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海经》的秘密

《山海经》的秘密

《山海经》的秘密

《山海经》是一本记载着奇诡怪物和神灵的古书,一本“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的荒诞之作。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非常懊恼,因为其中纷繁复杂的山水地理,使人如坠迷雾;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又极其向往,因为其中王母所居之玉山、黄帝所建之轩辕之丘,使人如临仙境。在成功地穿梭于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故纸堆后,《山海经》的神秘,于今,愈加的耐人寻味,引人发思!

“五藏”与“五脏”之间的趣味解读,大陆地球位置与五脏人体的相吻合;按“河”索“山”,拨开山海经地理迷雾,谜一样的黄河,纷繁的昆仑!曾经沧海为桑田,“青海”一名亦源于此;传说中的“泛天之水”,浊浪滔天;“浊”与“濁”,“濁”与“蜀”,是巧合,还是必然?一张现代电子卫星地图,让我们不得不打破几千年的思维成规;也许,对于大自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一、地球的五脏

大陆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按照古代中国人的习惯,把世界地图倒过来看看。

北上南下的习惯颠倒过来了,是不是有点不太适应?调整过来认真瞧瞧,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没关系,完整的世界地图绘出以来,在笔者之前,都没一个人看出来。

恰好,中国有一本古书(说是书,其实就是一本小册子),叫《山海经》。其中的《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被称为“五藏山经”。

普遍的说法,“五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个“藏”应该是“五脏六腑”的“脏”。中国古代文字有“通假”一项,这“脏”与“藏”就是属于同音通假。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南极洲和人脑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结构也非常相同: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洲伸出往南美洲的半岛则是脑干。

接下来的就是五脏: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次大陆则为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大陆本部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脏在人体的位置相符合。

难道中国古人看地图的习惯是某一种暗示?

二、麻烦的黄河源与昆仑山

一直以来,人们都想从《山海经》里按图索骥地找出对应的山水来。可是,结果总是被这些云里雾里的山水搞得稀里糊涂,根本无法对上号。恰好,这些山上又生长或居住着人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奇形怪状的动植物或神灵。

于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把《山海经》斥之为荒诞之作,到了大明朝的时候,就沦落为儿童读物了。可儿童是无法读懂那里边诘奥难懂的文字的,所以,这些文字就仅仅成了看图说话的陪衬。

到了大清朝,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出于对知识分子的本能自卑心态,粗野心虚的统治阶层过分地夸大文字的功效,兴起了文字狱。所以,知识分子过分充沛的精力虽然无法在社会管理中发泄,却正好有了整理国故的闲心。训诂考据之学大盛,古老的华夏文化得以完整地绵延。《山海经》的命运也在这时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一些认真的人们相信,这本古书绝不是古代的“三字经”(用于儿童启蒙的简单读物),认为只要努力,一定能考证出与古书实际对应的山水来。但和汉、晋朝的前辈一样,他们依然钻到《淮南子》、《河图》、《尔雅》、《水经注》等故纸堆里寻求解答。于是,也依然落得和前辈一样的下场——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其中,有一条非常令人恼火的“河水”,就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西山经”“昆仑之丘”条目明明说“河水出焉”,并“南流东注于无达”,可在昆仑之丘西边的“积石之山”,又出现“河水冒以西流”的句子,简直是拿考据学家的神经开玩笑。

这条让无数考据学家头痛的“黄河”,还造成了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场混乱,那就是“黄河”的源头——“昆仑之丘”的无法认定。

由于“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那是一个神仙的境地,所以从汉武帝时,就开始了对“昆仑之丘”的确认,随着不同朝代对黄河源头探索的不断深入,“昆仑之丘”也随着改变了许多位置,于是就有了汉武帝时位于新藏边界的“昆仑山”。元朝忽必烈时的“耳麻不莫刺大雪山”。清朝高宗乾隆《钦定河源纪略》则为星宿海西进三百里的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阿勒坦”为黄金,“噶达素”为北极星,“齐老”为石)。后人为了统一昆仑山的概念,遂把从新藏边界汉武帝时的昆仑山直到青海东南清朝时的昆仑山这一长串山统称为“昆仑山脉”。

“昆仑之丘”最大的一个地理特点,就是非常高,方圆也特别大,并且有白、赤、青、黑四条不同颜色的河流从这里发源。可是,无论从上述哪一个“昆仑山”作为立足点来考证“五藏山经”,都无法找到对应良好的山水体系。

那黄河怎么回事?昆仑山又到底在哪里?

三、依经画图,按“河”索“山”

要考证《山海经》的真实还是虚假,最简单有效且最实在的办法,就是先一五一十地按照“五藏山经”的说法画下来,然后再对应地图,看它成个什么形状,到底和哪里的地理情况相符合。现在我们就按一“里”为一毫米的比例来画了。

每一列山脉画出来后,从这些山发源的河流的流向推断出山脉分水岭的走向,并通过这些河流流注的大河来辨别其主要位置,从而找到罗列山脉的规律。笔者临摹出一幅简易地图,当将之和中国的地形图、卫星图进行对照,结果大吃一惊,除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山东半岛被说成是海还有一些湖泽现在找不到了外,其他山脉和河流的发源走向都出奇地准确。

我们在这里仅以《北山经》为例。

《北山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除了《北次二经》,基本上所有从《北山经首经》和《北次三经》发源的河流最后都汇入了“河”,也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而在每一“次山经”里,河流注入黄河的方向几乎都是统一的,《北山经首经》里的水都是往西(或西北、或西、或西南)流入黄河的,《北次三经》的前1/3段则朝南流入黄河,后2/3段则基本上东流注于黄河。《北山经首经》的走向是南北走向,《北次三经》的走向则是西南——东北走向,其实还不用看河流,只要将它们两个连接起来,基本上就成了黄河中下游的形状,也就是“竖弯勾”形状。

《北山经》里文字描述的黄河走向,其河道就是西汉初年黄河改道前的旧河道,则从河南省孟津市开始,就严重地往东北转折,与北部的天津市基本上成一条直线(自古以来,黄河河道经常更改,就象钟摆一样,并且这钟摆的摆幅还很大,从沿太行山脉山麓到今天的淮河河道这一大片扇形区域,都曾经成为黄河的河道。)相对应的“河”的流向,则更进一步证明,北山经其实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记述,且主要就是山西全省和河北西部地区。

至于北次二经,它从汾河的源头往西折两百五十里作为起点,然后几乎成直线地一路望北。由此可以知道,它所描述的山脉夹在北山经首经与北次三经的太行山脉之间,从黄土高原到蒙古高原,所跨地域有山西、内蒙和现在的蒙古国。

四、破解黄河源与昆仑山

《西山经》中的《西次三经》是研究者困惑最多,故而也是争议最多的部分。这不单是因为《西山经》所包含的地域最广、内容最多,也不只是因为它记载着共工所触之不周山、后稷所潜之大泽、黄河之源头、帝之下都之昆仑山、西王母所居之玉山、黄帝所建之轩辕之丘、大禹所导之积石山等一系列衍生中华文化的根源重地。更主要的是,它对黄河的描述太出乎常人的意料、它所描述的环境也很难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对应,而又正因为此才导致了地理学和神话学历史上的“昆仑山千古悬案”。也正因为此,一部《山海经》才被无能解决问题的“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引刘秀语),并被这些所谓的正统权威斥之为“荒诞之作”,并进而沦落为儿童读物。

所以,解决了《西次三经》,也就解决了《五藏山经》的困惑。解决了《五藏山经》的困惑,我们才有可能去发掘出《山海经》其他部分的真相。

《西次三经》中特点最鲜明且最为显眼的,当然就是神话中的核心昆仑山了。昆仑山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四条河流从这里发源,分别是“南流东注于无达”(即北次三经中最末端的无达山)的“河水”,“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的“赤水”,“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的“黑水”,以及“西流注于大杅”的“黑水”。我们已经知道,“五藏山经”里的“河水”就是我们今天的黄河,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北山经准确地应证过了,所以无须再有任何怀疑。

然而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一样,上溯黄河的源头,却根本找不到有发源出四条大河流的山。这就需要留意《山海经》作者的叙述习惯了,他在说到泾河源头时,分别有两次“泾水出焉”,一次是在西次四经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另一次是西次二经里:“曰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可见,他并没有区分干流和支流的源头,只要是源头,都可以说是“某某水出焉”,这就解放了我们禁锢了几千年的脑袋,我们就可以到黄河的支流里去找了。

通过排查,我们不难发现,黄河支流中的源头山脉同时发源有四条不同流向的河流的,只有湟水支流大通河的源头。大通河实际上就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按照《山海经》作者的习惯,称它为“河水”,是情理之中的。

大通河的源头为祁连山脉中的托来山,托来山的东南角,发源出黄河支流大通河;西南角,发源出流往青海湖的布哈河和向西流出消失在沙漠中的疏勒河;西北角,则发源出先东南流向,然后几乎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向西,最后弯弯曲曲往北流注于沙漠中的内流湖。可是,大通河和黑河的流向却似乎与山经所说的并不完全一致。其实,山经说河水“南流东注于无达”,是指黄河中下游的流向来说的,这一点并不难于理解。同样的道理,黑河东南流向的河段都还在山上,在山下即来个大拐弯,此后和山经所说的一样是向西流的,至于再次拐弯往北流的河段,已经不叫做黑河,而称为“弱水”,因而也是说得过去的。

在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出,河西走廊的东部基本上是一个密封的盆地,但在狼山山脉与贺兰山脉之间,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个缺口使河西走廊与河套平原之间有了一个相互连通的通道,如果以托来山为昆仑山,缺口的位置,正好是山经描述的不周山的位置。

我们再看《山海经》中对不周山的描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这里边所北望的诸毗之山,正是阴山山脉,而其分支岳崇之山,就是今天的狼山山脉,它与不周山这个缺口相临。而河套平原,则是所谓的“泑泽”。《北山经首经》中说“泑泽”,“实惟河原”,也进一步说明河套平原就是所谓的“泑泽”,这也是为什么说河水“南流东注”的原因。因为从河套平原以下,直到潼关,黄河几乎是一条笔直的南流线路,潼关转折后,则又往东流。且正因为河套平原当时是一个大湖,所以才有“河水所潜”这样的说法,即河水流到这里就钻到湖水里去了。而到了河曲地区,湖水又开了一个缺口,水继续往前流走,所以,也可以说“泑泽”就是河的源头。

今天内蒙古的阿拉善高原,东部已成了腾格里沙漠、西部成为巴丹吉林沙漠,但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它们原来是两个相邻的盆地。在《五藏山经》的时代,应该都是湖泽,将两个盆地隔开的雅布赖山脉,就是山经里的

钟山,钟山之子曰“鼓”,被“帝”戮之钟山之东曰“瑶崖”,“瑶崖”,今天称为“红崖”,现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大水库;巴丹吉林沙漠西岸的合黎山,则为槐江之山,它所西望的“后稷所潜”的“大泽”,又叫“稷泽”。从昆仑山“西三百七十里”的“乐游之山”,也有一条河往西流注于稷泽,按推算,这条河就是从党河山流出的党河。如果这里要有一个大泽,这个大泽必然就是萎缩前的罗布泊。而西王母所居住的玉山,也相当于今天的敦煌地区,那日益萎缩的月牙泉,就是传说中美妙的瑶池,当年可都是琼浆玉液来的。而黄帝所升的轩辕之台,则在今天的达板城一带。而“天山”就是今天的天山,只是“汤谷”已经改称“天池”而已。

至于“积石之山”,则在天山山脉东部余脉之中,冒出的“河水”,实际上就是塔里木河。

五、曾经沧海为桑田,黄河瀑布水倒流

到现在为止,《西次三经》里关于黄河源头和昆仑山的描述,基本上都在今天的地图上找到了对应的地理位置。然而,我们却留下了个问题,就是西海到底是什么?

它所说的海,当初肯定是海。

根据笔者的考证,中次九经的岷山在四川西北部的阿坝州,西山经首经为秦岭山脉北坡,騩山则在甘肃的陇西地区,崦嵫山为渭水源头之西的临洮地区。由这些地点我们基本可以推断,这个“西海”的位置在甘肃省西边的青海省。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因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就是从海底隆升起来的。青海有一座叫宗务隆的海虾化石山,那些海虾好比是活生生的成堆地露于地表。扎素湖南三百公里,有一个叫“贝壳梁”的,长达好几公里,全是贝壳和沙砾堆积成的山,说明这一带原来属于大海。

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为什么老祖宗要把那么高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分称之为“青海”,原来它本来就曾经是海。

既然青海省原来是海,当然也就解决了“湟水”由东流变成西流的问题。原来,当初的地理形势是西边更低而东边更高,水往低处流,当然不可能向东流注于黄河了。实际上不但湟水不能流注于黄河,就是今天刘家峡水库以上的黄河上游,在青海还是一片海洋时,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可能比以下地段的海拔高,也一样不可能流到黄河成为黄河的上游。因此,在那个年代,只有大通河才是唯一的一条黄河的发源地。《山海经》中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即今天的托来山,那可是准确而又准确至极的。

所以说,《五藏山经》的作者完全是记实的。

只是沧海桑田,河水倒流,如果没有今天的科学学说和卫星图片之类的先进工具,后世的人们又如何知道这一层?这也就难怪从汉武帝到王红旗先生都无法找到真正的昆仑山了。

六、二百万年前的浊浪滔天事件

根据长江水利网的电子遥感卫星地图,能清楚地看到青海湖的标识,在青海湖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干涸的“大水库”,这个干涸的“大水库”,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那么,四川盆地会不会就是传说中所谓的“泛天之水”所在地呢?“浊浪滔天”的成语告诉我们,这是有可能的。四川盆地,古代称为“蜀”地,而“浊”字的繁体字写作“濁”。从《山海经》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习惯上喜欢把某某河流流经的地方称之为“某”。其实今天我们也还有这个习惯,比如湘江流经湖南,则称湖南为“湘”,赣江流经江西,则称江西为“赣”。说明这个“浊”就是“蜀地之水”的意思。“浊浪滔天”就是说,蜀地之水的波浪直浸漫上了天,其实,就是“泛天之水”的另一种说法。

如果仔细钻研四川盆地东边的地形,也可推出它就是“泛天之水”所在地。下图是四川盆地与江汉两湖平原之间的电子遥感卫星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从西安到贵阳一带的地质外貌,都有着浓重的水流冲刷痕迹。从湖北神农架到湖南雪峰山一线,则犹如拦河坝的边缘。如果四川盆地就是泛天之水的话,大水就是从这里落下,在此形成一幅巨大的瀑布,江汉两湖平原则是瀑布潭。

我们知道,长江三峡又是四川盆地所有河流的唯一排泄通道。如果庙南宽谷是座封闭的高山,那么,盆地高山上发源并流向盆地的河水也无法排泄,也就必然成为积水潭。长年累月之后,这个积水潭就成为一个覆盖整个四川盆地的大水湖!

随着岩石的日益崩解,“庙南宽谷大山”也变得越来越矮和越来越脆弱。直到某一天,这里变得比水面还低,这就给封闭的“水库”打开了一个缺口。所有的水流都蜂拥地挤在这里“夺门而出”,刚开始是小溪,后来蚀流成大河,最后,变得脆弱的山体承受水流冲击的承受力终于达到极限。于是,一个可怕的事件发生了——整个山体在水流的冲击之下彻底洞穿崩炸,积储得满满的一四川盆地的湖水,犹如无数挣脱缰绳的野马,就在这一刻冲破阻拦的栅栏疯狂地爆发喷涌。洪水造成了飓风,在洪水到来之前,强劲的飓风就已经粉碎了一切,“浊浪滔天”,这对于下游的人们来说,确确实实是一场来自“天上”的“泛天之水”。

可是,这场洪水却似乎并非是自然的灾祸。我们发现,这个花蒂上,隐约间有一条横着的东西,请看一张特写的庙南宽谷电子遥感图片:

看清楚看了吗?原来是一条沟槽。沟槽东、西两边的地质外貌完全不同,西边所有皱巴巴的水流冲刷条纹都在这里集结并打住,东边是光滑的山头。如果三峡是四川盆地这个“大水库”的甬道的话,这沟槽是不是个落大闸门留下的痕迹?

会不会是在古代,也有一个“三峡大坝”拦在这里,后来,这个水闸被炸开,结果造成一场导致下游地区灭顶之灾的“泛天之水”?神话中,“泛天之水”的原因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结果导致天柱折断,地维决裂,引发一场滔天之水,长江古名之为“江”,则“工之水”,是否是“与共工有关的水”?

难道,那一场灾难,果真是“神”——共工造成的结果?

这一问题,我们暂时不予回答,但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四川盆地,原来就是积储“泛天之水”的所在,也就是发源于古昆仑山的“赤水”——今天的布哈河前身的最终归宿地,有关“赤水”流程远近及其支流流向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全文有删节)

(四川盆地与江汉两湖平原之间的电子遥感卫星地图)

(庙南宽谷电子遥感图)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 (一)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 第一部分,介绍她的身份和称呼。第二部分,首先围绕阿长的日常言行,略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对“我”过分看管,详写睡相粗俗;其次围绕阿长“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详写“元旦的古怪仪式”,略写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再次,围绕阿长的迷信可笑,详写讲长毛故事赢得“我”“空前的敬意”,略写“谋害”隐鼠而失去“我”的敬意;第三部分,围绕阿长对“我”的真诚慈爱,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虽然地位卑微、身世不幸,却乐天安命;虽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却天性纯朴善良、仁厚慈爱。阿长毫不计较“我”对她的各种不屑和无礼,真心实意关心爱护“我”,努力满足“我”的愿望,这让成年之后的“我”深感惭愧,同时也倍加感激与怀念。 二、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在通篇阅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 1.分别找出代表“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一些语句,体会文中“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的不同。

2.在“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你从哪里能读出来? 3.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试简要说明。 1.关于“写作时的回忆”:如“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里“已经说过”很明显地表明作者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再加上“此外,现在太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现在”也鲜明地表明作者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 关于“童年感受”:如“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里就是“童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的。 两者的不同:一个是站在写作时成人的立场叙写回忆,一个是以童年的立场描述感受。 2.“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段温情的叙述既满含思念与感激,又深怀同情和愧疚。 3.首先,对阿长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实在不大佩服”,对“她懂得许多规矩”表示“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之后,对她能抵挡枪炮的“伟大的神力”“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却在知道她“谋害”了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及答案(学习资料)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 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参考答案】 1、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认为说与不说一样,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2、被她的热忱深深打动了。 3、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4、外貌、语言。略。 5、A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④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⑤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完整版)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0、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分) 答: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

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 1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答: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12、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2分); 13、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 答: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意思对即可给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阿长与山海经的阅读理解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的阅读理解答案 一、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⑴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 ⑵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 ⑶她却立即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 ⑷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一)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步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悲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明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

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答复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时机。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不是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快乐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阿长与山海经 相关习题附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一、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chuāng()疤2.震悚()3.jié()问4.空前()5.惧dàn()6.惊骇()7.孤shuāng()8.粗拙()9.zhòu骂()10.掳走() 二、加粗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淡薄薄弱薄厚B.妥帖请帖碑帖 C.憎恶好恶深恶痛绝D.空前空席空中楼 三、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让我退让。 C.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淌使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四、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 五、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在该句后打“√”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3.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 5.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试题练习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9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汉字注音。 骇()掳()悚()惶急()诘问()保姆()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 A.切切察察—— B.絮说—— ②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顺顺流流——

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谋死—— ④我惧惮她什么呢! 惧惮——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 ___________________;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____________________;(4)_ 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变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 6.下面有三个句子,原文共有五十多字,请把它改成只有三十多字的两句话,要使原意无损,语言更简明。 原文:①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②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③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七年级下册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课内阅读练习有答案

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给加点字注音。 规矩.()惶.急()辟.头()磨.难() 2.选文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怎样? 3.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4.文段详写长妈妈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从文中找出写长妈妈动作的几个动词和有代表性的语言。 动词: 语言: 阿长的心情: 作用是: (二)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骇.人( ) 掳.掠( ) 震悚.( ) 惶.急( ) 诘.问( ) 保姆.( ) 2.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当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老李之所以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B.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他还是念念不忘 ....那个曾救过他的医生。 C.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 ....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D.他极其郑重 ....其事地告诉我说:“你的入党申请已得到批准了。” 3.(达州中考)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叙事。 B.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C.“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D.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天津中考)下面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右面是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插图,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这幅插图所描述的中心事情是什么? (2)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画面的内容,用上“津津有味”“迫不及待”两个 成语。 6.(益阳中考改编)生活中,也有不少像阿长那样卑微而又善良的人,阅读下面关于段意花的 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段意花是益阳水文局的临时工,丈夫李国庆在益阳水文站工作。他们在一条趸船上住了14年,经常勇赴江流,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溺水的生命。保守估计,他们先后救了50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7岁。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他们靠着 自己微薄的收入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以至于6万多元债务整整还了17 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段意花的家庭在这一天被全国妇联评为“全 国最美家庭”。 (1)请为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 (2)你们班想请段意花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代表班委会去请她,你会怎么说?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5篇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5篇 书是智慧的结晶,他告诉无知的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道理,像一盏明灯,当我们在雾气茫茫的人生路上徘徊时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一 读了“阿长与《山海经》”后,人们都会被鲁迅笔下的这位普 实的情感和心灵;她虽只是个保姆,却对鲁迅有着母亲般的爱护和关怀,给鲁迅孤寂的童年以温暖,使鲁迅在失望中得到一丝乐趣;保姆虽只是她的职业,但她有着超出职业的尽心付出,把鲁迅当成亲生孩子一样,这些还不足令人们所感动? 长妈妈虽不是鲁迅的母亲,但她十分关心鲁迅,教了他许许多多的道理,还完成了鲁迅要《山海经》的愿望。长妈妈是位不怕麻烦的人,别人不肯或不能做的,但她做到了,这或许就是鲁迅忘记自己银鼠被害的痛苦及睡觉的位子很小被长妈妈占掉一大半的苦恼并使他对长妈妈有了新的敬意的原因吧!长妈妈还很

执著,自己觉得对的,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还是坚持着,总而言之,她还是位很热心的人。 现在的人,大多都很怕麻烦,而也有长妈妈一样不怕麻烦只为帮助别人的人,我真心希望这种人逐渐多起来,让这世间充满爱,冒出更多的长妈妈。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二 这是—篇纪实性的*。*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 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七年级下册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二) 一、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2、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3、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4、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一)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

基础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搁.()掷.( )憎恶 ..()pú()萨竹竿.(.)烦su?()胸脯.()疮.( )疤哀悼.( 书zhāi()守gu?( )biàn()子土f?i( ) mò()莉 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1)__(因为既然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___(所以那么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2)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_(杀害害死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请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3.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 (2)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3)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理清文章中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变化。 实在不大佩服她___ ______意逐渐淡薄直到完全消失。 (2)作者“憎恶“阿长的原因是: 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 基础运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雳,全体都震耸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地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zhuō的本子。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pī( )雳模.( )样粗zhuō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3)“略略一翻”中的“略”的意思是( ) A.略微 B.省去;简化 C.计谋 D.简单扼要的叙述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指什么?该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到“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下面的问题。 7.写远房叔祖的“疏懒”以及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选文简要说明.: 8.“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9.阿长买的《山海经》装帧并不精美,印刷质量也很粗拙,但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是他“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 小编整理了关于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于同学们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有所帮助,也希望同学们多做练习多加强对于阅读理解的练习,阅读题及答案,以供大家练习参考!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3.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4.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5.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2.本题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后一种眼光是含蓄的,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3..“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4.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5.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关于阅读题及答案,以供大家练习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裨益!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1

6 阿长与《山海经》 练习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憎恶.()诘.问()惧惮.() 渴慕.()宅.子()粗拙.()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树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2)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霄,便可以随意使用。 (3)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虏去。 3、鲁迅作品题目,文体及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朝花夕拾》 B.《社戏》——小说——《呐喊》 C.《阿长与<山海经>》——散文——《朝花夕拾》 4.下列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所表达的是长妈妈对我“我”的那种憨厚、纯朴、善良、热心、诚信的思想感情。 B.“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的意思是说解放军修草屋是由雷锋指派的。C.“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鲁迅的精神时时鼓舞着人们的勇气和斗志。 D.“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啬它崭新的远景。”这句话的意思是科学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发现新的成果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 5、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敬辞。下面在交往中使用的敬辞依次为()。 1.麻烦别人 2.请人改文章 3.求人原谅过错 4.请人批评指正错误 A.拜访赐教指教劳驾 B.劳驾指教关照包涵 C.打扰斧正包涵指教 D.包涵打扰赐教斧正 6.读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长妈妈”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7.你读过《山海经》吗?请将你所了解的《山海经》故事写下来。 二.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题。 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及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及答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 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参考答案】 1、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认为说与不说一样,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2、被她的热忱深深打动了。 3、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4、外貌、语言。略。 5、A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今天,我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我的心深深的触动了。 文章是讲述鲁迅先生与“阿长”的故事。“阿长”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说“‘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在评价“长妈妈”的地位。读到下面时,我又有了新发现,“阿长”这个名字别的女工也用过的,我可以体会到“长妈妈”在鲁迅先生家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因为连名字都可以用别人的,而且是为了省事。 又往下读时,我发现鲁迅先生十分憎恨”阿长“,因为阿长经常会告状,我却认为”阿长“虽然会告状,但她是出自于真心想带好鲁迅先生的,阿长不仅会“切切察察”还知道许多风俗。但鲁迅先生却不领情。 “阿长”的性格不仅善良、热心,还会关心人,我知道她对鲁迅先生的心是好的,但是那时鲁迅先生还小,并不愿听。可她却不知厌烦的传授她所知道事情。还为鲁迅先生买了一本《山海经》,别人不愿做,她却会去做,她小时候没读过书,从“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中,她连字都记不住,可以想像到她买这本书有多么艰难,于是鲁迅先生又对她产生新的敬意。 所以,鲁迅先生为何三十年后还要专门写一篇关于“阿长”的一篇文章。 我可以想像,其实鲁迅先生是很同情“阿长”的。因为,她为这个家做出了许多的贡献,最后,却连名字都没落下,我认为鲁迅先生是有后悔和内疚的。 最后,我想说我也很同情长妈妈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在平实中寻找炽热鲁迅的文章我读得不多,也就是在语文课本里接触过。读他的文章会让我有种很真实的感觉,虽然他的感情我无法真真切切的感受,但是我能够想象的出来,有一副这样的画面。读《阿长与山海经》也是一样,我能够在脑子里一点一点地描绘出长妈妈的样子——随着我的细细咀嚼。 鲁迅眼中的长妈妈一点都不“长”,她黄胖而矮,脖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但是她很可爱,睡觉摆成一个“大”字型,叫小时的鲁迅无奈。令我佩服的是长妈妈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也是小小的迅哥儿最烦的,正月初一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说“恭喜恭喜!”,说过之后再吃福橘,那这样一年就顺顺溜溜了。还有好多道理,令鲁迅记忆犹新,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见到了它们的影子。 文章中阿长与《山海经》的事件让我感动,也让鲁迅一生感动着。“我”对绘图的《山海经》的渴慕至极,以至于一坐下就想起,长妈妈来问了,“我”也只是随便对她说说,阿长她不是学者哪。可是没想到的是,不识字的长妈妈竟然在一年中仅有的几天告假时间里给小鲁迅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于是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那四本小小的书本,“我”渴慕已久的书,里面画着“我”渴慕已久的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 一些平平淡淡的事,一份真真切切的情,长妈妈故去了这么久,她却依然让鲁迅又爱又恨,又敬又畏。这是篇很平实的文章,淡淡的就像清茶,但是透过它的“杯子”,我依然可以触摸到炽热的一点一滴。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

阿长与山海经 相关习题附答案

精心整理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一、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chuāng()疤2.震悚()3.jié()问4.空前()5.惧dàn()6.惊骇()7.孤shuāng()8.粗拙()9.zhòu骂()10.掳走() 二、加粗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淡薄薄弱薄厚B.妥帖请帖碑帖 C.憎恶好恶深恶痛绝D.空前空席空中楼 三、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让我退让。 C.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淌使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四、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疏懒: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了。 渴慕: 五、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在该句后打“√”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3.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 5.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阿长与山海经》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填空题。 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wù)惧惮(dān )粗拙(zhuō)哀悼(dào)震悚(sǒng) chuāng(疮)疤孤shuāng( 孀) jié(诘)问pī( 霹) 雳渴mù( 慕 ) 2、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题目讲析: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答:①阿长是“我”的保姆,她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绘图《山海经》,所以文章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一石三鸟,既交代了重点的人物也交代了重点的事情,还暗示了长妈妈为“我”买来有画儿的《山海经》一事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②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同忆,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祈祷之情。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理解 1.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答:①阿长是“我”的保姆,她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绘图《山海经》,所以文章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一石三鸟,既交代了重点的人物也交代了重点的事情,还暗示了长妈妈为“我”买来有画儿的《山海经》一事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②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同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祈祷之情。 课后习题解答 (一)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 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从这些事情中可 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 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二)“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 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出发点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 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三)1.“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认识字,没文化,不知 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 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 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 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 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 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理解 1.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答: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