6的4个因数组成的比例是( )。 3. 3:4=6:8,如果第一个比的后项加3,那么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 )才能使等式成立。 4.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5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如果b 6a 2=,则) ()(a b ,)()(b a ==。 6. 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成( )比例。 7. 把6 1 41、、12、18组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 )。 8. )(12)(24)(83=÷==(填小数)=(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时间和速度成比例。( ) 2. 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1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00 1。( ) 3.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 4. 2千克:5吨的比值是 5 2千克。( ) 5. 一个等式的左边是20和a 相乘,右边是20,则a 等于1。( ) 6. b 5a 4=,所以5 4b a =。( ) 7. 1.2:0.4和0.75:0.25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8. A :B=311时,那么3A=4B 。( )

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一、对号入座。 1、35:=20÷16==%= 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 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 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 间的实际距离是 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如果再熔入30 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 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是。 A、1: B、2:1 C、1:20 D、20:1 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 A、X大 B、Y C、一样大

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题 练习(一) 1. 判断题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成反比例. ( ) 2. 单选题公顷数一定,总产量和平均单位产量 [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填空题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 )比例. 4. 填空题钟表上的分针,旋转的圈数与天数( )比例 5. 填空题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比例 练习(二) 1. 判断题一个分数的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成正比例. ( ) 2. 单选题一台织布机,前4小时织布22.4米,后3小时织布16.8米, 织布的米数和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填空题长方体的高一定,底面积和体积( )比例. 4. 填空题总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路程( )比例 5. 填空题车轮的周长一定,行驶的路程和车轮转动圈数( )比例 练习(三) 1. 判断题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 2. 单选题车轮的周长一定,转数与所行的路程成 [ ]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填空题长一定,长方形的周长和宽( )比例 4. 填空题同时、同地测得的杆高和影长( )比例 5. 填空题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 )比例 练习(四)

1. 判断题y=3x、y和x成正比例. ( ) 2. 单选题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 ] A.不成比例 B.成反比例 C.成正比例 3. 填空题速度一定,( )和( )成( )比例. 4. 填空题圆的直径和它的面积( )比例. 5. 填空题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比例 练习(五) 1. 判断题圆柱的高一定,它的底面半径和侧面积成正比例. ( ) 2. 单选题分母一定,分子与分数值成 [ ]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填空题出油率一定,原料和出油量( )比例 4. 填空题糖水的重量一定,糖的重量和水的重量( )比例. 5. 填空题李师傅每小时做零件的个数一定,做零件的总个数和需要的小时 数成( )比例. 练习(六) 1. 判断题实验种子数一定,发芽的种子数和没发芽的种子数成反比例. ( ) 2. 单选题一段路,甲5小时走完,乙4小时走完,甲、乙速度的比是 [ ] 3. 填空题()千米。 4. 5. 在比例尺是1 500的图纸上,量得操场的长16厘米,宽10厘米,求操场实际面积.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张勇成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12册)P47例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正反比例的图表,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3、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的量。 4、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谁能说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 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那么正比例和反比例之间还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这还需要我们通过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进行深入地了解。 揭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因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所以这节课的比较应该是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讨论,每人都要争取有表现的机会,行吗? 1、第一次整理。 (1)根据刚才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回忆,请大家想一想,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必须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2)请观察下面表格中的两种量。 ①每张表格中的量中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吗?为什么? ②每张表格中两种量都成比例吗?为什么? ③板书:成比例 不成比例 ④在成比例的两张表格中的两种量,分别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板书: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 ⑤想一想,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根据是什么? 2、第二次整理。 (1)刚才同学们是通过观察表格中具体数据的变化辨析了正比例和反比

例的辆。其实,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还可以通过图来观察。 (2)正反比例图像比较。 ①完成正比例图像的描点和连线。正比例的图用手势比划一下是什么样的?(一条直线)这说明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②正比例关系的图都会是一条直线吗?请看这里的两种量。 ③完成反比例图像的描点和连线。反比例的图用手势比划一下是什么样的?(一条曲线)这说明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④那么不成比例的这两种量的图,会是一条直线吗?会是一条这样的曲线吗?会是什么样的图呢?想看一看吗? ⑤比较:与正比例图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与反比例图比一比呢?(3)通过图像的观察,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变化方向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知识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知识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知识点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变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x 和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一定的量,那么正比例关系可以写成: ()一定k x y = 例如,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总价和数量的比的比值(单价)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工总工时 =工效(一定) 工总和工时是成正比例的量 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 所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2)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一定的量,那么反比例关系可以写成:x×y=k(一定) 例如,长×宽=面积(一定)长和宽是成反比例的量 每本的页数×装订的本数=纸的总页数(一定)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是成反比例的量知识点二: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正、反比例都是研究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即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不同点:正比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正比例反比例 相同 点 不 同 点 知识点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图像是一条什么线? (1)正比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反比例关系的量是一条不过原点的曲线。

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练习题和集1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一 一.复习 1.什么是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正比例? 正比例,指两种相关联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2.什么是反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也就是怎样才成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一定) 二.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三个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路程和时间(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单价、总价和数量(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 (5)出示“练一练”第5题 2.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单价(一定),正比例 (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正比例 (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是和关系,不是积或比值关系) (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比值(一定),正比例 (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不成比例 (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底面积×高=体积(一定),反比例 (7)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看的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反比例 (8)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正比例 (9)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单价(一定)正比例 (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反比例(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不成比例 (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每排人数×排数=总人数(一定)(六(1)班人数一定)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二 一.判断题: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 比较 教科书第87-90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谁能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教师:我们在前两节课分别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初步学会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发现有些同学判断时还不够准确.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板书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二、探究新知 1.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教学例7. 出示例7的两个表: 表1 总价(元)8164080160 数量(件)1251020 表2 单价(元)804020195 数量(件)124816 (1)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9页的两个表中所给的数量,分别在课本上填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互相检查,电脑出示正确答案,集体校正. 在表1中:在表2中: 相关联的量是路程和时间,路程随着时相关联的量是速度和时间,速度随着时 间变化,速度是一定的.因此,路程和间变化,路程是一定的.因此,速度和 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讨论:从两张表中,你是怎样发现谁是一定的?怎样判断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后,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 一、变化的量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二、正比例 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 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 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x=k(一定)。 2.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 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就不 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三、画一画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四、反比例 1.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 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 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 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要先想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再运用数量关系式进行判断,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结 论。 五、观察与探究 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像是一条光滑曲线。 六、图形的放缩 一幅图放大或缩小,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 七、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 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 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还可分为线段比例 尺和数值比例尺。 3.比例尺的应用: 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16分) 1、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是一个。 2、在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该是 厘米。 3、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4、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5、在一幅平面图上,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5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6、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比例。 7、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 比例。 8、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9、一种微型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二、判断题。(10分)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2、一根电线,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 3、订阅《少年文艺》的份数与总钱数成反比例。() 4、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反比例。() 5、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16分) 1、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 A、8分米 B、8毫米 C、8厘米 2、圆的周长和直径()。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周长与宽()。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 B、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

小升初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题讲解及训练(含试题与答案)

小升初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题讲解及训练(含试题与答 案) 主要内容 正比例和反比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3、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考点分析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 x y = K (一定)。 2、用“描点法”可以得到正比例的图像,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对照图像,能根据一种量的值,估计另一种量相对应的值。 3、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 K (一定)。 4、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两个变量的积一定,这两个变量成反比例;没有上述两种关系,这两个变量不成比例。 、 典型例题 例1、(正比例的意义)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