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下列有关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水溶液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原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C.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时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它不能溶于任何酸

2.容积相同的四个集气瓶,分别装满下列气体,将其倒放在水槽中,充分作用后,集气瓶中进水最多的是()

A.NO B.等体积NO2与O2的混合气

C.NO2D.等体积NO与O2的混合气

3.氮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熔沸点逐渐降低

C.RH3还原性逐渐增强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4.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无色晶体

B.单质中硅单质熔点最高

C.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D.在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化合价都是+4价

5.《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 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

D.x等于6

6.在Fe2(SO4)3、CuSO4、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H2S,产生的沉淀物是

A.FeS和CuS B.CuS C.CuS和S D.Al2S3、FeS和CuS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会议受到全球政要的广泛关注。减缓工业生产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成为该会议的主题

B.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对环境、个人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C.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华裔科学家高锟,是因其在光纤材料领域取得了卓越贡献。光纤的主要成分与玛瑙相同,通常情况下不与强氧化剂和强酸反应

D.建国60周年庆典晚会上,天安门广场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魅力的展现

8.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 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D.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9.将燃着的H2S不断通入盛有一定量O2的集气瓶中。当火焰熄灭后继续通入H2S,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A.2H2S+O2→2S+2H2O B.2H2S+3O2→2SO2+2H2O

C.2H2S+SO2→3S+2H2O D.2SO2+O2→2SO3

10.SO2和Cl2都有漂白作用,用SO2和Cl2的混合气体漂白有色的湿布条,则其漂白的能力……()

A、与SO2相同

B、与Cl2相通

C、减弱或消失

D、增强

11.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 A

C.1 mol 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 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 12.将充满20mLNO的试管倒置于盛有蒸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试管里通入纯氧气,当试管内液面稳定在试管容积的4/5时,则通入O2为可能()

A.9mL B.15 mL C.19mL D.31mL

13.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CuSO4

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4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Cu.S

14.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具有咸味、有毒,且价格比食盐(NaCl)便宜的工业用盐,常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它的部分性质见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图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N 2H 4极易溶于水,因为它是极性分子且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C .NaNO 2与N 2H 4生成NaN 3的反应方程式为:NaNO 2 + N 2H 4 = NaN 3 + 2H 2O

D .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食盐(NaCl )与亚硝酸钠(NaNO 2)

15.使A g Fe 粉与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Fe 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

B L O 2混合后,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A 和B 的关系可能是

A .B>0.3A

B .B<0.2A

C .0.2A

D .0.2A ≤B ≤0.3A

第II 卷(非选择题)

16.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C 装置中溴水溶液退色。试回答下列问

题:

(1)A 装置中的现象是 , B 装置中的现象是 。

(2)二氧化硫具有:①漂白性 ②酸性氧化物性质 ③还原性 ④氧化性,在图中几个装置中

对应表现出的性质是:A 中 ;B 中 ;C 中 (填序号)。

(3)D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17.(14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

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A SO 2

品红 溶液 紫色石、

蕊试液

溴水 NaOH 溶液 B D

C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 ,滴加浓盐酸。

Ⅱ.当B 和C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 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

Ⅳ.打开活塞b ,将少量C 中溶液滴入D 中,然后关闭活塞b ,……

(1)已知2KMnO 4+16HCl (浓)=2KCl+2MnCl 2+5Cl 2↑+8H 2O ,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常温下制氯气。请用双线桥法....

标出此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若该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体积共0.112 L ,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B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还需补充的操作为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D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12分)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 计)

20~50mg/kg 分装日期 分装企业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KIO 3+5KI +3H 2SO 4 = 3K 2SO 4

+ 32I + 3H 2O 上述反应生成的2I 可用四氯化碳检验:确认有2I 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23Na SO 稀溶液,将2I 还原,可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回收四氯化碳。23Na SO 稀溶

液与2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已知:2--2-22346I +2S O 2I +S O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 .准确称取w 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KIO 3与KI 反应完全;

c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 /L 的223Na S 0溶液

10.0mL ,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 中恰好完全反应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中反应所产生的2I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测得精制盐的碘(I)含量(以含w 的代数式表示,单位为mg /

kg)。(写出计算过程)

19.向铜片中加入115mL 某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

稀释到500mL ,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2.24L (标准状况)气体。过滤残

留固体,干燥后称量,质量减轻了7.5g 。

(1)求参加反应的锌粉的物质的量

(2)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0.图中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B、D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甲的俗名是________。

(2)A、D物质的水溶液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色,其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A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A+nH2O===A·nH2O(n为平均值,n≤10),取没有妥善保管的甲样品9.16 g,溶于水制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B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溶于水中的B不计)盐酸的体积(mL)48152050120150

生成B的体积(mL)0011222489622402240

则:

①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6分) A、B、C、D、E五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所示。

I.若:其中A、B、C、D、E在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

(1)则A的结构式是 D的电子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的化学方程式为。D→C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若:A在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且属于分子晶体。

(1)写出各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则C是 E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C的化学方程式为。D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A 、D 、F 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 、D 所含元素同主族,A 、F 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 、F 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A 、D 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 是D 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 是A 的2倍,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 的结构式是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1.B

【解析】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A 选项错。B 选项正确,较强的酸可以制较弱的酸,硅酸就是这样制得的。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时放出二氧化碳条件是“高温”,只能说明高温下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与酸性无关,所以C 选项错。二氧化硅虽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D 选项错。

2.D

【解析】

试题分析:NO 不溶于水,所以试管中没有水进入,4NO 2+O 2+2H 2O=4HNO 3,所以等体积NO 2与O 2的混合气试管中进水85,3NO 2+H 2O=2HNO 3+NO ,所以试管进水3

2,4NO+3O 2+ 2H 2O=4HNO 3,所以等体积NO 与O 2的混合气试管中进水8

7。答案选D 。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难度适中。

3.C

【解析】氮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

4.C

【解析】对选项A :在碳族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只有金刚石为无色晶体,故A 是错的。 对选项B :在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中,金刚石、晶体硅为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本族单质的熔点与卤族元素单质熔点递变趋势不同,卤族单质熔点从F 2→I 2依次升高,碳族元素单质由C→Pb 熔点呈降低趋势,故B 项是错误的。

对选项C :碳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部,易形成共价化合物特别是碳元素是构成种类繁多的有机物的最重要元素。

对选项D:Pb的稳定价态为+2,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

5.C

【解析】

试题分析:A、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时,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硅酸铜钡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故A正确; B、BaCuSi2O6中铜显+2价,二价铜离子不容易被还原,所以性质较稳定,不容易褪色,故B正确;C、BaCuSi2O6是弱酸盐,所以能和强酸反应,和强碱不反应,故C错误;D、在硅酸铜钡中的铜元素化合价为+2,硅元素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由化学式为BaCuSi2O 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2)+(+2)+(+4)×2+(-2)×x=0,解得x=6,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硅酸盐的性质、化学式与化合价。

6.C

【解析】

试题分析:Fe2(SO4)3、CuSO4、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氧化性离子的强弱顺序为Fe3+>Cu2+>Al3+,其中铁离子氧化H2S生成单质S沉淀,铜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铝离子和H2S不反应,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H2S=S+2H++2Fe2+、Cu2++H2S=CuS↓+2H+,所以最后生成的沉淀为CuS和S,答案选C。

考点:考查H2S与硫酸盐反应产物的有关判断

7.A

【解析】

8.A

【解析】SO2具有氧化性,而H2S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所以开始阶段pH试管,A正确;根据图像二者恰好反应时,消耗SO2水112ml,则H2S是0.01mol,所以浓度是0.1mol/L,C不正确;当H2S完全被氧化后,再通入SO2,则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当酸性增强,因此BD不正确,答案选A。

9.C

【解析】

试题分析:将燃着的H2S不断通入盛有一定量O2的集气瓶中,开始氧气过量H2S完全燃烧生成SO2和水。所以当火焰熄灭后继续通入H2S,发生的主要反应是2H2S+SO2→3S+2H2O,答案选C。

考点:考查H2S燃烧的有关判断

10.C

【解析】此题解答很容易只顾各自的漂白能力,而忽视SO2和Cl2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Cl2+2H2O=H2SO4+2HCl。反应的发生,使其漂白能力就减弱或消失了。

11.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标准状态下水为液体,故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8ml,并不是22.4L,故A项错误;B项铁与氯气反应产物为氯化铁,故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3N A,故B项错误;C项1 mol C12发生化学反应,氯气可能做氧化剂,例氯气与氢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 A,也可能即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例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N A,故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2N A,故C项错误;D项N2、N2O均含有2个氮原子,故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D项正确;本题选D。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

12.C

【解析】NO和O2在水中反应的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若NO过量,则参加反应的NO是16ml,消耗氧气是12ml。若氧气过量,20mLNO消耗的氧气是15ml,剩余氧气是20ml×1/5=4ml,所以通入的氧气是19ml,答案选C。

13.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结合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生的白色固体是硫酸铜,正确;B.在本实验中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沉淀,正确;C.若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则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时,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事实是黑色固体未溶解,说明不是氧化铜,错误;D.利用元素守恒规律,黑色固体不是氧化铜,则应是不溶于硫酸的硫化铜,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物质化学性质的应用

14.A

【解析】

试题分析:A、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铵的反应中,个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N2H4的空间构型为V型,属于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易溶于极性溶剂水,且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正确;C、根据流程图可知,NaNO2与N2H4生成NaN3和水,化学方程式正确,正确;D、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KI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而硫化钠不与KI溶液反应,所以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食盐(NaCl)与亚硝酸钠(NaNO2),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亚硝酸钠性质的判断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生成的气体和氧气恰好反应时生成的是硝酸,即铁所失去的电子最终又被氧气得到,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如果铁的氧化产物是铁离子,则

;如果是亚铁离子,则,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考查电子守恒定律的应用。

16.(1)溶液变红色,溶液褪色(2)②;①;③。(3)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硫具有溶液水产生亚硫酸,SO2具有酸性,故通入到A装置中,会使溶液变为红色;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与品红形成无色的物质,会使品红褪色,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2)A装置利用SO2的酸性,故选择②,B装置中利用品红的漂白性,故选择①,C装置中利用SO2的还原性,故选择③。(3)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考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17.(每空2分,共14分)

(1)

6.02×1021或0.01 mol(0.01N A不得分)

(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NaBr=2NaCl+Br2。

(4)取下D振荡后静置下层CCl4从无色变为紫红色。

(5)Br2+2KI=2KBr+I2。

【解析】

试题分析:(1)Mn从+7价降到+2价,得到2×5e-电子,Cl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0×e- ,生成5mol氯气转移电子10mo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0.112 L,其物质的量为0.112L/22.4L/mol=0.005mol,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6.02×1021或0.01 mol(2)圆底烧瓶上部的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是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Cl2+2I-=2Cl-+I2 ,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3)B中是NaBr溶液,Cl2氧化Br-,生成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Br=2NaCl+Br2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生成的碘应用四氯化碳萃取后观察现象,还需补充的操作为取下D振荡后静置。碘在四氯化碳中呈紫红色,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CCl4从无色变为紫红色。(5)D中为KI溶液,C中生成了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r2+2KI=2KBr+I2。考点:卤素性质及应用,化学实验

18.

CCI层呈紫红色,

(1)

4

2--2-+

I+SO+H O====2I+SO+2H

2324

(2)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种内颜色不恢复

②过程略1.0×105

③过程略4.2×102/w 423w或12703w

【解析】

19.(1)1.1 mol

(2)18.2mol/L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知,Zn与稀硫酸反应产生0.1mol的氢气,消耗Zn0.1mol,质量减轻6.5g,固体共减轻7.5g,所以Zn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又减轻1g,根据Zn + CuSO4= Cu + ZnSO4得消耗Zn1mol,则参加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为1.1mol;

(2)该过程中硫酸先与Cu反应,剩余硫酸与Zn反应。

由Zn+H2SO4(稀)= ZnSO4 + H2↑知产生2.24L(标况下)H2此时消耗H2SO4为0.1mol;由:Zn+CuSO4=Cu+ZnSO4固体减重1.0g产生硫酸铜为1mol,

由:Cu+2H2SO4(浓)=CuSO4+SO2↑+2H2O知其所消耗硫酸为2mol

因此:115ml硫酸溶液中共有H2SO4为2.1mol,

C(H2SO4)=2.1mol/0.115L=18.2mol/L.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0.(1)小苏打;(2)不相同;(3)①c(HCl)=1mol/L;②NaHCO3:0.09mol;Na2CO3·3H2O;

0.01mol。

【解析】

试题分析:(1)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则甲是NaHCO3,俗称小苏打;(2)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H2O、CO2;由于A中加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溶液呈碱性,所以A是Na2CO3;而B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则B是CO2;C 是H2O;乙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受热分解产物有B是CO2;C是H2O;及水溶液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碱性物质产生,而且D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则乙是NH4HCO3;D是NH3。(2)A的水溶液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其原理是盐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是溶液中c(OH-)> c(H+),而NH3的水溶液显碱性是由于NH3+H2O=NH3·H2O,产物电离产生OH-;NH3·H2O NH4++ OH-。所以原因不同;(3)当反应开始产生气体后加入盐酸,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 CO2↑,每产生1mol的气体,消耗盐酸1mol,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若产生气体n(CO2)=(0.224L-0.112L)÷ 22.4 L/mol=0.005mol,则n(HCl)= 0.005mol ,v(HCl)= 5ml=0.005L,所以c(HCl)= 0.005mol ÷0.005L=1mol/L;从反应开始产生 0.112LCO2,一共消耗HCl体积是15ml;产生CO20.005mol,其中发生反应:NaHCO3 +HCl=NaCl+H2O+ CO2↑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其体积是0.005mol÷ 1mol/L= 0.005L,则发生反应:Na2CO3+ HCl=NaCl+ NaH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10ml,所以n(Na2CO3)= n(HCl)=0.01L× 1mol/L =0.01mol。由于9.16 g样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根据C元素守恒可得n(NaHCO3)=0.1mol-0.01mol=0.09mol,则0.09mol 的NaHCO3的质量是m (NaHCO3)= 0.09mol× 84 g/mol=7.52g.那么0.01mol碳酸钠的结晶水化物的质量是9.16 g-7.52g=1.6g,其中碳酸钠的质量是

0.01mol×106g/mol=1.06g,所以该结晶水化物中结晶水的数目是[(1.6g-

1.06g)÷18g/mol]÷0.1mol=3,故该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是Na2CO3·3H2O。即该混合物中含有NaHCO3:0.09mol;Na2CO3·3H2O:0.01mol。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物质浓度的计算、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与盐酸的反应的知识。

21.I.(1)N三N (2)3NO2+H2O=2HNO3+NO;4NH3+5O24NO+ 6H2O。

Ⅱ.(1)SO2 H2SO4;(2)2H2SO4(浓)+C2H2O+2SO2↑+CO2↑

或2H2SO4(浓)+Cu2H2O+SO2↑+Cu(SO4)2; 2H2S+SO2=2H2O+3S

【解析】

试题分析:1.若:其中A、B、C、D、E在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则A是N2;D是NH3;C是NO;B是NO2;E是N2O4. (1)在N2中两个N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其结构式是N三N;

NH3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2)NO2→NO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NH3→NO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 6H2O。Ⅱ.若:A在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

且属于分子晶体。则符合上述关系的各种物质为:A是S;D是H2S;C是SO2;B 是SO3;E是H2SO4。(1)C是SO2; E是H2SO4。(2)E→C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2H2O+2SO2↑+CO2

↑ 或2H2SO4(浓)+Cu 2H2O+SO2↑+Cu(SO4)2;H2S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2H2O+3S。

考点:考查元素集化合物的推断、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的知识。

22.(1)C + SiO2高温

Si + 2CO↑(2)2Fe2+ +Cl2 = 2Fe3+ + 2Cl—

(3)O=C=O C + 4HNO3(浓) △

4NO2↑ + C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应是碳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与CO,碳与F反应生成E,CO 与F生成E,F为气体,则F为氧气,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C + SiO2高温

Si + 2CO↑。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A可能是铁,D是氢气F是氯气,B是氯化氢,C是氯化亚铁,E是氯化铁,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 +Cl2 = 2Fe3+ + 2Cl—。

(3)若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红棕色气体为NO2,可推知F为HNO3,反应①是置换反应,Mg与二氧化碳反应符合整个转化关系,且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因此A 为Mg,B为CO2、C为MgO、D为C、E为Mg(NO3)2。所以CO2的结构式是O=C=O,反应④的

化学方程式是C + 4HNO3(浓) △

4NO2↑ + CO2↑+2H2O。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方程式详细总结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 一、硅及其化合物 1、硅单质 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质地脆,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硅的还原性:Si(粉)+O2SiO2 粗硅的制取:2C+SiO2Si+2CO(制得粗硅) 粗硅的提纯: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 硅与强碱的反应:Si+2NaOH+H2O =Na2SiO3+2H2↑ 2OH-+ Si+H2O =SiO32–+H2↑  硅与氢氟酸反应:4HF+Si=SiF4↑+2H2↑  硅的用途:硅可制造集成路、电子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 2、二氧化硅及硅酸 存在:结晶形和无定形。通称硅石。 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除氢氟酸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属酸性氧化物。 用途:SiO2是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以SiO2为主要原料的物质大多都有石英、水晶;玛瑙。 ①Si(粉)+O2SiO2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CaSiO3 ③与碱的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OH-+SiO2=SiO32–+H2O ④硅酸盐与酸生成硅酸的反应: Na2SiO3+2HCl=H2SiO3(胶体)+NaCl SiO32-+2H+=H2SiO3(胶体) Na2SiO3+CO2+2H2O=H2SiO3↓+Na2CO3SiO32-+CO2+H2O=H2SiO3↓+CO32- ⑤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SiF4↑+2H2O 硅酸易受热分解:H2SiO3 SiO2↓+H2O 3、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种类极多,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固体物质,大多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 硅酸钠:(最简单的硅酸盐) 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做粘合剂和防火剂,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制备途径:SiO2+2NaOH=Na2SiO3+H2O OH-+SiO2=SiO32–+H2O (贮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胶塞) 常见的硅酸盐产品:陶瓷、玻璃、水泥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高中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精选.)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非金属知识点总结》教案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 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2 Cl2、H2O、HClO、H+、Cl―、 ClO―、极少量的为OH― H+、Cl―、H2O、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22HCl;H2+Cl2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 a(O H)2==CaCl2 +C a(C l O)2 +2H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MnCl2 +Cl2↑+2H2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3溶液:g++Cl―==AgCl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2C +SiO2=====高温 Si +2CO↑; ②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 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 低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 2+H 2O H 2CO 3 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4↑+2H 2O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少:2NaOH+CO 2==Na 2CO 3+H 2O 过:NaOH+CO 2==Na HCO 3 与CaO 反应方程式[来 SiO 2+CaO 高温 CaSiO 3 CaO+CO 2==CaCO 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物质 用途 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矿物胶 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D1]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D2

(完整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推荐文档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的量n 单位-摩尔(mol) ①n= N/N A N:微粒个数N A: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 2.摩尔质量M ②n= m/M m:物质质量 M:摩尔质量,单位g?mol-1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四、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 3.胶体提纯:渗析 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定义: 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反应则不共存,下列离子间不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不共存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等不共存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如H+与ClO-、F-、S2-等弱酸酸根离子不共存; OH-与NH4+等弱碱阳离子不共存; HCO3-与H+、OH-均不共存。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Fe3+、MnO4-、ClO-、NO3-(H+); 还原性离子:Fe2+、S2-、SO32-、I-等 5、离子检验: NH4+、Fe3+、Fe2+、Mg2+、Al3+、Cu2+ CO32-、SO42-、Cl-、Br-、I-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循着图示·想一想] [特色特性·记一记] 考点一|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 1.碳、硅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存在 第三周期 ⅣA 1.特殊的存在形式:C ——金刚石、石墨、 C 60 2.特殊的用途:Si ——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板 SiO 2——光导纤维 H 2SiO 3——硅胶可作干燥剂 Na 2SiO 3(水玻璃)——黏合剂、耐火阻燃材料 3.特殊的表示方法:硅酸盐可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如Na 2SiO 3→Na 2O·SiO 2 4.特殊的性质: (1)Si 与NaOH 溶液的反应: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2)SiO 2能溶于氢氟酸:SiO 2+4HF===SiF 4↑+2H 2O (3)H 2CO 3的酸性强于H 2SiO 3: Na 2SiO 3+H 2O +CO 2===Na 2CO 3+H 2SiO 3↓ (4)粗硅的制备:SiO 2+2C=====高温 Si +2CO ↑

(1)碳、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提示: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2)碳、硅的化学性质: 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a .与O 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O 2不足:2C +O 2=====点燃 2CO ;O 2充足:C +O 2 =====点燃 CO 2。 b .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与CuO 反应:2CuO +C =====高温 2Cu +CO 2↑(可用于金属的冶炼); 与CO 2反应:CO 2+C =====高温 2CO ; 与水蒸气反应:C +H 2O(g) =====高温 CO +H 2(制水煤气); 与浓硫酸反应:C +2H 2SO 4(浓) ====△ CO 2↑+2SO 2↑+2H 2O 。 ②硅的化学性质 a .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4HF===SiF 4↑+2H 2↑; b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c .与O 2反应:Si +O 2====△ SiO 2。 3.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1)物理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 ④2Na+S==== Na 2S (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 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 (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 Na 2CO 3 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 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 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 2O+H 2O====2NaOH (2)与酸反应:Na 2O+2HCl====2NaCl+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 2O+CO 2====Na 2CO 3 3、Na 2O 的用途:制NaOH ,Na 2CO 3 (三)Na 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3、Na 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 3+H 2O+O 2↑ → 2NaHCO 3加热Na 2CO 3+H 2O+CO 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 淀和气体。 Ca(OH)2+CO 2====CaCO 3↓+H 2O → CaCO 3+H 2O+CO 2===Ca(HCO 3)2 → Ca(HCO 3)2加热CaCO 3↓+H 2O+C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结构】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二) 氯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 2 Cl 2 、H 2 O、HClO、H+、 Cl―、ClO―、极少量的 为OH― H+、Cl―、H 2 O、 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 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 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 2 2HCl;H 2 +Cl 2 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 2O +Cl 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 2+2NaOH==NaCl+NaClO+H 2 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 2 +2C a(O H) 2 ==CaCl 2 +C a(C l O) 2 +2H 2 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 MnCl 2 +Cl 2 ↑+2H 2 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 应方程式 AgNO 3 溶液 Ag++Cl―==AgCl (三) 硫、氮 1、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毒性黄绿色 比空气___大 ___ 有毒 化学性质酸 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SO 2 +H 2 O H 2 SO 3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O 2 +2NaOH==Na 2 SO 3 +H 2 O Na 2 SO 3 +SO 2 +H 2 O==2NaHSO 3 SO 2 +NaOH==NaHSO 3 漂 白 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曾学过的具有漂 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HClO、O 3 、Na 2 O 2 还 原 与氧气反应方程 式 2SO 2 + O 2 === 2SO 3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最新整理)

(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1、走进化学科学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电解质 3、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1、碳的多样性 2、氮的循环 3、硫的转化 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 1、硅、无机非金属材 2、铝、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必修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3、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1、认识有机化合物 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 4、塑料、橡胶、纤维 选修一 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 1、关注空气质量 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 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 1、食物中的营养素 2、平衡膳食 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4、正确对待保健食品 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1、电池探秘 2、家用燃料的更新 3、汽车燃料清洁化 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1、关于衣料的学问 2、走进宝石世界 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 4、金属制品的防护 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 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1、装备一个小药箱 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 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 选修二 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 1、空气分离 2、氨的工业合成 3、氨氧化法制硝酸 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 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2、氯碱生产 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 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 1、“设计”一座硫酸厂 2、陶瓷的烧制 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 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 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 3、煤的综合利用 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 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 2、玉米的化学加工 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 3、化学·技术·可持续性发展  选修三 第一章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模型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共价键模型 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理性质: 1、颜色: A、红色世界 (1)基态:Fe2O3 (红棕色)、Fe (OH)3(红褐色)、[Fe (SCN)]2+(血红色)、Cu (紫红色)、Cu2O (砖红色)、NO2(红棕色)、P(红磷、暗红色)、Br2(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品红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红色)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 H<5.0)中变红; 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气体(C O2、S O2、H2S、H C l)变红;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浅红色(8.2<p H<10.0)或红色(p H>10); ④甲基橙在酸性溶液(p H<3.1)中呈红色; ⑤已经被二氧化硫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B、橙色世界: (1)基态:浓溴水、甲基橙试剂、B r2(C C l4)呈橙红色。 C、黄色世界: (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Fe3+)、Au 、S(淡黄色)、Na2O2 (淡黄色)、AgBr(淡黄色)、AgI、Ag3PO4、碘水(黄色)、三硝基甲苯(黄色)、蛋白质加浓硝酸 (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呈黄色 (3)化学变化:久置的浓硝酸因溶有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D、绿色世界 (1)基态: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Cu 2(OH)2CO3(绿色)、 CuCl2(浓溶液呈绿色)、F e S O4(浅绿色) (2)化学变化:F e(O H)2(白色)——灰绿色——F e(O H)3(红褐色)

E、青(黑)世界:F e F e O F e3O4F e S C u S A g2S M n O2石墨(灰黑) F、蓝色世界 (1)基态:C u S O4(溶液)、C u S O4·5H2O(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 H>8)中变蓝; ②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 ③无水C u S O4(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④H2、H2S、C H4、C2H5O H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 O燃烧火焰呈蓝色; ⑤S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⑥淀粉遇I2(a q)变蓝; ⑦C l2、B r2、N O2、O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G、紫色世界 (1)基态:K M n O4(H+)、紫色石蕊、碘单质呈紫黑色; (2)激发态:钾元素的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3)化学变化: ①I2升华生紫烟; ②N H4I受热生紫烟; ③紫色石蕊在(5.0<p H<8.0)溶液中呈紫色。 H、白色世界 (1)基态:Hg、铝粉、大多数块状金属、PbSO4、BaSO4、AgCl、BaCO3、Ba3(PO4)2、BaSO3、CaCO3、 Fe (O H)2(不稳定)、M g(O H)2、A l(O H)3等。 (2)化学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高中化学必修一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常见物理性质: 1、颜色: A 、红色世界 (1)基态:Fe 2O 3 (红棕色)、Fe (OH)3(红褐色)、[Fe (SCN)]2+ (血红色)、Cu (紫红色)、Cu 2O (砖红色)、NO 2(红棕色)、P (红磷、暗红色)、Br 2 (深红棕色)、红色石蕊试纸、 品红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红色) (2) 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酸性溶液(pH <5.0)中变红; 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气体(CO 2、SO 2、H 2S 、HCl)变红;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浅红色(8.2<pH <10.0)或红色(pH >10); ④甲基橙在酸性溶液(pH <3.1)中呈红色; ⑤已经被二氧化硫褪色的品红溶液在加热时会出现红色。 B 、橙色世界: (1)基态:浓溴水 、甲基橙试剂、Br 2 (CCl 4)呈橙红色。 C 、黄色世界: (1)基态:工业盐酸(含有Fe 3+)、Au 、S (淡黄色)、Na 2O 2 (淡黄色)、AgBr (淡黄色)、AgI 、Ag 3PO 4、碘水(黄色)、三硝基甲苯(黄色)、蛋白质加浓硝酸 (2)激发态:钠元素焰色呈黄色 (3)化学变化:久置的浓硝酸因溶有自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变黄 D 、绿色世界 (1)基态:F 2 (浅黄绿色)、Cl 2 (黄绿色)、Cu 2(OH)2CO 3 (绿色)、 CuCl 2(浓溶液呈绿色)、 FeSO 4 (浅绿色) (2)化学变化:Fe (OH)2 (白色)——灰绿色——Fe (OH)3(红褐色) E 、青(黑) 世界:Fe FeO Fe 3O 4 FeS CuS Ag 2S MnO 2 石墨(灰黑) F 、蓝色世界 (1)基态:CuSO 4(溶液)、CuSO 4 ·5H 2O (晶体)、液氧、臭氧 (2)化学变化: ①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pH >8)中变蓝; ②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气体变蓝; ③无水CuSO 4 (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④H 2、H 2S 、 CH 4、C 2H 5OH 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O 燃烧火焰呈蓝色; ⑤S 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呈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⑥淀粉遇 I 2 (aq)变蓝; ⑦Cl 2、Br 2、NO 2、O 3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G 、紫色世界 (1)基态:KMnO 4 (H +)、紫色石蕊、碘单质呈紫黑色; (2)激发态:钾元素的焰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自然界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先熔化②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得到浅黄色固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 将一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下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D的化学式A ,B ,D 。 (2)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己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H2O CO2Na2O2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