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声控制习题库

噪声控制习题库

噪声控制习题库
噪声控制习题库

习题

1.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2.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试求出500Hz,5000Hz,10000Hz的声波波长。

3.频率为500Hz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已知空气

中的声速是340m/s,水中是1483m/s,钢中是6100m/s)

4.试问在夏天40℃时空气中的声速比冬天0℃时快多少?在这两种温度情况下

1000Hz声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少?

5.设在媒质中有一无限大平面沿法向作简谐振动,u=u0cosωt,试求出u0=1.0×

10-4m/s时,其在空气中和水中产生的声压。(已知空气的ρ=1.21kg/m3,c=340m/s,水的ρ=998kg/m3,c=1483m/s)

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求此处的声强I、质点振速U、

声能密度D和声源的声功率W各是多少?

7.两列频率相同、声压幅值相等的平面声波,在媒质中沿相反方向传播:p1=P A cos(ω

t-kx)、p2=P A cos(ωt+kx),试求两列声波形成的驻波声场的总声压及波腹和波节出现的位置。

8.已知两列声脉冲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50ms,人耳听觉上才可区别开这两个

声脉冲,试问人离开高墙至少多远才能分辨出自己讲话的回声?

9.计算平面声波由空气垂直入射于水面时反射声的大小及声强透射系数,如果以θ

i=30°斜入射时,试问折射角多大?在何种情况下会产生全反射,入射临界角θie是多少?(已知空气的ρ=1.21kg/m3,c=340m/s;水的ρ=998kg/m3,c=1483m/s) 10.噪声的声压分别为2.97Pa、0.332 Pa、0.07 Pa、2.7×10-5 Pa,问它们的声压级各

为多少分贝?

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 dB和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12.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在机器运转时测得声压级为87 dB,该机器停止运

转时的背景噪声为79 dB,求被测机器的噪声级。

13.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处测得声压级的平均值为85dB。①求其声功

率级和声功率;②求距声源10m远处的声压级。

14.一点声源在气温30℃、相对湿度70%的自由声场中辐射噪声,已知距声源20m

处,500Hz和4000Hz的声压级均为90 dB,求在100m和1000m两频率的声压级。

15.求偶极子声源在同样距离处θ=0°方向上的声压幅值与θ=30°、45°、60°方

向上的声压幅值之比分别为多少?

16.某噪声各倍频程频谱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计算响度的斯蒂文斯法,计算此噪声的

响度级。

17.某发电机房工人一个工作日暴露于A声级92dB噪声中4h,98dB噪声中24min,

其余时间均在噪声为75dB的环境中。试求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

18.为考核某车间内8h的等效A声级。8h中按等时间间隔测量车间内噪声的A计

权声级,共测试得到96个数据。经统计,A声级在85dB段(包括83~87dB)的共12次,在90 dB段(包括88~92 dB)的共12次,在95 dB段(包括93~97 dB)的共48次,在100dB段(包括98~102 dB)的共24次。试求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

19.某一工作人员环境暴露于噪声93 dB计3h,90 dB计4h,85 dB计1h,试求其噪

声暴露率,是否符合现有工厂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20.交通噪声引起人们的烦恼,决定于噪声的哪些因素?

21.某教室环境,如教师用正常声音讲课,要使离讲台6m距离能听清楚,则环境噪

声不能高于多少分贝?

22.甲地区白天的等效A声级为64 dB,夜间为45 dB;乙地区的白天等效A声级为

60 dB,夜间为50 dB,请问哪一地区的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更大?

23.某噪声的倍频程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试求该噪声的A计权声级及其NR数。

24、试述声级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5、(1)每一个倍频程带包括几个1/3倍频程带?

(2)如果每一个1/3倍频程带有相同的声能,则一个倍频程带的声压级比一个1/3倍频程带的声压级大多少分贝?

26、测量置于刚性地面上某机器的声功率级时,测点取在半球面上,球面半径为4m,若将半球面分成面积相等的8个单元,测得各个面元上的A声级为:

试求该机器的声功率级。

27、在空间某处测得环境背景噪声的倍频程声压级:

求其线性声压级和A计权声压级。

28、在铁路旁某处测得:当货车经过时,在2.5min内的平均声压级为72dB;客车通过时在1.5min内的平均声压级为68dB;无车通过时的环境噪声约为60dB;该处白天12h内共有65列火车通过,其中货车45列、客车20列,计算该地点白天的等效连续声级。

29、简述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

30、对属于规划区内的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建成后其周围环境噪声级将有显着增高,试问该工程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1、简述编写环境噪声影响专题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32、电声源余闲声源的声传播规律如何?写出其表达式。举例说明在环境噪声预测中,那些噪声源在什么条件下可视为点生源或线声源?

33、设一无限长单向行驶道路,交通高峰时段(8:00-9:00)车流量为1000辆/h,其中大型车占5%,其余为小型车,大型车辐射声级距离15m为80dB,小型车为70 dB,车速均为60km/h,预测点与道路中心线垂直距离为20m(单行道),其间无遮蔽物,地面为混凝土。试求预测点在该时段的交通噪声等级声效。

34、试述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和基本程序。

35、按发生的机理划分,噪声源分几类?比较机械噪声源和空气动力型噪声源的异同。

35、污染城市声环境的声源有几类?你所在的城市哪类是最主要的噪声源?如何控制?

36、某城市交通干道侧的第一排建筑物距道路边沿20m,也检测的建筑物无钱交通噪声62dB(1000Hz),若在建筑物和道路间种植20m宽的厚草地和灌木丛,建筑物前的噪声为多少?欲使达标,绿地需多宽?

37、设玻璃棉的密度为25kg/m3,玻璃的密度为2、5x103kg/m3,求玻璃棉的孔隙率。

38、在3mm厚的金属板上钻直径5mm的孔,板后空腔深20cm,今欲吸收频率为200Hz的噪声,试求三角形排列的孔间距。

39、穿孔板厚4mm,孔径8mm,穿孔按正方形排列,孔距20mm,穿孔板后留

有10cm厚的空气层,试求三角形排列的孔间距。

40、某车间内,设备噪声的特性在500Hz附近出现一峰值,现使用4mm厚的三

夹板做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空腔厚度允许有10cm,试设计结构的其他参数(穿孔按三角形排列)

41、某混响室容积为94.5m3,各壁面均为混凝土,总面积为127.5m2,试计算对于

250Hz声音的混响时间。设空气温度2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

42、某观众厅体积为2x104m3,室内总表面积为6.27x103m3,已知500Hz平均吸声

系数为0.232,演员声功率为340uμW,在舞台口处发声,求距声源39m处(观众席最后一排座位)的声压级。

43、某房间大小为6x7x3m3,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在1kHz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06、

0.07、0.07,若在天花板上安装一种1kHz吸声系数为0.8的吸声贴面天花板,求

该频带在吸声处理前后的混响时间及处理后的吸声降噪量。

44、某车间几何尺寸为25x10x4m3,室内中央有一无指向性声源,测得1000Hz

时室内混响时间2s,距声源10m的接收点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87dB,现拟采用吸声处理,使该噪声降为81dB,试问该车间1000Hz的混响时间应降为多少并计算室内应达到的平均吸声系数。

45、有一个房间大小为4x5x3m3,500Hz时地面吸声系数为0.02,墙面吸声系数

为0.05,平顶吸声系数为0.25,求总吸声量和平均吸声系数。

46、某车间地面中心处有一声源,已知500Hz的声功率级为90dB,该频率的房间

常数位50m2,求距声源10m处之声压级。

47、计算下列单层匀质构件的平均隔声量与临界吻合频率:(1)240mm厚的砖;(2)6mm厚的玻璃。

48、试计算以下构件的平均隔声量与临界吻合频率:(1)20cm厚的混凝土墙;(2)1mm厚的钢板。

49、某一隔声墙面积122m,其中门、窗所占的面积分别为22m,32m。设墙体、门、窗的隔声量分别为50、20和15dB,求该隔墙的平均隔声量。

50、某隔声间有一面积为202m的墙与噪声源相隔,该墙透射系数为-5

10,在该墙上开一面积为22m的门,其透视系数为-3

10,

10,并开一面积为32m的窗,透视系数也为-3求该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51、为隔离强噪声源,某车间用一道隔墙将车间分为两部分,墙上装一3mm厚的普通玻璃窗,面积占墙体的1/4,设墙体的隔声量为45dB,玻璃窗的隔声量为22dB,求该组合墙的隔声量。

52、某尺寸为4.4×4.5×4.63m的隔声罩,在2000Hz倍频率的插入损失为30dB,罩顶、底部和壁面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9、0.1和0.5,试求罩壳的平均隔声量。

53、要求某隔声罩在2000Hz时具有36dB的插入损失。罩壳材料在该频带的透射系数为0.0002,求隔声罩内壁所需的平均吸声系数。

54、某厂水泵房有6台大型水泵,车间内操作台处噪声为95dB,考虑到声场比较复杂,且需保护的人员不多,拟在操作台设置一组合式轻质隔声操作间。隔声间为水泥地面,面积为12.52m,吸声系数为0.02;五个壁面的总面积为36.22m,壁内表面吸声系数为0.5,设计倍频程平均隔声量为36dB;顶部设进排风消声器各一个,其截面积0.132m,吸声系数0.9,设计倍频程平均降噪量为34dB;固定式双层玻璃隔声窗面积为13.72m,吸声系数为0.09,设计倍频程平均隔声量为35.3dB;两扇隔声

门隔声量与隔声壁相同,不另计算隔声参数。试估算该隔声间的倍频程平均隔声量。

55、在某车间内设置一声屏障,设声源在屏障中心后1m,接受点在屏障中心前1.5m,已知屏障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2m和3m,假设声源可看作点声源,位于市内中央,距地面1m,1KHz时的声功率级为106dB,车间的房间常数为400,试求在有无隔声屏障时接收点处的声压级及屏障的插入损失。

56、一单管式消声器,有效通道为 200mm,用超细玻璃棉制成吸声衬里,其吸声系数如下表所列,消声器长度为1m,求消声量。

57、选用同一种吸声材料衬贴的消声管道,管道截面积20002

cm。当截面形状分别为圆形,正方形和1:5及2:3两种矩形时,试问哪种截面形状的声音衰减量大?哪种最小?两者相差多少?

58、一长1m外形直径为380mm的直管式阻性消声器,内壁吸声层采用厚为100mm,容重为20Kg/3

m的超细玻璃棉。试确定频率大于250Hz的消声量。

59、某风机的风量为21003m/h,进气口直径为200mm。风机开动时测得其噪声频谱,从63~8000Hz中心频率声压级依次为105,102,101,93,94,85,84dB。试设计一阻性消声器消除进气噪声,使之满足NR85标准的要求。

60、某声源排气噪声在125Hz有一峰值,排气管直径为100mm,长度为2m,试设计一单腔扩张式消声器,要求在125Hz上有13dB的消声量。

61、某风机的出风口噪声在200Hz处有一明显峰值,出风口管径为20cm,试设计一扩张式消声器与风机配用,要求在200Hz处有20dB的消声量。

62、某常温气流管,直径为100mm ,试设计一单腔共振消声器,要求在中心频率63Hz 的倍频带上有12dB 的消声量。

63、某城市施工工程使用350马力高速柴油发动机作动力,在排气口 45方向、距排气口1m 处测得单台柴油机排气噪声级高达110dB 以上,频谱呈明显低频性(以63Hz 和125Hz 为最高,分别达119.5dB 和117dB ),但在中、高频了也达到相当高的声级(84~103dB ),试设计一微穿孔板-扩张式复合消声器,在63~8000Hz 的频率范围内消声量达30dB 以上。

64、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恢复力-Kx,,阻力-bv 及外力0F cos ωt 的作用下作强迫振动,

试证其速度振幅0V 为:

65、质量为500Kg 的机器支承在劲度为k=900N/cm 的钢簧上,机器转速为3000r/min ,因转动不平衡而产生1000N 的干扰力,设系统的阻尼比ξ=0,试求传递到基础上的力的振幅值是多少?

66、试分析,为什么拖拉机的振动,空负荷时比有负荷时大?

67、有一台转速为800r/min 的机器安装在基板上,系统总重量为2000kg ,试设计钢弹簧隔振装置,要求在振动干扰频率附近降低振动级20dB ,设弹簧圈的直径为4cm ,钢的切变模量为8×510Kg/2cm ,允许扭转张力为4.3×cm kg /103.

68、一台风机安装在一厚钢板上,如果在钢板的下面垫4个钢弹簧,已知弹簧的静态压缩量为x=1 cm ,风机的转速为900r/min ,弹簧的阻尼很小略去不计,试求隔振比和传递效率。

69、有一台转速为1500r/min 的机器,在未做隔断处理前,测得基础上的力振级为80dB (指此频率),为使机器的力振级降低20dB ,问需要选取静态压缩量为多大的弹簧才能满足要求?设阻尼比为0=ξ。

70、一台风机连同机座总重量为8000N ,转速为1000r/min ,试设计一种隔振装置,

将风机的振动激励力减弱为原来的10%。

71、有一台自重600Kg的机器,转速为2000r/min,安装在1×2×0.13m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设钢筋混凝土的比重为2000Kg/3

m),选用6块带圆孔的橡胶作隔热垫块,试计算橡胶垫块的厚度和面积。

过程控制题库

题库 一填空 1、一般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对象>] 和[<自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2、一般过程控制系统中自动装置是由[<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控制阀〉]三个环节组成。 3、过程控制系统按设定植的形式不同分为定植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4、定植控制系统是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定植〉]恒定不变,工艺生产中要求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保持在一个标准 值上不变。 5、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6、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任务分为比例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 7、过程控制系统按自动化装置的不同分类分为[〈常规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8、过程控制系统按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9、过程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功能分为比值、[〈均匀〉]、分程和[〈选择性控制系统〉]。 10、表征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而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是[〈被控变量〉];受控制装置操纵,并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植 的物理量是[〈操纵变量〉]。 11、把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把把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没有影 响的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12、过程控制系统按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分为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 13、过程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系统[〈稳态时的控制精度〉],还取决于[〈瞬态时的工作状况〉]。 14、对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有三点,分别为[〈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15、过程控制系统是由6种基本典型环节组成,它们分别为一阶环节、[〈二阶环节〉]、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和 [〈纯滞后环节〉]。 16、被控对象的特性就是[〈被控对象〉]的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 17、过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就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环节[〈输出变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变量的拉氏变换之 比。 18、一阶环节微分方程为5dy/dt+y(t)=4x(t),则其传递函数为[<4/(5s+1)>];比例环节的微分方程为y(t)=Kx,(其传递 函数为t)[]。 19、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两种,它们是[<参数模型法>]和[<参数模型法>]。 20、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中,放大系数K是系统的[<静态参数>],时间常数T是系统的[<动态参数>]。 21、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中,[<放大系数K>]决定了系统在响应结束时的稳定性能,时间常数T取决于系统的输出 变量到达[<稳态值的63.2%>]所用的时间。 22、在过程控制仪表中控制器的放大系数是通过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来设置的,若用量程为50-100℃,输出信号为 4-20mA DC的电动温度变送器,并选用电动控制器的比例度δ=20%,则其控制器放大系数Kc=[<1.6(mA/℃)>]。 23、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最大偏差>]是反映系统在控制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设定植的程度,[<余差>] 是描述系统准确性的质量指标.。 24、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超调量>]是过渡过程曲线超出新稳定值的最大值,[<衰减比>]是表示衰减振 荡过程的衰减程度。 25、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大于0>]。 26、二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特征根实部为负、[〈微分方程的系数均大于0〉]和[〈衰减系数大于0〉]。 27、在过程控制仪表中常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 28、控制器的比例度越小,则放大系数[〈越大〉],比例控制作用就[〈越强〉]。 2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具有[〈比例作用〉]的控制器,被控变量最终会存在余差,具有[〈比例积分微分〉]的控制器既能 消除余差又具有超前性。 30、简单控制系统是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执行机构〉]。 31、在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有2种方法,分别为[〈直接参数法〉]、[〈间接参数法〉]。

自动控制系统试题库(改)

一、填空题 1、直流调速的种类有:改变电枢电压、电枢串电阻、弱磁调速。 2、实现无静差调速,则需要在控制电路中包含有积分环节。 3、比例调节器的输出量完全取决输入量。 4、多环控制系统的校正步骤为:先校正环。校正好后,并通过适当的等效变换、简化处理,再校正环。 5、典型Ⅰ型系统中,若以快速性为主,则宜取ζ= ,若以稳定性为主,则宜取ζ= 。 6、α=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存在的是环流。 7、两组晶闸管装置组成的可逆线路有两种接线方式为和。 8、直流电动机有两个独立的电路:电枢回路与励磁回路。 9、积分环节的输出量取决于积分环节的大小。 10、比例—积分调节器兼顾了系统的快速性和实现无静差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11、根据转速方向和它与电磁转矩间的关系,可分成四种工作状态:正向运行、正向制动、反向运行、反向制动。 1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一般采用调节器,实行联接。 13、采用比例调节器的调速系统,依靠系统的与的偏差进行工作,是一种有静差的调速系统。 14、自动调速指的是:由转速负反馈自动调节转速。 15、最大超调量是输出量与稳态值的最大偏差与稳态值之比。 17、有静差调速系统,其自动调节作用只能尽量减少系统的静差,而不能完全消除静差。 18、积分环节的输出量,取决于输入量对时间的累积过程。 19、反向运行的情况与正向运行相类似,只是由反组取代了正组。电压、电流、转矩与正向运行相反。 20、反馈控制的一般规律是:要想维持某一被控量不变或少受内部和外部干扰的影响,

只要引入该量的__反馈量__与__给定量__进行比较,用它们的___偏差__进行控制,组成__________即可。 21.直流电动机调压可获得调速,直流电动机调励磁可获得调速。 22.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定时,控制电压Uct的大小取决于。23.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突减负载后又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此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U d较之负载变化前是(增加、减少、不变)。 24.在单极式可逆PWM变换器中,随着负载的减小,电流将(连续还是 断续),方向将(来回改变还是不变)。 25、若要实现无静差调速,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6、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的调磁调速部分是_______________的闭环结构。 27、非独立控制励磁的调速系统调磁调速双闭环结构中,电动势环为,励磁电流环为。 28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有限的,一般不能直接驱动较大负载电流必须外加 29要满足系统的稳态精度的要求又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还要自有一定的裕量,必须设计合适的,使其达到期的性能指标. 30 在典型Ⅰ型系统中,当ζ=,此时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为。 二、判断题 1、在晶闸管调压调速电路的控制方法中,相位控制由于导通波形是工频正弦波一周期的一部分,低速时转速脉动较大。() 2、在晶闸管调压调速电路的控制方法中,通断控制由于采用了“零”触发的控制方法,几乎不产生谐波污染。( ) 3、静止可控整流器在控制作用的快速性方面是微秒级的,而变流机组是秒级的。() 4、电流转速双闭环调速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转速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48学时)有答案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48学时) 1.开环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 (A )偏差;给定量 (B )给定量;偏差 (C )给定量;扰动 (D )扰动;给定量 ( B ) 2.自动控制系统的 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A )稳定性 (B )动态特性 (C )稳态特性 (D )精确度 ( A ) 3.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22 )()(5)(dt t r d t 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D ) 4.系统的微分方程为)()(8)(6)(3)(2233t r t c dt t dc dt t c d dt t c d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B ) 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dc t dr t t c t r t dt dt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C ) 6.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os 5c t r t t ω=+,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D ) 7.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ττd r dt t dr t r t c t ?∞-++=)(5)(6 )(3)(,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B ) 8.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9.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 2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A )t t e e 2,-- (B )t t te e --, (C )t e t sin - (D )t t te e 2,-- ( ) 10.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 2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过程控制试题及答案

三:简答题 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正反方向判断气开气关,如何选择? P84 答:所谓起开式,是指当气体的压力信号增大时,阀门开大;气关式则相反,压力增大时,阀门关小。气动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工艺生产的安全来考虑的。详见例题3-5 气开气关调节阀的选择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和工艺要求考虑的,当信号压力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如阀门处于开的位置时危害性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 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 P133 答:所谓作用方向,就是指输入作用后,输出的变化方向。当输入增加时,输出也增加,则成该环节为“正环节”,反之,当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则称“反作用”。具体步骤 (1),判断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那个方向,主要由工艺机理确定。 (2)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由安全工艺条件决定。 (3)确定广义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 (4)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 4.串级系统方框图 P176及特点是什么? 答:特点(1)减小了被控对象的等效时间常数;(2)提高了系统工作频率;(3)对负载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5.前馈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控制作用发生时间方面:反馈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作用的发生,是一种“不及时”的控制;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

过程控制题库全

填空 1 前馈控制一般有四种结构形式,分别为:(),(),(),()。 2 工业上PID控制器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 (1)Smith预估补偿控制对给定值的跟随效果比对干扰量的抑制效果要好() (2) 在PID控制中,若系统震荡剧烈,则应加大积分信号() (3)在PID控制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则应加大比例信号() (4)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控制作用的强弱() (5)增量型PID算式仅仅是计算方法上的改进,并没有改变位置型PID算式的本质() )(6)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可以看成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7)在模糊控制中,隶属度函数值一般不会大于1 (??在解耦控制中,若矩阵的元素越接近1,表示相关通道受 耦合的影响越小()(8) )((9)在选择性控制中,总有一个控制器(调节器)处于开环状态 )((10) 分程控制本质上是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 )((10) 均匀控制结构上与单回路控制系统完全相同 K?s?e?(s)G) )自衡的非振荡过程传递函数一般可写为:11 ( ()?1s(Ts?) )不论前馈还是反馈控制系统(12扰动滞后都不会影响控制系统的品质( f) (13)任何串级控制系统副对象的动态滞后总是比整个对象的动态滞后大( ) 14()前馈控制系统属于开环控制系统( ?) 为负值,表示严重关联(15)在解耦控制中,相对增益( ) 的控制方式中没有计算机控制( (16)实验室控制AE2000A) 中,JX-300的所有卡件均为热插拔卡件( (17)在实验室DCS) 18)鲁棒控制是基于含有不确定性的非精确数学模型来设计系统控制器。( () 19)鲁棒控制中,小增益定理给出了多变量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20)微分作用在高频下有大的振幅比,所以存在高频噪声的地方可以采用微分( (21) 均匀控制的控制器参数整定目标和方法与单回路控制系统完全相同()(22) 在PID )控制中,若系统的超调量过大,则可以通过减小比例系数的大小修正()(23)在PID控制中,通过加入积分控制实现系统的无静差控制(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控制作用的强弱((24))在控制系统中,扰动通道滞后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扰动作用的强弱()(25)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回路可以看成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26 )(Smith)(27 预估补偿控制效果的好坏依赖于系统的数学模型的精度() Smith)内模控制本质上时一种特殊的(28)预估补偿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习题题目和答案

习题解答(供参考) 习题二 2.2 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000~100min r ,要求静差率s=2%,那么系统允许的静差转速降是多少? 解:10000.02(100.98) 2.04(1)n n s n rpm D s ?==??=- 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为2.04rpm 。 2.3 某一调速系统,在额定负载下,最高转速特性为0max 1500min n r =,最低转速特性为 0min 150min n r =,带额定负载时的速度降落15min N n r ?=,且在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 不变,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解:1)调速范围 max min D n n =(均指额定负载情况下) max 0max 1500151485N n n n =-?=-= min 0min 15015135N n n n =-?=-= max min 148513511D n n === 2) 静差率 01515010%N s n n =?==

2.4 直流电动机为P N =74kW,UN=220V ,I N =378A ,n N =1430r/min ,Ra=0.023Ω。相控整流器内阻Rrec=0.022Ω。采用降压调速。当生产机械要求s=20%时,求系统的调速范围。如果s=30%时,则系统的调速范围又为多少?? 解:()(2203780.023)14300.1478N N a N Ce U I R n V rpm =-=-?= 378(0.0230.022)0.1478115N n I R rpm ?==?+= [(1)]14300.2[115(10.2)] 3.1N D n S n s =?-=??-= [(1)]14300.3[115(10.3)] 5.33N D n S n s =?-=??-= 2.5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采用V-M 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60,220,305,1000min N N N N P kW U V I A n r ====,主电路总电阻R=0.18Ω,Ce=0.2V ?min/r,求: (1)当电流连续时,在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为多少? (2)开环系统机械特性连续段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N S 多少? (3)若要满足D=20,s ≤5%的要求,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又为多少? 解:(1)3050.180.2274.5/min N N n I R Ce r ?=?=?= (2) 0274.5274.5)21.5%N N S n n =?=+= (3) [(1)]10000.05[200.95] 2.63/min N n n S D s r ?=-=??=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

一:填空题 28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 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 8.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 15. 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二:名词解释 20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积分饱和: 在积分控制范围内,积分控制输出与偏差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当控制输出达到一定限制后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降,这就是积分饱和现象。 3.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4.比例控制系统: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称为比例控制系统。 5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 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7.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8.阀位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控制系统。 9.集散控制系统:是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10.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 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2.正反方向判断气开气关,如何选择? P84 答:所谓起开式,是指当气体的压力信号增大时,阀门开大;气关式则相反,压力增大时,阀门关小。气动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工艺生产的安全来考虑的。详见例题3-5 气开气关调节阀的选择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和工艺要求考虑的,当信号压力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如阀门处于开的位置时危害性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 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 P133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一) 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5分) 2、什么是机理分析法建模? 该方法有何特点? (5分) 3、何谓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对数流量特性有何特点?(5分) 4、何谓单回路系统?说明组成单回路系统各部分的作用。(10分) 5、选择调节器控制规律的依据是什么? 若已知过程的数学模型,怎样来选择PID控制规 律? (10分) 6、什么叫比值控制系统? 常用比值控制方案有哪些? 并比较其优缺点。(10分) 7、试推导单容过程数学模型(输入量为q1,被控量为h1)。(15分) 8、某生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热物料温度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故设计下图所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试画出其框图,并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和调节器的正、反作用。(20分) 加热炉 9、对于下图所示的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20分)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一)答案 1、答案 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的。 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 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行工作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工作,扰动是控制的依据。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控制的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针对主要扰动及时迅速地克服其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对于其余次要扰动,则利用反馈控制予以克服,使控制系统在稳态时能准确地使被控量控制在给定值上。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 程序控制系统:它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的。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系统被控量按工艺要求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3) 随动控制系统:它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克服一切扰动,使被控量快速跟随给定值而变化。 2、答案 机理建模: 是根据过程的内部机理(运动规律),运用一些已知的定律、原理,如生物学定律、化学动力学原理、物料平衡方程、能量平衡方程、传热传质原理等,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特点: 机理分析法建模的最大特点是当生产设备还处于设计阶段就能建立其数学模型。由于该模型的参数直接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参数有关,因此对新设备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不允许进行试验的场合,该方法是唯一可取的。机理分析法建模主要是基于分析过程的结构及其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要求建模者应有相应学科的知识。通常此法只能用于简单过程的建模。对于较复杂的实际生产过程来说,机理建模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实际过程的机理并非完全了解,同时过程的某些因素如受热面的积垢、催化剂的老化等可能在不断变化,难以精确描述。另外,一般来说机理建模得到的模型还需通过试验验证。 3、答案 流通能力C表示执行器的容量,其定义为:调节阀全开,阀前后压差为0.1MPa,流体密度为1g/cm3时,每小时流过阀门的流体流量(体积(m3)或质量(kg))。 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自动控制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 1. 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的输出为( A ) A、零; B、大于零的定值 C、小于零的定值; D、保持原先的值不变 1、无静差单闭环调速系统,稳态时,转速的给定值与反馈值相同,此时调节器的输出( D )。 A、为0 B、正向逐渐增大 C、负向逐渐增大 D、保持恒定终值不变 1、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B、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C、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D、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3. 无静差调速系统的PI调节器中P部份的作用是( D ) A、消除稳态误差; B、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也不能加快动态响应 C、既消除稳态误差又加快动态响应; D、加快动态响应 4.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 B ) A.PID B.PI C.P D.PD 4、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定运行时,控制电压Uct的大小取决于( C )。 A、Idl B、n C、n和Idl D、α和β 4.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在恒流升速阶段时,两个调节器的状态是( A ) A. ASR饱和、ACR不饱和 B. ACR饱和、ASR不饱和 C. ASR和ACR都饱和 D. ACR和ASR都不饱和 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 A、转速调节阶段 B、电流上升阶段 C、恒流升速阶段 D、电流下降阶段 4、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 A、饱和非线性控制 B、转速超调 C、准时间最优控制 D、饱和线性控制 4、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起动时,转速调节器处于 B 。 A、调节状态 B、饱和状态 C、截止状态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 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 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 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过程控制试题库

过程控制期末试题库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3小题,10个填空,每空1分) 1.一般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被控对象)、(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 3.在PID调节器中,调节器的Kc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Ti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Td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 4.常见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下列几种典型形式:(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定值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 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 2)随动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变化量);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及时跟踪设定值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6.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特性,容许(副)回路内各环节的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品质。 7.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5小题,每题2分) 1.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 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 B.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τ0. 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 2.定值调节是一种能对(A )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 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 B.被调量的变化 C.干扰量的变化 D. 设定值的变化 3.定值调节系统是(X)环调节,前馈系统是(X)环调节( B )。

自动控制系统练习题

1.我们通常按照控制系统是否设有反馈环节来进行分类:设有反馈环节的,称为闭环控制系统;不设有反馈环节的,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可以自动进行补偿,这是闭环控制的一个突出的优点。 3.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量变化的规律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4.恒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5.恒值控制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类自动控制系统,如自动调速系统、恒温控制系统、恒张力控制系统等。 6.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通常是指系统的稳定性、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7.对任何自动控制系统,首要的条件便是系统能稳定正常运行。 8.系统稳态误差的大小反映了系统的稳态精度,它表明了系统的准确程度。若稳态误差等于0,则系统称为无静差系统;若稳态误差不等于0,则称为有静差系统。 9.我们通常把系统的输出量进入并一直保持在某个允许的足够小的误差范围(称为误差带)内,即认为系统已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10.动态性能指标通常用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振荡次数来衡量。 11.最大超调量和振荡次数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能,调整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快速性,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准确度。一般说来,我们总是希望最大超调量小一点,振荡次数少一点,调整时间短一些,稳态误差小一点。总之,希望系统能达到稳、快、准。 12.书15页1-5判断下列系统属于哪一类系统?电饭煲、空调机、燃气热水器、仿形加工机床、母子钟系统、自动跟踪雷达、家用交流稳压器、数控加工中心、啤酒生产自动线。 13.常用的转速检测元件有直流测速发电机、交流测速发电机、光电传感器、增量编码盘等。 14.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通常称它为电枢。 15.直流电动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换向器和电刷。 16.直流电动机的转速n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枢电压Ua. 17.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转矩很大,这也是直流电动机的一大优点(起动时还要注意起动电流不可过大)。 18.直流电动机不允许直接起动。通常采取的办法是降低加在电枢两端的电压,或在电枢回路中串接附加起动电阻。 19.直流调速系统中调速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改变电枢电压Ua来改变转速。 20.对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是高性能调速的主要方式。 21.晶闸管电路有许多保护环节,其中主要是过电压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22.单相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可以采用两只反并联的普通晶闸管(也可采用一只双向晶闸管)与负载电阻串联构成主电路。 23.双极晶体管(BJT)有空穴和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是全控型器件。 2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特性兼有MOSFET和BJT的优点。 25.以下()是半控型器件。晶闸管二极管双极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26.在经典控制理论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为时域分析法、频率特性法、根轨迹法。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按偏差控制的系统。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介绍一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 一、按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分类 在数学上通常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按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可将系统分成两类: 1.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是线性微分方程。如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称为定常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相反,如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时间t的函数,则称为变系数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较容易处理。 2.非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系统一般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处理比较困难,至今尚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 严格地说,在实践中,理想的线性系统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对于所研究的问题,非线性的影响不很严重时,则可近似地看成线性系统。同样,实际上理想的定常系统也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系数变化比较缓慢,也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性定常系统。 二、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类 1.连续系统系统中传递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则称为连续系统。 2.采样系统系统中至少有一处,传递的信号是时间的离散信号,则称为采样系统,或离散系统。 三、按控制信号r(t)的变化规律分类 1.镇定系统() r t为恒值的系统称为镇定系统(图1-2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2.程序控制系统() r t为事先给定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图1-11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3.随动系统() r t为事先未知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随动系统,或跟踪系统,如图1-7所示的位置随动系统及函数记录仪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理论 (A/B 卷 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 (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 阻尼比=ξ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 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

@~@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自动控制?(填空) 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受控对象,是被控量等于给定值或按给定信号的变化规律去变化的过程。 2.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常用控制方式是什么?(填空)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3.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 开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 特点:开环控制实施起来简单,但抗扰动能力较差,控制精度也不高。 闭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既有被控量对被控过程的影响。 主要特点:抗扰动能力强,控制精度高,但存在能否正常工作,即稳定与否的问题。 掌握典型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各自的优缺点? (分析题:对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能够参照下图画出其闭环控制方框图。) 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各自的定义?(填空或判断) (1)、稳定性:系统受到外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 (2)、快速性:通过动态过程时间长短来表征的 e来表征的 (3)、准确性:有输入给定值与输入响应的终值之间的差值 ss 第二章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什么?(填空)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频率特性 2.了解微分方程的建立? (1)、确定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入变量 (2)、建立初始微分方程组。即根据各环节所遵循的基本物理规律,分别列写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建立微分方程组 (3)、消除中间变量,将式子标准化。将与输入量有关的项写在方程式等号的右边,与输出量有关的项写在等号的左边 3.传递函数定义和性质?认真理解。(填空或选择)

过程控制系统模拟试题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 一、填空题(20') 1、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对象和测量变送装置等环节构成。 2、对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有三点,分别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3、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和电动调节阀三大类。 4、扰动通道静态放大系数越大,则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大。控制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越大,表示控制作用越灵敏,克服扰动能力越强。 5、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一般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一般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6、常用的解耦控制设计方法有前馈补偿解耦、反馈解耦法、对角解耦法、单位阵解耦法。 二、单项选择题(10') 1、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C )是衡量系统快速性的质量指标。 A)最大偏差B)衰减比C)振荡周期D)余差 2、下列叙述中不是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的是( C ) A.结构上由两个闭环组成B.对二次扰动有很明显的克服作用C.系统中有两个调节阀D.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3、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二次扰动来源于它的(B)

A)主回路B)副回路C)主副回路都有D)不能确定 4、下面前馈控制系统中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D) A)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 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 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 5、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 A )特性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 B、等百分比特性 C、线性 D、抛物线特性 三、判断题(10') 1、串级控制系统中应使主要和更多的干扰落入副回路。(√) 2、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3、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4、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5、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以“先调”、“快调”、“粗调”克服干扰。(×)答案: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以“慢调”、“细调”作用,使主参数稳定在设定值上,副调节器则以“先调”、“快调”、“粗调”克服干扰。 6、测量滞后一般由测量元件特性引起,克服测量滞后的办法是在调节规律中增加积分环节。(×) 答案:微分作用能起到超前调节的作用,因此能克服纯滞后;积分作用能克服余差。

过程控制试题库

过程控制试题库. 《过程控制》试题库 第1-2章试题 单选题 1.生产过程中引起被控量偏离其给定值的各种

因素称为()。答案 B A.被控量 B.扰动 C.控制量 D.给定值 当被控量受到扰动偏离给定值后,使被控量恢 2. 复为给定值所需改变的物理量称为 ()。答案 C A.被控量 B.扰动 C.控制量 D.给定值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给定值进行分类,可以分

成:3. ()、程序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B .闭环控制系统A .定值控制系统B C.开环控制系统D.简单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 统按照给定值进行分类,可以分成:4. 定值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B A.闭环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B C.开环控制系统D.简单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给定值进行分类,可以分 5.成:定值 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和()。B .闭环控制系统A. B.随动控制系统 C.开环控制系统 D.简单控制系统 6.给定值在系统工作过程中保持不变,从而使被控量保持恒定,这样的系统称为 ()。D

A .开环控制系统 B .程序控制系统 C .随动控制系统 定值控制系统 .D 控制系统的给定值是时间的确定函数,这样的7.系统称为( )。 B A .开环控制系统 B .程序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 C 定值控制系统 D . 控制系统的给定值按事先不确定的随机因素8.改变,这样的系统称为( )。C .开环控制系统A .程序控制系统B .随动控制系统C 定值控制系统 .D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成:9.( )、开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B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C D.随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成:10.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A A.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B. C.复合控制系统 D.随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成:11.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C A.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B .复合控制系统C .随动控制系统D()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1(s)+G2(s)(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n ω 阻尼比=ξ ,0.7072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220s s ++=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105 0.20.5s s s s +++。 6、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为(1) (1)K s s Ts τ++。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1 ()[()()]p u t K e t e t dt T =+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1 [1] p K Ts +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 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