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流行语2020年

网络流行语2020年

网络流行语2020年
网络流行语2020年

网络流行语2020年导读:经典语句网络流行语2020年

1、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2、419。

3、且行且珍惜。

4、现在问题来了。

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6、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7、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

8、我今天没吃药,感觉自己萌萌哒。

9、能靠长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10、We are 伐木累。

11、买买买。

12、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13、壁咚。

14、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15、我单方面宣布。

16、然并LUAN。

17、有钱就是任性。

18、吓死本宝宝了。

19、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我承包了。

20、我带着你,你带着钱。

21、前方高能。

22、苹果婊。

23、你造吗?

24、单肾贵族。

25、duang。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网络语言的由来

网络的发达使得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不可避免的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头脑,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语言的不规范。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堵是堵不住的,“堵不如疏”,大禹治水和李冰治水的例子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既然是疏导,那当然就要正本清源,我们应该弄清楚这些网络语言到底是怎么来的,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他们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弄清楚了这些,我们也就不必视这些网络语言如同洪水猛兽了。 一、谐音 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让“神马都是浮云”红遍大江南北,是人不是人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以显示自己的紧跟时代潮流,其实想想大可不必,“神马”一词就是“什么”的一个谐音,之所以会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只能说明大众的一个盲从心理,如果这样想想,其实就一目了然了,你说一句“什么都是浮云”,大家照样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一种豁达和洒脱,“神马都是浮云”注定就像这个词说的那样不会长久的存在于我们的现代汉语词汇里。与之类似的还有像“稀饭”(喜欢)、“给力”(吉利)等等词语。 二、方言 一些方言语汇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你比如“木有”(没有),其实就是我们的临沂方言,在聊天的过程当中使用起来,于是也成了网络语言,再比如“偶”(我),同样也属于方言区的方言读音,对于这一类网络语言,我们大可不必学习,因为他们只是方言,你不属于这个方言区却偏要去这样说无异于“邯郸学步”。 三、音译外来词 这一类词语也是比较多的。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对“吧”这一个词语做过解释,我的意见是“吧?”比如“酒吧”就是“喝酒吧?”既然喝酒就要找个喝酒的地方,同理“淘吧”“陶吧”等也是这个意思,后来看到“吧”原来是“bar”的谐音,感觉到自己确实有点神经。与之类似的还有“门”(mon,是一个词根)“粉丝”(fans)等等,这些词语都是音译外来词,这些词语显示了汉语与国际的接轨,是我们兼收并蓄的表现,现在这些词语都成为一些流行语,为广大民众接受。 四、拼音符号

十大网络流行语ppt汇总

解读 我们经常上网的人,对网络流行语还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评出的2011年“十大流行语”,所作的简单解读。 PPS制作:Pingyu Yang 音乐:Illumination 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doczj.com/doc/512254030.html,

1)亲:是“亲爱的”的简称,用作名词和形容词。与英语的dear和darling相对应。现在“亲”进入了淘宝网的交易平台:“亲,快来抢购哦!”“亲,包邮哦!”于是“亲,×××”风行起来,人们称之为“淘宝体”。跟“亲爱的”相比较,“亲”显得简洁,也屏蔽了“爱”字的暧昧色彩,亲切感却有增无减。

2)伤不起:2011年“伤不起”火爆起来,和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有关。这个帖子历数学习法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无奈,并且几乎每句话都以“啊”结尾,人称“咆哮体”。随着该帖大热,“伤不起”成了热词,“×××,你伤不起啊”也成了热门句式。

3)Hold住:台湾中天电视的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英汉混杂的台词、扭捏怪诞的举止亮相,陈说在一个时尚场合如何处变不惊,提醒自己不能慌乱,要“hold住”整个场面。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hold住”迅即成为海峡两岸的流行语。Hold指掌控、把握、维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类的意思。

4)我反正信了:2011年7月23日,在温州附近发生一起两列动车追尾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把车头埋于地下是为了便于抢救,“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他的话立 即引来一片质疑。此后,“我反正信了”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有三:第一,真信,第二,说反话,真不信,第三,无厘头的搞笑。

2012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年转眼将逝,处于风云变幻的科技媒体行业,我们与亿万网友一同见证了无数难忘的时刻,不管是激动的、悲伤的还是快乐的,中国人常说,“温故而知新”,斯时已逝,来日犹可追。腾讯科技抽取核心制成年终盘点大餐,以期知人,明事,窥理。 天下热词,用久必火,火久必用。此值隆冬辞旧时分,恰逢末日狂欢,特此撷网友慧语以飨读者,或可习故以智通,博君一乐亦足矣。 1.屌丝 屌丝几乎开启了一个人种划分的新时代。没有屌丝这个词,我们都要开始疑惑,以前究竟是用多么复杂的体系去描述生活中切实存在的这类人。屌丝,意指外形矮胖矬,或者举止笨拙、猥琐。2011年前后它只是出现在百度贴吧,被一小撮人提及,2012年因为微博上一众单身宅人的自嘲,从小众词汇变成大众通行语。德国系列短剧《屌丝女士》(Knaller Frauen)的出炉,以及接着中国版《屌丝男士》的问世,更是把“屌丝”推至顶峰。据媒体说,蕴含着无奈与自嘲意味的“屌丝”二字,象征着庶民的文化胜利。 2.高富帅&白富美 天造地设、门当户对、佳偶天成……这些词汇都是为他们而设计的。作为白富美的官方指定男友,20 12年4-6月,高富帅频频出现,一时间,全天下的男人似乎只能被分为两类——高富帅和矮矬丑。屌丝们,颤抖吧!

3.逆袭 谁说屌丝就要苦逼的活?谁说屌丝就要孤苦伶仃一辈子?谁说屌丝就不能有快乐?谁说屌丝的命天注定?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条神秘的道路,上位高富帅,抱得白富美,这个大团圆结局充满喜感又让人满足,岛国说ぎゃしゅう,美帝说Counter Attack,在逆境中反击成功,此乃“逆袭”。 4.我能说脏话吗?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来源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来源 自1994年中国正式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所谓的网络时代。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语言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语言以及日常用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信息技术、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如青蛙、886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网络语言也仅是针对狭义的网络用语而言。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是指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网络语言的最新趋向,从中我们可以窥视网络语言的来源。 一、由谐音转化而来 谐音是中国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是在现在的网络世界里,谐音成了网络语言的重要来源。 在浏览网页和网上聊天的时候,总有些奇特的词语出现,虽然它们也是汉字,但是如果你不是经常上网的中国人,就很难知道它们的含义。在网络上,用“偶”代替“我”,用“银”代替“人”,不说“没钱了”而说“米钱了”,不说“非常”而说“灰常”,把“我喜欢”说成“偶稀饭”,把“同学们”说成“童鞋们”。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不得不提的是自去年来一直流行的“神马”。“神马”是“什么”的谐音,在网络中的使用频率十分高,如网上聊天时经常会说“你在干神马?”、“找偶有神马事啊?”,年轻人经常会用“神马都是浮云”来表现态度的淡定。此外,外语元素也被“谐音”成了流行的网络语言,如用“饭”代替“fans”,用“血拼”代替“shopping”。为了打字方便,用“U”代替“you”,用“CU”代替“see you”。 谐音的用法不仅用在词句上,还用在数字上。因为数字的便捷性,使数字表意的方式在年轻人中十分有人气。如,用“88”指代“拜拜”,“520”指代“我爱你”,“456”表示“是我啦”,“995”表示“救救我”,“5366”表示“我想聊聊”。网民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有时也会把字母、数字、汉语相互混在来创造网络语言,如“I 服了you”、“who 怕who”、“B4(before)”等,在网络语言中都有相当的人气。 谐音的方式不仅让语言表达更加简便,而且诙谐幽默,富有趣味,深受网民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变化,更多有趣的谐音化的网络语言会被创造出来,并流行语网络的世界。 二、由旧词派生而来 旧词新义,即一些旧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这些旧词也被赋予了新的生①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9月第1版,第11 页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 时间:2017-05-27 21:47:19 | 作者:刘毅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在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除了古代文言文、现代白话文这种正式的语言文字形式,在网络时代,丰富多彩的网络词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语正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简洁生动、风趣幽默,深受网民喜爱。纵观2014年和2015年的网络流行语,语重心长的有之:“且行且珍惜。”因为得来皆不易;情怀浪漫的有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受束缚,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卖萌撒娇的有之:“吓死宝宝了”、“怪我咯”、“萌萌哒”,无辜可爱的样子惹人欢喜;花式夸赞的有之:“明明能靠长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夸起人来或自夸起来不亦乐乎;无奈至极的有之:“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也是醉了”;炫富豪放的有之:“有钱,就是任性”、“买买买”。从以上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贴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形象生动幽默,多有调侃夸张的成分在其中,往往由一个小事情或随机事件迅速传播扩散并流行开来。这些简单直白的语言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展现了网民们丰富的想象力,也给沟通交流带来润滑剂。网络流行语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有些词语还被收录进正规词典,如“晒”增加新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奴”增加新释义“为了支付贷款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 新鲜事物的出现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很多刚接触语言文字的孩子还未建立稳定的语文基础,“?潘?”、“SB”等一系列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语言被广而告之,鱼龙混杂的词汇让他们学习起来难以分辨好坏,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想要学会好好说话、文明用语实在不易。另一方面,过于通俗化的网络语言表达是简洁、是轻松,但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大部分流行语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深意。中国语言文字是历经千百年锤炼的,是有着规范化的语法和字义、词义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新奇好玩搞笑,而忽视了正统的语言,实在是得不偿失。 网络流行语凝聚了网民们奇思妙想的智慧,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它的流行传播顺应了语言文化发展的潮流,丰富了语言文字。我们应该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去接纳顺应时势而产生大量新的词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流行语中的优胜劣汰是一个社会顺其自然选择的过程。同时,我们要对网络流行语加以规范化的引导,让它更加“给力”。

十大网络流行语

十大网络流行语 导读:1、且行且珍惜 文章首次回应“出轨门”,承认了“劈腿”传闻。3分钟后,马伊?在微博上写了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作为回应。于是“且行且珍惜”开始流行。 2、你家里人知道吗? 起源于一个在网吧看新闻的网友:“你在这儿这么土,你家里人知道吗?”随后“你家里人知道吗”很快便成了网络流行语。这句话的发展潜力和可扩展性也给了网友无数“吐槽”的灵感。 3、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这句歌词出自蔡依林的歌曲《布拉格广场》,被网友引申为对奇葩事物的形容。比如一张图片很“雷人”,网友就可以用“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来形容它,多用于调侃和自嘲。 4、萌萌哒 “萌萌哒”是由网络热词“么么哒”演变而来的,是“该吃药了”的含义。由于语义环境差别,“萌萌哒”多用来形容自己的萌化形象,而“么么哒”更多作为对他人的爱称或者语气助词。 5、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原本是天涯社区的求助帖子标题,其中有“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的表述,后被广泛用于表达无语、无奈、受不了等情绪。 6、也是醉了

这句话可以追溯到金庸《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大侠。爱开玩笑的令狐冲曾这样讽刺别人的谄媚:“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谄媚样儿,就 浑身难受,摇摇晃晃几欲醉倒。”之后一群《英雄联盟》的玩家们对此词情有独钟,不管对方的技术很差还是很好,小伙伴们都喜欢说:“哇,这大神的技术,我也是醉了!”这主要是一种对无奈、郁闷、 无语情绪的表达方式,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无法理解”“无力吐槽”换用。 7、买买买 起于调侃微博红人王思聪及其父王健林的对话。“王思聪:‘爸,这个……’王健林:‘买买买!’王思聪:‘爸,这个……’王健林:‘买买买!’” 8、现在问题来了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话红极一时。网友在“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个问句前添加了一句“现在问题来了”,后面可跟“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也可引出其他要问的问题。 9、有钱,就是任性 前段时间一条新闻称市民老刘网购保健品花了1760元,不久后 陆续接到敲诈电话。老刘明知道自己上当了还一如既往地给罪犯汇款,先后被骗取了几十万元。当记者采访老刘时,老刘却说:“当被骗7万元的时候发现上当了,当时觉得警察不会管,又想看看他们(骗子)究竟能骗多少钱。”这则新闻引爆互联网,网友调侃:“有钱,就是

浅谈网络流行语

浅谈网络流行语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 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群众心理和民俗风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流行语日益丰富, 由于上网的多为20—30 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现出一种新奇、鲜活的特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1]作为语言的载体之一, 网络使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 方言、谐音词、转义词、生造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 拼音简缩、英文简写、汉字拆分等方法也时常运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也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许你有天打开电脑, 会在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7456, 儿子又被抓去断背了, 事物所真BT, 亲们一起BS 它, 就酱紫, 泪奔”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 而是一名“粉丝”(fans) 用网络流行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词汇通过网络, 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 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义。”[2]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并随着应用的广泛而成为流行语, 词义发展的例子也举不胜举。从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结构来看,有汉语拼音简略、英语缩写、汉语短语简略等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表现来看, 有谐音型流行语、旧词新义型流行语、隐喻型流行语等类型的流行语, 拟声、象形等手法也大量运用。上述流行语在划分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拼音简略型 “MM”( 妹妹)、“GG”( 哥哥)、“PL”( 漂亮)、“BT”( 变态) 想必已为大家所熟知。网络文学的流行又让“TJ”( 太监, 指没有完结却又停止更新的文章)、“YY”(意淫)、“RPWT”(人品问题) 等词广为传播。在论坛里, 语言更是丰富多彩。“ZT”是转帖的意思, 表示帖子并非自己原创, 发帖人叫“LZ”( 楼主), 相对来说也就有了“LS”( 楼上)和“LX”(楼下)的关系。对于论坛上的帖子, 各路英雄更是有自己的看法。“SF”是“撒花”的意思,表示对某观点的赞同。“PP”是“批评”的意思,“BS”( 鄙视) 表示的是轻蔑, “PF”却有着“佩服”和“喷饭”两个相去甚远的意思,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要根据情境猜测下它的褒贬。“MS”( 貌似) 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词语, 表示发帖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的态度。网络上的称呼也多种多名段也随着作品的普及而广为传播, 而这些台词片段通常无法直接理解, 仔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含义。“ZT4”意为“猪头4”, 来源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 电影《手机》的热映也让“做人要厚道”传遍了大江南北。“XX 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出自《天下无贼》,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还的”来自《无间道》, 意为报应。“农妇山泉有点田”改编自农夫山泉的广告, 被喻为是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旺财”出自晋江文学网, 旺财是《唐

2015年网络流行语的英语表达

2015年即将要过去了。回首一年,都有哪些网络流行语红极一时呢?你知道用英文怎么讲嘛?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1. 上交给国家(handover sth to the government) “上交给国家”出自电视剧版《盗墓笔记》,为了能顺利过审,主角吴邪一改原著中的盗墓说辞,改成将所有看到的文物“上交国家”,于是片中的所有宝藏,都摆脱不了“上交国家”的命运,由此引发原著粉和看剧党的大规模的吐槽。 这个词组也是属于中国特有滴,所以小编认为直译会比较靠谱,即为handover sth to the government 或者说handover sth to the authority,你觉得呢? 2. 吓死本宝宝了(scared to death) “吓死宝宝了”这里的“宝宝”指的是自己,是吓死我了的意思,自称本宝宝只是为了卖萌,说自己很可爱!可以译成I'm scared to death或者说It scared my pants off! 3.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could have earned a living with face) 贾玲昔日的清秀照片被网友翻出来后,大家发现,经常跟男生“掰腕子”的"女汉子"贾玲竟也曾经“女神”过!而贾玲在微博上回应道:“我深情地演绎了: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小编认为这句话用英语表达就是:She could have earned a living with face, but instead, she uses her talent. 4.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The world is big and I want to see it.) 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热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仅一天时间微博转发多达6000余次,评论超过1700条。 5. 睡什么睡,起来嗨(Wake up and get high with us!) 这句话最早出自微博上的一个短视频,在“快乐崇拜”的旋律下,外貌魔性的男主对着屏幕各种自言自语,这句话终于成为了经典。 6.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Important things cannot be underscored too much.) 最早说的应该是某房地产网站的电台广告语:“走直线,走直线,走直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此广告一经推出,迅速火遍各大电台,重要事情说三遍被各类广告和跟风使用,洗脑作用可见一斑。 7. 傻白甜(blonde)

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十大年度网络流行语:“碉堡了”排榜首 2013年01月19日09:55 大洋网-广州日报我有话说(415人参与) 如此网络时代,当2012年的各种盘点纷纷火热出炉之际,少不了的便是网络流行语的年度盘点。这看似一场来源于虚拟世界的热闹游戏,然而网络潮语仅仅存在于网络之中,它们不但是一年以来各种热门事件的见证,同样也掺杂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中。一个词语就可以让你想起一个时代,那些曾经口口相传的网络潮语,有多少你也曾应用自如、朗朗上口…… 文、图片搜集/ 记者黄岚 No.1“碉堡了。” 来源:音译词,源自周杰伦的口头禅。其后在百度“李毅吧”知名度扩大,其用法迅速风靡网络。另一说法是,由于智能拼音输入法的打字习惯,周杰伦的口头禅容易打成“碉堡”二字。 解析:表示某件事物或某个人物,能力很强大,或者效果很惊人,与“弱爆了”形成反义。另外,除了表示“强大”之外,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引申意思,例如“震惊了”,“悲剧”了。 造句:瑞典20岁女飞贼碉堡了啊,偷!火!车!还真给她开走了…… No.2 “元芳,你怎么看?” 来源:源自《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大人常对李元芳说:“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或者“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前有网友截图吐槽这段对答成为剧中一成不变的管用手段,后有更多网友跟风模仿,“元芳体”应运而生。 解析:前面陈述一件事情,最后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其中隐藏的含义很多,有打趣的,有调侃的,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这除了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思。 造句:最新出台的2013年放假安排,春节放假7天,节后连上7天班。元芳,你怎么看? No.3“XX style” 来源:源自韩国歌手“鸟叔”一曲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该曲发布之后,YouTube网站点阅率在公开76天后突破3亿人次大关。“江南style”从歌曲演变成流行词、流行体,数字峰值也到达其热度顶峰,而“xx style”也成为网络上最常提起的话语之一。 解析:指代某一种风格,例如理工科男style、学前儿童style等等。 造句:公司年会party,美女如云,争芳斗艳,很有车模style。 No.4“正能量” 来源: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网友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之类的帖子,后有网友将此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且经常出现在电视及报刊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各种宣传中。 解析: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 造句:好的音乐,带给人的不只有愉悦,还有满满的正能量。 No.5“躺枪”

网络流行语大全20XX最新网络语言 网络

网络流行语大全20XX最新网络语言网络 大步跨入2016年,掐指一算,惊恐地发现90后孩子们都到了晚婚晚育年龄了!作为80后、90后,看看你们还能和00后“无缝对接”吗?2016最新网络语言你知道多少? 吃藕 单看“吃藕”这俩字你们肯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一天,00后的小侄子因为拒绝吃藕挨了一顿“胖揍”,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吃藕,他说,因为,吃藕(chi ou)丑(chou)啊! 糊了 一般形容网红过气或者事情失败等。形象一点的解释是,本来很火,结果火大了,就糊了。通常也用来形容一个明星本身很火,但无缘无故地在势头正旺的时候就过气了。其实这是英文flop 的简写,flop是失败的意思,谐音很像胡萝卜,然后大家就简称糊了。 扩列 就是扩充好友列表。例如我想加你为好友就会说“来扩列”。还有“扩关系”一说,就是希望能跟对方变得更亲密。与之相反的是“躺尸”,就是在好友列表待着从来不说话。 方 就是“慌”的意思,例如说“我好方”,意思就是“我好慌”。“不要方”意思就是“不要慌”。 6666

谐音“溜溜溜溜”,在游戏里,“6666”既可以赞扬别人玩得很好,很“溜”;也可用作贬义,当人家出糗的时候,在对话框里先打一个“6666”,然后打一串“2333”。因为在游戏玩家间,发“2333”就是让队友撤走的意思。 表酱紫 由于“不要这样子”读得快时,含含糊糊听起来就像“表酱紫”所以“不要这样子”就被网友顺理成章地被演绎成了“表酱紫”。还有一说是来自上海人的发音。 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卖萌标配流行语,意思是自己心里有很多不爽,但是不想说出来。但是到底有没有苦,只有宝宝自己知道。 以为与00后无代沟的“蜀黍”阿姨们,是不是有种瞬间被啪啪啪无情打脸的感觉?还是赶紧把这些词语get起来再装嫩吧!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1-7-22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陈东1 田甜2 [导读]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研究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功能。 陈东1 田甜2 (1.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海淀100089;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摘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研究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认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它的产生和流行反映了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为特定的社会成员主张民主话语权、塑造自我形象开拓了渠道,同时也丰富了社会语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外的趣味。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语言发展;社会语言学; 当下的网络流行语受到了不少群体的热爱,同时也面临着争议和批评。从主张维护语言纯洁性的观点来看,网络流行语是肤浅、简陋的语言,它冲击着传统的、纯正的语言的健康发展。网络流行语与传统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它的出现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体现着现代人的认知观念和心理动态的转变,是众多因素综合的产物。 1.语言变异理论 所谓“语言变异”是指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社会等级、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 、社会心理因素、以及生理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1.1 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 语言变异因语言使用的情景、语域不同而发生,也会因各种社会因素如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及种族的的不同而发生。社会心理也是影响语言变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中产阶级对上层社会所使用的语言的向往。随着时代的进步,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出于表达的需求,也会引起语言的变异,正如某些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此外,从语言系统内部来分析,语言变异也有其内在的原因:新的语义的出现、词的结构变化(如复合词的发展)、词的功能增多。 1.2 语言变体的社会功能 首先,语言变体的使用受语境、谈话对象和谈话者的社会阶层、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性别、地域、种族等因素影响,根据特定情况而使用的语言变体可以体现说话者的上述社会特征,具有一定的身份标记功能。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根据特定情况来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以达到交际的恰当得体、成功完成交际目的,而多种语言变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策略。

2014年火爆中国的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4年火爆中国的十大网络流行语 今年的流行语从质量上来说依然给力、依然够潮、依然够回味,许多流行语都会在这两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甚至是信条,朋友们,以下十个流行语,哪些你们会经常挂在嘴边呢? 1.土冒,“还不去土冒” 随着移动互联网趋势的来临,年轻一代争相用手机购物,to mall,to mobile!去移动端购物社交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去to mall,已经成为一种非常落伍的象征。 很多朋友相约用手机去网上购物社交,“一起去土冒吧。” 随着土冒词语的走红,一款手机app 土冒网https://www.doczj.com/doc/512254030.html,相继走红。 2.我是XX,我为自己代言 年初,国内知名网购网站聚美优品的一个广告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这段广告完整版的长度不到两分钟,但是里面经典的台词和聚美优品老总陈欧的亲自出演,让这个广告成为开年后路人皆知的火爆广告了,尤其是其给力的台词让网友们听完后顿时感到动力十足、激情澎湃。“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的我的

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我是陈鸥,我为自己代言。” 就是这样一段台词,成为网友们尤其是年轻人竞相模仿的对象,尤其是最后一句“我是XX,我为自己代言”,更是成为许多年轻人表达自己独立个性的口头禅之一。这句话的流行,充分表现了网络时代人人都想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心态,也是每个人需求独立个性外在表现的方式之一。人人都不想成为这个社会普通的一员,人人都愿意成为与众不同的代言人,这,就是这句话走红的最大原因。 3.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如果说今年有哪句话能充分表现自己惊讶之情的话,那非这句话莫属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自己惊呆了不算什么,如果连自己的小伙伴都惊呆了,那才是真的让人们感到惊讶无比。这句话不是网友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来自于一位小学生的作文,在这篇作文中,这位小

2016五大网络流行语你知道几个

2016五大网络流行语,你知道几个? 说到网络流行语那可是层出不穷年年都有,但是唯独今年更多啊!话说智慧在民间,我中华大地那更是人杰地灵,汉字文化魅力无穷,因此创造金句的能力那可是不一般呢!这不近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就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在网络中最流行的就包括以下五个。快来跟普特君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五个吧!Prehistorical powers 洪荒之力 The internet meme emerged when Chinese swimmer Fu Yuanhui realized that she had achieved her personal best performance in the women's backstroke semi-final at the Rio Olympics. She commented that, "I've used up prehistorical powers."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并配上搞怪的表情,迅速走红网络。“控制不了体内的洪荒之力”也成为网友调侃的常用语。 Chinese legends say a huge flood once destroyed everything on earth after the planet was just born.

Prehistorical powers suggest such natural forces, great enough to nearly destroy the world. 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因此,“洪荒之力”可以理解为是天地初开之时一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 还有在2015年,热门的仙侠玄幻剧《花千骨》中,赵丽颖饰演的花千骨的“洪荒之力”一词被用于剧中最强神力,即小说中的妖神之力。同时花千骨的经典台词:“我已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激发了该词的热度并在网络疯传,在当时被网友们形容人的脾气,力量,忍耐限度将被激活,是一种调侃的方式。 电视剧剧中的情节是这样的:只要集结了十方神器,就可以使洪荒之力重现,传说洪荒之力可以改天换地,所以,得到洪荒之力的人就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Tiny goal 小目标 When commenting on some young people's dreams of becoming the wealth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China's richest businessman Wang Jianlin said during a television programme, "The direction is correct. But at first you'd

网络流行语到底意味着什么

网络流行语到底意味着什么《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发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等入选。《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介绍,今年十大流行语中,除“工匠精神”“供给侧”外,全部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推荐,是历年数量最多的。 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加入年度流行语的评选,流行语的评选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评选者往往面临的尴尬是,在评选结果发布时,不少流行语其实已经不再流行。这是互联网的快餐文化和记忆短化的必然。评选谁,不评选谁,评选标准是什么,当然完全由评选机构决定。但必须要厘清的是,即便综合所有的年度流行语,它们都远未能拼凑成这一年完整的时代记录。 年度流行语确实提供了一个以年为单位的社会观察切口。它亦可被视为对于习惯性遗忘的抵制。当然,其效力仅是一年。可能在评选的同时,人们又投入对新流行词的创造。较之过去,现在流行语的出处已经越来越不可考,它们纷纷被冠以“网友制造”,瞬间蹿红,又很快从舆论中退场。每个人都觉得曾经参与,却最终都如过水无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被评选出的流行词,展现了网友创造性的一面,也是社会真实情绪的另类表达。如果对照这些流行词勾勒生活的真实图景,却又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我们处于一个轻快、敢于自嘲又多么云淡风轻的生活场景之中,充满了“小目标”与“葛优躺”。每个人都沉浸于“吃瓜群众”的角色扮演中,虽不无戏谑和解构,用尽了“洪荒之力”,但也怡然自得。然而,退回到个体的角度,依据流行语所勾勒的图景与真实生活之间,已然构成一种明显的断裂。很多时候,所谓流行语仅仅是一种心理按摩,与生活本质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墙。 流行的对应面是遗忘。当多数人享受流行语的快感和其所构建的集体认同感时,有一些更为重要的社会情绪或真相却处在“流行”的范畴之外。就即将过去的一年而言,比如雾霾,比如徐玉玉,比如聂树斌,相较于那些轻快的流行词,这些词及其所对应的现实无疑更显沉重。虽然难以符合“流行、创新、文明”的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时效性 很好很强大(时间不详):最初来源据称源自马克思在1845写成的重要著作Theses on Feuerbach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提到工人阶级在兴登,卡瓦仑切以及莱茵地区的斗争时说“sehr gut, sehr beeindruckend, sehr harmonisch.”翻译成中文就是“很好,很深刻,很和谐”。其作为的使用则最早源自猫扑,其最初使用则有以下几种说法: 1、在猫扑网使用了关键字屏蔽之后,诸如“SB”一类的词汇均无法打出。于是猫扑的网友便用“NB”来代替原来“SB”的含义,而“NB”的原本含义则使用“很好很强大”一词来代替; 2、在天涯有一位网友在数年之前发表了一个贴子,但无人问津;数年之后,此人自问自答地回复了这个帖子(一说为此人自己都忘记了这贴是自己发的)。于是此后跟贴的网友们惊呼:“自挖自坟、自问自答、自娱自乐,很好,很强大”。 很黄很暴力:北京某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出的一句话,迅速成为网络! 很傻很天真:出处艳照门,阿娇用于形容自己的话。 斯巴达(2007年上旬):原自电影《》,指进入极端亢奋的脑残状态。 Nice Boat(2007年下旬):原自《school days》最终话停播事件,属于广义形容词,也可扩展为“Nice XXX”。 失态(2007年末):原自《高达00》第十话中某人台词:“这是何等的失态”,属于广义动词,也写作“师太”“湿态”。 回老家结婚(2008年春):在很多影视作品及ACG的场景都有类似的语句,但是通常说出此话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而将此话发扬光大的则是龙之塔(ドルアーガの塔~the Aegis of URUK~),此句共出现于第一集8分50秒及13分55秒(SOSG字幕组)...说出此话之人果然下一幕立马挂掉,真可谓是禁句啊!此话现在更多是用来表达对现实情况的无可奈何。 (2008年夏):源自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被问及对艳照门的看法时,受访人的回答“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 (2008-5-20):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百度吧友在魔兽世界贴吧发帖子问"LZS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百度吧友回复了四个字“兰州烧饼”成此典故,之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新生词语。 兰州烧饼,首字母为“LZSB”LZ可以引申为楼主。回复此词语后,表示对楼主的鄙视,对楼主智商的怀疑。但本词的语气较之“LZSB”稍轻。 (2008年夏):据调查,最早恶搞“做俯卧撑”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19时59分,网友“流芳苑主”发表了《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俯卧撑!身体倍儿棒!》的帖子,网友纷纷效仿恶搞“做俯卧撑”。释义:①增强臂力的一种辅助性体育运动。两手和双前脚掌撑地,身体俯卧,两臂反复弯曲和撑起,使全身平起平落。②对某事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

2016年网络流行语“工匠精神”及作文素材

2016年网络流行语“工匠精神”及作文素 材 流行语之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 【作文素材】 1. 工匠精神存一颗工匠般的心去做事,去生活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却没有偶然性! 截止到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反复研究了这些长寿 企业,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髓——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

的企业家身上都具有这种工匠精神。 2.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 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来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与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全球、成为传承百年的经典典范。 工匠精神并不是瑞士的专利,在日本的企业之中,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 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入殓师就是殡仪馆里的葬仪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

2012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十大网络流行语 一、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 你幸福吗?我姓曾。 国庆节期间,因为央视的街边采访而迅速走红,千奇百怪的答案点亮了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其中最经典的回答是“我姓曾”。 This question may sound mundane. While during the October holiday period, thousands of common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from literally all places of the country were interviewed by CCTV (Central China Television) reporters the same question, it became the No.1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 in China since then. And the truth is varied answers collected by the hard-working reporters are actually way funnier than the question itself. “My surname is Zeng”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most classic answer for the question. It was made by a migrant worker from west China’s Sh anxi province. The trick is the Chinese pronunciation of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 sounds the same with the Chinese question “Is your surname Fu?” So, when being asked by a sincere young reporter of CCTV, the hard-nosed worker corrected, “No, My last name is Zeng.” The whole country applauded the honest worker for his unintentional “humor”. 二、Diaos屌丝 从年初开始,“屌丝”在李毅贴吧中得到“发扬光大”,逐渐成了众人皆知的“屌丝文化”,大批网友义无反顾的加入“屌丝”大军。 Diaos is thought to be the most talented coinage in 2012, which refers to the group of youth who are not pretty or handsome and don’t have well-paid jobs or rich families to lean on. In one word, Diaos is the under-privileged youth who could only rely on their own talents and hard work for a shabby existence. The phrase is initially coined to set off the other hot word “Gao Shuai Fu” which means “tall, handsome, and rich”. Without a doubt, Diaos means the opposite of “Gao Shuai Fu”. And, once getting out, the funny coinage not only got the attention of mainstream media like People’s Da ily and https://www.doczj.com/doc/512254030.html, but strike a resonance in the general public who are also self-reliant common people. 三、×× Style 一曲《江南style》红遍全球,让“××style”成为网络上最常提起的话语之一,武汉style、理工科男style……style遍地开花。 Gangnam Style, a hit song by South Korean singer PSY, became a global phenomenon in 2012. Soon, a“style”craze engulfed the cyberspace.People talked about Shanghai style, Diaos style, pre-school style and even the aircraft carrier style (the deck staff of China’s carrier made funny gestures indicating aircrafts to take off, the common public got so amused that they rushed t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