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空荧光显示屏VFD驱动原理

真空荧光显示屏VFD驱动原理

真空荧光显示屏VFD驱动原理
真空荧光显示屏VFD驱动原理

真空荧光显示屏VFD驱动原理

一、什么是VFD

真空荧光显示屏(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是从真空电子管发展而来的显示器件,由发射电子的阴极(直热式,统称灯丝)、加速控制电子流的栅极、玻璃基板上印上电极和荧光粉的阳极及栅网和玻盖构成。它利用电子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光,是一种自身发光显示器件。由于它可以做多色彩显示,亮度高,又可以用低电压来驱动,易与集成电路配套,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及汽车等各种领域中。

VFD根据结构一般可分为2极管和3极管两种;根据显示内容可分为:数字显示、字符显示、图案显示、点阵显示;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静态驱动(直流)和动态驱动(脉冲)。

二、VF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VFD种类繁多,以其中最被广泛应用的3极管构造为例说明其基本构造与原理。

图1是VFD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2为剖面图,其构造以玻盖和基板形成一真空容器,在真空容器内以阴极CATHODE(灯丝FILAMENT)、栅极GRID及阳极ANODE为基本电极,还有一些其它的零件(如消气剂等)。

图1.VFD的分解斜视图

图2.VFD的剖面图

图3.VFD的基本工作原理

灯丝是在不妨碍显示的极细钨丝蕊线上,涂覆上钡(Ba)、锶(Sr)、钙(Ca)的氧化物(三元碳酸盐),再以适当的张力安装在灯丝支架(固定端)与弹簧支架(可动端)之间,在两端加上规定的灯丝电压,使阴极温度达到6000C 左右而放射热电子。

栅极也是在不妨碍显示的原则下,将不锈钢等的薄板予以光刻蚀(PHOTO-ETHING)后成型的金属网格(MESH),在其上加上正电压,可加速并扩散自灯丝所放射出来的电子,将之导向阳极;相反地,如果加上负电压,则能拦阻游向阳极的电子,使阳极消光。

阳极是指在形成大致显示图案的石墨等导体上,依显示图案的形状印刷荧光粉,於其上加上正电压后,因前述栅极的作用而加速,扩散的电子将会互相冲击而激发荧光粉,使之发光。图3即表示其基本工作原理。发光色为绿色(峰值波长505nm),低工作电压的氧化锌:锌(ZnO:Zn)荧光粉则是目前最被广为使用的荧光粉。

另外,通过改变荧光粉种类,可以获得自红橙色到蓝色的各种不同颜色。

除了以上3种基本电极之外,如图2所示,在玻璃盖内表面形成透明导电膜(NESA),并且接上灯丝电位或正电位,形成静电屏蔽层可以防止因外部的静电影响而降低显示品质。

图1的消气剂(GETTER)是维持真空的重要零件。在排气工程的最后阶段,可利用高频产生的涡流损耗对消气剂加热,在玻璃盖的内表面形成钡的蒸发膜,可用来进一步吸收管内的残留气体(GAS)。

三、灯丝及驱动方法

3.1.灯丝

灯丝电压与灯丝电流的关系如图4所示。图5则是灯丝电压与栅极及阳极电流的关系。其与亮度的关系则如图6所示。在此例中,灯丝电压标准值是3.0Vac,灯丝电压值的设定,对保证显示品质及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灯丝电压过高,电流或亮度并不随之增加,反而因阴极温度上升,而加速钨丝蕊线上氧化物的蒸发,同时也会污染荧光粉表面,使发光效率及亮度提早下降,而缩短寿命。相反,如果灯丝电压过低,因阴极温度下降,便无法获得充分而稳定的热电子发射,致使显示品质劣化或灯丝电压变动而使亮度不稳定。其次,灯丝长时间在低的电压条件下使用,会引起可靠性下降,必须特别留意。

因此,重要的是灯丝电压设定应在标准值±10%的范围内使用。

在实际使用中,绝对不可只着重在图6的特性而用调整灯丝电压来调整亮度。

图4.灯丝电压与灯丝电流(Ef-If)特性

图5.灯丝电压与阳极栅极电流(Ef-Ib,Ic)特性

图6.灯丝电压与亮度(Ef-L)特性

3.2.灯丝电源

为了让阴极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值,以获得良好的热电子发射,需要对灯丝通电加热,灯丝电压(Ef)的施加方法有以下几种,但为达到规定的阴极温度,所施加的灯丝电压的有效值,必须与规格中心值一致。

3.2.1交流驱动

交流灯丝电压的基本连接图如图7及图9所示,其各自的电位关系则如图8及图10所示。图7是与灯丝的单侧(该图的左侧)接地,图9是与灯丝变压器的中心抽头接地,图7的例子中,灯丝的接地侧,阳极端所加的电压相当于Eb,栅极端所加的电压相当于Ec,另一侧的阳极、栅极电压则在{(Eb、Ec)-√2Ef}与{(Eb、Ec)+√2Ef}间变动,通常能得到均匀的亮度。而在图9的例子中,灯丝电位的振幅较小,可降低对截止偏压(CUT-OFF BIAS VOLTAGE)的要求,因此推荐尽可能使用中心抽头的方式。其次,如选用有中心抽头的脉冲变压器的DC-DC 变换器(CONVERTER)时,要注意不能有极端的直流成分、可闻频率成分或尖峰脉冲(SPIKE),而且有效值要与标准值一致,振荡频率则建议在30KHz以上。

3.2.2直流驱动

灯丝电压加上直流电压时的基本连接图如图11,其电位关系则如图12所示。由于灯丝加热电压在灯丝上有一个电位分布,存在左高右低梯度。亮度近似与电位差的二分之五次幂成比例,也就同样会产生右高左低的现象。为了获得均匀的亮度,必须对荧光显示屏的栅极和灯丝间的实际距离进行设计补偿。在使用中,灯丝工作电压必须按照规定的正负极性连接,否则,亮度差异反而会更大。

签于设计补偿的范围是有限的,直流灯丝的构造设计,一般只限于灯丝较短的荧光显示屏。

3.2.3脉冲驱动

以上是一般灯丝电压的施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如汽车、户外用便携式仪表),还可采是用DC-AC变换电路获得脉冲电压给灯丝提供电源。但为了使有效值与标准电压保持一致,必须对工作周期进行调整。另外要谨慎设定电路振荡频率,避免因机械性共振或电磁波的干扰而发生杂音,可以在暗室内将已加上标准直流电压灯丝与热红色做比较,以确认有效电压的施加是否正确。

四、栅极与阳极

4.1. 栅极与阳极

栅极和阳极的内部电极连接与导线的引出因驱动方式而异,在此先做简单的说

明。

图13和图14所示是动态驱动方式和静态驱动方式荧光显示屏的基本电极连接图。图13可以清楚看到动态驱动是每个栅极各自独立引出,阳极则是每个栅极所对应的笔划共同连接、共同引出,因此即使位数多,阳极引出脚也无须随之增加。在多位数显示时,一边对各栅极加上栅极扫描电压(Gird-scan),同时也适时地对选择各阳极施加ON(正)或OFF(负)的脉冲电压,以快到肉眼无法觉察其间断的扫描速度,进行分时的动态驱动。

另一方面,静态驱动用则如图14所示,栅极是电气性的单独引出,与位数多少无关,阳极则是除了同时显示的笔段以外,应分别单独引出。一般而言,栅极可始终施加直流正电压,而阳极则根据显示要求分别加上直流正或负电压,以显示指定的笔段。

如上所述,驱动方式不同电极连接及施加电压波形也不一样,但在正常显示下,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对阳极与栅极施加上正电压,以下即就其特性做说明。

4.2.栅极与阳极的特性

图15及图16是阳极与栅极电压对电流特性图,图17及图18则是亮度特性图。工作时间阳极及栅极几乎使用同一电压,故阳极、栅极的电流特性可参照2极管的特性。简而言之,阳极电流ib的计算式如下:

ib=(G?en)/(1+K)……(1)表示

G:电子管电导系数(PERVEANCE)(依据电极间尺寸所决定的系数)

e:阳极(栅极)电压

n:≈1.7

K:电流分配率(ic/ib)

而阳极、栅极电压与亮度的关系则为阳极的消耗功率乘以发光效率η及占空比(Du)之积,亮度L的计算式如下:

L=η?e?G?en?Du/(1+K)=A?en+1?Du……(2)(A:常数)

如前所述n值约为1.7左右,如果Du值固定,则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荧光显示屏的亮度将与阳极、栅极电压呈2.7次方的关系(参照图17,18)

如图所示,阳极、栅极的电流与阳极、栅极电压的1.7次方、亮度的2.7 次方呈正

比。同样地,阳极及栅极的损耗功率比例也约是为2.7次方倍,所以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让栅极过载引起热变形,甚至与其它电极短路,或是因阳极温度上升过骤而导致特性恶化。另外考虑到灯丝热电子发射能力的限制,阳栅极电压不能超过规定的最大值。

4.3.阳极、栅极电压的设定

阳极与栅极电压是决定亮度的重要因素,在设定时要考虑到使用环境的亮度、滤色板的色调、透过率及显示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为获得一定的亮度,静态驱动的阳极、栅极可通过改变电压对亮度进行调整。而动态驱动除阳极、栅极电压外,占空比(Du)也会影响亮度,可根据Du-eb、ec工作领域特性(如图19所示)来设定工作条件。

4.4.截止(CUT-OFF)特性

如前所述,在阳极、栅极上相对灯丝电位加上正电压,笔段(SEGMENT)就会被点亮。若要完全消除显示,必须使阳极或栅极的任何一方相对灯丝为零电位或更负的电位。消除显示的电压称为截止电压,为了完全消除漏光,必须施加截止偏压。截止方法有两个:一为施加阳极截止电压消除漏光;一为施加栅极截止电压消除漏光。前者以静态驱动为主、后者以动态驱动为主,由于存在荧光粉发光的临界值,若灯丝电压不是特别高,则阳极截止电压可以是零伏特(0V)或相当小的负

电压。相对地,栅极截止电压因灯丝所放射的热电子的最初速度或灯丝的标准电压、灯丝本身的电位倾斜等原因,比阳极截止电压更大,必须加上比灯丝电位低数伏特左右的偏压。而前图7~图10已显示出,灯丝单端接地的方式所需的截止偏压,比灯丝变压器中心抽头接地方式更大。

4.5.透明导电膜

荧光显示屏若在结构上无屏蔽,会受外部静电场的影响,干扰电子束的走向,致发光状态不稳定。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通常在玻璃盖的内表面涂覆形成一层透明导电膜(GTO),在其上加上一定的电位,使成为一电气性的防护层(SHIELD),免于受到外界的干扰。

4.6.特别说明

在叙述中,我们使用了正电位(正电压)和负电位(负电压)的术语,其正负是指对于灯丝为参照点的相对值。在使用荧光显示屏的电路中,荧光显示屏正常工作电路的设置参照点是灯丝,与总体电路的参照地电位没有直接的关系。通常只要正确保持荧光显示屏电极间的相对电位,就能保证它的正常工作。

五、荧光粉的特性

5.1.荧光粉的发光频谱

图21为目前可供使用的多种荧光粉发光频谱,从短波长的蓝色开始至长波长的红橙色止,有多种荧光粉可供选择。通常用得最多的是低电压高亮度的绿色荧光粉,其它彩色荧光粉可同时并用。

5.2.荧光粉的温度特性

荧光粉的发光效率一般与使用温度成反比,周围温度高、其相对亮度就下降。图22所示即是各种荧光粉以室温(25℃)为基准的相对亮度的变化

六、基本驱动电路

6.1.静态驱动

图23是静态驱动(static)的基本电路。

灯丝电路施加与图9,10相同的交流电压,灯丝变压器为中心抽头接地,可不施加截止电压。但是如灯丝电压较高,或因条件限制而不能采用中心抽头而必须自灯丝的一侧取出阴极电流时,就必须加上截止偏压(如图24所示),否则将产生漏光现象。

栅极在此为控制电极,以脉冲电压进行截波(CHOPPING),并根据占空比(Du)调整亮度;除了静止显示的情况以外,一般都始终施加直流正电压,成为加速电极,使其正常工作。

阳极必须将所有笔段分别与周围电路连接(除了部份可共同连接的笔段以外),但是在位数多、或阳极(笔段)数多的情况下采用静态驱动并不合适,因其电路布线复杂,元器件数也相应增多。而在位数少、或因动态驱动有高频噪声干扰的问题、及因车用电源成本的考虑,而要求低电压下获得高亮度时,静态驱动是最适当的驱动方式。

6.2.动态驱动

图24是动态驱动的基本电路与电位关系,图25是栅极(位数)与阳极(笔段)上脉冲信号的时序。在每个分离出来的栅极上,顺序施加配合图25的位数信号的脉冲电压,在阳极上则施加配合栅极扫描信号的脉冲电压(图25下方以“1234”所示的4位数)。

灯丝采用一般的交流电压,并利用灯丝变压器的中心抽头上的稳压二极管(ZENER DIODE)所获得的截止偏压,以消除漏光。如果阳极、栅极电流汇合的阴极电流的取出点不在灯丝变压器的中心抽头,而在灯丝的单侧,则截止电压就必须更大,其原因自图7~图10可明白看出。

在关闭脉冲信号时,为加快振荡衰减,在输出线与栅极之间必须加上下拉电阻(PULL DOWN)。而在已施加电压(ON)的状态下,下拉电阻则是一种与显示屏并联的负载,会消耗无效电力,因此取值不能太小,反之,如果取值太大,容易产生振荡,或因尖峰电压(SPIKE NOISE)而有漏光的现象,通常以数10K?(欧姆)左右最为合适。一般市面上的驱动用CPU或驱动器都掩膜有下拉电阻(ACTIVE PULL-DOWN)。

图24即为CPU掩膜下拉电阻的例子。

另一方面,图25中以tb来表示消隐时间(BLANKING)。一般情况下,扫描信号的脉冲不可能是标准的矩形方波,这种扫描脉冲存在着上升和下降沿延迟时间,如果脉冲之间没有消隐时间,就会产生信号的部分重叠,而产生错误的显示或漏光。在设计应用电路扫描信号时,每位之间应设置大约10~20μs的消隐时间,若消隐时间过长,则扫描占空比减小,导致亮度减低。

其次,为了避免因肉眼的视觉残留造成闪烁的现象,脉冲的周期T必须设定在20ms以下,特别在观察者移动时,更易产生闪烁的现象,所以最好能在10ms 以下。

此外,如果灯丝电源的频率接近栅极、阳极驱动频率时,由于相互的电位关系,频率差将导致亮度闪烁的现象。

另一方面,当栅极、阳极的驱动频率与灯丝的固有振动频率相等或接近整数倍时,灯丝因外力而振动时,因电极间尺寸的细微变化,及栅极、阳极驱动信号的相

互作用,形成闪烁的现象。因此,在选择灯丝电源频率及亮度调整时,要作周全的

考虑。

根据上述理由,栅极扫描的速度愈快亮度均匀性愈佳,最好在200Hz以上。占空比(Du)大致上,可依据栅极数(计时分割数)与熄灭时间的脉冲振幅比率来决定,因此设定工作条件时,须根据前述的工作领域特性,从所需亮度及Du求出阳极、栅极电压。

6.3.驱动器件

无论是动态或静态驱动,一般多采用TTL或CMOS数字电路作信号输出,也可采用直接驱动荧光显示屏的单片机或专用驱动芯片。

电路的构成如图26~图29所示,可大致分为串联输入/并联输出及并联输入/并联输出两种方式。根据电源的供给方式则可分为正电源供电和负电源供电两种。

驱动器件可采用单个晶体管(TRANSISTOR)或电阻来构成,但为了简化电路我们推荐使用市场出售的各种专用驱动IC。

七、VFD电源及特性要求

7.1.典型供电电路

电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工业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和整流后产生规定的电压,如图30所示。第二类,直流电源(如电池组)经DC/DC变换产生规定的电压,如图31所示。

逻辑电源和阳栅极的电源不同,是实用电路构成的供电要求不一致决定。

在驱动电路中,电压参照点设在接地点,和荧光显示屏电压参照点设在灯丝的变压器中心抽头或灯丝的端头是不一样的,在使用中要特别注意。

7.2.电源的特性要求

7.2.1.灯丝电源

A、设定值:必须是相应规格的额定值(有效值)。

如果不能按照额定值设定,必须是在额定值的±10%以内波动,或更小的偏差。

B、波动范围:必须是相应规格额定值的±10%。

C、电流容量:在最大规范值时不得有电压降落。

D、频率:AC驱动,高于音频小于1MHz,以工业市电为特例,而与栅极扫描频率绝对值之差应是30Hz或更大。

E、波形:AC驱动时,用正弦波或除尖峰脉冲外的其它任何波形。

F、中心抽头:在交流电驱动下,务必设置中心抽头。

7.2.2.栅极和阳极电源

A、设定值:是相应规格所要求的额定值。如果设定值偏离额定值,必须不超过最大值。包括波动范围,当截止电压是用稳压二极管取得时,截止电压加上阳极或栅极电压的值必须是电源的设定值。

B、波动范围:必须是相应规格的额定值的±10%或更小的范围内。

C、电流容量:必须满足最大规范值。

7.2.3.截止电源

设定值:可比相应规格的额定值低。然而,也不能过低,截止过低会影响亮度,致使电子不能均匀地射入阳极,产生如阴影这种缺陷,因此,要求设定值接近或稍低于额定值。

八、亮度调整(DIMMING)

荧光显示屏的亮度一般是固定的,但有些环境亮度变化较大的场合则必须对其亮度进行调整。

亮度调整的方法有二,一是改变阳极、栅极电压,二是改变脉冲电压的Du。

8.1.电压调整

方法比较简单,在标准电压的范围内则无问题,但一般而言,大多数的场合都希望比该范围来得暗,如此一来栅极对电子的加速、扩散作用会减弱而使显示品质低下,易产生显示不匀的现象,所以必须在可调整的范围内设定界限。固定阳极及栅极电压、提高截止偏压的方法地实质上与降低阳极及栅极电压接近,但截止偏压过大,容易造成字段边缘阴影,要特别留意,也因此并不鼓励使用此方法。

8.2.脉冲调整

如4.2项所述,其它条件一定,则亮度与占空比(Du)成正例。因此在不改变阳极、栅极电压及占空比的情况下改变脉冲幅度、或是不改变阳极、栅极电压及脉冲幅度而改变占空比(Du),均可以调整亮度。此方法无论在任何比率下,都不致造成显示品质低落,因此请尽量采用此方法。但对静态驱动的VFD改变Du进行调光时,必须施加栅极截止偏压。

九、常见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

在前几章叙述了荧光显示屏实际使用中为达到额定显示亮度而涉及到的各类电路要求的设置方法及要点。用户在使用中按额定值设计各类驱动电路,就能使荧光屏正常工作。但是,有时用户的整机产品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达到要求的工作条件,本章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法,给出非标准应用电路和一些实例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思路。

TFT 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TFT 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我们针对feed through电压,以及二阶驱动的原理来做介绍.简单来说Feed through电压主要是由于面板上的寄生电容而产生的,而所谓三阶驱动的原理就是为了解决此一问题而发展出来的解决方式,不过我们这次只介绍二阶驱动,至于三阶驱动甚至是四阶驱动则留到下一次再介绍.在介绍feed through电压之前,我们先解释驱动系统中gate driver所送出波形的timing图. SVGA分辨率的二阶驱动波形 我们常见的1024*768分辨率的屏幕,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SVGA分辨率的屏幕.它的组成顾名思义就是以1024*768=786432个pixel来组成一个画面的数据.以液晶显示器来说,共需要1024*768*3个点(乘3是因为一个pixel需要蓝色,绿色,红色三个点来组成.)来显示一个画面.通常在面板的规划,把一个平面分成X-Y轴来说,在X轴上会有1024*3=3072列.这3072列就由8颗384输出channel的source driver 来负责推动.而在Y轴上,会有768行.这768行,就由3颗256输出channel的gate driver来负责驱动.图1就是SVGA分辨率的gate driver输出波形的timing图.图中gate 1 ~ 768分别代表着768个gate

driver的输出.以SVGA的分辨率,60Hz的画面更新频率来计算,一个frame的周期约为16.67 ms.对gate 1来说,它的启动时间周期一样为16.67ms.而在这16.67 ms之间,分别需要让gate 1 ~ 768共768条输出线,依序打开再关闭.所以分配到每条线打开的时间仅有16.67ms/768=21.7us而已.所以每一条gate d river打开的时间相对于整个frame是很短的,而在这短短的打开时间之内,source driver再将相对应的显示电极充电到所需的电压. 而所谓的二阶驱动就是指gate driver的输出电压仅有两种数值,一为打开电压,一为关闭电压.而对于common电压不变的驱动方式,不管何时何地,电压都是固定不动的.但是对于common电压变动的驱动方式,在每一个frame开始的第一条gate 1打开之前,就必须把电压改变一次.为什么要将这些输出电压的t iming介绍过一次呢?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feed through电压,它的成因主要是因为面板上其它电压的变化,经由寄生电容或是储存电容,影响到显示电极电压的正确性.在LCD面板上主要的电压变化来源有3个,分别是gate driver电压变化,source driver电压变化,以及common电压变化.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gate driver电压变化(经由Cgd或是Cs),以及common电压变化(经由Clc或是Cs+Clc). Cs on common架构且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feed through电压 我们刚才提到,造成有feed through电压的主因有两个.而在common电压固定不动的架构下,造成f eed through电压的主因就只有gate driver的电压变化了.在图2中,就是显示电极电压因为feed thro ugh电压影响,而造成电压变化的波形图.在图中,请注意到gate driver打开的时间,相对于每个frame 的时间比例是不正确的.在此我们是为了能仔细解释每个frame的动作,所以将gate driver打开的时间画的比较大.请记住,正确的gate driver打开时间是如同图1所示,需要在一个frame的时间内,依序将7

第五章 真空荧光显示器件和场发射显示器件答辩

第五章真空荧光显示器件(VFD) 和 场发射显示器件(FED) 5.1 VFD( 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的结构和发光机理 5.2 FED( field emission device)的结构和发光机理 重点:VFD的结构和发光机理 难点:VFD和FED阴极发射的比较

5.1 VFD的结构和发光机理 1. VFD的产生 VFD大致是在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电子计算器的急速发展需求而出现的。 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生产出玻璃泡型多位VFD。 7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最原始的平面型VFD。 70年代后期,开始多色VFD和前面发光型及高密度显示的VFD的生产。

2. VFD 的定义 由阴极、栅极、阳极构成 的真空电子管,至少观察 侧呈透明的密封容器。 由阴极放出的电子在栅极 控制下碰撞阳极,阳极上 按一定图形涂布的荧光体 被低能电子束激发发光, 并由此显示出所需要信息 的自发光型电子显示器。 5.1 VFD 的结构和发光机理

3. 结构、功耗和应用特性 基本结构:真空三极管。 功耗特性:为了控制灯丝上(阴极)发射出的热电子,管子的消耗功率大部分消耗在加热阴极灯丝上,使荧光显示管的应用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可携带式的轻便装置的显示方面,它只好让位于其它功耗较低的显示器件。 阴极灯丝在真空腔中对显示容器的占空系数大小对于发光空间有限制。为此,最好使用更细的灯丝和改善表面盖玻璃状态。

4. VFD的分类 从构造、显示形式、显示内容、驱动方式、用途等不同角度,对VFD进行的分类:

5. VFD的结构 1.阴极:在细钨丝上直接包覆钡、 锶或钙的氧化物构成,阴极丝要 足够细,以不妨碍显示为限。 2.栅极:通常是用厚度为50μm的不 锈钢等金属箔由光刻加工成网格 状。 3.阳极:按需要显示图形的形状, 大致地由石墨等厚膜或Al等薄膜 形成导体,再在其上按显示图形 涂布荧光体。 4.阳极布线由厚膜或薄膜在玻璃基 板上形成,并通过引出端子导 出。 5.玻璃基板表面上,除了阳极及连 接所必须的通孔之外,全部由绝 缘层包覆。

MOS管工作原理及其驱动电路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技术分类:电源技术模拟设计 | 2007-06-07 来源:全网电子 1.概述 MOSFET的原意是: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即以金属层(M)的栅极隔着氧化层(O)利用电场的效应来控制半导体(S)的场效应晶体管。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也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但通常主要指绝缘栅型中的 MOS型(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简称功率MOSFET(Power MOSFET)。结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一般称作静电感应晶体管(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SIT)。其特点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热稳定性优于GTR,但其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的电力电子装置。 2.功率MOS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功率MOSFET的种类: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按栅极电压幅值可分为;耗尽型;当栅极电压为零时漏源极之间就存在导电沟道,增强型;对于N(P)沟道器件,栅极电压大于(小于)零时才存在导电沟道,功率MOSFET 主要是N沟道增强型。 2.1功率MOSFET的结构 功率MOSFET的内部结构和电气符号如图1所示;其导通时只有一种极性的载流子(多子)参与导电,是单极型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mos管相同,但结构上有较大区别,小功率MOS管是横向导电器件,功率MOSFET大都采用垂直导电结构,又称为VMOSFET(Vertical MOSFET),大大提高了MOSFET 器件的耐压和耐电流能力。

VFD显示技术

VFD应用指南 一、什么是VFD 二、VF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灯丝及驱动方法 四、栅极与阳极 五、荧光粉的特性 六、基本驱动电路 七、VFD电源及特性要求 八、亮度调整 九、常见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 十、滤色板的选择原则 十一、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VFD 真空荧光显示屏(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是从真空电子管发展而来的显示器件,由发射电子的阴极(直热式,统称灯丝)、加速控制电子流的栅极、玻璃基板上印上电极和荧光粉的阳极及栅网和玻盖构成。它利用电子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光,是一种自身发光显示器件。由于它可以做多色彩显示,亮度高,又可以用低电压来驱动,易与集成电路配套,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及汽车等各种领域中。 VFD根据结构一般可分为2极管和3极管两种;根据显示内容可分为:数字显示、字符显示、图案显示、点阵显示;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静态驱动(直流)和动态驱动(脉冲)。 二、VF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VFD种类繁多,以其中最被广泛应用的3极管构造为例说明其基本构造与原理。 图1是VFD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2为剖面图,其构造以玻盖和基板形成一真空容器,在真空容器内以阴极CATHODE(灯丝FILAMENT)、栅极GRID及阳极ANODE为基本电极,还有一些其它的零件(如消气剂等)。 图1.VFD的分解斜视图

图2.VFD的剖面图 图3.VFD的基本工作原理 灯丝是在不妨碍显示的极细钨丝蕊线上,涂覆上钡(Ba)、锶(Sr)、钙(Ca)的氧化物(三元碳酸盐),再以适当的张力安装在灯丝支架(固定端)与弹簧支架(可动端)之间,在两端加上规定的灯丝电压,使阴极温度达到6000C左右而放射热电子。 栅极也是在不妨碍显示的原则下,将不锈钢等的薄板予以光刻蚀(PHOTO-ETHING)后成型的金属网格(MESH),在其上加上正电压,可加速并扩散自灯丝所放射出来的电子,将之导向阳极;相反地,如果加上负电压,则能拦阻游向阳极的电子,使阳极消光。 阳极是指在形成大致显示图案的石墨等导体上,依显示图案的形状印刷荧光粉,於其上加上正电压后,因前述栅极的作用而加速,扩散的电子将会互相冲击而激发荧光粉,使之发光。图3即表示其基本工作原理。发光色为绿色(峰值波长505nm),低工作电压的氧化锌:锌(ZnO:Zn)荧光粉则是目前最被广为使用的荧光粉。 另外,通过改变荧光粉种类,可以获得自红橙色到蓝色的各种不同颜色。 除了以上3种基本电极之外,如图2所示,在玻璃盖内表面形成透明导电膜(NESA),并且接上灯丝电

IGBT驱动电路原理及保护电路

驱动电路的作用是将单片机输出的脉冲进行功率放大,以驱动IGBT.保证IGBT 的可靠工作,驱动电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IGBT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如下: (1) 提供适当的正向和反向输出电压,使IGBT可靠的开通和关断。 (2) 提供足够大的瞬态功率或瞬时电流,使IGBT能迅速建立栅控电场而导通。 (3) 尽可能小的输入输出延迟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4) 足够高的输入输出电气隔离性能,使信号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绝缘。 (5) 具有灵敏的过流保护能力。 第一种驱动电路EXB841/840 EXB841工作原理如图1,当EXB841的14脚和15脚有10mA的电流流过1us 以后IGBT正常开通,VCE下降至3V左右,6脚电压被钳制在8V左右,由于VS1稳压值是13V,所以不会被击穿,V3不导通,E点的电位约为20V,二极管VD,截止,不影响V4和V5正常工作。 当14脚和15脚无电流流过,则V1和V2导通,V2的导通使V4截止、V5导通,IGBT栅极电荷通过V5迅速放电,引脚3电位下降至0V,是IGBT 栅一射间承受5V左右的负偏压,IGBT可靠关断,同时VCE的迅速上升使引脚6“悬空”.C2的放电使得B点电位为0V,则V S1仍然不导通,后续电路不动作,IGBT正常关断。 如有过流发生,IGBT的V CE过大使得VD2截止,使得VS1击穿,V3导通,C4通过R7放电,D点电位下降,从而使IGBT的栅一射间的电压UGE降低 ,完成慢关断,实现对IGBT的保护。由EXB841实现过流保护的过程可知,EXB841判定过电流的主要依据是6脚的电压,6脚的电压不仅与VCE 有关,还和二极管VD2的导通电压Vd有关。

Linux驱动程序工作原理简介

Linux驱动程序工作原理简介 一、linux驱动程序的数据结构 (1) 二、设备节点如何产生? (2) 三、应用程序是如何访问设备驱动程序的? (2) 四、为什么要有设备文件系统? (3) 五、设备文件系统如何实现? (4) 六、如何使用设备文件系统? (4) 七、具体设备驱动程序分析 (5) 1、驱动程序初始化时,要注册设备节点,创建子设备文件 (5) 2、驱动程序卸载时要注销设备节点,删除设备文件 (7) 参考书目 (8) 一、linux驱动程序的数据结构 设备驱动程序实质上是提供一组供应用程序操作设备的接口函数。 各种设备由于功能不同,驱动程序提供的函数接口也不相同,但linux为了能够统一管理,规定了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必须使用统一的接口函数file_operations 。 所以,一种设备的驱动程序主要内容就是提供这样的一组file_operations 接口函数。 那么,linux是如何管理种类繁多的设备驱动程序呢? linux下设备大体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两类。 内核中用2个全局数组存放这2类驱动程序。 #define MAX_CHRDEV 255 #define MAX_BLKDEV 255 struct device_struct { const char * name; struct file_operations * fops; }; static struct device_struct chrdevs[MAX_CHRDEV]; static struct { const char *name; struct block_device_operations *bdops; } blkdevs[MAX_BLKDEV]; //此处说明一下,struct block_device_operations是块设备驱动程序内部的接口函数,上层文件系统还是通过struct file_operations访问的。

光电显示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光电显示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2) 1、光电显示器件有哪些分类? (3) 2、表征显示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3) 3、简述色彩再现原理。 (3) 4、人眼的视觉特性 (3) 5、简述人眼的视觉原理。 (4) 第二章液晶显示技术(LCD) (4) 1、简述液晶的种类与特点。 (4) 2、简述热致液晶分类和特点。 (5) 3、试述液晶显示器的特点。 (5) 4、什么是液晶的电光效应? (5) 5、LCD显示产生交叉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克服交叉效应? (5) 6、液晶有哪些主要的物理特性? (5) 7、简述TFT-LCD的工作原理。 (6) 8、简述TN-LCD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6) 9、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有哪几种方式? (7) 10、液晶显示控制器有哪些特性? (7) 1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区别是什么?简述偏振光的分类及线偏振光的特点。 (7) 12、LCD结构和显示原理。 (7) 第四章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 (10) 1、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发光过程。 (10) 2、以ITO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金属阴极结构OLED为 例说明每一功能层的作用,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10) 3、简述影响OLED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发光效率的措施。 (11) 4、OLED如何实现彩色显示? (11) 5、简述LED工作原理。 (11) 6、简述LED驱动方式。 (12) 7、OLE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2) 8、OLED的特点有哪些? (12) 第六章激光显示技术(LDT) (12) 1、激光具有哪些特性? (13) 2、激光用于显示具有哪些优势? (13) 第七章新型光电显示技术 (13) 1、场致发射显示(FED)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2、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结构及工作原理 (14) 第八章大屏幕显示技术 (14) 1、DLP特点及工作原理 (14) 2、LCOS特点及工作原理 (15)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艾布纳科技有限公司 前两次跟大家介绍有关液晶显示器操作的基本原理, 那是针对液晶本身的特性,与 TFT LCD 本身结构上的操作原理来做介绍. 这次我们针对 TFT LCD 的整体系统面来做介绍, 也就是对其驱动原理来做介绍, 而其驱动原理仍然因为一些架构上差异的关系, 而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介绍由于 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 电容架构不同, 所形成不同驱动系统架构的原理. 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的架构 一般最常见的储存电容架构有两种, 分别是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这两种. 这两种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 它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储存电容是利用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来完成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 我曾提到, 储存电容主要是为了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之用. 所以我们就必须像在 CMOS 的制程之中, 利用不同层的走线, 来形成平行板电容. 而在TFT LCD的制程之中, 则是利用显示电极与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所形成的平行板电容,来制作出储存电容Cs.

图1就是这两种储存电容架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 Cs on gate由于不必像Cs on common一样, 需要增加一条额外的common走线, 所以它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会比较大. 而开口率的大小, 是影响面板的亮度与设计的重要因素. 所以现今面板的设计大多使用Cs on gate的方式. 但是由于Cs on gate的方式, 它的储存电容是由下一条的gate走线与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请见图2的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的等效电路) 而gate走线, 顾名思义就是接到每一个TFT 的gate端的走线, 主要就是作为gate driver送出信号, 来打开TFT, 好让TFT对显示电极作充放电的动作.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 送出电压要打开下一个TFT时 , 便会影响到储存电容上储存电压的大小. 不过由于下一条gate走线打开到关闭的时间很短,(以1024*768分辨率, 60Hz更新频率的面板来说. 一条gate走线打开的时间约为20us, 而显示画面更新的时间约为16ms, 所以相对而言, 影响有限.)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关闭, 回复到原先的电压, 则Cs储存电容的电压, 也会随之恢复到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 大多数的储存电容设计都是采用Cs on gate的方式的原因.

真空荧光显示屏(VFD屏)原理

真空荧光显示屏(V F D屏)原理 一、什么是V F D 真空荧光显示屏(V A C U U M F L U O R E S C E N T D I S P L A Y)是从真空电子管发展而来的显示器件, 由发射电子的阴极(直热式,统称灯丝)、加速控制电子流的栅极、玻璃基板上印上电极和 荧光粉的阳极及栅网和玻盖构成。它利用电子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光,是一种自身发光 显示器件。由于它可以做多色彩显示,亮度高,又可以用低电压来驱动,易与集成电路配套, 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及汽车等各种领域中。 V F D根据结构一般可分为2极管和3极管两种;根据显示内容可分为:数字显示、字符显 示、图案显示、点阵显示;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静态驱动(直流)和动态驱动(脉冲)。 二、V F 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V F D种类繁多,以其中最被广泛应用的3极管构造为例说明其基本构造与原理。 图1是V F D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2为剖面图,其构造以玻盖和基板形成一真空容器,在真空容器内以阴极C A T H O D E(灯丝F I L A M E N T)、栅极G R I D及阳极A N O D E为基本电极,还有一些其它的零件(如消气剂等)。

图1.V F D的分解斜视图 图2.V F D的剖面图 栅极:每个栅极对应着若干个个图形。 阳极:对应值图形中的最小的每一段

图3.V F D的基本工作原理 灯丝是在不妨碍显示的极细钨丝蕊线上,涂覆上钡(B a)、锶(S r)、钙(C a)的氧化物(三元碳酸盐),再以适当的张力安装在灯丝支架(固定端)与弹簧支架(可动端)之间,在两端加上规定的灯丝电压,使阴极温度达到6000C左右而放射热电子。 栅极也是在不妨碍显示的原则下,将不锈钢等的薄板予以光刻蚀(P H O T O-E T H I N G)后成型的金属网格(M E S H),在其上加上正电压,可加速并扩散自灯丝所放射出来的电子,将之导向阳极;相反地,如果加上负电压,则能拦阻游向阳极的电子,使阳极消光。 阳极是指在形成大致显示图案的石墨等导体上,依显示图案的形状印刷荧光粉,於其上加上正电压后,因前述栅极的作用而加速,扩散的电子将会互相冲击而激发荧光粉,使之发光。图3即表示其基本工作原理。发光色为绿色(峰值波长505n m),低工作电压的氧化锌:锌(Z n O:Z n)荧光粉则是目前最被广为使用的荧光粉。 另外,通过改变荧光粉种类,可以获得自红橙色到蓝色的各种不同颜色。 除了以上3种基本电极之外,如图2所示,在玻璃盖内表面形成透明导电膜(N E S A),并且接上灯丝电位或正电位,形成静电屏蔽层可以防止因外部的静电影响而降低显示品质。 图1的消气剂(G E T T E R)是维持真空的重要零件。在排气工程的最后阶段,可利用高频产生的涡流损耗对消气剂加热,在玻璃盖的内表面形成钡的蒸发膜,可用来进一步吸收管内的残留气体(G A S)。 三、灯丝及驱动方法 3.1.灯丝 灯丝电压与灯丝电流的关系如图4所示。图5则是灯丝电压与栅极及阳极电流的关系。其与亮度的关系则如图6所示。在此例中,灯丝电压标准值是3.0V a c,灯丝电压值的设定,对保证显示品质及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灯丝电压过高,电流或亮度并不随之增加,反而因阴极温度上升,而加速钨丝蕊线上氧化物的蒸发,同时也会污染荧光粉表面,使发光效率及亮度提早下降,而缩短寿命。相反,如果灯丝电压过低,因阴极温度下降,便无法获得充分而稳定的热电子发射,致使显示品质劣化或灯丝电压变动而使亮度不稳定。其次,灯丝长时间在低的电压条件下使用,会引起可靠性下降,必须特别留意。 因此,重要的是灯丝电压设定应在标准值±10%的范围内使用。 在实际使用中,绝对不可只着重在图6的特性而用调整灯丝电压来调整亮度。 四、栅极与阳极 4.1.栅极与阳极

MOSFET与MOSFET驱动电路原理及应用

MOSFET与MOSFET驱动电路原理及应用 下面是我对MOS FET及MOSFET驱动电路基础的一点总结,其中参考了一些资料,非全部原创。包括MOS管的介绍,特性,驱动以及应用电路。 在使用MOS管设计开关电源或者马达驱动电路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考虑MOS的导通电阻,最大电压等,最大电流等,也有很多人仅仅考虑这些因素。这样的电路也许是可以工作的,但并不是优秀的,作为正式的产品设计也是不允许的。 1、MOS管种类和结构 MOSFET管是FET的一种(另一种是JFET),可以被制造成增强型或耗尽型,P沟道或N沟道共4种类型,但实际应用的只有增强型的N沟道MOS管和增强型的P沟道MOS管,所以通常提到NMOS,或者PMOS指的就是这两种。右图是这两种MOS管的符号。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耗尽型的MOS管,不建议刨根问底。 对于这两种增强型MOS管,比较常用的是NMOS。原因是导通电阻小且容易制造。所以开关电源和马达驱动的应用中,一般都用NMOS。下面的介绍中,也多以NMOS为主。 在MOS管原理图上可以看到,漏极和源极之间有一个寄生二极管。这个叫体二极管,在驱动感性负载(如马达),这个二极管很重要。顺便说一句,体二极管只在单个的MOS管中存在,在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通常是没有的。下图是MOS管的构造图,通常的原理图中都画成右图所示的样子。 (栅极保护用二极管有时不画)

MOS管的三个管脚之间有寄生电容存在,如图所示。这不是我们需要的,而是由于制造工艺限制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在设计或选择驱动电路的时候要麻烦一些,但没有办法避免,在MOS管的驱动电路设计时再详细介绍。 2、MOS管导通特性 导通的意思是作为开关,相当于开关闭合。 NMOS的特性,Vgs大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地时的情况(低端驱动),只要栅极电压达到4V或10V就可以了。 PMOS的特性,Vgs小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使用与源极接VCC时的情况(高端驱动)。但是,虽然PMOS 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驱动,但由于导通电阻大,价格贵,替换种类少等原因,在高端驱动中,通常还是使用NMOS。 下图是瑞萨2SK3418的Vgs电压和Vds电压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小电流时,Vgs达到4V,DS间压降已经很小,可以认为导通。 3、MOS开关管损失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在控制方式上用脉冲串和方向信号实现。 一般伺服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死循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

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换一种说法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 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实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艾布纳科技有限公司 前两次跟大家介绍有关液晶显示器操作的基本原理, 那是针对液晶本身的特性,与TFT LCD 本身结构上的操作原理来做介绍. 这次我们针对TFT LCD 的整体系统面来做介绍, 也就是对其驱动原理来做介绍, 而其驱动原理仍然因为一些架构上差异的关系, 而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介绍由于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架构不同, 所形成不同驱动系统架构的原理. 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的架构 一般最常见的储存电容架构有两种, 分别是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这两种. 这两种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 它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储存电容是利用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来完成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 我曾提到, 储存电容主要是为了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之用. 所以我们就必须像在CMOS的制程之 中, 利用不同层的走线, 来形成平行板电容. 而在TFT LCD的制程之中, 则是利用显示电极与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所形成的平行板电容,来制作出储存电容C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图1就是这两种储存电容架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 Cs on gate由于不必像Cs on common一样, 需要增加一条额外的common走线, 所以它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会比较大. 而开口率的大小, 是影响面板的亮度与设计的重要因 素. 所以现今面板的设计大多使用Cs on gate的方式. 但是由于Cs on gate的方 式, 它的储存电容是由下一条的gate走线与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请见图2的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的等效电路) 而gate走线, 顾名思义就是接到每一个TFT 的gate端的走线, 主要就是作为gate driver送出信号, 来打开TFT, 好让TFT对显 示电极作充放电的动作.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 送出电压要打开下一个TFT时, 便会影响到储存电容上储存电压的大小. 不过由于下一条gate走线打开到关闭的时间很短,(以1024*768分辨率, 60Hz更新频率的面板来说. 一条gate走线打开的时间约为20us, 而显示画面更新的时间约为16ms, 所以相对而言, 影响有限.)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关闭, 回复到原先的电压, 则Cs储存电容的电压, 也会随之恢复到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 大多数的储存电容设计都是采用Cs on gate的方式的原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运行原理及应用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运行原理及应用(二) (低轴阻发电机参考资料) 1 引言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SDR)具有一些很有特色的优点:电机结构简单、坚固、维护方便甚至免维护,启动及低速时转矩大、电流小;高速恒功率区范围宽、性能好,在宽广转速和功率访问内都具有高输出和高效率而且有很好的容错能力。这使得SR电机系统在家用电器、通用工业、伺服与调速系统、牵引电机、高转速电机、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SR电机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装置。根据可逆原理,SR电机和传统电机一样,它既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动运行,在这方面的理论趋于成熟;也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发电运行,其内部的能量转换关系不能简单看成是SR电动机的逆过程。本文将从SR电机电动和发电运行这两个角度阐述SR电机的运行原理。 2 电动运行原理 2.1 转矩产生原理 控制器根据位置检测器检测到的定转子间相对位置信息,结合给定的运行命令(正转或反转),导通相应的定子相绕组的主开关元件。对应相绕组中有电流流过,产生磁场;磁场总是趋于“磁阻最小”而产生的磁阻性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向“极对极”位置。当转子转到被吸引的转子磁极与定子激磁相相重合(平衡位置)时,电磁转矩消失。此时控制器根据新的位置信息,在定转子即将达到平衡位置时,向功率变换器发出命令,关断当

前相的主开关元件,而导通下一相,则转子又会向下一个平衡位置转动;这样,控制器根据相应的位置信息按一定的控制逻辑连续地导通和关断相应的相绕组的主开关,就可产生连续的同转向的电磁转矩,使转子在一定的转速下连续运行;再根据一定的控制策略控制各相绕组的通、断时刻以及绕组电流的大小,就可使系统在最隹状态下运行。 图1 三相sr电动机剖面图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电流的方向对转矩没有任何影响,电动机的转向与电流方向无关,而仅取决于相绕组的通电顺序。若通电顺序改变,则电机的转向也发生改变。为保证电机能连续地旋转,位置检测器要能及时给出定转子极间相对位置,使控制器能及时和准确地控制定子各相绕组的通断,使srm能产生所要求的转矩和转速,达到预计的性能要求。 2.2 电路分析

PDP真空紫外荧光粉余辉测试仪

文章编号!"##$%$&’#()##*+#"%##’,%#$ -.-真空紫外荧光粉余辉测试仪 / 朱美萍0牟同升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0浙江杭州’"##)1+摘要!回顾了-.-荧光粉的基本原理0阐述了余辉测试的重要性0详细介绍了-.-用 真空紫外荧光粉余辉测试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0并根据测得数据绘出了余辉 特性曲线0最后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2 关键词!-.- 3荧光粉3余辉特性3余辉时间3真空紫外中图分类号!4561’7,*文献标识码!8 9:;<=>;N O N P QR ST U V W U X Y 0SZ R [\X Y V ]^T X Y (_‘a ‘b c b de a f g h a ‘g h dg i jg k b h lm n ‘o p a q r l s ‘h t u b l ‘a ‘o g l 0v w b x o a l yz l o {b h s o ‘d 0|a l y }w g t ’"##)10~w o l a +!";

液晶显示驱动原理1

TFT 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一) 谢崇凯 前两次跟大家介绍有关液晶显示器操作的基本原理, 那是针对液晶本身的特性,与TFT LCD本身结构上的操作原理来做介绍. 这次我们针对TFT LCD的整体系统面来做介绍, 也就是对其驱动原理来做介绍, 而其驱动原理仍然因为一些架构上差异的关系, 而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介绍由于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架构不同, 所形成不同驱动系统架构的原理. 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的架构 一般最常见的储存电容架构有两种, 分别是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这两种. 这两种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 它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储存电容是利用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来完成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 我曾提到, 储存电容主要是为了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之用. 所以我们就必须像在CMOS的制程之中, 利用不同层的走线, 来形成平行板电容. 而在TFT LCD的制程之中, 则是利用显示电极与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所形成的平行板电容,来制作出储存电容CS. 图1就是这两种储存电容架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 cs on gate由于不必像cs on common一样, 需要增加一条额外的common走线, 所以它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会比较大. 而开口率的大小, 是影响面板的亮度与设计的重要因

素. 所以现今面板的设计大多使用cs on gate的方式. 但是由于cs on gate的方式, 它的储存电容是由下一条的gate走线与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请见图2的cs on gate 与cs on common的等效电路) 而gate走线, 顾名思义就是接到每一个TFT的gate端的走线, 主要就是作为gate driver送出信号, 来打开TFT, 好让TFT对显示电极作充放电的动作.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 送出电压要打开下一个TFT时 ,便会影响到储存电容上储存电压的大小. 不过由于下一条gate走线打开到关闭的时间很短,(以1024*768分辨率, 60Hz更新频率的面板来说. 一条gate走线打开的时间约为20us, 而显示画面更新的时间约为16ms, 所以相对而言, 影响有限.) 所以当下一条gate 走线关闭, 回复到原先的电压, 则cs储存电容的电压, 也会随之恢复到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 大多数的储存电容设计都是采用cs on gate的方式的原因. 至于common走线, 我们在这边也需要顺便介绍一下. 从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 不管您采用怎样的储存电容架构, Clc的两端都是分别接到显示电极与common. 既然液晶是充满在上下两片玻璃之间, 而显示电极与TFT都是位在同一片玻璃上, 则common电极很明显的就是位在另一片玻璃之上. 如此一来, 由液晶所形成的平行板电容Clc, 便是由上下两片玻璃的显示电极与common电极所形成. 而位于cs储存电容上的common电极, 则是另外利用位于与显示电极同 一片玻璃上的走线, 这跟Clc上的common电极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它们最后都是接到相同的电压就是了.

MOS管工作原理及其驱动电路

MOS管工作原理及其驱动电路 1.概述 MOSFET的原意是: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 体),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即以金属层(M)的 栅极隔着氧化层(O)利用电场的效应来控制半导体(S)的场效应晶体管。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也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但通常主要指绝缘栅型中的MOS 型(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简称功率MOSFET(Power MOSFET)。 结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一般称作静电感应晶体管(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SIT)。其特点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驱动电路简单, 需要的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热稳定性优于GTR,但其电流 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的电力电子装置。 2.功率MOS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功率MOSFET的种类: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按栅极电压幅值 可分为;耗尽型;当栅极电压为零时漏源极之间就存在导电沟道,增强型;对 于N(P)沟道器件,栅极电压大于(小于)零时才存在导电沟道,功率MOSFET 主要是N沟道增强型。 2.1功率MOSFET的结构 功率MOSFET的内部结构和电气符号如图1所示;其导通时只有一种极性的 载流子(多子)参与导电,是单极型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mos管相同, 但结构上有较大区别,小功率MOS管是横向导电器件,功率MOSFET大都采用垂 直导电结构,又称为VMOSFET(Vertical MOSFET),大大提高了MOSFET器件 的耐压和耐电流能力。

驱动桥的工作原理

驱动桥的工作原理 驱动桥处于动力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能有如下三个方面: 1、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传到驱动轮,产生牵引力。 2、通过差速器将动力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轮,使左右驱动轮有合理的转速 差,使汽车在不同路况下行驶。 3、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驱动桥的组成: 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1-后桥壳;2-差速器壳;3-差速器行星齿轮;4-差速器半轴齿轮;5-半轴;6-主减速器从动齿轮;7-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 对一些载重较大的载重汽车,要求较大的减速比,用单级主减速器传动,则从动齿轮的直径就必须增大,会影响驱动桥的离地间隙,所以采用两次减速。通常称为双级减速器。双级减速器有两组减速齿轮,实现两次减速增扭。 A、在主减速器内完成双级减速 为提高锥形齿轮副的啮合平稳性和强度,第一级减速齿轮副是螺旋锥齿轮。二级齿轮副是斜齿圆柱齿轮。 主动圆锥齿轮旋转,带动从动圆银齿轮旋转,从而完成一级减速。第二级减速的主动圆柱齿轮与从动圆锥齿轮同轴而一起旋转,并带动从动圆柱齿轮旋转,进行第二级减速。因从动圆柱齿轮安装于差速器外壳上,所以,当从动圆柱齿轮转动时,通过差速器和半轴即驱动车轮转动 B、轮边减速: 将二级减速器设计在轮毂中,其结构是半轴的末端是小直径的外齿轮,周围有一组行星齿轮(一般5个),轮毂内有齿包围这组行星齿轮,以达到减速驱动的目的。 优点: a、由于半轴在轮边减速器之前,所承受扭矩减小,减速性能更好(驱动力加大); b、半轴、差速器等尺寸减小,车辆通过性能大大提高。 缺点: a、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b、载质量大、平顺性小(故只用于重型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