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静采访风格

柴静采访风格

探析柴静的采访风格
摘要:在2003年对“非典”的调查报道中,柴静横空出世。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以她的勇气、智慧和敏锐,迅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欢迎,成为当下国内最受大众青睐的出镜记者之一。但与此同时,业界和理论界对柴静在采访中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批评,如有人认为她过于爱表现自己,不够客观、平衡等。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争议,试图对柴静的采访风格进行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柴静 采访风格 感性诉求 理性诉求 倾听
柴静出生于山西临汾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早地上了学,大学毕业的时候才19岁。自小喜爱文学,直到现在还一直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敏感细腻的柴静大一的时候就做了电台的主持,一做就是五六年。22岁,已经是电台综艺部副主任的她,辞职到北广进修。之后加盟湖南卫视,后来被东方时空看中,漂到了北京。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苍白的小汤山病房里,裹在消毒服里,一张瘦弱苍白的脸,一次次把最有力的信心带给观众。这一年里,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央视这个瘦弱勇敢的女记者。她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柴静曾经做电台主持的时候这样说自己的名字:“我叫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白岩松说这种对于名字的解读是一半冰山一半火焰。确实,热血与理智,锋芒毕露与亲切柔和,从一开始就在这个名字上纠葛着。同时也暗示了柴静独特的采访风格。
一、感性诉求——说话亲和宽容,注重细节。
柴静曾经说过:“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非常文艺和煽情的表达。其实在她众多的采访中也无不透露着她感性的表述方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关于柴静无数次的采访报道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那张亲和的充满关切的面孔。在2003年春天有关SARS的报道中,透过那张大大的白口罩后面我们看到了那双关切而忧虑的眼神,这个单薄的女性身上迸发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无限的勇气。毫不做作,而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另外,柴静还特别注重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平淡的话,她都会认真思考。对于细节的把握,是柴静采访中的一大特色。
但是,柴静的这种在采访中的情感流露,有人认为这样的举动违背了新闻记者客观中立的职业要求,也有人认为柴静这样做是做作,是一种“表演”甚至“作秀”。柴静却有自己的观点:“新闻的一面是刚性,它可以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锐利;而新闻的另一面,情感的,内在的,心灵的部分,则应该是柔性,也可以越来越饱满。这本身一点都不冲突。如果两

端都充分发展,那么整个调查对我而言就是最美好的,现在的我就沉浸在这美好里。在揭开黑幕的同时,又揭开人的心灵,窥见灵魂,这不是其他的职业、其他的栏目可以做到的。”
(2)理性诉求——提问专注干练,有新闻的锐利,努力探寻事实真相。
柴静曾说:“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陈虻也曾告诉柴静:“做新闻要穷尽事理”。柴静的采访中,她很好地做到了这点。以一个新闻从业者的精神,不断地追寻探索着事实的真相。
《新闻调查》的许多揭露、批评性的节目,都意味着记者要经历一番曲折的采访,甚至要深入危境之中,在虎穴狼窝里与恶势力斗智斗勇。《深圳外贸骗局揭秘》中柴静跟踪拍摄深圳骗子公司,那些设置骗局的外贸公司一切都是假的,他们用各种手段收取企业的各种现金费用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且与黑社会勾结,雇佣打手。柴静在追踪采访中,便与这些凶神恶煞般的打手短兵相接。他们随时都有攻击的可能,危险步步逼近。柴静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他们大声地呵斥驱赶着我。我不动声色地向摄像师递了一个眼神,看到摄像师并没有惊慌,他腋下夹着包的姿势表明,他正在拍摄。我知道面对的是一群随时可能动用暴力和血腥手段的黑社会打手,但必须与他们周旋,这也是采访的一部分,是节目中最有张力的元素,可以更清楚地让观众了解到骗局的真相。”
三、探究新闻背后——发自内心的倾听
柴静采访时很善于倾听,用她的心去倾听血液在生命中流动的声音。她不单单只是进行一次采访,而是一次深度的心灵交流。在《失却的光明》里,主治医师处理不当,导致患者失明,柴静给了一个多小时的倾听,没有打断,没有鄙夷,听苦衷听懊悔。采访结束后,残联主任哭了,说,从来没有哪个记者像这样听她说话。
柴静总是说:“采访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身体前倾。这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倾听姿态。倾听,我可以更贴近被访者的内心,新闻的背后是心灵。”
在《双城的创伤》中,甘肃武威的双城镇,发生了6名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孩子们选择沉默。柴静便如抽茧剥丝般,慢慢地和他们交流。用“听”的方式,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内心的秘密。“让我内心震撼的是,这些孩子的‘死结’,竟然从没有成年人倾听!包括他们的父母、老师,没有人了解和关照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从来没有人对他们进行疏导和教育。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封闭着,甚

至,死亡也成了他们彼此相守的承诺,相约的快乐!”柴静在事后讲述当时采访的经历是谈到:“这些被认为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孩子,一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倾诉,只是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柴静的采访看似温柔,但其实问题很尖锐,相当具有杀伤力,当然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她的采访,理性中夹杂着感性,感觉她不是单纯的以记者的身份去记录被采访者的心声,而是作为朋友去聆听他们的倾诉,不管她自己对当事人有何种看法,她总是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这是需要很高的道德高度才能做到的。她从不像很多记者追求花哨的东西来蒙蔽新闻,而是用最真的东西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真最令人感动了,她的平淡,质朴是最吸引受众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